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诺依曼计算机原理:唐朝(618年—907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7 13:07:12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因国君,故又称李唐。唐王李渊于618年逼隋恭帝禅位,取代隋朝,国号为唐(尊称大唐[2]),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京城(后称西京、中京、上都),作为首都,后又设洛阳为东都(后称东京),太原为北都(后称北京),作为陪都,与长安合称“三都”,之后又陆续建立了一些陪都如成都凤翔江陵等,但很快取消,在其鼎盛时的7世纪,中亚绿洲地带也受唐支配,建立了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安加拉河地区)、西及达满州(今新疆喀什)、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690年武则天代唐并建国号为,迁都神都(洛阳),史称武周,一直到705年唐中宗复辟称帝,才恢复唐朝,把首都迁回长安。唐朝的国力在开元末年达到顶峰,天宝末年后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发生于天宝十四载(755年12月16日)的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的分水岭,其后,唐朝走向衰落,唐末民变后帝国中央政府实际权力被梁王朱全忠控制,首都迁往洛阳,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禅位,唐朝遂亡,被朱全忠所建立的新王朝—后梁所取代,开始了五代十国时期。唐朝共存在了274年,传位21代。唐朝全盛时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大的成就,是中国历史其中的一个盛世(黄金时代),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之一,那时候的周边属国如新罗高句丽百济渤海国日本等国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了唐朝的很大影响 朝代名称由来

“唐”这国号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西魏时,李虎八柱国之一,封陇西郡公,死后追封为唐国公。其子李昞袭之。582年,李昞之子李渊继承唐国公爵位,后晋升唐;在隋恭帝禅让帝位后便以唐为国号。唐朝灭亡后,五代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十国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南唐的建国者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之后。后唐皇室则因祖先建立军功而受赐姓李。

唐朝李氏自称出自汉族陇西李氏,但《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子孙,李渊自称十六国西凉开国君主李皓亦是其远祖。现代学者陈寅恪考证则认为李唐是赵郡隆庆李氏之后。[3]

 历史

李渊开国

主条目:唐高祖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李渊

隋大业年间,由于隋炀帝政治改革的措施过早实施和三征高句丽失败造成阶级矛盾不断激化,民变在各地兴起不止[4]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造反,十一月攻下隋京大兴城,拥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遥尊炀帝为太上皇。

李渊的母亲是北周明帝皇后的妹妹、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故在历朝受重用。李渊祖父李虎北周建立者宇文泰入关中,西魏时,赐姓大野氏,官至太尉,与李弼等八人助周代魏有功,皆为柱国,号“八柱国家”。北周孝闵帝受禅后,虎已经去世,故追封唐国公,父亲李昞袭封唐国公,李渊十岁不到已经袭唐国公爵。隋炀帝时,李渊受隋炀帝信任并重用,李渊在大业十二年(616年)被派为太原留守。 他见天下大乱,故起兵反隋(一说被李世民,刘文静,裴寂合谋)。他率军攻入大兴城(长安)后,拥杨侑为隋恭帝,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大业十四年(618年)五月,李渊篡隋,自己称帝,国号唐,是为唐高祖。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大兴城,并改名为长安。封嫡长子李建成太子、嫡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嫡三子李元霸早夭、嫡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唐朝建立后,李渊派李建成、李世民、平阳公主等子女一一征讨四方,剿灭各方群雄。其中李世民军事才能突出,率军赢得多次关键性胜利。 在扫平群雄后,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起冲突,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李渊见状于是宣布退位,成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即唐太宗

贞观之治

主条目:唐太宗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即位后,励精图治,纳谏如流,使得唐朝国运蒸蒸日上,唐太宗成为一代有为之君。

对外方面,太宗时期将原为突厥所支配的蒙古高原纳入版图,唐朝西北方的诸民族专称李世民为天可汗。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通婚,稳定了唐蕃两国的关系。

在内政方面,唐太宗又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

在职官制度上,则承继了秦汉以来的宰相制度,发展并完善了隋朝所开创的三省六部科举选士制,为后世所效仿。唐太宗不计出身,网罗了一大批精明强干的大臣,比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徵马周高士廉萧瑀等文臣,尉迟敬德李靖侯君集程知节李世勣秦叔宝等武将。

这时期社会秩序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四年(630年)一斗米不过三、四钱,全年死刑犯仅廿九人。其政绩的总结《贞观政要》成为日本朝鲜的帝王教科书,亦为后世君主模彷学习的对象。

永徽之治与日月当空

主条目:武则天武周

唐太宗晚年,因为皇太子的问题而烦恼,三个嫡子当中,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内斗,使得太宗废掉太子李承乾,在长孙无忌等元老重臣的劝谏下,放逐魏王李泰,改立嫡三子.人称性格“仁孝”的晋王李治为太子。唐太宗死后,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高宗即位后改元永徽,永徽年间,贞观之治得以延续,被称为永徽之治

唐高宗在太宗晚年,结识了唐太宗的才人武媚娘,在太宗死后,武氏出家为。时高宗的王皇后萧淑妃内斗,准许高宗接武氏回宫。武氏入宫后,先后使高宗废了王皇后及萧淑妃,并不顾众多大臣的反对,立武氏为皇后

高宗健康状况不好,自显庆元年(656年)以后,因为头痛而不能处理政务,许多政事都交给皇后武媚娘来处理。武则天实际成为唐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与高宗并称“二圣”,加尊号为“天后”。在武后辅佐高宗的时期,对外消灭西突厥,使大唐帝国的疆域达到极盛;接受了新罗之请,终于灭了高句丽百济并打败日本援军[5],协助新罗统一朝鲜半岛,而唐朝亦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安东都护府,恢复自汉朝末年失去的领土。

武周代唐 李治死后不久,武后成为皇太后,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因为中宗与武太后不合,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平定了李敬业领导的反叛后,武太后在天授元年(690年)废睿宗帝号,即皇帝位,改国号为,迁都洛阳(号称神都),称“圣神皇帝”,改立李旦为皇嗣。武氏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成为皇帝的女人,从高宗显庆元年算起,武氏前后掌权五十年。由于武氏死后的谥号中“则天”二字,所以近代以来学者多称其为“武则天”,但是,这是一个不严谨的称号。在武则天实际统治的近五十年时间里,她为了制衡甚至打击北魏以来的世家大族的权力,对以科举进身仕途的官员大力提拔,并首创殿试狄仁杰是其中的代表。她又安排她的侄儿武三思武承嗣等人担任重要机务,并曾经打算改立皇嗣。传统史学家对武则天批评则往往集中在酷吏制度上,如索元礼来俊臣周兴等官员在她的鼓励下替她以告密、酷刑等监视群臣。武后又设北门学士,常绕过门下省中书省直接对官员发号施令,开了破坏官吏制度的先例。武则天还发明了一系列全新的汉字(史称则天文字),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日月当空”这个字——曌(汉语拼音:zhào,注音符号:ㄓㄠˋ),并作为女皇帝的名字,表示其名包含,日与月在天空之上,月为日为阴阳调和主宰天下。武则天有男性内侍张昌宗弟兄和薛怀义等,这是她为南宋以后以程朱理学为准绳的史学家所不齿的原因,不过传统男性皇帝的后宫亦很多。武则天对佛教亦大力推崇,武周时期的佛寺兴建频繁,使用出自佛经的年号,例如长安证圣大足等;这与李氏皇帝的年数大多出自道教典籍如贞观永徽景云开元等年号相对。另外武后成了后来唐朝后宫女性争权时效法的榜样,例如韦后毒杀唐中宗等。但是,武则天在统治全中国的半个世纪里,政绩斐然,不容置疑:对外战争多数胜利,巩固并拓展了大周的版图;开创殿试武举,发展了科举制度;继续推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生产;文化艺术事业亦有所进步;国家较贞观之治时期更有很大发展,史称“武周之治”,被后来的郭沫若等史学家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执政其间,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朝臣不齿于她拥有男嫔妃(称为面首),对她大加鞭鞑,指其一个女人,却如此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但武则天却善于治国,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并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国家在其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为其孙唐玄宗开元之治打下极其重要的基础,史称武周之治

武则天日渐衰老,虽然唐睿宗李旦改姓,为皇嗣,但朝臣大多为继位庐陵王的唐中宗李显继位。武则天采纳了狄仁杰的谏言“那有侄儿替姑母立庙”后,下旨接庐陵王回朝。女皇晚年希望庐陵王李显改“武”姓以继帝位,但李显的软弱使她放心不下。

长安五年(705年)正月,女皇病重,朝臣张柬之等人逼宫,并推举李显继位,恢复大唐国号,武周终于结束。武则天退位后,唐室尊称她为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病逝于上阳宫,年八十二。

对于这段时期治绩一直深富争议。否定武则天的人认为武则天当政时期,唐王朝出现了全面的倒退,他们把唐朝前期历史的发展比作是马蹄形,说武则天统治时期处于“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之间的低谷[2]。肯定武则天的人则认为武则天当政时期是唐王朝发展的重要阶段,如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王双怀。比较原始史料,可以认为武则天当政时期所发生的种种政治斗争并未祸及一般平民,始终是一场统治阶层内部的权力争斗,因而保证了唐王朝的生产和社会发展。

  韦后专权
主条目:韦后之乱
神龙元年(705年),宰相敬晖张柬之韦彦范崔玄暐袁恕己等人发动政变,杀女皇男宠张氏兄弟,逼武则天退位,拥立中宗李显复辟称帝,恢复了唐朝的政权,史称“神龙革命”或“五王政变”。李旦被晋封为安国相王,太平公主被晋封为镇国太平公主。中宗一直受到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和武后的旧有党羽武三思等人的影响,拥立功臣张柬之和敬珲等人不久被全部流放诛杀。而过去与李显共患难的韦皇后有意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安乐公主则曾要求被立为皇太女,他们母女两人与上官婉儿联手培植自己的党羽,并杀太子李重俊景龙四年(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中宗,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殇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的儿子,当时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协助下发动政变,诛尽韦皇后、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拥立李旦复辟称帝。 开元盛世
主条目:唐玄宗开元之治
唐玄宗是有唐一代国势衰弱的转折点。后世史学家常感叹大唐盛世是瞬间的没落。

李旦继位以后,称睿宗,其妹太平公主与其子李隆基发生权力之争,睿宗左右为难。延和元年(712年),睿宗让位于太子李隆基,是为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本欲发动政变,却被唐玄宗提前反制,最后被赐死于家中,其党羽或杀或逐,结束了武后以来女人参政的局面。同年改元开元。唐玄宗在位44年,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任用姚崇宋璟等贤能为相,经济迅速发展,农业上发明了曲辕犁筒车,使得农业生产力大幅提高,国力迅速上升,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主条目:安史之乱陇右十八州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在纳儿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罢免良相张九龄,改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六年,使得朝政败坏。李林甫死后又以杨国忠为相,此时期又开始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权势炙手可热。天宝十载(750年),由高仙芝所率领的唐军在中亚的怛罗斯战役中为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所挫败,唐朝经营西域的进展受到了阻碍,因此唐朝便整顿了在中亚的布局,准备趁阿拉伯帝国内乱时,再次发兵。但是唐朝内部也有隐忧。由于唐玄宗好大喜功,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以邀战功。又由于当时兵制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征兵制,使得节度使与军镇上的士兵结合在一起,就出现了边将专军的局面。

加上李林甫为杜绝边将入相之途,于是以胡人为节度使。其中以胡人安禄山最著。安禄山一人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掌握重兵,因与杨国忠不和,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九日趁中央政治松懈、重军多部署在边境之机以讨杨国忠为借口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十二月十三日,东都洛阳沦陷。次年六月九日,潼关失守,长安告急。六月十三日,玄宗吓得从长安出逃到成都,次日途经马嵬驿时,禁军把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杀死,又要求玄宗绞杀杨贵妃,才继续西行。太子李亨起初在灵武募兵,后来被宦官李辅国拥立为帝,是为肃宗,奉玄宗为太上皇。安禄山则自称大皇帝,年号圣武至德二载(757年),叛军内讧,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但是同时,史思明与安庆绪之间关系也开始冷淡。同年九月,长安光复,十月,洛阳光复。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在魏州自称大圣燕王,之后他又杀死安庆绪,返回范阳自称大燕皇帝。

之后叛军又再次攻克洛阳。但是由于他性格残忍好杀,其部下又在上元二年(761年)立其子史朝义为帝。之后,叛军内部分崩离析,一蹶不振。宝应元年(762年),唐朝回纥联军攻克洛阳。史朝义向河北流窜。宝应二年(763年)正月,他就在石头城(今唐山东北)附近的森林里自缢。安史之乱经过八年时间至此才告平定,但是北方地区经过这场战争后人丁锐减,土地大量荒芜,社会生产严重倒退,藩镇割据的原因也与此有关。唐朝从此也失去继续经略中亚地区的实力、埋下了日后吐蕃回纥侵犯京都长安的危机。安史之乱乃成为唐朝历史上由盛转衰的大分水岭。

 藩镇宦官

主条目:藩镇割据第二次宦官时代

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步入衰落。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成为唐朝政治的毒瘤。

因为安史之乱的教训,朝廷遍地安置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为藩镇。此举原意为加大地方军事掌管力度而防叛乱再起,但因节度使的权利多无限扩增,而至统领地方军事民政乃至经济,使得割据形成。

代宗是唐朝历史上第一个宦官拥立即位的皇帝。代宗即位后,虽然一心希望改革朝政。但是,国家受创巨大,边防空虚,外患严重,东南地区又爆发了民变。吐蕃军队也攻入关中长安一度沦陷。河北降将的不驯与回纥的勒索也大大消耗了国力。由于河北诸将的反复无常,藩镇割据的局面在代宗晚期正式形成。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廿日,代宗去世。

接替代宗即位的是其长子李适,号为德宗。德宗即位后,一直试图削灭藩镇之祸害。建中二年(781年)正月,德宗与山南、淄青等节度使之间爆发战争,但是由于补给不足,唐军发生哗变,德宗仓皇出逃到奉天。这次战争进行了五年,虽然最后叛乱首领朱泚李希烈等败死,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条件是取消王号,朝廷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权。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此外,从德宗在位期间开始,宦官开始掌控禁军,担任监军,宦官滥权的局面也宣告形成。从此以后唐朝皇帝的废立都掌握在宦官手里。德宗虽然早年起用杨炎为相推行两税法,以刘晏改革漕运,改善了国家的财政形势,但之后却开始信用奸臣卢杞,并听信其谗言,先后诛杀了杨炎和刘晏两位能臣。之后,德宗就对大臣非常猜忌,甚至在其晚年还对大臣进行特务式的监视。贞元廿一年(805年)正月廿三日,德宗去世。但是,此时唐朝的政治环境已经江河日下了。

永贞元和

主条目:永贞革新元和中兴

德宗死后,做了26年皇太子顺宗李诵即位,改元永贞。顺宗即位后,启用以王叔文为首的一批改革派官员进行改革,改革了德宗朝留下的诸多不合理吏治。王叔文罢去了宫市五坊小儿等欺压平民的机构,减轻税赋,罢免了贪官京兆尹李实,抑制地方藩镇势力。但是,改革的施行触动了诸多守旧派官僚的利益,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阻力。永贞元年(805年)六月廿日,王叔文就因为母亲去世被迫离职,后来被贬为渝州司护参军。其他主要的改革派官员:“二王八司马”(王叔文王伾韩晔韩泰陈谏凌准程异韦执谊刘禹锡柳宗元)都被放逐成为地方官。永贞革新因此快速烟消云散。永贞二年(806年)正月初一,顺宗在兴庆宫进行内禅,正月十九日,他在兴庆宫咸宁殿去世,终年46岁。

顺宗内禅后,太子李纯即位,是为宪宗,改元元和。宪宗在位期间,勤勉政务,着手削藩,开创了唐朝的中兴气象。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剑南西川节度副使刘辟发动叛乱,被宪宗讨平。全国藩镇因此震动,许多藩镇因此上表归顺朝廷。宪宗善于纳谏,并扩宽财路,积极敛财的同时皇室开支却力行节俭。国家因此有财力得以继续进行对拒不归顺的藩镇的战争。元和九年(814年)十月,宪宗开始讨伐淮西藩镇吴元济,元和十二年(817年)十月,吴元济势力被消灭。元和十三年(818年)正月,各地藩镇都派使节到长安献地纳贡,以示归顺。宪宗十分崇佛,曾经赴法门寺奉迎佛骨,结果遭到了刑部侍郎韩愈的反对。后来,韩愈也被贬为潮州刺史。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廿七日,宪宗在大明宫中和殿内被宦官所杀。宪宗的去世,也让唐朝的中兴气象到此告一段落,藩镇割据与朋党之争再告猖獗。

甘露之变

主条目:甘露之变牛李党争

宪宗李纯去世后,穆宗李恒即位,他即位后游乐无度,藩镇割据又出现,宦官的权势更加膨胀,朋党之争亦越演越烈,朝政又开始走下坡。穆宗即位仅三年就去世了。接替即位的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都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且都是宦官拥立,又都是非正常死亡,反映出了唐朝的政治形势已经越来越坏。

敬宗即位后,完全不理朝政,专好游乐击球摆宴,连上朝都很少。敬宗过度的玩乐为他最后的结局埋下祸根。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初八日辛丑,敬宗出去“打夜狐”,回宫后又大摆宴席,在酒酣之时被宦官害死,时年仅十八岁。

接替即位的是文宗李昂,文宗勤勉听政、生活节俭、打击宦官。但是,最后因为触犯宦官集团的利益,在甘露之变中密谋诛杀宦官失败。甘露之变而后,宦官团结一致;大臣唯有借藩镇兵力对抗宦官权力,埋下残唐时藩镇和宦官的直接冲突。开成五年(840年)正月初四,文宗在大明宫太和殿去世,时年33岁。

接替文宗的是武宗,建元会昌841年)。武宗在宦官仇士良的拥立下继位。由于当时朝廷派系林立,仇士良不得已只好让武宗亲自处理朝政。武宗重用李党首领李德裕,削减仇士良的权力,也提出一连串振兴朝廷的政绩,史称会昌中兴。他大力推行灭佛,史称会昌灭佛,在佛教史上他被列为三武灭佛的三个君主之一。武宗推行道教,希望长生不老,最后因为服用丹药去世。

在这四朝期间,牛李党争进行得异常激烈,严重损耗了唐朝的国力。牛李党争起始于元和三年(808年)的科举考试,举人牛僧孺李宗闵皇甫湜等在考卷里批评朝政要求改革。考官认为两个人符合选择的条件,便把他们推荐给宪宗。这引发了当时宰相李吉甫(李德裕的父亲)的不满。引发两派激烈争夺,最后李吉甫贬为淮南节度使,另任命宰相。朝中大臣由此开始分为两派。唐穆宗即位后,又举行进士考试。由牛党人物钱徽主持,却被告徇私舞弊。在时任翰林学士的李德裕的证实下,钱徽被降职,李宗闵也受到牵连,被贬谪到外地。从此李宗闵和牛僧孺与李德裕结怨。牛僧孺、李宗闵与科举出身的官员结成朋党,李德裕也与士族出身的官僚结成朋党,两派明争暗斗的很厉害。唐文宗即位以后,李宗闵通过巴结宦官而成为宰相,牛僧孺也一同高升,两人掌权后极力打击李党,李德裕被贬为西川节度使。武宗即位后,牛党失势,李德裕成为宰相,极力排斥牛党。唐宣宗即位后,对武宗时期的旧臣一概排斥,李德裕被贬黜到海南。至此,长达四十年的牛李党争才宣告收场。

 大中之治

主条目:大中暂治

会昌六年(846年),武宗李炎驾崩后,宣宗李忱在宦官的协助之下即位,改元大中847年)。未即位前的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君主。但即位以后励精图治,是时唐朝又出现了短暂的复兴景象,时人称他为“小太宗”。宣宗察访政事、加强皇权、抑制宦官政权,也结束了牛李党争大中之治可算为当时黑暗的唐朝政治点亮一缕曙光。宣宗崇奉道教,一直希望能够通过服用丹药来长生不老。但是,大中十三年(859年)五月起,宣宗由于服用丹药过度,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到了八月就宣告驾崩。次年二月,葬于贞陵

[编辑] 唐朝灭亡

主条目:唐末民变
唐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宣宗之后,懿宗李漼与僖宗李儇是著名的无能之君,使唐朝的国势一直走下坡。

懿宗骄奢淫逸,宠信宦官。懿宗即位时(859年),社会贫富差距很大,民变四起,而南诏又在此时向唐朝发动战争。防备南诏攻击的桂林军人反因为迟迟不能回乡而哗变,拥粮料判官庞勋为首领,再度爆发民变。但是,懿宗却依然沉湎于游乐,仍然好大喜功,任用奸佞,唐朝的政治局势日益恶化。

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十九日,懿宗驾崩,接替即位的是僖宗。僖宗专好斗鸡打毬,终于酿成黄巢民变。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长安被黄巢攻克,僖宗逃亡到四川。后来农民军被以朱全忠为首的政府军击败。但是,由于宦官与藩镇之间再爆斗争,僖宗又被宦官挟持到凤翔,而藩镇的军队则在长安城大肆抢掠。文德元年(888年)三月六日,僖宗驾崩。接替即位的是其弟昭宗李晔。昭宗即位之初还有恢复之心,但藩镇势力已尾大不掉,昭宗的改革遭到失败,他的意志也日益消沉。天复三年(903年),昭宗被朱全忠押解回京,朱全忠发兵将宦官全部杀死。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又提出迁都洛阳,长安宫室因此完全被毁。天祐元年八月十一日夜,昭宗被害。接替即位的是昭宗第九子哀帝李柷。此时唐朝已经名存实亡,哀帝不过是个傀儡。天祐二年(905年),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并全部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黄河,史称白马之祸。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都于开封。唐朝灭亡。

欧阳修宋祁的《新唐书》在南诏传批评唐朝:“唐之治不能过两汉,而地广于三代(夏、商、周),劳民费财,祸所繇生。晋献公杀嫡,贼二公子,号为暗君。明皇一日杀三庶人,昏蔽甚矣。鸣呼!父子不相信,而远治阁罗凤之罪,士死十万,当时冤之。懿宗任相不明,籓镇屡畔,南诏内侮,屯戍思乱,庞勋乘之,倡戈横行。虽凶渠歼夷,兵连不解,唐遂以亡。《易》曰:‘丧牛于易。’有国者知戒西北之虞,而不知患生于无备。汉亡于董卓,而兵兆于冀州;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易》之意深矣!”[6]

疆域

天宝九年(750年)的唐朝地图

初唐时期是唐朝武功兴旺的时期,疆域大大扩展。

漠南漠北方面。在唐高祖建立唐朝对突厥做出战略防守退让求和之后开始反击。贞观四年(630年),唐军灭亡东突厥,漠南成为唐势力范围。贞观廿年(646年),又一举消灭了薛延陀汗国,至此大漠南北广大地区皆为唐的势力范围。唐朝廷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在漠南设立单于都护府,建立了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安加拉河地区)、西及达满州(今新疆喀什)、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永淳元年(682年),突厥复国,后直到后突厥灭亡北方边患严峻。天宝三年(744年),回纥建国,占据漠南漠北。安史之乱后,边患再起,但唐朝与回纥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在西北方向,贞观四年,唐朝廷在伊吾七城设立西伊州,开始经营西域。贞观十九年(645年),唐朝廷移安西都护府龟兹显庆四年(659年),唐军又灭西突厥,势力及咸海里海一带。但唐朝廷对葱岭以西地区的统治始终不稳固,麟德二年(665年),由于大食势力的扩展,唐朝疆域退回葱岭以东,安史之乱爆发后的三十六年时间内,唐朝陆续失去了原安西都护府所辖地区。

在东北方向,显庆五年(660年),唐军灭亡百济总章元年(668年)八月,唐军又灭高句丽,并设安东都护府平壤。但由于当地人民反抗激烈及新罗势力的北进,咸亨元年(670年)安东都护府内迁辽东开元元年(713年)安东都护府移到辽西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安东都护府废,辽东遂空,粟末靺鞨乘机据有其地。武周圣历元年(698年)其首领大祚荣建立震国,唐朝称之为渤海国;号为“海东盛国”,但与唐朝的关系友好,大部分时间向唐朝称臣。

青康藏高原上,吐蕃日渐兴起,至六世纪末与吐谷浑苏毗为高原上三大势力。七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即位,统一了高原,又征服了位于西藏西部的苏毗阿里地区的羊同尼婆罗(今尼泊尔)。龙朔三年(663年),吐蕃灭吐谷浑,尽有其地。后又多次占领唐朝的安西四镇,为唐朝最大敌国。安史之乱后,由于大量河陇边兵参与平乱(主要为陇右节度使河西节度使所部)导致边防空虚,吐蕃趁势进逼,占领原属于唐朝的陇西,黄河以西皆不可得,陇山以西为吐蕃占据。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沙州(甘肃敦煌)人张议潮发动起义,唐人群起响应,很快占领了沙州。接着,张议潮又派兵攻取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以上地区在今甘肃、新疆、青海境内)等十州。大中五年(851年),张议潮遣其兄张议潭奉沙、瓜等十一州地图入朝,唐宣宗在沙州置归义军,以张议潮为节度使,河陇地区又重新为唐朝廷所控制。(890年),河西陇右又被党项族占据。但终唐之世对于敦煌以西之控制亦完全丧失。

在西南云贵方向,天宝七年(748年)南诏建国,与唐时战时和,也削弱了唐朝的国力。同时,由于交州土著的兴起,自汉武帝南越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是中国领土的越南北部地方,唐末时开始藩镇割据,至北宋初完全脱离中原王朝而独立。

[编辑] 行政区划

主条目:唐朝行政区划

隋朝前期实行州县制,后期实行郡县制。唐又改郡为州,恢复州县二级制。贞观元年,天下大定,又对州县进行省并。唐朝还在州一级的行政区划中设立“府”这一建制。先是开元元年设立京兆府河南府。今后陆续升新的陪都和皇帝到过的地方为府。同时,唐朝根据山川形便将全国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是为贞观十道。神龙二年设立十道巡察使、十道存抚使和十道按察使。这些都是监察官,为中央临时派遣,不常置,也无固定治所。开元廿一年又从关内道分立京畿道,从河南道分立都畿道,分山南道为东西两道,分江南道为江南东、江南西和黔中三道,共十五道,是为开元十五道,每道设立固定的监察官员(采访使),有如汉朝刺史,也设立了固定的治所(首府),正式成为十五个监察区,并逐渐向行政区转变。这十五道如下:

公元742年的唐朝行政区划
  1. 京畿道,治西京(首都京兆府(今陕西省西安市);
  2. 关内道,治西京(首都)京兆府(今陕西省西安市);
  3. 都畿道,治东都陪都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
  4. 河南道,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
  5. 河东道,治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西);
  6. 河北道,治魏州(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北);
  7. 山南西道,治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
  8. 山南东道,治襄州(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
  9. 淮南道,治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
  10. 江南东道,治苏州(今江苏省苏州市);
  11. 江南西道,治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
  12. 黔中道,治黔州(今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13. 陇右道,治鄯州(今青海省乐都县);
  14. 剑南道,治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
  15. 岭南道,治广州(今广东省广州市)。

驻守各道的武将称都督,都督带使持节的称节度使。不带者不称。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政府增加了许多节度使,而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为藩镇。唐政府本企图可借节度使来平定一些叛乱,不料这些节度使拥兵自重。唐朝末期因此形成了道(方镇)、州(府)、县三级行政区划。唐末年全国有四五十个镇,除了京兆府和周围几个州以及河南府外,全国其他地方都是藩镇割据的局面。唐德宗时期,河朔一带的藩镇叛乱,占领京师长安,德宗逃到汉中,用了四年的时间才平定,从此之后藩镇之祸日益扩大。宪宗年间虽然平定了淮西吴元济势力,各地藩镇继归顺中央,但是却未能除根。宪宗死后藩镇割据的局面就又死灰复燃。最后唐朝终于亡在节度使朱温的手中。唐朝后的五代十国实际上是藩镇之祸的延续,只是一些藩镇已经完全独立而已。唐朝主要的地方官阶如下:

  • 州(郡)首领:刺史(太守);
    • 别驾长史司马
    • 录事参军事
    • 六曹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
  • 县:县令;
    • 县丞主簿
    • 县尉录事佐史
  • 乡:耆老
  • 里:里正
  • 村:村正
  • 保:保长
  • 邻:邻长
  • 四家一邻,五邻一保,五保一里,五里一乡;一自然村为一村。城市内无村设坊,坊正和村正同级。

人口

唐代彩陶妇女像

根据《旧唐书》记载,唐武德元年(618年)有一百八十万户;唐武德七年(624年)有二百一十九万户,唐贞观二年(628年)二百九十万户。只是隋朝极盛时(隋大业五年(609年)的全国户口为8,907,536户.)的三分之一,唐贞观十三年(639年)三百万户,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三百六十万户,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有三百八十万户,100年后才恢复并超过隋朝极盛时的水平。据《通典》卷七《食货》载,到唐玄宗天宝十三年(西元754年),全国有9,069,154户,52,80,88人。当时全国有十五道,秦岭淮河以北有人口3000万。人口最多的是河南、河北两道及淮北地区,这些地区合计人口接近2000万。首都京兆府长安人口达到196万,东都河南府洛阳则有118万人口。隋唐大运河沿岸的交通枢纽城市魏州也有人口110万。河东道人口达372万;关内道有150万;陇右道人口最少,仅53万。南方各道中,江南东道人口最多,有661万。其次为剑南道,有409万,其中成都府人口就有92万。江南西道人口亦有372万,淮南道227万,岭南道116万。人口位居全国之末的是黔中道,仅16万。

安史之乱时,北方社会生产遭受破坏,北方人口或南迁,或死亡,安史之乱结束后根据史载的户口数只是安史之乱前的三分之一,此后的唐朝户口一蹶不振,估计中唐时的户口在四五百万户之间。全国人口分布格局因此发生重大变化。初唐时华北占全国人口75%,华南25%的格局到唐亡时,全国人口分布格局为南北各50%。南方各地吸引的各地北方移民,而河北清河郡人口竟从安史之乱前的80万锐减到10万。晚唐时的藩镇割据以及黄巢之乱,人口南迁避难更加严重。安史之乱一直到唐末是为中国人口史的第二波大幅南迁潮。从此南方在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全面超越北方。五代十国时期,南方九国中除了吴和吴越两国统治者是南方本地人,南汉是早期移民后裔外,其他六国统治者都是唐末北方移民。

 政治体制

唐朝沿用隋朝制订的三省六部制,主要机构有三省、六部、一台、五监、九寺。三省即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此外中央还有殿中省秘书省,只是这两省职能不大。尚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长官本为尚书令,但因唐太宗曾任尚书令,后以左、右仆射为首。中书省是皇帝颁布大政文书的机构,长官为中书令,副手为中书侍郎,下有中书舍人六人,此外右散骑常侍、右谏议大夫谏官。门下省则是审核大政文书之机构。由于尚书权力太大,因此后来设立左右仆射(射读作yè)代行大权。左右仆射就是宰相。后来,此二职要加同中书门下的头衔才是宰相。但中书令和门下侍中的名位很高,也不常设。于是,给其他管理加上参预朝政、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头衔就为宰相。宰相平时在政事堂讨论朝政,政事堂会议成为协助皇帝统治的最高决策机构。

六部分管各种具体行政事务,下各设四司。六部有高低之分,吏、兵二部为前行,户、刑二部为中行,礼、工二部为后行。其中吏部主管全国文官升迁,下设吏部、司封、司勋、考功四司;户部掌管全国土地、民众、财赋,下设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司;礼部掌管祭祀,下设礼部、祠部、膳部等四司;兵部负责武人选举、地图、车马、兵械等事务,下设兵部、职方、驾部、库都四司。刑部主管律令刑事,下设刑部、都官、比部、司门四司;工部负责山泽、纸笔、屯田、工匠等事务,下设工部、屯田、虞都、水部四司。三省六部制在中国政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一台就是御史台,其负责监察中央和地方管理,参与大狱的审讯。其长官为御史大夫,副长官是御史中丞。五监为国子监(掌文教);少府监(掌皇家工业生产);将作监(掌国家工程);军器监(兵器制造);都水监(掌水利建设)。九寺有太常寺(掌礼仪祭祀);光禄寺(掌皇室食物);卫尉寺(掌兵器和仪仗);宗正寺(掌皇室族谱);太仆寺(掌皇帝车马);大理寺(掌刑法);鸿胪寺(掌邦交典礼);司农寺(掌国家仓储);太府寺(掌国家财政)。此外,唐朝还有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等荣誉职务。此外,唐朝在其前期还设立过如节度使观察使枢密使等临时职务,后来则成为定职。

隋代成立的科举制度在初唐时期还不完善,朝中的政治仍然被关陇集团所垄断。到了武则天执政后,他大力起用通过科举进入政府的平民官僚,贵族政治的局面至此开始瓦解。唐朝中期以后,世族官僚已经几乎不复存在,但是科举士人却进行牛李党争,这场党争持续长达四十年,严重败坏朝政。

唐朝中后期也与汉朝后期和明朝后期成为中国历史上三个宦官时代。唐朝早期,宦官并没有什么权力,自唐玄宗时代高力士得宠以来,宦官的地位步步高升,开始直接参与政治。后来伴随者宦官对兵权的掌握,皇帝的废立都掌握在宦官的手中。这以“甘露之变”表现得最为突出。而在朱全忠诛灭了全部宦官之后,唐朝也很快灭亡。显示宦官已与皇帝形成了命运共同体。

唐朝的法律分为律、令、格、式四种。律是刑法典;令是指国家对各项制度所做出的具体规定(如《户令》);式是各项行政法规(如《水部式》);格则是对律令式做出的补充修改。《唐律》是根据隋朝《开皇律》修正而来。自唐高祖时代开始制订,在唐太宗时才宣告完成。至唐高宗永徽年间又对唐律进行了全面解释,与《唐律》合称为《永徽律疏》。后世则称呼为《唐律疏典》。唐律分十二篇,共五百零二条,刑名则有五种。

 经济

主条目:唐朝经济

货币制度

唐朝钱币“开元通宝”

唐王朝建立后,统治阶级迅速出台了自己的铸币政策。武德四年(621)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 确立了国家铸币的法币地位。与此同时,又继承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绢帛为货币的传统,实行了“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钱即铜钱,帛则是丝织物的总称,包括锦、绣、绫、罗、绢、絁、绮、缣、?等,实际上是一种以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货币制度。

初期,社会经济以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复苏阶段,水平很低。在这种情况下,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较好地适应了小额商品交易的需要。但随着贞观末期,尤其是高宗武后玄宗时期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逐渐暴露出其落后的一面。首先表现在绢帛作为货币因体大物重、不便分割、难于运输储藏等缺点开始不受市场欢迎,绢帛作为货币的职能趋于衰退,商品交易趋向喜欢使用更高一级的铜钱作仲介,提出了增加流通中铜钱投放量的要求,然而唐王朝的官营铸币不能满足这种要求,于是造成了流通中铜钱短缺的日益加剧,又进而引发了严重的铜钱的私铸和滥铸,造成了物价波动、货币流通不稳定以及经济发展的混乱,对国家财政制度造成威胁。

唐政府不断出台严厉打击私铸和滥铸等的法令,并禁断使用恶钱,但是由于铜钱供应量严重短缺,币值不断上升坚挺,私铸和滥铸有暴利可图,所以成效并不理想。[7]

 农业

唐代农业生产工具比前代有所进步,开元年间发明了曲辕犁,还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车筒车。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统一全国,在之后稳定的一百三十年之中,仅见于记载的重要水利工程总计一百六十多项。其中著名的如玉梁渠绛岩湖镜湖等。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总耕地面积达到14003862顷(折合今市制为12.197亿市亩耕地)。粮食产量也逐年提高。天宝八年(749年),官仓存粮达九千六百万石。长安洛阳米价最低的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时每斗仅十三文,青州、齐州每斗仅五文。中唐之后,由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天宝之乱期间遭受破坏,而淮河以南地区遭受战乱的破坏相对来说小得多,所以淮河以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就在之后的稳定发展之中超越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唐时淮河以南的土地大量开垦及大修水利,南方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手工业

唐代手工业分官营和私营两种。工部是主管官营手工业的最重要部门,直接管理的机构有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少府监主管精致手工艺品;将作监主管土木工程的兴建;军器监负责兵器的建造。监下设署、署下设作坊。此外还有铸钱监和冶监等。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一般不对外销售,只供皇室和衙门消费。工人则分为工匠、刑徒、官奴婢、官户、杂户等。私营手工业较官营手工业比不发达。唐前期主要手工业有纺织业、陶瓷业和矿冶业。中唐时,南方手工业大幅进步,特别是丝织业、造船业、造纸业和制茶业。

商业与交通

唐代的城市商品经济处于成长的胚芽时期。长安洛阳苏州扬州成都广州等都是一定地域内的商业中心。唐朝国内交通在当时世界上是十分发达的。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道路遍布全国。水路交通则是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大运河为主。全国共有驿站一千四百六十三所。其中陆驿一千二百九十七所,水驿一百六十六所。自中唐开始,由于大批士绅与工匠南迁,长江流域商业城市发展快速,国家的经济财政亦仰赖南方的补给,当时有“扬一益二”的说法;而江南最大城市、江南东道治所苏州的繁华程度在中唐末期时已逐步超越扬州和洛阳,在全国仅次于长安,成为整个中国南方唯一的、最高等级的州——雄州,有“甲郡标天下”之说,即所谓“当今国用,多出江南。江南诸州,苏最为大”;此外杭州湖州等地的经济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广州、泉州、明州(今浙江宁波)和扬州等地成为海上贸易中心。而坊市分开的制度在苏州、扬州等商业城市被打破,还出现了夜市。大城市中出现了柜枋飞钱。柜枋经营钱物寄付,在柜枋存钱的客户可以凭书贴(类似于支票)寄付钱财。飞钱又叫便换,类似于现在的汇票。这些都说明了商业在中唐时期的繁荣。

土地与赋税制度

武德七年(624年)四月,唐朝颁布均田令租庸调。均田令规定政府依户籍授田。人口三岁或以下为黄,四岁或以上为小,十六岁或以上为中,廿一岁或以上为丁,六十岁或以上为老。丁男和十八岁以上的中男授田一顷,老男和残障人授田四十亩。寡妻妾授田卅亩。和尚道士每人授田卅亩,尼姑女冠则有廿亩。贵族和官吏则另有规定。土地的买卖则有严格限制。无庸质疑,均田制对唐初生产的恢复有大意义。

租庸调法是与均田制配套实行的赋役制度。租庸调按丁征收。每丁每年交纳粟二石,称为租。根据各地的不同生产,每年交纳绢二丈,锦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为调。每丁每年要服徭役廿日,闰月加两日。如果不想服徭役,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为庸。如果政府额外加役,十五日,免调;卅日,租调全免。额外加役最多不可超过卅日。

武周末年均田制开始形同虚设,大庄园制经济日益发展。安史之乱后,庄园制的形成导致土地兼并严重,越来越多的自耕农成为地主的佃户。这种情况导致税收人口紧缺。据统计,肃宗上元元年国家控制的人口仅一千六百九十九万零三百八十六。,其中纳税人口只有两百三十七万零七百九十九。唐朝的财政陷入崩溃。为解决财政困难,刘晏开始实行赋税制度改革,取得很好的成效。德宗建中元年,唐朝的财政制度由租庸调法改为两税法。两税法沿袭过去地税和户税的形式,按田亩的多少收地税,按户等的高低抽户税。这样,官僚、贵族、地主和商人都要纳税,减轻了平民的负担,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但是,两税法也有一些弊病,诸如钱重物轻等。唐朝后期,为解决财政拮据的局面,实行盐铁专卖制度。政府设立盐铁使管理各地的专卖情况。结果导致物价飞腾,民怨四起,民间贩卖私盐者不在少数。而盐铁专卖制度也是黄巢之乱的直接原因之一。

军事

昭陵六骏之一,唐太宗李世民的战马

唐朝一统中国之后,太宗高宗武后先后对外用兵,击败北方的东突厥西突厥,在西北攻灭高昌、收其地为州县,重新控制西域,在东北灭高句丽百济,并在白村江战役击败日本援军。到玄宗时,唐朝对外扩张达到顶峰,势力甚至远达中亚与新兴的黑衣大食(即伊斯兰教逊尼派阿拔斯王朝)相遇。但唐朝经安史之乱后一蹶不振,不仅无力保持前期扩张的成果,还要依靠吐蕃、回纥的军事实力以对抗藩镇的割据势力。虽然唐朝朝廷获得过对淮西、剑南等地藩镇的军事胜利,但是无法阻止地方割据的大势。唐朝廷就此衰落下去。京城长安甚至一度被吐蕃攻陷(763年),西南的南诏也曾联合吐蕃占领过成都(831年)。

初唐时期,继承隋代制度实行府兵制。府兵制的基本单位是折冲府。府分三等。上府一千两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军府长官为折冲都尉,副职为左右果毅都尉。府兵称卫士侍官。军府隶属于十二卫和六率。军府最多时有六百三十四个,其中三成以上驻扎在关中,保卫长安。府兵制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农兵合一制度。兵士廿一岁入军,六十岁免役。卫士平时在家生产,农闲时由军府训练。其经常性任务是轮流到长安宿卫,叫做番上。战时则应征作战。服役期间免除自己的租调;但口粮和兵器都要自己负责。

府兵制实际上是士兵和农民的结合,减轻了国家的负担。战事结束后,士兵回府,将领回朝,降低了将领拥兵自重的危险。府兵制的主要缺点在于动员速度慢,用兵时间过长会影响农业,而且免除士兵的税赋对朝廷收入也是一个损失。因此,太宗、高宗及武后时已经采取过临时征募士兵的办法作为对府兵制的补充。到玄宗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渐被破坏,府兵大多逃散。玄宗天宝年间正式以征兵制和募兵制替代已经废坏的府兵制。为了满足他“领有四夷”的虚荣心,募得的士兵长期驻扎在边镇以进行对外战争,称为“健儿”。这些职业士兵与土地没有联系,他们只渴望从边境战争中获得收益。边镇将领通过利益关系和部族关系(很多将领和士兵都来自依附的异族)大大加强了对士兵的控制,埋下了日后祸乱的种子。

安史之乱后,唐朝廷在军事上开始失势: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回纥吐蕃南诏的入侵。例如唐朝需要借回纥兵来平定安史之乱,763年吐蕃军曾经占领长安达十五日,南诏军一度攻打成都并占领安南直至十国南汉才收回。唐朝防备南诏之士兵不满又导致了庞勋之变。后来的黄巢的流寇叛乱导致朱全忠沙陀李克用的争战,直至唐朝灭亡后仍未平息。

唐三彩的战马

唐玄宗时唐朝的势力与来自现在阿拉伯、新兴和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的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的势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国大勃律小勃律吐火罗在内的中亚诸国相遇;天宝十年(751年)怛罗斯战役,唐军失败,经略中亚的进展遇挫,但是接踵而至的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导致华北地区经济萧条,使正重整旗鼓的唐朝大军从此无暇顾及中亚,军队必须退回长安一带平定内乱,致使在往后的一百五十年间吐蕃回纥势力兴起并占领原属唐朝的西半部领土。

唐朝的众多著名将领中,除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将领、郭子仪李晟及其子李诉高骈汉族统帅外,异族将领也占据了重要地位:比较重要的有混血胡安禄山、史思明、百济人黑齿常之、高句丽人高仙芝、突厥人阿史那社尔、契丹人李光弼、靺鞨人李怀光、突厥突骑施部人哥舒翰铁勒部的仆固怀恩浑瑊阿跌光进等。

文化艺术和宗教

史学

唐朝史学开创了国家正式开馆修史这一风潮。贞观年间史馆奉诏所修的正史有《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六部。加上史家李延寿私撰的《南史》和《北史》,合计廿四史中有八部出在唐朝,占总数的三分之一。此外,唐朝还有杜佑撰写的政书《通典》,劉知幾的修史专著《史通》,李吉甫著的地方志《元和郡县图志》。

文学

后世所绘的杜甫像

 诗歌

唐朝文学成就以诗歌最为发达。清人所编《全唐诗》共收录两千两百多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这还不是全部。唐初诗人以“初唐四杰”最为著名(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盛唐时期诗人可分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派和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派。其中集大成者为“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最为出名。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而杜甫的诗则更多体现现实主义之情怀。中唐时期最卓越的诗人是白居易,他的诗通俗易懂。此外还有元稹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等。晚唐诗人以李商隐杜牧最为出众,被称为“小李杜”。后世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但总体水平都不如唐朝诗人,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

 散文

散文方面,六朝以来,文坛盛行骈文这种文体形式,骈文讲究声韵对偶、典故,辞藻华丽,以四字句和六字句组成。在唐初乃十分盛行,以初唐四杰最为著名,但这种文体到唐朝时显得形式僵化,内容空洞,故到了天宝年间,古文逐渐兴起。古文运动在名义上是要恢复先秦两汉的散文,实际上是要文章更有内容,也就是“文以载道”。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气势磅礴又思想深刻,号称“文起八代之衰”;不过唐代的古文运动在韩柳去世后就逐渐衰退,唐末骈文又再度兴起。传奇是中国的一种古典小说形式,出现在隋朝,兴盛于唐朝。著名的传奇包括《柳毅传》、《莺莺传》、《南柯太守传》、《枕中记》和《长恨传》等。有的传奇在后代还被改编为戏剧和白话小说。唐朝变文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所谓变文起初是指佛教僧侣宣传佛教讲唱佛经的底本。最初变文仅限于佛教经典,后来则开始讲唱其他故事,讲唱的人也不限于僧侣。变文对传奇和后世的说唱文学都有很大影响。

 美术

张萱绘“虢国夫人游春图”(摹本)

由于吸收了西域特征与宗教色彩,唐朝艺术与前后朝代都迥然不同。初唐的阎立本阎立德兄弟擅画人物。吴道子则有“画圣”之称呼,他兼擅人物、山水,并吸收了西域画派的技法,画面富于立体感,有“吴带当风”之说。张萱周昉以画侍女图为主,他们的著名作品有“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和“簪花仕女图”等。诗人王维擅长水墨山水画,苏轼称他“画中有诗”。唐朝的壁画事业特别发达。莫高窟与墓室壁画都是传世精品。唐朝的雕刻艺术同样出众。敦煌、龙门、麦积山和炳灵寺石窟都是在唐朝时期步入全盛。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四川乐山大佛都令人赞叹。昭陵六骏、墓葬三彩陶俑都非常精美。其中雕刻家杨惠之被称为塑圣。唐朝时期,书法家辈出。欧阳询虞世南都是初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笔力严整,其名作有《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楷书字体柔圆。颜真卿柳公权是唐朝中后期的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用笔肥厚,内含筋骨,劲健洒脱,其代表作有《多宝塔碑》;柳公权的字体劲健,代表作有《玄秘塔碑》,世人称颜柳二人书法为“颜筋柳骨”。张旭怀素则是草书大家。

乐山大佛

宗教

唐朝菩萨雕像

宗教在社会上的地位与影响力,唐代时可谓最高。唐朝时期佛教的主要宗派有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净土宗禅宗。天台宗奉《法华经》,故又称为法华宗。华严宗奉《华严经》,参与政治较多。净土宗则易于入门。禅宗分为南北二宗,北宗创立者是神秀,他主张渐悟说。南宗创立者是惠能,他主张顿悟说。唐武宗时对佛教采取高压政策,史称会昌灭法,使得除禅宗南宗等少数宗派外,其他佛教派别从此一蹶不振。

由于唐朝皇室姓李,又相传其为老子之后,因此道教在唐朝上流社会也很流行。唐高宗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也大力提倡道教,还在科举考试中增设道举。

除了佛道二教外,当时还有伊斯兰教拜火教摩尼教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等外来宗教。但社会影响力很小。

唐代社会,虽然世族的势力被削减,但仍然不是一个平等的社会。《唐律》中也明订,人分为“良”“贱”两大类,贱民只能与贱民结婚;地主杀害部曲最多求刑一年,而部曲杀害地主必处斩。虽然科举制度实行,但由于世族的生活条件较为优渥,其子弟的文化修养也就跟着较高,不论是否参加科举,进入仕途都不是非常困难;唐代宰相出身世族者也就不在少数。

 教育

科举制度在唐朝进入了逐渐完备期。唐朝的学校以官办为主。中央设国子监,下辖六学,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这些学校主要招收贵族官僚子弟,也招收少量平民子弟。学生称生徒,人数在两千以上。地方设立州、县学,每校有学生十人。学校为科举考试服务,成绩好的学校保送参加科举考试,主要的讲授内容是九经。唐朝的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每年举办考试,科目有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此外还有秀才、道举、童子、一史、三史等科目。常举的应考举子有两个来源,一是保送的生徒;二是乡贡选拔出来的自学者。应考举子主要集中在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难度较低。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和政论,难度高,但其是主要的高官进身之阶。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二,进士科不过百分之一二。时有谚曰: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而制举则是临时考试,是为了网罗非常人才,不常举行。

科技

一张唐代的星图

唐朝科技相对于前代有明显进步。天文学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他还与梁令瓒合作,制成水运浑天铜仪。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不可多得的医书

唐朝首都长安城与东都洛阳规划严整,盛唐年间极盛时人口达到80—10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为后世留下了城市规划的样板。当时周边国家的首都,如当时的:日本平安京、新罗金城、高句丽平壤和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都是仿照长安建造。

唐朝的木结构建筑规模雄浑,气魄豪迈。佛塔形式也融合了中国与印度的造型,显得千变万化,多种多样。868年,中国《金刚经》的印制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在751年的怛罗斯战役之中传入阿拉伯帝国,之后在12世纪传入西班牙,到13世纪传入意大利,到14世纪初叶传遍整个欧洲.646年甘蔗熬糖法也从摩揭陀传入唐朝[8]

音乐与舞蹈

唐朝音乐舞蹈发达。唐太宗平高昌得高昌乐,并入原有的九部乐成为十部乐: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9]。唐高宗以后,十部乐开始衰落,音乐家开始研究新的乐舞。玄宗本人就是音乐家,爱好亲自演奏琵琶羯鼓等多种乐器,擅长作曲,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阵乐》等百余首乐曲;他非常重视音乐事业,将十部乐分为坐部伎立部伎[10],曾经亲选坐部伎三百人,号为“皇帝梨园弟子”,李龟年永新娘子都是名噪一时的歌唱家。唐朝的舞蹈则是以健舞软舞最为出名,著名的舞蹈有“七德舞”、“上元舞”等,舞蹈家则有公孙大娘等。

社会生活

主条目:唐朝社会

唐代是“胡风”盛行的时代。所谓“胡风”,特指流行于唐朝社会各阶层的种种并非汉民族原有的社会风习而言,其中主要有当时从北方游牧民族西域等地传来的风俗,也有由五胡十六国时期南下的游牧民族遗留的社会风俗,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了唐朝胡风盛行的局面。如“胡乐”、“胡服”、“胡食”等在长安城是极其盛行的。[11]

外交

主条目:唐朝外交
阎立本步辇图,其内容为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

由于初唐时代武力比较兴旺,而且周边国家比较安分且与初唐的关系比较友好。唐高宗在位后期由于军事转向衰弱,关系也时战时和反复不定。初唐时代在边境上设立六个都护府,分别是:安西(贞观十四年(640年)设立,主要负责天山以南地区的守备);安北(贞观十一年647年)设立,主要守卫漠北);单于(永徽元年650年)设立,主要守卫漠南);安东(总章元年668年)设立,主要守护辽河以东;安南(679年设立,主要守卫今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地区);北庭(长安二年701年)设立,主要守卫天山以北地区)。

西北地区

唐太宗贞观四年年(630年),唐军降服东突厥突利可汗投降,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汗国覆亡。大量突厥人迁到长安,众多西域诸国尊唐太宗为“天可汗”。东突厥的灭亡与归顺震动了西突厥与西域各国,一些西域小国纷纷改投唐朝。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西突厥在唐军数次打击下覆亡(参见唐与突厥的战争)。西域至此成为唐朝的势力范围,期间唐军与当时的另一大帝国阿拉伯帝国的开始交往。不过随着时间转移,天宝十年(751年),唐朝在与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怛罗斯战役中失败,唐朝势力也基本退出了中亚沙漠地区。

唐高宗永淳二年(682年),东突厥复国,边患日频严峻。后来武则天解决了这个问题。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唐和回纥联军灭亡后突厥回鹘建国。回纥回鹘)与唐朝关系一度比较好,但是也在安史之乱期间趁机敲诈勒索唐朝并攻入洛阳城大肆烧杀掳掠。直到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回鹘(回纥于贞元五年(790年)改名)因为统治无道而最终被黠戛斯所灭。

吐蕃

主条目:唐蕃关系

在西部与唐对峙的另一大国是吐蕃。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统一吐蕃后,以强大的武力为由,期间一直向唐朝廷提亲。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柏海迎接。文成公主将蚕等中原特有的事物带入吐蕃,中国的风俗同时也传入吐蕃,一些吐蕃的大臣改穿丝绸服饰。文成公主的嫁妆中还有一批工匠,这些工匠将中原的建筑形式混入吐蕃的建筑形式,大昭寺是其中代表。吐蕃的历法也参考了唐朝的历法。从此之后,唐蕃两国维持了二十年的和平,此后军事争夺日渐剧烈。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由于吐蕃军事失利,便主动与唐修好,双方使臣在长安会盟。史称神龙会盟。唐中宗应允,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但是,实际上吐蕃也秣马厉兵,积极备战。714年,吐蕃向唐朝要求重划边界,修改盟书,被唐朝拒绝。两国因此交战,吐蕃兵败,于是又主动求和谈判。

唐玄宗开元廿年(732年),两国再次会盟,两国决定以赤岭为界限。

734年正式立碑。不久后发生的安史之乱使得唐朝走向衰落,吐蕃趁机大力扩张势力。唐德宗建中年间其要求与唐确立甥舅之国的关系,而不用臣国之礼。

783年,两国在清水会盟,这次会盟基本满足吐蕃的要求,两国改以贺兰山为界。

787年,唐蕃又会盟于平凉,吐蕃预备进行劫盟,结果唐朝除了主盟官员外,其余六十多名官员都被扣押。唐军死五百多人,被俘一千多人,史称平凉劫盟

长庆元年,吐蕃内部分裂,国势衰落,再次请求与唐会盟。后两国在长安西郊进行会盟,以清水会盟确立的边界为界。史称长庆会盟,从此之后,两国关系趋于缓和,但是也被连年战争所困而无力再战。

唐三彩,骆驼背上的西方人

西南地区

天宝七年(748年),南诏统一了西南的云南贵州西部,四川最南部和今缅甸北部地区。唐朝与南诏国的关系也是时好时坏。

南诏一度长期与吐蕃合作,一同进攻唐朝。但大历十四年(779年)后,吐蕃、南诏联军攻唐失败,南诏军元气大伤,吐蕃又迁怒南诏。两国从此矛盾加深。

794年,唐朝与南诏在点苍山会盟,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但是到820年代后,由于南诏王权旁落,两国又开始爆发战争。

829年,南诏倾全国之兵力进攻唐朝,在831年一度攻入成都外城廓,但是最后因为害怕唐朝报复而又修好。之后,两国之间的关系依然是和战相间,直到双双覆灭。

东北地区

在东北边境上。唐朝与698年由术末靺鞨人大祚荣的渤海国“车书本一家”,之间一直互动频繁,多名渤海贵族子弟曾到长安学习。

唐朝与新罗关系一直密切。新罗派大量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其中的崔致远还中了进士。中国的文化也大量传入新罗。两国在边境之间商贸往来也非常频繁。

唐朝和日本关系同样密切。日本先后派遣了十三次遣唐使,每次使团规模都在百人以上,著名的留学生有阿倍仲麻吕等。日本的文字平假名片假名也都是分别从中国的草书和部首演变而来。鉴真和尚应日本僧人之邀,曾经六次东渡,最后终于成功。

东南亚、南亚和西亚

此外,唐朝与东南亚南亚真腊室利佛逝狮子国天竺等国家也关系密切。玄奘义净西域求法,所著《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是唐代两部重要的中外关系史著作。唐朝的建筑与歌舞也吸收了天竺的风格。唐朝与中西亚的“昭武九姓”、吐火罗波斯大食阿拉伯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之间也有往来。其中阿拉伯帝国总共派遣了三十七次遣唐使到唐朝。

 学者观点

唐朝连同之前的隋朝和之后的五代宋朝被历史学者黄仁宇等认为是相继于(称“中华第一帝国”)之后的所谓“中华第二帝国”时期,日本历史学者则普遍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时期的结束。

 帝王年表

主条目:唐朝皇帝家族树
唐朝和武周 618年907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唐朝(武周前)618年690年 高祖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 618年-626年 武德 618年-626年 太宗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世民 627年-649年 贞观 627年-649年 高宗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李治 650年-683年 永徽 650年-655年

显庆 656年-661年
龙朔 661年-663年
麟德 664年-665年
乾封 666年-668年
总章 668年-670年
咸亨 670年-674年
上元 674年-676年
仪凤 676年-679年
调露 679年-680年
永隆 680年-681年
开耀 681年-682年
永淳 682年-683年
弘道 683年

中宗
(被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684年 嗣圣 684年 睿宗
(被废)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684年-690年 文明 684年

光宅 684年
垂拱 685年-688年
永昌 689年
载初 690年

武周690年-705年 则天大圣皇帝 武曌 690年-705年 天授 690年-692年

如意 692年
长寿 692年-694年
延载 694年
证圣 695年
天册万岁 695年-696年
万岁登封 696年
万岁通天 696年-697年
神功 697年
圣历 698年-700年
久视 700年
大足 701年
长安 701年-705年

唐朝(武周后)705年907年 中宗
复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705年-710年 神龙 705年-707年

景龙 707年-710年

恭宗
殇皇帝 李重茂 710年 唐隆 710年 睿宗
(复辟)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710年-712年 景云 710年-711年

太极 712年
延和 712年

玄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李隆基 712年-756年 先天 712年-713年

开元 713年-741年
天宝 742年-756年

肃宗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李亨 756年-762年 至德 756年-758年

乾元 758年-760年
上元 760年-761年

代宗 睿文孝武皇帝 李豫 762年-779年 宝应 762年-763年

广德 763年-764年
永泰 765年-766年
大历 766年-779年

德宗 神武孝文皇帝 李适 780年-805年 建中 780年-783年

兴元 784年
贞元 785年-805年

顺宗 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李诵 805年 永贞 805年 宪宗 圣神章武孝皇帝 李纯 806年-820年 元和 806年-820年 穆宗 睿圣文惠孝皇帝 李恒 821年-824年 长庆 821年-824年 敬宗 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湛 824年-826年 宝历 824年-826年 文宗 元圣昭献孝皇帝 李昂 826年-840年 宝历 826年

大和 827年-835年
开成 836年-840年

武宗 至道昭肃孝皇帝 李炎 840年-846年 会昌 841年-846年 宣宗 圣武献文孝皇帝 李忱 846年-859年 大中 847年-859年 懿宗 昭圣恭惠孝皇帝 李漼 859年-873年 大中 859年

咸通 860年-873年

僖宗 惠圣恭定孝皇帝 李儇 873年-888年 咸通 873年-874年

乾符 874年-879年
广明 880年-881年
中和 881年-885年
光启 885年-888年
文德 888年

昭宗 圣穆景文孝皇帝 李晔 888年-904年 龙纪 889年

大顺 890年-891年
景福 892年-893年
乾宁 894年-898年
光化 898年-901年
天复 901年-904年
天祐 904年

景宗 哀皇帝 昭宣光烈孝皇帝* 李柷 904年-907年 天祐 904年-9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