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手术并发症:"闯关东"苦难与梦想同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5 19:41:43
   从1910年到1940年,中国北方有3000多万人口进入中国东北,而且不是政府安排的,为什么?
    大概的原因是:
    1.在1911年清朝覆灭以前,满族政权不允许中国汉族大量进入东北(满州),担心被汉族同化,所以东北人口一直很少,但土地肥沃.清朝一旦覆灭,就有大量北方汉族人口进入东北.
    2.1895年日本击败中国(甲午战争),1904年日本击败俄罗斯在东北的势力,1910年日本占领全部朝鲜,并且进入辽东半岛,后来在国际社会和俄罗斯,英国,美国压力下停止前进,只是占据了半个东北,另外一半由东北军阀张作霖占据.
    3.1920年中国北方受灾,而且军阀混战,土匪强盗猖獗,大量山东,河北,河南的贫苦农民分别从山海关和山东半岛进入东北,所谓"闯关东".1927年国民党北伐成功,北方军阀岌岌可危,日本担心国民党统一中国以后国力强大,所以在1928年炸死张作霖,企图将其儿子张学良作为傀儡统治东北,但是张学良加入到国民党阵营,于是日本人恼羞成怒,直接武装占领东北全境,就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然后扶植傀儡皇帝赙仪成立'满州国'.
    4.日本在东北接管了俄罗斯的煤矿,铁矿和铁路,工厂,并且加以扩大,成为当时东亚最大的工业基地,并且从日本移民10万,企图将东北作为日本的殖民地.工业发展也需要大量中国农民作为劳工,所以"闯关东"风潮不会停息.
    5.在1910年到1940年左右,东北局势相对华北,比较稳定,战争较少,而且土地肥沃人口少,日本的工业基地也需要大量中国劳工,所以形成近代移民潮.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国共两党开始东北战役,随着战争的进行,"闯关东"的移民潮才逐渐停息下来.
    所以,今天东北的吉林和
黑龙江大多保留了东北本地人口特点,而辽宁省却有着鲜明的中国北方人特色,接近山东,河北,河南人.
山东人闯关东   
  闯关东,历来是劳动人民伤心的事。其实几百年前,充满传奇色彩的“闯关东”就开始了,被喻为空前的大举,山东人则是这一移民大潮的主力军。这就意味着血缘、地缘关系的延伸和社会关系的扩大——东北是山东人的第二故乡。   
  在胶东地区和山东的其他地区,几乎村村、家家都有“闯关东”的,过去甚至村里青年人不去关东闯一闯就被乡人视为没出息,“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在东北,山东人很多,有人说十有八九,有人说十有七八。有的多少辈以前就去了。“闯关东”由来已久,正是这种“由来已久”在齐鲁大地承传、沉淀、累积,这种传统积淀越厚,能够讲述“天下第一关”是山海关城的东门,出了这个门便到了关外大地,进了这个门便是中原。其实一关之隔的土地并不曾真的有什么不同,然而,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数以万计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在跨过这个关门时,却有着不一般的感受和经历。  
  从“流人”到“流民”   
  山东人移民东北由来已久,清初民族矛盾尖锐,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其在中原的统治地位,采取了极其残酷的镇压手段,其中之一就是将“造反”者遣送边陲“烟瘴”之地,山东触犯刑律者多发配“极边寒苦”的东北,这种遣犯史称“流人”。细数这“流人”,有农 民起义被镇压后的余众,有文字狱或科场狱案获罪人士,有刑事犯及其家属,有失职或犯罪官员、兵士等。
    这时的关东“人迹罕至,出塞 渡湍江,越穹岭,万木排列,仰不见天,乱石断冰,朔风狂吹,雪花 如掌,异鸟怪兽,丛哭林嗥”。在关内生活惯了的人,到那绝塞荒山、冰天雪地、远离乡土、举目无亲的环境里生活,实为凄惨。然而,此后不久,就是这样的荒野之地也没能阻挡大批山东人自发地来到,史称“流民”。   
   清朝初期,山东大地赤地千里,大片荒芜,有一户之中只存一二人、十亩之田只种一二亩者,人口已经下降到400万人,顺治十八年,社会恢复,招集流散,人口达到880万人。在经过“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康乾盛世,山东人口更是在道光年间突破了3000万人,此后仍有增加,最高时为3778万人。人口的增加使耕地相对减少,尽管“山峦海滩,开垦无遗”,但人均耕地还是在乾隆年间就降到了“温饱常数”之下,只有3.68亩。于是,山东各地官吏同声呼吁:“户口渐增,百病以人多为首。”    
  在清一代,山东历年水旱灾害频繁,几乎是无年不灾、无处不灾。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路遇介绍,在清代268年中,山东曾出现旱 灾233年次,涝灾245年次,黄运洪灾127年次,潮灾45年次,各种自 然灾害之严重超过全国其它各省。康熙四年的特大旱灾,更是全省10 7州县无一幸免,“草木皆枯”、“人多饿死”、“道多饿殍”、“ 人相食”的记载充斥大小县志。不仅天灾,人祸也接踵而至。咸丰年 间,“鲁捻”、幅军、长枪会军、文贤教军等起义烈火烧得山东“大 半糜烂”,在兵燹的冲击下,山东人的生存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到 关东当“流民”就不足为奇了。   
  “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  
  自古以来,山东人是“安土重迁”的典型。人口压力、天灾人祸、 满清政府的政策导向等构成了山东人闯关东的外因,从更深处看,自从1860年法国人的炮车碾过烟台的大街,1895年日本人在威海接受北 洋水师的投降约文,1897年德国人的铁甲战船驶进胶州湾……面对这 一幕幕耻辱的历史图景,山东人以圣人之乡自居的优越心态逐渐被冲淡了,于是,乡土意识开始淡化,冒险精神逐渐增强。最初,闯关东 的流民一般春往冬归,但越来越多的流民开始在关东大地生根。
   清代山东人闯关东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1644至1667年,清朝廷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 ,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户益繁息”;1668至1860年,为维护满洲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 康熙七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东北实行禁封政策。
    当时,沿山海关一带遍植柳树墙,中间用绳索相连,满洲兵驻扎在那里严密地看守着关口,不允许汉人出关。但这种政策并没能阻止山东闯关的流民,此时流民“担担提篮,扶老携幼,或东出榆关,或东渡渤海,蜂涌蚁聚”,一时间山东人的足迹踏遍了辽阔的关东大地;1861至1911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蚀
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 1860)正式开禁放垦,打开虚掩的大门,正式向流民敞开,“东三省之开放设治,遂如怒箭在弦,有不得不发之势矣”。
    伴随着关东地区的逐渐开放,流民“出关谋生者,日以众多”,年增年长,蔚成大观,
山东、直隶流民更是“闻风踵至”,“终年联属于道”,使东北终于 成为一个“移民社会”。据估计,宣统三年(1911年)东北人口共1841万人,其中约1000万人是由山东、河北河南省先后自发涌入的流民,“而其中以山东为最,约占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由此推断,清代山东移往东北的流民约在七百万至八百万人之间”。规模之巨,可以想见。
   进入民国时期,山东人闯关东迭起高潮,历年进入关东地区的人数多寡不一,但至少也在20万人以上,而超过百万人的年份有四年。 民国38年(1911年-1940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留住东北的山东人口达到792万之多,“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 诚可谓“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   
  苦难与梦想同在的闯关路  
  闯关东并不如想象中的浪漫,那些挣扎在生存边缘的人们留下的故事充满了悲伤和苦痛。鲁东流民大都泛海到辽东半岛,然后北进,散居在东三省各地;鲁西大都沿陆路进入山海关,然后进入吉林、黑龙江各地,就其移民过程来说,开始是定居于辽河流域,之后渐次北进,至嘉庆、道光年间已经大量进入黑龙江地区。  
  “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由奉天入兴京,道上见夫拥独轮车 者,妇女坐其上,有小儿哭者眠者,夫从后推,弟自前挽,老媪拄杖,少女相依,踉跄道上,丈夫骂其少妇,老母唤其子女。队队总进通化、怀仁、海龙城、朝阳镇,前后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寝者皆山东移民……”这段文字生动地记叙了闯关东的艰辛旅途,当年许多闯关东的山东人“挑起箩筐,一头放孩子,一头放锅子”地前往东北垦荒,大体就是如此情形。   
  闯关东的山东人进入东北后从事的职业以农垦为主,兼有其它各业。清初,移民数量不多,大多从事采参、淘金、砍伐森林、猎取兽 皮等职业,出现很多“走山者”,他们不顾朝廷禁令,常常成群结队 驮负粮布深入深山,有些采参、淘金人入山既远,一去不返。
    此后, 移民渐以耕作为主要职业,开始他们既没有土地,也没有开垦权,于是“始而为佣,继而为佃”,“租得旗人土地,从事耕作”。也有私自开垦土地的,“山东人入境者即集合同族,建造所谓家屋之窝棚,以为根据地,开始在附近土地烧荒,第一年种荞麦,第二年起顺序栽种高粱、稻粟”。山东移民的到来带动了东北农业的发展,关外“土 宜稼穑,收获之多既倍于他省,粮价之贱亦丰于内地”,“每遇丰收之年”,竟有“熟荒之虑”。   
  此后,山东人在东北的商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都大有作为。突破封禁而去东北的商人中有为人称道的“山东帮”,《满洲地志》记载:“山东人励精克己,勤俭耐劳,富于团结力,劳动者互相扶助,商人互通缓急,恰如一大公司,其各商店则似支店,互相补给商品,以资流通。而在金钱上尤能融通自在,故虽有起而与之争者, 奈山东人制胜之机关备具,终不足以制之也。满洲人及俄国商人固无论矣,即德国人之精于商者,亦退避三舍,不能与山东人抗衡。”
   至于在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中从事艰苦创业劳动的,当然更是吃苦耐劳的山东人了,以修筑当时的中东铁路为例,《东北开发史》引日本人的话说:“中国苦力,如蚁之集,而劳力之供给地之山东,更乘机输送无数劳工出关为之助。是即一千五百余里之中东路乃山东苦力所完成,亦非过言也。”
   山东人闯关东正值国家灾难深重之时,东北是屡经外敌侵扰之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山东人为抗击侵略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吉林省浑江市《湾沟公社志》记载:“1921年间有一名叫王振邦的农民, 原籍山东,因逃荒携妻及长女一家流落于西川一带。1931年日军侵占东北,王振邦与山东老乡聚义百余人抗日,1934年末,他们与日军大小战事三四次,其中第二次战绩最佳,日军死伤惨重,义军为日军所胆寒。”   
   很多人在日本人的煤矿做工,日本人怕中国劳工逃跑,住的四周全部拉上了电网。每三家住一个屋子,屋子上面露天,门窗透风,晚上睡觉时雪花时常飘到脸上。劳工天天下煤井挖煤,其他的如母亲、姐姐及弟弟外出要饭,要回饭来给极度劳累的劳工父亲吃。
    那时,日本人对中国劳工非常残忍,煤窑上几乎天天都有死人的情况发生。很多劳工维持了大约一年的时间,就再也不能忍受日本人的压迫,往往在夜里逃出劳工“魔窟”。劳工们扶老携幼的逃跑队伍在东北大地上漫无边际地跑着,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只想跑得离日本人越远越好。
    开始跑的时候是春天,冰雪融化后,到处是黑乎乎的泥巴,当地人俗称“跑桃花水”。 大概跑了有四五个月的时间,这群劳工跑到了吉林的柳河县大黄沟村。村里的好心人看到劳工家人口多,孩子小,提出要收养我小孩子,这样可以接受劳工一家人在村里落脚。为了能落下脚,劳工便表面上答应可以考虑。这样就以把小男孩送给别人的名义在这个村里落了脚。在这个村里,劳工父亲帮人家做农活,母亲领着小孩到处乞讨。  
   在大黄沟生活了近3年的时候,劳工母亲患了严重的胃病,小孩子也病倒了。寒冷的冬天,劳工父亲上山砍柴,小孩子出去要饭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过年了,邻居送来了两小瓢荞麦面和酸菜,劳工一家总算吃上了饺子。
    有闯关东的老乡建议到辽宁本溪去,在那里一天下来,劳工能挣两个高粱米窝窝头,劳工进了伪满洲国日本人的一个工厂学习翻砂。在这里干了两年,吃尽了永远也说不完的苦头。后来劳工进了中国人的大华铁工厂工作。
    1948年大年三十那天,劳工父亲做了点糖葫芦,让劳工和弟弟出去卖,傍晚回家时,遇到国民党的部队内讧,对峙的双方剑拔弩张。劳工急忙拽着弟弟的手快走,谁知就在这时,枪声响起,劳工回头一看,弟弟的脑袋都被枪打没了,劳工的父亲当时就疯了。此后靠捡拾煤球维持生计。  
   1948年4月,劳工和父亲离开了国民党统治区,3天闯了四五个关卡, 来到了解放区(之前劳工姐姐已经到长白山投奔了解放军)。解放区的同志对劳工非常热情,立即安置我们劳工去了丹东(当时称安东),进了辽东军区兵工部兵工五厂工作。   
    就是从这时起,劳工们生来第一次吃饱了饭,第一次不受欺负了,因此,在兵工厂里劳工拼命地工作。据说解放锦州用的炮弹等都是劳工生产的。1948年底,劳工作为功臣代表出席了在丹东召开的庆功会。1949年9月,兵工厂转移到了吉林。1950年1月,劳工光荣地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国家“一五”计划实施后,我们劳工转产生产机床。1952年12月,又把劳工分散到了
哈尔滨建成厂。1953 年,哈尔滨市委组织部批准劳工入了党。此后长期工作在建成厂。1979 年调到哈尔滨市总工会工作,1993年老年劳工离休。人年纪越大, 乡情越浓,越有落叶归根的愿望。劳工直到现在,天天必看山东卫视的节目,尽管山东已经很陌生,但那是故土,是永远的家。   
    劳工的故事越说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