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淋中医诊疗方案:攻防是太极拳的精髓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5 12:27:57

攻防是太极拳的精髓

′爺們『瘋狂    发表于2009年02月24日 15:17 阅读(45) 评论(1) 分类: 太极专区 举报

   攻防是太极拳的精髓,那么太极拳攻防的精髓又是什么呢?
  打拳的初始阶段,对这个问题不甚明了,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打了一段时间以后开始考虑这个问题。继之,觉得在太极拳诸多攻防动作中,都贯穿着一个内核。那么这个内核又是什么呢?
  
  (一) 为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从简化24式太极拳的“左右穿梭”谈起。这是个攻防兼备的拳势。其第一个动作是“落脚转体”,第二个动作是“抱手收脚”,第三个动作是“上步错手”,第四个动作是“弓步推架”。这四个动作合称“右穿梭”。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四个动作在转换的过程中,都含有螺旋运动。不仅动作的路线上有螺旋运动,就是在细节上也有螺旋运动。例如“推架”的“架”,它是个防御动作。假设对方用手打来,我用右手挑架。在挑架的过程中,右前臂要有个滚动式内旋。有了这个内旋动作,就可以使对方打来的手向外滚落,不致伤着自己。此外,用于招架的右前臂在内旋的同时,还有个向侧上方上举的动作,这是为使对方击打的手落空。若没有这一系列螺旋运动,那就极有可能被对方击中,先失一招。
  同样,在右手挑架的同时,左手要迅速反击。而这个“推”,也不是简单的前推,而是向前侧推出,并且在左掌接触对方前胸的瞬间,有个旋转推按的内劲,才能转守为攻,把对方发出去。
  “左穿梭”则是依计按相反的方向攻防。
  无论是“右穿梭”,还是“左穿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个方法,那就是螺旋运动。
  不仅综合拳比赛套路如此,太极拳几个主要流派的拳势,也有诸多相似之处。以“云手”为例,陈式拳(比赛套路)的向右“云手”,包括“收脚旋掌”“开步推掌”“插步旋掌”“开步旋掌”“旋掌平摆”“提膝横击”。单从名称来看,这六个分解动作中,就有四个称为“旋掌”。这“旋掌”动作要求双手一高一低在体前做旋转缠绕,也就是螺旋运动。即使“推掌”、“横击”两势,手臂在外放时,也含有螺旋式内转。
  向左“云手”的劲力也类似,只是方向不同。
  我们再看看杨式拳。杨式拳(比赛套路)的“云手”,包括“转体落掌”“云手收脚”“云手开步”“云手收脚”“云手开步”“云手收脚”几个动作。两掌和两臂在体前交替画立圆时,是边云手边做螺旋式的内转和外转,两掌在左右两侧还各有个旋转翻手按掌的动作,可以说这个拳势自始至终,均含有螺旋运动。
  吴式拳和孙式拳的“云手”,虽表现形式不同,但其整个动作过程,也都含有螺旋运动,不光“云手”之类含有明显“画圆”运动的拳势如此,就是“搬拦捶”中的“弓步打拳”,用于外发冲拳的那只手,也不是简单的直击,而是从腰间“拧着麻花”打出。各主要流派的太极拳,虽风格不同,但都含有螺旋式运动。
  
  (二)刚柔相济是太极拳技击中应遵循的一个重要法则,而“以柔克刚”则是太极拳攻防中的一个杀手锏。那么如何以“柔”克“刚”呢?我认为这个“柔”的核心,就是螺旋运动。不然这个“柔”,很难克“刚”。
  按常理,在“刚”与“柔”这对矛盾中,“柔”处于劣势,刚猛占有优势,“柔”要胜“刚”,就要讲究策略,这个策略的着力点,就是不能蛮打硬拼,而是像太极拳前辈们那样,用螺旋运动的独特战法应战。螺旋式运动的高明之处在于与对手交锋时,不是以“刚”对“刚”的硬打,而是“随曲就伸”,用“四两拨千斤”的巧劲,避开对方的攻击,再乘势攻击,螺旋运动力点多变,运动方向千变万化,最能迷惑对方,使其一时难辨用力的方向。我方则能运筹帷幄,在引进化打中,变被动为主动,反制对方,克敌制胜。
  螺旋运动的威力,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得到验证。比如,在硬木上打洞,用螺旋钻头钻木,比用钉子直钉,钻得更深,也更省力。在现代战争中,有螺旋膛线的枪打出的子弹,要比无膛线的枪射出的子弹,打得更远、更准确,也更具杀伤力。螺旋运动的优势以此可见一斑。
  
  (三)那么螺旋运动是否有拳理依据呢?我们先看太极图。太极图是由一个外圆,和这个“圆”中的“阴阳鱼”及两个“鱼”中间的一个“S”形曲线组成。一般认为“圆”表示无极;“阴阳鱼”表示太极的“两仪”,以及事物的运动是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有趣的是界定“阴阳鱼”的那条中线,不是直的,而是条“S”形曲线。对此可以有多种解释,比如说它表示对立事物的变化是个从小到大的渐变过程。而一些太极拳前辈则把它视为拳理的依据,比如,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有“随曲就伸”的说法;陈鑫在《太极拳缠绕精论》中则说:“太极拳,缠绕法也。进缠,退缠,左右缠,上下缠,里外缠,大小缠,顺逆缠。”似乎这个缠法在太极拳中无处不在。王宗岳说的那个“曲”,陈鑫说的那个“缠”,其实就是螺旋运动。以此为据,我们可以说,太极图那个外圆中就包含的内核,也应是螺旋运动。当然太极拳攻防的内核,也不能例外。
  太极拳的攻防,还有其他因素的配合,诸如内功的运用、“懂劲”等,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
  由此看来,与其把太极拳称做“抱圆运动”,还不如把它叫做“螺旋运动”更贴切、更符合实际。
太极拳技击有它的独特风格,其巧妙全在一圈中。太极拳结合力学和经络学的理论,采用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以小力胜大力,以弱力胜强力。它是辩证哲学、力学、心理学的结合。练拳者无论是练拳,还是求技击功夫,都应以理求功。练拳和推手就是一致的。练拳即为推手,推手仍是练拳,两者相辅相承,互相促进。
  《拳经总歌》的开头两句:“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诸靠”指的是推手八法,是两人手臂互靠,用推手八法粘贴缠绕,无论转大圆,还是转小圆,要求逐渐使自己在任何形势和角度上,都不被对方乘隙而入,处处圆转自如,不受来力的影响,而在保持自身的平衡的同时,也要求逐渐在任何形势和角度上,能够协调一致,破坏对方的平衡,长期艰苦推练,才能求达懂劲和放劲技巧。
  推手求技巧应遵循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顺避害的原则。
  
  一、以静制动
  
  静与动是相对而言的。这里的“静”是对己而言,而“动”是指彼的举动。心静意专是应敌的先决条件。太极拳之静,乃动中之静。静包括心理与生理两方面内容。心理之静尤为重要,心静才能气沉丹田,才能妙机生发。只有心静才能应对敌人千变万化的攻击。我以镇静而守之,心有成竹,稳如泰山。只有心静,动作准确,听劲灵捷,才能快速辨明对方龙去脉,乘虚空之机,巧用招法及武器,取胜对方。另一方面,在瞬息万变的技击情况下,我能始终巧走五行步,上下相随,保持自身重心的稳定。立地生根,气运发点。同时,在保持自身静的状态下,能千方百计地破坏对方的心身平衡,才能实现“引进落空合即出”的技能,以逸待劳,招不白用,劲不虚发。
  
  二、以柔克刚
  
  “以柔克刚”是太极拳技击特点,它符合一定的力学原理。凡劲之合形成抵抗者,不论其大小均可谓之刚劲。凡能随敌动而能松圆转,随曲就伸之劲,则是柔劲。太极拳技击后发制人。“以柔克刚”,就是对方刚来,我以柔应之。当与对方接住劲后,利用粘吸功,先微收吸引,再有规律走圆弧牵挂。这样,对方任何加于我之力形成夹角,减轻进攻力度。因此,要抱定舍己从人的态度,粘走相生,使对方之劲落空。然后,瞅准对方的空背之势,以己的蓄劲快速发劲,发劲应劲起脚,力由脊发,达于手指。做到落点要准,劲速要疾,动作要旋转有穿透力。画圆走化,出方击空,利用离心发劲,以达小胜大的最高的技击效果。以柔克刚符合客观规律。因为,人们用刚劲是有限的,以刚应刚,则力弱者必败,这是力量的较量。用柔劲是无限的,轻松画圆寻机,能经济用力,见机以重击。轻,是巧劲。从防守讲,进攻劲力接触我有规律的圆转之中,被我引化并捆绑于彼,使对方无有还击之力。这个战术好像游击战,我利用掤劲不丢不顶地缠绕,听对方出劲之病对我有利时,应合力而攻之;对我无利时,我应继续有规律地圆转引化。
  
  三、以顺避害
  
  “顺”是太极拳技击术一个特点。“以顺避害”是符合哲理的。从辩证角度讲,技击推手是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验证。我顺人就背。要以我顺优势击彼背势,定能取胜。例如“顺手牵羊”“顺水推舟”,都强调一个“顺”字。所谓“顺”,指的是人体运动顺应人体自然规律。技击术实质就是遵循规律与违背规律的技能较量。太极拳运动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拳架套路是由无数圆圈组成,但是技击用圆,巧妙全在一圈中。用逆来顺受的技法,避免了敌加于我任何部位的直接来劲。因为直来之力与我圆转的螺旋劲接触,内劲吸合,摩擦牵头,使彼劲变成斜角而将力分散。减退对方力的程度,并使之成为背劲,然后利用合劲的杠杆之理,惯性之理,快速将对方制服。
  圆运动是太极拳独具的特点,真正理解太极圆的内含作用,需要在实践中细心研究。要研究圆的功能、圆的旋转方向、圆心的确定、圆的公转与自转、圆转力度、圆的直径运用、圆的相互承接、圆的内外统一关系、圆与方的辩证关系。努力求达“妙手一着一太极”的境界。
  实现三原则,还得巧用重、轻、空的劲别,劲别的巧用在于创设前提条件。重劲突袭的前提条件,在彼的空背之机,或取中引逼。“以重击轻”应见机突发。用爆发力,关键在于腰裆的变换。寸劲弹抖发力,是意、气、形的三者完善结合的体现。抖发劲时,要注意技法特点,快速螺旋,气足力猛,丹田鼓荡,气冲击点。劲速,动短,意远,沉稳,灵变。
  轻劲是走化的内劲表现,要做“彼不知我,我独知彼”的掤转动作,推手遵循“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行”的原则,采用随曲就伸的第二劲与彼劲合拍。内劲似松非松,做到虚中有实,使对方感到“有若无,实若虚”,“进之则愈长”而不可及,有失重落空之虑,凡伸进的动作,即使看似直线而去,内劲却螺旋形地前进,极为缠绵曲折,不柔不刚,随其自然,做到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动作轻灵沉着,兼而有之,随机应变,轻灵粘逼,使对方有“退之则愈促”、摇摇欲坠的感觉。动作应从轻松、缓慢的推练开始。然后快速推练,达到快而不乱、轻而不浮、慢而不滞,不越界限,不被压扁,中正不偏,走化粘随,不丢不顶,圆活无滞,听劲准确,重发适时。
  空劲是一种“闪战”技法,此为动作极小的避实就虚之法,方向、角度、力点突然置换,迅速发劲,闪空是一种心理战术,若对方用拙劲进攻或顶抗时,无论在什么部位,应立即旋转闪空,使对方劲没有着落,惊惶失措,我应小圈转关,干脆直射。“闪战”要做到眼、身、手、腰、腿相顺相随,一气呵成,劲向前发,迅若雷电,一往无敌。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有不少闪战动作。如“单鞭势转金刚捣碓”“二起脚转护心拳”“单鞭”转“前招”等都有闪空动作。
  总之,重炮取中引逼空,逢空快击猛劲攻,棚劲粘连轻试探,画圆缠丝求背空,遇顶快速用闪空,惊取空门定成功。重轻空劲虚实变,适时适度巧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