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世家六期房价:农发行的历程:回顾与前瞻(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02:41:50

农发行的历程:回顾与前瞻

农发行江津支行  周  建

 

第四章 基层的起步

 

本章提要:本章叙述国家确定设立农发行市、县分支机构的原因。提出粮食问题对中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意义。这就必须保持在政策上对农业的倾斜。农发行成立后,由于基层机构的缺失,国家对农业政策上的优惠,特别是在政策性信贷资金上的优惠出现了中间梗阻。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打通资金流通渠道,消除中间梗阻。设立农发行基层营业机构就成了不二选择。农发行基层营业机构成立后,立即显示出其价值,在资金和业务管理上取得一系列成绩,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第一节  粮食迷局

 

一、粮食是全局性问题

国家设立农发行的根本考虑,是为了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而粮食是一个国家最最基础的战略物资,因此农业问题的关键是粮食问题,粮食是最基本的战略物资,粮食问题是全局性问题。农发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粮食问题而诞生的。粮食问题是农发行设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环绕农发行生存发展、起伏变换的核心。1996年决定设立农发行市县分支行,以及1998年以后农发行演变成为专司粮棉油收购信贷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主要办理粮棉油收购贷款、储备贷款、调销贷款等业务农业政策性银行,始终是围绕粮食问题进行的。因此欲讨论农发行基层分支行的设立,必须回过头来看看我国的粮食问题。

1995年,美国学者布朗发表《谁来养活中国》一文,引起世界广泛关注。他对中国粮食问题持悲观论调,认为中国的人口逐年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亦在急剧增长。中国的收入水平也在以创纪录的水平增长,产生的对肉类食品的消费比人口增长速度更快,对畜产品的需求无疑将直接转化为更多的粮食需求。而中国的耕地广泛地转化为工业、住房、交通等非农用途;中国化肥使用量已居世界榜首,过高地寄希望于生物技术也是不太可能的;同时水资源在中国地区间分布很不平衡,中国对水资源短缺的忧虑与日俱增,土地生产率提高有限。他由此得出结论:中国的产粮能力因此不断萎缩,到2030年,中国粮食缺口将达2.16亿吨(人均消费粮食保持目前300公斤不变)至3.78亿吨(人均消费粮食增至400公斤)。这个缺口超过1993年全球粮食出口2亿吨的总量。中国粮食问题在未来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粮食问题,世界无法养活中国。

布郎对中国粮食问题过分悲观,不但引起国外学者的质疑,而且理所当然地引起中国学者的反驳。布氏的论调也许言过其实,但他提出的问题的确应该引起我国的警惕。我国有13多亿的人口,而粮食生产的特点使其着受土地、天气、政策等等多方面的约束,始终是一种波动型的发展,不可能在短期内暴发似增长。因此我们必须极度关注粮食问题。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仍是波动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生产政策和包括粮食在内的农副产品购销政策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粮食等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不断提高,缩小了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使粮食等农副产品产量不断增长。并最终终结了票证经济,实现了包括粮食在内的农副产品敞开供应。

但在总体向上的趋势下,粮食生产并非一帆风顺。1978年中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30000万吨,达到30477万吨,增长了7.8%。1979年粮食产量又增长8.9%,达到31212万吨,1978和1979年粮食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8.38%。但1980年粮食减产,产量为32056万吨,环比负增长3.4%,1981年虽然有所恢复,达到32056万吨,环比增长1.39%,但若以1979年为基期,则定基负增长2.14%。这两年粮食产量年均负增长1.05%。

1982年,农村全面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巨大威力开始显现。由于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的分离,实行“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是自己的”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1982年,粮食产量达到35450万吨,环比增长达9.07%,此后两年连续增长,1984年,中国粮食产量历史性地到达40732万吨,环比增长达5.17%。1982年至1984年这三年,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率达7.83%。

连续三年的粮食大幅度增产,出现了粮食过剩的假象。1985年,国家调整政策,取消了部分鼓励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粮食实际降价幅度接近10%,资金和物资投入也有所减少,而同期农资价格涨幅为4.8%。政策的偏差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1985到1988年粮食波浪型幅度减产,1985年粮食产量回落到37910.8万吨水平,比上年减产6.9%。1985年到1988年四年粮食产量的年均负增长0.29%。随着国家调整政策,直至1989年,粮食生产才恢复到1984年的水平,产量达到40755万吨,1990年粮食产量达到44524万吨,两年年均增长率为6.45%。1991—1994年这四年粮食产量在43000到44525万吨之间徘徊,年均粮食增长率为0.04%。1995和1996年粮食生产快速发展。1996年总产达50453万吨,增长率为8.13%,首次跨上50000万吨的大台阶。1997年出现第四次粮食生产波动。1997年粮食产量比上年减少2.05%。1998年粮食增长率为3.67%。1999年虽然粮食环比负增长0.76%,但仍保持50000万吨水平。当时的高层对粮食问题的估计过分乐观,许多地区为了提高了经济作物和优质农产品的种植,削减粮食种植面积,导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急速减少。从2000年到2003年粮食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大减产。粮食产量从1998年最高位的51229.5万吨降到2003年的最低谷,粮食产量仅为43065万吨,一下退回到十年前水平。

从上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的起伏变化可见,我国粮食生产与国家农业政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每次粮食生产形势向好,都是国家农业政策利好时期,粮食生产形势下滑,则是农业政策出现偏差的时期。而一个特别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收购农产品打白条的问题,也在其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1993年白条问题最严重时白条金额究竟有多少,还没有看到有关统计数字,但已严重影响民心,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农业生产则是无疑的。国家成立农发行,就是调整农业政策,确保农业生产有可靠稳定的政策性资金投入,确保出售粮食等农产品能够及时得到资金,杜绝收购打白条的重要举措。1994年农发行总行、省级分行成立后,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农发行基础营业机构缺失,农发行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且由于实行业务代理制,又出现了不少新的梗阻。因而,增设农发行省以下分支机构,就是必要的和必需的。

 

第二节  华丽亮相

 

一、增设农发行基层机构

农发行主要业务集中在县级支行,在农发行县级支行尚未设立前,其业务主要由农行县级支行代理。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组织机构不健全。省以下农发行业务均由农行代理.缺乏有效的直接领导和监督;上下产生脱节与断层,上级行指令难于在下面有效实施。二是人员缺乏责任感。农发行市县以下的人员还是农业银行的职工,工作做好做坏、任务完成与否,不管对农发行、农业银行乃至地方政府都容易交待,缺乏责任感。三是业务划分缺乏明确界限。如粮食管理部门自办公司,经营粮食商品乃至其它方面的商品流通,粮食收购和其他自营混合一体,给政策性界定带来一定难度。四是资金结算缺乏顺畅渠道。农发行尚未建立自己的联行系统,资金清算路线长,环节多,容易出差错。五是资金收回缺乏制约。农发行市县信贷业务由农行专柜代理,收购资金回笼后农发行无从监督管理,很容易被挤占挪用。

正是由于农发行分支机构缺失造成的种种问题,促使国家决定增设农发行分支机构。1996年,国务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发布《关于印发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增设分支机构实施方案的通知》,决定增设农发行级分支机构。文件对农发行市分支机构的设立进行了全面周密的安排。这次农发行增设分支机构包括总、省分行的营业机构和市县级分支机构。由于农发行增设市县级分支机构数量多,人员多,情况复杂,市县级分支机构的设立是重点。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增设分支机构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明确了这次增设分支机构的增设范围。在总行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设立营业部;在地、市(含计划单列市)设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分行,其中地、市同在一地的只设立一个机构。各地(市)分行同时设立营业部;1995年底贷款余额5000万元以上的县(市),设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支行;1995年底贷款余额不足5000万元,但是国务院确定的贫困县,可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地(市)分行派驻信贷组。其它县(市)暂不设立机构,其业务可委托当地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代理。

二是明确了各级分支机构的基本职责。总行营业部的职责是,办理中直开户企业和单位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各省(区、市)分行营业部的职责是,办理省(区、市)直开户企业和单位及所在市市区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地(市)分行的职责是,对所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县(市)支行和派驻贫困县的信贷组进行管理,所属营业部具体经办所在市市区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县(市)支行的职责是,办理辖区内各开户企业和单位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

三是明确了增设分支机构的人员配备。文件规定增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分支机构的人员配备应按照以下原则:(一)中国农业银行负责代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的人员和其他人员,应在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编制内一次性调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二)配备的人员数量和结构要保证正常业务和工作的需要,但要力求精干,不搞人浮于事;(三)配备人员要从同级中国农业银行调入,不从社会上或其他金融机构招入或调入。

文件还明确规定了新设立的农发行地(市)分行和县(市)支行的领导配备为一正一副,一般从当地同级中国农业银行的现任领导中平级调入1人;业务量大的可以调入2人。由中国农业银行省(区、市)分行党组提名,征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省分行党组意见,如双方意见一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进行任免;如双方意见不一致,由中国人民银行省分行征求地方政府意见后协调确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地(市)分行和县(市)支行主要负责人必须符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任职资格,并经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任职资格审查后,方可任命。

四是明确了财产的划转。新设立的地(市)分行和县(市)支行对外办公和营业所必需的房屋、设备(不包括计算机中心及网络)、车辆,根据“不增加新的设备,不盖新的办公楼,满足业务和工作需要,充分运用中国农业银行现有设施”的原则,按从中国农业银行调入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人数乘以中国农业银行1994年6月30日人均财产数无偿划转。调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人员的住房,作为固定资产一次性从中国农业银行划转给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所有。

五是明确了业务的交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业务交接不规定统一的时间,依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机构组建成熟一个交接一个。为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接收业务以前,中国农业银行要按照代理协议,善始善终地做好代理工作。业务交接工作要在同级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和监督下进行。中国农业银行在移交业务前,要核实财务和信贷资产,落实债权债务;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接收业务后,要对账务和信贷资产进行全面清理。

六是明确设立农发行分支机构的方法和步骤。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地(市)分行和县(市)支行,采取先确定人员、后接收业务的办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省级分行要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并主动与中国农业银行协商,中国农业银行要予以积极配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县(市)支行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比照地(市)分行的办法确定。在组建期间,领导干部由省级分行党组任命。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要充分做好机构开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按照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一次性办理机构设置的报批手续。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计划单列市分行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按照本方案的有关要求直接组建。

二、基层农发行的组建

文件要求农发行增设分支机构,应先组建地(市)分行,后组建县(市)支行,稳步进行。有条件的省,可在1996年秋收前增设到县。1997年5月底前完成所有应设机构的增设工作。

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在各方共同努力,密切协调下,农发行分支机构组建工作进展顺利,圆满按时完成组建工作,在市县金融系统中华丽亮相,农业发展银行在全国完成延伸下设了1500个分支机构。

重庆市分行及其下属分支行的设立很具有典型性。1996年,正值重庆市直辖前夜,此时的重庆仅为副省级的计划单列市,也是这次农发行增设分支机构的范围。由于国家已经明确要以重庆中心城市为依托,推进中西部经济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解决好三峡库区百万移民的安置工作。以此为背景,国家决定设立重庆直辖市。这是国家给予重庆市的最大的政策利好。故重庆市分行从组建一开始实际上是按省级分行的架子搭建。经过紧张筹备,重庆市分行于1996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并开始运营,同时还负责万县(现称万州)、涪陵、黔江“两市一地”分支机构的管理指导工作,为不久后农发行重庆市分行顺利转型为省级分行奠定了坚实基础。紧接着,1997年1月1日,农发行重庆市分行辖内的38个分支机构也准时开门营业。从此在重庆市金融大军里,增加了一支强有力的政策性金融队伍。1996年农发行在组建分支机构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各项业务运转正常,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管理加强,分支机构增设进展顺利,当年农副产品收购贷款、专项贷款分别比上年增加299亿元和237亿元,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业务发展和分支机构增设双胜利。现在农发行机构完善了,人员充实了,农发行全行上上下下都憋足了一股劲,立誓要加强收购资金管理,确保收购资金供应,在进一步完善收购资金的封闭管理中取得明显成效,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繁荣发挥重要的、积极的、商业性金融无法替代的作用。

三、组建后的基层农发行信心满棚

各地农发行市县级分支机构成立后的1997年初,在农发行组织体系完善后举行的第一次全国农发行分行行长会议上,各省级分行纷纷亮出自己的规划和工作重心。管好收购资金是农发行做好工作的关键。各省级分行对此纷纷亮出高招。如河南省分行提出要做好收购资金供应工作,确保收购资金供应,实行“五个结合”,即政府领导和部门配合相结合,坚持和完善政府领导下的收购资金供应责任制;内因和外因相结合,调动企业和银行两个部门的积极性;统贷统还与分贷分还相结合,探索符合客观实际的信贷管理方式;资金计划与工商信贷管理相结合,建立良好的制约机制;增加信贷人员与提高信贷人员素质相结合,为做好收购资金供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黑龙江省分行提出黑龙江是产粮大省,要把加强对收购资金管理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要落实提高“库贷挂钩”比例责任制,把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各级粮食企业,建立责任制,上下级行之间、银行和企业及其主管部门之间签订责任状。江苏省分行提出,加强收购资金管理的关键是抓好一班人,带好一支队伍,要把提高各级行领导的政策水平,组织能力和决策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上,要加强干部职工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其业务素质,以适应信贷岗位的工作要求。湖北省分行提出,各级行一定要严格执行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关于粮棉油政策性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的规定》,切实将收购资金管理工作列入各级行领导的首要议事日程。有的省分行提出要摸清粮食系统贷款底数,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粮食检查大队,对粮食企业特别是问题比较多的企业进行全面稽核检查。

有的省分行提出促进企业扭亏增盈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企业亏损是目前收购资金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收购资金封闭运行良性循环就是一句空话,收购资金的硬缺口就会越来越大。解决粮食企业体制、政策、经营三方面的问题。这三个问题都解决了,粮食企业实现扭亏增盈的目标也就有希望了。要帮助企业制定不合理资金占用分期消化计划,落实分期消化措施,逐步减少不合理资金占用。对企业附营业务占用的收购资金既成事实的,不作挤占挪用处理,并要相应安排后续资金,保证其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对企业基建、技改贷款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从而达到开正门、堵后门、促进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支持一业为主、综合发展的目的。农发行主要是运用信贷手段,帮助粮食企业扭亏增盈。要充分运用信贷、结算手段,促进粮食企业扩大销售;要加强对粮食企业财务活动的监督,控制其不合理开支;要积极支持粮食企业拓宽经营渠道,增加收入来源;要限期清理粮食企业的多头开户,收回多头开户的存款;要帮助清欠和防欠,研究制定收回贷款的优惠政策,帮助企业搞活经营、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第三节  成功探源

 

一、农发行设立基层机构的意义

回顾农发行省级以下市县分支机构增设的过程和所取得的成效,增设市县分支机构无疑是非常必要,非常成功的,对于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它保证了应归属于农发行的各项信贷资产、各项负债、各种财产等顺利地从农行分离出来,既顺利地建立了农发行自己的营业体系、核算体系和账务体系,保证了农发行分支机构按时正常运转,又保证了农行的各项账务、财产的不错不乱。从农行调入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在总体上也具有较高素质,并有相当部分业务骨干进入农发行各分支机构,确保了农发行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和纵深业务的开拓。农发行省级以下分支机构的增设,完善了农发行的组织体系、业务经营和管理体系,实现了业务由委托代理到基本自营蝶变。从而加强了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管理,加大了农村扶贫开发投入力度,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对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不可替代的重大而独特的作用;也成为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进行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以重庆市分行为例。市分行成立伊始的1996年底,重庆市行各项贷款余额就达78亿元,比年初增加15亿元,其中收购贷款61.9亿元;各项存款余额2.5亿元。1997年初,重庆市分行又对今后的工作做出规划:以“抓住机遇,打好基础,完善管理,优化结构,搞活粮油流通,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力度,提高资金的社会、经济效益,为重庆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指导思想,在政策性资金管理上,要加强监管,努力实现信贷资金良性循环。要按照国务院对农业政策性资金封闭运行的要求,采取建立健全资金计划分级组织管理体系;信贷计划实行“全年计划、分季实施、按旬(月)监测、及时调整”的办法,确保资金足额到位。加快信贷资产清理,做好粮棉油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1997年重庆市分行粮油政策性贷款的“库贷挂钩”比例要争取提高5到7个百分点。市分行要按国家产业政策,因地制宜,优化贷款结构,重点支持投资少、见效快、覆盖面广、效益好,有助于直接解决群众温饱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服务业。1997年,重庆市分行还要选择一些效益较好的点贷项目,从而树立农发行的信誉形象。同时还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和业务开拓同时抓起来,加强政治、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全行员工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保证农发行业务工作的正常运营。

二、农发行基层机构成功设立的几点经验

这次农发行省以下市县分支机构增设成功的根源有以下几条。

一是正确确定机构设置的层级。农发行这次增设省以下分支机构,只增设至县级支行,县以下不设农发行机构。这是非常明智的。在县一级普设农发行营业机构符合强化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管理的实际需要。农发行业务主要集中在县一级,如果县一级不设置农发行营业机构,很难达到管好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办好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实现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封闭运行的要求。农发行总行、省级分行成立两年来在业务代理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已经证明代理制自身不可克服的弱点,农发行必须实行政策性业务全面自营。县以下的乡镇是否应设立农发行营业机构?实践表明没有必要。虽然农业政策性信贷和结算业务,有相当数量是发生在县以下乡镇,有设立农发行营业机构的需要,但其业务有极强的季节性,旺季资金、现金供应以及结算业务相当集中;而非收购旺季则业务量极小,不足以支撑一个营业机构常年运行。故设置乡镇农发行营业机构不符合农发行机构设置精简、高效、经济的原则。农发行业务的性质及季节性特点表明,农发行营业机构设置止于县级是恰当的。

二是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事权与机构设置到县相协调。农副产品收购等政策性资金要求实行封闭运行。农发行营业机构设置到县级对农副产品收购等政策性资金的封闭运行有利。县级农发行实现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主要是要加强对政策性资金的管理问题,与机构是否继续下伸没有多少必然联系。各类农副产品收购企业,主要是粮食收购企业大都设在县城,其下设的粮站等为非独立核算单位。企业在县支行开立基本账户,收购资金贷款在县公司,资金回笼也主要在县公司,抓往了县公司,就抓住了农业政策性资金的牛鼻子,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只要把好县公司的贷前调查关、放贷关严、企业现金库存核定关、企业资金回笼关,政策性资金的管理就基本到位了。

三是由农行调入农发行新设分支机构的干部队伍和员工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总体素质较高,能够适应农发行业务的需要。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增设分支机构实施方案》对调入农发行的干部职工做出的周密细致的安排,各地在执行中又进行了细化。比如规定原在农行从事农发行政策性业务的干部职工原则上划入农发行;大学本科、大学专科、高中等各等次文化程度员工要有一定比例;各种年龄阶段的员工要符合一定比例等等。这就杜绝了调入农发行员工文化和年龄结构上的不合理,兼顾了农行和农发行双方的利益。农发行在调入干部员工时还坚持了人员从紧的原则,杜绝农发行人员从一开始就出现臃肿的现象。

四是财产的划入适应农发行业务的需要。这次增设农发行省以下分支机构所需要的办公营业场地、办公设施、车辆等所有财产均由农行无偿划入。为了避免矛盾的发生,也为了避免农行和农发行的本位主义,规定“按从中国农业银行调入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人数乘以中国农业银行1994年6月30日人均财产数无偿划转。调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人员的住房,作为固定资产一次性从中国农业银行划转给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所有。”办公用具则物随人走,调入农发行的人员所使用的办公用具等物品随人归农发行。这就体现了一种公平原则,避免了各种纠纷的发生。

五是内部机构设置精简高效。农发行业务单纯,人员精干,相应的其内设机构也应体现这一特点,不应追求庞杂的内设机构体系。比如农发行不组织居民个人储蓄,其存款大多为贷款客户的派生存款,故农发行不需要设立独立的资金组织部门。以农发行县级支行为例,在其成立之初仅内设“二科一室一部”,即业务料,主管信贷业务、计划统计业务等;财务会计料,主管财务会计业务和财会管理;办公室,除主管一般办公室工作外,亦主管安全保卫、纪检监察人事劳资等方面的工作;营业部,主要办理对外会计出纳和结算业务。后农发行县级支行内设机构几经调整和演变,一度撤消办公室,将其职能并入财务会计科,旋又恢复办公室编制,最后农发行县级支行内设机构定格为“两部一室”即信贷部、会计出纳部、办公室,营业部归并会计出纳部管理,不独立成部。从目前农发行的业务发展状况来看,其内设机构基本上是合理的。它不要求上下对口,但既坚持了从实际出发,也精简了人员,达到了提高效率的目的;上下级行各对应部门的工作关系也没有出现紊乱。

当然,在农行和农发行两行分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矛盾和争议。比如财产上的划分,在量上有文件规定,在质上却容易发生争议。遇到这种情况,双方都能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进行商讨,通过协商解决问题。比如重庆市一个县级支行,在划分营业用房时,农行准备将位于其旧办公大楼二楼的一间会议室用做农发行的营业用房,甚至开始施工修建营业柜台,理由是农发行不吸收存款,营业用房偏一点没有关系。如果认可这一方案,将对农发行的发展和对外形象极为不利。农发行对此据理力争,充分陈述农发行的意见,终使农行放弃原有方案,将其新办公大楼的两间临街门面划归农发行。其他一时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分歧,双方则记录在案,待日后予以解决。这些问题后来都达成了妥善的解决办法。

 

第四节   稳健起步

 

一、加强员工的政策性金融思维方式

农发行市县分支机构成立后,干部职工必须正确把握农发行性质和任务,迅速从商业性金融思维转变为政策金融思维;必须正确认识农发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银行的商业性业务在全国金融体系中是一种互补关系,坚守政策性金融阵地;必须正确认识农发行的运行规律和内在特性,并切实把握这种运行规律和内在特性。商业银行的一切经营活动都遵循市场原则,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农发行的经营活动必须执行国家的特定经济政策,同时还要兼顾市场和经济的效率原则;其经营目标主要以宏观经济效益乃至社会效益为重点,同时还要兼顾自身的经济效益与信贷资产安全,力求做到政策性与效益性的有机统一。因而其经营管理机制是一种国家政策和市场需要双重引导、经济利益和行政手段双重约束、政策性优惠与政策性补偿有机结合的“复合型”机制。简言之,农发行的经营理念可以概括为“执行政策,自主经营,保本微利,风险自担,稳健发展”二十个字。为此,农发行市县分支机构成立后,始终不忘其政策性银行的上述宗旨和经营理念,力求做到在业务管理、资金管理、内部管理上做到稳健起步。

农发行市县分支机构在其成立伊始,就十分注意对员工进行政策性银行知识教育培训,组织员工学习政策性银行业务知识,学习各种文件规章、法律规定,使干部职工能够尽快把握政策性银行的政策性业务规定、规章,把握国家和上级行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把握政策性银行的各种特点和任务,尽快进入角色,从而正常有序地开展好各种业务。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单位,什么都在草创时期,因此尽快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显得尤其重要。为了加强内部管理,农发行新设机构还大力加强内部制度建设,相继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和各岗位的岗位责任制,从而规范了职工行为,使之在工作中实现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

二、开展清理信贷资产工作

农发行省以下分支机构成立,实现政策性业务自营后,所面对的信贷资产质量极为糟糕。有关企业挤占挪用政策性信贷资金问题非常严重。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政策性支农资金,农发行各分支机构一成立,农发行总行就要求立即开始进行全面的清理信贷资产工作,并制定颁发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开展清理信贷资产工作的意见》,以摸清家底,实现粮油等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也为业务的开拓发展夯实基础,为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这是农发行市县分支机构成立后进行的第一项重要工作,事关农发行能否完成国务院赋予的农业政策性资金管理任务和今后业务的开拓与发展。在清理中,各地农发行严格以国务院赋予农发行的职能和业务范围为依据,以《货款通则》和《粮棉油政策性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规定》为指导,严格政策界定,按“区别时限,分清责任、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各项信贷资产进行了全面认真的清理。清理表明,有的地方以各种方式挤占挪用政策性贷款非常严重。如有的地方挤占挪用金额达当地政策性贷款的30%以上。

经过对这次清理信贷资产,发现企业挤占挪用政策性资金形成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财政按比例应消化的粮食购销企业财务挂账资金不到位。有的地方财政资金紧张,仅仅是吃饭财政,财政应补资金不能按时到位,每年财政拨补均要拖到年底或次年,有时甚至还会出观“拨转借”的现象。从而形成一条不合理资金占用链条:财政将包袱丢给企业,企业将包袱转嫁给银行,银行用政策性信贷资金托底,形成不合理占用。二是企业亏损严重,新增财务挂账占用资金。粮食放开经营后,企业自负盈亏,不允许发生新的挂帐。但粮食放开经营后,企业自负盈亏,财政断奶。但粮食部门的经营体制并没有相应完善。企业既要承担政策性任务,又要解决吃饭问题,包袱沉重、费用支出越来越大,单靠定购粮差价的收益完全不足以维持正常开支。特别是1996年7月1日调整定购粮销售价格后,政策性业务费用设想在定购粮销售价差中解决,但因调价幅度过大,市场未接受国家调整定购粮销售的价格政策,粮价启动乏力,经营的定购粮出现了新的购销倒挂的严重问题。这部分亏损没有相应的弥补来源,从而形成新的不合理占用政策性资金。三是企业为扩大经营,提高竞争力,必然要增加硬件建设投入。由于许多基层粮站、粮点多是接收解放前的祠堂、庙宇改建而成,几十年来未进行过根本性改建,设施简陋,门面网点单一、地点偏僻,特别是仓储设施达不到要求。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对其进行维修改建,增设网点。在无正常资金来源的情况下,以占用政策性收购资金来解决其资金需求。除了上述三项主要原因之外,附营业务占用、企业出资富余人员自谋出路铺底资金占用,也是形成不合理资金占用的重要原因。

通过清理,农发行摸清了家底,掌握了信贷资产结构质量和不良资产规模及成因,基本弄清了粮油收购、附营业务以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经营状况和资金占用情况,为提高农发行信贷资产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加强政策性收购资金管理

确保粮油等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管好用好收购资金,是国家赋予农发行的最大职责。农发行市县级分支机构成立以后,以严格执行国家粮油等农副产品收购政策为己任,确保粮油等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各地分支机构按照国务院收购资金地方财政、企业、农发行“三家联合共保”的规定,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与财政、企业共同测算收购资金需求量,签订“三家联合共保责任书”。应由农发行保障的部分,各地行积极向上级行上报信贷、资金计划,做到收购资金“四早”,即早测算、早准备、早落实、早到位。从而确保了由我行保证的收购资金及时供应不断档,结算畅通不梗阻,确保了粮油等农副产品收购。

在保障农副产品收购的同时,农发行各地分支机构不放松对“大农业”的支持,在农业开发贷款项目、扶贫项目、林业项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促进农业平衡发展,促进农业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

总之,各地农发行分支机构一成立,立即开展了一系列内强管理,外树形像的工作,实现了稳健起步,并在资金和业务管理上取得显著成效,为以后农发行在各项工作中迈出坚实的步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五节   接收专贷

 

一、始料不及的任务

1997年4月农发行就接受了一项始料不及的任务——接收人民银行专项贷款。人行专贷是人行在特殊时期直接或委托代理行发放的用于专门用途的贷款。包括地方经济开发贷款、购买外汇额度人民币贷款、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经济贷款(含贫困地区县办企业贷款),沿海城市及经济特区开发贷款、投资企业专项贷款(含台资企业贷款)、其他专项贷款。这些专贷都属人行特殊的政策性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实施后,人行将执行中央银行职能,不再直接办理企业单位贷款业务。为了使人行更好地履行中央银行职能,国家决定将上述人行专项贷款划转农发行。

对农发行来说,承担这一任务的确有些突如其来。因为人行上述专项贷款农发行承担的农业政策性业务不沾边、不搭界。但人行向农发行划转这些专贷又有合法依据的。因为经人民银行批准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组建方案》中关于业务范围的规定就明确了,农发行除办理粮食等农副产品收购贷款等农业政策性业务外,还可“办理经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人行为了专司中央银行职能,需要将其专贷划归其他银行。但一来这些专贷期限长,效益差,又属政策性业务,向正在由专业银行体制转化为商业银行体制的各国有银行划转似乎并不适当;二来这些专贷主要集中在人行基层分支机构,其他两家政策性银行机构设置止于省级,只有农发行一竿子插到底。于是向农发行划转这些专贷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接收人行专项贷款

农发行在这次人行专项贷款的划转工作中,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搞清人行专项贷款现状,分清贷款占用形态,并开展清理、核实及认定工作,做到人行移得清楚,农发行接得明白。

为了顺利完成这次人行专贷划转工作,人行总行和农发行总行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一是要求人行和农发行市县支行要对专项贷款进行逐笔清理核实,填报登记表,并于规定的时间上报各自上级行。二是人行和农发行二级分行核对并汇总下级行上报的数据后,在规定的时间联合行文上报双方上级行。三是人行和农发行省分行汇总核实二级分行登记表和本级登记表后,于规定时间联合行文上报各自总行。四是符合条件确需冲销的呆账专项贷款,当地人行和农发行在逐笔取得法定手续,并经财政部驻地方专员办审核同意后,填报人行专贷呆账登记表,联合行文,与专贷划转登记表同时逐级上报各自总行。五是各级人行和农发行惯必须按照1997年4月30日人行专贷余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划转专贷的清理工作。双方确认后应划转的专贷,双方应共同与借款企业办理合法的债权债务转移手续。人行与借款企业解除借款合同,农发行与借款企业重新签订借款合同。至1997年6月底,经与人行共同核实认定、债务落实的应划转的人行专项贷款顺利划转农发行,人行专贷的任务圆满完成。

由于此次人行划转的专项贷款承债企业大多为国有企业,不少经营困难,长期亏损,致使专贷大多为不良贷款,有的甚至逾期达十多年,且大量欠息,管理难度极大。如重庆某地人行专贷余额1281万元,全部为不良资产,累计欠息竟达457.52万元。农发行各级分支机构在接收了人行专贷后,立即投入力量对其进行全面认真管理。各地农发行派员深入有关贷款企业进行调查摸底,核实账务,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贷款占用情况,以及欠息情况,并分析欠息原因,将其纳入日常的信贷管理轨道。同时对调查摸底获得的情况,书面向上级行汇报,以便上级行了解掌握情况,对人行划转专贷的管理做出正确的决策。1997年,国有企业连年亏损,经营困难所产生的矛盾日益突显,大量职工面临下岗分流的困境。农发行接收人行专贷的承贷企业不少也面临这种困境。农发行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为了帮助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开展了对专贷免息的工作。农发行基层承办专贷的分支行深入有关企业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分析企业亏损的原因数额、历史包袱、经营困境以及准备下岗分流的职工数量等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专贷免息方案,报上级行及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某支行1997年就一次性免除专贷企业利息达111.87万元。

又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农发行接收人行专贷刚刚进入管理角色,不久以后的1998年5月,该项贷款就又因农发行业务调整,与农发行粮食附营业务贷款、农业开发项目贷款、扶贫开发贷款等一道划转农行。这是后话。(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