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加热坐垫器:关于“太监弄”得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9/28 07:38:37
 得名跟苏州丝织业发达有关,可看看月底发行的《苏州老街志》
    本报讯(见习记者赵焱)“‘太监弄’这名字谁取的?太有才了!泪奔!你们有没有被震到!! ”昨天上午10点13分,来自北京大兴的网友“想换一个好心情”发布了这样一条微博,立即引发了众多苏州网友的热评,转发300多次,评论100多条,既有人给博主讲起了“太监弄”名称的由来,也有人骂其“没文化”。
    记者一一查看评论,“没文化真可怕”的评论占了绝大多数。也有人看不过去,网友“魔王小帆先生”认为,“人家外地人好奇正常的,又不知道背后的故事。 ”
    记者随后询问了多名刚到苏州工作的外地人员,他们大多认为,取名“太监弄”估计这里曾有宦官住过,至于具体原因,也不清楚。
    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陈其弟介绍,“太监弄”得名跟苏州历史上丝织业发达有关。元代以来,朝廷为了索取丝织品,专门在苏州设立织造局。到了明清,根据《苏州织造局志》记载:历代皇帝均派内官、内使、宦官等来苏州监管织造局,少则一二人,多则十来人。包括宦官在内的众多官员长期居住于此,又因“太监”身份较为特殊,于是把这里叫做“太监弄”,沿用至今。
    据了解,“太监”最初是朝廷官职,到了清代才与宦官成为同义词。所以,明、清两代的太监,并非都是阉人。朝廷派来苏州监管织造府的“太监”,只是一种官名而已。
    实际上,作为古城,苏州的许多街巷路名,如干将路、养育巷,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陈其弟透露,新编纂的《苏州老街志》将于本月底出版发行,全书一共30多万字,届时,数百条苏州老街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也将呈现给广大读者。
    “可以将这些故事简化,增加到《苏州新市民手册》和游客手册中,让更多新苏州人和外地游客真正了解苏州”,网友“姑苏闲云”建议。
(转自《苏州日报》201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