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购物网站:刘小川《品中国文人》之李 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10/02 17:06:30

刘小川《品中国文人》之李 煜

品中国文人 2009-01-06 09:10:37 阅读21 评论0 字号:大中

    冷眼看历史,有多少人想当皇帝?而围绕着那把宽不过三尺的龙椅,又有多少次战乱、血流千里尸堆万丈?可是有一个人,打心眼里不想做君主,他就是李煜。

李煜想做什么呢?他想做个通常意义上的优秀男人,爱生活,爱艺术,写诗填词画画。他相貌出众,举止温和,目光细腻,他所到之处,像春风一般带给人们阵阵暖意。不幸的是,这样的男人却生在帝王家,阴差阳错的当上了一国之主。他置身于唐朝以后的五代十国,他的国家叫南唐。他对艺术太内行了,对杀人放火就比较外行,虽然他也领导着十几万军队。周边诸国摩拳擦掌,他好像听不见。他沉浸于艺术,沉醉于爱情,心里除了诗情画意,就是柔情蜜意。刀光剑影和他的日常生活格格不入。但是北方的敌人,突破长江天险打过来了,铁骑横扫金陵,他做了俘虏,被带到汴京,带到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跟前。过了两年多屈辱的生活,他被一个叫赵光义的人赐死,服下一种很奇怪的毒药:牵机药。体形标准的美男子,死得奇形怪状。死期也是生日,他刚满四十二岁。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琼枝玉树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读他的身世,再看他的诗篇,很多人都有想流泪的感觉。我写此文亦踌躇,心里涌动着酸楚。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常恨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常恨水常东!

我很小就读他的词。听说现在的中学生都普遍喜欢他,这真好。人总是要死的,皇帝也要死,并且很难寿终正寝。然而艺术不朽,从五代十国到今天,谁能统计有多少男人女人捧读过李煜?古人说,他一字一珠。

珠宝有价,文字无价。

中国文化,尤其是诗词,经过魏晋唐七百年的洗礼,到李煜的时代已经非常发达了。一首好词问世,市井纷纷流传。赵光义这个人也不是不识字,他为何毒杀李煜?他的哪一根神经出了问题?不管他是好皇帝还是坏皇帝,他杀李煜是犯罪。人间至尊也没啥了不起,上帝会惩罚他,罚他永远背诵检讨书;跪在美神诗神脚下,叩不完的响头,叩破脑壳却欲死不能!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我们且忍下酸楚,回首那些和李煜有关联的南唐往事吧。

 

李煜的父亲李璟,人称南唐中主,李煜则称后主。南唐“三千里地山河”,包括今之江苏、江西、湖南、安徽等,辽阔而富饶,山水如画。又因唐末黄巢起义后,北方陷入战乱,富商及文人墨客纷纷南逃,南唐各大城市空前繁荣,市井生活花样百出。文化的力量是显而易见的,军队却不行,军官们一有机会就要享乐。

李璟不好军事,好词赋,李煜既得他的遗传基因,又受他的影响。父子二人统治南唐三十多年,国土一年比一年小,拿出去讨好邻国的东西一年比一年多。而南唐立国之初,综合国力是强大的,开国皇帝李昇,志在扫荡诸国,重振李唐王朝的雄风。儿子孙子却不成器,生命力朝着相反的方向。这也没办法。所谓不成器,要看他成什么器。宋朝已有《南唐二主词》流行,其后的选本更是多如牛毛。李煜的词家喻户晓。他失去家国,赢得艺术。如果他因嗜血而晓畅军事,大搞铁血统治以强化战争机器,跟野性十足的赵匡胤拚个你死我活,长江两岸、金陵城下,会多出千万具尸体,而少了足以传向千万年的顶尖级的艺术。

两相权衡,孰轻孰重?

封建时代,谁来统一天下,通常不是一个是非问题。我们在今天看历史,只不过希望统一的过程中少一点血腥气。

几千年封建史,血腥味儿太浓了。

艺术旨在淡化杀性,将生命的潜能引向别处。引向花前月下其乐融融,总比引向尸横遍野好吧?

以此观李煜,他可爱,可亲,可敬。

王国维先生称李煜“不失赤子之心”,这话值得深思。

李煜再活二十年,还会写多少佳作?无数的读者都曾掠过这样的念头。而这类计算方式,总比统计死亡数字更富有积极意义吧?现代学者对李煜的评价,多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本文撇开不谈,一门心思对准李煜。也许把李煜搞清楚,已经是一种有效的讨论或回答。

李煜生于公元937年的七夕。这个晚上,牛郎织女相会于鹊桥,桥上可能还有唐玄宗和杨玉环。时至今日,则把农历七月七定为中国的情人节。李煜生于七夕,死于七夕,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还有更巧的,后面细谈。

李煜字重光,据说生下来一只眼睛有两个瞳孔。治水的大禹,西楚霸王项羽,史书上也这么记载。李煜兄弟十人,他排行第五,长得最英俊:广额,丰颊,骈齿,重瞳。皇家子孙,长得难看的几率原本不高。李煜工书画,通音乐,对文字语言天生敏感,又“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他的气质容貌是不难想见的。“文献太子恶其有奇表”,每每打击他,恨不得杀死他。太子叫弘冀,李煜的亲哥哥。历代皇宫里,兄弟残杀、父子交兵是常态。太子待在东宫,一般都比较紧张。弘翼先后防着两个人:掌握兵权的叔父景遂和生有奇表的弟弟李煜。他找机会毒死叔父,入主东宫,然后把矛头转向受父亲宠爱的弟弟。李煜很苦闷。骨肉相残,显然不符合他的天性。他向弘冀表白,无意争夺太子的位置,但没用,弘冀不相信他,认为他伪装。

史称“李煜为人仁惠,有慧性”,弘冀迫害他,处心积虑要弄死他,从他十几岁到二十多岁,持续了好多年。这些年,对李煜的性格及意志走向有决定性的影响。他对皇权毫无兴趣,沉迷艺术既是避祸,更是让仁慧的天性得以伸张。有些皇室成员,是专为艺术和爱情而生,李煜不折不扣是这种人。

针对历史的所谓宏大叙事,为满足自身需要,则往往对人物的特殊性含混带过。现在的中小学生,上历史课容易打瞌睡,跟这种叙事的泛滥有关。历史如此生动,拿到课堂上就干瘪乏味:老师干巴巴的讲,学生昏沉沉地听……

弘冀暴病身亡,李煜的另一个哥哥又当了和尚,他不想做太子却住进了东宫。时年二十三,两年后父亲李璟去世,他当上一国之君。每年要做的大事,是向强大的邻国北宋纳贡,以求苟安。宋太祖赵匡胤,当初是北周一员大将,后来陈桥兵变,上演黄袍加身的鬼把戏,取代北周,立国北宋。

皇帝穿黄袍。李煜为国主十五年,一直穿紫袍,自降等级。朝廷的机构也改了名称,比如中书门下省(最高行政机构)改为左右内史府,翰林院改为文馆等。送往北宋的金帛年年递增。南唐实际上成了附庸国,李煜的想法,是在附庸的地位上稳固下来。反正打不过屡战屡胜的邻国,硬拼死得更快。

南唐除了苟延残喘,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残喘到哪一天,谁也不知道。李煜是抱着侥幸心理的。国内也搞备战,却只能悄悄搞,不敢大张旗鼓。十几万军队,又凭借长江天险,也许能苟安几十年。他还相信佛祖会保佑他,万一打起来了,在众多和尚的吁请下,佛祖显灵,强敌自溃。

赵匡胤忙着灭南汉,几度打得难解难分。李煜坐山观虎斗,侥幸心理有增无减。他过了十年安稳日子,掉头向艺术,饱尝人间罕见的爱情。北宋吃掉南汉,大军屯于汉阳,隔江虎视金陵,他慌了,进一步自降等级,称江南国主。

过四年,十万宋军以不可思议的超常战术突破长江,围金陵,攻了一年才攻破,俘李煜,带到汴京(今开封市),封为“违命侯”。他每日以泪洗面,血泪化为词章,进入汉语表达的巅峰状态。

本文瞄准李煜的艺术,对他的江山忽略不计。而忽略的理由已如前述。

                         2

李煜的书法,小字学柳公权,大字学王羲之。他写大字不用毛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之撮襟书。”南唐末年,北宋初年,金陵、扬州和南昌都流行撮襟书,大号毛笔几乎卖不出去。女书法家特别多,她们为国主的姿仪和才华所倾倒。李煜有时突然出现在街头,引起一阵欢呼。市民认得他,不少人家有他的画像。秦淮河边的歌女,以能唱他的新词为夸耀。

李煜用的笔、砚、纸,驰名江南。

他画竹很内行,一挥而就。

他走路富于节奏感,身姿优美。身高在一米七五左右,体格匀称。外臣内侍都不怕他,宫女们则习惯了他的笑容。他统治国家却不杀人,经常释放监狱里的犯人。薄赋税,少徭役,一般不扰民。奇怪的是,在这个温和的君主治下,百官并未激烈斗争,百姓也能安居乐业。来自江北的军事重压,可能由于旷日持久,朝野都习以为常了。

从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做了南唐国主的李煜,照样风流儒雅。说他治国无方、只知贪图享乐是不恰当的。他的毛病是不愿意研究军事,对这件头等大事意志薄弱。既迷于纸笔又醉心杀伐者,毕竟罕见。南唐到李煜手上已经是第三代了,到处是亭台楼阁温柔富贵,音乐,舞蹈,美食,精致的宫中器皿,动人的街头时尚……生活朝着这个方向已有几十年。李煜又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贵族,血液里流淌着难以改变的东西。要他居安思危,念念不忘军事,显然是难为他了,不符合他慢慢积聚起来的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也思危,不过思得有限罢了。像他这样的男人,怎么可能和北方的沙场老将赵匡胤拚个高低?

李煜的生活中,先后有两个非常出色的贵族少女,美貌,才情,品德,堪比三国时的江东二乔。她们是两姐妹,姐姐叫娥皇,妹妹叫女英,和尧帝的两个女儿、也即舜帝的两个妃子名字相同。她们姓周,史称大周后小周后,娥皇、女英是她们的乳名。熟悉湘妃传说的人,会感到起这样的乳名有点不可思议。

舜帝巡视南方累死了,二妃相拥投入湘江……

大周后小周后,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

还是先讲她们的欢乐时光吧。

《十国春秋》说:“昭惠国后周氏,小字娥皇,十九岁归皇宫。通书史,善歌舞,尤工琵琶。尝为寿元宗前,元宗叹其工,以烧槽琵琶赐之,盖元宗宝惜之器也。”

元宗即李璟,他过生日时,娥皇以司徒女儿的身份进宫祝寿,演奏琵琶。元宗赐给她宫中宝物烧槽琵琶,可见她的演奏是如何出色。据说这烧槽琵琶是东汉蔡邕所制,又称焦尾琴。吴人烧桐木做饭,桐木入火炸裂,响声格外清脆。蔡邕意外发现了,取未烧尽的桐材做成琵琶,琴尾犹带焦糊色。这琴尾的焦糊色因出自音乐大师之手,一直传到今天。

娥皇盛妆入宫,引起皇宫的轰动。她的发型、穿戴被宫女们竞相仿效。她的美貌是早有传说的,她又通书史,善歌舞,弹琵琶胜过宫廷乐师。这一年她十八岁,妹妹女英年龄还小。她对李煜的大名也是耳闻已久,入宫演奏,发挥出色,指间隐隐约约送出一颗春心。李璟叹服,一咬牙,把宫中宝器烧槽琵琶也送出去了。李煜呢,更是颠倒魂魄,恨不得离座与她共舞。不过他很含蓄,有良好的教养。婚姻大事父母作主,以他皇子的身份娶娥皇不难吧?

一年后,娥皇嫁给李煜。婚礼极为隆重,太子弘冀不高兴。

李煜坠入情网,一坠十年。爱情始终鲜活如初,一对优秀儿女,美男艳妇,携带各自的艺术细胞投入对方,将阴阳调畅推向顶峰,灵与肉完美融合。

今人以不谈爱情为时尚,“闪婚”、“闪恋”流行都市。其实这也挺好,把爱情暂时存放起来,等潮水般的“情躁”退去之后,再来重新打量爱情,重新赢得它的美仑美奂。

宫中美少女多,李煜享有特权的。可他几乎把皇室的特权忘了,年复一年,跟娥皇情深意笃。史料记载明确,并非后人虚构。单凭这一点,李煜的人格就能得高分。他天性善良,又能欣赏优美的女性。所谓爱情,这是关键处。互相激活,各自实现,从肌肤的所有细节到内心的无限憧憬。马克思他老人家显然是很懂爱情的,所以才下定语: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符合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