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咖啡厅设计:道家的养生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28 11:01:17

                                                        道家的养生之道
        道家的养生之道——道法自然
  道家的养生之道,在“道法自然”。《庄子·养生主篇》论养生之主是精神,提示养神方法莫过于顺应自然,使天人合一。庄子指出人生在世,须“安时处顺”,视生死一如,才不会被哀乐之情困扰。《庄子·达生篇》强调养神,要“达生”才能畅达生命,不重财富、名位和权势,让形体健全、精神充足,与自然为一。

  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依据“道法自然”的思想,中医订下了养生的生活起居和饮食原则,在养生过程中,既不可违背自然规律,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协调。正如《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而日常生活,则要起居有常,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仅指生活要有规律,生活也要有节制。南北朝的医学家陶弘景在其《养性延命录》中指出:“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莫强食饮,莫大沉醉,莫大忧愁,莫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他是将一切生活节制作为养生的指导原则。

  在养生过程中,道家既注重形体养护,更重视精神心理的调摄,正所谓“形神兼养”。事实上,心与身的关系甚为密切,老子说“少私寡欲”,意指使精神情绪处于安静、乐观和没有过分欲望的状态。汉代华佗弟子吴普在其 《太上老君养生诀》中便将老子的“少私寡欲”进一步发挥:“善养生者,要当先除六害,然后可保性命延驻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物,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嫉。”

  今人综合各家各派养生之道,也总结出养生四要:其一是把握当下,日日是好日,不过分沉湎于过去的回忆中,让每一天过得充实;其二是跟上社会脉搏,积极吸收新知,关心周围事物;其三是以包容和关怀之心,与家人及同事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其四是留意身体健康,注重医疗保健,最好能有所信仰,以寻找精神寄托。

  总而言之,养生是长期行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只要能够悟懂养生之道,善用行之有效的养生之术,健康不难,长寿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