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优昙美酒飘香书包网:《皇帝内经》的三句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29 22:24:24

《皇帝内经》的三句话

    提及《黄帝内经》,一般人就会想到它只是中国上古时期传统医药的书。由于,央视百家讲坛曲黎敏教授对《皇帝内经》的讲解而掀起一股《皇帝内经》养生热,让更多的人微微了解了《黄帝内经》,开始对《皇帝内经》产生了兴趣。
  
   但《皇帝内经》具体写了些什么?
  
   为什么叫《皇帝内经》?难道真是古时只有皇帝才有资格阅读使用的书吗?
  
   《皇帝内经》只是一部关于医药的书吗?
  
   很多对《黄帝内经》感兴趣但并未读过原著的人,或者读过原著又没全部看懂的人对这些问题都不是了解的很清楚。
  
   以下,阐述一下这些问题,多数观点来自南先生。
  
   中国文化的根本中心是以黄老之道为主,然后散为诸子百家的。
  
   何谓黄老之道? 黄老之道就是黄帝、老子的道家思想。老子思想实际是上承黄帝,到他那个时候被他发展完善成了系统,才确定了以“道”为核心的道家思想。在历史上也称黄老之道。

  
   《皇帝内经》的记述著作年代已经很难稽考,所以越来越被轻视,即使是学医的人也一代不如一代,因为时代的变迁,现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字有了差距,古书是越来越读不懂了。
  
   其实,通读《皇帝内经》,你会发现,它不只是一部医书,它是包括了“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所有心医的书。
  
   在《黄帝内经》的《举痛论篇》中有这样三句话:
  
   皇帝问曰:

     (一)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通过和人生生命生活相关的人事上的实际应用及实验经历清晰的解释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
  
   (二)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  
   博古必要通今,任何学问,如果只讲现在,不通古今绵延演变的因果关系,都容易若如偏见,那是不可行的。
  
   (三)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从政或者从医,一切的一切,治理他人,医治他人,第一学问,必须先从本人自己身上实验做起。
  
   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
  
   可见,《皇帝内经》全书的中心,也就是黄老之学的要点,它是通于政治,经济,教育,军事任何一门学科的大原则,不过是先从如何养生寿人来切入而已。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这三句话就是《黄帝内经》上讲的。《皇帝内经》上讲生命有三要素,即精气神,养生有三大法宝,就是养精、养气、养神。

    “中国难生;人身难得;真法难闻”。这三句话是北京中医大学教授曲梨敏解读《皇帝内经》时悟出的心法,即通过学习《皇帝内经》是我们领悟人身、听闻真法、感恩中国的必行之路。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回答记者问时说,只有生物工程技术可以超过他。而这些生物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就是中国几千年仍然生命常青的——中医药学。可是就有那么多权威们把她给神秘化了,无非是铜臭——致使医疗腐败,把致简的大道给复杂化了。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致使人类生存环境不断的恶化,生态平衡遭到人为破坏,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也越来越大。一些疾病呈现区域性、民族性、家族性、年龄性,究其源探其根,环境固然重要,但很大程度上与人们的心理不平静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有关。且各种疑难杂症正在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用于治疗疾病的费用已是国济民生的重大负担。为此各国政府都把预防医学提到了更高得程度,防患未然,“不治已病治未病”。这正是中国几千年生命常青流传世界各地《中医学》的精髓。 

    《皇帝内经》把人体的五脏六俯用“金、水、木、火、土”相互关联的关系,与自然环境、食物有机结合,强调:“五谷为养,无肉为补,无果为辅”食之有度,不逆四时(春、夏、秋、冬)遵循自然规律。还强调:“安生之本在于食,救疾治本在于药”。利用“四诊”(望、闻、问、切)“八纲”(虚实、寒热、表里、阴阳)对人进行健康指导或把握自己的健康。把生命简单化了,把防病生活化、饮食化了,魅力无穷。可又是那么简单——就是“衣、食、住、行”;“喜、怒、哀、乐”。 

   中国人,你有博大精深的华下传统文化可以充实你,你不需花高昂的学费,更没有语言障碍,只需时间去了解去认识,改掉不良的习惯——健康何难?

 
    提高免疫力 起居有节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心君:凡病都是心病。

    肝将:攘外平内。 

    肺相:主一身之气。

    肾为先天之本:衰老是性的衰老。

    脾为后天之本。

    合理膳食;药食同源; 居安思危; 注意症兆; 辩症。 

    健身十法:走、抖、扭、拍、针、灸、拔、汗、吐、下。

  

    精诚团结 和而不同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总之,建立秩序,调节平衡,走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