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培拉天气预报24小时:八类农产品深加工装备纳入“十二五”规划-农产品加工设备,农机-机械工业行业-hc360慧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28 09:24:02

八类农产品深加工装备纳入“十二五”规划

2010/6/2/9:7来源:中国工业报

    [慧聪机械工业网]5月18日,在位于北京三里河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大楼二层的一个十分安静、充满书香气息的办公室里,机械工业包装食品机械暨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包装联合会机械工业包装技术分会会长许占林就编制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事宜,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并对记者的提问,侃侃而谈。

    他告诉记者,走到了今天专门编制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行业发展规划这一步,其与很多热爱和从事这个行业工作二三十年的人们,努力了整整十年。

    十年间,许占林们先后八次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送呈有关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的报告,建议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把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作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点之一,列入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等;十年间,对这个问题作过批示的国务院领导、部级领导达10人次之多,涉及部委的前后也有5个之多。

    今年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示“应考虑把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纳入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的精神下达。工业和信息化部不失时机的作了部署:组织编制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4月底,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作会议在安徽合肥召开。

    重视来之不易

    “对农民的疾苦,我们不能麻木。封建时代的郑板桥能做到‘心中为念农桑苦,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做到!”许占林很朴实,也很敢言。

    “我们常说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这是事实。但那是纵向相比。

    事实上,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依然在继续。1995年到1998年间,农民连续四年减收,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十分严重的问题。我们当时就认为,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但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装备滞后,成为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瓶颈。

    “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在机械行业从来没有被重视过。确实,相比起电站设备、数控机床等大型、精密、尖端设备,农产品深加工设备的技术含量差了不少,但是它的重要性和社会经济意义,是无可否认的。我们曾建议拿出支持数控机床等尖端设备十分之一的投资,来支持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若能实现就不是今天这个局面。”    许占林叹了一口气,十分激动地说,“我们是装备制造业大国,但我们农产品深加工业的中高端设备80%都是进口。你们去看看汇源、蒙牛、伊利、雨润……等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大部分设备都是进口。这是我们这些在装备制造业工作的人的耻辱。” 所以,在此次规划工作会上,大家的认识十分统一,一致认为,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对于目前存在的用食品工业代替农产品深加工业,用食品装备代替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的问题,他指出,“食品工业是农产品深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代替农产品深加工业;食品机械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的一部分,不能代替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

    许占林坦言,在为农产品深加工装备呼吁过程中,碰到最大的困难是观念问题。

    “过去我们说是农业大国,但真正重视农业也就是最近几年,大家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科技兴农、装备支农的紧迫性。而且我国行政管理部门分工不明确,制度不规范,主要靠工作人员的个人认知程度、工作习惯、自我判断。但有的工作人员,长期在工业部门工作,对农业、对‘三农’问题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认识不那么深刻,对农产品深加工业又不十分了解,在认识上难免有偏差。说白了,就是机制和体制问题。”

    规划尽显特色

    这次规划编制组织机械、轻工、农业、林业、商业、教育、军工等系统,从事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的国有和民营生产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35位专家,从实际出发,按照突出重点、急需优先的原则,重点对“量大面广、替代进口、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体现工业反哺农业、为农民增收服务”的产品进行规划研究。

    工业和信息化部苗圩副部长对此表示,编制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行业发展规划,对于装备制造业来说是第一次,是解决装备制造业长期存在的“重重轻轻、重工轻农”倾向的一次尝试,是体现工业反哺农业的一次实践。他要求,一定要突出重点,满足为农民增收服务的市场需求,编制出“重实际、讲实效、高质量、高水平”的“十二五”发展规划。

    “苗部长讲的很到位。我们这次的规划要站在行业发展的高度上,显示出装备制造业行业规划的水平和特点,避免与别的部门规划重复或雷同。”许占林告诉记者,“有的部门也有规划,如农业部的农产品加工业规划,重点在乡镇企业,在加工工艺,不在技术装备,特别是重大技术装备;食品工业的装备规划,局限于食品加工,涉及面小;我们规划的是农产品深加工重大技术装备,要求重点突出、技术含量高,装备水平高、成套性能高。”    据悉,此次编制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以贯彻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统筹规划、科技引领、绿色制造、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指导思想;以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水平和安全、卫生、可靠为目标,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从单项技术突破,向技术集成和成套、综合技术装备转变;从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向国内外两个市场转变。 许占林还谈到了这次规划在目标上的与众不同:一是规划的技术装备是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的。二是要体现工业反哺农业。这两条是别的规划所不具备的。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是作为装备制造业的一部分,作为一个独立的、新兴的行业来规划。

    坚持把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纳入装备制造业规划,许占林讲了三条理由:一是因为中央特别重视“三农”问题,把其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和中央保持一致,把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任务,支持“三农”;二是农产品深加工装备按国际惯例有5类,按我们国家统计局的分类有12类,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装备包含了食品加工装备;三是装备制造业要做强做大,就要在工信部的统一领导下,解决长期存在的两个制造体系问题,发挥装备制造业的整体优势,编制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的大行业规划。

    分类有所取舍

    “这次编制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行业规划,我们在分类上下足了功夫,有所取,有所弃。”许占林告诉记者,“这也是会上大家重点讨论并一致认可的。”

    这次从实际出发,重点规划了8类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以后视发展情况再行增减。

    一是粮油深加工技术装备;二是肉、蛋、奶深加工技术装备;三是水果、蔬菜、茶叶深加工技术装备;四是水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五是造纸加工技术装备;六是竹木及其制品加工技术装备;七是特色农林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八是农林牧副渔综合利用深加工技术装备。此外,还有通用技术装备,牵涉多种农产品深加工,是重要的工艺设备。主要包括分离或萃取、干燥、粉碎、杀菌、速冻保鲜、冷冻冷藏、过程与安全控制、质量及卫生检测、包装技术装备和物流设备等。

    许占林向记者举例说明了第7类特色农林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在南京一座荒山上,有野生山栀子花,可入药,若是不加工卖做药材,一斤只有几毛钱,但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共提取出十几种产品,附加值提高了几十倍。他笑着对记者说,“谁要是不了解什么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看一看就知道了。它是不能用食品机械来代替的。”

    他还指出农林牧副渔综合利用深加工技术装备方面大有文章可做,但也是一篇难做而又必须做的文章。

    谈到具体实施“十二五”规划时,会有哪些企业受益?许占林说,这还得在规划编写出来之后,看国家的政策,看国家的支持力度才能确定。初步想法是,准备形成十来个有中国特色、能带动现代农业、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深加工重大技术装备专项工程》。发挥装备制造业整体优势,组织产学研结合的专项工程队伍,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上一个新台阶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