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型线切割液:道家三宝与儒家三宝之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8 15:41:02

道家三宝与儒家三宝之五

(2009-02-07 12:17:39) 转载▼标签:

仁者

曾点

太伯

不争

孔子

杂谈

分类: 杂谈

 

 

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若能自己问心无愧,哪里还有什么忧虑和恐惧的呢?”

 

 

 

 

 

 

 

 

 

 

 

 

 

           对孔子“仁者不忧”思想的体悟

 

 

 

仁之本为道,仁之体为善,仁之用为爱。

孔子说“仁者无忧”,孔子又说“(天道)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孔子还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这充分说明仁者并非无忧,仁者必有所忧,必有所无忧。

仁者为什么无忧?

仁者不争,故无忧。为而不争,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仁者善生众生,善救众生,善利众生,艰难的事总是抢在别人前面做,对能获得奖赏的事就退居在别人后面。吃苦在别人前面,享受在别人后面。让而不争,周朝祖先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即太伯、仲雍和季历,季历的儿子就是姬昌(周文王)。传说古公预见到姬昌的圣德,想把君位传给三子季历。长子太伯为使父亲的愿望实现,便偕同仲雍出走他国,使季历和姬昌顺利继位。孔子说:“太伯可以说是品德极其高尚的人。他是多次将天下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无法用适当的语言来赞美他。”类似的还有殷商时孤竹君的两个我儿子伯夷和叔齐,史传中记载,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周朝建国后,兄弟俩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计旧仇,因此很少怨言。”又说,他们“追求仁而得到了仁,又为什么怨恨呢?”          与世无争,在“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孔子让他的弟子们随意谈谈自己的志向,最后曾点说道,在暮春三月的时候,身着春装,约上五、六个成人,带着六、七个孩子,在淇水岸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洗洗手脸,吹吹风,唱唱歌,说说笑笑,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孔子长叹一声说:“我和曾点的想法一样呀!”孔子的长叹中既有对其他弟子的不满,又有对曾点的与世无争的思想的感慨。与世无争是一种合同自然,超然物外、世外的仁者境界,这是仁者的大智大乐。不争中还包含有忍而不争、矜而不争、谦而不争的意思。能做到这众多的不争当然无忧。但不争的最高境界是崇尚自然,与世无争。

仁者无己,故无忧。“无己”就是忘掉自己,从大的方面说仁者胸怀天下,以治国安邦,理民惠民为己任,不为一己之私,一己之得失而忧。孔子说:“天下太平了,那么一切礼乐征伐都由天子决定;倘若天下混乱,礼乐征伐等就由诸侯做主了。”孔子在“尧曰”章中说“当权者宽容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护,诚实讲信用就可以得到百姓的信任,勤敏就可以产生业绩,公正就能使百姓高兴。”还说:“君子给老百姓好处,但自己不耗费(让老百姓做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事);役使百姓,但不招致老百姓的怨恨(只选择老百姓能做的事而让他们做);追求仁义,却不贪婪财利。”从小的方面说,仁者以帮助思想、灵魂、行为有残疾的人为职责,扬善抑恶,扶正祛邪,选贤任能。

仁者乐天知命,故无忧。仁者乐于接受《易经》所启示的天道的法则(阳极生阴,阴极生阳),能够知道命运演变的必然性(否极泰来,泰极生否),并能坦然承受,不会忧愁。

仁者“忧道不忧贫”,故无忧。仁者致力于道德的追求与修养,不谋求衣食,只担心道没有学好,无功于社会,无惠于百姓,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甘于贫穷,像颜回一样“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乐在其中。因此,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仁者也必有所忧,所忧着安而忘危,存而忘亡,治而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