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w漫画结局: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7 11:35:49

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

王三元

(2009年3月8日主日证道)

“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像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或有别的诫命,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爱是不加害与人的,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 (罗128-10

“律法”这个词从广义理解,应该指上帝对人所有的行为要求。什么叫做罪?罪就是人亏欠了上帝的行为标准。上帝的救赎就是要解决人行为的问题,“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提前1:15.)“拯救罪人”就是要解决人的罪,解决人的罪就是要解决人行为的问题。上帝的标准就是“律法”。人没有办法凭血气的力量达到律法的标准。只有救恩赐人基督的生命,并借着“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上帝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罗5:5.)从而“使律法(所要求)的义、成就在我们这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的人身上。”(罗8:4)下面,我们共同思想一个主题:“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

 一、上帝的命令

 “上帝的命令就是叫我们信他儿子耶稣基督的名,且照他所赐给我们的命令彼此相爱。”(约一323)“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约一314.

什么叫做命令?它是一种来自权威强加的意志,它不是协商,也不征求你是的同意,只要你无条件服从。尤其军人在战场上,听命就活,不服从命令就代表着死亡。人爱上帝、敬畏上帝就在于听从上帝的一切话语。“…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申8:3.)如果一个人连上帝的命令都可以置之不理,他如何提得上听从上帝的话语。讲到上帝的命令,其中包括有两个内容,一是“叫我们信他儿子耶稣基督的名”;二是“照他所赐给我们的命令彼此相爱”。因为这两件事,都是关系着我们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人也许有人会说,“信他儿子耶稣基督的名”是关系得救,因为耶稣说:“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约336.)那么“照他所赐给我们的命令彼此相爱”,这话应该是讲行为的,人得救是借着信,而不是因着行为。难道彼此相爱的行为也关系得救吗?是的,也关系得救。“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约壹314)。“出死入生”不是说得救吗。“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 仍住在死中”你说这叫做得救还是没有得救?没信主之前没有得救,是住在死中,他信主之后应该出死入生,他却“仍”住在死中,这说明他还没有得救。这不是说人可以凭行为得救,而是说信耶稣得救的唯一条件,彼此相爱的行为却是人得救必有的外在表现和见证。圣经断然否定人能靠善行得救,但是同时又断然肯定,一个蒙救赎的人必定会脱离犯罪的生活,进而产生良善的行为,表现出与上帝圣洁的属性相符的样式。因此说,人信耶稣如果没有得救的生活见证,很难说这人真的蒙恩得救。

 二、彼此相爱

 耶稣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什么叫做新命令,从时间概念理解,是说过去从未提出过,而是第一次提出来的。从性质概念讲,它是弥久常新,永不会变为陈旧的。那么,难道旧约圣经中有关爱人如己的诫命,不应该也是讲彼此相爱吗?大家在一起,彼此之间都是爱别人如同自己,那不自然就彼此相爱了吗?为什么说彼此相爱是主的新命令呢?原来这两种爱虽然都是彼此相爱,但其性质却是不相同的。原来“爱人如己”是叫我们照着自己对自己的那种爱去对待别人。而彼此相爱却是叫我们照着基督对我们的爱去爱别人。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耶稣说:“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太7:12.)都可以作为“爱人如己”的一种解读。不过耶稣接着说:“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而不是说这就是主耶稣彼此相爱的道理。因为耶稣讲彼此相爱是说“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不是叫我们仅以爱己之爱去爱别人,而是以主耶稣爱我们之爱去爱别人。“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约15:12.)。

 三、上帝的爱和人的爱

 主耶稣的爱是上帝的爱。上帝的爱不同于人的爱,因为人的爱是出于人的本性,而上帝的爱则是出于他的神性,它高于人的爱,是人性里面没有的一种爱。因为人的爱是属感情的,有条件、有限度、容易改变;而上帝的爱却是超越感情的,没有限度的;不会改变。不是根据感情,对喜欢爱的就爱,对不喜欢爱的就不爱;而是按着真理,照着上帝的吩咐,为着上帝的自己去爱,不论自己是否喜欢,只要上帝喜欢,哪怕对方是自己最不肯爱的人,我们仍然要欢喜去爱。是的,人的爱有条件,上帝的爱没有条件的;人可以爱义人,爱对自己好的人,却不能爱坏人,爱仇敌。因为这是人的天性中所没有的,所拿不出来的一种爱。人的爱有限度,而上帝的爱却没有限度,人说他爱好人,爱对自己有恩的人,那么他能爱到什么程度呢?可以爱到愿为他死吗?耶稣说:“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约15:13)这就是说,人能有的爱能爱到为知己者死,就己经达到顶点了。但论到上帝的爱,论到基督的爱保罗说:“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做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在我们还做罪人的时候”,不是别人,而是我们, 是我们还在做着罪人的时候!正当其时,而不是在日后。保罗是在大马色的路上蒙召,而我们哪个人又不是如此!就是我们这些人,正当将唾沫吐他的脸,将荆棘冠冕戴在他头上、鞭打他、钉他在十字架上,正在在十字架底下撇嘴摇头的时候,他却为他们祷告:“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

这就是上帝的爱,上帝的爱就在这里,在十字架这个地方向我们显明了!

主耶稣命令我们以上帝的爱彼此相爱,是因为重生得救的人有基督的生命,与上帝的性情有份。所以耶稣说:“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太544. 45.

  四,一笔永远还不清的债

 “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

“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这是社会上的一种道德格言。圣经对基督徒所要求的标准更高。基督徒处世为人要有一个原则,这就是“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无论在言语上、行为上心思上,还是在有关物质金钱的来往上。虽然在行动上不亏欠人,但是内心却要还“常以为亏欠” !什么叫做“亏欠”? “亏欠”是一笔债,“常以为亏欠”是说内心有一笔永远还不清的债!

那么,为什么在实际行动上凡事不亏欠人,内心还在常以为亏欠呢?那么这亏欠是从何而来?是的,我们不要亏欠人,但我们却己经亏欠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我们的恩主耶稣!

你可能会说,我们亏欠了基督,就应该向基督还债,我们又不是亏欠别人,为什么不向基督还债,却转到别人身上去还亏欠呢?这是什么道理呢?是的,我们是应该向主偿还亏欠,但那却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首先我们无论如何爱他,也不能与他对我们的爱相比。再说,假设我们真得能够在做法上,能够照着基督对我们爱的行为回报于他,也仍然不能偿还,何况不可能。这是因为性质不同,他爱我们的爱是什么性质?是爱罪人、爱仇敌,是为最卑污的人在十架上舍己;我们爱他是什么性质,他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且是以上帝独生爱子的尊贵身份为我们舍命流血的恩主。他从来没有亏欠和伤害过我们,甚至我们蒙恩至今,还仍然是一次又一次的给他亏欠和伤害。他所给我们的却仍然都是丰盛的恩典、百般的饶恕、无限的慈爱和怜悯。你想,这样的爱叫我们如何偿还呢?

“你们要彼此相爱,象我爱你们一样。”(1512.)这就是他要我们将我们亏欠他的爱,偿还到弟兄姊妹身上。当然,弟兄姊妹不是基督,可他们里面有基督;他们不是基督可他却是基督身上的肢体。他们不是上帝,可他们是上帝的儿女。我想,这就好像我们欠一位父亲的债,没有机会直接偿还,他要我们偿还在他的儿女身上。我们做父母的,是否如果有人对你的孩子好,你会比他对你自己好还感激他。

所以“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上帝(有古卷:怎能爱没有看见的上帝呢)”。(约一 4:21)“爱上帝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上帝所受的命令。” (约一 5:1

那么,如何相爱,主耶稣说:“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这个词是多数,当我们和弟兄姊妹彼此相爱的时候,这个“你们”包括了彼此双方,也包括了所有的弟兄姊妹。我们自己从主得到怎样的爱,我们每位弟兄姊妹各自从主得到的是什么,我想我们自己都应该是知道的。主说你们就照样去彼此相爱吧!这样,当我们爱弟兄姊妹的时候,如果感到我们对于对方的爱不象我们从主身上所得的爱,或者让对方感到从我们身上的感受和从主得到的不一样,那么我们就还要以为亏欠。

基督徒见证基督,就是要让人从自己身上得到基督所要给他的东西!

 五、彼此饶恕与彼此相爱

 弟兄姊妹在一起并不都是完全人,而是彼此都各有毛病和缺点的,因为主拣选我们,不是因为我们好,把世上一些好得不得了的人拣选到他的教会中来,而是拣选了一些罪人。既然是罪人、当然就各有缺点和毛病,一些有缺点有毛病的人在一起就难免会彼此有得罪和伤害。主耶稣就是要我一些这样的人在一起彼此相爱,而且是以他爱我们的那样的爱彼此相爱。无论你多么看不上眼的人,只要主还爱着的,我们都应该照样爱他,只要主不弃绝的我们就不能弃绝,只要主还接纳的,我们就要接纳。所以我们要彼此接纳,就象上帝在基督里按纳了我们一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以主的爱彼此相爱?“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约一3。16)如果弟兄姐妹常存爱弟兄为弟兄舍命的心,这样的爱才是教会应有的见证,如果教会有主的爱,哪里还有嫉妒分争!我们不要以为这是太高的标准。主耶稣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就因此知道你们是我的门徒了。”可见这是每个基督徒起码应有的见证。

主耶稣曾设比喻说有,天国好像一个王,和他仆人算帐。有人欠他一千万银子,这个数目对他来说无异是一个天文数字,实在无力偿还而求主宽容,主人就动了慈心而免了他一切的债。不料那人遇见欠他十两银子的同伴,无论同伴如何央求,他总不肯饶恕。竟去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主人听见这事就大怒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有的债都免了,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吗?”主人就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所欠的债。最后主耶稣说:“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太182235

是的,我们欠下主的债是一千万,弟兄欠我们的是十两银子,十两和一千万相比,真得不值一提。你也许会说我什么时候欠下主这么多,这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们每做的不当做的事情、每句不当说的话,或个不当有的心思意念,都对主有新的亏欠。就刚才我们唱诗祷告的时候如果没有用上心灵,也是亏欠了主。我们经得起长年累月的这样积蓄吗?那么,弟兄什么时候欠了我们十两银子,也许为着多年之前的一点小事,或许一句话,直到今天我们还耿耿于怀,揪住不放。

也许有许多信徒,以为只要“信”,主就没法子不要他。他不在乎自己有没有得救的见证。但“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也许许多信徒,一点也不怀疑自己的罪己经得着赦免,请不要忘记我们每天反复照主所教导的祷告所祷告的:“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说明我们蒙上帝赦免是有条件的。正如圣法兰西斯说的:“我们在饶恕之中得到饶恕;在赦免之中得到赦免”。

 六、爱与圣洁公义

上帝是爱,他又是圣洁公义的。有人说,爱是上帝的第一属性,圣经没有这样说过。圣经是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13:13.)这是讲信仰的要素,而不是讲上帝的属性。上帝的圣洁、公义、信实、良善、慈爱、以及对罪恶的忿愤怒都是分不开的,没有轻重之别。圣洁是他的本质,公义是他的道路、爱是他的作为。上帝的爱是以圣洁、公义、公平为基础。因此上帝又是 "是天天向恶人发怒的上帝"(诗七11)。他出于公义的愤怒是他完美的圣洁品格之一。没有愤怒,他的公义就没有意义。罗马书第一章叫我们看到,神的愤怒有时藉着任凭他们犯罪而不予挽回,让他们自食其果表达出来的。

因此一个得救的人应该是“终身…用圣洁公义事奉他。”(路1:75.)人的爱罪人也是有的,但不一定以圣洁公义为前题。但基督徒的爱,却必须以圣洁公义为基础。

 “爱是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使你们能分辨是非,作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腓1:.)爱心不可以不讲真理、不分辨是非。如果人对人不公义、对事不公义、说话不公义、在钱上不公义,对义也点头,对罪也随声附和,还说是为着爱就没有意义了。人有圣洁的生命本质,他在任何事上也不能不讲公义。圣洁是本质,公义是道路,爱是行为。行为不能离开道路,道路不能离开本质!圣经说:“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来12:14.)“…不义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国”( 林前6:9)“那行不义的,必受不义的报应。主不偏待人。”(西325.

爱的目的是领人悔改,而不是鼓励人更加犯罪。

 七、爱人与完全律法

 “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像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或有别的诫命,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爱是不加害与人的,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

十诫有两部分。前四条是讲信仰问题,后六条是讲生活行为问题。使徒保罗在罗马书第一章将人的罪总结为“不虔不义”四个字。不虔是指信仰方面的罪,而不义则是指生活行为方面的罪。前者是讲人与上帝之间的问题,后者则是讲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所以耶稣将律法总结为:“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们的神,其次就是要‘爱人如己’”(可12:30-31)。因为“爱就完全了律法。”然而,新约中两次具体讲到遵守诫命的问题,一次是主耶稣与少年财主论永生,(太19:)另一次就是本处经文。如果我们留意就会希奇地发现,这两处经文均是只涉及后六条的内容,没有涉及前四条内容;只讲到关于人与人之间有关生活行为的诫命。我想,这是因为少年财主,和本处经文讲话的对象都是信仰上帝的,一个人的信仰、对上帝的敬畏如何,是从他的生活行为上表现出来;人对上帝的爱,要从他如何爱人上表现出来。因此保罗说:“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

八、趁着机会

  “爱是不加害与人的,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是的,任何加害于人的事情都是违反律法的。杀人是加害于人;偷盗是加害于人,他连人救命的钱都能偷;奸淫是加害于人,加害于人的家庭;不孝敬父母是伤害父母的心,也是加害于人。给人精神的伤害也是加害于人!

每次讲到这里,我总是想起十几年前听汪维藩老师讲过的见证:

他说,我因着自己的是脾气不好,不知道这一生伤害到过多少人。小时候和妈妈吵架,把碗摔在地上,躺在地上打滚不起来。妈妈多么爱我,我是个小孩,她哄我睡在一个双人床上,她是个成年人却睡在单人床上。我躺倒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妈妈还没有睡,我听到了她轻轻叹息的声音。当我后来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的时候,可是母亲早就去世了。正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在”!

二十岁时我教书,还没有信耶稣,一个小学生偷了同学的一块砚台,他才九岁,按道说教育教育就行了,可让他跪在讲桌前面,还用一只脚踏在他肩上。按心理学讲,人小时候受到大的刺激,很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性格。我今年六十多岁,那个学生现在也应该五十多岁了。这多年我一直在寻找他,我对他有亏欠。我要向他道歉。可我一直没找到他,我还在找。

魏志超同学是金陵神学院的学生,凡接触他的人无不得到他的帮助。哪位同学生病,他送他去医院,一直陪护到出院;哪位同学心情忧愁,他总是会主动找他交通,直到心情变好;哪位同学有困难总能得到他的帮助;每次学校放假,他总是一次次为同学买票送行李,自已走到最后。毕业时他完全可以回到条件好一些的河南开封教会工作,他却主动要求去没有人肯去的地方,新疆石子河教会。他去了才刚一个月另四天,晚上还开执事会研究建堂的事宜,由于被安排在危房里,零晨四点被砸在废墟中。第二天学院里收到魏志超蒙召归天的电报,老师同学都哭了。有的同学立刻休克了。那夜全院成了不眠之夜,各教室各宿舍都有许多哭泣的声音。后来的一个月中的早晚祷,大家都讲魏志超的见证。一位同学讲到魏志超的一件事,我好象耳朵被钢针狠狠刺了一下。他说魏志超在学院四年来,冬天没穿过棉衣。我想是的,他总是穿一件半旧的紫夹克过冬。我抬起头来说:“主阿!我这个当老师的瞎眼了。这么个好学生在我眼皮底下没穿上棉衣,我竞没有看见,我的眼睛管干什么了?”“主阿!我欠魏志超一身新棉衣!可我现在买来,让我送到哪里去阿!”

所以说,我们爱人要趁着机会,我们彼此相爱要趁着大家还在一起的时候,要弥补亏欠,要趁着人还见得上的时候,孝敬父母也要趁着父母还在的时候。不要等人进了坟墓才说我爱你,那时他己经听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