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的切法:墨中情 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29 21:33:39

楷书讲座

九成宫1   九成宫2   九成宫3  九成宫4  九成宫5  楷书技法1(崔承顺)  楷书技法2(崔承顺)  楷书技法3(崔承顺)  魏碑技法(上)  魏碑技法(下)  欧体临习示范1  欧体临习示范2  欧体临习示范3  欧体临习示范4  欧体临习示范5  欧体技法  刘小晴临《九成宫》  柳体临习1  柳体临习2  柳体临习3  柳体技法  颜体技法  楷书创作(解小青)  南宫碑技法      

隶书讲座

隶书技法  隶书章法1(张又栋)  隶书章法2(张又栋)

行草讲座

行书技法1(叶培贵)  行书技法2(叶培贵)  草书技法1(甘中流)  草书技法2(甘中流)  草书技法3(甘中流)  行草章法1(杨再春)  行草章法2(杨再春)  行草章法3(杨再春)  书法章法1(杨再春)  书法章法2(杨再春)  书法章法3(杨再春)  行书技法上(杨再春)  行书技法下(杨再春)  行书技法上(张旭光)   行书技法下(张旭光)  十七帖(邓宝剑)  孙过庭书谱

篆书及篆刻

篆书技法  篆刻技法  篆刻学步(上)  篆刻学步(下)  篆刻拓边款(余正)  韩天衡篆刻      西泠印社1  西泠印社2

名家书法视频

周慧君1  周慧君2  周慧君3  黄惇临蜀素帖  黄惇临圣教  临黄山谷行书  孙伯祥  李松 李松2  刘洪彪  王冰  王江  王蒙   张裕钊南宫碑  曹宝麟临苕溪诗卷  王镛隶书  王镛行书  王镛草书  韩绍辉1  韩绍辉2  韩绍辉3  韩绍辉4  韩绍辉5  韩绍辉6  创作黄绢小行书  何昌贵临张迁碑  何昌贵创作示范  韦斯琴临倪宽赞  临习小楷  张卫东书法展播  临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瘦金书  朱德炘书法  崔廷瑶临曹全碑  李刚田临石鼓文  王中相  沈培方临韭花帖  韦斯琴临集王《半截碑》    更多名家书法视频        

硬笔书法讲座

庞中华硬笔1  庞中华硬笔2  庞中华硬笔3  庞中华硬笔4  庞中华硬笔5  庞中华硬笔6  庞中华硬笔7  庞中华硬笔8  庞中华硬笔9  庞中华硬笔10

其  他

田蕴章书法讲座(1-20)  田蕴章书法讲座(1-30)  田蕴章系列书法讲座(1-100集)  书法说1  书法说2  书法说3  书法说4  书法说5  书法说9  书法说10  书法说11  书法说12  书法说13  中国书法真迹1(篆)  中国书法真迹2(篆)  中国书法真迹3(篆)  王羲之与兰亭序  奇崛雄健的魏碑  古奥浑朴的章草  历史悠久的刻字艺术  永字八法  翰墨人生启功(1)  翰墨人生启功(2)  翰墨人生启功(3)  翰墨人生启功(4)  翰墨人生启功(5)

 

书法讲座视频(二) 

 

  • 书法讲座视频(二)

    2008-02-10 10:24:34

    • 田蕴章书法讲座(101-200集)    田蕴章书法讲座(201-300集) 
    • 田蕴章书法讲座(301-365集)       田英章书法讲座 
    • 田英章兰亭序技法精解              兰亭序的真伪之谜 
    • 兰亭序(卜希旸)        兰亭序(秦永龙)      圣教序 
    • 张玄墓志(虞晓勇)         褚遂良楷书(赵宏)
    • 赵孟頫书法绘画(上)             赵孟頫书法绘画(下)
    • 书法学习--临怀素自叙帖        书法学习--临王羲之游目帖  
    • 书法学习--唐楷临作展示        启功讲书法
    • 名家书法视频         九成宫(虞晓勇)         解小青楷书技法
    • 魏碑技法1(张有清)    魏碑技法2(张有清) 
    • 王羲之《尺牍》(邓宝剑)      张猛龙碑(虞晓勇)
    • 曹全碑(李成瑞)      颜真卿祭侄文稿(孟宪维)
    • 米芾蜀素帖(康国林)      米芾行书(卜希阳) 
    • 行书入门(叶培贵)      草书入门(甘中流)
    • 千年书法(1-8集)    刘炳森书法艺术
    • 运用“影音嗅探专家”下载网上视频
  • 田蕴章书法讲座第301-365集

    2009-05-29 16:55:39

    田蕴章301   田蕴章302   田蕴章303   田蕴章304   田蕴章305   田蕴章306     田蕴章307

    田蕴章308   田蕴章309   田蕴章310   田蕴章311   田蕴章312     田蕴章313   田蕴章314

    田蕴章315   田蕴章316   田蕴章317   田蕴章318     田蕴章319   田蕴章320   田蕴章321

    田蕴章322   田蕴章323   田蕴章324     田蕴章325   田蕴章326   田蕴章327    田蕴章328

    田蕴章329   田蕴章330     田蕴章331   田蕴章332   田蕴章333   田蕴章334    田蕴章335

    田蕴章336     田蕴章337   田蕴章338   田蕴章339   田蕴章340    田蕴章341   田蕴章342

    田蕴章343   田蕴章344   田蕴章345   田蕴章346   田蕴章347   田蕴章348     田蕴章349

    田蕴章350   田蕴章351   田蕴章352   田蕴章353   田蕴章354   田蕴章355   田蕴章356

    田蕴章357   田蕴章358   田蕴章359   田蕴章360   田蕴章361   田蕴章362   田蕴章363

    田蕴章364   田蕴章365     

     

                                  

  • 田蕴章书法讲座(201—300集)

    2008-05-10 10:20:46

    田蕴章201   田蕴章202   田蕴章203   田蕴章204   田蕴章205     田蕴章206   田蕴章207   田蕴章208   田蕴章209   田蕴章210   田蕴章211   田蕴章212   田蕴章213   田蕴章214   田蕴章215      田蕴章216   田蕴章217   田蕴章218   田蕴章219   田蕴章220   田蕴章221   田蕴章222   田蕴章223   田蕴章224   田蕴章225   田蕴章226   田蕴章227   田蕴章228   田蕴章229   田蕴章230   田蕴章231   田蕴章232   田蕴章233   田蕴章234   田蕴章235   田蕴章236   田蕴章237   田蕴章238   田蕴章239   田蕴章240   田蕴章241   田蕴章242   田蕴章243   田蕴章244   田蕴章245   田蕴章246   田蕴章247   田蕴章248   田蕴章249   田蕴章250   田蕴章251   田蕴章252   田蕴章253   田蕴章254   田蕴章255   田蕴章256   田蕴章257   田蕴章258   田蕴章259   田蕴章260   田蕴章261   田蕴章262   田蕴章263   田蕴章264   田蕴章265   田蕴章266   田蕴章267   田蕴章268   田蕴章269   田蕴章270   田蕴章271   田蕴章272   田蕴章273   田蕴章274   田蕴章275   田蕴章276   田蕴章277   田蕴章278   田蕴章279   田蕴章280   田蕴章281   田蕴章282   田蕴章283   田蕴章284   田蕴章285   田蕴章286   田蕴章287   田蕴章288   田蕴章289   田蕴章290   田蕴章291   田蕴章292   田蕴章293   田蕴章294   田蕴章295   田蕴章296   田蕴章297   田蕴章298   田蕴章299   田蕴章300    
  • 旅游休闲

    2008-02-21 16:23:25

    • 中国十大风景名胜     十字绣:枝头鸣和     音乐视频
    • 洪湖赤卫队(上)   洪湖赤卫队(下)   秦腔电视剧:狸猫换太子(1-10 )      
  • 田蕴章书法讲座(101-200集)

    2008-02-11 09:51:36

    田蕴章101   田蕴章102   田蕴章103   田蕴章104   田蕴章105   田蕴章106   田蕴章107   田蕴章108   田蕴章109   田蕴章110     田蕴章111   田蕴章112   田蕴章113   田蕴章114   田蕴章115   田蕴章116   田蕴章117   田蕴章118   田蕴章119   田蕴章120     田蕴章121   田蕴章122   田蕴章123   田蕴章124   田蕴章125   田蕴章126   田蕴章127   田蕴章128   田蕴章129   田蕴章130   田蕴章131   田蕴章132   田蕴章133   田蕴章134   田蕴章135   田蕴章136   田蕴章137   田蕴章138   田蕴章139   田蕴章140   田蕴章141   田蕴章142   田蕴章143   田蕴章144   田蕴章145   田蕴章146   田蕴章147   田蕴章148   田蕴章149   田蕴章150   田蕴章151   田蕴章152   田蕴章153   田蕴章154   田蕴章155   田蕴章156   田蕴章157   田蕴章158   田蕴章159   田蕴章160   田蕴章161   田蕴章162   田蕴章163   田蕴章164   田蕴章165   田蕴章166   田蕴章167   田蕴章168   田蕴章169   田蕴章170   田蕴章171   田蕴章172   田蕴章173   田蕴章174   田蕴章175   田蕴章176   田蕴章177   田蕴章178   田蕴章179   田蕴章180   田蕴章181   田蕴章182   田蕴章183   田蕴章184   田蕴章185   田蕴章186   田蕴章187   田蕴章188   田蕴章189   田蕴章190   田蕴章191   田蕴章192   田蕴章193   田蕴章194   田蕴章195   田蕴章196   田蕴章197   田蕴章198   田蕴章199   田蕴章200   

        

  • 田蕴章系列书法讲座(1-100集)

    2007-04-15 21:21:32

    • 田蕴章1  田蕴章2  田蕴章3  田蕴章4  田蕴章5  田蕴章6  田蕴章7
    • 田蕴章8 田蕴章9 田蕴章10 田蕴章11 田蕴章12 田蕴章13 田蕴章14
    • 田蕴章15 田蕴章16 田蕴章17 田蕴章18 田蕴章19 田蕴章20 田蕴章21
    • 田蕴章22 田蕴章23 田蕴章24 田蕴章25 田蕴章26 田蕴章27 田蕴章28
    • 田蕴章29 田蕴章30 田蕴章31 田蕴章32 田蕴章33 田蕴章34 田蕴章35
    • 田蕴章36 田蕴章37 田蕴章38 田蕴章39 田蕴章40 田蕴章41 田蕴章42
    • 田蕴章43 田蕴章44 田蕴章45 田蕴章46 田蕴章47 田蕴章48 田蕴章49
    • 田蕴章50 田蕴章51 田蕴章52 田蕴章53 田蕴章54 田蕴章55 田蕴章56
    • 田蕴章57 田蕴章58 田蕴章59 田蕴章60 田蕴章61 田蕴章62 田蕴章63
    • 田蕴章64 田蕴章65 田蕴章66 田蕴章67 田蕴章68 田蕴章69 田蕴章70
    • 田蕴章71 田蕴章72 田蕴章73 田蕴章74 田蕴章75 田蕴章76 田蕴章77
    • 田蕴章78 田蕴章79 田蕴章80 田蕴章81 田蕴章82 田蕴章83 田蕴章84
    • 田蕴章85 田蕴章86 田蕴章87 田蕴章88 田蕴章89 田蕴章90 田蕴章91
    • 田蕴章92 田蕴章93 田蕴章94 田蕴章95 田蕴章96 田蕴章97 田蕴章98
    • 田蕴章99 田蕴章100

    田蕴章简介

    田蕴章,田荫亭之长子,字存文,蟠逸斋主人。原籍河北省河间县卧佛堂乡河西村。1945年生於天津,现为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书法硕士生导师。幼秉庭训,始攻欧书,聪颖好学,勤勉过人,青年时期便已负书名。后遍临历代名家:二王、孙过庭、钟绍京、颜真卿、赵孟頫、文徵明、林则徐以及潘龄皋、华世奎、王维贤、陈益椿、戴彬元等近代名家,融会贯通,自成风格,长於楷法,兼精行草,且博通吟咏,雅好琴棋。曾赴日本、香港、台湾讲学办展,为日《每日新闻》称作“中国之一流书道家”。1989年至1993年期间,曾与胞弟英章于日本横滨、中国北京、天津联袂举办“田氏兄弟书法展”达十次之多,近年来,专心於课堂讲授,致力於书学研究,著有《九成宫醴泉铭探源》、《欧楷解析》、《墨海双帆》、《楷书抱冲斋诗稿》、《诗词书法邮资明信片》等行世,曾於天津电视台录制播放八十集书法讲座,博得盛赞。其作品入选北京荣宝斋《孙子兵法百家书》、《唐诗百家书》等权威性刊物,楷书作品还被中南海等国家重要部门收藏,成为当代著名书法教育家和当代正统派书家代表人物之一。

      现任:

      日本国艺书道院教授

      日本中国书法学院教授

      中国书协会员

      中国民盟盟员

      天津书协评委、理事

      天津市政协委员

      河北省潘龄皋书法研究会名誉会长

  • 音乐视频

    2007-03-21 20:00:52

    • 月亮之上  洪湖水浪打浪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  香巴拉并不遥远  草原之夜  
    • 格桑啦  前门情思大碗茶  新疆好  过河  敢问路在何方  好汉歌  这一拜  三套车 
    • 好日子  十八弯水路到我家  相逢在张家界  今日张家界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吉祥三宝  青海湖  神奇的九寨  一个妈妈的女儿  亚克西 
    • 新阿瓦尔古丽  肖尔布拉克  驼铃  天路  坐上火车去拉萨  自由飞翔    
    • 沙家浜—智斗   黄梅戏----女驸马  秦腔《洪湖赤卫队》:娘的眼泪(马友仙 )  秦腔:花亭相会(李小锋 张宁主演)   
  • 诗词鉴赏

    2007-03-21 19:39:47

    • 李白诗词  李清照诗词  杜牧诗四首  清平调词三首(李白)  回乡偶书(贺知章) 
    • 山行(杜牧)  山居秋暝(王维)   芙蓉楼送辛渐   咏柳  社日  乌衣巷   临江仙  
    • 竹里馆(王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李白)  滁州西涧   枫桥夜泊  渭城曲  台城  
    • 鹿柴   滕王阁   鷓鴣天   寄扬州韩绰判官   送贺宾客归越   过故人庄  鹧鸪天·东阳道中
  • 歌赋

    2007-03-21 19:36:33

    诸葛亮诫子书  朱子家训  正气歌   
  • 名联欣赏

    2007-03-21 19:33:44

    昆明大观楼长联  蒲松龄撰自勉联   
  • 名帖欣赏

    2007-03-21 19:29:48

    • 兰亭序  祭侄文稿  黄州寒食诗帖  黄州寒食诗帖(放大版)
    • 三希堂法帖—快雪时晴帖 三希堂法帖—中秋帖  三希堂法帖—伯远帖 
    • 米芾蜀素帖(一)  米芾蜀素帖(二)  米芾蜀素帖(三) 
    • 九成宫醴泉铭1  九成宫醴泉铭2  九成宫醴泉铭3 
    • 张玄墓志  圣教序1  圣教序2  圣教序3  圣教序4  圣教序5
    • 文征明滕王阁序1  滕王阁序2  滕王阁序3  滕王阁序4
    • 赵孟頫多心经  赵孟頫汲黯传(一)  赵孟頫汲黯传(二) 赵孟頫汲黯传(三)
    • 黄自元楷书九十二法(一)   黄自元(二)   黄自元(三)   黄自元(四)
    • 欧阳询小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我的篆刻习作

    2007-03-21 19:23:35

    • 墨中情篆刻视频  
    • 金猪笑春    墨中情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心静   学无止境   门外汉   墨墨诱人
    • 从心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其乐无穷   艺无止境    坐岭     事事开心   心灵  
    • 境由心造   静观   步步高   临汉印1:假司马印    临汉印2:淮阳王玺  3苍梧侯丞
    • 临汉印4:新前胡小长   临汉印5:朔宁王太后玺  雅趣  人情纸半张    自由之鸟
    • 以人为本     渭水人家 

  • 书法作品

    2007-03-21 19:17:31

    名家书法作品

    • 周慧珺书法作品欣赏1  周慧珺2  周慧珺3  周慧珺4  周慧珺5  周慧珺6  周慧珺7  周慧珺8  周慧珺9 
    • 杨再春书法作品欣赏1  杨再春2  杨再春3  杨再春4  杨再春5  杨再春6  杨再春7  杨再春8  杨再春9  杨再春10  杨再春11  杨再春12  杨再春13  杨再春14  杨再春15  杨再春16 
    • 田英章书法1  田英章2  田英章3  田英章4  田英章5  田英章6  田英章7  田英章8  田英章9  田英章10  田英章11  田英章12  田英章13  田英章14  田英章15  田英章16  
    • 田蕴章1  田蕴章2  田蕴章3  田蕴章4  田蕴章5  田蕴章6  田蕴章7  田蕴章8 
    • 孙晓云1  孙晓云2  孙晓云3  孙晓云4  孙晓云5  孙晓云6  孙晓云7  孙晓云8  
    • 范曾1  范曾2  范曾3  范曾4 
    • 陈启壮临南宫碑1  陈启壮2  陈启壮3  陈启壮4  陈启壮5  陈启壮6  陈启壮7  陈启壮8  陈启壮9   

    朋友书法作品

    • 朋友书法作品1  朋友书法作品2   牡丹
    • 王吉成楷书作品 王吉成楷书作品2 王吉成楷书作品3  王吉成楷书作品4  王吉成楷书作品5
    • 王吉成行草作品1  王吉成行草作品2  王吉成行草作品3  王吉成行草作品4  王吉成行草作品5 
    • 李恭书法1  李恭书法2  李恭书法3  李恭书法4  李恭书法5  李恭书法6  李恭书法视频  

    我的书法作品

    • 福字  硬笔临蜀素   
  • 书法知识

    2007-03-21 19:10:31

    • 兰亭序释文及其注释  柳体临习指导  欧阳询及其九成宫
    • 齐白石的篆刻艺术  吴昌硕的篆刻艺术  书法三字经1  书法三字经2 
    • 书画装裱1  书画装裱2  书画装裱3  书画装裱4    书画装裱5 
    • 书画装裱6  书画装裱7  书画装裱技术
    • 书画装裱(上)   书画装裱(下)   田蕴章每日一字(1-100-1)
    • 田蕴章每日一字(1-100-2)   田蕴章每日一字(1-100-3)
  • 鹧鸪天·东阳道中

    2011-05-21 19:07:10

    鹧鸪天·东阳道中

         —辛弃疾

    扑面征尘去路遥,

    香篝渐觉水沉销。

    山无重数周遭碧,

    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啸啸,

    旌旗又过小红桥。

    愁边剩有相思句,

    摇断吟鞭碧玉梢。

    这首词中的“东阳”,即今浙江省东阳县。据词题来看,该词是作者在任京都临安大理少卿时期,于淳熙五年(1178)因事赴东阳途中所作的。从作品的内容和情调来看,洋溢着喜悦欢畅的情绪,这在辛词中是不多见的。由此看来,此词是写景抒情之作,富有诗情画意,五彩缤纷:有碧绿的青山、娇艳的花朵、行人历历、征马萧萧、旌旗小桥、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读完此作,就好象随同词人进行了一次春天旅游,令人耳目一新。

    上阕头两句,点明了地点。交代了词人的行踪。它描写了词人一行,离开京城临安,乘坐马车向东阳进发。“香篝”,是薰笼。“水沉”,是一种香料,即沉香。“香篝渐觉水沉销”,是借薰笼里的香料逐渐燃烧殆尽,来写行路时间之长,从而暗示行程的遥远,前后两句,相辅相成,对应有致。三、四两句,以欢悦抒情的笔调,描写特别令人喜爱的碧绿的山峰,盛开的花朵。这是词人举目所见的,并非是有意捕捉,却把城外初春的自然风光,逼真地描写出来。笔法自然,不假装点,颇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妙。

    “山无重数周遭碧”,是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石头城》)的诗句脱化而来的。“山无重数”,是重重叠叠的山峰。第三句的意思是四周群山郁郁葱葱,绿得可爱。“花不知名分外娇”,谓野外不知名的野花格外娇娆。词人在另一首词里说:“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鹧鸪天·代人赋》)可见,词人喜爱自然美,不喜爱矫揉造作之态。这里正显露出词人的审美和情趣。

    上阕描写自然景色,下阕描写生活画面。它的笔调越发悠扬,画面更加生动形象。“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三句,描写词人一行,催马加鞭,向东阳行进的画面。“人历历,马萧萧”两句,由于使用了两对叠字,因而大大加强了词作的生动和韵味。“人历历”写行进在道路上的一行人,历历在目。“马萧萧”,写骏马嘶叫之声。“旌旗又过小红桥”一句,是描写动景。词人一行打着旗号,一路浩浩荡荡,颇为引人注目。最后两句抒情,表现出词人由于极为兴奋和喜悦,便一边吟诗,一边催马加鞭地向东阳进发。青山绿水之间,一路吟声鞭声,那情韵真令人神往。由此可想而知。词人此行,一定是很高兴的,否则,他怎么会如此呢?这里用“愁边”二字,与词人另一首《丑奴儿》里“都将今古无穷事,放在愁边,放在愁边”中的“愁边”二字不同。“愁边剩有相思句”,是说词人搜肠刮肚,构思吟诵的词句。很明显,这里所谓的“愁边”,并无愁苦之意,而是思索的意思。 “相思”,一般指对所钟爱的人的思念,这里是表示在构思美好的词句。“摇断吟鞭碧玉梢”,写得更是有声有色,把词人扬鞭吟哦、疾速前进的得意神情,逼真地再现出来。“碧玉梢”指马鞭用碧玉宝石饰成,比喻马鞭的华贵,以增添字面的美感。

    从整体上看,这首词的画面优美,意境广阔,自然景色与生活画面紧密结合,静景与动景浑然一体,令人赏心悦目,玩味不已。

  • 过故人庄

    2011-05-21 18:58:38

    过 故 人 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首联“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叙述老朋友杀鸡做饭,邀请诗人到他家去做客。“田家”没有山珍海味,一盘肥鸡就成了老朋友待客的佳肴。这朴实自然的诗句,既表现了诗人与故人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真诚友谊,又表现了田园生活的清淡,开篇就给人以亲切友好的感觉。

    颔联“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描写的是诗人进庄之所见。这两句,上句描绘近景,葱茏茂密的绿树环绕村庄,清幽宁静;下句勾勒远景,雄伟的青山给田园筑起了一道天然的屏障,给人的眼界以开阔感。诗人就是用这平凡而自然的景物,表现出山水的美丽和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另外,这两句诗也暗示了孟浩然与其故人的友谊是建立在对理想和生活情趣的共同追求之上的,为下文的开怀畅谈作了感情的铺垫。

    颈联“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写的是宴饮。诗人在老朋友家中,临窗把盏,看到窗外的打谷场和青葱的菜园,不觉引起了诗人和老朋友对田园农作物收成的关切之情,年景收成也就成了饮宴的主要话题。这里,家常的菜肴,家酿的美酒,田园的风光,再辅之以家常的高谈,就使诗境完全沉浸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这不禁又使人联想起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杜诗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诗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杜之郁结与孟之恬淡之别,从这里或许可以窥见一些消息吧。

    诗歌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连描述的层次也完全顺乎自然,就是在这无雕无饰的“天然”之中,诗人大巧若拙地把艺术美巧妙地融入整个诗篇的血肉中,用平淡而蕴含着深厚韵味的口头语,勾勒了一个浑然天成的诗的境界,读后令人心旷神怡,回味绵长。

    沈德潜称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也就是说,读孟诗,应该透过它淡淡的外表,去体会内在的韵味。《过故人庄》在孟诗中虽不算是最淡的,但它用省净的语言,平平地叙述,几乎没有一个夸张的句子,没有一个使人兴奋的词语,也已经可算是“淡到看不见诗”(闻一多《孟浩然》)的程度了。

     

  • 篆刻:渭水人家

    2010-10-04 08:49:46

     

    渭水人家

  • 篆刻:以人为本

    2010-10-04 08:47:33

     

    以人为本

     

     

     

  • 篆刻:自由之鸟

    2010-10-04 08:44:39

     

    自由之鸟

  • 10071/5112345678910>>|

    墨中情

    用户菜单

    • 给我留言
    • 加入好友
    • 发短消息
    • 我的介绍
    • 论坛资料
    • 空间管理

    我的栏目

    • 书法讲座视频
    • 音乐视频
    • 诗词鉴赏
    • 歌赋
    • 名联欣赏
    • 名帖欣赏
    • 我的篆刻习作
    • 书法作品
    • 书法知识
    • 旅游休闲

    标题搜索

    我的存档

    • 2011年05月
    • 2011年04月
    • 2011年03月
    • 2011年02月
    • 2011年01月
    • 2010年12月
    • 2010年11月
    • 2010年10月
    • 2010年09月
    • 2010年08月
    • 2010年07月
    • 2010年06月
    • 2010年05月
    • 2010年04月
    • 2010年03月
    • 2010年02月
    • 2010年01月
    • 2009年12月
    • 2009年11月
    • 2009年10月
    • 2009年09月
    • 2009年08月
    • 2009年07月
    • 2009年06月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427862
    • 日志数: 1030
    • 图片数: 3
    • 文件数: 2
    • 书签数: 9
    • 建立时间: 2007-02-11
    • 更新时间: 2011-05-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