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情妾意狼大狼二25:研讨小组建设,践行高效课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9/28 06:58:22

研讨小组建设践行高效课堂


  云外之天:因为我们这里实现了“班班通”,所以我利用PPT制作了很优美的奖状,再配上我的激励、个性化的评语,谁表现好我就送给谁一张,学生挺积极的。
  恕俭回复:对!关键是评价与激励,教育的关键技巧是赏识,所谓的赏识就是能发现学生的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奖励。奖励的方式有多种,而通过家长来表扬学生,特别是利用“班班通”来发班级情报,非常管用。但要注意,多表扬,别批评,更不能点名批评。能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赏识,学生的自信与兴趣就容易被调动。

 

  梦开始飞翔:我们班的学生特别多,61个,曾经在自己的数学课堂上按优等生和学困生搭配的方法分过组,也选了小组长,可是课堂纪律难以控制,还有小组内优等生似乎代替了学困生,使学困生并没有得到发展,所以我很困惑。
  笑飞:我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有些不喜欢发言的学生或者学困生,在小组学习里,或小组竞争时,他们往往成了小组的负担,因而积极性更低了。没有得到发展,反而更压抑了。
  恕俭回复:限制优生的发言次数,多给学困生表现的机会;利用评价倾斜的方式,鼓励学困生参与;必要时“劫富济贫”——对成绩特好的泼点冷水,对学习困难的多赏笑脸。

 

  玉溪书生: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每节课每天都会产生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这样每天的数据量将是惊人的。如何处理这些数据,让这些数据为教学服务,需要解决。
  第二、每个学生经过一段学习之后会有一个变化,或进步或后退,如何及时调整,使小组适应个人的成长,需要解决。
  第三、给每个小组分派的任务,到底是一个完整的苹果切成瓣还是每组一个苹果,也就是小组学习量的问题,需要解决。
  第四、教师兼顾到每个小组的精力分配,到底是排名靠前的组多照顾,还是把精力放在落后的组身上,如何找到黄金分割点,需要解决。
  以上问题不解决,小组将是效率低下,知识掌握片面,不利于学生成长的组;是轰轰烈烈的预示失败的组。
  恕俭回复:我试着纸上谈兵,逐一回答这4条。
  1、评价仅是手段,目的是激励与督促;或者说评价是形式,作用是矫正与导航。既然是手段、形式,就不能为形所役,更不能买椟还珠。关于数据,态度上不要较真,使用上可以简化(比如10个红花换颗星,10颗星换月亮,10个月亮换太阳,最终比谁的太阳多),零星统计与专门考核相结合,别让学生陷入“数据”的泥坑里,我们不是为数字学习的。
  2、你说的“适应”应该是双向的,既要求小组具有包容性、凝聚力,也要求成员趋同兼顾,互相协调照应。一旦小组有了共同的追求信仰,带头人的优点会渗透到每个成员身上,而弱势生的缺点会成为团队的“眼中刺”,被拔掉是自然而然的,这也是小组合作的价值。
  3、评价是针对小组,任务的分配也要由集体来承担。这个“苹果”需不需要切,切成几瓣,都不需要老师操心。老师的任务是调控吃什么,吃多少,表扬会吃的同学。小组的策略是,按需分配,能者多劳,扶持弱势。
  4、抓两头,促中间。可以利用优胜小组树立榜样,号召全班学习;也要帮扶弱队,给他们出谋划策,不要让他们失去信心。老师的精力要放在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徐忠林:小组合作学习不是简单的几个学生的组合,小组合作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明确的分工、明确的组织结构。否则小组很难进行实际意义上的合作,也很难达到小组合作的效果。
  恕俭回复:说得好!要让学生明白,1+1是可以大于2的,小组内部学会互相帮助,优势互补,求同存异,见贤思齐,才会有真正的合作。小组合作成功了,每个人都会大受裨益。

 

  温秀君:小组建设中激励机制很重要,它决定着小组建设的质量,教师的赏识、肯定是一个方面,另外就是奖励机制,或者奖分,或者奖励,奖分让分值积累,每周核算,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日,通过组织有意义的、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来奖励优胜的小组,如看一场电影,去郊游等等。孩子们更在意的是自己比别人突出的感觉,会更加增强他们参与小组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持续不断的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合作竞争的动力。
  恕俭回复:小组建设必须重视评价,没有积极的评价,就没有发展的动力。评价的方式可以不拘一格,多设奖项,比如:最佳辩手、积极分子、未来播音员、今天我最棒、挑战主持人……其中,要特别关注那些不好参与,发言水平差的同学,多给他们鼓励。至于看电影、郊游等集体活动,对加强小组乃至班级的凝聚力是非同小可的。

 

  微风细雨:分组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组的合作、展示中,学有所成,激发自信,促进交流,锻炼综合能力。分组不是最后的结果,促进学习才是核心。有些操作应当顺其自然,符合学生的心理,符合教育的规律,避繁就简,教师的引导应当如水一样润物细无声,不着痕迹,小组的合作与竞争也应当每天多点新鲜,多点变化。
  恕俭回复:润物细无声是栽培的最高境界。幼苗成长过程中,凡是突显着修剪痕迹的“栽培”,多是违背自然生长规律的。如果教育能够做到,以人为本,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激扬天性,我想这就是最好的“润物细无声”。

 

  吕建斌:关于小组合作形式,首先它是对传统课堂形式的一种“破”,俗话说,不破不立,所以必须先破。小组组建起来怎么办?不是建起来就完事了,老师要跟踪调查,评价要常态,不是一锤定音,评价形式要多,不能单一,单一则又陷入应试评价。还要形成小组文化,例如小组的“名”就是一种文化,加强小组的凝聚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解决了问题,则又意味着自己有前进了一步!
  恕俭回复:我很少看电视,昨晚破天荒看“星光大道”,我就想:如果没有了PK与晋级,失去了互动与悬念,仅仅是表演几个节目,还有人愿意看吗?课堂教学可以从“星光大道”中得到许多启示,比如,老师如何向毕福剑学习,嘉宾点评的时机与分寸,节目进程的衍生与掌控,现场观众的互动与利用……只要愿意动脑,愿意投入,教学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啊!

 

  佚名:小组合作要有组织,有目标,有效果。小组成员是一个集合体,应具有一定的奋斗目标,在行进中应该有组织者,当活动结束后有反馈。这样的小组才不会流于形式,学生才会真正参与其中。
  小组在稳中求变,形式上有所创新,引入竞争机制,学生乐于参与,参与中享受快乐,在过程中体味进步,这样小组活而不乱,稳而不死。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恕俭回复:大家的发言多有重复,彼此谈论的“交集”更值得关注。教育说到底是唤醒孩子的内在动力,就像口渴了自己会找水喝一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要让孩子产生自我认同感,进而激活他的内驱力。孩子只有在一种自由、自主的状态下学习,才能真正进入“学习”的状态,学习效率也才能最大化。反之,如果是在一种受控制的、被强迫的状态下学习,孩子的心态会变得消极,疲于应付,得过且过。如果利用老师或家长的威严硬逼着学生学习,情况更糟——孩子本来是“为需要而学习”“为自己而学习”,结果却变成了“为完成任务而学习”“为老师而学习”或“为免于家长的惩罚而学习”。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学生就像小毛驴,学习就是赶路。理想的境界是在能看得见的前方摆着青草,让学生信“驴”由缰,自由奔驰;中等方略是苦口婆心地告诉“毛驴”,远方有吃不完的青草,再用根绳子拴着笼头,生拉硬扯;最次的做法是,要到哪里去毛驴不清楚,“主人”扯不动绳子就掉过头抽驴屁股……

 

  周芳元:班级是个小社会,小组是个生产队,小组任务需要明确,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分解到各小组长,每组承担一个小课题,为推进小组小课题讨论的胜利进行,教师最好能制定一定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可以在导学案中体现,小组长根据评价标准再将所承担的小课题任务分解到人,对于任务中的难点,小组可以合议形成结论,每个人将自己思考的任务形成文字交给小组长,然后由小组长抽签决定答辩人选,由答辩人将小组成员的个人意见和合议结果进行展示,答辩完毕后,由全班同学根据导学案中的小课题评分等级要求进行表决等级,教师公示,当所有小组展示后,教师根据小组展示的等级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跟进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是优秀小组无作业和得红旗标志,合格小组红色五角星,待合格小组未涂颜色的五角星,同时还需要承担将小课题任务在课后重新建设的作业,在期中和期末评价时,小组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情况纳入学科评价依据,占一定比率的分数,有了任务驱动,有了激励跟进,有了竞争与合作,小组就是学生合作学习一个重要平台了。
  恕俭回复:班主任就相当于带队伍,带队伍要有目标(不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要有信仰,要有共同认可的追求。再加强小组建设,利用班组竞争,搞活气氛,让人人都有事干,都知道该干什么,都能看到自身的进步,并能获得及时的鼓励。班干部,就是个表率,是个引领,不是“管”人的,更不该有什么“职权”。“管制”与“建设”就像治水一样,是“堵”与“导”的问题。任何压制都不可能真正赢得人心,要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必须构架班级文化,要以“爱”为核心,“真”为路径,“美”为目标。

 

  朱会清:小组建设需要我们用心策划、细心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仅仅是小组组建上要花费心血,考虑多个层面、多种因素,更要注意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小组倦怠情绪,使形式常换常使学生耳目一新。觉得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对每天的学习都很有期待。
  恕俭回复:杜郎口摆桌子设黑板的“形”,容易“复制”,而每天两次的反思之“神”,最难“粘贴”。要想让学生“怀有期待”,必须志存高远,坚持创新,想方设法让学生乐此不疲。

 

  秋枫:不要为分组而分组,杜郎口中学的分组方式是比较科学的,学生的搭配也是经过认真的选择,在一个小组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大家互相合作,谁和谁结对是固定的。
  恕俭回复:人,需要归属感,不稳定的分组与闹离婚的家庭一样,不可能再同舟共济。固定的结对,彼此熟悉,相互适应,日久生情,有利于携手共进。当然,谁和谁结对,容不得乱点鸳鸯谱。

 

  高兆华:我们应该把握合作的根源与实质,我们为什么要求学生合作?学生合作对他们的成长有什么帮助?怎样的合作才是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所需要的?搞清楚了这些,我想我们的小组合作就会脱离形式而走向实质了。
  恕俭回复:是的,合作学习,有它的内在规律。无视科学,急于求成,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教育即人学,只有研究学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更好地利用学生,进而走上“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理想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