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神医漫画全集免费:商晚期圆形鼎的范铸模拟实验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06:34:07

商晚期圆形鼎的范铸模拟实验研究

董亚巍 (鄂州市博物馆湖北鄂州436000

 

摘要

商早期鼎的足,与同时期斝及鬲的足一样都是锥形足。商早期鼎的腹底披缝,亦与同时期斝及鬲的底部一样,都是丫字形披缝。商晚期鼎的足多为圆形足,底部的披缝为三角形披缝。我们对商晚期的圆形鼎进行了范铸模拟实验。通过制模、制范及制芯工艺发现,铸鼎的工艺应该是从铸鬲的范铸工艺中演变而来。除此之外,还得到一些新的认识。

 

关键词:      青铜器  范铸技术   商代  青铜鼎

 

先秦时期,鼎被人们看作是权力的象征。在各诸侯国的墓葬中,基本都有鼎出土。虽然社会已不再需要铸鼎约2000年,但在中国的现代语言中,常常能听到与鼎有关的成语,如问鼎中原、一言九鼎、人声鼎沸、鼎鼎大名等等。可见鼎在汉文化中,有着不可磨灭的潜意识。在青铜时代的各种铜器中,鼎的器形相对简单,有着相当成熟的范铸工艺技术。

中国的青铜范铸技术,经过了新石器时代至夏晚期前为模索阶段,到商代早期成熟。其成熟的标志,是模具的分型设计与制作,以及纹饰技术的熟练掌握,从而铸造出规整的青铜礼器。经研究我们认为,在范铸工艺成熟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当是商代早期的斝与鬲而并非鼎。

夏二里头期铸造有圆形鼎,但从出土的实物看,当时铸鼎的工艺尚不规范,还处在形制的摸索阶段,其工艺也没有形成后来成熟的制模思想。从这个意义上看,当时人们铸鼎的技术并不成熟,尚处在模索期,对鼎的分型制模的工艺设计,还没有规范的技术,而是借用了铸斝与铸鬲的制模工艺思想。

器物形制的设计思想,来源于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而对器物范铸工艺的铸造,主要取决于模具几何形状的设计思想,即采用分型制模还是采用整模翻范的问题。从出土的实物看,夏晚期至商中期的青铜器多是铸造披逢规整如直线,不大可能是整模翻范的结果,多应是采用了分型制模工艺翻的范。

青铜鼎的形制虽然多,但以圆形为主,其构造绝大多数是一腹二耳三足。从制模的角度看,商代早期到战国,鼎的腹部形状变化都不大,明显变化的是耳与足。早期的鼎耳皆在口沿上为立耳,到春秋以后鼎耳多在口沿外的下面成为附耳。商初期圆形鼎的足多为鬲式足,较为单一,到战国鼎的足则多种多样。这些器形上的变化,都需要有技术上的支持。

工艺的进步是缓慢的,需要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才能逐渐有所发展。因此,在出土的夏商周圆形鼎中,可以看到从最早的雏形到逐步发展成熟,每一个小的技术进步,都有相应的新技术特征留在了鼎的表面。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模技术的进步,二是纹饰技术的进步。

在对青铜器的研究中认识到2个问题,其一,商代晚期圆形鼎的铸造技术,在一次性整体铸造的范铸工艺中,不论是其制模技术,还是范面的纹饰制作技术,都数商晚期的范铸工艺技术水平最高。其二,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可认为商代人的雕塑技术及绘画技巧,都应远远不如后代。如果认同这一观点,就涉及到器物模的塑型技术及范面的手工纹饰技术,就都不可能是具有高超的雕塑技术和绘画技巧的人所为,只能是并不具有以上技能的普普通通的人制作而成。能理清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做范铸模拟实验,亲身体验商代的范铸工艺,因为在我们团队里的人,既不懂雕塑又没有绘画技能。

我们选择商晚期鼎进行范铸模拟实验,目的是为理清圆形鼎制模工艺中的一些必然性,以及技术上下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下面,将我们的范铸模拟实验及研究论述如下。

1工艺的设计

观察商代圆形鼎,发现多在每个足的外则中心有一条垂直的披缝,这条披缝从鼎口沿下一直贯通到足底,其它部位再未见到有垂直的披缝,说明商代圆形鼎的外围是由三块范对合起来浇铸而成,都应是合范后产生的范痕。这三条范痕之间,形成了三个等高及等距离的几何形状,说明三块范是在通一个模上制作的范。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商代圆形鼎大多采用了三分法分型制模。

所谓三分法分型制模,是指将一个鼎型的纵向取三分之一型为模,即取任意两个足,从每足纵向的中心切向鼎腹中心,这样切下来的模体两边的分型面为120度夹角。在这种模上夯制三块相同的范,对合后就是360度的圆形鼎。纵观商代鼎的耳,多呈现了外宽内窄的现象,耳孔则正相反,多呈现了外孔小内孔大的现象。这些现象,都与商早期青铜鬲耳的现象相同,亦说明这些耳的型腔都是在泥芯上制作,为了从泥芯上顺利拔模而制作成上述形状。这种现象向我们传递了三个范铸逻辑的信息。其一,耳的型是横向拔模,即由内向外拔模;其二,由于鼎是三块范,但只有两个对称的耳,明显耳不便在范面造型,但在泥芯上造型却十分容易。因此,耳应是在泥芯上造型。其三,由于耳需要在泥芯上造型,鼎就必须设置芯头,并且芯头的长度要超过耳的高度。本着这些范铸逻辑设计制模工艺,需要分别制作出鼎的腹部模、足模及耳模。其中腹部模与足模是散件,都是在制作原始模时才装配到一起。耳模是与芯盒配合使用的,不需要在翻范的模上使用。

首先制作出原始模胎,从原始模胎上翻制阴模。待阴模阴干后有了湿强度,再在阴模上翻制阳模。将阳模阴干、焙烧成陶模后,在陶模上翻泥范。泥芯需要在芯盒中制作,芯盒是在一套范的型腔内粘贴一层泥片,泥片的厚度即是鼎的厚度,贴好泥片经阴干、焙烧为陶质后,就成为芯盒。下面,将各个工序分别进行描述。

2模胎的制作

模拟实验必须从零开始制模,首先在木板上设计出鼎的平面线图,并在鼎的口沿上增加芯头,芯头应超过耳的高度。只留鼎图的一半,将鼎的线图以内都锯掉,使木板的边沿成为鼎形加芯头的一个边。用这个鼎形的边刮削泥料,就可刮出鼎的形。图1是刮削泥胎的理论图,绿色的部位是刮板,土色的部位是平面工

 

 

                                     ( 图1)

作台,黑色的部位是垫板,红色的部位是被刮板刮削出的泥胎。这种工艺设计简单易行,不需要操作者具有雕塑的技能。只要将泥料堆到垫板上,一般人就能刮出鼎的泥胎。图2是我们按工艺设计制作的一个刮板

 

   

(图2)

 

的两个面,在左图中,可以看到鼎形的边沿开了45度角的斜面以便刮削泥料,是按人的右手操作习惯开的口,右图的鼎形边沿是刀口。制作好了刮板,就可刮出鼎从腹底到芯头的模胎。将练制好的泥料堆在垫板上,垫板在平面的工作台上,垫板的直径等于模胎底部的直径。将刮板紧压在平面的工作台上,手拿刮板将下端顶着垫板,这样就可以刮出设计的模胎。在图3中,上左图是将泥料堆到垫板上。上右图是用刮板刮了约20分钟时的模胎,可

      (图3)  

看到表面较粗糙。下左图为刮了约30分钟时的模胎,可看到鼎口沿的棱角已具雏形。下右图是在刮好后的模胎上修整及抹光。刚堆上泥料时是不成型的,用刮板刮一圈印子后,就可看出哪里需要加补泥料,哪里需要去掉泥料。调整泥料后,刮起来就得心应手了【1】。在刮胎过程中发现凹处还可以不断地加补泥料,直到最后刮好为止。刮出的模胎表面会有许多刮痕,可再用泥料一点点地修补,最后用工具将表面抹光。在阴干过程中,模胎会出现收缩现象。我们刮出的模胎直径为21cm,经10天阴干后,其直径已不足20cm,收缩了约1.5cm。泥料在阴干过程中的收缩是必然的,在设计器物的尺寸时,应考虑这一问题而适当放大模胎的原始尺寸。

3制作原始模 

所谓原始模,即是指用模胎与附件拚兑起来的模。可以翻范的模具,需分几道工序制作,一次性是制作不出来的。其具体的制作方法是,待刮成的模胎阴干后,有了一定的湿强度,将模胎纵向锯开取三分之一型,将泥型安置在120度夹角的木板中,测量泥型两边与木板边沿的尺寸,以保证泥型两边的同心。在图4中一共有7张图,上左图为阴干后的模胎被锯开了取三分之一型。上右图是将三分之一型的模胎往120度

 

   

(图4)

 

夹角的木板上试着安置。中左图是在修整模胎的分型面,为达到模胎两边的尺寸相等。中右图是将模胎安置好后,又将两个半圆形的泥足安置在鼎模胎腹下的相应部位。下左图是正在用泥料将两足之间的三角形空间填平,以便于翻范时顺利脱模。下右图是已经填平后正在修整。从最下面的鼎模剖面结构图中可以看到,两条垂直实线是夯范后的拔模方向,在足的中间虚线以下的部位,形成了倒拔模的区域,造成夯范后范体不能正常拔模。如果不用泥料将鼎模中心的三角凹区填平至虚线处,翻范工艺将不能正常进行。因此,必须将两足之间影响拔模的部位填平。所以,我们制作鼎的原始模时,将此处用泥料填平了。至此,散件的原始模就装配好了。由于两足间填入的泥料湿度相对大,湿强度相对小,需要放置两天。两天后泥料的湿强度明显增大,已有足够的表面硬度可以供翻制泥阴模。

4 阴模的制作

当将原始模装配好后,就可以翻制阴模了。在图5中,上左图是将原始模的两头用木板卡紧,在泥质的原始模表面涂抹一层黑烟灰作为脱模剂。上右图中是将填入的泥料一层层夯紧实。中左图是已经夯得将原始模全部覆盖,但厚度不够,还在继续加入泥料夯制,以增加厚度。中右图是已经夯够了厚度,并

      (图5)  

拆掉了木卡子及木板。下左图是从原始模上脱下来的阴模,可看到型腔表面有许多凹陷纹需要修整。下右图为经过修整后的同一个泥阴模,将阴模表面的凹陷纹全部修复,并将模表面进行了抹光。至此,泥阴模就制作完成了。可看到翻制阴模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翻制阳模,阴模是个中间环节,而阳模才是直接用于翻范的模,必须规整。因此,阴模首先就必须做到规整,才可能翻出规整的阳模。这里所谓的规整,主要是指分型面的标准,如分型面的120度夹角,芯头的圆形等,翻出来的阴模需要测量,作到在翻制阳模前,将问题解决在阴模中,尽量不在阳模上修整。当阴模修整完成后,也需要再进行阴干,待阴干到一定程度,表面有了相当的硬度,才能用于翻制阳模。

5 阳模的制作

用可拆卸的木框将泥阴模框在内,与翻制阴模一样的工艺翻制阳模。将泥料一层层地贴到阴模表面,用小木棍一层层地夯捣紧实,一直将泥料夯到需要的厚度。卸掉木框,将泥阳模从泥阴模上取下来。刚夯出来的泥阳模表面也会有许多缝隙,需要进行修补。用泥料将模面的缝隙都修补完成后,再将阳模套回到阴模上压实后取下来,以免阳模变形。

在图6中,是夯制泥范的过程。上左图是将阴模放入木框中后,用木板将阴模的两端堵住,以挡住翻阳模的泥料,使之成为90度角。并且可以看到,阴模面上土红色的部位,是经过打磨修整的痕迹。上右图是在阴模表面涂抹了一成烟灰作为脱模剂,可看到阴模的两边已经填入了泥料在夯捣。中左图是泥料已经将

      (图6)  

 鼎的腹部覆盖住,并在继续夯捣。中右图中可看到泥料已经夯满了鼎的腹部。在下左图中,是已经将泥料夯到需要的厚度,在用木棒将模的背面夯平。下右图是夯好模后卸开木框,将阳模从阴模上取下来后的阴模阳模对比图。下面躺着的是阴模,上面立着的是阳模。

6修整及干燥

不论翻制的阴模还是阳模,刚翻出的模表面都会存在许多缝隙,不大可能直接翻出完整无缺不需要修整的模,都需要用泥料进行修补。将泥料填入模表面的缝隙中,并将填入的泥料与模面抹平行。当将模表面修整完成后,将泥阳模再套合到阴模上将阳模压紧实,使阳模与阴模达到紧密吻合。如果在修整泥阳模时出现变形现象,经这么一压,变形现象就可复原。图7是从泥阴模上翻制出来的泥阳模,可以看到模面及分型面到处存在裂纹,正在用泥料进行填补并抹平及抹光。

      (图7)  

过去笔者一直有个错误的意识,认为刚翻制出的泥模或泥范必须经过自然阴干。在这种意识下自然会认为脱开阳模后,需要将其放置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进行自然阴干。由于我们当时需要赶时间,将两个鼎的泥阳模及两个簋的方座模放入约70度的窑中焙干,也是抱着实验的心理进行的。尽管是刚翻制出的泥阳模,放入窑中盖好窑盖,一直到两天以后泥阳模被焙干,并没有出现裂缝、裂纹及变形等现象。这一实验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由此看来,如果为了赶时间,可以不经过自然阴干,将泥模直接在窑中焙干,是没有问题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窑在前一天烧了一窑陶范,烧制约24小时,最高窑温约1150度,敞开窑盖取出陶范后,第二天窑温降至100度以下。我们是利用了窑内的余温将泥模放进去焙干的。如果没有赶上这个机会,泥模也只有进行自然阴干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夯出的泥模或泥范可能都只能是自然阴干。当然,这里也不能排除古代也有采用了在窑中进行焙干泥模或泥范的工艺。

当将制作好的泥模经过阴干或焙干后,需要将其烧成陶模,才能用于制范。我们是将经过焙干的泥模又经约700度烧成了陶模。图8中的2个模,其实是同一个模的烧前与烧后。左边是经过修补后没有烧制的泥模,右边是泥模经过焙干并被烧成了的陶模。

      (图8)  

7 泥范的制作

范是用泥料从模上翻制得到的。将陶模放在较平的地面,用木板将模的两头堵住,并用木卡子将木板卡紧,将泥料一层层放在模表面按压紧实,用木杵一层层夯捣紧实,直至需要的厚度为止。卸开模两头的木板,将模与范竖立起来,用手拿着模的两个边慢慢向后拽,模就可以顺利地与范脱开。与翻阴模及翻阳模时一样,翻出的泥范表面也到处是缺陷,需要用泥料进行修补。当将泥范表面都修补完成后,将泥范再回到模表面与模对合紧,将模平放在地面,用手使劲按压泥范背面的各个部位,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防止在修整范面时泥范出现变形。

在图9中,上左图是用木板将陶模两头挡住,并用木卡子将木板卡紧。上右图是将泥料切成小薄片一片片贴在模表面进行夯捣,一直将泥范捣够需要的厚度。下左图是将夯好了的模与范竖起来立在一块木板上,一人按住

      (图9)  

了泥范,另一人将陶模向后拉,逐渐将模从范面脱开。下右图是将陶模从泥范面刚刚脱开。夯范的工艺过程【2】有三个问题需要说明。其一,用于夯范的泥料需要有较高的湿强度。这个湿强度的值,不需要采用现代的科学设备进行测量,即使检测出了数值也是虚的,因为泥料的含水量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没有永恒的值。我们将夯夯的泥料摔成约10×10×20cm的长方形立方体泥团,待到一个约80kg的人一只脚站在竖立起的泥团顶端时,其泥团不会被压变形,宏观上看,如同站在一个木桩上一样,此时的泥料就可以用于夯制泥范了。如果采用含水量较大、湿强度较小的泥料,夯成泥范后的收缩及变形量都会明显大,甚至大到泥范无法使用。其二,在用泥料夯范之前,陶模的表面不需要涂抹任何脱模的物质。我们在同一个陶模上夯泥范,每天使用约8小时,每天在这个模上夯出约10块泥范,从未涂抹任何脱模的物质,也从未出现过夯好的泥范被粘在模上的现象。其三,夯出的泥范表面到处是缺陷,需要进行修补。与夯制阴模一样,修补好后还需要将泥范回到陶模上压实,以防止泥范在修整过程中变形。所以,模上是素面,夯出的素面范相对容易进行修补,如果模上有纹饰,夯出的范面就会带有纹饰,而纹饰的缺陷就难以用泥料进行修补了。由此看来,西周以前的范铸工艺应是制作成素面的模,夯范后在修整好了的范面制作纹饰,应是合理的工艺设计。

8 一般纹饰的范面压塑与堆塑技术

当将范面的缺陷修整好后,就可以进行纹饰的制作了。先在范面起稿画线,将需要制作的纹饰不论凸纹还是凹纹都先用较细的针画在范面作为稿线,画好稿后,可用刀具在范面主纹以外的部位压出较细的雷纹(也称底纹),再用刀具挖主纹,是将要铸成凸起的主纹部位的泥料向下挖除,挖出范面泥料的深度,即是将来铸出凸起主纹的高度。当主纹凹槽挖好后,需要在凹槽内进行压光,再在范面主纹的凹槽内按照需要粘贴泥条,用以铸造出主纹表面的细凹纹饰。由于粘贴上去的泥条保证不了粗细均匀及长短合适,粘贴后可用刀具在泥条两边进行切割及修整。由于主纹与底纹的深浅不一,铸后就形成了所谓的三层花。

在范面制作纹饰时,因为制作的泥范数量多,我们采用了专人制作特定纹饰的工艺,因每个人都会有最为顺手的一道工序。如某人对制作雷纹最顺手,此人就专门制作雷纹,主纹及粘贴泥条的工艺,就由另外的人分别制作。采用这样的工作安排,是集中利用了各人之所长,避开各人之所短。因此,我们采用了分工合作的范面纹饰制作工艺,纹饰制作中的起稿、压雷纹、挖主纹、贴泥条等工序,都是由专人进行制作的,一道工序完成以后就转到下一道工序。                                        

在图10中,上左图是工作人员在泥范面分别进行各种纹饰的制作,图中的站立者,是在修整刚刚夯制出来的素范面,中间两人在挖主纹,另外两人是在范面压塑雷纹。从上右图的范面可以看到,主纹以外的雷纹已经全部压好。左图是正在压塑主纹区以外的底纹。从中右图中可以看到正在压塑雷纹。

      (图10)  

从中右图中可以看到,在用竹质工具将已经挖成凹的主纹压塑平整并抹光。从下左图中可以看到,已经粘贴了一半的细泥条,并用刀将泥条两边进行切割与修整,使得泥条纹饰尽量规整。下右图中是已经全部制作完成了的范面,可看到包括扉棱及足的型腔中都已经粘贴上了泥条。可看到纹饰有凸有凹,达到了商晚期青铜器纹饰中三层花的视觉效果。

在范面制作纹饰的工艺中,也有几个问题需要说明。其一,从起稿到压雷纹、挖主纹、压光主纹、贴泥条等操作,看似与绘画或雕塑有关,似乎需要具有绘画或雕塑技能的人才能进行操作。其实不然,一般只要在旁边看一会,就可以在范面进行各种纹饰的制作了。其二,在纹饰的制作过程中发现一个规律,即雷纹多是顺着主纹的尾部开始操作的。图11是由7个小图组成,上面2个是司母戊大方鼎上的雷纹,中间2个是殷墟出土方彝上的雷纹,下面2个是刘鼎上的雷纹。最下面的是我们制作的泥范表面一组纹饰的局部。虽然来自不同的器物,但上面3

      (图11)  

组雷纹都具有共同的规律,即雷纹的开头都贯通着主纹的尾。这种现象,在商晚期到西周早期青铜器的表面纹饰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我们在范面压塑雷纹时,由于受范铸工艺操作的限制,也不得不采用相同的方法压塑雷纹。其原因很简单,因为主纹的尾在范面往往是凹的尖槽,刀具只有顺着凹尖槽才好向外扩展压塑,从主纹的中间向外压塑就难以下刀了。所以,我们在范面压塑的雷纹结构,与出土商周青铜器上雷纹的结构是一样的。当将雷纹压塑好了后,再用刀将主纹边沿一周切割整齐。图中的泥范面纹饰,的是还没有切割修整主纹边沿时的情景。其三,在范面粘贴泥条较为容易,在粘贴泥条之前,只需要在范面刷一点清水,将泥条粘贴上去后就不容易脱落了。

9 乳钉纹的范面压塑技术                                                

除上述鼎的纹饰外,我们还制作了一些不同纹饰的鼎。其纹饰虽然各不相同,但制作纹饰的工艺技术却都是一样的。下面,再来看看我们采用纹饰斜扎技术制作的乳钉纹。图12是在制作乳钉纹。为2张图组成,上图是将2块泥范对合后,在2块范的分型面之间的缝隙中扎出乳钉纹。从下图中可以看到,乳钉纹为主纹,工作人员在制作好的乳钉纹范面制作鼎口沿下的一周纹饰带,而在泥范的几个分型面上的白色箭头

      (图12)  

所指之处,可看到半个直径的乳钉纹。

在商晚期至西周的青铜器中,不乏有许多以乳钉纹作为主纹的青铜器,此范的范面主要是均布了横向5排乳钉纹。由于乳钉纹都是以器物的中心为基点向外呈放射状申出的,如果在模上设置乳钉,毫无疑问翻范后泥范不可能拔模。长期以来,笔者一直认为青铜器上的乳钉纹应是用工具在范面压塑得到的,但没作范铸模拟实验前无法得到证实。因此,利用这次的模拟实验,我们也对乳钉纹的制作技术进行了实验。

乳钉纹的具体制作方法,是在范面画稿线,在乳钉纹区域中画好方格子线,用一个磨得如同乳钉形状的锥子扎向方格子中心的范面,拔出锥子,范面就会形成一个乳钉纹的型腔,扎进去的深度尽量保持一致。这样的操作,就在范面压塑出了排列整齐的乳钉纹。由于商到西周的圆形鼎绝大多数是由3块范对合而成,分型面必然会出现乳钉的分型处,即一个完整的圆形乳钉,是由2个半径的乳钉组成。观察商周时期以乳钉纹为主纹的青铜器,基本个个如此。同时还有一个规律,即绝大多数乳钉纹是横向看为5排乳钉,纵向看为3个乳钉一排与2个乳钉一排均匀间隔,而分型处却都在纵向看2个乳钉一排处。为什么商周青铜器都要在纵向2个乳钉处分型?通过范铸模拟实验理解了这一问题。因为商代带有乳钉纹的器物多是圆形,如鼎及簋等,其分型不是三分就是四分,六分的很少,在器物的一周,绝大多数存在3处或4处纵向的分型面。乳钉纹是主纹,贯通青铜器表面横向的一周,也存在从3处或4处部位分型的问题。器物的分型首先是纵向的,对于乳钉纹而言,从乳钉多处分型肯定不如从乳钉少处分型更容易。范面分型处乳钉的型腔,是由2块范对合后在2范之间的缝隙中扎入的,在泥范的分型面上,每个乳钉实际只有半个直径的型腔。这样的操作,肯定不如在一块范面上扎出完整的乳钉操作自如。如果有选择的余地,分型的缝隙中就会尽量少安排制作乳钉的操作。所以,在设计起稿时,就需要考虑将纵向2个乳钉一排处放在分型线上,这样的安排,就会在2块范对合的缝隙中尽量少操作。这应是商周青铜器中乳钉纹都在纵向2个乳钉一排处分型的原因。

我们共制作了5种不同纹饰的鼎范。制作第一种纹饰的鼎范时,因为没有制作纹饰的经历,只制作了鼎口沿下一周较简单的纹饰带。通过第一种纹饰的制作后,就都熟练了纹饰制作的工艺技术,再制作别的纹饰就较为自如了。所以,后面的纹饰制作技术越来越顺手,可以制作出较为复杂的纹饰。在图13中,可看到各不相同的4种纹饰的鼎范,都是由于在制作第一种纹饰时积累了经验。                           

      (图13)  

虽然这些鼎范的纹饰都不同,但泥范却都出自同一个鼎模,泥范的几何形状及尺寸都相同。在同一陶模上翻出的泥范,不论制作什么样的纹饰,只要有3块相同纹饰的范,就可以对合成一套可浇铸的鼎范。又由于尺寸都一样,可以使用同一个芯盒制作的泥芯,不需要专为某一套不同纹饰的鼎范制作芯盒及泥芯。这些泥范使用了同一堆泥料,这些照片颜色的不同,是因为在不同的时间及不同的角度拍摄造成的色差。

这里也有一个问题需要提出,即是青铜器上扉棱的问题。凡两边具有阴槽纹饰的扉棱,必须从扉棱的中心分型,这是存在与商周青铜器上的普遍规律。从图中可以看到,有的鼎范两边制作了长短不等的扉棱,扉棱的厚度都只有一半,因两块范对合后,才是一个完整厚度的扉棱。扉棱的型腔中粘贴的泥条,浇铸后即成为凹的纹饰槽。由于需要在扉棱的型腔中粘贴泥条,扉棱的型腔必须是敞开的,才能够下手进行粘贴泥条的操作。如果将扉棱设置在鼎范的范面中心,就无法下手粘贴泥条了,因人的手指比扉棱的型腔还粗。因此,有阴纹饰的扉棱必须分型。

通过这次的范铸模拟实验才认识到,将扉棱制作成模翻到范面是个错误。因为我们在翻制尊范时制作了扉棱的活块模,将扉棱模安置在尊模的两个分型面翻范后,扉棱模被带到泥范的两个分型面上较难拔模,拔模后又较难修整。到最后修整好,往往修整扉棱型腔的时间比翻一个尊范的时间还长。其实,直接在范面挖出扉棱的型腔,只需要数分钟时间,本是十分简单的操作。

有了这个教训,我们在翻制鼎范时,没有再制作扉棱的模,翻出鼎的泥范两边分型面上没有扉棱的型腔,我们用刀具在泥范的两个分型面上分别挖出了扉棱。每挖一个扉棱,只需要数分钟的时间,较之用扉棱模翻范来得更加简单易行。相对用模翻制扉棱而言,在范面挖扉棱更省工、更准确、更自如,也不存在活块模移位的问题。由此看来,在商周青铜器的范铸工艺中,可能没有制作扉棱的模,是直接在泥范表面挖出的扉棱型腔,因为这样操作明显省工省事省时。如果不进行这两种工艺操作的模拟实验对比,就不会想到直接挖扉棱更省工省时省事。如果分别单铸造扉棱,需要另当别论,这里是专指与鼎整铸的扉棱不需要专门制作扉棱模。

10 耳模的制作

商代鼎的耳,绝大多数在口沿的平面上立着。从模上可以看到,口沿以上为芯头,在范包中鼎口沿以上是泥芯,耳就在这个泥芯的部位。所以,耳的型是在泥芯上制作的。制作泥芯时需要安置耳模,所以,需要提前将耳模制作好。我们用木料制作了二个一样的耳模,因为制作泥芯时需要同时安置二个对称的耳模。自商代早期至西周,凡立耳多可看到一个规律,即耳的外面宽里面窄,耳的外孔大内孔小,这个规律在绝大多数商代的鼎及鬲的立耳上都可看到。将耳制作成这种几何形状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芯头上制作耳型后,能够顺利地从芯头上拔出耳模。遵照这个原理,我们制作了二个耳模。图14是用木料制作的耳模,其几何形状及尺寸都一样。

      (图14)  

11 芯盒的制作 

在范包中安置泥芯,才能铸出空腹的鼎。所以,必须制作泥芯。从范铸工艺的角度看,可以采用二种方法来制作泥芯。其一是制作专用的芯盒,在芯盒中制作泥芯,其具体的作法是先在模上夯制出一套素面泥范,在泥范表面贴上一层泥片,泥片的厚度就是鼎的厚度,制作好后即为芯盒。泥片只粘贴在鼎的腹腔中至口沿,口沿以外的芯座,是合范时卡泥芯用的,其直径不能改变,因此不能粘贴泥片。将芯盒对合好,将芯料填入芯盒中捣紧实,打开芯盒即得到泥芯。其二是括模为芯,即将夯范用的模括去一层厚度当泥芯用。如果采用这种方法,需要有三个前提,其一,鼎模必须是整体模,不能是分型的模。其二,要铸造几个鼎,就需要制作几个鼎模,因为一个模括不出两个芯。其三,必须保证括得厚度一致,并保证表面光洁。我们都没有雕塑技能,雕不出整体的鼎模。即使雕出整体鼎模,我们也无法保证括出厚度均匀光洁的芯。因此,我们只能采用第一种方法制作芯盒。

与制作泥范一样,在同一个模上夯出3块泥范,经过几天时间阴干后,泥范有了一定的湿强度,用水将范表面刷湿,将擀得厚薄均匀的泥片分别切成大小块,一块块地粘贴到范表面,用刀将范边沿以外的泥片料切削整齐,这样制作3块相同的泥范,修整对合后就成为芯盒。

在图15中可以看到,操作人员正在范表面进行泥片的粘贴。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笔者在支援农业的铸造生产中,还常采用这种方法制作一些临时铸件的芯盒来制作泥芯。将制作好了的芯盒再经过阴

      (图15)  

干,放置在窑内进行焙烧,经过约700度的烧造,冷却后从窑中取出,再修整后就可以制作泥芯了。

12 泥芯的制作

制作泥芯的工艺,是将芯盒对合好后并用绳子捆好,将芯盒放在平板上,芯盒外套个木筐,将湿泥砂埋入芯盒与木筐之间夯紧实,就可以制作泥芯了。制作泥芯的原理,是由芯盒形成泥芯的空腔,将泥芯料填入芯盒夯紧实,打开芯盒即得泥芯。

我们采用了1个芯盒一次性制作2个泥芯的工艺,即在同一个芯盒中,一次性制作出鼎的腹内芯及腹外芯。图16是由4张图组成,上左图是将泥砂料填入木筐内的芯盒外并正在夯紧实,以防止在夯制泥芯时芯盒开缝。将3个木质的浇口模分别安置在芯盒底部的3个面,就可填入芯料夯制泥芯。上右图是填入一部分芯

      (图16)  

料后正在夯紧实,芯料不能一次性填满,需要一层层地填,一层层地夯,才能夯出紧实的泥芯。当将芯料夯到鼎腹底的部位时,需要撒一层草木灰,用以隔开腹底部与足之间的型。当将泥料夯到鼎口沿平齐时,将耳模安置在芯盒内鼎口沿的位置,加入芯料继续夯制,直到夯满芯盒。下左图是将芯盒中夯满并修平整了的泥芯,此时的泥芯上包括有3个浇口的模及2个耳模,都被夯在了泥芯中,只有打开芯盒后才能看见。下右图是将木筐竖起来掏掉芯盒外面的泥砂,准备将芯盒取出。在泥芯的底部,可看到3个浇口模。

将芯盒外的泥砂清理干净后,将芯盒口朝下放置在平板上,解开绳子,将芯盒一块块打开,取下3个浇口模,再拔出2个耳模,将3足之间的腹外芯与腹内芯分开,就可以分别进行修整了。在图17中,上左图是将芯盒放在一个平板上,3个人各拿一块芯盒正在开启。上右图是将泥芯上的浇口模及耳模逐个拔出。下左图是将3足之间的腹外芯从腹内芯上拔开,可看到脱开后的腹内芯中心有一处三角形的草木灰区,因为夯制

      (图17)  

泥芯时在此处撒了草木灰,两芯之间的脱离才会如此顺利。下右图是脱离开后的两个完整的泥芯,即腹内芯及腹外芯。到此,鼎上的两个大泥芯制作好了。但是,由于泥芯料是散料夯制的,其表面教粗糙,还需要进行修整。

在图18中,上左图是用刀具在腹内芯上将撒有草木灰的三角形部位削光洁,并要将3条凸起的纵向披缝修平整。上右图是修整后的腹内芯,可看到草木灰被削没了,纵向的披缝也修没了。下左图是将水喷洒到腹内芯表面,再用工具将腹内芯抹光滑。下右图是基本修整光滑的腹内芯。中间的图是腹外芯,也需要将

      (图18)  

草木灰刮削掉并进行抹光修整,可看到浇口开设在腹外芯每个面的中心,上面的三角形凹面已经被修整光滑。由于腹外芯在范包中只使用这一个凹面,其它的面都被范夹着不接触铜液,因此不需要进行抹光的修整。腹内芯的芯头部位,其作用是安置两耳及与范面的芯座配合,没有鼎的型腔,对其部位进行修整也没有实际意义,因此,芯头部位也不需要进行抹光及修整。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商早期以来的圆形鼎,基本没有平底,一般是腹内凹腹外凸,泥芯就必然是腹内芯凸腹外芯凹。如果按照这种几何形状的泥芯制作芯盒,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我们采用了自然成型法,是在夯制泥芯时自然产生的凸与凹。其具体的制作方法,是当在芯盒中夯制泥芯时,芯盒是足朝下、口沿朝上放置的,填入芯料夯制到腹外芯的最高面时,其面是平直的面,在其上撒入草木灰后再填入芯料继续夯制腹内芯时,会由于中间受力大,而将腹外芯本来的平面夯成为凹面,腹内芯自然就成为了凸面。在夯制泥芯的过程中,只要采用这种一盒两芯的制作方法,不论怎么注意,夯下来都会自然形成这种结果,只是每套芯的凸凹程度不尽相同。解决每套芯凸凹程度不同的办法也较简单,只需要在每套泥芯夯制出来时,分别在腹内芯与腹外芯的某个面上分别做出不同的记号,将来烧制好后就可顺利地进行配套。

13合范与焙烧

合范需要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在焙烧前对泥范进行对合,第二次是在焙烧后,又会出现轻微的变形,对陶范再进行对合。刚从模上夯制出的泥范,其两边的分型面是标准的,两块泥范的分型面对合是严实的。但经过一段时间阴干后,都会有所变形,范两边本来较平整的分型面,会出现凸起处亦会出现凹陷处而高低不平。虽然每块鼎范都出自同一个模,但在阴干过程中的收缩及变形情况却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装窑进行焙烧前,需要先进行配套及对合,因为泥范比陶范更容易修整。如果烧成了陶范,配套及对合的难度会明显大。为了实现铸出鼎的披逢细及规整,我们对泥范两边的分型面进行了修整。

首先需要将一套鼎的3块泥范试合,根据每两块泥范分型面缝隙的大小来修整分型面,直到分型面都对合严实。用泥芯当范腔的标准,每套鼎的泥范都按泥芯的几何形状及尺寸进行合范。将泥芯放置在平版上,将修整了的泥范一块块与泥芯对合,泥芯是芯头朝下放置,泥范的下面是芯座,合范时,3块泥范的芯座都应该夹着泥芯的芯头,这样就会将泥芯固定在范腔中不偏心。对合的标准,是当3块泥范都夹住了泥芯,而3块泥范的分型面又都对合严实了,在泥范的上面3条缝之间分别打上不同的对合记号,泥范对合的工序就完成了。                               

在图19中,上左图是在修整鼎范的分型面,上右图是在试着对合。中左图是将泥芯安置在平板上,试着将一快泥范的芯座卡住腹内芯的芯头,可看到芯座与芯头之间是紧配,芯的腹部与范的腹部及口沿之间有缝隙,这缝隙就是鼎的厚度。在中右图中,可看到两快泥范的芯座都卡住了腹芯的芯头,而两快泥范的分

      (图19)  

型面也对合严实了,正准备合上第三块泥范。在下左图中,可看到3块泥范都对合到位了。在下右图中,可看到将对合好了的范用绳子捆绑固定后,在泥范包的最上面画出对合线以作对合的记号。

由于泥范已经阴干,再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形及收缩。与泥芯配合好后,就可以进行焙烧了。在窑中焙烧时,泥范是一块块敞开着烧的。所以,需要在焙烧之前作好记号,以便于焙烧后再重新合成范包。

在图20中,上图是将经过阴干了的鼎、簋、尊的泥范及各自的泥芯分别摆放在了两个倒焰窑中,可看到所有的泥范与泥芯都是敞开的,没有合成范包。下图是已经焙烧成了陶质的范与芯。从点火到关风,我们一共烧了约40小时,烧成温度为1150度。当打开窑盖逐渐降温后,从窑中取出范与芯,放置在较干燥

      (图20)  

处待自然冷却。经过一夜的放置,第二天彻底冷却至与当时的气温相同。

14 浇铸与清理                               

我们先后浇铸了6次,每次的浇铸规模基本相同。因后面的浇铸没有拍照,今仅以第一次浇铸为例。2008年12月13日,当日天气阴,气温3-10度。在图21中,上左图是按焙烧前合范时作的记号将范与芯对合成范包,并用绳子将范包捆紧。上右图是将合好的范包埋入木箱的湿沙土中,并在范包上压上了重物,以防止浇铸时铸件上涨。将范包埋好后,我们测量了范温,测温仪显示范温为11.6度。当时的气温为7

      (图21)  

度,范表面温度偏高是因为离熔炉较近的缘故。在下左图中,是熔炼好了的青铜从熔炉中取出,并静置了数分钟后准备浇铸,此时测量青铜液的温度为1087度。我们配制的青铜为三元合金,其化学成分为Cu88、Sn10、Pb2。在右下图中可以看到,将青铜液浇满了范腔。

在图22中,上左图是浇铸完成后约10分钟,测得三块范中夹着的腹外芯温度为38.4度。泥芯的三个面都是浇口,浇铸时由一个口浇入铜液,而三个口都是互通的,因此泥芯是三个面受热,在1000多度的冲击下,经过10分钟后,泥芯的温度也只有不足40度。

      (图22)  

在上右图中可看到,浇铸10分钟后,将范包从沙箱中取出来时,范外表面的温度只有14.5度,捆范的塑料绳尚完好没有被烫断。这些现象都说明,泥芯与陶范都有着较好的保温性能,其导热的性能差。只要稍加注意,浇铸后就可以用手从容地进行清理操作,不容易烫伤人的手。在下左图中,是操作人员正在用工具掏泥芯。下右图中,是将三块范与铸件脱开,可看到鼎口沿以上的披缝。

在图23中,上左图是刚浇铸出的鼎毛坯,口沿下具有一周纹饰带。上右图中的鼎腹部铸满了凸凹不等的纹饰,正在清理三足之间的芯料。在中左图中,是一个脱开了一快半陶范的鼎乳钉纹,可看到铸满了乳钉纹。由于乳钉纹是呈放射状,铸后的范较难完整脱开。在中右图中,是五种不同纹饰鼎的毛坯。在下

      (图23)  

左图中,是两个鼎的毛坯,可看到口沿以上的披逢,从披逢的破处,可以看到里面的腹内芯,并可以看到披逢非常薄。在鼎腹下面的两足之间,也看到很像披逢的浇铸口,在浇口的两边透着的是腹外芯。这浇口在将来的清理过程中,可以轻松地掰下来。在下右图中,是一个将范与芯都清理了的蝉纹鼎,正在修整鼎耳。图中鼎的纹饰都各不相同,但基本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5模拟实验后的认识

对出土商周鼎研究的认识,与作范铸模拟实验研究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对着出土鼎上范铸痕迹的研究时,是随自己对商周范铸工艺的理解而得出认识,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是否行得通,却是个未知数。通过作鼎的范铸模拟实验研究后,就可认定哪些工艺行得通哪些工艺行不通。行得通的工艺,前文中都已经论述,这里,笔者提出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15.1铸鼎的工艺是从铸鬲演变而来

从出土的情况看,鼎的形制是在夏商之际定型的,但那是锥足鼎,并非后来的圆足鼎。从出土数量看,在夏到商早期的这一历史阶段中,青铜斝、青铜鬲的数量远比青铜鼎多。这说明,斝与鬲的社会用途比鼎大。再从鼎的铸造工艺历史看,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了一个夏代的圆形网格纹鼎,此鼎的三足不是在模上翻出的,而是在范面挖出足的型腔,说明此时尚没有成熟的铸鼎工艺思想。相比之下,斝与鬲的工艺思想相对成熟。斝与鬲的范铸工艺是不一样的,斝的口沿上有柱又有帽,其帽必须分型制模及分别制范。鬲的口沿上没有柱及帽,只有二耳,工艺就没有那么复杂。所以,斝与鬲具有不同的制模、制范工艺。再看商早期鬲与鼎在几何形状及视觉效果上的比较,都是一口沿、两耳、三锥足,都有相同的纹饰带,其铸造结构完全相同,披缝所在的部位也一致。除了鬲在每两足之间的腹部中心有一条凹槽外,其余都与鼎一样。这就是说,如果在制作鬲模时,只要不在鬲腹部中心挖出一条凹槽,其模就是鼎模,挖出凹槽便是鬲模。

在商早期的二里岗如盘龙城遗址及郑州二里岗遗址中,出土铜鬲的数量都远大与铜鼎。范铸工艺本应从制陶工艺发展演变而来,是逐渐将陶器的器形改造后铸成青铜器。在先商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质容器,其足多为锥形。而在这些陶器之中,鬲的数量大,鼎却相对少。先商到商早期的青铜容器以鬲为多且都是锥足,这就不难理解,从制陶工艺过渡到范铸工艺,鬲应是作为主要的工艺技术在发展,而不是鼎。铸鼎的工艺,应是从成熟后的铸鬲工艺中演变而来。

15.2 商早期铸造锥足鼎的原因

夏到商早期圆形三足斝与鬲及鼎的足多是锥型的,这是由于翻范时的拔模规律决定的。用泥料在模上夯范后,模上的造型如果有足够的拔模斜度,泥范就可顺利地从模上脱离,否则泥范就难以拔模。在图24中绘制了3种分型面,上面的是商早期斝的分型面,中间的是商早期鬲及鼎的分型面,下面是商晚期鼎的分型面。从这三个

      (图24)  

分型面的示意图中可看到,上图及中图的分型面都具有非常大的拔模斜度,泥料翻范后,都可顺利地拔模。而在下图中,可看到箭头所指的两个足与分型面的结合部位,都存在内角,两个内角之间形成了倒拔模的死角。如果将泥料夯实在模面,此时的泥范就会被夹死在两足之间的死角内无法                    

脱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将两足之间的死角填起来,即从下图中的虚线处填平,翻范的泥料就会到虚线处止,再不会被填到死角处了。在这样的模上翻范,就不存在泥范脱不了模的问题。所以,在技术没有进步的前提下,商早期鼎的足只能按鬲的足进行铸造。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商中期以后的圆形三足鼎的底部,多存在三角形的披缝,这是由于三块范夹一个三角形泥芯所致。而在商早期的斝、鬲、鼎的底部,多是Y字形披缝,这是因为商早期的范铸工艺还没有发展到铸造圆柱足的技术,是由三块120度的范直接对合产生的披缝,这就是商早期铸造锥足鼎的原因。

15.3 商晚期圆形三足鼎底部三角形披缝产生的原因

在商晚期圆形三足鼎的底部,都存在不同形状的三角形披缝。我们这次的范铸模拟实验对象,是商晚期的圆形三足鼎,我们也遇到了图24中相同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在原始模上将两足之间的三角形凹处填平,填致两足之间最近处,才能顺利的翻范拔模。这样制作出来的模翻的范,对合后会在三块范之间形成三角形的空腔,这就需要一个三角形的泥芯将空腔填实,范与泥芯之间,就产生了披逢,也就自然会在鼎的底部留下三角形披缝。商早期的斝、鬲、鼎都没有铸造圆柱足,都不存在这个问题。商中期的鼎开始铸造圆柱足,模上就必须改动。所以,这就是商中期以后圆形三柱足鼎的底部存在三角形披缝的原因。在我们铸造出的鼎底部,都存在三角形的披缝。

15.4鼎的制模工艺不需要雕塑技能

我们从开始设计圆形鼎的几何形状到制作刮板,再到工作台上刮出泥模胎,及取三分之一型装配成原始模等一系列的制模工艺,在没有任何雕塑技能的人手中,都可顺利地操作。如果采用雕塑技术制模,反而无法保证模两边分型面的规整。因此,我们采用了这种机械式                 

的造型方法,制作出了规整的鼎模。因此笔者认为,只有采用普通人都能操作的机械造型工艺,才应是商周青铜器的普遍制模工艺,而不应是采用雕塑造型的工艺制模,因在商周时期的范铸工匠中,不可能都具有雕塑技术。

15.5 范面的纹饰制作工艺不需要专业的雕塑及绘画技能

在泥范表面制作纹饰时,其操作属于几何绘图不属于绘画。在参与这次范铸模拟实验的人员中,没有专业从事过雕塑及绘画的人员,甚至有些人连文字都写不清楚,但都一样可以在范面顺利地进行纹饰的制作,大家作出的纹饰没有明显的区别。因此笔者认为,商到西周青铜器范面纹饰制作的主流工艺,只是需要熟练,不需要专业的雕塑及绘画技能,是普通正常人都能顺利操作的纹饰技术。

15.6商周的陶范应凉范浇铸

泥范在窑中焙烧时,是一块块范敞开烧的。如果将泥范对合成范包进行焙烧,一是由于泥范包体积大难以搬运,二是很难烧透。焙烧好了的陶范需要再次对合成范包,如果超过60度,人的手将不便操作。笔者作范铸模拟实验近30年,皆是将焙烧好的陶范彻底放凉,采用凉范操作及浇铸,从未出现因范温低而浇不成的现象。在凉范浇铸没有问题的前提下,采用将陶范预热浇铸的做法,一是没有必要,二是增加多余的麻烦,三是由于烫手而没法操作,四是热范浇铸多为废品。没有必要的工艺,本就不可能成为主流工艺。因此笔者认为,商周时期也应是凉范浇铸。

15.7 安置垫片的目的是为固定泥芯

商到西周青铜器上的垫片,以腹底为多,腹壁较少。常见到有说法认为垫片是控制厚度的,看来还需要讨论。空腔青铜器的厚度,取决于范腔与泥芯的直径差,其直径的差额尺寸就是空腔,也就是青铜器的厚度,垫片的厚度必须按直径差设置。这就是说,范腔与泥芯的直径差,决定着青铜器的厚度。这样看来,不但不是由垫片来控制厚度,反而是直径差决定着垫片的厚度。如果垫片厚了,范将对合不严,如果薄了,范与芯就会夹不住垫片而不起作用。所以,垫片的厚度,取决于范腔与泥芯之间的尺寸差,完全是被动的。商到西周的青铜容器如鬲、鼎、簋等,都具有一定的厚度,其泥芯上多具有芯头,范面有芯座夹着泥芯的芯头,泥芯的下面已被固定在范腔中,这一部位根本不需要垫片。我们在腹内芯与腹外芯之间安置了垫片,是为了隔开两芯。只有在腹内芯与腹外芯之间,有必要用铜质垫片隔出空间。因此,在商到西周的青铜容器的底部,多可明显见到垫片,其他部位就可有可无了。所以笔者认为,最早开始在范芯之间安置铜垫片的主要目的,是为在范包中固定泥芯,并非靠垫片控制厚度。

 

15.8鼎耳的方向问题

通过范铸模拟实验可知,商早期绝大多数鼎耳的型腔,应该是在泥芯上制作的,当然,商早期的鬲耳也不例外。泥芯本是个360度的圆形,在制作泥芯过程中安置耳模时,本不存在方向性。范腔是圆形,泥芯也是圆形,任意方向范都可以夹住泥芯。只要耳模在芯盒内安置成最大距离,即便安置在芯盒内的任意方向,都会夯出相同的泥芯。所以,耳的型腔在泥芯上本是不存在方向性的。两耳在鼎口沿上的方向,完全取决于合范时泥芯在陶范内的方向。合范前耳的方向是不确定的,合范时工匠把耳固定在范内的哪个方向,浇铸后的耳就在哪个方向,完全是在合范时造成的。只是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对称平衡,工匠会选择现在我们看到的两种方向固定泥芯,而不大会选择这两种方向以外的其它方向。其实,任何方向的耳都可以随意铸造出来。过去曾有观点认为,商早期某个方向的鼎耳时代早,某个方向的鼎耳时代晚,这可能是一种误解。因为在出土商早期的青铜鼎及鬲中,两个方向的耳都同时存在,这也说明了合范时的可随意性。

15.9鼎的腹外芯制作问题

从出土鼎的范铸痕迹看,在笔者见到的商至西周的鼎中,都制作了腹外芯。圆形鼎的底部很少有平底,多是呈腹内凹腹外凸的形状。毫无疑问腹内芯与腹外芯必须与其几何形状相反,否则难以铸出腹内凹腹外凸的形状。在前文中,已经谈到了两个泥芯是在同一个芯盒中一次制作出来的,问题在于这个时期有许多的青铜器都存在这个问题。如簋、尊、彝、罍等凡铸有柱足或圈足的青铜容器,都存在相同的问题。我们不但采用这种“一盒两芯”的方法制作了鼎的腹内芯及腹外芯,我们还采用此方法制作了圈足簋、方座簋、鬲、椭圆形壶及尊的腹内芯及腹外芯,并且都成功地铸造出了青铜器,因为我们也做了以上所列青铜器的范铸模拟实验【3】。通过这些模拟实验,笔者认为,这种“一盒两芯”的制作方法,其操作十分简单,不需要分别制作两个芯盒,其两芯与范之间的配合也十分顺利。如果专为腹外芯再制作一个芯盒,一是没有必要,二是其制作难度大,三是两芯与范之间也不容易配合。所有笔者认为,“一盒两芯”很可能是当时普遍采用的一种制芯技术。

 

 

 此文发表在《四川文物》2010年5期上,有所改动,以发表出来的为准。

 

【1】此模拟实验中的刮板及泥模胎皆是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研究生凡小盼制作的。

【2】此鼎范是由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佘玲珠、李小莉制作的。

【3】制作圈足簋、方座簋、尊及椭圆形壶的各个范铸模拟实验,都有专题论文将分别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