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在线游贝游戏:盘锦临港经济考察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03:39:49

临港经济,是指以港口及临近区域为中心,港口城市为主导,以水运为主的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及周边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利用港口和区域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有特色的开放型经济。临港经济包括区域、产业和经济三个内涵。临港经济与港口经济、沿海经济有所不同,临港经济的外延应包括港口经济,同时又是沿海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盘锦,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沿海城市,有国家二类开放口岸盘锦港,有辽宁环渤海经济带盘锦船舶修造产业园。去年年初以来,盘锦港创新发展模式,引进域外资金合作开发,盘锦船舶产业园起步快,开局好,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临港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盘锦临港经济的发展态势

1、盘锦港和港口经济

盘锦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建设,港址位于即将入海的大辽河右岸、属国家二类开放口岸。生产性码头在河口港区,现有油品和杂货码头4座,可进出3000吨级油轮。拥有2个封闭储油罐区,40多座储罐可供原油、沥青及各种成品油装卸使用,罐容达10万吨以上。近几年,盘锦港的吞吐量逐年增加,2005年,盘锦港全年总吞吐量83万吨。2006年,盘锦港务局大力组织货源,提高服务质量,克服油品市场疲软、基础设施档次不高、私人码头不良竞争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巩固固有货源,大力争取外来海洋油的市场份额,全年实现港口吞吐量90万吨。

但是,随着盘锦经济的迅速发展,辽河油田及盘锦辖区大大小小炼油企业炼油量的不断增加,而辽河油田陆地采油量逐年递减,正在渤海湾开发滩海油气,外来海洋油回流盘锦是大势所趋。华锦集团等石化企业的规模和产量也在不断扩大,有大量的石化产品将通过海上运输,这些对盘锦港的设施建设和功能发挥提出了新的要求。多年来,由于盘锦港没有大型深水泊位,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的原油进口通过锦州上岸,再用车辆运输到盘锦,有些炼油厂进口原油,也只能将油运到大连港,再用小船往盘锦“倒油”,这些无疑增加了运输成本。目前,世界船舶制造及运输呈大型化趋势,一些油轮可载油20万吨以上。而在盘锦港,目前5000吨级的油轮都难以靠岸,船舶大型化与航道水深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航运能力与泊位能力不相匹配,开辟深水航道和建设大型专业化油码头已迫在眉睫。

然而盘锦海岸线并不是没有建设深水泊位的条件,在现有驳载锚地的北端,蛤蜊岗子滩南端深水槽航道附近(称外海港区),其位置离目前的河口港区(辽滨港)的海上航程约21海里,天然水深10米以上,可以建设3万吨级深水泊位。令人欣慰的是,盘锦市政府与营口港务集团已于2006年8月31日签署了营口港与盘锦港合作发展框架协议书,双方同意共同开发建设盘锦港新港区,主要由营口出资在新港区开展两期工程。一期建设4个泊位,其中有两个2—3万吨级的油品泊位,力争2008年底码头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届时新港区将形成吞吐能力600万吨以上。二期工程新港区再增加两个油品泊位。营口、盘锦两港的合资合作,必将使盘锦港迈开跨越式的发展步伐。

2盘锦船舶修造产业园和临港工业

在中央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盘锦市为实现经济转型,谋求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下,盘锦市、大洼县两级党委和政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决定发挥沿海优势,发动沿海、临港经济引擎,打造新的经济板块和县域经济发展平台,于2005年12月5日成立了盘锦辽滨经济区。组建以后,恰逢省委、省政府提出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盘锦市和大洼县的领导抓住机遇,顺势而上,主动融入“五点一线”当中。2006年5月省委书记李克强来盘锦视察,对辽滨经济区的开发建设给予充分肯定。6月8日,经过辽宁省开发开放领导小组批准,辽滨经济区更名为“辽宁环渤海经济带盘锦船舶修造产业园”(以下简称盘锦船舶产业园),纳入全省对外开放“五点一线”重点发展区域,享受有关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盘锦船舶产业园搭乘振兴辽宁的列车,加快了园区的建设步伐。

盘锦船舶产业园座落在大洼县辽滨苇场,地处大辽河入海口,与营口市区隔河相望,开发前是荒凉的滩涂和草甸,但辽宁沿海大开发的战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本地资源紧缺和产业转移的机遇,使开发盘锦船舶产业园的决策者们认识到,这是一块表象荒凉的黄金宝地,开发不占用农田,没有什麽建筑需要拆迁。同时,辽滨处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中心位置,30公里半径内,拥有盘锦、营口、鲅鱼圈三个港口,有营口、盘锦、沟帮子三个火车站,有京沈、沈大、盘海营三条高速公路,而筹建中的跨越大辽河的大桥,将把辽滨经济区与营口市区连接起来,即将开工的辽宁滨海公路,更把盘锦与辽南、辽西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根据总体布局,盘锦船舶产业园规划出33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和1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盘锦港处于核心区之内。2006年元旦以前在核心区拉开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序幕,首先实施园区公路建设和园区土地整平两大工程,为辽滨这块处女地“描眉打鬓”。同时紧锣密鼓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招商引资活动。在2006年初的100天里,园区就入驻项目14个,创造了惊人的“辽滨速度”。到2007年5月末,入驻园区的正式签约项目46项。计划投资总额106亿元;已开工企业中,船舶制造类企业8家,宏冠船业、龙德船业、东方重工船舶修造、辽河油田的船舶修造和钻井平台建造、盘锦中新加船舶配套产品有限公司、济业船业等船舶修造工厂“一”字排开,在老辽滨船舶修造厂基础上改制的盘锦昊运船艇制造有限公司,也在机遇中崛起。辽宁宏冠船业有限公司是由武汉百步亭集团投资控股的一家现代化造船企业,到2010年总投资计划达到4.5亿元。在开工半年多的时间里,就具备了建造1.68万吨成品油轮、1280标准箱集装箱船和1.3万吨级多用途散装货船等出口船舶的能力。公司已与新加坡PCL公司签订了6艘万吨级成品油轮建造合同,加上其他订单,公司的生产计划已经排到2012年,2007年五月,两艘1.68万吨成品油轮已成功下水,交付使用。其他几家造船厂都已开工建设,总投资少则几亿元,多则十几亿元。与此同时,园区已入驻船舶配套及机械加工类企业17家,初步形成了项目集中、产业集聚的良好态势。船舶制造企业全部达产后,可形成200万载重吨的造船能力,预计形成产值近300亿元。除此以外,园区还引进了机械加工、石油化工、钢构、塑料、水泥制品、农副产品加工等多个项目,还有投资数亿元的房地产开发、仓储、宾馆项目,座落在园区内的盘锦港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已在进行。盘锦船舶产业园承接产业转移,抢占开放高地,临港工业势头强劲。

二、盘锦临港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盘锦港现有基础设施和通航条件差,尚未发挥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不论就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是与其他港口的比较来看,盘锦港的发展都是滞后的。盘锦港河口港区没有大型深水泊位,航道淤积,水深不够,并且河口港区受水位和冰冻影响使港口作业天数减少100多天。十几年来,盘锦港只承担海运装卸任务,每年仅有几十万吨的吞吐量。在盘锦船舶产业园成立以前,谈不上有临港工业和临港商贸业,谈不到综合物流服务。在大连、营口(新港、老港及私人码头)、锦州、葫芦岛等周边大港的挤压下,逐渐趋于边缘化。没有临港产业和经济发展基地,就谈不到产业集聚和辐射功能,新发展的临港产业与港口的业务联系也不够紧密。与此同时,盘锦港基本上沿袭传统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式,缺少竞争机制和发展活力,富余人员多、债务大,改革和发展步履维艰。今后的发展希望寄托在盘锦港与营口港务集团的合作上,可是由于盘锦港只有不到20%的股权,以后港口建设和经营管理,由营口控制,风险报酬尚难预料。同时建设深水大港需要科学设计、大量投资和一定的时日,目前外海港区尚无完整系统的水文气象资料,这也使盘锦港的未来发展具有一些不确定性。

2、辽滨经济区开发建设资金短缺,财务风险比较大。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最早确立的是其他五市的6个园区,我市的辽滨是在迟至半年以后才被纳入“五点一线”重点发展区域的。起点不一样就产生了差距。目前辽滨经济区基本处在自费开发阶段,也就是说是在借钱搞建设,这就存在着财务风险,即企业以负债形式筹集资金所带来的筹资风险,其预期报酬如何,难以预料。用盘锦船舶产业园常务副主任李永夫的话说:“常常谈起的资金瓶颈问题也只是建设资金需求与融资渠道的矛盾,现在我们是一头要应付过去遗留的高额债务,一头要支撑基本建设的急需费用,这就等于在所说的‘瓶颈’里塞了两个‘塞子’……其突破难度之大自不待言。”尽管辽滨经济区采取了多元投资和市场化运作筹资的方法,仍弥补不了开发建设资金的巨大缺口。国家开发行的20亿元贷款,也是一点一点到位,园区工程建设运作起来所需资金捉襟见肘。同时,目前辽滨经济区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付出的代价很大,可是薪酬仍然是乡镇机关的工资模式,月薪很低,这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3、环渤海经济圈造船业竞争激烈,挑战严峻。辽滨经济区被纳入辽宁“五点一线”沿海重点发展区域,就是进入了竞争异常激烈的环渤海经济圈。在环渤海这个圈子中,各种规模、各种类型的船舶制造业厂家已为数不少,特别是临近的大连造船厂和葫芦岛渤海重工造船厂实力雄厚。尽管我们不像他们那样也造大型船舶,而重点造中小型船舶、游艇和快艇,但是人家既然能造大船,小的就更容易上马,他们发展中小型船舶制造业的趋势就是巨大的压力,更何况天津、青岛的造船厂家也正在制造中小型船舶。同时,目前众多造船厂家已看准了国内外的游艇和快艇需求量不断增加的趋势,都在积极运作,争抢这个市场。而辽滨经济区作为船舶修造产业园,发展的根基在于造船,比较单一的产业有利有弊,造船企业更难“转业”。而我们采用的制造中小型船舶的集中型市场营销策略,既容易使企业在某一特定的细分市场上取得有利地位,同时目标市场又比较狭窄,风险大,最容易受到竞争对手的冲击。人家造船可“小大由之”,而盘锦的条件只能造小的,一旦在竞争中败下阵来,那是没有退路的。所以盘锦只能以快制胜,迅速形成企业和园区的核心竞争力,抢占市场高地。

三、盘锦临港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方略

综合各方面因素,盘锦发展临港经济总的思路应该是:以港兴市、依海强市,融入“五点一线”,实施错位发展,通过繁荣港口和发展临港经济,带动外经外贸,带来物流、人流和资金流,让盘锦这个临河沿海城市跳出辽河迈向大海,使临港经济成为盘锦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使盘锦港及临港的船舶修造产业园,成为盘锦市新的经济增长极。为达此目的,应该采取以下方略:

1、发挥港口优势,加快外海港区规划建设,提升港口集疏能力拓展港口功能。港口,历来就是人类走向文明和开放的桥梁,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节点。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港口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得到空前释放,对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以港兴市,以港兴业,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之道。与陆运和空运相比较,水运具有占地少、运能大、能耗小、污染少、成本低的优势,长期以来,国际贸易通过海上运输的货物愈来愈多。据统计,我国外贸进出口90%以上的货物是通过港口实现的;沿海62个地级以上城市占全国人口的24%,GDP占全国的42%,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85%。然而过去我市对港口作用的认识不到位,对盘锦港投入不足,盘锦港小打小闹,港口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港口建设如果不加快发展,境内外贸易必然舍近求远,肥水流入外人田,我们就是捧着金碗要饭吃。可见,利用港口资源,发展和繁荣港口经济已成为盘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扩大开放的实践中,盘锦人对港口的认识不断深化,2006年以来,盘锦市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港口资源整合、优化港口资源配置的指导思想,在港口发展模式上大胆创新,通过市场化运作解决资金问题,与大港合作,在大开放中实现港口的快速发展。盘锦市政府与营口港务集团签署的盘锦港与营口港合作发展框架协议,是国有资本的大手笔运作和跨区资产重组,是转变盘锦港发展滞后面貌的良好契机。当前的任务是加速推进港口合作工作,以资本为纽带,成立规范的股份公司,落实建设盘锦新港区投资计划,保证合作事宜健康发展。随着新港区集疏能力的提高和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逐渐做大做强港口码头作业、海上运输业、仓储业和现代物流业,使港口逐渐成为综合运输枢纽,同时,又可促使临港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业等在港口周围集结发展。

2、发挥临海傍河优势,加快盘锦船舶修造产业园建设,发展临港经济形成产业集群。临港经济概念的提出,尽管只是近几年的事,但沿海的许多城市都已经意识到了它所蕴涵的巨大发展空间和深远影响,沿海的许多城市,都或早或晚地提出了发展临港经济促进沿海城市发展的思路。我省丹东市抓住发展临港经济振兴城市的突破口,仅仅在两年的时间里,在港口周边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就达100多个。营口、锦州、葫芦岛都在争创临港经济新优势。我市的船舶产业园,有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既有临海开发之便,又有傍河建设之利,还有邻港发展之机,更有依托滩涂构建之源。大连和葫芦岛以制造中大型运输船舶为主,5万吨以下的中小吨位船舶相对空白,我们这里的水深条件虽然比不上它们,但足够用于发展中小型船舶制造业。我们要坚持差别竞争、错位发展的策略,充分发挥我市临港区位优势和石油资源优势,打造产业集群效应,发展以造船业为主的临港工业,建设盘锦南部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盘锦最具有活力的经济板块。盘锦市和大洼县两级党委和政府对于开发建设辽滨经济区的发展模式、定位、目标和要求的策划是明确的。按照“依港口牵动,靠产业带动,借外资繁荣,树生态品牌”的发展模式,加速资源整合,突出特色优势,培育发展三大产业集群,形成集聚效应:依托宏冠船业等企业,做大船舶制造业和机械加工业;依托辽河油田,做强石油化工业和配套加工业;依托华锦集团,做成塑料加工业。并依托临港工业和沿海景观,建设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城区。发展的目标是:经过10年的开发建设,把辽滨经济区建设成为以船舶制造、石油化工和塑料加工为主导的高科技生态型工业城,以港区一体化建设为依托的现代物流城,以海滨湿地园林景观为特色的商住度假城,建设成为集聚10—15万人口的盘锦辽滨新城区。要求1年起好步,3年打基础,5年见成效,10年建成辽滨新城区。

3、发挥资源型城市优势,加快发展接续产业,造就腹地经济强势港城互动共兴。临港经济区域一面面临河海,一面背靠腹地,能否发展壮大的后劲在于腹地,在于腹地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关键是要把握住腹地的市场资源,生成更多的中转运输货物及贸易投资机会,扩大市场占有量,从而形成临港经济的“腹地核心优势”。我市有油,有大石化企业,盛产水稻、芦苇和多种畜产品及水产品。近年来,我市致力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2006年以来,我市经济增长速度,财税增长幅度都超过往年,上马了一批投资规模大、牵动力强的项目,例如中国兵器集团以15亿元巨额资金投资控股华锦集团,支持华锦集团每年新增45万吨乙烯的扩建项目。重要的是港企链接,港城互动,本埠的企业从本地港进原材料,从本地港出产品;同时,临港经济区域的企业与腹地企业互为依托,共生共荣,形成产业链条。2006年,盘锦船舶产业园的建立和大手笔开局,盘山新县城的搬迁和高起点动作,构建了颇具特色的盘锦“五点一线”城镇群框架:辽滨-大洼-兴隆台-双台子-盘山新县城,这是一个开放型的滨海新盘锦。盘锦“五点一线”,亦即五大经济板块构成了盘锦中间地带贯穿南北的走廊,通过整合资源,陆海联动,城乡统筹、带动南部沿海经济带和北部沈山高速公路经济带,并辐射东部和西部地区,促进盘锦经济的全方位、宽领域发展,今后一个时期,要紧的是咬定青山不放松,抓紧抓实盘锦经济开发区、盘锦船舶修造产业园及县区其他工业园区的建设。同时要主动承接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的辐射,中部城市已与营口形成“6+1”格局,以营口为出海通道,我们要借盘锦港与营口诸港合作的机遇,争取能在盘锦港多走货物。

4、打造软环境优势,加快行政资源整合,举全市之力发展临港经济。一个区域的开发建设,总是在一定的行政辖区内运作的,招商引资等经济活动,需要借助于行政手段,所以一个地区的发展,必须要有行政资源作保障。现在,域外投资者选择投资地,更注重软环境,也就是该地的政策、法律、人文环境、政府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盘锦船舶产业园成立以来,在打造硬件的同时,非常重视软环境建设。园区管委会开通企业热线电话,设专人昼夜值班,什么假日都不停机。在辽滨采访,随时可以听到管委会工作人员为企业提供周到服务的感人佳话。“把一切方便和好处留给投资者,把一切困难和辛劳留给自己”,“快乐就是生产力”,已成了管委会工作人员共同的座右铭。打造优质的软环境,需要整合行政资源,各方面协同作战。辽滨经济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永夫说:“我们加快开发建设步伐,需要各级领导和各级相关部门的支持,需要得到先发展后规范的宽容,需要相关部门在一些环节上减少壁垒、减少程序,形成助推之力。如果什么都卡在别人手里,什么事都得先请后干,先报后批,而且一天办成的事也要拖到十天八天或一两个月,那我们将很难快起来,也很难形成发展速度。”所以市、县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应统一思想,打破常规,像辽滨经济区管委会那样,“只服务,不干预;只帮忙、不添乱;只设路标,不设路障;只讲可行的办法,不讲不行的理由。”更要制止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的行为。同时通过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招商、安商、富商的环境,以扩大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5、打造硬环境优势,加强环境保护和节约使用土地,建设宜居城区助推临港经济。硬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基础,临港经济发展的载体。综合考虑盘锦临港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在积极推进盘锦港口建设和辽滨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还有三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首先是临港区域周边的交通环境建设。有几个项目需要我们主动去推进,一是与营口相通的跨大辽河的大桥;二是滨海大道;三是正在建设的辽滨至大洼县城的上等级公路,真正把盘锦中部“五点”用 “一线”连接起来。其次是加强环境保护,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引进的项目不能“来者不拒”,要认真进行环境评估,千万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同时要节约占用土地,提高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我们的滩涂和荒甸是有限的,而招商引资是无限的,今后土地资源将愈来愈宝贵,再不能一个项目就轻易占用一千来亩地了。最后是科学规划工业区和居民区,搞好房地产开发,打造优质居住小区,形成宜居新城区,给外来客商和当地居民创造一个安心、舒心的人居环境。

此外,盘锦发展临港经济要有大局意识,协同观念,以建设沿海经济强省为使命,与其他沿海城市携手共进,谋求率先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老点”、“新点”都在招商引资,港口都在开发扩建,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各展所长,避免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对港口资源、临港产业资源、综合交通资源以及内外航线资源都要进行有效整合,从而达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振兴辽宁,临港经济肩负着新使命;

临港经济,孕育着盘锦发展新希望。         (2007年7月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