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上班怎么样:廖锦桂 透视台湾媒体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5 18:36:04
转播到腾讯微博

网友提问
回首:全面改写台湾纪录片定义
回首台湾新媒介的发展,有四个事情可以说明今天新媒体在台湾怎样蓬勃发展的:一是80年代后期的台湾解严。解严前,纪录片是新闻片、教育宣导片,是由当时政府所控制的制片厂或者电视公司制作的;今天比较好的纪录片是由台湾民间制作,电视播映。二是制度有所松动,人才培育、资金补助、竞赛与观摩、播映管道、使台湾纪录片走向专业性与良性发展。三是电子仪器的进步,转换了以往的拍摄形式,录影技术的进步、携带方便、可长时间拍摄,解决了过去纪录片的技术与资金门槛,更多的人更容易进入。现在台湾进入了全民记录的时代,因为每个家庭都可以买得起小型的录像机。第四, 前辈多跨出了一步: 最重要的, 每一个历史发展关口, 都因为纪录片的前辈们在艰辛的环境限制中, 往前多走了一步, 我们后辈才有今天开放的创作空间。
台湾纪录片的前世与今生
总结一下, 80年代前台湾纪录片(新闻报导片)的长相是:法西斯美学的灵魂与实质。当时主要形式结构上一定是字正腔圆(特称为戒严腔),通常的内容是歌颂中华文化、政府德政、宝岛风情,以及稍有趣味些的民俗风情。之后随着媒材的改变,美学也改变了,人文式纪录片大量涌现,摄影机贴近拍摄者,长时间在拍摄现场(蹲点),强调多元题材、在地书写,关注历史、人文、环保、性别、教育、劳工、艺术、原住民甚至两岸关系等多元化发展。在地性的纪录片也成为环境生态保护、文史保存的重要发声工具。
在新闻学里有一个"公民新闻学",台湾已经进入了公民新闻的时代。台湾有非常多的个人网站,肩负新闻、纪录、评论、讯息传递的多元功能,加上影像媒介跟手机连接,随时随地可以上传,这些新媒介让每个人变成新闻记者。纪录片工作者,可能是用更专业的叙事结构和专业技术会说得比较好、拍得比较完善;但个人也是不能忽视的力量,所以在网络世界里,台湾新闻比主流新闻要好看,虽然我在主流媒体工作过,但现在已经很少打开电视看主流媒体,看的话也只是看一下BBC、《纪录观点》。主流的一些新闻越看越困惑,但网络上的消息就非常丰富和全面,每天都有非常多的新闻。
在新闻学里有一个"公民新闻学",台湾已经进入了公民新闻的时代。台湾有非常多的个人网站,影像部分的媒介跟手机连接,随时随地可以上传,这些新媒介让每个人变成新闻记者。做纪录片的这些人可能用更专业一点的叙事结构和专业技术会说得比较好、拍得比较完善。但个人也是不能忽视的力量,所以在网络世界里台湾新闻比主流新闻要好看,虽然我在主流媒体工作过,但很少打开电视看主流媒体,看的话也只是看一下BBC、《纪录观点》。主流的一些新闻越看越困惑,但网络上的消息就非常丰富和全面,每天都有非常多的新闻。
台湾正在发生中的纪录片浪潮:
1、纪录片已经进入到商业模式的建立。目前已经从导演中心到制作中心的主义。
2.巡回演展:这是多数纪录片愿意走的路,因为这可以跟人沟通。很多人看完之后有非常多的感触和感受,在电影院放映跟导演、故事主角对话的可能性比较低,所多数纪录片还是走巡回展演的路线。
3.名人社交工具:台湾的纪录片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很多名人愿意拍纪录片。
4.公益团体为弱势发声:用最新的影像语言叙述他们的故事,这在发声上非常有帮助。前面提到的几部非常好的纪录片,都在处理个别的台湾社会底层弱势团体和疾病面临的情况,这是台湾社会一般人非常关心的议题。公益团体也会用纪录片作为他们发声的一些工具。
5.草根改革行动者的新工具:他们以前是在街头跟资方、企业对抗,后来也去学了纪录片课程,自己也来拍纪录片,这是非常有趣的新发展。比如说《T婆工厂》的导演陈素香拍了一大堆跟劳工有关的纪录片,非常给力。崔愫欣是绿色公民行动联盟秘书长,她长久关注环保问题,环境是全球性非常重要的问题,他们自己就拍纪录片,拍的也很好。
6.政府机关委制。90年代之后,政府的政策有宣传需要,后来看到纪录片的发展,发现纪录片更能够达成他们要诉诸的目标,所以后来就发生了很多的情况。纪录片这个行业有严格的纪律,政府要的和导演所看的东西不一样,有矛盾,不断有讨论和报道,以后大家吸取教训。这个发展是大家在捍卫纪录片的宝土,这需要有一定良心和诚实性来维持,不能是被工具化的一种媒介,这是纪录片发展的一个趋势。
三个观察,两个辩论
纪录片这媒介,是用良心而且靠近内心的一种领域,赚大钱是不可能的,进而形成了这个行业的骄傲和尊严,有了非常多的好作品。许许多多社会正在发生的真人真事是因为纪录片而被看到,并非主流媒体。也因为如此,台湾纪录片界,包括纪录片工作者、很多关心的老师、前辈们、影评人,经常提出很诚实的反省与讨论,这是期许。
整体来说,有三个现象有待观察
多元,又混血:很多人说,纪录片跟电影越来越像。电影与纪录片水乳交融,游走在真实与虚拟之间,有人说它是「剧情片式的纪录片」,我称之为"混血"。台湾有更多的电影完全是剧情化纪录片,比如戴立忍导演的《不能没有你》,完全是真人真事改编。张作骥导演的《爸,你好吗?》也是纪录片,只是找一些人来重演。台湾纪录片发展到繁华期,在形式上已经进入一个“混血”的阶段,有一些作品有一些新尝试,比如中间影像镜头的使用、叙事逻辑等等。
另外,是商业励志片:很多运动片开始出现,棒球、篮球、足球,有一定的商业性,这是纪录片里延伸出的一个类型。
很多关怀大陆的纪录片在台湾入围后得奖率非常高,例如《沿江而上》、《音乐人生》、《黄羊川》还有今年刚入围金马奖的《金城小子》。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趋势,台湾非常想看到大陆这边好的作品,但却发现,都不是大陆人拍的。
另外,台湾纪录片界也有两个仍在发酵中的辩论:一是纪录片本身报道真实故事的同时,要不要肩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纪录片的老师和前辈会要求年轻的创作者有社会职责,但这个社会责任要做到什么的程度?台湾目前社会还在发酵中。第二个,是商业展演和巡回展演的路线之辩。多数人会同意,商业展演,也就是进戏院,是扩大社会效应和讨论空间的一种方式,但是它是目的,还是手段?
最后,如果对这个影像有兴趣的人,有两个人的名字我特别要推荐。他们是比较年轻一辈的台湾纪录片导演,一是黄信尧,一个具有影像功力的纪录片导演,他处理环保问题时加上很有趣的台式幽默,结合诗一般的镜头和动画,非常有趣。台湾南部去年发生“八八”大水,他人在南部感受特别深,后来决定飞到南太平洋岛上全世界第一个即将被海水淹没的小岛吐瓦鲁(Tuvalu),访问这个岛上的住民怎么样面对岛屿即将被海水淹没。另外一个就是沈可尚,一个影像上非常安静又有力的记录者,他长年关注弱势团体。这些我们在主流媒体看不到,但其实比深度新闻报导、调查采访的东西更有价值。
我就讲到这里,下面我们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