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晋最新图片:知人·晓事之默克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7 14:52:07
一位相貌平平、不善言辞的女性,如何在一个男权主导的政坛中一步步登上巅峰,如何从一个爱落泪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位“女总理夫人”?这就是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性总理——安格拉·默克尔的传奇经历。她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她成功的奥妙何在,我们能够获得怎样的启示……解开这些谜团的钥匙,也许就在默克尔的传记中。

 

一、默克尔生平简介

个人情况:1954年7月17日,默克尔出生于德国汉堡,原名安格拉·多罗特娅·卡斯纳。毕业于莱比锡大学,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掌握俄语、英语,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成员,先后有两次婚姻经历,最崇拜的人是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居里夫人、德国经济奇迹之父路德维希·爱哈德和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人生格言是“力量蕴藏在镇定之中”。

家庭情况:默克尔的父亲霍斯特·卡斯纳是一位牧师,母亲是英语和拉丁语教师,全家于默克尔出生当年从联邦德国迁居民主德国。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母亲在民主德国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教导默克尔和她的弟弟妹妹,这使得默克尔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虽然全家居住在民主德国,但与联邦德国的亲戚往来频繁,默克尔从小就深受来自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两种不同影响。

政治历程:1973-1978年,在莱比锡大学攻读物理学。1978-1989年,在前民主德国科学院工作。1986年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1989年加入民主觉醒组织。1990年加入基民盟。1990年12月当选联邦议会议员。1991年当选基民盟主席。1991年1月-1994年11月,任妇女和青年部部长。1994年11月-1998年9月,任环保部部长。1998年11月当选为基民盟总秘书长。2000年4月当选为基民盟主席。2005年5月被正式提名为总理候选人。2005年11月22日出任新一届德国总理。【1】

 

二、人物分析

(一)心理学分析

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门口刻着这样一句铭文:“人啊,认识你自己。”要研究人,首先要研究人性即人的本质。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性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性格是在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受家庭、社会潜移默化影响和学校熏陶以及实践活动的锤炼塑造形成的。它是相对稳定的、持续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变的。人的行为和其他外在表现,往往受到个人性格的支配。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对于默克尔来说,这句话似乎已经得到了验证。默克尔是一个精细、谨慎的人,从她少女时代的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来。“1968年,14岁的默克尔随父母到捷克度假,这一年,正是‘布拉格之春’发生的一年。当他看到他所居住的捷克人家的男孩把印有捷克共产党第一书记诺瓦特列头像的邮票撕得粉碎时,就跑过去问是怎么回事。那男孩告诉她,现在杜布切克才是真正的英雄,所以印着诺瓦特列头像的邮票应该被扔到厕所里去。后来,默克尔在厨房吃早饭时从收音机里听到8月20日华约国军队开进捷克镇压‘布拉格之春’运动的消息。从捷克回到学校,老师让孩子们讲讲假期里的经历,默克尔举手要讲讲在捷克的‘伤心经历’。但当她从老师的眼神里看出这事危险时,便改变了原来要讲的内容。”【2】后来,她将这种个性也带入了政坛。在默克尔竞选议员的前一个星期五,她特地找到联邦新闻局的领导签订书面协议,保证她的工作岗位,虽然她已经稳稳地在直选名单上了,但她要做到万无一失。这种谨慎的性格使她得以在纷繁复杂的政治领域中生存下来并保以全身。

    列宁说:“政治是一种科学,是一门艺术。”对于科学来说,默克尔也许天生就具有一种谨慎的性格,更在她多年的科学家经历中得到延续和发扬。而对于艺术来说,仅仅只有谨慎是远远不够的。在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博弈中,只有拥有自信和主见的人,才不会永远被埋没在人群中,才能崭露头角,独树一帜。默克尔上任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部长伊始,即让一位德高望重的国务秘书提前退休。面对质疑,她干脆利落地回答:“在我的部里,我有权制定基本方针。”是这种自信、强硬使她能够树立威信,在政坛确立自己的一席之地,站稳脚跟,谋得更多话语权。

 

(二)社会学分析

    “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变为人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社会的文化’,包括了他生活于其中的群体(社会)的多种形式的文化,主要是该群体、该社会的价值观和各种规范。”【3】

对于默克尔来说,在其社会化过程中,主要受到来自家庭的影响和来自联邦德国、民主德国两种不同社会的影响。从家庭影响的方面来说,默克尔的父亲是一位来自联邦德国的牧师,母亲则是英语和拉丁语教师,这使得默克尔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由于牧师家庭的出身,默克尔再加入少先队时遇到了阻碍。这时,父亲告诉她,只有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母亲也教导她,要在学校取得最好的成绩,才能改变它因家庭出身而遭遇的不公平待遇。而她的班主任老师多纳特也经常教诲她:‘取得成就是义务’。”【4】在这样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下,默克尔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始终保持了认真、勤奋的精神,除了体育课,她的各门功课成绩都很优秀,并且积极参加各种学生活动,展现自己。她曾经和同学一起用一艘帆艇下过勃兰登游湖,在大学里担任过青年团的文艺演员,在物理系的舞会中调制鸡尾酒……她在各种场合尽力展现自己的能力和风采。任何时候,总是希望做到最好。

    从社会的影响方面来说,默克尔早期的成长中深受来自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影响。默克尔的少年时期中,对“柏林墙”的记忆应当是难以磨灭的。默克尔一家是从联邦德国迁居到民主德国的,家里的亲戚都留在联邦德国。在同龄人中,默克尔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她穿着牛仔裤这样联邦德国的衣着,听披头士乐队的音乐,并对民主德国的制度保持着怀疑与批判。但置身于民主德国的体制中,默克尔也非常懂得“明哲保身”,从不作出出格的事情。“我们在制度中生存,但须保持人的本色。”早年生活的复杂环境,使她对于政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为她后来的政治活动积累了经验。

 

(三)政治学分析

默克尔能够在政治上取得巨大的成功,站在权力的巅峰,执掌乾坤,是多方面因素结合的结果。

首先,必须有实力。无论多么能言善辩、巧舌如簧的人,都不可能仅仅依靠纸上谈兵在政治核心中谋取一定的地位,所以必须有真材实料才能让人心服口服。从默克尔的传记中可以看出,默克尔从小就养成了一种勤奋、严谨的学习和工作作风。她有一个习惯,就是保持桌上没有杂物,以便她能够清晰地思考问题,集中精力做事情。而对于政治,她看似低调,却坚定而沉稳地按照自己的计划在一步步进行着。“在加入基民盟一年后,默克尔就当选为联邦基民盟唯一的副主席,这里就有她不动声色的努力,也有着机遇。”【5】曾任基民盟主席的朔伊伯勒说:“与默克尔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位极富智慧的女性,她在从事政治中寻得快乐。她很有政治头脑,也有必要的政治铁腕;她既具野心,又十分谨慎,而且并不遵循波恩的老一套行为准则以及沟通规矩。”对于工作,默克尔有着自己的一套方略。在接受采访时,她回答:“我认为,从整个受教育背景看,我的问题是经常陷入事无巨细的工作,而有时忽略大的方针路线。但从政时间越长,我会做得更好些,日常工作越多,我当然就越无法顾及每个细节。我现在有了当年科尔非常看重的固定朋友关系。对此我也很重视,因为信任比智力上的卓越能力更重要。”【6】

其次,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力量和勇气是取得成功的秘诀。”【7】1999年底,基民盟卷入政治献金丑闻,科尔承认其在执政期间曾在瑞士设有秘密账户,接受财团献金。这桩丑闻犹如巨大的海啸,将基民盟推向崩溃的边缘。然而,“危机”二字既揭示着危险,同时也预示着机遇。默克尔则凭借她敏锐的政治嗅觉,果断地抓住了这个机遇。在基民盟的危机面前,她一改以往低调的作风,表现出深藏的强硬的一面,以铁面无私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甚至不惜站在她的“恩人”科尔的对立面。这份敏锐、果断、勇敢、不惧最终帮助她夺取了基民盟党内的最高权力,也使她真正具备了向巅峰冲刺的资本和实力。歌德说:“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儿。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失掉了许多。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

再次,需要有谋略。“默克尔经常被她的对手低估,而这恰恰是默克尔制胜的法宝。”【8】在与施罗德的竞争中,一开始默克尔并未被放在眼里。与经验老到、口才出众、充满魅力的施罗德相比,默克尔确实毫不起眼。但结果让人大跌眼镜,默克尔摆平了基民盟内所有老奸巨猾的政治家、大银行家和财团总裁,让反对者都钦佩不已。

最后,还需要有机遇。虽然爱迪生说“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但个人认为,分量与质量是两个概念,那只占1%的灵感也许就是其中的点睛之笔,是最关键的一个点,如果缺少了,也许就无法完成质的飞跃了。因此,个人认为机遇是举重若轻的一个因素。在默克尔的政治生命中,有一个人对她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就是科尔。有人曾给默克尔一个名号——“科尔的小姑娘”。正是得到了科尔的信任和提拔,默克尔才能在政坛上站稳脚跟并且火箭式地上升。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而成功则需要贵人相助。

 

综上,用十六个字总结默克尔这位领导人。

人格:严谨勤奋,外柔内刚。

方略:低调经营,高调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