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模拟战 apk:李敏:每当经过长安街看到天安门上爸爸照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2 03:46:03
李敏:每当经过长安街看到天安门上爸爸照片……    时隔六十载,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的女儿李敏对开国大典那一刻依然记忆犹新,每每谈及,禁不住激动万分。

  李敏现在已年过七旬。她对记者说:“我是一九四七年从苏联回国的,一九四九年开国大典时我十二岁,和爸爸住中南海。 开国大典那天我心里特别激动,我知道这是国家的大事,小孩子不应该跟着去。但我心里特别想跟着爸爸上天安门,又不敢说,不敢提任何要求。开国大典下午三点开始,我就在中南海听广播,在广播里听到爸爸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特别高兴,心想,我们的国家从此就强大富裕起来了。”

  “那天,晚饭前,爸爸从天安门城楼回到家,休息了一会儿,晚饭过后,就带着我们又从中南海出去,去天安门观看礼花。 晚上八点,五颜六色的礼花开始在空中放起来了,我坐在爸爸身旁,不时拉着爸爸的大手说:爸爸,快看,这像什么花,那像什么花……”

  李敏说,开国大典这一重要时刻已被载入史册。我后来在电影记录片中看到大阅兵的场景,看到爸爸魁梧的身躯,听到宏亮的声音,内心的骄傲自豪就别提了。 多少年来,爸爸那宏亮声音时常在我耳边回响。爸爸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英姿永远定格在我的心中。直到现在,我每经过长安街看到天安门城楼上爸爸的照片,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开国大典的那一幕。

  一九三六年冬天,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女儿李敏出生在陕北的窑洞里,李敏四岁时去莫斯科与妈妈在一起, 一九五九年李敏与大学同窗孔令华结为夫妻,毛泽东亲自参加主持了婚礼。李敏育有一双儿女,儿子孔继宁从事传媒业。爱女孔东梅是个漂亮能干的姑娘,前不久她去台湾访问,成为热点人物。孔东梅在北京开了一家“菊香书屋”,书屋的名字是当年毛泽东在中南海故居的名字。

  孔东梅还是个作家,她在心血之作《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毛泽东与贺子珍》一书中有一段纪录:“ 一九四九年,外婆贺子珍想去北平,因为外公即将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里还有她在井冈山的老战友和好姐妹,能目睹开国大典,会让外婆觉得不虚此生。但没能实现……。一九七九年九月九日,外婆终于到了北京。外公已安眠在天安门广场上的纪念堂。外婆坐着轮椅进入了毛主席纪念堂,升降机缓缓托起水晶棺,外公又出现在外婆眼前。外婆告诉自己:不能哭。她决心好好看看外公! ”

  三十多年来,每逢九月九日和十二月二十六日,是毛家后代相聚的日子。李敏和李讷等亲属在这一天总要一起到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去看父亲。

  李敏对记者说:“现在我很少出门,不过多的会客,就在家里的厅里走动做一些锻炼。我每天要看新闻联播和军事频道,再看看有关农业节目。喜欢听老歌和红歌,现在年轻人唱的流行歌曲听起来不习惯。”

  李敏说,从小父亲就教导我,要艰苦朴素,和普通百姓一样生活。我牢记这一点。现在我已经彻底的平民化了,我如果上街,去公园,根本没人认出我是毛泽东的女儿。
     毛主席——永远的精神领袖!     毛主席——永远的精神领袖!毛主席文韬武略、诗文书史,令人钦佩;爱国爱民、疾恶如仇,令人尊敬;但仅此还不足以让中国的普罗大众、穷苦百姓对他爱戴如此之深、维护如此情切。有些人永远也弄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他们如此费了牛力地诋毁了毛主席几十年,依然还是有那么多人热爱、尊敬、崇拜毛主席;他们也总是弄不明白以他们混倒黑白、信口雌黄可到众口烁金的水平,怎么就偏偏对毛主席一点作用都没有;他们也总是想不通,为什么百姓对毛主席的维护就象维护自已的亲人。他们对此毫无办法、一筹莫展,只能收拾好阴暗而又沮丧的心,恨恨地骂声百姓“愚民”,继续以各种手段从各个角落将一盆盆的阴冷的污水向主席和主席时代泼去,虽然于事无补且使人徒生反感,但他们只能惯性地污蔑着并永远沮丧着。

为什么百姓象爱护自已的亲人样爱护毛主席?为什么百姓对于一些无耻之徒对主席的污蔑比骂了自已还难受?古今中外,名人、大人物并不少,也都有自已的过人之处,被许许多多人拥护、尊敬甚至崇拜,但没有一个人象主席这样被无数的人民当作最亲的亲人所热爱,当作最亲的亲人所维护。被人崇拜难,被无数的人崇拜更难,但被无数的人当作亲人来热爱、拥护,已经不是难上加难了。

为什么毛主席被人民百姓当作亲人?有些人永远想不明白的事,人民想也不想地就回答出:因为他把始终人民百姓当做亲人,因为他来自平民、终其一生为平民为荣,从不轻视普通人民,所思所谋全为人民,历史性地喊出了人民万岁,历史性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党政一切工作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

   他还在读书求学时,因为长沙的一女青年反抗包办婚姻而自杀的事,悲愤之下,九度著文,为废除那压迫女青年以及那个时代的所有女性以及普罗大众的旧制度大声疾呼。还是在读书求学时,他对旧社会书籍发出了振聋发馈的质问:为什么所有的主角都只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而没有一个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在青壮年时,别人都纷纷留洋镀金,而他却在寂寞中走遍了三湘大地,更深地了解了中国农民的现状和所思所想。他曾四度接见普通赤脚医生谭祥官,曾为江西余干县消灭血吸虫病而夜不能寐并忘情地写下诗二首,曾接见了无数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当官的可能怕他,但百姓却是亲人般热爱他。他在百姓中的笑总是那么爽朗那么纯真,而百姓对他也是那么随便、那么亲切。总是忘不了这样一个黑白镜头,他与一群人走在田间地头上,也许是走热了,他边走边脱下了那中山装上衣,那么自然!他创建了一支人民自愿参加并忠心拥护的人民军队,这支军队与他所领导的政府一样,也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原则。
   毛主席的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一个目标、口号,更是实实在在地以各种政策、各种方式来加以落实的具体行动。
   他对人民的教育、科学知识、健康、医疗卫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观注、不遗余力地投入,使一个不知现代化为何物还停留在中世纪的中国开始以建设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并部分地实现了这一目标。为解决让他忧心如焚的人民教育问题,在他的极力倡导下,扫盲班、识字班、夜校应时而生,实实在在地解决了百姓的识字问题,成年文盲人数从八成下降到不足三成。在以他为代表的人民共和国人的努力下,用新生中国极其微薄的财力物力人力,在大部分地区历史性地实现了村村有小学、社社有中学。为了实现普五义务教育,他领导下的工作人员走家串户地苦口婆心地说服农民把自已的孩子送到学校接受基本的教育。他为农村的医疗卫生殚精竭虑,曾怒斥卫生部为老爷部,在他的努力下,终于创办起受到联合国高度赞赏的农村初步医疗制度。就是在那个贫困时代,消灭或遏制了困扰长期中国人多种疾病包括为害多年的恶性传染病。他热爱体育,曾多次身体力行地热烈号召搞人民搞各种体育活动,群众性的体育运动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那个时代的农民不仅种田,还居然打起了篮球、乒乓球等。自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亚病夫这顶帽子就被扔到了太平洋。他还多次不厌其烦地号召人民讲卫生,搞清洁运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甚至婆婆妈妈地提出除四害。那个时代各种实用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被艰难地推广及至广泛应用,农业科技人员走上田间地头,为农民手把手地指导施肥、农药、育种选种等各种农业技术,那时候连放电影都总要先放一段宣传农业知识的短片。他提出了一定要治好淮河,兴修了各种水利工程,直到今天它们还在默默地发挥着巨大效益。我农村老家摆脱靠天吃饭、不怕旱涝就是因为五十年代修的一座小型水库。他还鼓励艺术家走到人民中去,提出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大批艺术家走向民间走到穷山偏壤、边陲小地、苗寨瑶楼,整理发掘出大量以劳动人民为中心的民歌、戏曲等各种艺术,让这些从来不登大雅之堂的下里巴人流传开来。直到今天,刘三姐依然是那么优美悦耳。
   他真诚地尊重、爱护少数民族同胞,把世代居住在中华各地的少数民族当作中华大家廷中重要成员,将各民族都团结在中华大家廷之下,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解决了民族问题,真正地实现了民族大团结。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就以大大高于汉民族的比率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走上了各级机关的岗位,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让多少穷苦农牧民家的儿女接受了教育,帮助少数民族适应现代生产力的要求。他用新中国微薄的力量无微不致地关心少数民族兄弟发展。直到今天,我们的民族政策还是他留下来的。正是因为毛主席对少数民族同胞真诚的爱,才有了来自青藏高原、来自内蒙草原、来自蝴蝶泉边上的赞歌,才有了新疆维族大叔万里上北京感谢毛主席的动人故事。

   他真心地尊重女同胞,以妇女解放为已任,是无数个为妇女解放运动做出成绩最大的一位。主席对各种压迫妇女的观念制度、对那些欺压妇女之辈恨之甚切,对女同胞爱之如亲姐妹。新中国成立伊始,他就拍案而起,一怒扫尽全国* 院,让漫长的逼良为* 的罪恶史远离中国几十年。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并没有歧视这些因苦难而被迫为* 的穷人家的女儿,把这些受尽折磨的已经麻木的苦难人改造成社会主义大家廷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主席非常重视妇女的文化教育,从根本上唾弃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把各种歧视妇女的陈规陋习还给了历史。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让妇女参加各种工作,实行男女同工同酬。一大批新时期的妇女走上了领导岗位,更多的妇女在工厂、在农村、在科研、在运动场上巾帼不让须眉,中华儿女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了法律上和事实上的男女平等。在妇女解放上,他所领导的人民共和国一步到位地赶上了发达国家用了上百年才解决的问题。
   他总是对年轻人充满希望、充满热爱。他曾对年轻人热情洋溢地说: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主席对年轻人从不轻视,连对小孩子都是认真而亲切的,曾多次亲切接见共和国的小主人。主席总是勉励年轻人立下为民服务的大志,总是鼓励年轻人干革命的热情,总是肯定年轻人对权威的挑战,总是敢放手使用自已培养出来的年轻人才。在那个时代,借用我高中历史老师对我们只知道死气沉沉地为高考而发出的感叹说:我们那个时代,哪里有年轻人,哪里就有歌声。他们歌唱,因为他们热爱新生活,他们是用用歌声唱出新时代的自豪的主人翁精神。
   正是因为以毛主席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赢得了亿万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护,才为我们新生的共和国攒下了一笔难为估量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这笔财富如此巨大,以致于我们的敌人也惊叹不已、由衷佩服。一个美国人说:“你们无权不善待毛泽东,他给中国留下的东西会造福好几代人”。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吃着那个时代留给我们的老本。正如李昌平所言,现在的广大农民对党中央仍然是相信的,仍然是热爱的。这种相信来自于哪里?在各种形色色的贪污腐败、视人民为敌的官员严重透支党的威信下,在各种先富起来的巧取豪夺下,在各种无耻文人攻击下,在各种利益集团压迫下、在各种反华反共势力敌视破坏污蔑下,为什么广大老百姓依然拥护中国共产党、依然热爱共和国、依然相信中央政府?难道不是毛主席及其战友为民打天下、为民建天下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而得来的吗?但我担心,坐吃山也会空,长此以往,会不会有那么一天,主席时代所留下来的财富总有被各种驻虫透支殆尽、挥霍一空的时候,当人民对主席的热爱只针对他本人而再也不能转移到共产党之时,那时人民会不会不再相信党、不再相信共和国?
   今天人民怀念、热爱毛主席,不仅是为了毛主席个人,因为作为个人,只要有历史在,就会有毛泽东在,就会有人民对他的热爱在,不会以任何条件的变化而转移;人民怀念毛主席、热爱毛主席,更多的是对新一代共产党人的希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继承主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贵品质。但如果我们还不珍视主席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继续任人将历史割裂,任人污蔑中国共产党、解放军、共和国的伟大缔造者,继续把毛泽东思想的宝贵精神弃之若履,则共产党危亦、共和国危亦!
   如果自已都不珍爱自已的领袖,不尊重老一代共产党人、上一代人民所做的伟大贡献,就必然给那些反华反共、向往西方的人以极好的借口。一些人一步步将矛头指向三反五反,援越抗美、抗美援朝,进而到延安整风、苏区肃反、抗日、红军整编、党指挥枪甚至整个共产党的斗争,把毛主席、这些否定不仅来自于毛主席从来所不屑的海外反共反华分子,来自于某些精英、专家以及其它形形色色的人。他们今天反的是毛主席,反的是毛主席时代,明天反的就是现在和将来的共产党,反的就是现在和将来的时代,反的就是整个人民共和国!应该旗帜鲜明地讲出来: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是一个整体,我们共和国从来就是人民的共和国,五十多年的建国史从来就是五十多年的奋斗史。现在很伟大,过去同样伟大。如果自已把历史割裂开来,别有用心的人岂不是乐观其成?热爱毛主席,就是热爱共产党自已; 就是热爱人民。

   真心地希望,不要把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思想只停留在口头上。有些人可以无视历史、无视广大人民的感受、无视毛主席等革命先辈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财富,但共产党人为自身计、为广大人民群众计、为人民共和国计,必须热爱毛主席、维护毛主席并正视那个虽有失误但仍不失为伟大的时代。果真如是,就让那些污辱毛主席、嘲笑过去时代的人尽情地表演吧,几个苍蝇嗡嗡叫,何足惧哉?!

   挽救了中国的革命力量——毛泽东

   为民族大义,不顾个人安危赴渝谈判——毛泽东

6位亲人献给革命——毛泽东

蒋介石战胜了所有对手,败给了人民的代表——毛泽东。

朝鲜战争是美国霸权主义军事强国唯一一个没有打胜的战争(而且是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因为他们的对手是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

在一片废墟上以神奇的意志和速度建设了新中国——毛泽东

对苏联老大哥只有尊敬和友谊决不俯首称臣,挺直了民族脊梁——毛泽东

用算盘和铅笔让火箭上天、试制成功原子弹和氢弹(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的核心技术)——毛泽东

视人民为推动历史发展的英雄——毛泽东

把中国推向世界,让世界认同中国(包括加入联合国及于西方国家建交——毛泽东

谁让人民过不好,谁就别想过好——毛泽东

毛泽东之所以伟大,因为他心里只有人民。

“毛泽东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一个用几年时间就结束了百年战乱的中国;

一个消除了军阀割据实现了大陆真正统一的中国;

       一个没有民族冲突、族群矛盾、省籍矛盾的中国;

一个不再挨打的中国;

 一个没有一兵一卒外国驻军的中国;

一个实现了农民“耕者有其田”的中国;

一个让美国历史上唯一没有取得战争胜利的中国;

一个让美国总统主动要求访问的中国;

一个使人均寿命只有35岁的“东亚病夫”,恢复健康到人均寿命65岁以上的中国;

一个把“一盘散沙”改变东方巨龙的中国;

一个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的中国;

一个实现了“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的中国;

一个在发达国家长期经济封 锁下,经济不仅没有崩溃,而且比世界所有国情相似,经济起点相近的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更快,国民得到的实惠最多的中国;

一个被国际组织评为廉洁指数在6以上,只有轻微腐败的中国;

一个被国际经济学家计算基尼系数在3以下,分配公平的中国;

一个不许一夫多妻、包办婚姻的中国;

一个消除了恶霸、地主、买办、资本家的中国;

一个没有再发生大规模蝗虫害的中国;

 一个使三年二决口的世界第一害河——黄河从来没有再决口的中国;

 一个从小学到大学都实行免费教育,

一个历朝历代都不能消除的匪患,在短短几年就使匪患绝迹的中国;

一个基本消除了黄、赌、毒、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低犯罪率的中国;

一个基本消除了性病、鼠疫、天花、霍乱、伤寒等疾病的中国;

一个识字率从20%上升到70%左右的中国;

一个人口死亡率从1950年的1.8%降低到0.73%的中国;

一个人口出生率从3.7%降低到2%的中国;

一个在城市实行公费医疗,农村实行合作医疗,

一个完全靠自己制造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的中国;

一个不再是每次参加国际比赛都只能拿回一个大鸭蛋的中国;

一个不再是世界记录上没有中国人名字的中国;

一个水浇地占耕地面积从1952年的18.5%提高到1976年的45.3%的中国;

一个每亩使用化肥从1952年的0.2公斤增加到1976年的19.4公斤的中国;

一个每亩耕地用电量从1957年的0.1千瓦小时提高到1976年的13.7千瓦小时的中国;

一个原来不能大批量工业生产铝、磷肥、塑料、合成橡胶、电影胶片、汽车、拖拉机、飞机、机车、大型轮船、电视机、计算机、半导体收音机、照相机、洗衣机、电冰箱、手表、化学纤维、合成洗涤剂,大型、精密机床,大型发电机…..以后全部能够自行大批量工业生产的中国;

一个1949-1976年产量增长:钢129倍、煤15倍、发电量47倍、石油726倍、化肥874倍、水泥71倍、粮食2.5倍、棉花4.6倍、油料1.5倍、肉类2.3倍(与1952年比较)的中国;

一个1949-1976年通车、通航里程增长:铁路2.2倍、公路10.2倍、水运1.9倍、航空8.6倍(与1950年比)的中国;

一个1952-1976年消费品购买力增长4倍,居民零售额7.7倍的中国;

一个1950-1976年平均每年零售物价增长只有1.1%,因此不担心物价上涨的中国;

一个1949-1976年增长:在校学生8.4倍、高等学校5.3倍的中国;

一个1949-1976年增长:卫生机构床位21倍、卫生技术人员数4倍(与1950年比)的中国;

一个1949-1976年增长:摄制故事片7.7倍,翻译片8.7倍、电影观众492倍的中国。

 

看毛泽东《矛盾论》 认识中华大智慧作者:李还木

   从哲学成就上面来看,毛主席在辨证法领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足可以出入“自由王国”来指导现实的革命了。时下非议毛泽东的人很多,但多停留在人身攻击方面,但是如果通读过毛主席的书,则能明了他的伟大性。我不在此评论其人,只说句题外话,小人们看人的坐标就是他自己,井蛙看天的参照不会比井口大。
   如果说辩证法本身自老子时期方兴,到黑格尔成熟,则到毛泽东可以算是巅峰了。由于现代西方哲学的进步,辩证法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但是哲学本身就建立在大量的合理性假设之上才不断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在学问上面是结合了中国的老子和马克思辩证法的,也是当时登峰的,学好毛泽东的辩证法思路(不是阶级斗争论:辩证法是源,阶级斗争是一个时代局限性很强的推论)的确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就像牛顿力学依然在惯性低速坐标系里最方便一样。 

《矛盾论》是多源头的,我认为主要有3个

第一是来自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杂家思想。矛盾论中间的矛盾转化说得如此简单透彻,看起来是不是很象《道德经》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呢?你可以说这是恩格斯的运动论观点,但是毛泽东一定是先知道老子,才知道恩格斯的。此外,毛爱用比喻,这也是先秦时期的文章特点。

第二,马列主义是另外一个重要源泉。《矛盾论》中间多次引用列宁的话,这在毛泽东的后期著作中很少见了。《矛盾论》使用马列结论多是作为定理来使用的,而且对马列的观点的一些不足之处基本都作了提升。

第三,《矛盾论》的理论结构是比较清晰的:定理給明出处,结论给以推理。不过,不知道大家看出来一个隐含的公理没有,就是因果律。因果律是毛泽东在论证矛盾转化中最重要的隐含思想。大家可以在原文中明显地发现这一点。
 《矛盾论》最重要的贡献,是它极其简明深刻的阐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老子的辩证法太玄,黑格尔的辩证法太繁,毛泽东的辩证法就是矛盾。归纳起来2句话:1 抓住主要矛盾,看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这是一个剖面的静态图像。2 因为矛盾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转化(毛泽东称作“斗争”),所以为了达到目标就要斗争,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两个思想并不是仅仅在《矛盾论》里面,它们成功地指导了中国的抗日和解放战争。以往我们爱静态的看问题,就像物理中的3坐标;我个人认为毛泽东是第一个自觉使用四维坐标的(带时间轴),举个例子(请参阅《论持久战》“我国为什么能胜利,为什么不会灭亡。”)主要矛盾是,日本军事经济政治组织强,我方弱小速决必败;日方地小物少需要速战。这是每个人都能看到的。但是矛盾怎么转化,可以朝中国成功的方向转化么,就没有人能够象毛主席那么清楚了。且看他的论证节选:

[“(三二)敌强我弱,敌是优势而我是劣势,这种情况,虽因我之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的努力而有所变化,但是还没有产生基本的变化。所以,在战争的一定阶段上,敌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胜利,我则将遭到一定程度的失败。然而敌我都只限于这一定阶段内一定程度上的胜或败,不能超过而至于全胜或全败,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一则敌强我弱之原来状况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二则由于我之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的努力,更加造成这种相对的形势。拿原来状况来说,敌虽强,但敌之强已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减杀,不过此时还没有减杀到足以破坏敌之优势的必要的程度;我虽弱,但我之弱已为其他有利的因素所补充,不过此时还没有补充到足以改变我之劣势的必要的程度。于是形成敌是相对的强,我是相对的弱;敌是相对的优势,我是相对的劣势。双方的强弱优劣原来都不是绝对的,加以战争过程中我之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的努力,更加变化了敌我原来强弱优劣的形势,因而敌我只限于一定阶段内的一定程度上的胜或败,造成了持久战的局面。

(三三)然而情况是继续变化的。战争过程中,只要我能运用正确的军事的和政治的策略,不犯原则的错误,竭尽最善的努力,敌之不利因素和我之有利因素均将随战争之延长而发展,必能继续改变着敌我强弱的原来程度,继续变化着敌我的优劣形势。到了新的一定阶段时,就将发生强弱程度上和优劣形势上的大变化,而达到敌败我胜的结果。

(三四)目前敌尚能勉强利用其强的因素,我之抗战尚未给他以基本的削弱。其人力、物力不足的因素尚不足以阻止其进攻,反之,尚足以维持其进攻到一定的程度。其足以加剧本国阶级对立和中国民族反抗的因素,即战争之退步性和野蛮性一因素,亦尚未造成足以根本妨碍其进攻的情况。敌人的国际孤立的因素也方在变化发展之中,还没有达到完全的孤立。许多表示助我的国家的军火资本家和战争原料资本家,尚在唯利是图地供给日本以大量的战争物资⒂,他们的政府⒃亦尚不愿和苏联一道用实际方法制裁日本。这一切,规定了我之抗战不能速胜,而只能是持久战。中国方面,弱的因素表现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虽在十个月抗战中有了某种程度的进步,但距离足以阻止敌之进攻及准备我之反攻的必要的程度,还远得很。且在量的方面,又不得不有所减弱。其各种有利因素,虽然都在起积极作用,但达到足以停止敌之进攻及准备我之反攻的程度则尚有待于巨大的努力。在国内,克服腐败现象,增加进步速度;在国外,克服助日势力,增加反日势力,尚非目前的现实。这一切,又规定了战争不能速胜,而只能是持久战。”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辩证法并非万能的。在现代西方哲学上已经有一些更加优势的替代理论了。辩证法的最大缺点就是转化过程是艺术性的而非科学性的,难以把握。这也是毛泽东之所以在“阶级斗争扩大化”(官方语)上面犯错的根本原因。已经有人从信息论的角度推翻了辩证法。当然在poper体系下,整个矛盾论就会被推翻,然而我曾经遇到国内学poper的研究生连大量的西方哲学基础书目都没有看完就拿着“证伪主义”来批判马列了。这是极其不严肃的事情。比起poper,我更加欣赏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用此观点来看毛泽东的《矛盾论》,则是大厦千仞,何患于一斑;智者千虑,名不毁一失。
 

如何认识毛泽东的《矛盾论》

  该文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其基本思想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从宇宙观的高度,发挥了列宁关于两种发展观的思想,不仅指出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是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而且指出形而上学是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书中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书中还阐明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②全面论述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原理,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指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该书从 5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矛盾特殊性的理论,明确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二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结又相互转化。并提出了“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的著名论断。
  
③论证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原理,认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客观依据,规定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定义,说明了找出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方法论意义,并论述了矛盾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根据和条件。
  
④具体地阐明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书中指出:“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对立的互相排除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⑤分析了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即反抗性的矛盾和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指出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列宁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但是要证明和发挥。《矛盾论》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系统地阐述这一问题的哲学专著。同时,它又紧紧围绕中国革命的实践展开论述,具有鲜明的特色。特别是矛盾特殊性的理论,使列宁关于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思想更加深刻化和理论化,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作出了杰出贡献。
 

毛泽东一生最难决策的两件事

毛泽东一生作出的决策何止千万,但最艰难的决策并不多。胡乔木生前说过:“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20多年,记得有两件事毛主席很难下决心。一是1946年我们准备同国民党彻底决裂,一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

  一. 作出同国民党彻底决裂的重大决定
   1945年8月9日,黑龙江两岸和兴凯湖一带,萧瑟寒风中,飘着不紧不慢的雪花,苏联红军的对日战争突然打响了。8月10日,日本政府向中、美、苏等国发出乞降照会。时局突变,中国历史进入了关键的一瞬间。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权,提到日程上来了——是蒋介石继续一党专政、委员长独裁,还是推翻蒋介石的反动政府,建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还是建立一个多党派合作的联合政府?

在这个历史紧要关头,偏僻的延安枣园山沟里,毛泽东日夜焦虑、思考,压力很大。毛泽东是1945年8月9日清晨从叶子龙送来的电报中得知苏联出兵、日本投降的消息的。他让警卫员立即把当时在延安的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叫来,一块儿看电报,研究突变的形势。以后几天,他在自己的窑洞里,思想高度紧张——留着很长的头发,不住地抽烟,牙齿熏得很黑,偶尔练练书法。有时紧抿着嘴唇,把脚蹬在墙角,长时间心事重重地想问题。警卫员几次把饭热了再送来,他都忘记了吃。有时实在太疲劳了,他就躺在帆布椅子上合一下眼。谁都不能干扰他。

毛泽东思想一紧张,工作量一大,心律加快,手心就一直出汗。他让警卫员找个凉东西,冰冰手。警卫员找了半根烧坏的炉条,麻麻碴碴的很不光滑。毛泽东觉得这东西不错,摸上去很凉。他在延安那段时间,把这根炉条摸得乌黑发亮。毛泽东以恢宏的气魄、高超的策略、领袖群伦的决策艺术,与以美国为强大后台的蒋介石斗智斗勇。

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前,枣园一个会连着一个会。1945年8月26日,他召集书记处扩大会议,说出了已成竹在胸的决定:我们要估计到蒋介石逼我城下之盟的可能,但签字之手在我,必须在不伤害双方根本利益的条件下,才能妥协。我党力量强大,有来犯者,只要好打,我党必定站在自卫立场上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之,绝对不要被反动派的气势汹汹所吓倒。待到国民党对于我们无可奈何的时候,可能在两党谈判中被迫承认我们的力量。但是,我们绝对不要依靠谈判,绝对不要希望国民党发善心,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行动指导上的正确,党内兄弟一样的团结和对人民有良好的关系。坚决依靠人民,就是我们的出路。
    二. 作出抗美援朝的重大决定

1950年的10月1日,毛泽东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参加了群众庆典并检阅了部队。虽然北京城内还是一片节日气氛,东邻朝鲜的紧急消息却不断传来。据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叶子龙回忆说,当天“金日成首相发来一封急电,请求中国直接出兵援助。我马上把电报交给毛泽东。毛泽东看后迅速说:'请在京的政治局委员过来开会!’”

入夜后,天安门广场上国庆的焰火尚未熄灭,中共中央便在中南海颐年堂的会议厅里召开会议。从10月1日起直至10月19日志愿军正式跨过鸭绿江,被史学研究者称为艰难决策的“18个日日夜夜”。为了最后下定决心,毛泽东因焦虑多少天日夜不眠。当时任毛泽东卫士长的李银桥记述道:“毛泽东考虑出兵不出兵,连续几天不能入睡,吃安眠药也睡不着。开会那天,他的东屋里坐了一屋子人……满屋子烟雾腾腾,从五六点钟开始研究,一直到后半夜。”有的中央领导人后来回忆说,在考虑出兵不出兵朝鲜的问题时,毛主席一个礼拜不刮胡子,留那么长,想通以后开了会使大家意见统一了,才刮了胡子。如此反复思考,焦虑到了一个星期不刮胡子的状况,这在毛泽东的一生中都是少见的。

在1950年国庆节后十几天内,中共中央反复开会讨论,面对多数人列举的种种困难以及苏联在出动空军问题上一再退缩(开始称两三个月内不能出动,最后声称其飞机不能过鸭绿江),毛泽东经许多天不眠不休的思考,也曾两次要求入朝部队暂停行动。不过经最后权衡,他还是确定:“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历史又一次证明了毛泽东的正确。中国出兵朝鲜,在政治上大大提高了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在经济上保障了国家恢复建设,在军事上也打出了国威军威。(摘自红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