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大良凤翔小学:“想当然”的编者与“井然”的教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6 13:19:19
“想当然”的编者与“井然”的教师

作者:徐铎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95    更新时间:2007-4-6

 

让学生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发现问题。禹天建 绘

  最近,笔者在某校参加了一次校级化学教研活动,课题是“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教材共安排了四个实验步骤让学生探究这一问题:步骤一,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步骤二,收集两瓶空气并用澄清的石灰水试验二者的不同;步骤三,用燃烧的小木条试验;步骤四,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在实验的最后一个步骤中,教师要求学生向一块干燥玻璃片上吹气,向另一块玻璃片扇风,观察玻璃片发生的变化,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比空气中多。从具体教学过程可以看出,经过前面几个步骤的操作,尤其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原先准备的玻璃片表面上沾了水,再弄干有点麻烦。好在教师可能早有准备,桌面上放有吸水纸,但是由于学生不知道吸水纸在本实验中的用途,当用它去擦干玻璃片时发现它也湿了。原因是学生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集气瓶表面上沾的水流到了桌面,学生手上的水也滴到了桌面,部分小组的桌面早已成了湿桌面,对有些组的学生来说再找干玻璃片已经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再想办法将玻璃片弄干,对着它吹气,验证呼出的气体中有水蒸气,已经相当困难。

  在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小组的学生不能完成看似简单的实验,无法得到应得的现象,好不尴尬。好在学生生活中并不缺乏这样的体验,比如向眼镜片上呼一口气再去擦拭眼镜的习惯动作,恰好就能说明这个问题,也算能替代过去。但是,仔细想来,问题似乎并没有这样简单。

  对于这一问题的出现,教材的编写者和授课的教师都有责任。“想当然”的编者遇到了“井然”的教师,是导致学生在课堂探究中无所适从的主要原因。

  作为教材编写者来讲,是从所设置的问题出发来组织课程材料,安排实验操作步骤的。显然,编者没有具体施教这一课的经历,或者是没有意识到这种编排会给实际教学工作中带来“麻烦”,凭“想当然”办事,根据探究问题的要求罗列教学材料。

  对授课教师而言,受传统“教教材”意识的影响,对教材的安排不敢重组也不愿重组,试图按照教材的顺序从第一个字教到最后一个字,似乎“井然有序”比学生的发展更重要。两个看似本不相关的原因不经意地叠加却造成了不应该发生的困难。之所以说是不该发生的困难,是因为在新课程方案中已经明确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已经赋予了教师开发课程资源、重新组织课程内容的权力,对教材进行二次处理本来就是教师的分内之事,完全可以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呈现的顺序来避免尴尬。有权不用,更待何时?看来,还是传统的“不敢越教材半步”的思想作祟。

  从对教材内容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步骤四与前三个步骤没有必然的前后联系,造成学生不便的是步骤一“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要想方便地向干燥的玻璃瓶呼气验证其中是否有水蒸气,就必须调整实验顺序:将步骤四调整为步骤一,其他顺延,待清楚知道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多后,再进行气体方面的探究。也可将步骤四调整为本节课的引子,成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招妙棋,让学生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广阔的生活世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锻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同时也能避免擦干湿玻璃片带来的不便。当然,借助于这一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的方式很多,教师的一句追问:“还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呼出气中有水蒸气?”学生就可能联想起诸如“擦眼镜片时呼上一口气”等常用的做法来说明问题。

  从对该问题的处置可以看出,教师倾向于“井然有序”地按照教材呈现的内容顺序施教,客观存在“唯教材是举”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教学,学生收获的无非就是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课程资源开发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难以呈现,与当地实际相联系的内容也没有。就连天气的变化引起的空气成分的变化和人的变化引起的呼出气体的变化都没有走进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假若对诸如“有些病人呼出的气体可能与正常人也不同”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学生就有可能提出类似“根据其中的差别利用一起检测呼出的气体来判断某些疾病”等问题,学生的收获就会更加丰富。

  教师“井然有序”的处置方式客观上造成依据新课程理念设计的探究实验沦落为验证性实验的窘地,是典型的“穿新鞋走老路”,也是凝固学生思维的根源。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其目的是为了更富有实效地开展教学,而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决不仅仅局限在对教材的适当改变上,需要有更高、更宽的眼界和统领把握学生、教材以及其他学科内容的整体课程意识。在教学实践中“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山东省沂南县第三中学 徐铎厚)

 

  《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6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