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美容好不好: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释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19:00:07
1.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唐]玄奘法师译)2.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浅说(耕云先生讲述)3.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释疑(耕云先生讲述4.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记(自序)5.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记(净空法师主讲,刘承符居士记)6.《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著)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陀,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褥(nou上声:除草的农具。除草-深耕细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呵。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浅说

先生讲述

六十九年十一月卅日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顾名思义,它是佛经般若部门的心要、心髓,或者说是核心。因为它浓缩了般若经典的要义,而成为般若经典的精华,尽管它只有二百六十个字,但是它并不算少。事实上,我们只需要了解什么是‘摩诃(he喝音)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就概括了大般若经全部的要义。什么是‘摩诃般若波罗密多’?为什么经典不翻译?遇著般若的地方都不翻?都是用汉字把音注出来?因为翻出来很容易误会。如果我们说它是大智慧,人们就很容易想到智识、智谋、才干等等方面去。因为在常识上,大家都不习惯摩诃般若,事实上一般人也缺乏摩诃般若的体验。如果以大智慧代替摩诃般若,容易引起误解,因此译经的人才不翻译。

摩诃般若,有许多的人讲经,有许多的人注经,都将它翻成大智慧。事实上它的确是大智慧,大到不能再大,因为它是一切智的大根源,一切生命的基因。就它的性质来讲,它是一切生命的属性,也就是说,当人的,每个人的自性;就它的自受用境界来说,它是正受,也是正觉。

摩诃般若与大智慧有什么区别?一般的世智辩聪的大智慧是由分别心产生,而摩诃般若大智慧是离分别的真心的显示。由此可知,摩诃般若它是离分别的,它是父母未生前人人的本来面目,它是生命构成的最初因,它也是一切妄想,一切分别所凭借依靠的。如果没有摩诃般若,人即不可能有知而起执,自然也没有分别,所以佛经比喻:人因地而跌倒,也要靠著地才能爬起来。摩诃般若既然具备这些属性,显然就是我们修行的标的,也是我们找回真实自己的中心课题。我们的生命原本无牵无挂,原本自在无碍。因为真心起惑,末那起执,于是乎——我们人刚生下来,毫无知识,不知道野兽毒蛇可怕,不知道浊水是脏东西,而由色、受、想、行、识的累积,埋没了我们真实的自己,这个埋没才是最彻底的、最可悲的埋没。我们若不甘心被埋没,我们就必须摆脱覆盖,洗刷尘垢,使真实原本自它不二的生佛平等、物我一如的摩诃般若重新抬头,才能赢得人生最大的胜利,才能发掘出我们的永恒生命,才能证得不生不灭。如果我们不明白摩诃般若波罗密,不了解摩诃般若的意义、性质,以及它与我们切身的关系,我们就无法修行,这样修也是‘盲修’,行也成了‘盲行’。因此禅宗的六祖,在坛经中说:‘摩诃般若波罗密,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也就是说,唯有摩诃般若波罗密,才是三世诸佛成佛的条件,唯有抖落尘埃,抖落了心的污垢,使摩诃般若波罗密抬头,才能旧佛新成。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不管我们说是自性也好,说是正受也好,正觉也好,离开摩诃般若波罗密,就没有生命的解脱,就没有生命的圆满,就没有不生不灭真实自我的证得,当然也不可能到达常乐我净大涅槃的境界。这是摩诃般若的内涵,它的意义、性质。‘波罗’就是彼岸,‘密多’就是到达,合起来说,‘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就是依靠内在于自心的伟大佛智,到达生命解脱的彼岸。总之,我们要清楚了解有五种因素虚伪构成我们的生命,也就是说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虚伪的堆积,构成我们肉体的生命,它是无常的、虚妄的、是业的累积,也是灵魂的内涵,它完全属于阴性的,所以叫做五阴。什么是阴?我们一生凡是不可告人的事情,不能表露给别人知道的想念,都属于阴性的。如果有人说男人是阳,女人是阴;太阳是阳,月亮是阴,那是荒唐无稽,那是对女性的侮辱。实际上,阳是光明,阴是黯淡;阳就是发露,阴就是覆盖。

 我们现行的肉体生命,由生下来无知无识,然后依根尘的相对而萌生知识,由经验产生印象,然后根据经验的累积,知道有所选择,而分析、比较,逐步形成归纳、演绎的推理思惟作用。这些原本不是如此,原来就没有的,这些五蕴所堆积的,只是业的累积。凡有业,必定受报,就像公司,业绩好,有盈余,我们分红,皆大欢喜。我们业绩不好,公司发生赤字,大家垂头丧气,乃至演成倒闭、破产。人也是一样,善业可以上升天堂,恶业可以沉沦地狱。但是不管是善业或恶业,都是梦、梦幻,都是自讨苦吃,都违反了生命的真实,这是背觉合尘的结果。唯有摩诃般若波罗密,才会帮助我们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唯有摩诃般若波罗密,才能使我们消灭虚伪的五蕴堆积的业,影响梦幻般的虚伪人格内涵的阴暗的灵魂,使我们恢复光明的法身——常乐我净的体现。

 为什么我们翻来覆去的对摩诃般若波罗密多说了这么多?因为我们必须得先辨明什么是摩诃般若波罗密多,不然心经就变得毫无意义,就变成了一种智识,一种学问,而不能实际有助于我们生命的圆满和痛苦的解脱。至于心经的本文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也就是说,一个穷溯到万事万物的源头,穷溯到威音王以前的菩萨,而实践摩诃般若波罗密,又到达很深程度的时候,他没有了分别心,只有般若智体光明的显照。照与分别的最显著区分,在分别取执的有所选择好恶,产生美丑、苦乐的感受,和欣厌的感觉。而照就是面对事物,丝毫必现,但事过境迁,丝毫不留,就像是我们常常可以在寺庙里看到的‘过化存神’的一面匾额一样,过去的化掉没有了,现在所显示的,只是一片空灵,只是清明在躬。所谓‘所过者化,所存者神’,照就是这样。因为照而不执,照而离分别,色、受、想、行、识,在菩萨的法眼下,立刻就彻见到那些都是空无自性的,连带也当下就摆脱了一切烦恼,超越一切执著,克服一切灾难。‘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确‘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为空是万事万物的素材真相,空才是万有的真相、实相。

 我们用常识的眼睛,总认为这块石头是没有生命的、静止的、不动的。但是若用科学的尺度看,任何的物质都是原子的堆积,任何原子都有电子,任何电子都是转动不息的。所以当你看它是静止的时候,事实上好几兆电子正在旋转,显然我们看石头是一个冷冰冰的死东西,那不是石头的真相。我们平常执著‘有’就是有,‘无’就是无,‘空’就是空,‘色’就是色,这就是虚伪分别心所产生的谬执,那并不是法界的真相。事实上,大宇宙的万事万物都是从空里来,又回到空里去,万事万物都是以空为素材而塑成的。经上举了很多例子,像‘以金作器,器器皆金’,说得非常清楚。所谓‘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就是说世上最伟大的事、物,也只是动机加上许多条件所产生的,它既不是原来如此,也不是毕竟如此,当然毕竟是‘空’了。用菩萨的法眼去观察,色与空既没有差距,也没有分别。如果我们一尘不染,对境无心,那么色就是空;如果我们广加分析,用心思惟,长篇大论的写本书,那么空也变成色了。因为‘对境无心色就是空,分别取相空就是色’,一切的感受,一切的想念,一切的行为,一切的意识,与空也没有差距,没有分别,也都是由空所显。现在哲学家有很多家说法,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调和论、创造论,太多太多。但是你说法界是什么?不管你说它是什么,都是挂一漏万。比方说:这个万宝囊里有一万件东西,你说它是火柴,只说对了万分之一,你坚持说是火柴,你就否定了另外的九千九百九十九。又如佛陀所说瞎子摸象,甚至比瞎子更荒唐,瞎子摸象还摸到了几分之几,而这些哲学家所说的,只碰到万分之几的边缘而已。

 真理是什么?真理就是空。空是什么?空是无限创造发展的势能。因为空,我们向上向前努力才不会落空,才有余地,如果不空,那就会窒碍难行。有永远地有,无永远地无,法界岂不是一潭死水?人类还有什么希望?当然这是题外话。但是我们也得知道,不但一切的事物不永恒,事实上离开分别心根本就没有什么真理。

 试问,爸妈未生我们以前,我们有什么想念?有什么意识?威音王以前的光景是什么?你初生下来又知道什么?都是习、染——五蕴积成的东西,都是五蕴在作怪。产生了理智,产生了我执,而理智就是法执,因此根据上面所说的,我们可以知道万事万物的法,它的真相当体是空,没有一个是永恒不变的。他既非原来如此,也不可能是毕竟如此。它只是大海里的一个泡沫,只是一个幻象。用法界的眼光看,地球的生命尚且都是短暂的,更不要说人生,更不要说漫长的人生所遭遇的境界了。所以我们身所触、耳所闻、目所见、心所思的一切,彻悟它的真相时都是空。既然是空,所以它的‘生’只是一种现象,并没有实质,‘灭’也只是现象的消失,并不是实质上有所毁灭。当大宇宙形成一个太阳系时,大宇宙并没有增加任何一样东西,当一个太阳系毁灭掉时,大宇宙并没有减少任何一样什么东西。由此可以知道空中原来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根本没有,它本来就是空。在以空为真相,为实质的前提下,所谓感受、觉受、想念、行为、意识都是虚幻的,由执著而产生的,也都是当体即空的。

 菩萨以法眼看清了这些,不依虚幻,不取虚幻而皈依内在于自心的伟大智慧——摩诃般若波罗密多,也就是依靠内在的伟大智慧,到达光明圆满的生命彼岸。因此祂心里就没有挂碍,生活上也就没有障碍,因此也没有恐怖,远离一切错误、颠倒、虚幻、梦想,最后到达定慧圆明,常乐我净,涅槃境界。‘三世诸佛’就是说过去、现在、未来的佛,也没有一位不是依靠内在于自心的伟大智慧而到达光明圆满的生命彼岸,而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至高无上正等正觉的。正等于什么?等于法界。正觉就是真正的正确的觉受,真正的觉受是来自摩诃般若波罗密的自觉。由此也可以知道摩诃般若是具有最伟大的的神力的真实语言,是具备无量的光明的真实语言,是没有比这更大的真实语言。它能够消除一切苦恼,消除一切痛苦,这是毫不虚假的。因此才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咒就是真实的语言):‘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心经短短二百六十字,为什么还说咒呢?当然,这是圣人的苦心。后面这几句是什么意思?在习惯上,真言(即咒)不要解释,我们也不必知道。只要我们感到烦恼痛苦、彷徨无依的时候,净心持颂真言,就会获得无量光明,无比勇气,远离罪恶,远离黑暗,当然也就没有烦恼,没有痛苦,而自在解脱了。

 谢谢各位!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释疑

先生讲述

一九九五年二月十九日于社教馆

 

问:心经为摩诃般若的素描,它的修行方法如何?是否为观自在?

 答:古人翻译佛经有三个同义的字,一个是观,一个是觉,一个是照,这三个字看起来迥然不同,用法也不同,但在佛经上来讲,却有相同的涵义。就修行而言,往高处讲,一落入方法就是有为法,就不是真修行。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圆觉经讲:‘作、止、任、灭’,这都是有为法。‘作’就是有所作为,如念经、磕头、拜拜等,乃至包括打坐,停止妄想,都是有为法,没有心就没有妄想,没有水就没有波,有心就有念,有水就有波,真正进入不二法门,有念即是无念,我们现在大家在一起,彼此同化了,我若是无念,我能讲什么呢?语言就是念的声音;我若是有念的话,我能使各位无念吗?我现在不讲,你看你有没有念?你要保持这个,就是真正在修行摩诃般若。

 

问:如何修,才算是行深般若?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实践,才能契入甚深般若?

 答:行深般若,你行了才知道,你不行,光问我,我说了你也不知道。各位现在的心态就是行深般若,在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工作,都保持这个心,就是修行,把错误的、不正确的、不合八正道的行为,都修正过来,就是修行。

  问:当运用表层意识而同时觉知起心动念,在无私、无我、不自欺等自然流露表层意识的状态下,是否可以算是已经上路?

 答:绝对是上路,不但是上路,而且是行深般若。佛法讲深,是很深的,你无法接近,讲浅,也是很浅的,就在你跟前。各位现在已经把全部心经做到了,现在的心态,完全符合摩诃般若。

 

问:导师说:从小学至大学所学的教材都叫做蕴,而蕴空才能度一切苦厄,怎奈每天生活上都需要用到这些知识,虽然理上知道这些都是假有不实,但是事上却难以摆脱,每天均需处理各项繁杂事务,均与五蕴为伍,请问如何才能去除五蕴所累积的不良影响?为什么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够度一切苦厄?又如何过化存神?如何空其所有?

 答:佛法是不二法门,有无不二,自他不二,各位看《不二法门》的讲词,那只是提纲,开个头而已。照见五蕴皆空,空是什么?空就是无限的可能,是发展的余地,是万有的本源。空的基本属性,一个是解脱,一个是般若。有解脱无般若,空是死的;有般若无解脱,空是受罪的,是业障。任何事情只要一空,就解脱了,任何事情只要一空,就充满了希望,空是个大生命,是宇宙的生命,是宇宙的心。

 在日常生活中,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在聚集,蕴就是蕴藏。五蕴皆空,就是要五蕴都解脱,学识变成工具,不再构成障碍,要你自我主宰,运用这些表层意识,而不被这些表层意识所干扰。五蕴一空,五蕴当下就成了解脱与般若。不要把空当作消灭,空不是消灭,空是不生不灭,是永恒。

 修行如果照见五蕴皆空,在你真心观照之下,表层意识(你的分别心)从小学到大学所学的知识,都会原封不动地在你面前,但是它不会干扰你,它不过都是你生活中的工具,如此而已,并不是要你消灭它。而照见五蕴皆空的时候,你就当下得到解脱。坦白的说,摩诃般若就是知觉,就是大智慧,就是一切智慧的母体。

 

问:在过活实际人生时,应如何用心才是般若观照?

 答:不二法门,用心就是不用心,不用心就是用心。你用真心,用无我心,用客观心,去过活人生,一切行为、想法都不会过当,都不会有偏执,都是极为正确的。般若不是个东西,看不到的,你有了安祥时,就是在般若观照了。

 

问:观照般若与信心铭上说的‘虚明自照’是否相同?

 答:这个也同也不同。是否矛盾呢?不矛盾。就相同而言,佛法是不二法门,那里有不同的呢?既然是不二,当然相同。就不同而言,迥然不同。在般若系统的佛经中,般若区分为四种,第一是实相般若,是生命的本体。第二是观照般若:顺应万事万物。第三是文字般若,用文字显示佛法的胜义。第四是眷属般若,法不孤起,一定有眷属,如六波罗蜜,属于眷属般若。因此,般若分开来讲,不可胜计,归纳而言有此四大类。而‘虚明自照’只有一个。刚才说在佛法里觉、照、观都是同义字,‘虚明自照’就是‘自觉’,照体独立。在不二法门里,照就是不照,不照就是照。解释这一句,古人讲得很好,‘如珠吐光,还照珠体’,好像夜明珠发出的光,照亮谁呢?照亮它自己,所以照与不照,能照所照,都是不二的。

 

问: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一般的认知里,‘不异’就是‘即是’,但在心经这样精简的短文当中,为什么要重复这两句呢?对境无心,色即是空,如何避免对人的冷淡呢?

 答:这个大家都应知道,因为佛为了要说明色即是空,他必须要强调,古人说:‘前箭犹浅、后箭深’,色即是空还浅,这一箭射了五寸,色不异空就射了一丈,说色即是空,你不相信,再说个‘不异’,就没有差别,没有距离。

 佛法的最大力量是慈悲,菩萨的情是‘热情炽然而迥超无我’。一般凡夫的情是我爱、我欲,菩萨是无缘大慈──我对你同情不因为你是我的亲人;同体大悲──你痛,我感同身受。你若有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你就不会对人冷漠,你会热情炽然而迥超无我。修学佛法若没有走入佛法正途,因私心、私欲使得情感降低了、冷漠了,那是走入歧途。你若是愈来愈热情、愈无私心愈热情,不要说别的,急公好义,就是一种无私无我的热情表现,你去掉了私我,对别人同情,对别人关怀,你就不可能对别人漠不关心。

 

问:心经的主体乃描述修行人须达到人(眼耳鼻舌身意)空,法(色身香味触法)空,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修行要如何才能达到人、法两空?

 答:你的答案就在你的问题,你的问题就在你的答案中,你的问题的前半截,就是你后半截问题的答案。我刚才说空的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解脱,一个是般若,你要空去眼耳鼻舌身意,那你当下解脱,但是智能还在,你要空了色声香味触法,你当下、立刻消失障碍。

 如何达到人法两空呢?‘尽大地是个解脱门,把手拽伊不肯入’。只要保持现在的心,也就是安祥心,就是达到目地。

 

问:修行人应如何契入真空才算正确?

 答:安祥就是正修的途径,你要是安祥深深、秒秒安祥、时时自觉、念念自知,这就是你修行最好的要领。你时时自觉,如珠吐光,还照珠体,发光自照;时时自觉、念念自知,有个念头,自己都知道,当你当下无念、无住也无相了,这是什么?这就是真正修行的契入。

 

问:空是大宇宙的真实与永恒,而修道者证得了永恒的空性,不再缘起于世间,度化有情于真实与永恒的空相中,是否会感到寂寞?若说那是常乐我净,是乐在无挂碍吗?若缘起不息,迷于隔阴,又未遇良师,岂不容易沉沦?

 答:你不了解修行,缘起用在这个地方并不恰当,缘起就是万事、万有形成的条件,问这个问题,用这种辞汇不恰当。你说人会寂寞吗?因为有我才寂寞,我执没有断是会感到寂寞,不甘寂寞也不能学佛。前几年讲牧牛图颂,这个太浅了,如果要讲,我要扩大,我讲牛的礼赞,借题发挥,借用牛来讲人天一贯,世法、佛法一齐讲;那就是说,你想获得必须先付出,你不想付出,只想获得,那是贼,你要不付出寂寞,你也难证安祥。释迦牟尼他老人家,付出了江山,付出了社稷,付出了享受,付出了权势,付出了一切别人梦寐以求得不到的,然而他成佛了。你学佛法,要付出什么呢?起码你把不甘寂寞付出吧,把那些消遣的、浪费时光的、无谓的交际应酬、游戏付出才可以,你完全不付出,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证得了永恒的空性,你就自由了,你就不问这些问题了,你也没有这些问题了,任何问题都不发生,无欠无余,不多一分,不少一分,恰到好处。缘起不息,与证得空性,是相矛盾的。缘起、缘灭与你无关,你完成空的人格化,空的本质就是解脱与般若,那就没有什么缘起,缘起就有缘灭,你不起的话,你就不灭,缘起不息就与你无关。

 

问:生命的全体大用的状态及用处为何?这大用的形成,是否与根器、发心以及使命有关?

答:都有关也都无关。什么是全体大用?提问题的人我相信现在在座,以你现在的心态无论做什么都是全体大用,你要不用现在的心态,你要去修是修不来的。所以你讲无六根、无六尘,重视生命的解脱,是不太恰当的,因为佛法不讲有无,它是不二法门,佛法只重视生命的解脱,般若就是生命现象,解脱就是生命的觉受。

 

问:顿觉身心泰然,颇有回乡的亲切感,可是仔细观心,尚有尘雾蒙蒙,有尘缘未了的牵挂,古德说:‘只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难道要横著心肠去了断吗?

答:当你横著心肠去了断时,那就表示不能了断。不二法门,了断就是不了断,当下就了断,佛法要你离边见,了与不了都是边见。你学安祥禅,你照心经修行,都没有边见。没有什么了、不了;解脱、不解脱;此岸、彼岸都没有,最现实最不落空的,就是安祥的感受,你能保持安祥就不会落空。当我停止说话几秒钟,你们各位没有念,但是你的鼻子、眼睛都在,没有给你割掉吧!心经为什么讲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因为只有知觉而没有牵挂,只有自在的觉受而没有一切的障碍,就解脱了。

 

问:面对较复杂的事物时,如何确知那不是仍含有我、法二执的纯知觉?而又能恰如其分?

 答:面对复杂的问题,会有我法二执,那就是功夫不到,孟老夫子说‘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管人多人少事多事少都没有关系,你抱著心安无愧的心,无私无我的心,抱著秒秒安祥的心去处理事情就对了。

 

问:十二因缘的起点,无明是怎样来的呢?

 答:无明就是不认识自己,迷失自己,忘掉自己。无明与生命同在,佛经上叫无始无明。无明没有开始,与生命同在,是生命的一部份,当你认识了真假、是非、正邪,你自己的纯生命是什么的时候,无明就没有了。

 

问:我们人生的觉受,几乎百分之百的真实,与心经所描述的觉受,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作比较是百分之百的虚幻,请问众生为什么会沦于把虚幻当真?就像是众生面对生老病死的苦痛那种感受,是那么地真实?

 答:你若认为这一切是真实的,那你就不必学佛法了,学佛的基本前提就是:你要肯定真假、正邪、是非、真伪。你若认为色、声、香、味、触、法是真实,那你就不用学佛法了,因为你不了解什么是真实。

 为什么会沦落?就是无明,无明就是我执,我执就是错的,真我是无所执、无可执的,真理是自他不二的,物我不二的,真我是与宇宙合一的,假我是私情私欲,就是表层意识。真实的是原本的,原本只有生命,但是没有这些垃圾。学佛法,就是要‘空其所有’,把你所有的东西,拿来当工具,不要让它当主人。‘切莫实其所无’,整个大宇宙都是你的,你还要充实什么呢?

 

问:我们应该要如何用心,才能过活实际人生?而又能既存在又超越,迈向觉醒之路?

 答:博陵王问牛头融禅师:‘恰恰用心时,若为安稳好?’我现在用心的时候,要怎么样才妥当呢?牛头融禅师说:‘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曲谈名相劳,直说无繁重。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欲知无心处,不与有心殊’。问如何用心才妥当呢?正在用心时,就没有心可以用,虽然没有心可用,但是并不妨碍你用心,若讲些道理,那就很累,直截了当的说,那就很简单。真正的修行人是无心的,无心就是体用不二,心空、用空,用空不是无用,是用而不执著。如何用心?当你出现安祥时,你去体会日用的心,自然明白。

各位要是能够一直保持现在的心态,就不虚此行。如果能够一直保持到老,就不虚此生,没有比这更快、更简单的,这是无为法,你要保持到一年,什么都有了,世间上一切有为法所达不到的能力,你都有了。如有问题,那是你诚敬信够不够。

 

问: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境界是否必须摆脱肉体后才能到达?当我们有个臭皮囊时,如何确知达到解脱的彼岸?又如何防微杜渐,不退转?

 答:像这样的问题,答案都在你所提的问题中。你如何到达循声救苦的心态、境界?当你看到痛苦的人你同情,看到可怜的人你流泪,那你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心态,你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显现。

 如何能够不退转?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不断地找自己的麻烦、不断地战胜自己,保证你不退转。

 

问:常念般若波罗蜜多心咒,能消业障、除一切苦的原因在那里呢?

 答:一山不容二虎,如果你一脑子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咒,妄想、邪念就起不来了,很简单。

 

问:当身体有病痛的时候,‘能除一切苦’,是否系指安祥的感受不变,而身体的病痛依然存在?

 答:就我自己的亲身体验,应该是安祥的感受不变,而且把身体的痛苦冲淡、稀释,也就不感到什么痛苦了。

 

问:证得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跟在老师面前所传的心态,是否相同?层次是否不一样?

 答:这在每个人的根器,是不是累劫修行,到这一世触机遇缘大事了毕,你在我面前安祥到什么程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自己知道。在禅刊中,有些大陆读者看到禅刊、看了安祥集,桶底脱落,一切空了。空是什么?就是解脱与般若。什么都没有了;一切的妨碍、干扰都没有了,但是生命还在。

 

问:圣人也有无明,也就是住地无明,可以用安祥心的察觉来打破吗?还是需要明师点破?

 答:没有人可以给你点破,点也不破,要你自己打破,要你自己肯定、肯决、认知、认同真我──那个原本的心态、生命的基因,而且要能够保住它,不起执,无明就打破了。修安祥禅正确的途径,传心只能传离执禅定,当下没有执著、没有妄想、没有杂念、没有私心,什么都没有了,但是生命还在。

 在这个基础上你要下功夫,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没有不付出就能获得的。不想付出,只想获得,只能获得牢狱之灾。

 你到了离执禅定,还要下一番功夫,还必须去执,去执就是反省,找到了毛病在那里?然后你用时光倒流法,回溯你自己对不起那些人?做错那些事?如何弥补?如何改?弥补就是消业障,我欠你钱我还了,障就消了,并且要进一步改掉造成你错误的那种心态。你把一切的执著都去掉了,那就是彻底打破无始无明。

 

问:修学安祥禅为何肯决心总是不够坚定?如何来增强自己的肯决心呢?

 答:这个问题都在你自己,你自己肯决就肯决了,你自己不肯决,别人不能代你肯决。你肯决心不够,老师也没有办法给你。天下有两件事是不能替代的,一是吃饭,二是修行。决心够不够,看你苦头吃够了没有?你要是苦头吃够了,该是下决心的时候了。如果我的判断不错,今天在座有很多会友从此以后将走向坦途,有很多人还是无所谓。

 

问:既然是不二,又为什么还要分悲、智?又如何将般若智与菩贤愿融为一体?

 答: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家,是只有一个门进去,但是到家的路却是四面八方。悲智不二,若没有‘智’,你怎么感受得到‘悲’呢?你怎么产生同情心呢?同情心是般若智的流露;流露了同情,流露了同感,那就是悲心,那就是断无始无明的起点。因为你要回到家,虽然有汽车,但是没有汽油也不行,慈悲就是汽车的汽油。修行人归家必须要能量,没有能量,修行都会落空。

 法门细分,有八万四千。其实普贤愿就是大悲愿,普贤由大悲心产生的大愿,他若没有悲心,他就没有愿力,悲心是愿力的根,若是没有方便多门,连不二法门也不会产生、也不会成立。

 

问:能行深般若波罗蜜,是否就是观自在菩萨?反过来说,观自在菩萨是否就能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答:观自在的当体就是菩萨,菩萨必能观自在,观他在就不是菩萨,那是二法,当你观自在的时候,你已经到了菩萨的境界。刚才说观、觉、照三者是同义字,当你观自在的时候,自觉自在,也就是照见自己,如珠吐光,还照珠体,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

 

问:逼于现实,在不如意的时候,要如何来保持安祥心态,而转逆为顺?

答: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没有战胜自己,如意不如意完全是私心,没有包容性,没有开阔的心胸,所以你才会有如意不如意,你才感觉忙不过来,随著外在的环境在转,那就没法修行。你必须首先坚持只求心安,我经常讲:‘不要让别人的主观、偏见、好恶来决定你自己的价值’,也就是自己的存在不受别人主观、偏见的影响才对,你只要心安无愧,像诸葛亮讲的:‘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自己知道就好了。古德说:‘心不负人,面无愧色’,假如等你心安再修行,那就不用修行了,因为你心已经很安了,修行就是求心安嘛!

 由于你不肯大战一场,不肯打败私我,不肯去掉苦根,所以才有这些问题,因此你首先必须反省,拔掉你的苦根,然后你再学安祥禅,才有可能,否则的话,你只会进进退退。

 今天一会,千古难逢,不是经常有的。现在你坐在我面前,你就是观自在菩萨,若是不肯认同,那我也没有办法。我有什么办法帮你认同你自己呢?

 

问:明心与见性相同吗?

答:明心就是见性,你要明白表面意识的心,那只是看到波浪,没有见到大海,大海是宁静不动的。湿性就是水,觉性就是心,若没有知觉,就没有生命的属性,见性就是见生命的属性,所有的生命属性都是相同的,所以众生皆有佛性。就像所有的水都是湿的,不湿不能叫水。不管是太阳表面的热,划根火柴的热,它们都是热的,不热不能叫火。所有生命的属性都是有知觉,没有知觉,那就是死人。大宇宙就是生命的海洋,就是大圆觉海。

 

问:既然本来无一物,既然性体本空,那么谁来承受因果呢?

答:证道歌说,‘了即业障本来空’,你要了了,没有我了,业障往那里放呢?我在观潮随笔中写垛生招箭,在射击场,你竖个靶,子弹就打你,没有了靶,子弹打谁呢?打别人不干你的事。你要竖起来,那就吃子弹,竖与不竖,就是有我与无我,执著我,就有业报,没有我,往那里报呢?所以证道歌说:‘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还须偿夙债’,你过去欠的债,还是要还。没有人了,向那里讨债?人在,就必须还,因果也是这样子。

 

问:何谓桶底脱落?要如何去做?

答:桶底脱落,就是现在这个状况,有心无念,你必须修多少劫,才能修行到达这种心态,所以你必须珍惜现在的心态,否则的话,正法不是天天可以碰到的。

 

问:学禅如何破三关?

答:什么叫三关?安祥禅里没有这玩艺儿,我只听说过山海关、雁门关,没有听说过什么三关,那是既迷信,又骗人的鬼话,那有什么三关?一关都没有。我不是外道,不要问我外道的问题。

 

问:修行中有行悟、体悟、顿悟、证悟,要如何做到一念不起,才算是正修的起点?

答:很简单啊,就像现在这样,现在无念无住,这就是正修的起点,就是现在这个心。

 

问:心经里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也就是安祥的写照吗?

答:就是安祥的写照,也是法身的写照。

 

问:如何来填补智慧的漏洞,方可以达到为学日益?

答:智慧没有漏洞,你只要去掉私心,去掉物欲,就可以了。智慧有二种,一是世俗的聪明智慧,那个本身就是漏洞,分别心吗!二是本心摩诃般若,那是没有漏洞,完美无瑕的。

 

问:当安祥深深的时候,这种心态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状态,是否一样?

答:你应该很清楚,当你甚深安祥的时候,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心,但是没有停留在任何一点,就是无所住。无心,那就是死人一个;你有心而无念,有念,而没有被任何东西挂碍住,那就是无所住,完全一样。

 

问:有人说念心经治心病,心病影响到生理的病,修行当中如何运用安祥来帮助解脱生、老、病、死之苦?

答:佛法的本质是无为法,你说用安祥,是错的,把动词去掉,你只管安祥,就没有生老病死苦。有生老病死,没有生老病死苦。有安祥,不是用安祥,而是一直保持安祥下去,到了甚深安祥的时候,就没有生老病死苦。

 何以念心经可以治心病?有病就要服药,有药你不肯吃,也无法治病。如果你口里念,心里想别的事,如果你在家里念得很好,一出去,别人碰你一下你就生气,那你就是自欺。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我们要做到诚敬信,只管保有安祥,自然没有生老病死苦,特别是生老病死过程中的苦。

 

问:有一位会友已修学安祥禅五、六年了,但自四年前,他的女儿及一位外孙相继过世,这种痛苦的阴影,一直缠绕在他的心境,使他无法心安的修学安祥禅,请问他要如何去除这种伤痛,才能正常地修行?

答:你不必为他伤痛,所谓一切的果都是有前因,前因是讲三世因果,其实不止三世,一切结果都有原因,一切原因产生结果,你不必为他痛苦。为什么呢?人活著是受煎熬的,除非他已经得道,他已经证无上法门,否则的话,这个地球不是替他安排的,中国不是替他安排的,台湾小岛也不是替他安排的,处处、人人、事事,活得不如意,人活著不是顶好。看过‘了凡四训’的人都知道,一草、一木乃至一个砚台都有一定的寿命,它那年、那月、那日、那时破都有一定的,你不能改变。你不是大圣人,你只要努力修行,修成之后,你才能够帮助他,生命是不灭的,你要超越了三次元的世界以后,人随时都可以见面,因为时空不二,时间与距离是合一的。我本来想讲更详细一点,可惜找不到恰当的辞汇。

 

问:过去因修别的法门,而导致气冲顶,精神有点混乱,是否可以藉由学安祥禅,而使生命的循环系统恢复正常?或有更好的方式?

答:修行的方法,有所执就有所失,不管你执著那里,就有所损失,有所守就有所失守,不管你守那一窍,都有副作用,所以禅根本是个无为法。如果你能够忘掉那些邪思妄想,乃至你过去学过的法门都忘掉,那你渐渐就会好。乃至我可以讲一句很狂妄的话,你现在听法的时候,你的病已经好了百分之八十。

 

问:学安祥禅,可不可以打坐?

答:原来的禅,在达摩未来中国以前,乃至达摩在中国的禅,都是打坐、禅观、止观,到了六祖以后,禅产生了新的定义:‘外不著相为禅,内心不乱为定’。禅与禅坐原本是一个系统、一个脉络下来的。有些人认为打坐可以止念,你试看看,止不住的。修学安祥禅,现在就是无念,不二法门有念即无念,无念即有念,说无念嘛!又不影响说话和听话;说有念嘛!他根本什么都没有。

 能不能打坐呢?打坐是加速器,更快,问题是你不要找错了人,像刚才那位打坐就打出了毛病来。打坐坐不好,很容易走火入魔。所谓走火,是三昧真火走错了方向;魔,就是自己折磨自己。能不能打坐呢?能,一定要有明师,你要是有缘,有诚心,你找印顺大师,请教止观法门,天台宗的天台止观,那是最妥善,最正当的打坐方法。

 你要是学那些广告上的动功、不动功,当心那些不但没有利益,反而受害。可以打坐,但我是不教打坐的。我自己也打坐过好多年,后来因工作关系,没有时间打坐,我就不坐了。坐与不坐,都是一样,坐是比较快,可以帮助你控制肉体,让肉体不作怪,肉体是会作怪的,修心不但是降服其心,而且要降服其身,所以我在杜漏歌讲‘躯壳起念滋三毒’。

 问:在我的认知里,佛是只打坐不睡觉的,所以我也想这么做,可不可以?

 答:佛不是只打坐、不睡觉,你这样做不可以。所谓五盖:食、色、名、利、睡,盖住了真如佛性,这要自然才行,不自然的话就会出毛病,你这个肉身就会陷入魔道,错误就折磨你自己,所以不可以随便打坐。但有没有可能不吃饭、不睡觉?那是绝对可能的,当你的心态到达秒秒安祥的时候,你不睡觉,第二天起来还是容光焕发,但是你必须有安祥,如果你不善用心,胡思乱想,第二天起来就会面目憔悴。

 问:执著名与利的人,是不是比较不容易学安祥禅?

 答:他要没有执著,就不必学安祥禅了,他已经够了,已经到家了。古德说‘你要执著一个不执著的’,你什么都不要执,就执著一个安祥好了。

 问:既然上帝与佛不二,那么为什么现代人为宗教的不同而相争不息?

 答:圣人的语言,他的辞汇,因他出生的环境历史背景不同,而有所差异。因为各个民族的文化不同、需要不同,说法也会有所差异,但是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你看过旧约圣经上的话,使人联想到佛法,有很多地方相同。乃至太上老君的‘道德经’与佛的止观法门,也没有多大的差距,这都是人为的。如果说你是中国人,他是外国人,耶稣是洋鬼子,孔子是我们老乡,那就太荒谬绝伦!你要把心胸放大一点,上帝无所不在,佛法身遍虚空,如果说有佛就没有上帝,有上帝就没有佛,但一个遍虚空、一个无所不在,那要怎么摆、怎么放呢?

 实际上上帝是个大生命,佛是有知觉的,上帝有知觉,上帝就是佛,佛法身遍虚空,佛就是上帝,不要去争。天主教修行人的话中有说‘人要归还上帝’,人要是灵修成功了,就跟上帝合一。所以天主教便有‘与上帝合一’的说法,这不是我杜撰的。不必要的争执不应该有,因为每个时代的环境不同,众生当时病的重点不同,所以说法也不同。

 如果要修学,还是一门深入,你若是读读新约、读读旧约、读读金刚经、读读可兰经,那就糟糕,还没有读完,无常已到万事休。修行是一门深入,毁谤别人是不正确的。

 问:有位会友非常遗憾尚未皈依师父,希望在这里皈依师父,并请师父略略地说明一下安祥禅的基本功课。

 答:你讲这话太著相,在座的没有几个人皈依过我。你要皈依,不论用什么方式,我都不拒绝,其实你说皈依,就已经皈依了。皈依不是个形式,形式是假皈依。有许多人老早皈依了三宝,受过基本五戒,但是破戒了,皈依不久就破戒了。所以皈依不需要什么形式,你想皈依我,就已经皈依。而且你若想念我,我就与你同在。 修行的要领,就是诚敬信的求心安;心安无愧的条件,就是认识自我,要认识自我,就要作反省忏悔的工夫,如此而已,说起来要语不繁,繁语不要,很简单。

 问:最后一个问题,请老师开示:金刚经上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答:金刚经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桶底脱落’,就是有心,但是没有停留在任何地方,这个心没有被任何东西所钩住、挂住,我们的心没有牵挂任何事物。应无所住的心,就是解脱心。应无所住而不生其心,那就是死的,那就不是生命。佛法指的是生命现象,是永恒的生命,佛法所指的是凡圣不二、自他不二的生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无牵无挂、无挂无碍、无有恐怖的心。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记

自序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寻兔角。佛说三藏十二部经,分三乘而说法,其意义不外均为众生度脱苦海启示行者之方便法门。佛海无涯,只在一心,禅源虽有自,端始自性,般若心智光如来法性,波罗密多离名绝相,则心光圆净、寂灭涅槃。经通理显菩提随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短二六O宇,皆直指般若了义,起心观彻五蕴皆空,明见自己本体之性相,也就是人人本具有之心体相,而自性根中般若返照到不生不灭之极乐境,真空实相法身全体显露,三乘妄执悉皆自灭,至此千江有月映照现,万道露光日自辉,后学鉴于当今末法时,杂法普兴,人心迷惑,不明正法,盲修迷道,以迷引迷,迷途欲出无门,良可悲叹也。不忍群众迷而无救,坚决扫开心中成见,虚心参求这本心经了义。嗣后到处讲演,幸蒙听众有缘,踊跃惠予支侍与鼓励,时时来信建议将这卷心经编辑成册作为讲记。当时承蒙王慧明居士发心笔录,更感谢台东县佛教支会秘书陈明造居士校正。深望这本讲记内容若有欠妥缺陷之处,敬请诸善知识不吝指正。愿大众善知识自家珍圆明,同登正觉真实义。时在佛历二五二八午浦月,晚学释法真谨序。                                                 

        我们今日学佛,必须进一步体认--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明师难遇-方能痛切发起菩提心,认真精进修行,而获得究竟解脱,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为什么说人身难得?因为我们的身体是父精母血和合而成,当父母交会之时,中阴身争相入胎。争胎者三十余亿,入围者亦有十亿之数,每一精虫上附一中阴,总在十亿之上。女性输卵管,两个孔道,分别排卯,精虫流不到排卵方面,永不成孕;其能得入者,在内互相残杀瞰食,结果只得一个,孪生者甚少,不此猪胎能生十二个之多。若再以长远眼光来看其他众生,如每条鲤鱼散卵有十亿之多,比较之下可知人身得之不易。世界上许多自杀的人毁弃宝贵生命,实在可惜。

   再说六道之中,天道众生寿命太长,贪享福报,不知回头,容易堕落。修罗众生好胜喜斗,杀心极重,堕落更快。畜生道众生弱肉强食,彼此相瞰,见血而死,饿鬼长年饥渴,怖畏惊恐,十分可怜。地狱众生痛苦难喻,受苦无边,无有出期。唯有人道小有福报,受苦较少;又因寿命太短,无常逼人,致易发起菩提心,求出苦海,所以修成佛陀必在人间。我们今日得此人身,在庆幸之余,岂能不把握光阴,精勤修行,及早超出轮迥,见性成佛。

   至于说到佛法难闻,这是因为当今全世界上佛教仅有数量而少实质,众生虽发心学佛,却闻不到正法,毕生苦修,得不到究竟解脱。而现时所要讲的无上心地法门乃是释迦世尊成佛经验历程,至圆至顿,见性成佛,直趋毗卢性海,此法门珍贵异常,非常稀有难闻,我们今日能闻此无上心地法门,实在是非常殊胜之因缘,大家必须珍惜,好好听闻,思虑实行。

   最后还有一点真义要向诸位宣说:其实学佛不是很困难的,不过是要找出真止的自已,做自已生命的主宰。因为凡夫每日随着外境轮转,背觉合尘,妄认四大聚合的臭皮囊是自已。其实身体不过是个旅馆,我们的妄心暂时寄居其中,一但房子坏了,就得搬家。今天住在人房子里;明天住在狗房子里;再过些天,可能要住进猪房子。加此轮回不息,要受无量痛苦。我们既然了解色身的虚妄,就要放下对身体错误的观念执着。这个臭皮囊既不是自已,各位可能会想,那么心是自己了。但心也不是真实的自己,怎么讲呢?此心是念念迁流,逐境生灭的对外驰求,变成烦恼心。我们学佛好此淘沙金,把沙子淘掉,金子就现前。我们的真如如本性就是真金,烦恼心就是沙子,金子一旦淘出来,再也不会变为沙,此中至理,各位当深思。

   现时我们有缘,也承大家善男信女之不嫌,法真来此演讲佛说: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共勉精进佛法,由于一个家庭或人人,如果能常常听闻佛法,就不会随便生气,那就皆大欢喜。所以佛教家庭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是因能从佛法中得到妙药,心底里得到净化进而无烦恼故。佛所说心经是对十方诸菩信修行者所演说的。心是人人都有;这一念心便具足般若、般若就是智慧。因为人人都有心的缘故,因此人人都有这种智慧。我们在座诸善信,行者都应该知道。这种智慧具有三种意义,就是三种般若:1)了义般若;2)观照般若;3)实相般若。金刚经中释义:“金刚含二义,坚、利、明也,此喻三般若。”一、坚者,坚固,不为诸物毁,此喻实相般若。体不变,妙用随缘,是空而妙有义。二、利者,锋利,能毁一切物,此喻观照般若。当定一念心观照五蕴等皆是空相,照见生老病死之身亦是空相,照见生住异灭之心还是空相。如是观察,如是观照,能度一切苦厄。三、明者,光明洁净无染,此喻了义般若。用文宇为助缘,无文字无可说。文宇性空了义故。我们一个心是具足这三种智慧的。这部般若心经所说的是了义智慧。诸位要知道,般若心经名为了义智慧乃是从释迦牟尼佛之实相大慈悲心中流露出来。

   今日开始讲这部经,就是讲演了义智慧。这有什么作用呢?这是因为现世间众生在受苦!不但受苦,而且是受极苦,是轮转不停的苦!这是一部了义经,因此,先说了义般若。听后要起心观照,把苦都吐了出来;使一切苦消除,而得到安乐、自在。从文字中来了义智慧到观照智慧。那么,观照要从何处观起呢?就是闻外境的一切声尘。外间所说的言语章句,由般若心经经文到所演义的各种事态,是是非非,什么都有。佛是要使我们起心观照般若,了悉你所听到的是是非非,皆由心所起造,便可消灭心之妄念而离苦得乐。

   佛说般若心经是要救度世间的有缘善男信女。使其离开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以及五阴治盛苦。这八种苦,是人人都离不开的!家庭中的父子、母女、夫妻、兄弟:有些离开了就引起无限的痛苦。有些儿女不在了,做父母亲的想儿女的想疯了。这就是其中的爱别离苦。总之,六亲眷属是前生的冤业,今世却偏偏聚在一起,互相缠绕。真是说也说不尽。诸位想想看,是不是苦呢?

   释迦佛观察到这些因果关系。前生的怨憎,今生聚合在一起。到头来不是你不要我,便是我不喜欢你。有时,就是不说,内心也起了一种怨,再由怨生恨。而这、怨怨恨恨,又常生在一家之中!因此,佛所说般若心经是要大家能脱离八种苦而得到极乐。你们说这部般若心经的了义经意有重要否?所以佛说“饭可以不吃,经不可不听!”

   释迦佛是希望我们受苦的人要起心观照般若,是怎样观起法呢?眼观色,不起分别心。从耳根听也不起分别心,不要分别外间的是是非非,鼻不分别香臭、舌不分别苦辣、身根不分别离合粗细..,那时,我们的心便得清净了。“六根清净方成正觉”,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六根不净,犹如人在暗室里,黑暗没有光明;在黑暗之中,只有苦恼的感受!

   要明白观照,反闻自性。好像观世音菩萨一般,从耳根反闻,而得到闻的智慧。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来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不落分别之心,便是观照般苦。大家要知道,佛说法并不是一句两句便完毕的。请不要怕麻烦累赘,听了之后,所有的麻烦都会了脱、那时可说是一片清净心了;也可以说你的一念心是乾乾净净的了;那一切的苦也都给解脱了!

   懂得观照,观照来,观照去,离一切苦,得一切乐。说个此喻:加果人没起心观照,就像躲在黑暗的屋里一样,一念心糊里糊涂,全无光明。等到听了佛说的般若法门,并能用上这个功夫,便加同在黑暗的屋里点了明灯;点上智慧的明灯。通过明灯的光明向外照见一切,透彻无碍。这个,便是你本人的心光显现。这样,才能离苦,才能得乐。其他的法门恐怕易入岐途,长久轮回在六道之中受苦。

 今天选择释迦牟尼佛所说般若心经,目的是要大家离苦得乐。就算家中有一人能起心观照般若,那就是一个佛化的家庭了;便是一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的快乐之家。因此,听了般若心经便不会辜负你的一生。你生生世世所作的业障,都会消除。也就是要大家离一切苦,得一切乐。

  ┌───────────────────────┐

│  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

└───────────────────────┘

   现在是略说经题:

   摩诃是大,般若是智慧;合起来说便是大智慧,亦就是无为心了。波罗密是到彼岸的意思。多是梵文的语尾之词,对题意无关重要。心是心要,即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中心所在、总要之处。经是契串历程之义;就是集言说,贯串成义指要。以智慧到达彼岸,达成目标,这种智慧是人人都有的。初修行者,起心观照般若,发菩提心。因此,勇猛精进能够“千处祈求千处应”。从观照智慧,修行而证得圆通;能施十四大无畏,能现卅二应身;救渡众生,这是因为行者从闻而修,闻性修行。修的是什么?是修般若心,修大智慧心。

   有人会间:菩萨是修六度万行的。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菩提为“觉”,萨埵为“有情”。“觉有情”即觉悟的众生,菩萨又名大乘心地行者,也可以说是自化度自心众心,菩萨亦能化度其他众生,正是自度度他,自心觉悟不忘度众,这是说,诸大菩萨修般若行六度万行时,亦可度无量无边的众生,而于心一无所得。为什么其他的五度不说呢?而只说智慧呢?这是因为如果有了智慧,其他的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便都完全具足了。

   般若是无为法,但即是无所不为的。它能行方便,可度众生故所谓无为者,利益众生无所不为,而无所得心也。加果光是清净,不发慈悲之心,这是属于顽空枯寂,死后只不过成为顽空的心神【空灵】而已。

   佛说行者在一念心中要起心观照。人们如果这样的修,行深便可与佛一样,同一鼻孔出气,并肩而行了。正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一念慈悲心得到这样的效果,就是千万人,只要诚心称意自性清净,就会有求必应了。古德所说:“千处祈求千处现,苦海常作渡人舟”,便是这个意思。希望大家同修般若法门,从了义般若起心观照。观照来,观照去,终证得实相般若。

   请别忘了佛说我们的一心具足三般若。这是以大智慧心到达彼岸的法门;也就是这部般若心经经题的实在意思。其实,六种波罗密都可以到达彼岸。不过前五波罗密无智慧,可能会使修行起障碍、间断;有了智慧,便不会间断地直通彼岸,了生脱死,证入佛道。

 ┌───────────────────────┐

│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 │

│ 空,度一切苦厄。                            │

└───────────────────────┘

   这是般若心经的首段;亦是释迦佛要讲修行历程主旨之指标。

     观自在菩萨,这个自在是身心自在。就是说观自在即是最初修行者起心观照般若,而身心得大自在的行者。

   身自在是安泰,心自在是清净。在初修行时从心起观照,观察世界诸苦而闻自性。这叫观自在。成就心性圆通,观察世间一切众生心性皆可从苦海得到了脱;自己自在也使众生从他的开示而得自在。

        释迦说:我们应学习起心“行”观照般若,乃至二六时中起心观照般若,也就是观照智慧,行深即能照见五蕴皆空,而度尽一切的困难苦厄。

   五蕴是什么呢?五蕴也有人称为五阴,蕴是积集的意思是覆藏义。简单说是色法和心法。要观彻五蕴都空,一切皆是真实的空,这样就能了脱所有的苦了。五蕴析分为色,受,想、行、识。色表有形的物质与无色质之虚空;众生的身体与虚空即一。故亦说是身法。受、想、行三蕴均属心的起用。识蕴乃分别心的本体。故说是心法。

 ┌───────────────────────┐

│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 │

│ 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

   般若心经的这几句,有人说是太深了。这是佛对舍利子说的几句话。舍利子是佛的弟子,他的智慧第一。佛嘉许他在大众之中是智慧第一。因此,佛对舍利子说:你行观空,亲身体空,乃四大的假合,属于地水风火,故名为四大。这四大假合是空而无实的。

   何谓四大─地、水、火、风,加我们人身体之肋骨、皮毛等是属地大。精血、痰唾、汗液等属于水大。体中暖热是属火大。呼吸是风大。我们人便是具足这四大以为身的。

   观身四大为空。这个空是有情的。那么,无情的呢?此如桌是木造的,它依火成灰,继以风吹灰没。故说无情也空了。

   佛说:我们要学观色不异空,观色身与空不两样,这种修法,是起心观照般若。知色当体空,不要分别色,一切无情,山河大地、草木桌椅等,不分别它,亦不执着它,也就是色当体都是空。

   佛指示舍利子学修观空法,不分别它,观身外的无情万物都空。换句话说,佛是指示舍利子观色当体空,不要起观分别意。各位行者,我们应该学起心观色当体归空。

   “受想行识,亦复加是”,这是承上经句的色蕴而说的话。佛说色不异空的色法是指身法。不异空即与空没两样;即是说色、空是一样的。不独身法与空一样,受想行识这些心法也是与空一样。受者是领纳为义。想是思想。行是心起作用。识属分别意,是第六意识而不离第八识,互相是关连的。

   这便是了义般若。须要解说使大家明臼,建立起心观照,始能进一步行深智慧。由此能度一切苦厄。不但能自度,而且能度一切的苦,度尽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之苦。

   从这样的观照,而照见了身心二法皆空。身法即空,心法亦无。那一切的妄想执着也都消除净尽了。那么,所谓皆空的空,是个什么空呢?那就是空相。空相就是无为相。佛又说:空相而不空。这怎么解释呢?空相从心体上说,一切法皆无,都无执取了。这是空相。不空即有,这是妙有【表面像是有,实际却是空】也就是明见心的本体之性相。

   佛就是要舍利子学习,修空相妙有之法。

   有人听了此经文,明白的不少;不明白的也很多。为什么呢?就是在这空相即不空,不空即妙有的问题上,佛常常说妙有无为。有人认为佛说的话好像前后矛盾,又似笼统。为什么佛要这样说呢?其实不然!对于这个问题,诸位要发真实心来听,我也以真实心为诸位讲解。讲什么呢?讲空相不空的道理。空相,即是实体,是心的本体。是人人本具的心体。我们在起心动念,想东想西,妄想纷飞时,心体便见不到。在起心动念的妄想忽止时,清净心性即时显现如静水,这就是心之本体性。也就是妙有空相之实相。这样,相信大家可以明了般若心经的大意了。

   根据楞严经所载:佛陀对阿难说,在室罗筏城中的清晨,未食之家在欲炊的时后,要做饭便须生火。那时,固然不加现在的那么方便。只好手执阳燧,到日光去求火,怎么样求法呢?那是一手持镜,一手持艾子,由日光引火,燃艾而得。这便是指出了空相不空的道理,因为真空可以取火。大家想想看,如果二百个人取镜,二百个艾子。那么,这里都是火了。加果全台湾的民众都这么做,那么这个复兴基地全是火了。久者如果世界的人民都这样做,那整个地球都起火。故说空相不空。故说四大─地、火、水、风,亦复加是。因此,我们的身体也是。你可要认识身体是空,但有是妙有,是心之本体起作用。这样,即可了知清净的法身是什么了。

 ┌───────────────────────┐

│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  │

│ 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  │

│ 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  │

│ 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  │

│ 尽。                                        │

└───────────────────────┘

   如果我们了解空相不空的道理,便可了解这一段经文,现在“不空”二字,不去讲它,先谈空吧。

   诸法,在广义上说,即是身心二法。空相,就是真空实相,也就是心的本体相。

   不生不灭等句,所说的不生,这就是空相,空相无凡夫法。只因有了六根,而对六尘,才起了分别,始生出六识,而得十八界。如果我们不听佛经,不离十八界,这便叫做凡夫法。

   由无明以至老死,合成十二因缘法。下文的无苦、集、灭、行【道】,就是无四谛法。无智亦无得是说无六度法。

   承上面所说,身心二法皆是空相虚无,是真实不虚之实相法;是我人心的本体相,换句话说,在空相实相之中,是没有身心的;待证得空相实相之体相,空相实相现前,就是自性清净,也就是见到心的本体相。

     诸位听到这个道埋,心如同大海之水,得到大海中的一滴水,将是终身受用不尽,反过来说,如这一滴水复投于大海之中,即无分别了。等于一体的智慧与无量智慧汇合,分不开来了。

   诸位想想看,听闻佛法经义,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古德说:“万顷良山非为贵,惟有听经实在难。”

   这个法门真是太好大微妙了。它的要义是引十八界凡夫法,四谛法,十二因缘法,六度法,来说明空相实相,人生极乐法。各位要用心的听,如果还有人问:这空相实相究竟是什么呢?回答是空相实相就是实相般若;也可以说是实相智慧。人人皆有色身,人人皆有心念;要是能起心观照,行深般若,便可成就实相般若,成就人生极乐法实相即是空相,它是心的体;心体并没有生灭,没有垢净,也没有增减的。佛说诸法的空相便是这样。这是说实相般若的本体也没有离开大家的一念心。佛说一念心具足大般若,人人皆可现显般若实相之体相。

     佛说我们要学修,起心观照般若。眼根不缘色尘,耳根不缘声尘..等。因此,眼识清净,不起分别好坏。因一切有情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使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

   耳闻声尘,心观音声的两个耳朵是反闻,不向外闻。外闻是听,好像风山声、车马声等,要起心观照不向外听这一切的声音,要能反闻。闻什么呢?闻自性;闻自己的一念心;也就是闻自己的本心体性。简单的说,六根不执看六尘,也可说是六根心性清净。正如弥勒菩萨说的:“一切修行人,要明白起心观照般若;心性须要清净方得无上正等正觉!”

   因此,在般若心经里佛给舍利子指示说:修方便法门,是见不到自性的。要学修起心观照般若;便好像在黑暗的屋里点上了明灯,放出光明。古德说:观照般若,六根清净。当心光发现时,六根也就会清净。可见修行要成就,一定要起心观照般若。

   我一再重复地说了许多。这样大家对般若心经的实意便会此较深刻、明白,以后成佛证大菩提,便有你们的份儿了。

   简单的说,你那真实不虚的智慧,是没有色相的,实相之中是空的。实相不但没有色相,而且没有虚妄的心相。受、想、行、识便是虚妄的心行。我们要空色身,空妄心。大家听这部般若心经,应该要彻底的明白。我讲解经文是愈讲愈欢喜的。我们在今生得到此法,不要只顾说不懂,要知道佛说:‘一入耳闻,永为佛种子’。那么,大家听了这部般若心经生法喜吗?现在,你们各位都是相似即佛了!诸位可知道听经生法喜心有什么好处呢?古德说:﹁恼一恼,老一老;乐一乐,少一少﹂。这就可以明白,听法生欢喜心是会青春不老的。

   刚才说,无虚妄的身心,无十八界等的空义法。那么,如果有人问;佛正在座说法时,有佛身吗?有是有,但这是假有,因此,佛对舍利子说:要知道世上的人不能了解佛的道理;就是认为身是实有,人的思想便变成妄想,这便叫做凡夫。那么,凡夫是怎样形成的呢?佛说:一切世间众生,就因为一念不觉而起心无明。无明是什么?即是粗烦恼、细烦恼;大烦恼,小烦恼。从小范围说,在家中六亲眷属,不无是非麻烦;换句话说,便是发脾气,因不生觉悟而被物所转,而发脾气,即是无明。佛说:无明起,就迷惑;迷惑便造业;因造业而致受苦,人们不明了佛法,始有十八界现前。十八界则是:六根、六尘、六识。佛说十八界犹如十八层地狱。这个业就是生死业,六亲朋友有了这个业,就不能离开这十八层地狱,将是永远永远地受苦。

   怎么样离法呢?佛对舍利子说:问得对了。应该起心观照般若,学起心观照修行;那就会像太阳重现,云散雾消,大放光明了。大家来想一想:这样的佛法,不是很好,很微妙吗?

      再讲,在法华经中方便品舍利佛劝请分:【来作此较佛法旨意】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此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末得谓得,末证谓证,有如此失,是以不住。

   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真实。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汝今善听,当为汝说。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耳一现时。舍利弗,汝当信佛之所说,言不虚妄。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所以者何。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诸法,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未来诸佛当出于世,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万亿佛土中,诸佛世尊,多所饶益,安乐众生,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是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是诸佛,但教化菩萨,欲以佛之知见,示众生故,欲令佛之知见,悟众生故,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故。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着,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菩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加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又、舍利佛,是诸此丘、此丘尼,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槃,便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此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所以者何。佛灭度后,如是等经,受持读诵解义者,是人难得。若遇余佛,于此法中,更得决了。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

   上面讲过佛要舍利子学修起心观照佛性;学习行深般若,功夫成就,现身无量,处处说法,救度众生,也是无量。

   佛说:起心观行证得真空实相,无色、受、想、行、识;无凡夫法:等的这个“无”字不能说没有;有是有,却是假有。大家应知道,这无字应作空解,无为解。即空十八界,空凡夫法,又作明彻解,了见一切有为法是虚幻无实,只是因缘集,最后也因缘尽而散离,如露亦如电。佛又对舍利子讲到十二因缘法。舍利子是证得四果的罗汉。他是见惑断尽的罗汉。修十二因缘可成罗汉。佛说十二因缘是在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都离不开的因缘果报。

   故修四谛法,修十二因缘法。乃观察所有一切众生,皆不离此四谛,十二因缘而证觉果。也有在佛未出世以前,观因果生灭,未听佛说法自悟无生,而成正觉的,又名为独觉。那是多生修来的,时时也起心观照般若【智慧】,观世间的生死轮迥,无常之理,而证无生法。

   那么,在佛未出世以前,是怎么样观法呢?正是:“秋观黄叶落,春看百花开”。因此,了然于世间众生的生死,是死如秋叶,生似春花;人的生灭即加花谢花开,而自悟无生法。由此,可了知人生不离十二因缘。依据佛说为十二支。支是路的意思;即十二条路。怎样解释呢?这是包括三世的因果。先说过去,具有两支因;即两种因缘。由于前生一念不觉,而起心“无明”;有微细烦恼,生死即从此而来。故说,根本无明就是生死;也可以说彻微细烦恼即是生死的根本。

 佛说千经万卷,均不离众生怎样断烦恼心,而证极乐法。因此,我们须要断烦恼心;不然的话,修行的路便差得远了。因起心“无明”,受迷惑而糊涂了;于是造业【行】,是过去的因所造成。造了业就不能这样了事,这是前生的两种因缘。前生造业,终归死了。那怎样呢?大家要留意听好。当时,也不懂得修行学佛,糊涂了一生。等到口眼一闭,还在惦念着子女,财产等等,思想不停断。那时候孤苦伶仃;死后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孤单妄心一个。大难过了,也迷惑了,叫天天高,叫地地厚,这便加何是好呢?如果生前不造恶还好,仍可照常地缘父母,怎么缘法呢?一时心地黝暗,光明给遮盖了。但见大地只有一点火光。由于妄心有五通,只须一想就到了,这样又投生了。重复、生又死,死久生;父缘母缘自己的业缘相合,因此,又成胎了。所以方才说,因为前生积极了微细烦恼“无明心”而“缘行”,即是造业。死后便投生,这叫“缘生”。“识”缘生了;第八“识”投胎,遇缘又再滋长。

     前生造业所缘的“识”,便是所谓心的本体之妄心,这个妄心,可以说是果。“缘识”是第一果;“识”缘“名色”。那么,六根成就了,故称“六入”。缘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意即心意思想,这样随着母亲的气体而呼吸,逐渐滋长,终于降生,生下之后依报便来了。乃引致与人世间的种种接“触”。因触而缘“受”,至五六岁时,六根已渐具足领受之欲。而成为现在的五支果。“受”又缘“爱”,在八九岁之时爱心增长,不离眼见色爱色,听声爱声─如果青少年时代不闻佛法,十八九岁时乃至不能控制,那时,情爱旺盛,好勇斗狠,追求谋夺,因“爱”而“取”。这一取,便造业,因“取”缘“有”,又促成作业的充分因素,这是现在的三支因,那么,是“有”了,有什么呢?有了末来的生死业!这就造成了末来的二支果;“生”与“老死”。

   我们从经文看:起心观照,得般若;而智慧现前,业就空了。故从无无明起,到乃至生老死尽,是说空了三世的十二因缘。再向大家简括地说:由过去起无明烦恼心而造业,投胎受报,得现在五支果。缘了爱、取、有,即成了现在的三支因,于是,结末来的二支果,即再受“生”而渐老“死”。 

 这一段经文所讲到的三世十二因缘,是人人离不开的。即使轮转六道,也离不开这个循环,释迦佛向舍利子说:行者要知道断微细惑之心,证第四果,及修十二因缘法,证正觉果。

 ┌───────────────────────┐

│   无苦集灭道。【行】                      │

└───────────────────────┘

   大众行者听佛讲苦,集、灭、行【道】、四谛而修行,证正觉果。但是,舍利子乃般若心经的当机者,故佛对他说,要学修智慧法门,超越了凡夫法,超十二因缘法,也超四谛法,圣人所修的四谛,是个什么法门呢?

   佛说四谛。谛即是真实道理,分苦、集、灭、行【道】,四项。佛说的实【真】谛是不会错的。那苦从何来呢?人生在世,八苦交煎。总括一句,是由前生业因得来的。今生六亲眷属,聚会一处。大小烦恼,粗细烦恼,错综繁复,纷相杂陈:相因相成,而致众苦聚合。故说,修行人必须断除它。怎样断法呢?因生死乃来自烦恼心;是以欲了生死,就必须断烦恼心业。

   由于前生业因的积集,生来即具足无量诸苦,故称集谛。为何今生受苦?是因前生收集业因得来的。如果今生再加积集,那么,来生便有得更多苦受了,因此,人人听到佛所说的这些真实道理,便发心断除烦恼业,这叫做知苦断集。

   佛开示真实理,时常是反覆重说的。这是使弟子能够彻底明白的缘故,既知苦的不好受,因而要断除积集烦恼业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达成灭苦的目地。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断集灭苦的大愿呢?那就是修行【道】这是唯一的办法。有很多修行人和家里的人、朋友等结怨怼,造是非;拖泥带水,纠缠不清,这样是一事无成的,应该专心一致的慕灭,修行【道】,才能证得涅槃的境界。

   我们究竟修的是什么行【道】?这有卅七行【道】品,先说品类,共卅七。简而言之,是三四,二五、支七、单八。

   三四是说: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二五是说:五根和五力。支七是说七觉支─分: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单八是说八正行【道】,计有: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这总合起来,正是卅七品。有这么多的修行【道】方法,都是要来帮肋我们离苦得乐的。各位听了这部般若心经之后,在家里如法修行,便会“乐一乐,少一少”了。也渐渐离苦得乐,最后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现在略讲头一品:观身不净。佛常说修行人应止观自己的身体不净。有人说:“怎么不净呀?我每天都洗澡涂抹香水啊!”这些,不过是表面掩饰吧了,我们听佛理的人,不应有这种习气。这怎样解释呢?不要说气味了,我三、四岁的小孩,身体皮肤光滑幼嫩,但是年月逐渐我们看我们在不停地变易、成长,衰退、败坏、终会成了什么呢?佛说:“我们起心观照就会知道,胞皮之内,脓血遍一切处”。还说:“有情都是由父精母血所生,和父母有缘方有身体,而身体也不离四大【地水风火】。起心观照身体上的皮、肉、筋骨、毛发、指、爪,就是地大;大小便溺、唾、血‧汗是水大,火大就是身体有暖气,四肢动转呼吸就是风大;如四大各自分散,那个是我?“久说”观察此欲身,贪爱烦恼生”。要是分析说,我们人身第一是种子不净。第二是受身不净。第三是住处不净,因在母胎中生长!第四是食啖不净,食母体的血;要是父母亲发了大脾气,那么血都变了。抽出来看呈黑色,可见这话不错吧!等到出胎之后,是非常污浊的。故说第五是出胎不净,人身体中也是脓血遍一切处。假如死了没几天,以台湾的天气来说,便要生大虫了。

   第二品:观受是苦。受有苦受和乐受,这都因六亲眷属烦恼极多造成的,这会儿有人问了:既说乐受,那何来的苦呢?我们想想看,此如看电影,天天看,三个月便眼花了,又加打牌吧!不是乐事吗?一打呀!便什么都忘了。要是连夜通宵续打,精神就会引起不正常。由此可知,所谓乐到极端时便是苦。有人又会这样问:﹁那么,所说的乐一乐,少一少﹂也是苦吗?错了!你们念佛、拜佛、听经,了解佛说的经义,烦恼心就破除了。这么一来,儿女们也都受到影响,也都跟随学佛了。大家自然地同修佛法,这才是佛化家庭的真实快乐,还有,不苦不乐受是修行人不起心观照的情景,佛说这是平平受。这些人死后只成为过往虚空等精灵神定,或是沦于鬼道。所以,学佛人应该开佛知见,勿听邪说。

   第三品:观心无常。我们必须依佛所说,观察我们的妄心,是在不断地生灭不已,实实刻刻在变化。

   第四品:观法无我,简单说,对于一切善法,不要执我。不应称功说德,自我贡高。至于各种的恶法,那更加须要做到不可有起心动念之处。佛说:修行人不应离开这四种念心,这是成佛的种子因。

   继续讲四正勤;这是修行者的四种勤劳,包括些什么呢?第一先说恶法,恶法有十:

 身三:那是杀、盗,淫、三种行为。口四:有恶口、两舌、绮语、妄言四种恶业。意三:是三种不好的心念:贪欲,嗔恨和愚痴。上面所说的,合成了十种恶法。

   修行佛法的人,恐怕亦不能离开这十种恶法。故须把它视作毒蛇,坚决要断除它。

   如已生恶,须令断灭。

   第二是说如果未生,那便最好。但仍须令它不生,我们要把它当作洪水来袭的提防。

   第三说到善法,也加上面所分的一般,合成十种善业身三便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守此戒律,是修梵行的基础,口四是不恶口、说善言、不两舌、说方便、不绮语、语柔软、不妄言、语诚实。意三乃不贪欲,行了净观;不嗔恨,起慈悲心,不愚痴,要发心修行。佛说:守此十善法,上者生天,中者人道,其下者为阿修罗。因此,我们若已生善,要令它不断地增长。

   第四是假如十善法未生,须令它生。怎么做呢?比如:勤行放生,以修不杀;勤行布施,以修不偷,勤守梵行,以修不淫。

   对于令生善行的重要,此喻说如钻木取火,非至燃烧不了事。更使增长永不断暂。

   从次第说,未生令生,已生不歇。令善业加倍地生长,犹加种树,须勤加灌溉一样。

   说到这里,四念处加上四正勤,合起来有八品了。

   下面说是四如意足,也叫四种神足。是属于四种禅定的行【道】法。包括:欲如意足、念如意足,进如意足和慧如意足。简概的说:先增进行【道】心;继之念念一心,住于正理;再加精进无间;则能达到观照离妄,智慧现前了。这是修行人应有的次第。

   跟着说下去,是五根和五力,这是我们要培养的五种根本,作为入圣流的根本。它们包括信根、进根、念根、定根和慧根,等到这五种根本坚固了,而且增长有力;如树生根,便枝叶茂盛,这称为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

   继续解释的是七觉支,也称作七菩提分:顺着次序来说,择觉支是以智慧辨择诸法,精进觉支是以勇猛精进的态度来行持佛法,善觉支是心得善法,应生法喜之心,轻安觉支是使修行人得轻快安乐来改正懈忌与粗狂。念觉支是恒常观念佛法;如观身不净等。定觉支是要常住一境,安住不舍,使不起乱心,舍觉支是对应舍的妄心假有,尽须舍离。

   最后是说到八正行【道】了:

   【一】正见:是修行者修实相般若行【道】,了见四谛,十二因缘分明,破有无等种种邪见。

   【二】正思惟:是修行者了见四谛,十二因缘时,正念思惟观察筹量令观增长正见常住无间。

   【三】正语:是修行者以实相般若正见之理,修摄口业,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言。

   【四】正业:是修行者以实相般若,修摄其心清净正业,断除一切邪妄之行。

   【五】正命:是修行者当离五种邪命利养,以正当生计以养自活其命。五种邪命利养是;1.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净空法师主讲 刘承符居士记

  净空法师于一九九四年三月一日在加州哥波廷诺市(CUPERTINO)净宗学会讲心经,为期一周。承张德声居士惠赐录音带七卷,恭听之后,摘要笔记,汇成斯篇,供养读者。

  各位同学:

  今天我们有这么好的机缘,在美国净宗学会与大家研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殊为庆幸。古大德常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世尊一代时教,说法四十九年,讲般若的时间最长,占了二十二年,般若经的份量也最重,可见佛法教学是以般若智慧为主。有些人误会认为修净土者往往疏忽了般若智慧,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在阿弥陀经中可以看出,世尊为宣扬这个法门,于诸大弟子中,特别拣选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在菩萨众中特选大智文殊大士为对象。如非真有大智慧很难接受这个法门。因此智为能度,对净宗说非常恰当。

  历代翻译心经共有十四种,常见的有七种,此次采取流通最广的玄奘大师译本。在中国各宗各派皆选心经列入朝暮课诵,可见在整个佛教中其所占的地位。兹以时间关系,虽不能详细解说,但一定会把精要之处提出来向大家作一个简报。

  经题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八个字,可分四个段落,1、般若,2、波罗蜜多,3、心,4、经。般若是梵语,古印度的言语,翻成中国话,意思是智慧。在翻经规则方面有五不翻:一为秘密,如咒语,皆音译。二为含多义,在中国找不到适当的词汇,如婆伽梵,此名相含多义。三为中国无,如阎浮提,树名,中国无此树。四为顺古,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五为尊重,如般若。通常说般若有三种,一为实相般若,真空之体,即真实的相状。第二为观照般若,乃实相之用。第三为文字般若,诠释言教,整个佛经皆属文字般若。般若的别名很多,如真性、实相、首楞严、中道、毕竟空等等。佛说出如此众多名字指一件事,目的是不让我们执著名相,叫我们体会真实的意趣。大智度论上有一首偈:‘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类,为之立名字。’此偈非常重要,说明佛为众生说经,建立许多名相术语的因由。通常般若翻作智慧,智是照见,知俗谛,慧是拣别,照真谛。换言之,智有照了的功能,慧有鉴别的作用。通达有为之事相为智,通达无为之空理为慧。总之,照了一切法不可得,通达一切法确实无有障碍,乃真智慧。

  波罗蜜多、波罗译为彼岸,蜜多译为到。合之即彼岸到,若依中国的文法应为到彼岸。其意义如中国人的成语‘到家了’很接近。如画画功夫纯热,说他的功夫到家了,也就是究竟圆满之义。般若波罗蜜多即‘究竟圆满之智慧’,与一般所说的聪明智慧有差别。梵文之到彼岸,古人注解中说,把生死比作此岸,把涅槃比作彼岸,有般若圆满的智慧才能离开生死,证得大涅槃的彼岸。佛在经论中常提到,凡夫修行成佛须经三大阿僧祇劫,其时间用劫算而非用年算。我们过去生中,无量劫来都曾经闻法修行,才能有今天的善根福德因缘,闻到世尊所说究竟圆满的大法。我们既有过去生中无量劫修行,何以还未成佛?应知佛说三大阿僧祇劫是由小乘初果须陀洹算起。过去生中虽有修行而未证初果,其修行时间都不能算,修到初果才算不退。从此再经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历一个阿僧祇劫,此时道力微,被烦恼伏,名远波罗蜜。由初地至七地,历第二个阿僧祇劫,道力增长,有能力伏烦恼,名近波罗蜜。由八地至十地历第三个阿僧祇劫,道力盛,禅定智慧能力增强,尽伏烦恼,名大波罗蜜。在四教中属于别教。

  心字是中文,自古以来解释心字之文甚多,但以心为六百卷大般若经之精要一语最为圆满。心经为大般若经之纲领,所以称为大般若之中心,亦比喻人的心脏,至为重要。最后经字是通题,佛所说的言教,经弟子们结集成文,皆称为经。古来大德解释经字,常用贯、摄、常、法四字。贯是贯穿所说之义理,换句话说,每一部佛经都是一篇有系统的文章,从头到尾一直贯穿下来,绝无杂乱,摄为摄持所化之众生,使读者百读不厌,如磁铁吸针一样。常是古今不易,法是远近同遵,确实超越时间与空间,即今人所说之真理。

  本经是唐朝玄奘大师翻译的,大师是河南偃师人,姓陈名袆。十三岁在洛阳净土寺出家,贞观三年到印度求学,历一百二十八国。当时西域与印度均未统一,有许多小的国家。留学到中印摩竭陀国那烂陀寺,此项古迹到现在依然存在。他受业于戒贤论师及胜军居士,他的老师是一僧一俗。贞观十九年回国,三年去的,往返共十七年。大师世寿六十五岁,圆寂于唐麟德元年二月初五,公元六六四年。由印返国后翻经十九年,翻成七十三部,一千三百三十卷,份量之多为译经师之冠,对中国有最大的贡献。所译经典均收入大藏经。这部心经是大师在贞观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在终南山翠微宫翻经院译的。过去南京金陵刻经处杨仁山老居士曾把大师所译经典刻版流通。该刻经院曾送我一全套,我把它收藏在达拉斯佛教会五0一楼上。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即观世音菩萨,中文译此菩萨名字有两种,翻‘自在’是表智慧,菩萨有究竟圆满的智慧,于法自在。翻为‘观世音’表菩萨大慈大悲,循声救苦,此二名各有取义,表明菩萨自行化他。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是修行,历事练心。凡夫心不清净不平等,菩萨是觉悟的人,在一切顺逆境中修清净心平等心,以究竟圆满的智慧,行甚深境界的般若。深对浅而说,在经教中有浅深二种:第一类人空般若,破除我执,但见于空,不见不空,此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三乘所修的,谓之共般若,贤首家称为大乘始教。第二类法空般若,不但人我空,法我亦空。更进一步,破了法执,不但见空,又见不空,此与前面三乘人所见所悟的不同,称为不共般若,亦即圆教初住以上菩萨所证的,教下谓之实教菩萨,包括大乘的终教、顿教、圆教。观自在菩萨所证的即深般若波罗蜜。

  照见是功夫,智慧的运用,修行的枢纽。为三智用,此三智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亦即智慧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我们的见解与看法就属于智慧。第一种空观深者,能断见思惑,显一切智,见真谛,真谛即哲学家所说的本体。第二种假观深者,能断尘沙惑,显道种智,见俗谛,就是对法界自然现象完全通达明白。第三种是中观深者,能破无明,显一切种智,见中谛。一切智与道种智是一不是二,前面两种的观照均偏在一边,未达到圆融。等到观照功夫深了,知道一切性相理事是一不是二,对宇宙人生之真相完全明白,无丝毫疑惑,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见到中谛。

  五蕴即万有,分为色、心二法。色法即物质,一切物质皆以色为代表。心理精神方面的以心为代表,心分为四类,受、想、行、识。受是前五识,想是第六意识,行是第七末那识,识是第八阿赖耶识。

  色法是物质,物质是众微聚,聚是因缘生法。缘聚则生,缘散则灭。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是说明五蕴以及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法讲众微是比喻,说明所有物质皆是由众多微细分子聚合的。现在科学仪器进步,可以用显微镜看到原子电子以及基本粒子。金刚经讲所有物质皆为一合相,由分子组合成为一切物质,佛的五眼圆明比我们用显微镜观察还要来得准确。

  佛说基本物质有四种特性,谓之四大,即地、水、火、风。地大代表物体,它虽然小到肉眼看不到,而确有其物体之存在。火大代表温度,水大代表湿度。科学家有另外一个说法,说它带阳电称为火大,带阴电称为水大。它是动的称为风大,四大是代表基本物质的四种特性。

  本经最重要的修行宗旨即是经文第一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中色蕴包括一切物质现象,精神方面有受想行识。五蕴皆是因缘生法,因缘生法皆无自体,乃真实相,真实相是空相。空的意义有四种:(一)空无义、因缘所生,皆无自性,自体不实,毕竟皆空,此义易懂。(二)虚空义、无粗相而有微妙色,有名无实,一切法均如此。(三)心空义(四)法空义。心空是一丝毫染著皆无,经论中说: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才能观察到诸法真相。因一切法,相有体空,一切法了不可得,空为诸法之实相。金刚经所说,如梦幻泡影,形容至于恰当。把一切事实真相看清楚,一切苦难就消失了。因一切苦难皆由迷惑颠倒妄想执著而来,妄想执著带给我们无量无边苦难。事实真相明白,妄想消除,执著永断,一切苦难就远离了,此之谓度一切苦厄。

  谛观身心,但见五蕴。谛是仔细的意思,观是用智慧去观察。身是色蕴,心是受想行识,在五蕴中求人我相了不可得,无量劫来虚妄的我执即可破掉。一切烦恼皆由我执而起,我执空,烦恼即断,烦恼断,求六道轮回也不可得。小乘四果罗汉,断见思烦恼即超出轮回,分段生死就没了。再观察五蕴,蕴从缘生,亦无自体,缘生无性,求五蕴相也不可得,法执也尽了。法执产生于所知障。障碍了菩提涅槃,所知障尽了,菩提涅槃自然现前,变易生死也没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义就是这几句话,可谓一语道破。为什么一般人对于这种意思难以领会,因为无量劫来,妄想执著太坚固了,必须劳世尊以二十二年时间说出此事实真相,我们才能接受。上来所说是般若修学的宗旨,下面要详细说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真相,便于我们观察。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此段经文说明五蕴皆空的道理,空不当作无讲,如果空是什么都没有,就不难懂,不需要世尊用二十二年时间来解释。难的是不离色相以了解空义,也不是色相消失说它是空,而是讲空有同时,空与有是一桩事。世人的观念空与有是对立的,有不是空,空不是有。如说有就是空,空就是有,很难使人了解。般若讲空,是即色之空,谓之真空,即空之色,称为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因为色是四大组合的现象,空是般若真空之理,法空是中道第一义空,绝不是偏空。本经五蕴皆空是主题,下面色不异空四句是注解。一切诸法,世出世法,皆为一合相,皆是幻有,皆无自性。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佛)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此四句合起来看,即心经的四句话。佛所讲的色、空、名、中道,皆说一桩事,我们不能领会,我们把这四项看作四件事情,不知佛说的是一桩事。色法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若细说之,把色换成受想行识就行了,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其余依此类推。

  第一句色不异空,空是真如、是自性、是本体,色是一切现象。现象是依真如本体变现出来的,体既不可得,相当然亦不可得,是从假入空,照了实性。第二句相反,空不异色,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现象均是由真如本体变现出来的,是从空出假,照了因缘。下面‘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两句是空假相即,说明它是一不是二。一法如是,法法如是,无一法例外。佛在华严经说:破一微尘,出大千经卷。又说:一毛孔中转大法轮。如色空不相即,性相不相即,如何可能有此奇妙现象。知此事实后,佛在经中所说种种不思议境界均可以接受。

  般若经所说五蕴皆空的总纲领与念佛求生净土有重要关系。从前我在台中莲社求学时,老师对我说:念佛人多,往生者少。莲社有二十多万人,真正念佛往生者不过三五人而已。他说的非常保守。据我所知,台中念佛往生的人相当可观,如果说每万人中有三五人乃接近事实。但是这个比例仍然很小。何以念佛人多而往生者少?其关键就是看不破放不下。般若经能帮助我们看破放下,故对经典不得不重视。我们的身心都不是真的,身体有老病死,刹那变化,均属假有。心理方面,受想行识,念头刹那生灭,我们都能体会到。保持念头不失叫‘三昧’,又叫‘作定’。定功不过是一个念头的相续相而已,定的境界有得必有失。世间四禅八定,非想非非想天能持久到八万大劫,定功不失,而八万大劫之后还会失掉。自性本定无生灭,没有入定出定,如楞严经所说的‘首楞严大定’。‘性定’与‘修定’完全不同,性定不是修来的,那一天照见五蕴皆空时,性定即现前。我执若空,烦恼障没了,法执若空,所知障没了,自性本空自然现前。此话说起来容易,作起来可不容易,凡夫无始劫来,我执习气非常重。古德说:理可顿悟,事须渐修。根性利、善根厚的人,在理论上可以接受,如果要把境界转过来,还要有相当时间的修行。理与事是一不是二,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对事对物,心中时时提起观照功夫,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一切人事物皆是诸法空相,把自己无始劫来错误的见解思想,逐渐在般若智慧光明中淘汰的干干净净,这是真修行。华严经末后一会,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给我们一个历事练心真实修行的好榜样。多思维,多体会就能断烦恼习气,看破放下。然后对于弥陀的愿行,才能有真实的体会,决志求生净土,这一生中自然能有成就。般若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极大的利益。

  五蕴的根源是重叠生起的,一念不觉把真如自性转变为无明业识。这些话要仔细听,不可思维想像,一想就错了。例如说:今天阴天,太阳被云层遮盖著了。细心一想,太阳比地球大若干倍,焉能被云层遮盖。真如自性永远不会变成无明业识。无明业识就是一念不觉,谓之无明本。真如自性起作用,在作用上带上这个东西。如同眼能见,眼是自性,带上眼镜,仍然可以看到外面境界,眼睛透过眼镜见到外面境相,叫作无明业识,又叫第八识。眼镜是否真正妨害了眼睛呢?并没有。此中关系要搞清楚。一有识就是阿赖耶识,所以有行,一有行才有想,一有想才有受,一有受才有色,这是从五蕴上讲,从八识上讲,就是‘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说法虽然不一样,意思是一样,同样说出事实真象。世间人不了解,以为是有一个神明在那里安排。他不晓得大自然的演变是有一定次序的,如人穿衣服,先穿内衣,再穿外衣。脱衣时先脱外衣,逐渐到内衣,次第不能错乱。迷的时候先有无明,发展到粗相,回归自性的时候,先由外面下手,先除色蕴,然后次第再除受想行识。把事实真相搞清楚,日常用功有很大帮助,对一切色法不执著,对自己的色身以及世界一切人物皆属色法,均可放下。进一步受也能放下,不再追求享受,苦乐忧喜,能随缘而不攀缘,随顺众生,随喜功德,心地平等。顺境不起乐受,逆境不起苦受,受即放下了,其余想行识依此类推。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佛在本经将一切法归纳为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此段经文第一句诸法空相,诸法即包括此四大类。一切法都有一个共同的意义在,即不生不灭。生灭是现象而非事实,本无忽有曰生,现象消失为灭。若深入观察,不过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之幻象而已。本经指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不生不灭的说法很难体会,若进一步解释,只好举个例。小朋友玩的积木,把它堆成一栋房子,其相宛在。再拆开来,房子没有了。聪明人一看到这种现象就觉悟,相之有不是真有,其灭亦非真灭。因其本来没有,缘聚不是真有,原本就不生,缘散之后,当然它也没有灭。科学家观察一切万物,告诉我们物质不灭,能力不灭,这与佛经所说一切法不生不灭非常接近。凡夫见一切法有生灭,执著在假相上,对于一切法之形成过程完全疏忽,于是堕落到生死轮回。凡夫著有,无量劫来内心存有这种错觉,牢不可破,对事实真相很难接受。佛不得已随顺俗谛而说,人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本经是随真谛而言,如来五眼圆明,观察宇宙人生真相,为我们如实而说。整个般若之纲要,言简义丰,与诸大乘经华严法华一样圆满。假如彻底了解经中之真实义,即不难认得无生法忍。

  ‘不垢不净’,染著曰垢,离开污染谓之净,此指四谛因缘,苦集灭道而言。‘苦集’是世间因果,‘灭道’是出世间因果。凡夫流浪生死谓之垢,圣者断尽见思,超越三界谓之净。这是佛对于执著性空,厌离幻相的人而说的。说到实相理体,本自空寂,非可以染之使其垢,治之使其净。虽被恶缘所遮盖,而性本不垢,复为善缘所熏习而性未尝净。

  ‘不增不减’,乃对菩萨的开导。通常大乘法易于产生错误观念,道力增长,烦恼减少,断见思证四果罗汉,定慧增长,证得圆教初住,权教菩萨对于现象很认真执著。佛在此地告诉他们此现象亦非真实,所以说无智亦无得。智是修行功夫,大乘经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说明不增不减。我们常说:菩提增长,烦恼减少,这话好懂,何以说不增不减?我们说增减是从相上说的,佛说不增不减是从性上说的。性是空相,烦恼性是空相,菩提性也是空相。从性上说,并无增减、垢净、生灭。从相上说,一切诸法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

  佛说:‘随流认得性’。这句话非常重要,性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真性中的真相确实如佛所说,在真性中无凡圣、修证、因果这些事项,显示般若之本体。禅家有一句话说的好:‘诸见脱落,独露真常。’就是这个境界。另外可以从一个比喻体会,真空实相如摩尼宝珠,当作本体,十二处十八界视为宝珠所现的光与色,因其能现许多不同光彩,所以为贵。宝珠之体是不变的。也不因色现而生,亦不因色不现而灭。其体如如不动,色相有生有灭,体无生灭。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意思完全相同。

  本经一开始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不但无色,亦无受想行识,亦无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亦无十八界,十八界是眼界乃至意识界。这些都是法相,空是讲法性,法性上无此等虚妄相。六祖在开悟时说:‘何期自性本来清净’;又说:‘本来无一物’,说明自性本体,清净无为,诸佛与大菩萨所证的即是此事,凡夫之迷亦迷此事。蕴处界这些现象,迷了时候才有。为什么有迷?为什么迷了就有这些现象?此乃严肃问题。在楞严会上,富楼那尊者向世尊提出此一问题,世尊有很巧妙的答覆,诸位如欲知其详,请查阅楞严经第四卷经文。明了即开悟,否则仍在无明壳中。一定要自悟,如被别人说破,就把自己的悟门关闭了,以后很难开悟。所以真正善知识不会把问题说破,他会诱导你豁然大悟,此教学方法之善巧。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此肯定的说,即等于此经所说:是故空中无色,无五蕴,无十二处十八界。相是有,性是无,性中既无,相有也不是真有,此关键之所在。以第一句作一说明,空中无色,即今天所讲的物质,物质在感觉上是有,是假有、幻有、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如真有就有妨碍。细心观察,不难得到真相。如真有,理与事,事与事,皆有妨碍。如看电影,银幕是空的,什么都没有,虽然现出画面,并无染著。性为银幕,没有生灭、染净、增减,而画面则有生灭。明白之后,心地清净,叫作开悟。心中不再有妄想、执著、取舍、得失,离开一切虚妄的妄想执著,恢复自性的本体,自性是本来有的,所以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此即佛之知见,念佛人如明白这个道理入此知见,即是经上所说的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上上品往生。可知事实真相对念佛人说非常重要,若是明了就是明心见性。心是相,即诸法,诸法是心变的,阿赖耶变的。性即此地讲的空,自性的本体。性是本体,心是作用,见性即明心了。明心见性之后,不再有妄想执著,凡圣的见解也都没有了,说性说相,皆不可得,何况诸法,本来无一物,正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开口便错,动念即乖,不起心,不动念,一切现象现前,清清楚楚,此人即是佛菩萨。有人说,既然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又何必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应知佛果地所证境界,根性利的人可以体会而不易证得。虽能体会而烦恼习气未能剧断,在一切境缘幻象中,还会起心动念,仍有可能堕入轮回。不但凡夫,连大菩萨都怕堕落,于是华严会上大菩萨们都发愿求生西方,如此看来,焉能轻视净土法门。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这一段说明世尊善巧的教学,前四句讲十二因缘,末一句讲四谛。十二因缘与四谛是佛教最根本的教义,说明生死轮回之事实真相。十二因缘总共有十二条,谓之十二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十二条循环不息,形成三世轮回现象。前二条属过去世,无明是因,因无明而引起的一切作业是行。有过去之因缘才有今生之果报。从识到受,这五条是今生果报。十二因缘中所说的无明非大乘经中所说的根本无明,而是枝末无明。根本无明破了就成佛,枝末无明破了只能断见思烦恼,证小乘辟支佛果。无明是迷惑,有错误思想见解,才有错误的行为。行即造业,造业必受报,受报必来投胎,投胎即是十二因缘第三个识,识俗称灵魂。他来投胎,真正因缘是无明与行,父母属增上缘,投胎要找有缘的父母,子女与父母之因缘不出四类,报恩、报仇、讨债、还债,有这种恩怨债务才生在一家。投胎之后在一两星期之内,什么都说不上,给他一个名字叫名色,名是说他有精神,色是说他是物质,以父精母血为身体,此刻尚未长成人的形状,世人谓之胎盘。在母腹中逐渐长大,眼耳鼻等逐渐形成,名为六入,即是胎儿。触是由母体出生,与外面世界接触。初生婴儿二三岁以前,只有触,没有受。当其有苦乐忧喜的感受时即是受。有苦乐之感觉,必生爱憎,故受缘爱,有爱必有取舍,故爱缘取,因妄取故即成业有。此爱、取、有三条是今生的因,有今生之业因,必有来生之果报,故有缘生,生缘老死。此是十二因缘运行之过程。昔日农村儿童往往到七八岁时还能保持天真,只有触而无受,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今天一两岁的小孩即能察言观色,已丧失了天真,很可怜。佛说投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引业,引导众生到什么地方投生,过去生中曾修五戒生人道,修十善生天堂。同样是人而生活享受遭遇迥不相同,属于满业。最重要的是今世修行,对爱、取、有特加防范,若先由爱上断,则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反过来叫‘还灭论’,为何有老死,因有生,为何有生,因有行业,一项一项往上推,十二条中如有一项断掉,轮回就没有了。我们今生能下手修行的只剩三条——爱、取、有,只要断一个,六道轮回就解决了。生死业因即是爱,爱不重不生娑婆。贪爱五欲六尘,贪爱名闻利养,什么人能真正看得破放得下,就超越六道,永脱轮回。如不能在爱上断,在取上断也行。对一切法不取不舍,不舍是顺受,不取是不造业。随缘了旧业,不更造新殃。至于从有上断,只有诸大菩萨再来人,与众生合光同尘。如众所周知的济公活佛,不拘小节,不守清规,不守戒律,好像爱取有都有,其实他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乃上上乘真实工夫。凡夫只能在爱取上下功夫,爱取有是无量劫来的习气。今天初闻佛法,了解事实真相,而境界现前,毛病习气又来了,见到顺逆境界又生爱恶之心,贪嗔痴慢,自私自利,念头一起来,要紧的是觉悟,用一句‘阿弥陀佛’代替一切念头就对了。

  四谛是‘苦集灭道’,此四字亦说两重因果。苦是现在果报,集是过去的业因,灭是修行人未来证得的果报,道是现在修学的因缘。简言之,谛是确有其事,佛说三界皆苦,三苦八苦,此处不必细表,初学的人往往不以为然,因世间快乐事很多,为何说是苦呢?世间乐事可以变成苦,谓之坏苦,而苦事不会变成乐,可见乐不是真的。要紧的必须知道为什么要来作人,轮转六道。佛观察的透彻,人生为酬业而来,造善业得福报,造恶业受苦果,这是事实真相。看他人享受,自己受罪,认为上帝佛菩萨不公平。存这种思想,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更造恶业,一定要对因果律深信不疑,改善自己的思想行为,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改造自己的命运,但这不是彻底解决之道。这样作今生来世可能得大福报,但不能保证生生不造罪业,如福报享尽,恶报又现前,必堕三涂,要根本解决,必须超越轮回。修道证果,果是灭,灭烦恼,灭妄想,灭执著,灭六道轮回。在四谛中最重要的是修道,修出离生死轮回之道。佛在经论中说了许多修行法门,门门皆可成佛。我们每人根性不同,迷悟、习气、染污亦异,如选择的法门不适合自己的根性,勉强去学,耗费精力而得不到效果。

  我们现在虽然对于般若经论有相当理解,切莫自满,理虽顿悟,事须渐修,自己的毛病习气能否断除,在日常生活中,财色名食睡,见色闻声,能否不动心,幻相现前,如有一丝毫爱恶之心,就不能出离三界。任何法门必须断烦恼才能超越轮回,唯念佛法门可以带业往生,只要伏著烦恼,即可出离三界,伏比断容易。文殊普贤在华严会上教导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也采用这个法门,可知选此法门乃真有智慧,是上上乘顶尖人物的选择。修净土法门,不但自己能成就,而且还要劝有缘的同参道友,在一生中圆满完成佛道。

  佛说五蕴是因众生迷色法轻,迷心法重。五蕴包括色法一、心法四。十二处恰好相反,眼耳鼻舌身属色法,色声香味触法属色法,色法说十一条,意根属心法只一条,这是对色迷的重,对心迷的轻的人说的。还有一种人,色心迷的都重,佛说十八界,六识是心法,六根中之意根是心法,其余五根是色法,六尘是色法。在十八界中色法讲了十一个,心法讲了七个。佛说法是应机而说,活活泼泼,实无定法可说。

  无智亦无得。

  智是能观之智,得是所证之理。无智是能观之智不可得,无得是所证之理亦不可得。能观是空,所观之境界亦是空。此义很深,凡是熟读楞严之人,多少能体会其义。在楞严会上,富楼那尊者向世尊提出一个问题,即无明到底从那里来的?世尊对他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一语道破。有智即无明之根本,如有能证之智,有所证之理,能所未亡,无明即不能断绝,所以无智才是真智,无得才是真得,得的是究竟圆满的自性,能证之智也没有了。一切法自相皆空,能取所取,能证所证,俱不可得。佛说法是对治我们的毛病,因众生执著一切法皆有,以为一切法相皆是真实。从此错误的观点产生错误的想法与作法,即分别执著,有取舍得失,此皆属空相。佛说空确是事实真相,并非假设,使我们了解事实之后,知道诸法空相,于一切法的幻想、分别、执著,便可一切放下,执有之病即可消除。但是空也不能执著,空也不存,此说到究竟处。智得也是缘生之法,亦无自性,亦不可得。下面经文显示般若修学之大用。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所得故。此句总结前面所说,一切法相不可得,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一切修学的方法四谛十二因缘,智与得均不可得,身心世界万缘放下,妄情尽了,真就显了。挂碍即牵挂,有我执起烦恼障,烦恼障障性,心不清净,不自在,不解脱,造业轮转。有法执起所知障,所知障障慧,不了自性,不达性相,纵然断了见思,出三界,因有法执,也只能屈属于小乘,不能成佛,所以障大涅槃谓之碍。一切众生错认了四大、六尘、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执著我见我所,于是才有六道轮回。菩萨依究竟圆满的智慧,即依般若波罗蜜多,看清楚事实,心中无有障碍,不再有妄想执著。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功夫又进一层。世间人最大的恐怖是生死,远离恐怖即是了断生死出三界。

  生死轮回之由来,一切经论中说之最详。确因迷惑颠倒,造善恶因,感得三界果报。凡夫不知此事实真相,恐怖心时时刻刻萦怀于心中。华严说恐怖有十八种之多,不必一一细表,般若经中说的很明白,离开我法二执即无有恐怖。远离颠倒,颠倒是无明、是错乱。经中说四种颠倒,常乐我净。凡夫不知世间无常,亦不知世间的乐是苦因。贪图乐受自然生起三毒烦恼。乐不如苦,佛教我们以苦为师,在苦闷时,易于警觉,时刻想出离。若迷在爱欲中,愈迷愈深,难以自拔。凡夫执著身体为我,不知其为四大假合,四大亦空不可得。凡夫身心都是污染,自己并不觉得。现在人心污染比从前不知道严重多少倍,心中充满人我是非,贪嗔痴慢,此之谓颠倒。

  梦境是妄想变现出来的,其根源是五蕴,色蕴是坚固的妄想,受蕴是虚明的妄想,想蕴是融通的妄想,行蕴是幽隐的妄想,识蕴是颠倒的妄想。楞严卷十中说的很清楚。凡是有妄想的人皆有梦,梦的现象亦有种种不同。日有所思,夜必有梦。另一种是无始习气,也有鬼神来托梦的。

  远离颠倒梦想才能达到究竟涅槃,究竟是圆满佛果所证,菩萨虽不圆满而能分证。涅槃是梵语,最常见的翻作灭,四谛中苦集灭道之灭。灭是灭烦恼。小乘的涅槃是灭见思烦恼,不究竟,称为‘偏真涅槃’。大乘菩萨所证,不但见思断了,尘沙断了,无明也破掉几分,称为‘究竟涅槃’。从初住到等觉有四十一个阶级,品品分证,如来果地的大涅槃不是一下子得到的。此名词又翻为圆寂,圆是圆满,寂是清净寂灭,见思、尘沙、无明都断了。圆是性德圆满开显了,佛说圆教初住菩萨只破一品无明,其作用即与如来果地上相仿佛。楞严经上,观世音菩萨用‘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的修学方法,证入圆教初住,即可随类化身,在诸佛刹海,普度众生,可知究竟涅槃有圆寂的意思。功德圆满谓之大涅槃。菩萨依般若波罗蜜多的方法,从初住到等觉位,菩萨位已圆满了。再往上去,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处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事实,菩萨依般若智慧能证到等觉,一切诸佛也是依般若智慧证到无上菩提,无怪乎佛说般若二十二年。

  佛法修学是戒定慧,般若是慧,常言说:‘因戒生定,因定开慧’,般若要从定中得到,般若不在经里,不在佛的言语中,亦不在思维想像中。马鸣菩萨在起信论中给我们一个启示,看经听法要‘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心缘是思想研究,不可想,一想就落到意识中。如不用心意识,就是自性起用,自性起用,般若才现前,此理很深。菩萨知道诸法空相,故能远离妄想执著,以清净心照见诸法实相,自然契入究竟涅槃。再进一步说,真正平等觉知诸法的真相,彻底究竟明了,这能明了的即是无上般若智慧。不得已说了这一个名词,其实性相之中都没有名言。不过用这些名相作一个引导,由此契入真实。故在因称它为智,在果上称它为觉。果达到极处,加一个‘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无上正等正觉’,此为尊重不翻。正是无有一丝毫偏邪,等是与一切诸佛所证的平等,双照二边,转八识成四智,证法空而悟真如。真是法性,如是法相。古德为了使人容易理解起见,常用金作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比作真心,器比作法相。性即是相,相即是性,性相一如,故称真如,此诸佛如来真正清净的觉悟。如此一切诸法的实相(真相)完全觉了,称之为菩提。古德有一简单解释,完全了解(证悟)契入,证得真如、实际、法性的道理,可以说证得法界事实真相,佛为其建立一个名称谓之菩提,此名相之由来。又说不可破坏,不可分别,谓之菩提。又说:法真如性,无颠倒性,亦谓之菩提。从种种解释,体会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圆满的精义,佛是以般若而证得佛果。由此可知般若精髓,解悟尚且不易,证悟更难。正因其难,所以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在西方建立极乐世界,作增上缘,叫我们到那里去修学圆满的般若波罗蜜多,若无圆满智慧,如何能不退转?定功尚且有退,唯有真实智慧才能达到不退转,古德说的好,西方最殊胜的缘就是西方有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有他们关怀照顾,决定可以圆证大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此段经文从故知般若波罗蜜多至是无等等咒,是赞叹般若法至高无上,末后两句是赞叹修学所得到的功德利益。佛菩萨都是依般若法门证得菩提涅槃,般若的功用实不可思议,无法称说。最后以咒语来赞叹它,咒是愿的意思,为四种陀罗尼之一。陀罗尼有总持之义,总一切法,持一切义,使善法不失,恶法不生。亦有明的意思,即光明智慧,能除一切障碍,能灭除五盖。咒又有密语之义,密不是秘密,佛法无秘密,是神秘、是深密。佛在讲经时有许多众生,凡夫肉眼见不到,如天人、天龙八部以及鬼神,咒语中也有他们的语言。佛说经之后,通常以他们的语言,略说一遍,他们觉得有亲切之感。咒又有真言义,能显示诸法实相,真实不虚。显说不能叫真言,显说一般人听了之后,常用意识心分别想像,反而障碍真实意趣。密说就不会有这些副作用,因为听不懂就不会思维想像,反而容易得清净心,超越一切戏论,见到诸法实相,因之称为真言。陀罗尼又含四义:(一)法、持所闻法,经无量时,永不忘失。(二)义、于诸法能分别邪正是非善恶,悉知无量意趣。(三)咒、总持咒愿,神咒非常灵验,总持无量义。有的能呼风唤雨,役使鬼神。现在有些失传。与鬼神沟通,第一要诚,第二咒的音要正确。(四)忍、安忍,成就坚固的修行,于所闻法,得精进忍,不为境缘所动,赞不喜,骂不憎。

  大神是具足不可思议极大神秘的陀罗尼。能除一切障碍。障碍有三大类,见思、尘沙、无明。神咒有力量破除此三重障碍。大明是咒的别名,明是光明清净。佛在楞严会上放顶上光明,光中化佛送出五会楞严神咒,以大光明破众生无始劫来的痴闇,能照破无明,破除黑暗。无上是最殊胜,无等等是一切诸法都不能与它相比,把这个般若智慧赞叹到了极处。菩萨依它成就了究竟圆满,三世诸佛依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可见四句赞叹非常恰当。就净宗修学而言,就是无量寿经上所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仔细观察,此一句佛号即是咒语,完全是梵文音译,确实是大神咒,它有不可思议无比神力。过去灌顶大师说:凡夫常常想消除业障,业障深重的人,所有一切经法忏法都不能消掉时,念‘阿弥陀佛’可以消掉,可知这一句佛号就是大神咒。

  楞严经上说,大势至菩萨与五十二同伦,向佛自述往昔得道因缘。此五十二指菩萨的位子,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加上等觉、妙觉,共五十二位。换言之,大势至菩萨从初发心一直到圆成佛道,就是用一个方法,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简单容易,直捷稳当。此一句佛号能断见思烦恼,破尘沙无明,这不是大神咒是什么?大势至这一类的人物,就用一句佛号断尽了四十一品无明圆成佛道,我们没有一丝毫怀疑。隋唐时代诸大德们把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法作一比较,公认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一切经中之王。再将无量寿经与华严作比,认为无量寿经才是真正第一经。华严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才达到究竟圆满。华严会上的法身大士们到最后如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们修行的就不圆满。无量寿经自始至终均是宣扬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它是华严的归宿,一切法身大士的结局,与华严相比,就把华严比下去了。

  无量寿经有九种译本,夏莲居老居士择其中最好的五种原译本编成现在的无量寿经会集本。经文分四十八章,大家都知道在四十八章中以第六章为第一,详细述说阿弥陀佛所发四十八愿,介绍西方依正庄严。四十八愿中以那一愿为最重要呢?古大德几乎公认第十八愿为核心,第十八愿说的是十念必生。重重比较,认清楚,六字洪名是无上法门,是整个佛法的精华,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无上神咒,其功效能除一切苦。

  苦的种类很多,简言之,有三苦、八苦。三苦是苦苦、坏苦、行苦。八苦是苦苦的细说。八苦中生老病死,任何人均逃不过。身处有求不得苦,众生有无尽的欲望,求不得就苦了。有爱离别苦,人、事、物、往往称心如意的偏偏要分手离别。有怨憎会苦,不喜欢的人、事、物、想离开,偏偏离不开。五阴炽盛苦就是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妄想分别执著,像猛火一样的烧著,不会心静。五阴炽盛是因、是造业,感受前面七种之苦。此处还有坏苦,一切色法物质会坏会变,是无常的。还有行苦,心中念念生灭不停。一切法归纳为色心二法。坏苦是对色法说的,行苦是对心法说的。

  佛说戒定慧三学,戒学教我们克制,要一切忍耐,这是修学的基础。功夫深一层即得定,定能伏烦恼,心中清净平等,但还是不究竟。总目标是般若智慧,慧若开了,苦就灭了。佛说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定不能转,慧能转。般若智慧现前,能把无始劫来所有烦恼习气转化成大菩提。佛菩萨以此善巧方便度化众生。无尽的智慧德能原来是由烦恼变化而来的,所以烦恼菩提是一不是二,生死与涅槃是一不是二。除苦除得这么圆满究竟,真实不虚。般若法门归结到一句万德洪名上,更显示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能持名号之人,不仅修念佛三昧,念佛三昧,诸经称之三昧之王,实在这一句名号乃究竟圆满的大般若。在无量寿经中可找到证据,世尊对弥陀之称赞,称之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也是十方三世诸佛如来之赞叹。如此乃能肯定弥陀名号是‘无上咒、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此段经文是结显开密,本经共有二百六十个字,最后三十一个字是密说,前面是显说。密说即佛门中常讲的咒语。咒以不翻为原则,咒语有五不翻,这是唐朝玄奘大师译场所立的规矩。(一)咒语是佛的密语,只有佛明了,等觉以下菩萨均不知其义。(二)咒语每字每句均有无量义。研究大乘经时,知道显说的经文亦含无量义,法味无穷,久读不厌,何况如来神咒。(三)咒中有许多鬼神名号,佛呼唤鬼神令其保佑修行人,故咒中并不完全包括世间语言。(四)咒亦为诸佛的密语,如军中口令。诵咒无往不利,一定能得诸佛护念,龙天保佑。(五)诵咒蒙诸佛如来不可思议神力加持。有如此许多意义在其中,故玄奘大师以存其音不翻其义为准则。密为深奥难言之义,佛法中绝无秘密可言,凡是秘密必有不可告人之处,如果心地清净,正大光明,那有秘密可言。佛法是深密,义理深,非浅根人所能理解,故称为深密。因其义理太深,若非上根利智,即不对他说,不过有时也透露一点消息。

  经论中说到修持,劝大家读诵为教法之一。读诵时往往一面读诵,一面思维经中意趣,如是则心不得清净,思维想像研究探讨都落在第六意识,决定障碍了开悟的门径,很难成就三昧。自古以来解悟者多,证悟者少。证悟要由定慧契入,而老实人可由读诵得到三昧,大开圆解。所以说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中人以下习气很重的人,展开经本就会望文生义,此类根性的人读经不如念咒,念咒不明其义,故不起分别妄想,容易得到三昧,此密法修学的殊胜处。

  玄奘大师不翻密咒,我们也不必勉强解释。古大德亦有解释者,如前清灌顶法师在其楞严经注解中,对楞严咒有详细的解说,密咒变为显说,是否如法则不敢说,不过诸大德们仍以不解释为宜。许多经典,显说之后仍有密说,密说还是解说显说中要义,不过言辞简要,故又翻为总持。因此只要了解显说就够了,密是显之密,显是密之显。咒语最重要的音要正确,所以密宗非常重视上师口传。

  心经介绍到此地已圆满。佛希望一切众生快速圆成佛道,并不希望我们闻法之后,修三大阿僧祇劫,此并非佛之本愿。世间为父母者,希望儿女经历小、中、大学、研究所、博士班完成学业。也有父母希望儿女是天才儿童,不需要经历这求学历程,十三岁即得博士。佛菩萨对众生亦如此,希望有上上乘人,不必经历菩萨五十二个阶级,在一生中即能成佛。这种人就是有念佛的根性。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无上神咒,不仅包括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法,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一切法亦都包括在内,所以它是第一神咒,第一个大总持法门。尽虚空,遍法界,无论什么根性众生,遇到弥陀名号,没有一个不得度。即使五逆十恶亦能得度。有人说佛既有如此大能,为什么不把世间苦难之人一齐度脱?答案是这些苦难之人不肯接受佛的教诲,不能依教奉行,与佛无缘,佛不能度无缘之人。这个念佛法门是给善根、福德、因缘均已成熟之人修的。无量寿经上说,阿阇王子等闻佛介绍西方净土,发愿将来成佛亦如阿弥陀佛。此念头在心里,但未说出。佛有他心通,知道他的心意,告诉大家,过去生中阿阇王子曾供养四百亿佛,听到此法门只生欢喜心,而未发心求生净土。今天我们闻此法门即生信心,一心持名求生净土,比阿阇王子的善根福德因缘多多了。知道西方世界确实殊胜,一心一意求愿往生,这个福德太大了。一往生即顿超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得到阿弥陀佛果地上的成就。佛号如非圆满秘密神咒,如何能令业报深重的凡夫,在短短期中,尽伏无量业障,往生佛国。

  佛教大德,教宗般若,行在弥陀者不少。民国以来一位是江味农居士,一生用四十年时间研究金刚经,完成了一部金刚经讲义,近代往生传有他的小传,还有一位周止庵居士,也用四十年时间研究心经,写成一部般若心经诠注,已印了许多版。这两部书对于法相名词的注解,至为详备。过去李炳南老师在大专佛学讲座,即采用金刚经讲义作教材。专心念佛,真正能得到般若真实智慧。显说是叫我们开智慧,帮助灭烦恼障。密说是叫我们把分别妄想放下,恢复清净心,灭罪除障,是大福德。在修学中最怕妄想执著。楞严经说:‘知见立知,是无明本。’又说:‘狂心不歇,歇即菩提。’一句佛号念到底,放下身心世界,大般若即现前。

  附注:

  1、三细六粗在大乘起信论中说之最详,其言曰:‘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这三种相是:一者无明业相,二者能见相,三者境界相。又说:‘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这六种相是:一者智相,二者相续相,三者执取相,四者计名字相,五者起业相,六者业系苦相。此九种相亦可配合十二因缘:1、无明业相配无明与行,2、能见相配识,3、境界相配名色六入,4、智相配触,5、相续相配受,6、执取相配爱,7、计名字相配取,8、起业相配有,9、业系苦相配生与老死。欲知其详,请读大乘起信论。

  2、忍字不只含有忍耐,还有忍可,安心顺受之义。安者安住,谓其心不动,一心正受。忍又分三种:(一)生忍。忍受人事间的种种毁辱苦迫加害,不生嗔恨,遇拂逆事不著相,应作灭罪观。(二)法忍。(甲)于非心法之寒热风雨饥渴老病死等能忍而不恼怨。(乙)于心法之嗔恚忧愁等诸烦恼能忍而不厌弃。又一解释,吾人能遵照佛法实行,安心顺受,无丝毫参差谓之法忍。(三)无生法忍。修诸法本不生观,而得妄念不起,其心已正受此法而不动,名曰无生法忍。大智度论曰:‘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名无生忍。’

  3、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这两句经文出自楞严经卷五。知见立知句中之两个知字意义不同。第一个知字与见字连在一齐,知见是一个名词,指六根之根性而言,或称本觉,即性体本具的明照之性。下一个知字是知觉,乃向外逐物感觉思维之分别心。六根根性照物,尚未起分别时,寂然照了,不立妄知妄见,乃清净真心,本觉常住,不随分别,不随动静。一旦立知,即于刹那间起了分别,意识发生作用,生出我与我所,一切过患,随之而来,乃是无明之本。

  4、五盖。佛学的名数。盖有盖覆之义,能盖覆心性而不生善法,共五种:(一)贪欲盖、执著五欲之境。(二)嗔恚盖、于违情之境,怀忿怒之心。(三)睡眠盖、心昏身重,不得其用。(四)掉悔盖、于己作之事心生悔恼。(五)疑法盖、于法犹豫而无决断。

一九九四年四月记于美国西雅图市

 

《心经》的人生智慧

济群法师著

《心经》者何

人生的大智慧──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解脱痛苦的原理

有空不二

诸法真实相

不住世间

超越生死

烦恼即菩提

解脱自在的人生

成佛的唯一途径

无上法门

劝勉

 

【《心经》者何】

《心经》,具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佛教经论中文字最为简炼,而内容又极为丰富的一部典藉。它和《金刚经》一样,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影响极大。

《心经》在佛教中属于般若系经典。按天台宗对《般若经》的判摄,称为通教。所谓通者:具有通前与通后的意义。通前是说它与阿含教的关系,阿含经典对存在现象的透视:指出了苦、无常、无我;当然也讲到空,但不是很深刻,唯有到了般若经教,在阿含的基础上才把空的教义推向极致。通后是指《般若》与《华严》、《涅槃》、《维摩》等经的关系,般若经教所揭示的缘起性空,是大乘一切经教建立的理论基石。如实的把握般若中观正见,对于学习经教,指导修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心经》与其他经典不同,一般经典都具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的三部分;而《心经》唯有正宗分,于是人们便怀疑《心经》的独立性。当代佛学界学术权威印顺法师在《般若经讲记》中就作了说明:印老以为奘公所译《心经》,是从六百卷《大般若经》中单独录出的。在《大般若经》中有《学观品》,此品中有与《心经》完全相同的文句,是佛陀直接向舍利弗说的。《心经》是《大般若经》中最精要部分的内容,古德为易于受持,特摘出流通。

《心经》在中国有众多译本。方广昌先生编的《般若心经译注集成》中就收集了十八种,现在教界流传的是玄奘译本。至于本经注疏自古以来有百来家,可见此经传诵之盛。

【人生的大智慧──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这是本经经题的全称。在佛教的典籍中,一部经典的题目,有时往往正是这部经典画龙点睛的内容所在。因此,在学习经典时,首先一定要注意到这部经典题目的内涵。

先释般若,般若是梵语的音译。佛教经论的翻译有音译和义译的两种方式,音译在特殊情况下才使用的。就如般若一词,在汉语中没有相应内容的概念,所以采用音译。这就是玄奘三藏在译经过程,制定有‘五不翻’的规则,其中说到般若以尊重故不翻。

般若是梵语的音译,我们显然无法从字面上依文解义。那般若是什么呢?古德为了人们理解的方便,有时也译般若为智慧,但它又不同于世间的智慧,世间的智慧是有限的,是夹杂著烦恼的,是有缺陷的,它不足以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而般若智慧则不然,它是无限的,是清净的,是圆满的,它能通达宇宙人生真相,彻底的解脱人生烦恼。

般若对于我们生命的改善有著至关的重要性,没有般若,人就会产生两种困扰:

一、认识上的迷惑:人活在世上,总是在充满著迷惑的状态下生活著:既不了解自己,也不能真正的认识世界。试问你们知道‘我’是谁吗?这个问题看来很简单,有人可能会不加思索的回答,‘我’就是我。其实这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你以为‘我’是我,请问你究竟以身体为‘我’,还是以思维为‘我’呢?倘以身体为‘我’,身体乃四大假合,四大解散‘我’在何处;如以思维为‘我’,思维乃建立在经验及概念上得以延续,并无独立可言。足见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所以在西方哲学中的最高名言是:认识你自己。

‘生从何来,死从何去’,也是人生的一大迷惑。记得有位西方哲学家曾经对人生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人生有如过一座桥,这座桥的桥头、桥尾、桥下都充满著云雾,人从一团云雾走向另一团云雾。是啊!以佛家的智慧来观看人生,我们从娘胎中生下来,仅仅是一期生命的开端,当一期生命完了,也并不是意味著生命的彻底结束,生命还会生生不已的延续下去,现世的人生只不过是生命延续中的一个片段。因此,一个稍有思想的人,他不应该仅仅著眼于现在的生存,还应该关心‘生从何来,死从何去’这个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很关心自己的命运。命运是什么?人生是否存在命运?假如有命运这么一回事,那命运是由什么力量决定的?对于这些问题,人们的看法往往也不一样:有人不相信人生存在命运,以为生命的发展没有任何既定的规律;有人相信人生存在命运,以为冥冥之中有股力量在支配著我们的生活;有人以为支配命运的力量是来自于生命自身。有人相信命运不可改变;有人相信命运可以改变。然而,命运究属怎么回事呢?

因果报应也是世人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你说没有嘛?似乎世间万事万物各有因果,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说有因果吗?可现实生活中又有许多现象无法解释。比如有人作恶多端,生活却过得逍遥自在;有人行善积德,日子过得穷困潦倒。因而唯物论者倡导一生论,不相信因果报应;而各种宗教都谈因果报应。因果果有报应乎?

人为什么活著?生存的意义是什么?在我讲座中,这也是经常有人提出的问题。生存在世界上,有许多人不知道为什么活著,他们只知沿著前人约定俗成的习惯去生活:上学、找工作、成家、生儿育女、升官发财、享受欲乐,乃至一命呜呼。人类一代又一代的重覆著相同的生活方式。说到人为什么活著,其实大多数人都对此很茫然,谈不上为什么。不过,我们假如要让生命变得更有价值,当然还是应当关心:人为什么活著。

二、执著欲望带来的痛苦:佛经称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是欲界,欲界的最大特点就在一个‘欲’字上,可以这么说,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生活在强烈的欲望中。欲是什么?欲是生命内在的希求。有从生理上发出的,也有心理上发出的。因此,欲望有生理因素及心理因素这两个方面。欲望非常复杂,其表现的形式千差万别,在佛经中简单的归纳为五种,称曰五欲。即色欲,眼睛希望看到漂亮的颜色。声欲,耳朵希望听到动听悦耳的音声。香欲,鼻子希望闻到香味。味欲,舌头希望尝到可口的美味。触欲,身体希望接触到舒适的环境。五欲在佛经中有时另有所指,(1)财欲,是对财富的希求。(2)色欲,是对男女性交的希求。(3)名欲,是对名誉地位的希求。(4)食欲,是对饮食的希求。(5)睡欲,是对睡眠的希求。有情生命就是在不停的追逐五欲境界中延续,通常人生所谓的幸福快乐,说穿了,那不过是欲望的满足,当人们欲望满足时,感到快乐,感到幸福。欲望又是没有一定的东西,人类欲望虽然与物质条件有关系,但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满足并无标准,它往往随著物质环境的改善而水涨船高,古人生活条件简单有吃、有住、有穿就能满足;而现在物质条件丰富了,人的欲望也随之膨胀。今天的人,并不因为丰富的物质环境而感到满足,他们总是处在不断向外的追求中。

欲望的表现形式有三大特征:

一、是占有:人生活在欲望中,总想占有社会的一切。你看那些温饱尚未解决的穷人,只要求有吃的、穿的、住的就行了;可生活基本需求一旦满足,于是就希望过上方便舒适的日子:洗衣服太麻烦,最好有个洗衣机,代替手洗;走路觉得累,乘公共汽车又不方便,还是买个轿车,或者摩托车;工作之余,闲了无聊,搞个电视消遣多好;出外游玩名胜风景,走过就算了,真不过瘾,买架录像机,要不照相机也行。要添置这些就得拥有大量的财富,为了赚钱就得拼命的工作。

有财富的人,他又想到了社会上的名誉地位:有些富翁会花钱去买官当,挤身于政界;有些会办慈善事业,博得社会上的名誉。总之,别人拥有的,我也得有;别人没有我也得有。欲望使得我们在不停的追求,不断的占有中度过。处在欲望中的人,总是忘记已有的东西,而去追逐未有的东西。俗话说:欲壑难填。一个想发财的人,当他拥有万元了,接著就要百万、千万、亿万,由于目标永远在前面,没有知足的时候,因此,他既使拥有很多财富,也总感觉到自己不富有。

二、是比较:人生活在现实中,必然要与社会发生关系。当我们拥有财富时,别人也拥有,于是出现比较,你拥有百万,我得拥有千万,比你富有;你坐桑塔纳,我得坐宾士,比你神气;你吃一桌用一千元,我吃一桌得花五千元,比你豪华;你穿一般的衣服,我得穿时装,比你时髦;你用黑白电视,我得用彩电,比你好看;你的电脑是三八六,我得买四八六,比你先进;你当县长,我得当上省长,比你大。

带著比较心态去生活的人,他永远都没有满足的时候。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就如电脑前两年二八六都觉得先进,而现在三八六、四八六都显的过时了,因为五八六、六八六已出来了。用比较心生活,总想出人头地,超过别人,希望从他人羡慕的眼光中去感受幸福。二十年前谁家如果有一架自行车,就够他幸福很长时间了,但自行车一普及,拥有自行车就不再有幸福感了;于是要有摩托车才感到幸福,买摩托车的人多了,拥有摩托车的幸福感又随之消失;要有轿车才觉得幸福。社会总在不断的推陈出新,生活在比较中的人,为了幸福他是不会满足的。

三、是竞争:比较心态生活的结果,必然导致竞争。在一个班级里,同学间会因为成绩而竞争;在商业场中,同行会因为产品的占领市场而竞争;在学术界,学者会因为作品在学术界的影响而竞争;在政府领导阶层中,同事会因为争当总统、总理而竞争;在家庭中,兄弟姐妹会因为博得父母的宠爱而竞争;在公路上,司机会因为抢先一步而竞争;在婚恋场中,众多男子会因为取得姑娘的好感而竞争;国与国之间,会因为国土的占有而竞争。达尔文大概因为人类社会及大自然的竞争性,乃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竞争的本身是残酷的,它意味著相互残杀,你死我活的斗争。因此,竞争使人类活得疲惫不堪。

欲望使人向外攀求,人类在追逐欲望中,于是迷失了自己。佛经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有一天佛陀静坐已,在林中漫步,这时有一群年青人匆匆向前走来,向佛陀问曰:刚才你有没有看见几个女孩子从这边走过?佛陀问:找她们干什么?这群人说:昨晚他们与这些女子寻欢作乐,可是清早起来时发现她们都跑光了,并卷走了钱财。佛陀于是又反问道:寻找女子、钱财重要,还是寻找你自己重要?是啊!世人在一味追求外物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去注意自己,并意识到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故事中的年青人,和现代社会的人很相似。你看全社会几乎都在疯狂的赚钱,有人说:十亿人民九亿商。今天的中国大地:学术界与经济挂钩的学术著作特别吃香,学校中和经济相关的科系生源暴满,文化界尚且如此。至于社会上的生财之道更是五花八门,人们为了赚钱挖空心思,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随著经济的发展,社会给人们创造了广泛的消费机会,以此来不断刺激消费意识。比较突出便是这些年来娱乐场所的出现:如舞厅、酒吧、卡拉OK、夜总会,还有什么一陪、二陪、三陪、四陪、五陪的小姐专门为你服务。人们白天忙于赚钱,晚上就整夜的泡在声色场中,于是迷失了自己。现代社会经济是繁荣了,但社会道德也沦丧了。

欲望导致的另一个结果是,给人类带来痛苦。《义品》说:‘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所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这首偈说生活在欲望中的人,总是不停的向外希求,一旦所求不能得到,就会痛苦的像被箭射中一样。佛经所说的八苦中,求不得苦便是欲望不能满足所造成的痛苦。

《中阿含经.苦阴经》卷二十五中,也深刻阐明了欲的过患。《经》中说:‘云何欲患?族姓子者,随其技术以自存活,或作田业、或行治生、或以学书、或明算术、或知工数、或巧刻印、或文章、或造手笔、或晓经书、或作勇将、或奉事王。彼寒时则寒,热时则热,饥渴、疲劳、蚊虻所蜇,作如是业,求图钱财。彼族姓子如是方便,作如是求,若不得钱财,便生忧苦、愁戚、懊恼;若得钱财,彼便爱惜,守护密藏......,倘为王夺、贼劫、火烧、亡失,便生忧苦、愁戚、懊恼。’这是说追求财富和财富亡失导致的痛苦。

同《经》又说:‘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母共子争,子共母争,父子、兄弟、姐妹、亲族展转共争。彼既如是共争斗已,母说子恶,子说母恶,父子、兄弟、姐妹、亲族更相说恶,况复他人。’社会上的许多家庭中常常会因为财产的纠纷而造成兄弟打架、夫妻反目、父子仇敌、亲族离散,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占有欲造成的结果。

《经》中接著说:‘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王王共争,梵志梵志共争,居士居士共争,民民共争,国国共争,彼因斗争共相憎故,以种种器仗转相加害,或以拳叉石掷,或以杖打刀斫。彼当斗时,或死、或怖、受极重苦’。说世间因为欲望的关系,商人与商人争,政客与政客争,国家与国家争。希特勒的席卷欧洲,日本的侵略亚洲,全人类在一战、二战中,遭受的种种痛苦还不都是因为欲望的关系。古代的社会科技不发达,军事武器落后,争争打打关系还不大;今天的大国倘若出现无限的扩张欲,人类地球可就有被毁灭的危险了。这是因为欲望产生战争,由此带来了痛苦。

人类倘要解决由认识上的困惑和执著欲望带来的痛苦,唯有依靠般若,《经》曰:‘般若波罗密’。‘波罗密’汉译度,或到彼岸的意思。度是度过烦恼,度过痛苦的生死瀑流。到彼岸,这里的彼岸不是指东方的琉璃世界,也非西方极乐世界,而恰恰是在我们现实的人世。假如我们生活在无明中,缺乏般若,我们就会有烦恼、痛苦、彷徨、苦闷、空虚、不安等,这是此岸。我们如果有了般若,能够正见宇宙人生,如理而行,我们就会拥有安乐、祥和、幸福、宁静的人生,这是彼岸。般若能把我们从此岸度到彼岸。

【解脱痛苦的原理──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经文大意是:观自在菩萨进入般若深观状态时,照见五蕴诸法皆空无自性,因而度脱一切痛苦与灾难。这段经文在印顺法师的《般若经讲记》中称曰标宗,即标明一经的宗旨。那么,认识这段经文是学习本经的关键所在。

佛陀出世以解脱人类痛苦为目的,学佛修行是为离苦得乐。可有趣的是众生并非很愿意脱离苦海。正像我在讲座中说到离苦得乐时,有人就跳能出来反对,说什么人生应该有苦有乐,生活才显得丰富多彩;又说什么苦乐是相对而言,有苦才有乐。这种论调乍看起来似乎有理,然而仔细推敲,却站不住脚。

因为如果说人生有苦有乐是合理的话,那么我们对待痛苦的来临应该要像迎接快乐一样欢喜踊跃,然而人类的行为始终处在逃避痛苦追逐快乐中,很少有人刻意的追求痛苦,除非自虐,其实自虐也是因为心灵的痛苦太大了,为了转移痛苦的目标,于是才有肉体自虐的行为,以减轻心灵的痛苦,自虐的意义也在于寻求快乐。

那么觉得人生应该有苦有乐,这只不过是理想主义者的说法,而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不希望有苦的,可见解脱痛苦这个前提,是佛法与世间共同要解决的。然而如何要解脱人生的痛苦呢?佛法以为首先要对苦有深刻的认识,这样才好对症下药。说到苦,有身苦与心苦两种:身苦的感觉人们大致相同,就像冬天、夏天大家都会觉得天冷、天热;感冒、胃痛一样觉得难受;火烧、刀斩都会觉得疼痛。心苦是心灵烦恼引起的痛苦,心苦是千差万别、因人而异的。例如同看一轮明月,有人欢喜赞叹,有人落泪伤心;同游一处风景,有人心旷神怡,喜气洋洋,有人满目萧然,感极悲泣。

佛教中有时又把苦分为苦苦、坏苦、行苦的三类。

苦苦: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佛经中既使没有指出,我们也是认为是苦的,这有生理上引起的出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病变的痛苦、死亡的痛苦;由社会环境引起的爱别离苦:即亲爱的人不能厮守在一起;求不得苦:是所求不能如愿;怨憎会苦:是怨家路窄,低头不见抬头见。以及五蕴炽盛苦:即五蕴身心不平衡的痛苦。

坏苦:是指我们通常快乐的感受。以佛法的智慧来看,我们所谓的快乐享受并非真正的快乐,其实质也是痛苦的。例如我们饥饿时想吃,吃饱了就觉得快乐,但如果继续吃下去,还会觉得快乐吗?身体脏了,洗澡觉得快乐,但长时间在水里泡著觉得快乐吗?无聊时看电视觉得快乐,但没日没夜的看下去觉得快乐吗?由此可见我们的所谓快乐,是因为我们有了某种欲望之后,通过外境的刺激得到满足心理上出现暂时的平衡,于是我们觉得快乐,然而吃饭的实质并非快乐,倘若吃饭的实质是快乐的话,无论吃多少都应该觉得快乐,然而事实不然,当我们带著强烈的欲望吃馒头时,吃一个、两个、三个感到快乐,吃到四个、五个、六个时,你会发现此时已由原来的快乐转变为痛苦了。吃饭是这样,世间上一切通过欲望得到的快乐莫不如此,因为这种乐受能变坏,因此称为坏苦。

又人类的乐受,与苦受、忧受、喜受一样,都是一种情绪,我们喜欢乐受,也喜欢喜受,但乐受过后必然是苦受,喜受随之是忧受,苦乐忧喜都属于动荡不安的心态,在四禅八定的修行中,初禅、二禅、三禅因为喜乐受还在的关系,未能避免水火风的灾难,唯有到了四禅舍念清净,无喜无乐,才能平安无事。

行苦:行,是迁流变化义。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这乃是宇宙人生之规律。但世人不识这种规律,追求永恒:希望身体永恒、家庭永恒、婚姻永恒、事业永恒、人际关系永恒、爱情永恒,事实上世间没有一样永恒的东西,世事无常,美好的事物往往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由于我们的认识与世间的事实──行,相违背,因而就有了行苦。

明白苦的意义是在解脱苦,如何解脱苦呢?世间的方法是改善生存环境:所谓发展科技、发展经济,以为科技发达,经济繁荣了,生存的物质环境改善了,人类就能过得很幸福了。可事实上,今天社会出现的问题,及人类面临的困惑和痛苦,可能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多,原因是什么呢?人类没有能够抓住问题的根本所在。通过改善外在的环境来解除人类痛苦,是扬汤止沸,治标而不能治本的。

佛法以为解脱痛苦的方法是,明白了有情痛苦现状之后,去寻求痛苦的根源。人类的痛苦固然与外在环境有关系,但主要还是根源于有情生命的内在。从般若思想去看,人类的痛苦是对‘有’(存在)的迷惑和执著造成的,解脱人生的痛苦,自然是对存在要有正确的认识。

《经》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是告诉我们要用般若智慧去观照五蕴。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是集聚义。如色蕴,聚集了过去色、现在色、未来色、粗色、细色等统称曰色,因此色蕴是色的总和。色在这里相当物质,因为我们对物质的认识,不外乎从形状(形色)和颜色(显色)的色相上,因而佛家称物质曰色。受:是领纳义,当我们面对顺境或逆境时,所产生心灵上的情绪,这有苦乐忧喜舍的不同。想:是取像义,在我们接触境时,必然会摄取事物的影像,然后给它安立名称。行:是对事物进行判断并诉诸行动。识:是了别义,是精神领域的统觉作用。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现象。

五蕴,是佛家对世间一切生灭现象所作的简单归纳和说明。它代表著‘有’的一切,世间对‘有’的一切,不能正确认识,比如在有情生命体上执有实在的我相,在六尘境界中执有实在的法相,又对我法生起种种颠倒分别及执著,于是造成了人类的烦恼及痛苦。

《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是针对我们对‘有’的错误认识说的。我们执‘有’为实在,这‘有’就成了实在有,然而,世间的一切生灭现象并非实有,而是空的。当然,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说五蕴的‘有’,并非有如我们所执的实在性,‘有’是假有,因此,空,是对‘有’的实质的透视;空,是破除我们对‘有’的错误执著,倘能照见五蕴皆空,人类自然能够度脱一切烦恼痛苦。

【有空不二──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有与空是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也是佛法中重点讨论的内容之一。《心经》中色受想行识的五蕴法门,是代表著有的存在。与有相对的是空,在一般人经验中,总以为有与空是对立的,他们认为有不是空,有在空外。本经阐述了有与空的关系,说明有空不二的道理。

要认识有与空的不二,先得说明有。有,在我们常人观念中,它与‘实在性’往往联系在一起,当我们说到有时,便会觉得自体有,实在有,人类对事物的实在感是根深蒂固的,它具有普遍和相通性。如原始野蛮人不知梦境是不实的,一旦做了一个恶梦就惊恐万状,以为灾难就要降临了,于是要祈祷三天。婴孩不知道镜里的影像是虚假的,他们见到镜里影像,就会乱抓乱笑。

至于文明人虽然知道梦境的不实,但却以为认识的一切物件都是实在的;科学家虽然摆脱了常人的错觉,但他们在分析物质现象时,由于智慧不够,往往就会认为构成物质的元素是实在的,如原子说,极微说;哲学家的智慧,似乎又高一畴,他们已能透视到现象的虚假性,但他们却又执著隐藏在现象的背后,有个永恒不变的本体,如泰勒士的‘水’,巴门尼德的‘存在’,柏拉图的‘理念’。从原始幼稚人到现代文明人,乃至科学、哲学家,他们对存在的认识虽有程度上的不同,但所产生的实在执却是一样的。

人类的对‘有’所产生的实在感,是‘自性见’的表现。须知‘自性’一词,或译自体,含有自已有,自已成,自已规定自已,本来如此,实在,恒常的意义。从自性见出发。我们对‘有’的一切,必然会有实在感。然而,以般若中观的智慧来看。‘有’是缘起有,世间一切有的现象,莫不是众缘所生。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有为现象的存在,都是由众多条件和合,由条件决定它的存在性。

缘起与自性是势不两立的。世人无知,不了解‘有’的缘起性,才会出现自性见,实在感,假如认识到‘有’的缘起性,必然知道无自性。因为自性:是以‘有’的一切现象,为自已有,自已成,自已规定自己;而缘起:是以‘有’的一切,为条件有,条件成,条件规定。因此,缘起的‘有’不是本来如此,更非恒常的,实在的。由此可知,对‘有’的实在感,是错误的。

《大智度论》卷十二说到有,从程度上分三种不同:一曰相待有,二曰假名有,三曰法有。

相待有:是相待而有,离开相待的物件就无法说明。比如说我们认为这个花瓶很大,那是相对小的花瓶说的;说这个人胖,那是相对瘦人。高是相对低说的,长是相对短说的,美是相对丑说的,善是相对恶说的,离开大,小是什么?离开胖,瘦是什么?离开高,低是什么?因为大小、胖瘦、高低、长短、美丑、善恶都相待假立,是为相待有。

假名有:事物的存在不过是一种假名安立,随著不同的因缘安立不同的名称。正如我们眼前的台子,人们称它曰桌子。桌子只不过是一大堆木料的组合,离开木料,请问桌子是什么?这一大堆木料古人将它叫桌子,它便是桌子;古人将它叫椅子,它便是椅子了。可见桌子或椅子不过是一个假名。同样的我们说人,也是一个假名。如果古人把我们这个有情生命叫做猪,把猪叫做人,那么现在要是不称你为猪,阁下听了,恐怕会生气,你竟然瞧不起我,不把我当猪看待,真是岂有此理。可见人、猪乃至世间一切都是假名安立,假名而有。

法有:是指世间万物万事名称虽然假立,但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因为事物除了名称之外,尚有形成现象的种种因缘。这些因缘虽无自性,但假相宛然,这因缘法的有,便是法有。

《金刚经》对有的实质也作了深刻的说明,认为有,只不过是假有。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有为是具有生灭、造作的一切现象。如梦:梦境虚假,这是众所周知的,可是梦中人却执以为实,觉醒了才觉得可笑。诸法如梦,虚妄不实,但世间有情无明妄想故,执以为实,智者从无明梦中觉醒,乃知诸法无实。如幻:幻,是由幻师用幻术,幻现种种事物,如马、车、房舍、人物等,客观上虽然没有实物,但却宛然存在我们眼前,有色可见,有声可闻,‘有’的存在也是这样,虽空无自性,而假相宛然。如泡:泡是水因汽体出现了,华而不实,瞬间即逝,诸法如泡,刹那生灭。如影:影是阳光投射下显现的,太阳落山影也随之消失,诸法如影但随缘现,缘散即无。如露、电:喻诸法存在的短暂性。应作如是观,是要这样的去看待‘有’的一切。

与《金刚经》同一思想体系的《维摩诘经》维摩大士假示疾为大众说无常、空的道理:‘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炎,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如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这是从色身,说明有为法的无常、空,显示存在的虚假性。

明白了有,再来说明空。通常我们以为:有是存在,有就不是空,空是不存在,空就不是有,因此有在空外,空有对立。可是以般若中观智慧来看,空有不但不对立,而且是一体的。所谓空,不必在有之外,也不必事物毁灭了始谈空;因为有是缘起有,有的当下就是自性空。因此佛法是依有明空,有空一体。

《大智度论》卷十二提出三种认识空的方法:一曰分破空,二曰观空,三曰自性空。

分破空:又称析空观,是通过对有的分析,由粗而细,由细而微。佛教中的有部学者,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对五蕴色身进行分析,发现了五蕴色身中我了不可得,提出我空;但在分析色心现象时,一直分析到物质或精神不能再分析的部分时,便提出了极微说,认为此极微法实有,因而出现了我空法有的思想。其实,分破空的意义是在破除人我执;至于物质现象倘若加以分析,极微也是不能成立的。《唯识二十颂》就曾对极微说进行了破斥,你说有不可分的极微,请问极微有没有体积?假如有体积,就存在东西南北上下的六方,那还是可以分析,可见极微说是不能成立的。

观空:是从观想的意义上认识空。如那些修瑜伽止观的人进入止观状态时,能随著他的观想显现种种境相。修火观,观想成就,见到处都是火;修水观,观想成就,见到处处都是水。在现实生活中有‘李广射虎’及‘杯弓蛇影’的典故:李广认石头为虎,结果能将箭射入石头中;某先生误认弓为蛇,导致肚皮大痛三天。止观的水火及典故中的虎蛇,事实上都没有,然观想中的人却认为宛然存在。从随人观想而境像显现,唯识者悟到了外境无实,随心所现,因而提出万法唯识。观空者破除了外境实有的执著,却难免落入心有境空。那么,这种空还是不究竟的。

自性空:自性,是自已有,自己成,本来如此的意思。世间外道不了解诸法的缘起性,他们在接触事物中,难免出现自性见;小乘有部虽然知道缘起,但同时也觉得诸法有自性。然以般中观学者看,自性与缘起是不能并容的。《中论观有无品》说:‘众缘中有法,是事则不然,性从众缘出,即名为作法。性若是作者,云何在此义,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缘起是作法,由众缘所作而成,自性乃无作,自已有,自已成,不待众缘。中观学者以为:缘起必然无自性,这就是自性空。

《心经》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从自性空的立场来说明的,色,不是世间人所执的自性色,是因缘所生的色;空,也非世人所说一无所有的顽空;或者认为人死如灯灭,一个生命彻底消失了,那是断见。空,乃是自性空。《中论观四谛品》说:‘未尝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十二门论观因缘门》说:‘因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色是缘起的,色必然是无自性、空。因此说:色不异空,色即是空。

有人说:‘色即是空’还好理解,‘空即是色’这似乎就说不通了,造成这种看法的原因,还是因为把空理解为顽空,中观说空乃是自性空,自性空并不否定缘起的假相。《中论·观四谛品》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说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说缘起法是无自性、是空,并不坏缘起的假相,所谓缘起有而自性空,自性空而宛然有。因此,色不异空,自然空也不异色;色即是空,空自然即是色。原本在世人心目中一向对立的有空二法,在般若中观智慧的观照下,得到了统一。

空有不二的思想,是为遣除世间的有见、空见,世人因为不了解有,对‘有’的一切生起错误的认识和执著,导致了人生种种烦恼、痛苦。《经》曰:‘色即是空’是要我们看破‘有’的实质,是虚幻、是无常、是无自性、是空。一个人倘若真正的认识到‘有’的实质,他还会因为有的问题而生烦恼吗?还会为物所累吗?世间还有一部分人,他们的智力更高一些,已能看破有的虚幻实质,但因为不了解缘起因果,认为世界一切既然都是虚幻的,人生的事业最终都要归于毁灭,那么生存还有什么价值意义可言呢?于是他们不顾社会道德,放纵自已的身心为所欲为,导致虚无主义。《经》曰:‘空即是色’便是对治这种邪见,说明万物虽空,但缘起因果还在不断延续中,人生的善恶行为都是有果报的。

【诸法真实相——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诸法空相’:诸法是指一切法。空相不是指空,更不是有,乃是空所显的真实相。空相也可以称为有相,有所显的实相叫有相。实相可以通过空来显,或依有来显。但实相的本身却是非空非有的。

 ‘不生不灭’:是从事物的有无来说的。不生不灭相对生灭,要明白不生不灭的含义,先得说明生灭。生灭是有为法的特征,在三法印中有‘诸行无常’印,是说有为法都是无常变化的。经论中有四相说:生住异灭。从无到有曰生,生而相续曰住,新陈代谢曰异,离散衰亡曰灭。有三相说:生异灭三相,是将四相中的住异二相,合为异相。的确,世间万物住的阶段也是异的过程,住相当然可以归为异相了。四相或三相说,都可以简括为生灭二相。

 关于生灭的内容,经论中说有三类:一曰一期生灭,二曰刹那生灭,三曰大期生灭。

 一期生灭:比较容易理解,它指有情一期生命从出离娘胎到死亡这一过程。一期生灭即有情的生死,任何人都难免生死。因此,一期生灭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是很现实的。

 刹那生灭:就比较微妙了。刹那是印度人衡量时间的极短单位,也就是最短的时间。刹那生灭是指事物在最短的时间内所产生的生灭变化。对于我们一般人而言,刹那生灭是感觉不出来的,但事物的确在刹那中生灭。比如眼前的桌子,从崭新到败坏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你们谁敢说这桌子有片刻不在败坏之中呢?因为倘若一秒钟不被败坏,那么二秒钟、三秒钟乃至永远都不会被败坏。所以孔夫子说:交臂非故。两个手臂一碰,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这个手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手了。西哲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大期生灭:是从我们生命的生生不已来说的。生命像一道洪流,从无穷的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人的一生在生命洪流延续的过程中,只不过是生命洪流扬起的一片浪花。浪花虽然时起时灭,但生命洪流却在延续著,这生生不已的生命洪流,便是大期生灭。

 生灭,通常在人们的眼中总是实在的。说到生,有人以为是自生,即自己派生自己,自己规定自己;有人以为世间一切都是无因生,即偶然出现的。比如说世界为什么会出现人类,是偶然的;日本神户为什么会地震,是偶然的;我为什么会成为我妈妈的儿子,也是偶然的。自生或无因生都把生命看成是独立的、实在的,生就是生了,有实物可生,不是不生。这样,生与不生就形成了对立,生就不是不生,不生就不是生,这也还是因为自性见的结果。

 以佛法来看,世间上不存在任何自生或无因生的事物。佛法以为‘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所谓生是缘聚而生,比如桌子,是因为具备了木头、油漆、铁钉、木工等众多条件,始有桌子的出现。同样的我们举办这个冬令营,是因为有明月居士林发心主办,有众多同学前来听课,有应邀来讲课的各位法师,有活动场所,这些条件都具足了才有冬令营。那么,冬令营的生便是缘聚而生,因为它是取决于众多因缘的,自然不会是自生,也不会是无因生。

 生是这样,灭又是如何呢?灭也是随缘的。前面说到的桌子,一旦油漆退了,铁钉松了,木头旧了,构成桌子的因缘败坏了,桌子也会随之消失。然而桌子不能说自生自灭,它取决于众多因缘,那么桌子的灭就是缘灭。冬令营也是如此,七天之后活动结束,同学们各奔前程,法师回去,冬令营也就不存在了。然而冬令营的灭,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缘散,所以佛法以缘散谈灭。

 认识到缘聚缘散的道理,你会发现所谓生灭,其实就是不生不灭。因为从缘聚来看生,离开了缘无法可生;从缘散来看灭,离开了缘无法可灭。就如桌子倘若离开铁钉、木头、油漆、木工,请问桌子是什么?事实上离众缘并无桌子。因此,桌子的生其实就是不生;桌子的灭,也只是缘散,并非彻底消灭,一无所有,而离开了桌子的条件,就无法谈灭。可见桌子的灭就是不灭。桌子如此,冬令营、房子乃至世间一切有为法,也都是这样。

 与生灭相关的有无也需要附带说明一下。一般总以为有是实在的有、无是实在的无,或有者不可无,无者不可有,于是落入有见、无见中。佛法是以生灭谈有无,以为一切法之所以有,所以无,不过是因缘和合与离散的推移;存在与不存在,不外乎诸法缘生缘灭的现象。从生灭看有无,使我们认识到生的拥有与灭的消失,都不过是一种假相。有,没有绝对的有、永恒的有;无,也不是实在的无。因而我们不必为有而高兴,不必为无而难过。

 ‘不垢不净’是从事物性?上说的。不垢不净是相对垢净,垢净是随人好恶而建立起来的一对概念。通常我们会把自己喜欢的称为净,把自己讨厌的称为垢。基于垢净这样一个前提,于是在每个人的世界中,就出现分别好的、坏的、美的、丑的、有价值的、无价值的、有意思的、没意思的……并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客观上存在的,事实如此,固定不变的。

 事实上,垢净并非在客观上真实存在。它是人为赋予的,是因人而异的。就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而论,有人喜欢吃葱蒜,视其为好东西;有人不喜欢吃,葱蒜就是不好了。服装颜色有人以黑色、灰色为美;有人以黑色、灰色为丑。居住环境或以城市为好地方,或以乡下为好地方。在《大智度论》中说到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女子,冤仇看了生嗔,情人看了起爱,儿子看了起敬,鸟兽望而逃走。同是一女子,为什么大家对她的看法会如此悬殊呢?这就说明了垢净是没有一定的。

 至于事物的价值,也是人赋予的。比如我们眼前见到的这只碗,它可以是一文不值,也可以值五角钱,或五块钱,乃至五百万元。因为这只碗如果是乞丐用过的,我们就会认为它一文不值而把它扔掉;若是一只摆在货柜上普通的碗,就会价值五角钱或五元;假如这只碗是二千五百年前孔夫子用过的,我们把它视为珍贵文物,那它价值五百万都不止了。从碗的自身来看,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因为人们对它的好恶不同,才有了价值上的差异。

 又如馒头与金子,哪种更有价值?对于温饱不成问题的人们来说,当然是金子有价值。但在特殊环境中,也可能情况就不同了。有个故事说:有艘船遇难了,船上有贫民,也有富翁,当他们往海里跳的时候,贫民带了馒头,而富翁带了金子。他们在水上漂流了很久,肚子都饿了,这时候,富翁想用金子和贫民交换馒头,但贫民却不答应。于是富翁只有抱著他的金子饿死,而贫民吃了馒头渡过了生死难关。请问此时馒头有价值还是金子有价值呢?

 世间上的垢与净总是随人而异的,因为人们的观念认识不同,此以为垢,彼以为净。美与丑、好与坏、有价值与无价值也都是如此。客观世界中并无绝对的垢,也无绝对的净。因此,垢即不垢,净即不净,垢净的实质是不垢也不净。

 ‘不增不减’是从事物数量说的。不增不减相对增减,由少到多曰增,由多到少曰减。通常我们以为增便是实实在在的增,减也是实实在在的减。比如有人经商发财了,他在银行的存款猛增,于是他高兴得心花怒放,过几天生意亏损,存款减少,他为此伤心之极。然而,增减本来就没有固定性。

 你瞧大海,我们在不同的地区,每天都能看到潮涨潮落。当潮涨时,我们觉得海水多了;潮落后,我们就觉得海水少了。从局部地区看海水的确有增有减,但从整个大海而言海水又何曾有增减呢?又如明月居士林举办冬令营,大家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此,林里人员增加了,过几日冬令营结束,诸位各奔东西,明月居士林人数又减少了。从明月居士林看,人有增有减,但从整个世界来看,依然是那些人,并无增减。

 在佛学讲座中,有人经常喜欢提到这样一个问题:说佛教讲轮回,过去地球上人口不足几亿,而现在增加到几十亿,这些多出来的人究竟从哪里来的?提出这种问题的人也是因为孤立地去看增减的关系。佛教讲轮回,并不局限于人类或地球,乃是从十方世界,一切有情生命说的。今天地球上之所以人口增加,那是因为现在人类生存的环境比较优越。在地球人类增多的同时,其他世界其他类型的生命却在减少,你没听说许多野生动物越来越少吗?你没看见人类社会的道德水平每况愈下吗?因此从地球上看人类有增有减,而从十方一切世界看生命还是无增无减的。

 从以上众多例子来看,佛法讲增减,也是不离因缘的。增是缘增而增,减是缘减而减,离开缘是无法谈增减。既然是随缘而成,则客观上没有孤立不变的增减,那么,增减只是一种假相。从实?上说,增减其实就是不增不减。

 另外,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如果从真谛上看,则又不同。前面所说的不生不灭,是生灭宛然;不垢不净,是垢净宛然;不增不减,是增减宛然。这是从世俗中道而论。在真谛上,生灭、垢净、增减等差别都了不可得,是为非生非灭、非垢非净、非增非减,乃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不住世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色受想行识,是五蕴,已如上说。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合称十二处。六根、六尘再加上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为十八界。蕴处界在佛教中称曰三科,是对宇宙人生一切现象所作的三种不同形式的归纳。就是说可以从五蕴看世间,也可以从十二处、十八界看世间。五蕴已如前释。十二处中的处字是生门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缘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是精神活动产生的门道。所谓由眼根缘色尘生眼识,耳根缘声尘起耳识,鼻根缘香尘生鼻识,舌根缘味尘起舌识,身根缘触尘起身识,意根缘法尘生意识。这是六根缘六尘生六识。又根尘识三和合,三各生触,由触引生受想思等心所。人类精神主体及心理活动都是在根尘为缘中产生的。十八界中的界,是种族义。十八界是将世间万物归为十八种类。六根是从生理世界说的,六识是从心理世界说的,六尘是指物理世界说的。

 三科诸法主要揭示了世间的现象差别,作为修学佛法的人,应该如何观照世间呢?《经》曰:‘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意识界’。是说对世间现象我们都要认识到它是无的、是空的。切莫误会以为这里说的无,是一无所有。假如这样理解的话,经文岂不与现实相矛盾乎?对经中所说的无,我们还应该运用前面的公式。比如无眼耳鼻舌身意,如将它演译便是:眼不异空,空不异眼,眼即是空,空即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亦复如是,即一一法都可以作这样的说明。

 那么,经文说三科诸法为无为空,意义又何在呢?三科诸法包含了有情世间及器世间。有情世间者:如五蕴、十二处的六根、十八界的六根、六识。世人对此不能够正确认识,于中生起我相,恒审思量念念执我,并起我痴、我见、我爱、我慢,于是形成以强烈自我为中心的有情特有的生命形式。

 以自我为中心,执五蕴为我,给有情带来人生的种种烦恼。何为烦恼呢?烦恼是扰乱内心宁静的因素,有了烦恼人生就不得安宁,不得自在。众生的烦恼多半因为执我的关系。就如执身为我来:说有的小姐因为相貌平平而烦恼,有的女士因为身宽体胖而烦恼,有的小伙子因为身体矮小而烦恼,有的老先生因为体弱多病而烦恼。

 日常生活中,人们要为身体的吃而烦恼:穷人不知道下一餐食物在哪里,富人什么都吃腻了,下餐却不知该吃什么才可口;为穿而烦恼,服装款式层出不穷,穿什么才时髦呢?当然也还有人为冬天的到来,没有寒衣而苦恼;为住而烦恼:地皮的价格不断在上涨,买一套房子要几十万,租房也很对于工薪阶层而言,住房是很令人操心的。有了房子又因为太窄,或周围环境差不理想,住得不舒服。有人想住宽敞的楼房或别墅而又没钱。为了‘我’的幸福,吃、穿、住就够烦恼一辈子了。与基本生存相应的是财富。为了维护‘我’能够更好地生存,就得拚命的去工作,去创业。假如没有特别的技能,就需要卖苦力;有人虽然有自己的事业,但这事业就像一副沉重的担子,终日要为此操尽心思。工作原为享受,而为了工作必须放弃享受。创业难,守业也难。人在没有财富时,为了我的生存会处在不断追求财富的奋斗中。一旦富足,人生无所追求,生活就会出现厌倦,那就更可怕了。

 为了使‘我’更为风光,这又产生名誉的问题。在五欲中,名誉也被列为人的重要欲望之一。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生存,不仅要吃穿住,还要有社会地位,而地位又来自名声,倘若名声不好,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我’就会觉得很窝囊;而名声好,社会地位高,处处受人尊敬,‘我’就觉得风光。因此人们为了‘我’的更好生存,格外重视名誉。在民间社会,有为人格受辱而打架;在名流阶层,有为名誉的损害而上法庭。

 作为‘我’的存在还有思想和见解,因为执我的关系,于是就特别重视‘我’的思想,‘我’的见解,一般人都有表现自己思想见的习惯,希望别人理解我,同情我,假如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就会觉得难过。在一个政府中,同事间因为见解差异而出现不同的党派;哲学家因为见解不同而辩论,西方宗教因为见解不同而出现战争,我见使得世界出现是非纠纷,我见使得人们局限在原有的认识上不能进步,我见障碍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我见影响了人对真理的认识,我见还是一切烦恼生起的根本。

 当然,众生执著我相,带来的烦恼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详述了。总之,人类一切烦恼都是以执我为根源。正如《菩提道次弟略论》卷四说:‘由我贪增上,以我爱执持,从无始生死直至于今,生起种种不可欲乐,虽欲作一自利圆满,执自利为主要,以行非方便故,虽经无数劫,自他义利皆悉无成,非但不成而已,且纯为苦所逼迫’。众生执我,原为我的幸福,然因为执我故,带来了人生的种种烦恼。

 《心经》中的‘无’是对有情的透视。有情不外是五蕴的和合,从十二处看,不外是生理(六根)及心理(六识)的组成。平常人执五蕴为我,但以佛法智慧来看,五蕴中求我都了不可得,因为我们不可以执即蕴为我,五蕴的色身是无常的,倘蕴即是我,那么我也是无常;当然我们也不可以执离五蕴有我,我在五蕴之外,我与五蕴如何建立关系呢?

 《金刚经》是以谈空为核心的典籍,但它的重点在于谈无我。打开《金刚经》我们就会发现,《金刚经》处处都在说无我。如《经》曰:‘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又曰:‘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又曰:‘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曰:‘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这些都说明了无我在修习菩萨道中的重要性。

 无我能使我们超越自我。世间上有许多人因为对自我不满意,他们想方设法的要超越自我,但无论如何也超越不了,于是乎很痛苦,很烦恼。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执我。我们现有的人格是以自我为中心形成的,我执假如没有动摇,要想改变我们的人格,那是很难的。因此,要想超越自我,首先必须放弃我执,由通达无我始能超越自我。

 与有情世间相对应的是器世间,有情的器世间是取决于有情认识能力,即有眼识所见的色像世间,耳识所闻的音声世间,鼻识所嗅的香气世间,舌识所尝的味道世间,身识所感的触觉世间,意识所缘的法尘世间。一个人六根六识具足,他始有六处世间,倘若他没有眼根,他就失去色像世间;缺乏耳根,他就失去音声世间。

 器世间的内容主要是六处,六处又称六尘,尘是灰尘、尘埃具有染污义,是说六处境界具有染污六识的作用。比如说当我们六识没有接触六处境界时,我们的心是清静的、平静的,换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眼不见,心不烦。可是我们一旦接触境界了,即眼睛看到仇人或情人时,内心必然会产生强烈的波动,是仇人则怒火中烧,是情人则依恋不已,此时内心还平静吗?还清净吗?

 世人不了解六尘,住著六尘境界,遂为八风所动。八风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利是利益,如经商赚钱,买奖券中奖。衰,如买股票下跌,生意亏本。毁,是被人毁谤。誉,是得到某种荣誉。称,是听到别人的称赞。讥,是受到他人的挖苦。苦,是生活在逆境中。乐,生活在顺境中。八风是八种不同的顺逆境界它渗透于生活各各领域中,世人心随境转,因而终日为八风所吹,心境总处在动荡不安之中,时而苦乐,时而忧喜。

 住著六尘,使我们在意世间的称讥毁誉。世间名言概念原是约定俗成的,每一种概念都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人们所赋予它的。比如有人说你‘了不起’,对于一个确有成就的人听了之后,非常高兴,觉得你在称赞他;作为并无特长的人,听了‘了不起’,会觉得你在挖苦他。同是‘了不起’这一概念,它可以是称赞的褒词,也可以是挖苦的贬词。它的实际含义究竟是什么?

 再说‘了不起’也不过是一个符号,它与事实是两码事的,今天有人说你‘了不起’你也可能是‘了不起’,也可能不怎么样,因为假如你真有本事,别人不说你,你依然是了不起;而你如果没有本事,并不会因为他人的称赞,你就变得‘了不起’了。然而,世间人因为执著声尘的关系,非常重视别人的评论和看法,一旦听到他人的恭维赞叹就心花怒放;听到他人毁谤,就垂头丧气。心境不能自己把握,总是随著舆论左右。

 住著六尘,也使我们重视得失。世人总是生活在得失中,如经商不是赚钱就是亏本;买奖券不是中奖就是不中;高考不是考中便是落榜;谈恋爱不是走进教堂就是各奔东西;家庭不是琴瑟和谐就是亲人反目。人总是爱得而恨失,然而得失就像一对孪生姐妹,有得的地方总有失。有时是顾此失彼,即得失是同时的,比如有人开办一家公司,事业钱财是有了,闲情却无了;有人谈上一个美女,专注于恋爱,男女的感情生活得到满足,而一般朋友却疏远了。

 有时先得后失,如先发财后破产。有时先失后得,如越王的卧薪尝胆,后来吞并吴国。有时失就是得,如塞翁失马,得失相依,在得失的面前应该不值得忧喜,然而世人因为情有所偏执,当我们经商时候,把财富看做人生的一切;恋爱的时候,把爱情看得无比神圣,以为人生快乐尽在其中;读书的时候,觉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而我们只重视人生的某一方面,把人生的一切幸福都建立在这上面,忽略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