大连双眼皮修复:谈权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22:55:47

谈权威

美国一所大学的心理学系,曾做过一次有趣的“闻气味”实验。“冈斯?施米特博士是当代世界闻名的化学家,这次被特邀到美国来研究某些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实验者作了简短介绍后,施米特博士用德国人特有语调,向在座的学生们解释说:他正在研究他所发现的几种物质的特性,其中特别使他感兴趣的是这些物质的扩散作用极快,人们能够马上闻到它们的气味。他又说,由于大家都是研究感觉问题的,所以就同大家一起来做实验。说完,他就从包里拿出一个装着液体的玻璃瓶,并要求学生们一起参加这个实验。他说:“现在我就拔出瓶塞,这种物质马上就会从瓶子里挥发出来。这种物质完全是无害的,不过有那么一点气味,就与我们厨房里闻到的气味差不多。这个瓶子里装的是样品,气味很强烈,大家很容易闻到。只是,我有个要求,你们一旦闻到气味,请立刻把手举起来。”“化学家”让大家作好准备后,就拔出瓶塞。不久就看见同学们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依次举起了手。施米特博士向学生们道谢后,带着满意的神情离开了。于是,实验者向学生们宣布,“施米特博士”并不是别的什么人,只是德语教研室的一位教师化妆的,而所谓带有强烈气味的物质,只不过是一瓶蒸馏水罢了。
“权威”人士的一言一行,使普通人笃信不疑,顶礼膜拜,一旦“权威”人士的真相大白,其产生的影响力便荡然无存。写文章引经据典,产品推销打知名品牌,办企业、学校,建公司、社团,让名人挂衔,所产生的效果非同一般,足见权威的影响。
所谓权威,是指由职务所产生的权力影响和本人的素质、才能、成就综合而成的一种威信,从而使人们在心理上、行动上就范的一种影响力。简言之,权威是权力与威信的有机结合。
由权威的地位、名望、信度等特征而使人们在心理上和行动上服从、就范、改变态度的影响力,就是权威效应。
权威效应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这种社会心理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们对权威和领导普遍具有一种服从心理。自孩子降生的那一天起,头脑里不断地被灌输这样一种观念:在家必须服从父母,在校应该听从教师,步入社会需要遵从领导。长期的熏陶,尤其是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中国,绝大多数人在潜移默化之中,把敬畏和服从权威这一不成文的法则,代代相传。人们自幼就印在脑海中的服从潜意识,成为权威效应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
二、人们对杰出人物普遍具有一种敬佩和模仿心理。研究表明:人们常常认同某些自己羡慕的对象,特别是杰出人物,敬佩之余进而模仿效法。通常,个体受权威言行刺激影响,仿照并努力使自己的言行与之相同或相似。少年儿童对家长、成人的模仿最为明显,中学生、成人对权威的模仿,则采取比较隐蔽的不完全模仿形式。所以,模仿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
    三、权威对群体和个体具有暗示作用。心理实验证明:暗示作用大小,与暗示者的威信成正相关。由于权威的地位和名望崇高,知识和经验丰富,所以愈能引起下属和崇敬者的信赖,故而暗示的影响力便也愈大。再则,权威对他人的暗示,是一种不显露动机的间接暗示,这在心理上易于被接受。
    此外,渴望发展、渴望成才是人们普遍的内部心理需要。这种成就动机,与服从心理,敬佩、模仿心理和暗示作用一起,构成权威效应的社会心理基础。
    校长职务以及其本人的素质、才干、业绩等综合而成的威望,便是校长的教育权威。并非走上领导岗位后,所有的校长在干部、教师、学生面前都有教育权威,只有当校长自己的才华、业绩、人品等为干部、教职工、学生和家长认可后,才会产生广泛、不胫而走的影响力。校长的权威一般由权力、威望、资格、年龄以及外貌特征等诸因素组成。
校长的权力(人事权、财产经费支配权、行政事务管理权等)是一种强制性的影响力。它是由教育职能、教育法规和上级领导赋予校长的地位、拥有与副校长、中层干部、教职工、学生垂直关系的制控权等决定的。校长权力因素的特点在于强制性,它对干部、教职工和学生有相当的约束力。同样一句话,为什么出自校长之口比较有效,而出自副校长之口可能就会大打折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校长是学校行政的一把手,有不同于副校长、一般干部和教师的管理权。然而,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提高校长的威信,也能降低校长的威信,运用不当,还会产生负效应。由于校长对权力的运用总伴随着强制性,干部、教职工在接受某项任务或意见时,怕有所失而往往被迫服从。因此,其激励作用便也十分有限。
校长的资历(学历、职称、经历、荣誉称号等)对校长权威的形成有不小的影响。一般来说,一个学历、职称较低,没有担任过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中层干部,或者虽然担任过某些职务,但时间很短且没有作出什么成就而平步青云走上校长岗位的人,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他的权威是很难树立的。一个人若是担任校长的时间较长,积累的经验、教训愈多,资格愈老,那么其权威也就相对愈大。
校长的年龄和外貌特征对校长权威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从某个角度讲,年龄是衡量一个人经验和成熟度的一把尺子。因此,一个35——40岁左右,或者40岁以上的教师担任校长,其心理影响力要远远大于青年校长。校长的外貌特征在最初时间里给人们以深刻的第一印象,事关其人际吸引力。一个外表庄重、一派学者风度的校长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容易使人们在心理和行动上服从、就范。
校长的威望是构成校长权威的主要因素,它包括智能、品格和情商。
校长的智能,主要指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令人信服的管理水平,以及由此带来的优秀业绩,从而使干部、师生肃然起敬,内心折服,在他们以及兄弟学校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便油然而生。它是构成校长教育权威的基础和核心。尤其是校长的教育、教学能力至关重要,他的班主任和教学工作水平至少在本校范围内被公认数一数二的,这样,指导教育、教学容易使人心悦诚服,缺少了这份底气很难驾驭教育、教学管理。
校长的品格,指高尚的道德、美好的情操、良好的作风、和善的性格、豁达的风度等。校长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自我献身精神和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常常使干部、教职工、学生为之动容;校长的优秀品格,会使干部、教职工、学生产生信服感,成为凝聚全校师生员工一股不言而教的巨大力量。它是校长树立教育权威所不可或缺的。
校长的情商,指正确地自我知觉、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能力;善于识别他人情绪,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锐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欲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包括驾驭全局的能力,发展人际关系及保持友情的能力,化解冲突以及善于分析社会关系的能力。情商可以使人容易为社会所悦纳,有效地进行人际互动,乐于接受领导,它是强化校长领导权威的一股持久力量。
    权力、智能、品格、情商是构成校长教育权威的四大要素:权力是外部赋予校长的力量,是形成校长教育权威的必要条件;智能、品格与情商是校长自身的内在素质,智能是形成校长教育权威的基础和核心,品格是形成教育权威的前提,情商是强化教育权威的持久力量。校长没有或者缺少相应的管理权力,便很难依法进行教育管理;智能不高,岂能赢得威望和师生员工的敬佩;品格低下,何谈在师生员工中有信誉,情商缺乏,何以人际互动、心理沟通。校长以其权力治人,智能服人,品格胜人,情感动人,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每个校长都希望在师生员工面前享有权威,然而,实际情形往往并非从校长走上领导岗位后就有权威,有的人甚至担任校长数年,在师生员工面前不但一无威信,而且让人怨声载道。校长职务只能授予校长一定的教育管理权力,却无法授予校长崇高的威信。威信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主要靠校长自身的努力来树立。
教师、学生最钦佩的是那些敬业爱生、许身孺子、甘为人梯的校长。校长的敬业精神和“终日忙忙,不甘碌碌”的工作态度,为干部、教师、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及至影响他们的一生。一个真诚献身教育事业、时刻把干部、教师、学生装在自己心中、无私奉献的校长,始终在干部、教师、学生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威望。
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校长的指导,学校的发展和社会声誉的提升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管理水平,因此他们理所当然地关注自己校长的业务水平。一个潜心钻研业务、具有高超教学技巧和管理水平、博学多闻的校长,往往成为师生员工崇拜的偶像。因此,对于一个校长来说,没有什么比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业务和管理水平更为重要的了。这是树立校长自身形象和威信的根本所在。
每一位校长都清楚地知道,学生、教职工是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肥沃土壤,因此要以人为本,树立管理的民主观,平等地对待人,多多地尊重人、关心人,搭建平台让每个人得到最佳的发展,惟此,才能获得师生员工和家长发自内心的尊敬。校长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没有过失,文过饰非、委过于人,常常为师生员工所厌弃;相反,校长能勇敢地承认过失并承担责任,认真地进行自我批评,知错即改,不仅不会失去威信,而且会博得师生员工更深的信赖。
校长权威的树立,与党政和睦、行政集体的团结一致密切相关。有的校长与党支部领导、其他行政干部在工作中间有分歧,彼此不和,于是不顾场合,把分歧意见在教职工面前流露,甚至在公众场合含沙射影持有不同意见者,甚至公开矛盾,弄得其他干部、教师无所适从,小道满天,心存忧虑。如此缺乏修养的校长怎么会有教育权威呢?所以,校长与党支部领导、其他行政干部之间的相互尊重、和谐协调和团结一致,这是树立校长权威的重要条件。
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有着特殊的优势。校长要善于运用这种优势,在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中建规立矩,严格要求,持之以恒,照章办事,恪守程序,努力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让师生员工实际地感觉到:校长正确的教育管理非接受不可,且必须付诸行动;让师生员工要有必要的惧怕感。这样的校长,毫无疑问在师生员工中拥有绝对的教育权威。
古语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我示范、自我榜样是校长树立自身权威最重要的条件。所谓“三令五申,不如身体力行;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始终好学上进,不断完善自己人格,民主、平等对待干部、师生,身体力行,善于纳谏、知错即改的校长,其行为本身是一股于无声处的榜样力量,使师生员工不得不信服,由信服而产生无穷的威力。
此外,校长要始终乐观向上、充满青春活力、与时俱进、创新实践,让自己的心理年龄永驻常青,这样才能与教师、学生的心理相融,为师生员工所悦纳。这也是校长树立自身威信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校长的威信总是处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已经建立起来的威信,可能会维持发展,也可能下降,甚至丧失。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一次给下属讲课,他展示一件器物说:“这是一盏纯金的古佛灯,价值连城,想要得到它的请举手。”几十个听讲者纷纷举起手臂。卡耐基突然拿起锤子向佛灯砸去,说:“现在还有人想得到它吗?”依然有许多人举手。卡耐基起身将击坏的佛灯扔进熊熊燃烧的火炉。不一会,他把熔化得不成样的‘佛灯’又拿起来,问道:“还有谁想要呢?”听课的人面面相觑,犹豫不决……但有一个人却又果断地举手。卡耐基问:“你为什么还要它?”那人说:“我可以把它重新打造成一盏更漂亮的佛灯。”卡耐基高兴地说:“对,这就是我今天所要讲的:人生在世,就有可能像佛灯那样被埋没、蔑视、羞辱,但就看自己是不是金子,朽木燃烧后变灰尘,没了价值,可金子被熔化了,价值依然存在。所以,人的价值不是外在形象,而在于内在素质和质量!”
卡耐基的话对人不无启示。高明的校长重在提高自己的内在素质和质量,以自己的智能服人,以品格胜人,以情感动人,而少用权力治人,进而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谈权威

权威是权威者的通行证,它这个“证件”出入自己的内在世界。权威,是贝壳类动力的甲壳,权威者靠此来保护自己软弱的内在身体。内在世界越严肃的人越容易支权威化;内在的身体越软弱细嫩的人,越需要那个权威。权威甚至和自卑有关,和不自信有关。内在越自卑越,外在越渴望权威。内在越不自信者,越需要树立权威。权威是权威者的防弹衣,它是避免自己内部受打击的。除非你能把权威真正丢开,否则你没有能真正显示你是真正自然的、成熟的和内在勇敢、活泼、自信的。



一个人的成长,往往是内在与外在向两极化发展。内在越自卑的人,外在就可能装的很自信;内在很恐惧的人,外在显的就很可能越勇敢;内在越混乱的人,外在就显得超越过分秩序化;内在越不自然的人,外在就被要求为必须去自然……很奇怪,一旦那个自然过分被要求,一旦它“太自然”了,那就又显得不自然了。那个外在勇敢的人,却恰显示了他的内在不勇敢,他只不过是用在“勇敢”的方式来对抗他那个内在的恐惧而已。你的内在极越往里去,你的外在极就会越往处来。你就象一个从中间向两极伸展的生长物一样。一端的正电荷能量越大,那一端的负性能量就越大;一端的负性能量越大,那另一端的正性能量就越大。你的这一端越往内伸,它的另一端就越往外展。……你总是往两极化发展,因此,可以说你先生就具备了“分裂”的可能――就具备了精神分裂的可能性。事实上,你一直是透过分裂而来的,在你最初时,你就是不断地透过细胞的分裂而成为你的。所以,上帝让你“分裂”的目的并非是在杀死你,相反,它是在成长你。这就如一棵树,如果它的根越往下去,它的枝就会越往高处去;它的根越伸进土里,它的枝就越展向蓝天。……但对于你来讲,你必须“知”“道”这一切,你必须有深度觉知,有清明照看,否则,这个两极性成长性发展――就会导致你的“精神”的分裂。因此,具备一种内在的清明觉知或意识的观照是显得那些重要。因为一旦你没有了那个观察或注意,你就有陷入精神的分裂的可能,且越来越靠近它。


权威、自信、勇敢、坚强等,都是一些具有极性的词。当它们一出现,它的另一个极性的词所代表的存在就出现。除非你即不是权威的,也不是不 权威的,否则,只要你一权威化,你的内在就很虚弱化;除非你即不是自信的,也不是非自信的;否则,只要你一自信,那个不自信――就会出现在你你里面。......同样的,除非你即不是勇敢的,也不是不勇敢的,只要是你一“勇敢”,你的懦弱就出现在你里面。……一个人极性化越明显,它的分裂性可能就越大。除非他没有极性,否则,他无法是真正浑元一体的。且只有一个真正是浑元一体的时候,他才是真正强有力的,才是强生命力的。具备极性,总显示你那么脆弱,那么容易被人控制和制服……如果你和外界或他人作战,只要能控制住你的一极,“你”就会整个被制住。就如你是一根电线,只要抓住了你的一端,也就算抓住了你――无论是抓住了你的正极或负性。但如果你是一个球体,他们就不好来抓住,因为你没有极性,他们无法下手。所以,除非你变成浑元之体,否则,你很容易被别人制住。比如,权威者就很容易被人制住,只要把你的权威拿掉,你的某一种心就会死亡……因为威权者是靠权威来生活的。当别人把你赖以存在的东西拿掉时,无疑,一种内在形式的你将无法再继续以原有的方式进行下去。它就是死亡,就是杀死。因此无法是不死的,除非你变成了没有极性的存在,没有方式的存在。所以,一个社会人比一个老子容易死,一个社会人的内在生命比老子弱的原因就在这里。


权威者内在的生活是干枯的,他的内在世界里是火辣辣干燥。他内部没有水,没有绿洲,没有生物,没有小生命……权威者的内部世界其实充满了死亡之象。它变得如此严肃,如此无生机化。所以权威就是一种死亡。树权威就是为自己立墓碑。墓碑上所要写的字,正是权威者所要关心的。一个权威者会关心那个。但一个非权威者他就不会关心那些。权威者很在乎别人的评价或外部的音讯,因为它正是靠那个外部的正电荷的语言讯息来抵消他内部负电荷力量的破坏的。权威者很容易“电”人,因为他们他必须让自己的正电荷向外来,来聚集到他的表面,以让自己发出某种光或威力,以让别人信奉自己而不再怀疑自己,而使他的软弱的内在得以保护。怀疑是权威者的刀子,他最怕被它所割破。权威者就象穿上太空服的头脑,那个服装里充满了气体――他最怕那些针和扎,因为针和扎会让他里面的气全出来,而使他不再显示如此威武,在自卑于自己的瘦小体形。权威者需要自己或别人往自己里面充气,而害怕别人给人放气,因为那样将无法显示他的“高大”了。所以,权威者给予的不是他们给予别人或外界的知识和礼物,而是很在乎他是否给予外界或别人以“高大”和“不可否认”的形象。其实,权威者的生活是可怜的,因为他会整日生活中担惊受怕之中,他怕他的权威失去,他怕他不再被别人所认可。他怕失去自己好不容易所创造的外在地位,而使自己的内心所显得一无所有。


权威者充满了斗争性。那个斗争只不过是一种他的保护,他的维持,他只不过在为自己的外在人的意识中的地位而战。权威者其实内在里充满了累,其实他们也早从那个神坛上下来歇会了,但一上去他们就怎么能下来呢?他们无法突破他们自己。权威者无法很轻意地拿下自己的脸皮,那个面具虽然很沉很累――但他却很难一时半会地御下,因为一个人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总显得那么不容易。权威者克服他的权威式心理障碍更不易,因为他在靠它进进意识生存。权威者是个战斗者,因为他必须为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而战。他是个战士,他是为自己的荣誉而战。……事实上,真正的权威者,是那些没有权威感的人所拥有。权威感一旦进入了那个权威者的意识,事实上,他就在失去那个权威了。斗争和争夺,只能使得其反――他所求他越失去它;他越保护它,他越无法维持它。所以,权威是威权者的资本,就是权威者的负担。因为权威就是权威者本身,但它失去了时刻对身深度意识的觉察了。所以,权威者往往无法轻松,无法欢乐,无法真正自然起来……他要在一些场合维持他的尊严,他要变得一本正经,他要严肃化……否则,他就觉得他所要的东西正是被失去。权威者被威权所累,他其实因为它好累,他其实好想把它甩掉……过种什么东西也不拥有的生活。


世界上有多少人在为权威而战?世界上有多少人在为荣誉而战?世界上有多少人在为维持它而浪费了自己大半生的时间、欢乐和光辉?!?要那个不顶吃不顶喝的权威有啥用?你对人类所能贡献的不是那个你的权威,而是你所给予人类的奠基你权威的内容实质。人们不需要你这座大厦本身的光华――你对人类贡献的是那个大厦对于人类的使用、实用价值。权威创造了虚伪。其实权威是最威严的虚伪……把你那个可怜的脆弱的甲壳砸碎而丢掉吧,撕破你那层贴在尊严上的面皮吧,来以真正面纯粹的自性显示你自己。让你的本性发光。让你自己本身自然的光光华万代――那个就是佛陀本身所显示的隐藏的光――来用它照亮人类的世界,而不是你的头脑所制作的权威来显示你自己的世界……把权威丢掉,来做个安静的金光佛像吧。你里面不不用思考,不用努力,不用欲望,让你自己所呈现的金光――本性之光照耀人类吧。记住,权威不是你自己给自己塑金身,而是别人为你塑金身。好,以此送权威者。是为文。高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