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比热容比小球直径:走向权力顶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6 21:02:02

李世民

走向权力顶峰

 

     李世民,出身陇西李氏,曾祖父亲李虎,北周8柱国之一,祖父李眪,袭封唐国公,父李渊7岁袭封唐国公。和隋炀帝杨广是姨表兄弟。母亲窦氏,其舅舅就是北周武帝,从小在宫中长大,7,8岁在宫中时曾建议舅舅和突厥后妃搞好关系。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时,窦氏很愤恨。有大志。妻子长孙氏,长孙即北魏拓跋氏,岳父长孙晟,长孙晟的哥哥长孙炽均是北周重臣。在这样的环境中,李世民形成了玄鉴深远,临机果断,不拘小节,时人莫能侧的帝王性格。

       隋末,天下大乱,在各种因素综合下,李渊,裴寂,刘文静,李世民计议晋阳起兵。李渊派刘文静北使和好突厥,约定李渊向突厥称臣。617年7月起兵,4个月后占领长安,立13岁代王侑为帝,李渊称唐王。618年3月,江都事变,隋炀帝的禁军杀了杨广,引发称帝浪潮,618年5月,李渊长安称帝,年号武德。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裴寂为左仆射,刘文静为门下省纳言。李渊喜欢裴寂,裴寂与刘文静不和,李渊任命刘文静为礼部尚书,派他到秦王李世民处任长史,把刘文静排挤出了核心圈。

     李世民和刘文静关系很好,在李世民攻打薛举失败后,刘文静主动承担了责任,不久,李世民消灭了薛举,刘文静才官复原职。一次,刘文静和兄弟在家饮酒骂裴寂,刘文静一个失宠的妾向李渊告发了。说刘文静欲谋害大臣。在朝廷审理中,刘文静没有害怕,反而态度平静,坦白,仗着有功,有李世民做后台太自以为是了,公开说自己是起兵功臣,立有大功,公开表示对皇帝对自己不公平不满,但,承认自己没有谋反。李渊和裴寂商议,裴寂说,文静才略,实冠时人,性复粗险,忿不思难,丑言悖逆,其状已彰。今天下未定,外有劲敌,今若赦之,必怡后患。李渊和李世民商议,李世民说,义旗初举,先定非常之策,始告寂知,及平京城,任遇急隔,止以文静为缼望,非敢谋反。最后李渊在武德2年8月决定杀了刘文静及其兄弟。李渊意识到李世民集团公开对皇帝不满,于是决定敲山震虎,刘文静成了李渊父子集团斗争的牺牲品。李渊为维护皇帝权威,就以杀立威。李世民明白了,从此谨小慎微,但开始离心离德了。李世民知道杀刘文静是冲自己来的,他明白要想自我发展,必需对李渊有用。

       刘文静死后不久,机会就来了。武德2年8月,山西刘武周在山西决定问鼎中原,李渊派裴寂做总指挥,在介州大败,整个山西丢了。10月份,李渊写,贼势如此,难于争锋,宜弃河东之地,瑾守关西而已。派唐俭送长春宫李世民处。目的是激李世民,如果直接派李世民去,怕李世民要求追究裴寂的责任。李世民看到后,吸取了刘文静的教训,上书请战,说,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殷实,京邑所资,若举而弃之,臣窃愤恨,愿假精兵3万,必能軫平武周,克服汾晋。22岁的李世民11月出兵,半年时间收复山西。守住了唐朝龙兴之地,解决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挽救了唐朝。李世民靠立功赢得了父亲的信任。武德三年7月,23岁的李世民率兵攻打洛阳王世充。半年时间将王世充包围于洛阳城中。武德4年春天,河北窦建德亲率10万大军,夹黄河逆流而上,来援救王世充。李世民关键时刻决定围城打援,让李元吉继续围洛阳,自己亲率3500人赶到虎牢关拒敌。4月份在虎牢关大败窦建德集团,活捉了窦建德。5月份王世充投降。唐朝一举统一了河南河北,统一了中原地区。李世民在战争中,培养了自己的领袖才干,建立了自己的干部队伍,赢得了部下的生死与共。但,功劳也给他带来了更大的猜忌,上每有寇盗,辄命世民讨之,事平之后,猜忌益甚。李世民于是开始经营夺太子之位。

        武德7年,李渊决定太子李元成监国,自己带李世民,李元吉等去行宫疗养。太子手下杨文干在庆州做都督。太子派心腹二人给其送盔甲,按唐律是违法的。这二人赶到李渊处告发,李渊宣太子上山,太子奋力自掷,几至于绝。李渊派宇文颖去杨文干处核实,杨文干反了。李渊告诉李世民让他做太子,派兵去讨伐杨文干。李渊事后了解到,事件是李世民手下杜淹在操纵,于是收回了换太子的想法。李世民和平方式夺太子的方法失败,李世民的野心公开化。

太子李建成为保住太子位置也做了许多工作,李元吉和李建成结成了同盟,李建成对李元吉说,正为之后,以汝为太弟。其实李元吉自有想法,目的是先除掉李世民,后除太子,自己做皇帝。李建成在李渊和李世民中间制造摩擦,李渊对李世民有了看法,对裴寂说,二郎,久典兵在外,为书生所致,非复昔日子也。李建成利用太子地位不断消弱李世民的力量,分化秦王府力量。李建成采取直接攻击的方式向李世民出击。李世民派张亮守洛阳,资其所用,依靠他的势力笼络人心,太子就把张亮抓了起来。李建成夜饮秦王,意图毒死李世民,未得逞。匈奴围攻乌城,李建成借机让李元吉带走秦王的军马去攻打乌城,并谋划好,在为李元吉送行时,在饯行地昆明池杀害李世民。李元吉的手下将这一消息报告了李世民。李世民说,骨肉相残,古今大恶,吾诚知祸在朝夕,欲俟其发,然后以义讨之,不亦可乎。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决定下手了。决定打伏击,杀李建成,李元吉。控制玄武门,控制皇帝,通知洛阳做好准备。

       武德9年6月3日,出现了太白经天这一天象,傅奕秘密报告皇上,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李渊召见李世民,李世民一看大惊,马上诬告太子和李元吉淫乱后宫,李渊大怒,决定明天当庭对质。6月4日早上,李元成,李元吉在玄武门遭李世民100多人的埋伏,李世民射死太子李建成,尉迟敬德杀死了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事变。事后尉迟敬德武装入宫,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2个月后,李世民称帝。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重用魏徵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李世民即位以后,采取天下和解的政策,收服人心。安抚太子和李元吉旧党,重用冯立,薛万彻,魏征,王硅,韦挺等人,并派魏征到河北安抚局势,追封李元成为息王,李元吉为刺王,以亲王礼安葬,停止佛教道教改革,令百官上疏言事,释放宫女3000人等,天下耳目一新。武德9年10月,经过朝廷大辩论,确立了魏征主导的王道路线。决定以德治国。政治上,消减封王,精兵简政,压缩中央机构,合并地方郡县,军事上,避免战争,节约民力,经济上,减免赋税,建立义仓,法律上,修改律条,慎用死刑。到贞观4年,终岁断死刑,才29人,皆外户不闲,行旅不赉粮,给于道路焉。

    权力的弱点是权利大的人易自以为是,故纳谏是有难度的。李世民纳谏的动力是由于自己的权利是逆取的,既然是抢班夺权,就应当做好,另一方面,强大的隋朝的灭亡,有条件从历史的角度接受一切教训,没有历史眼光,不可能有好的创造性。李世民是在统一天下中建立的功勋和个人的才干,不怕别人说自己没有水平。李世民是理性的,克服了人性的弱点。于是就出现了太宗在位20多年,进谏的官员不下30人,其中大臣魏征一人所谏前后200余事,数十万言,皆切中时弊,对改进朝政很有帮助。

    长孙皇后13岁嫁于李世民,李世民即位后被封为皇后。长孙皇后好读书,一年四季书不离手,为人俭朴成性,在后宫关系上,下怀其仁,后庭有被罪者,必助帝怒请绳治,俟意解,徐为开始,终不令有冤 。稳定的后宫给李世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以李世民的朝廷为主,以皇帝的大局为重。长孙皇后也是李世民的政治顾问,李世民征求她的意见,重要事情才回答,不干预朝政。反对外戚干政。一次李世民对魏征的劝谏很生气,长孙皇后盛装说,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李世民的烦恨顿时烟硝云散。起到了别人起不到的作用,影响是深远的。长孙皇后贞观9年去世,年36岁。临终遗嘱,一要薄葬,二,要李世民重用房玄龄,保护房玄龄。三,不重用外戚。长孙皇后身体不行时,为李世民选一夫人,在魏征的阻挠下未果,如实施那武则天就难以进宫,显示了长孙皇后极高的智慧。李世民没有理解长孙皇后不用外戚的用意,重用长孙无忌,终使长孙氏没有善终。

    贞观王朝的强盛是中国的任何一个王朝都无法比拟的。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几个强盛王朝,强盛的标志不外乎国富兵强和民丰物阜,在深层文明(主要指制度和文化遗产)上作出突出建树的有贞观王朝。正因为有了贞观之治的基础,武则天才能做到“政启开元”,从而为开元盛世奠定基础。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相适应,唐王朝的国际威望也达到了顶峰,对外战争取得连绵的胜利,连续百余年保持连续不断的进攻态势,疆土极度扩张,朝鲜、漠北、西域的辽阔疆土相继并入中国的版图,西部疆土直达咸海东岸的石国(中亚细亚塔什干城)。除了这些人所共知的丰硕成果外,贞观王朝的文明程度在当时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

   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政府组织实行“三省六部制”,但贞观王朝的三省职权划分则初步体现了现代化政治特征。分权原则。中书省发布命令,门下省审查命令,尚书省执行命令。一个政令的形成,先由诸宰相在设于中书省的政事堂举行会议,形成决议后报皇帝批准,再由中书省以皇帝名义发布诏书。诏书发布之前,必须送门下省审查,门下省认为不合适的,可以拒绝“副署”。诏书缺少副署,依法即不能颁布。只有门下省“副署”后的诏书才成为国家正式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当时的贤臣魏征就供职于门下省)。这种政治运作方式很有点类似现代民主国家的“三权分立”制,西方在十七世纪兴起的分权学说,李世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运用于中国的政治体制。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李世民规定自己的诏书也必须由门下省“副署”后才能生效,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他在心血来潮和心情不好时作出有损他清誉的不慎重决定。显示了李世民的智慧和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