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对弟媳妇得热带夜:引导孩子走向自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5 19:18:41

引导孩子走向自知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虽然能够听懂成人的讲话,但是这种懂只是模模糊糊,并不清晰,再加上自我控制力较差,所以,家长和教师的引导必不可少。那种只图省事的家长,最后,必然要受到省事的害处。

小学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一年正规的学习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水平的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了理解和判断能力。有时候,成人将一些反语,他们也能够明白其中的含义。面对这时的学生,成人必须培养他们良好的规范意识。

三年级、四年级,孩子们逐渐增大,其独立性逐渐体现。这种时候,教师和家长要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至于五年级的学生,教师和家长要培养孩子自我判断和质疑的能力。在学习上,并没有理解不了的知识,只有不想弄明白的学生。

我所遇到的学生中,有一些很善于掩饰自己的学习行为。理解不了并不可怕,也不是什么害羞的事,只要大大方方地提出来,请老师或学生讲解清楚就可以了。但是,他们就是迈不过这道坎,好像这样会让自己非常没有面子一样。还有的学生不在意自己的学习,课堂上弄不明白的知识很多,自己也不着急,复习时也不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只要老师不找,自己便心安理得。这些学生主要的问题就是不能进行自我判断、学习目标不明。

一个学生的学习目标,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越来越清晰,学习的愿望也应该越来越强烈。这主要是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把学习和自己将来的生活、工作等联系在一起。明显的标志就是学生们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多,在学习上,能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有意识的突破。这种突破针对性强,完全来自于学生的自主意识。这就是“自知者有力”。

一个学生并不是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刻起就开始自知,而是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逐步认识自我,并结合自己的愿望确定奋斗目标。如果我们的学生初步认识了自我,并设定了目标,那么,学生便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发展循环之中。自知方可进步,一直被老师和家长逼迫着学生,这样的学生不会付出自身能力的三成。我们常说的,孩子学习不好不是智力问题,多数都是态度问题,也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老师和家长们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在引导学生方面显得非常欠缺。主要是我们把目光都放在了一个成绩上,认为孩子只要有个好成绩就行了。其实,这个成绩是相当忽悠人的。尤其在低年级,学生们成绩都非常高,也非常接近。但是,这个成绩是如何来的,孩子养成了怎样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这个成绩却非常难反映出来。当我们满足一个成绩的时候,一定会对自己孩子的学习行为放松关注程度。显然,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学生的自知能力依旧来源于阅读和思考。我们培养一个比较成功的孩子,也需要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孩子一旦接触了“海洋”,便知道了湖泊的大小;孩子一旦体会到思考的乐趣,在他的面前就没有了解决不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