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树珊算命案例:中药电子配方设计是怎样问世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28 10:26:48

中医中药、尤其是中医辨证学说是上帝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这一认知是发生2005年后。本世纪以来,当爱滋、萨斯、禽流感、大面积虐疾肆虐之时,药学家和全球人类才发现:可用的药品资源少得可怜哟!而此时遭受了近百年冷眼的、CHINA 的中草药却大显身手。于是从英国王子到各发达国家政要都开始把目光转向了中草药。美国FDA公开承认中医中药是独立的科学。然而与此同时,中国大陆的一小伙人竟然逆历史潮流而动,掀起了一股攻击中医“是伪科学”的汉奸浪潮,受到了全球华人和我国政府高级官员的怒斥!为了证实中医中药是真正的科学,全球首家中药电子配方设计室问世了!

奇旗中药电子配方设计室的服务设计思想是:现代人由于受饮食、环境污染和精神压力的影响,生成了许多陈年老病和顽固性病症而久治不愈。每当此时,断不要再求助于以抗生素和手术为主要标志的西药了,因为食源性和药源性疾病用西药不仅不会有效,反而会加重。那边有朋友说:“中药我也吃过了,可是也没有好啊”!为什么呢?这里的原因很复杂,但主要的只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辨证不准, 二 处方不利。上述的后一个原因肯定是医者造成的;前一个原因有可能是医者造成的、也有可能是患者造成的。因为辨证是一项互动活动,需要好的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当然不能排除必要的技术检测)。分析医者的原因有二:其一,责任心不强,其二,医(药)术不精;患者的原因比医生复杂得多:1“十个学生十个怕老师,十个患者十个怕医生”,医生问诊时,紧张非常,回答言不符实; 2 不相信科学检测,盲目迷信“老中医切脉”。 明明“问、闻、望、切”缺一不可,他却不知道,只相信切脉万能,所以,医生问得细了,便不愿回答;3 心粗,没有仔细观察自己的体症,医生问及,不置可否;4 心过细,长了病便是“世界未日”,有人怕医生不重视,便夸大其词等等。门诊也好,住院也好,暂短的几分钟过去,只等医生大笔一挥了……总之,真正吃亏的还是患者。
 为了给上述环境 “打补丁”,创造良好的辩证和处方环境,奇旗创立了中药电子配方设计室,并立足为全球华人服务,相信不久的将来,大家都会来与中药电子配方设计交朋友的。因为它是患有陈年老病和各种顽固性病症的好帮手! http://www.qq71.c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