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乳化油:主耶稣讲的比喻-38-切求之寡妇的比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02:17:36

主耶稣讲的比喻-38-切求之寡妇的比喻

 

圣经经文:

 

路加福音181-8

 18:1  耶稣设一个比喻,是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

18:2 说:「某城里有一个官,不惧怕神,也不尊重世人。

18:3 那城里有个寡妇,()他那里,说:『我有一个对头,求你给我伸冤。』

18:4 他多日不准。后来心里说:『我虽不惧怕神,也不尊重世人,

18:5 只因这寡妇烦扰我,我就给他伸冤吧,免得他常来缠磨我!』」

18:6 主说:「你们听这不义之官所说的话。

18:7 神的选民昼夜呼吁他,他纵然为他们忍了多时,岂不终久给他们伸冤吗?

18:8 我告诉你们,要快快的给他们伸冤了。然而,人子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吗?」

 

一.引言:

 

    「耶稣设一个比喻,是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

    「我告诉你们,要快快的给他们伸冤了。然而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么?」

     面对社会传播界不断预测正向我们扑来的荒年,我们基督徒应当如何活呢?感谢主圣经有答案!事实上耶稣早已向跟随祂的人预告过将有末世艰难日子的来到。

     耶稣在路加福音所讲的「切求之寡妇的比喻」(路18:1-8)就是一个印证,祂在比喻中所提「人子来的时候」(路18:8)就是指末日而言。

    「人子来的时候」这句词组原出自旧约但以理书7章13节,这是圣经有关预言的一个主题。主耶稣要基督徒存着盼望等候祂的再来,那日子也是信徒灵性冷淡和受逼迫的时候,因此跟随主的人正需要持续不断的祷告,靠神的帮助来持守和表现他们对主的忠诚!引用一句已故的焦源濂牧师常说的话:「苦难正是基督徒大显身手的好机会!」但这怎么可能呢?惟靠—恒久祈求!基督徒应当本着坚持到底的信心,常常祷告等候神。

     但我们如何才能学会恒久祈求的功课呢?首先,我们应当认识一项重要的祷告原则,并在生活中操练它,那就是要本着「顽强的信心」祷告,因为:第一,不祷告就没有蒙应允的可能;第二,常祷告就常有蒙应允的可能;与第三,常常祷告就必常常蒙神应允。

 

二.不祷告就没有蒙应允的可能:

 

     路加福音18章1-3上节,说:「耶稣设一个比喻……某城里有一个官,不惧怕神,也不尊重世人。那城里有个寡妇……」这位寡妇因为没有人为她辩护,就只有到法官那儿去申诉,这种事只有在绝望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不幸的是,她又遇上一个不义的法官。这是一项不可能上诉成功的案件。原因有二:

 

     1、首先,情况不利。比喻三次论到,这位法官是个「不义的官」:由这个法官的自白(路18:4);主耶稣的评语(路18:6),我们得知他的名声(路18:2)。他既不遵行旧约爱神(申6:5)与爱人(利19:18)的教训,又没有怜悯人的心,可见寡妇的这场申诉是不可能被批准的(路18:4上)。

 

     2、其次,力量不足。申诉人是一个寡妇(路18:3,5)。「寡妇」是旧约圣经中的一个主题,也延伸到新约中(可12:42,43;路7:12;21:2,3;徒6:1;9:39,41;提前5:3-5,9,16;雅1:27)。寡妇代表社会上一群需要被怜悯与照顾的人,她们有七方面的软弱:无依靠、无地位、无力量、无声音、无人注意、无朋友,另外除了儿女之外,她们也无盼望。

    从以上这两方面来看,我们很自然地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这寡妇向不义的官的申诉是没有可能被应允的,除非遇到不可思议的突破─若不借着祷告,她的案件就没蒙应允的可能!

 

三.常祷告就常有蒙应允的可能:

 

   路加福音18章3-4上节:「那城里有个寡妇常(来)到他那里,说:『我有一个对头,求你给我伸冤。』他多日不准,后来心里说……」寡妇这项申诉的情况不会有任何的进展,除非她用特殊的策略!让我们先看寡妇的行动,再看法官是如何响应的。

 

1、寡妇的顽强激将法

 

    寡妇借着一个顽强、持续的方式,对付这个不义的法官。她整个申诉的过程可分为两阶层:第一,继续的申诉;第二,直到申诉有回应。这两段的动力都出自于同样的一个动词,「来」。主耶稣在这个比喻的下半段,要我们向这位寡妇学习一个功课:能顽强、持续不断地「来」到审判官前,继续地申诉直到有响应,这叫作「激将法」,是需要申诉者有恒心的!让我们看这两个阶层的进展:

 

第一,「常来」申诉使法官动心(路183

 

     寡妇作了什么事才使法官动心呢?第3节上有一个动词─「来」,此词用的是过去未完成式的时态,和关身(与行动者有直接关连)语态,表示这人是亲自「常来」。寡妇常来的请求因着她的恒心,开始有了起色,造成这不义的法官心中肯为此事思想。主耶稣的比喻说到此时,开始进展到另一个新阶段,在文学结构上这叫「扭转律」。比喻通常都会有一个「扭转点」,这是解比喻时必须掌握住的一个关键!

     比喻中的一个动词,「常(来)」是个钥字,特别是「来」这字的语态与时态,表明寡妇行动上的特征:她持续地来到法官前,虽然事情一直还没有果效,但她还会不断的再来!「常来」是这寡妇的武器。由耶稣所讲的故事中,我们知道,虽然这不义的法官尚未采取行动,但寡妇的行动其实已经使他有点想改变初衷了。

 

第二,常「常来」申诉使法官烦心(路185

 

      路加福音18章4-5节,说:「我虽不惧怕神,也不尊重世人,只因这寡妇烦扰我……常来缠磨我。」请注意第5节下的「来」与第3节上所用的「来」字只在时态上不同,它是现在式,关身语态(依然与行动者有直接关连),表示是一项继续进行的动作─常常来。寡妇常「常来」到不义的官面前的行动带出一步更深的果效:「烦扰」及「缠磨」。前者有「麻烦」或「耗费精力」的意思;后者直译是「打在眼睛底下」或「打人造成他黑眼」,也可译作「使我脸黑」或有「使我名声不好」之意。在这里有一个「因果律」:因为寡妇的行动,带给这不义的法官两项后果:「耗费精力」与「使他名声不好」;这两个后果使他甚为心烦!

     这比喻显示出这位寡妇如何能转败为胜的秘诀:因她肯「常(来)到」法官面前;「烦扰」他,「常来缠磨」他。三个动词形容出她以弱制强的特性,寡妇的「激将法」果然产生了作用;她那顽强不断的请求,果真带出果效!

     寡妇顽固地常「常来」到法官面前正是主耶稣想藉这比喻带出的信息:主耶稣要跟随祂的人学习用这种方法,也常「常来」到神前倾述,特别在「人子来的时候」,并借着这样的祷告态度─信心─操练自己的品德。这寡妇的顽强可用一句现代希伯来语的一个字,Chutzpabah(音译:「克夫斯巴」)来形容,就是指「大胆放肆般的信心」或「藉顽强的信心来祷告」。在人子快来的时候,基督要求信徒以「克夫斯巴」的信心等待祂的再来!

 

2 、不义的官的响应速战速决

 

     路加福音18章5中节,这法官响应说:「这寡妇烦扰我,我就给他伸冤吧,免得他常来缠磨我。」寡妇常「常来」申诉果然带出效果:法官不但动心,甚至于烦心。案件的突破出于不义的官的自私,因为故事情节中有两个动词:「烦扰」及「缠磨」带给他个人的伤害。速战速决乃是这「不义的法官」对顽强寡妇申诉的响应。

     这位原本既不敬畏神,又不肯为人民舍己的法官,终于向寡妇「克夫斯巴」(Chutzpah)的坚持策略投降了!他对自己说:「就给他伸冤吧」(路18:5中),寡妇成功了!这是整个比喻中的「高潮律」!

     在犹太的拉比文献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位拉比为旱灾降雨禁食祷告:一位名叫伊莱贾撒(Eleazer),另一位是他的学生叫阿克法(Akiva)。拉比伊莱贾撒先祷告,雨没有降下来;但当阿克法祷告时,神垂听,天开始下雨了。百姓们为此神迹惊讶不已,但却造成伊莱贾撒与阿克法之间关系的紧张。学生的祷告怎么可以比师傅更灵呢?

     阿克法立即说了一个比喻。有一位国王,他有两个女儿。一个很「择善固执,坚忍不移」;另一个非常「温顺有礼,谦和礼让」。每一次那个「择善固执」的女儿有要求时,国王立刻就答应了,为的是好打发她走。但是,每当那个「温顺有礼」的女儿向国王请求时,他就故意让她多番祈求。因为国王喜欢她和他谈话,向他撒娇。

     阿克法藉这比喻表明出,他就像那个大胆固执的女儿。神听他的祈求,为的是早点打发他走;但师傅伊莱贾撒却像那「温顺谦和」的女儿一般,有那蒙神喜爱的品德。因着阿克法的解释,师生关系才重修故好。

    主耶稣要我们以「克夫斯巴」般的信心向神祷告,常祷告就常有可能得应允!

 

四.常常祷告就常常蒙神应允:

 

    主耶稣的这个比喻有许多文学上的特色。第一,经文的第1与第8节形成修辞学上首尾对称的两个强调用的框架,显出框架中这两节经文的重要性。第二,比喻中的两位角色:法官与寡妇,他们的品格都被耶稣强调了三次,而他们的角色或其特质又是相对的,譬如:审判官与申诉者,不义的法官与顽固的寡妇。第三,这比喻应用到许多修辞学上的结构律:譬如,「重复律」(例如,「来」一字重复三次,因此是钥字);「相对律」;「比较律」或「例举律」;「扭转律」(路18:4下-5);「高潮律」(路18:5中);「疑问律」(路18:8);「解释律」(路18:1)及「极端对比律」。

     

1、公义的审判官必听申诉神的公义

 

     路加福音18章1节:「耶稣设一个比喻,是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第6-8节:「主说:……神的选民昼夜呼吁他,他纵然为他们忍了多时,岂不终久给他们伸冤么?我告诉你们,要快快的给他们伸冤了。然而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么?」主耶稣藉第7与8节,将这比喻的教训用来教导信徒,在末世等待基督再来的日子中当如何活?根据表二,我们得到以下的结论:

     第一,根据「比较律」,18章1与7节是平行的,因此我们得知:神的选民应当学习本着顽强的信心向神祷告。

     第二,根据「因果律」,18章1与7节是「因」,第8节是「果」,因此我们得知:凡肯常常持顽强信心祷告者,必蒙神这位公义的审判官快快的应允。

     第三,根据「总括律」,我们可将以上两点总括,得到以下的结论:神是一位公义又有怜悯的审判者;祂是慈爱的神,曾为世人舍己受难。只要信徒常常向祂祷告,就必常常得蒙应允!

 

2 、神选民的祷告必蒙神垂听—人的责任

 

     路加福音18章7-8节:「神的选民昼夜呼吁他……要快快的给他们伸冤了。然而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么?」耶稣此比喻的第8节与第1节是彼此对应的,显出主耶稣讲这比喻的目的及其应用。但是祂为什么要在此时、此地讲这个比喻呢?路加福音18章8节指出经文内在的证据,说明耶稣这比喻是针对「人子来的时候」,也就是基督再来时说的,那时神国将完全实现!而这段经文的上下文也给出同样的证据(路17:22,26,30;参20-21)。

      路加在17章11节放了一个地理指标:「耶稣往耶路撒冷去……」这是主最后一次去耶路撒冷,也就是预备去受难上十字架。这是主讲这比喻的背景,也是祂为什么讲这比喻的原因,耶稣要藉这「切求之寡妇的比喻」针对末世,特别是等候「基督再来」的信徒们说话。比喻的目的是要我们借着「常常祷告」操练「信德」(路18:8),特别是在祷告和忠心上学习坚持到底的那种信心。耶稣又用这教训引出第二方面的应用,就是叫人学习盼望等候祂的再来。将来必有一段信徒灵性冷淡和受逼迫的日子来到─在那段日子里,信徒正需要这位寡妇所表现出来的坚忍美德─这是跟随主的人应尽上的责任!

     我们可以进一步应用结构律中的「比较律」及「相对律」,来作经文比较:

     第一,比喻中「不义的官」与「寡妇」的关系,并不代表神与「神的选民」间的关系。

     第二,藉「极端对比法」指出:「神的选民」和「神」之间的关系与「寡妇」和「不义的官」之间的关系是绝然不同的,如果像比喻中寡妇那样不利的申诉,都能蒙应允,那么如果神的选民也能像寡妇凭着顽强的信心祷告的话,当然更会蒙公义的神应允的。      

 

五.结论:

 

     因此我们可以大胆作出以下的结论:常常祷告就会常常蒙神应允!

     何谓「常常祷告」或「昼夜呼吁他」?这不是指重复不止长篇大论的祷告,或是长而乏味的祷告会,而是指将祷告经常地带到神的面前,每天在生活中都相信神会应允或提供答案!抱着无助地、大胆地、不灰心的态度向神祈求。这就是耶稣这个比喻所带出的应用原则:本着顽强的信心─以「克夫斯巴」似的信心祈求神!─那么这位全权公义又有怜悯、慈爱的审判官,必会快快的给我们答案!

     加尔文说:「祷告是我们信心得到操练的主要方式。」这实在是千真万确的!而信心则是祷告不可或缺的要素。主耶稣要我们学习寡妇以「克夫斯巴」的信心恒久祈求,也就是本着顽强的信心去祷告。特别在等待主再来的日子中,信徒更要有坚忍的信心祷告,儆醒等候。信徒要常常祷告不可灰心,以坚忍的信心大胆向神求。我们要认识一项祷告的原则:「不祷告就没有蒙应允的可能,常祷告就常有蒙应允的可能,若常常祷告就必常常蒙神应允。」我们应向比喻中的寡妇学习,如果不义的官终久会因厌烦而应允了寡妇顽强的请求,那么爱我们的这位又公义仁慈的天父,难道还会不肯更加快快地回应我们正当的请求吗?

     主耶稣藉这比喻教导我们在等候主来的日子里当如何活!当主问:祂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么?」祂乃是要告诉我们,在末日等待期间,我们必会遇到荒年及受逼迫的时候,主提供我们一个工具与方法:我们特别应在祷告和忠心上,以「克夫斯巴」的态度祈求。

     让我们操练本着顽强信心的祷告,使我们的信心经过祷告而更加坚固。「祷告是我们获得基督恩典的惟一途径」,让我们一同在恩典中成长!神必赐下恩典保守我们坚忍,操练美德!

 

(本文系本人在研读众位主内先进著作之基础上进行整理成稿, 所以不能算是原创, 欢迎主内先进多多善言, 谢谢阅读与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