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黄胡蜂:建设一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领导干部队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18:57:16

改善和保障民生,必须要建设一支“想抓民生、会抓民生、勤抓民生”的领导干部队伍。一是考核干部问民生。把民生问题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根本标准,树立“想抓民生是德、会抓民生是能、多抓民生是勤、抓好民生是绩、净抓民生是廉”的识人观,既考核经济发展指标,又考核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家庭主要劳动力就业、子女就学、疾病查治、住房保障、养老保障等民生指标纳。二是选拔干部重民生。统一建立领导干部民生工作档案,选拔任用干部看干部的民生意识强不强、民生投入多不多、民生绩效优不优,群众认可不认可。进一步完善和推行“十二制”,做到“少数人选人”向“多数人选人”转变、“相马”向“赛马”转变、“随机性”向“制度性”转变,真正选用“靠得住、有本事、群众公认”的人。三是锻炼干部抓民生。对新提拔或者年轻的领导干部,派到信访部门、民营企业、贫困村挂职锻炼,让他们在一线亲身感受民生疾苦,领会民生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提升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四是监督干部看民生。把民生问题作为监督领导干部的主要内容,既监督领导干部是否违法乱纪,又监督领导干部是否侵犯民权、与民争利;既监督领导干部是否行政作为,又监督其作为是否符合群众意愿;既监督领导干部是否为群众谋利,又监督领导干部是否为眼前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对民生问题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关注与改善民生的责任与使命始终一脉相承

  中国共产党对民生问题的认识,是具体的、发展的、变化的,用制度来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是民生建设中形成的一条基本经验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强调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党自诞生以来,就把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一项政治主张和奋斗目标,关注和改善民生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90年的伟大实践中。

  民生关切:党伟大使命中的政治诉求

  关注和改善民生是党执政的重中之重,体现了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政治诉求。

  关注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所在。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无论何时,党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大众而不是为自己一党一派谋利益。因此,关注民生,关心和改善群众生活,是贯穿党的光辉历史的一根红线,也是党赢得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力量源泉。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所在。

  关注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它把人民群众看作是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最牢固的政治基础,是推动我们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党和人民的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在于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实现这一点,就要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因此,深入群众,了解民情,体会民生,通达民意,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是我们党的本质要求。

  关注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只有代表民心的政党,才能取得领导社会前进的资格;只有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民心所向,才有江山社稷的稳固,国运才可能长盛不衰。因此,党非常重视了解群众的疾苦,关注和改善民生,在制定国家发展规划时,既努力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幅度,更加注重社会整体幸福指数的增长速度,有效防止贫富差距扩大,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民生观:党情系民生的拳拳之心

  纵观党史,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对民生问题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并且关注与改善民生的责任与使命始终一脉相承。

  毛泽东民生观:通过革命解放生产力,从而改善民生。毛泽东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和国家的主人,只有作为这个社会主体的人民大众在经济上彻底解放了,我们才能获得自由、民主和平等。毛泽东认识到社会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制定了党在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国家的民生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党的“八大”又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且提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等一系列积极保障民生的措施,从而为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民生建设道路开创了良好的开端。

  邓小平民生观:置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战略高度。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以过人的胆略,从生产力和人民根本利益两方面分析入手,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还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出发,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工作的中心,把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和2亿多人的贫困问题作为当时最大的民生问题。为了冲破僵化思想的束缚,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评判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

  江泽民民生观:深刻揭示了发展、执政与民生的辩证统一关系。江泽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从而使中国共产党被历史和人民所选择。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特别强调的是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发展、执政与民生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提出了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关注民生作为党长期执政的基石。作为有长期基层工作经验的领导人,江泽民对民生工作的指示非常具体,他把更多关注就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促进人权,防止两极分化,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这一阶段民生建设的主要内容。

  胡锦涛民生观:置于共产党人权力观、发展观的中心位置。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不仅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共产党人权力观,而且推出一系列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措施,此外,更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胡锦涛指出,执政为民,就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为此,党的十七大以来特别强调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建设全面展开。将“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问题作为国家的根本大计明确地写进党的报告中,是对党在多年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形成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价值理念的丰富和深化。

  民生经验:党成功执政的宝贵财富

  对民生问题的深刻认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诸多原因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更离不开其有效地解决了民生问题以及其丰富的历史经验,表现在:

  把民生问题放在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民生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民生幸福则国运昌盛。一个国家建设得好不好,不仅要看它有多少财富,更重要是看其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古代圣贤尚且知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当今的人们更应懂得改善民生、以民为本,事关国家社稷、民族兴亡,切不可轻视。凡是开明的当权者,总是要关注民生,以积极的态度解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因此,中国共产党把民生问题放到了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认识到只有在那些关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生命、生存、生活等根本利益的问题上下功夫,以及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切实改善群众的生存条件和环境,有效促进人的发展,才能真正长久地赢得民心。

  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努力促进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完善。民生问题实质上就是发展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发展来解决。改善民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必须有物质基础,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然而仅有这一点还不够,还要有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公平的分配关系。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分配公正是保障民生、实现社会公正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社会分配不公的状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社会进入转型期,我国贫富差距出现了拉大的趋势。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那么大多数人的生活就会受到实质性影响,不满情绪就会蔓延,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应该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以及“十二五”规划建议,加大工资收入分配改革力度,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

  充分认识到中国民生需求和民生建设的综合性、动态性、长期性。民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政治制度、自然环境、文化程度等因素紧密相联,是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关系。这就决定了民生建设不是孤立存在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问题呈现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其热点也在转移。过去最大的民生问题,就是解决温饱问题。而今天,大部分人吃穿不愁,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问题则成为重点。民生问题的解决不会一蹴而就,中国共产党对民生问题的认识,是具体的、发展的、变化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民生问题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解决了初级阶段的民生问题,还有更高层次的民生问题等待解决。这就是人民群众的新希望、新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民生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事关百姓生活的民生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弄不好就会顾此失彼,挂一漏万。用制度来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民生建设中形成的一条基本经验。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就目前来讲,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教育、就业、分配、社保、医疗等主要民生问题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而加快这些领域的制度建设,使之有一个相对完备的制度体系,是我们党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度化建设,可以使民生问题的解决不再是零打碎敲的临时应付,而会变得规范有效和科学合理。同时,还应配套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机制和问责制度,因为没有监督机制和问责制度的约束,再好的制度执行起来也会打折扣。由于推动民生建设是以民生为取向、以公平正义为目标的崇高事业,必须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实现民生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