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独尊御尊39度价格:《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18:41:28
《圣教序》全名《大唐三藏圣教序》,由唐太宗撰写。后由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
  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二月,玄奘法师在印度求法十七年后,携梵本佛典到长安,太宗见之甚喜。当年三月,玄奘奉命居弘福寺,并从事译经。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太宗亲自为之撰序,皇太子(李治,后为唐高宗)作记,此序和记,与太宗御敕、皇太子笺答、玄奘所译心经,由弘福寺沙门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字,历时二十余年,于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刻成此碑,全称为[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高九尺四寸六分,宽四尺二寸四分,行书三十行,每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惜今已断裂。现存西安碑林。
  怀仁是长安弘福寺僧,能文工书,受诸寺委托,借内府王羲之书迹,煞费苦心,历时二十四年,集摹而成此碑。遂使“逸少真迹,咸萃其中”。碑文选自王书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怀、将、风、朗、是、崇、幽、托、为、揽、时、集等字皆取自《兰亭序》。由于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致使此碑点画气势、起落转侧,纤微克肖,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达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简静的境界。”
  当然这种集字的做法也有相当的局限性。如重复的字较少变化,偏旁拼合的字结体缺少呼应。自此碑以后,效集王羲之书或其他大书法家书的字集为碑刻者不断出现,如僧大雅集《兴福寺碑》,唐玄序集《新译金刚经》等均为佳作,但仍以《集王羲之圣教序》最为成功。
  传世宋拓有墨皇本,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明代刘正宗藏本,现藏陕西博物馆;1972年在西安碑林石缝间发现整幅宋拓本;其他还有郭尚先藏本等;均有影印本行世。


  《大唐三藏圣教序》原文
  太宗文皇帝制
  弘福寺沙门怀仁集。
  晋右将军王羲之书。

  盖闻二仪有像,显复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
    然而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像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故知像显可徵,虽愚不惑;形潜莫睹,在智犹迷。况乎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毫厘。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际;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区区庸鄙,抆其旨趣,能无疑惑者哉!
    然则大教之兴,基乎西土。腾汉庭而皎梦,照东域而流慈。昔者,分形分迹之时,未驰而成化。当常现常之世,民仰德而知遵。及乎晦影归真,迁仪越世,金容掩色,不镜三千之光,丽象开图,空端四八之相。于是征意广被,拯含类于三途;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然而真教难仰,莫能一其旨归;曲学易遵,耶正于焉。纷纠所以空有之论,或习俗而是,非大小之乘,乍谐时而隆替。
    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思欲分条,抒理广彼前闻。截伪续真,开兹后学。是以翘心净土,法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闻失地;骛砂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踪。诚重劳轻求,深弘达周。游西宇十有七年,穷历道邦,询求正教。双林八水,味道餐风。鹿苑鹫峰,瞻奇仰异。承至言意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探赜妙门,精穷奥业。一乘五津之道,驰骤于心田;八藏三箧之文,波涛于口海。爰自所历之国,总将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译布中夏,宣扬胜业。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垂。圣教缺而复全,苍生罪而还福。湿火宅之干焰,共拔迷途;朗爱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恶因业坠,善以缘升。今坠之端,惟人所托。壁未桂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花。莲出渌波,飞尘不能污其叶。非莲性自洁,而桂质本贞,良田所附者高,则微物不能累。所凭者净,则浊类不能沾。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况乎人伦有识,不缘庆而求庆。方翼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
    朕才谢珪璋,言惭博达,至于内典,尤所未闻。昨制序文,涂为鄙拙。唯恐秽翰墨于金简,标瓦砾于森林。忽得来书,谬承褒赞。循躬省虑,弥盖厚颜。善不足称,空劳致谢。
    皇帝在春宫述三藏。圣记。

  夫显扬正教,非智无以广其文。崇阐微言,非贤莫能定其旨。盖真如圣教者,诸法之玄宗,众经之辄(足属)也。综括宏远,奥旨遐深,极空有之精微,体生减之机要。词茂道旷,寻之者不究其源;文显义幽,履之者莫测其际。故知圣慈所被,业无善而不臻;妙化所敷,缘无恶而不翦。开法纲之纲纪,弘六度之正教;拯群有之涂炭,启三藏之秘扃。是以,名无翼而长飞,道无根而永固。道名流庆,历遂古而镇常;赴感应身,经尘劫而不朽。晨钟夕梵,交二音于鹫峰;慧日法流,转双轮于鹿苑。排空宝盖,接翔云而共飞;庄野春林,与天花而合彩。
  伏惟皇帝陛下:上玄资福,垂拱而治八荒;德被黔黎,敛衽而朝万国。恩加朽骨,石室归贝叶之文;泽其昆虫,金匮流梵说之偈。遂使阿(禾辱)达水,通神旬之八川;耆阇崛山,接嵩华之翠岭。窃以性德凝寂,麋归心而不通;智地玄奥,感恳诚而遂显。岂谓重昏之夜,烛慧炬之光,火宅之朝,降法雨之泽。于是百川异流,同会于海;万区分义,总成乎实。岂与汤武校其优劣,尧舜比其圣德者哉?!
    玄奘法师者,夙怀聪令,立志夷简。神清龆龀之年,体拔浮华之世。凝情定室,匿迹幽巖;栖息三禅,巡游十地。超六尘之境,独步迦维;会一乘之旨。随机化物。以中华之无质,寻印度之真文。远涉恒河,终期满字;频登雪岭,更获半珠。问道法还,十有七载。备通释典,利物为心。以贞观十九年九月六日奉敕于弘福寺,翻译圣教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引大海之法流,洗尘劳而不竭;传智灯之长焰,皎幽闇而恒明。自非久值胜缘,何以显扬斯旨?!所谓法相常住,齐三光之明。
  我皇福臻,同二仪之固。伏见御制,众经论序,照古腾今。理含金石之声,文抱风云之润。治辄以轻尘足岳,坠露添流,略举大纲,以为斯记。
  治素无才学,性不聪敏。内典诸文,殊未观览。所作论序,鄙拙尤繁。忽见来书,褒扬赞述。抚躬自省,惭悚交并。劳师等远臻,深以为愧。
  贞观廿二年八月三日内府。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三藏法师 玄奘 奉诏 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般若多心经
  太子太傅尚书左仆射燕国公于志宁
  中书令南阳县开国男来济
  礼部尚书高阳县开国男许敬宗
  守黄门侍郎兼左庶子薛元超
  守中书侍郎兼右庶子李义府等奉敕润色
  咸亨三年十二月八日京城法侣建立
  文林郎诸葛神力勒石
  武骑尉朱静藏镌字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说
  般若,智慧也。波罗蜜,到彼岸也。多,定也。经,径也。
  言此经乃定心之径路也。此经以单法为名,实相为体,观照为宗,度苦为用,大乘为教相。此五者,经中所说之旨也。单法者,即般若波罗蜜多也。实相者,即诸法空相也。观照者,即照见五蕴皆空妄也。度苦者,即度一切业报苦厄也。大乘者,即菩萨所行甚深般若也。
  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者,观听圆明,智慧无碍。观有不住有,观空不住空。心不能动,境不能随。动随不乱其真,得大自在圆通也。
  菩萨,即菩提萨埵之省文。菩提曰觉,萨埵曰有情。谓能觉一切有情,自觉以觉众生也。曰菩萨曰大士,皆尊称佛号之名也。观自在菩萨,即观世音大士也。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行深者,谓清净因地之法行已深也。
  般若,华言智慧。般若智慧,非识心之昭昭灵灵,乃本心真性之光明。照无量世界,通无量劫事。圆明普照之真智真慧也!
  波罗蜜,华言到彼岸。此岸,乃众生作孽受苦、堕落沉沦之地;彼岸,乃诸佛菩萨究竟到人欲尽净、光明正大之地。
  多者,定也。
  时者,时候也。谓菩萨妙圆明觉超越世出世间,具足三昧慧定之时也。
  照见五蕴皆空,
  照者,本心智慧妙觉明照也。
  见者,本心智慧明圆真见也。
  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之五阴也。
  空即本心性体实相之真空也。照见蕴空,则本心妙明而性体洞见也。
  度一切苦厄
  谓解脱一切执著生死烦恼之苦厄,成就一切圆通也。
  舍利子:
  即舍利弗。母名舍利,因母立名。乃佛之弟子。舍利弗于佛弟子之中,智慧第一。而不能如观世音菩萨究竟得证圆通,而成正觉者,盖因滞于智慧也。滞于智慧,则有我相、我见。(空相、空见。)佛故举观自在菩萨之行深般若真空无相之法,以证菩提彼岸,得为圆明普照之标榜。呼舍利子而告之,欲其不滞于我相、我见、空相、空见。而究竟于人空、法空、空空之境界,以证无上道也。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乃梦幻泡影,故不异于空也;
  空乃一真显露,故不异于色也。
  色有形相。凡有所相,皆是虚妄,终有坏期,故色即是空也。
  空性虚无,无形无声者也。道以虚无之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能生有色有声之天地万物,故空即是色也。
  因色而有六根之领受。六根领受于心,而生思量拟度之想。悬想六尘,而生运用施为之行;行动迁流,而生分辨精粗美恶之识。色受想行识,五者相因也。色有坏时,而受想行识,终归虚妄,亦复如是。色即是空也,能了悟色即是空,逢色不受,则无受想行识,诸杂念一心清净,空若太虚,以无相而生真空之实相。亦复如是,空即是色也。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佛复呼舍利子之名。进一层以告之也。意谓不但五蕴皆空。一切修证菩提之法。莫不皆空。楞伽经云。一切法不生。如是一切法空。若执著于法。则有法生。法生则心意意识皆生。有生则有灭。有生灭。则有垢净增减矣。诸法若如虚空界之空相。岂有生灭垢净增减乎。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是故承上起下之词。是故真空之中本无我相,何色之有?!
  既无我相,自无我见。一切声色何能入我真空妙明之心,自无受想行识矣。
  既无我相,则六根亦非我有,无眼耳鼻舌身意矣。
  六根既无,则六尘无安顿之所,自无色声香味触法矣。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眼为六根之先锋,意为六识之主帅。而六根六尘,无识不显。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则六根六尘六识之十八界皆无界限矣。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明至老死,乃佛所说三世十二因缘也。
  一曰无明,谓过去世,妄识迷性也。
  二曰行,谓过去世,一切结业,随无明妄识流转也。
  三曰识,谓现在世,托胎识灵种子也。
  四曰名色,谓现在世,识灵在胎,心但有名,而色身已有质也。
  五曰六入,谓现在世,识灵在胎,已成六根之体,已具六入之用也。
  六曰触,谓现在世,色身出胎之后,六根但有所触,尚未了知六尘之涉入也。
  七曰受,谓现在世,色身日渐长大,已能纳受六尘诸境,尚于贪淫等心未起也。
  八曰爱,谓现在世,色身日益长成,贪淫等心已开,而生种种爱欲,尚未实爱欲之境也。
  九曰取,谓现在世,色身强壮,爱欲日盛,而驰求恣取色声香味触等,以实爱欲之境也。
  十曰有,谓现在世,色身因驰求恣取,六根积集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因,成就欲有、色有、无色有三有之业果也。
  十一曰生,谓因果不亡,识灵又随业流转,受生于未来世之四生六道也。
  十二曰老死,谓未来世,受生以后,色身衰老,又坏而死也。因无明缘行,因行缘识,因识缘名色,因名色缘六入,因六入缘触,因触缘受,因受缘爱,因爱缘取,因取缘有,因有缘生,因生缘老死。十二因缘,生灭无常,有起有尽,尽而复起,起而复尽。循环三世,生灭轮转。
  若观此十二因缘,皆为无明妄识流转。忽然觉悟五蕴十八界皆空,则本妙明心,如如不动。无有生灭之妄识,则无无明矣。既无无明,则无起无尽,亦无无明尽矣。乃至者,包无行亦无行尽,无识亦无识尽,无名色亦无名色尽,无六入亦无六入尽,无触亦无触尽,无受亦无受尽,无爱亦无爱尽,无取亦无取尽,无有亦无有尽,无生亦无生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苦,谓生死烦恼诸苦。
  集,谓积聚。
  人生在世,心为形役,形为事劳。积聚五蕴中之根尘处界,十二因缘生死烦恼。种种苦因,今既无五蕴根尘处界,十二因缘,则无苦因之积聚也。
  灭,谓寂灭。
  道,谓真常不息之道。
  五蕴中一切苦因,一一皆生灭无常。今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而当体妙明寂静之真性,洞彻圆通,以入真常不息之道矣。
  谓既无苦集灭道,则已入佛慧。明了无碍之智,已得菩提之果。然虽入佛智,乃本心般若真空之本智。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漏之智,如无智也。虽得菩提之果,亦是本心现量,即心即佛,不假外求,亦无所得也。若知有智,乃曲心推测之知见,非真空无漏之本智也。若云有所得,即有所失,亦有漏也。本心具足本智,故云无智亦无得也。
  以无所得故
  此承上起下之词。谓一心之本智本法,本自具足。无心外之法可得,若有一法可得,即有一分识心结习未尽。识心结习若尽,则万法本具一心。一心本具万法,一心与万法不二。万法与本心本一,复何有所得哉!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菩提萨埵,即菩萨之称。
  依,因也。谓依般若之本智本慧,自悟自修,以登彼岸之故。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挂者悬系,碍者窒塞。依一心之本智,不依缘起之业识,不住客尘之妄法,则心是空心,法皆空法。所谓不依一法而心常住,已得大自在矣,复何挂碍之有!
  恐怖,如地陷风飘、火烧水溺,及杀害恶死,种种之可惊恐怖畏者。既无挂碍,则不滞我相我见,四大皆空,五蕴非有,常清常静,不动不摇,一切如如。复何惊恐怖畏之有乎?!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颠倒,谓六尘惑乱,妄想成业。生灭旋复,虚妄轮转,种种颠倒也。
  梦想,谓惑于见思客尘,而迷梦妄想也。若既无恐怖,则障垢已尽。本性不复更迷,虚妄不复更生。复何三界感业而轮转颠倒,复何见思惑乱,而迷梦妄想乎?
  涅云不生,盘云不灭。谓本心本无挂碍,本无恐怖颠倒梦想。一切种种,皆缘起于无始无明虚妄业识耳。今既依当身一心本智,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外不放入,内不放出。真常真乐,真我真净,究竟直到不生不灭涅盘之大道矣。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也。
  阿耨多罗,云无上也。
  三藐,云正等。
  三菩提,云正觉。绝诸对待,无有而上之者,故名阿耨多罗无上也;本心本智,各自具足,故名三藐正等也;本心般若智慧,本不为尘劳所蔽,故名三菩提正觉也。谓行深般若之本心本智,到波罗蜜之彼岸,而证菩提之果。不但观自在菩萨而然,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莫不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无上正等正觉之大道也。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
  统妙万法,不可思议之谓神咒者,秘密心印也。
  普照一切,而无所不遍之谓明。
  最极一切,而无上可上之谓无上。
  一切平等,无等可等,谓无等等。
  谓度脱一切生死烦恼苦厄也。
  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谓佛无妄语。如来所说是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也。
  以一心之本智本慧究竟,即尘劳是清净,即烦恼是菩提。一切苦厄莫不一齐解脱,真实不虚之故。乃说此本心本智,究竟自心秘密之总持也。
  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大凡一切咒语,乃诸佛微妙秘密心印。惟当沉沉静静,无思无虑,一心持念,无记无数。即咒是心,即心是咒。不复以知见立知见。如此持念一心,至于知见无见,则群魔于此以降,真如于此以住,挂碍恐怖于此而解脱,颠倒梦想于此而远离,本智本慧于此而开发,无明烦恼于此而尽泯。
  即无明是大智,即烦恼是菩提,即菩提是五蕴,即五蕴是法身,即法身是诸法,即诸法是空相,即空相是当身一心,即当身一心是如来藏也。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咒之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