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身高体重多少:佛教故事与公案(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2 17:40:27

佛教故事与公案(二)

目录

故事名    故事名    故事名    

51.我往西方走———41

52.一休与五休——42 53.逞神通喝茶———43 54.艳诗悟道————43

55.清风随我去 掷柳道留下————————45 56.茶饭禅—————45

57.马上剃度———45 58.谁绑你了————46 59.没有功德————47

60.野狐禅————47 61.死汉难悟道———48 62.我已放下————48

63.谁来教化你——49  64.茶饭之中————49 65.无财七施————50

66.五味禅与一味禅50 67.芥子能纳须弥山—50 68.本性苍天————51

69.禅师不读经——51 70.山中本无茶 寺外也有佛—————————52

71.出口示相———52 72.生活禅话 心的呈现———————————52

73.万象森罗从起灭53 74.一个人最害怕什么————————————54

75.诚实无欺———55 76.坐禅——————55 77.禅的慈悲————56

78.慈悲的手段——56 79.本来面目————57 80.古镜有瑕————58

81.不要哭死哭活—58  82.洗足盆—————59 83.难与不难————59

84.真假都要否定—60 85.金碧峰禅师公案—60 86.一无所求————61

87.蛇害与女人之害61  88.不落有无————62 89.悟与不悟————62

90.法法第一———63 91.三岁孩童虽知道 八十老翁行不得 —————64

92.死亡那一刹那要念佛——————————64 93.人死别哭————64

94.南泉斩猫———65 95.佛本无缘 缘由心生———————————66

96.无修行僧人可供否———————————67 97.灭法也是无常——67

98.有缘佛出世 无缘佛入灭————————67 99.将军的心头火——68

100.谁知道你 ——69

51.我往西方走

南宋的道悦禅师曾任镇江金山江天寺的住持,他是宋朝名将岳武穆王岳飞所最崇敬的高僧。

  当岳飞被秦桧以十二道金牌从朱仙镇招回时,途经金山江天寺,道悦劝他出家,不要回京,但是岳飞秉持耿耿忠心,明知此行不利,他还是坚持南归。

  临别时,岳飞请求开示,道悦禅师告诉他道:“岁底不足,谨防天哭;奉下两点,将人害毒。”

  岳飞当时不知其意,直到被诬下狱,含冤遭毒的时候,方才悟解。那年的十二月是小月,只有二十九日,当天晚上又下起雨来,听到室外雨声,岳飞预知大难已经临头,这正好应了道悦禅师的偈语:“岁底不足,谨防天哭。”

  “奉下两点”是“秦”字,意指奸相秦桧。“将人害毒”,果然就在这天被秦桧害死在风波亭上。

  秦桧害死岳飞后,查问刽子手,岳飞临终时有说什么话吗?刽子手说:“他只说了一句:悔不听金山道悦禅师之言。”

  秦桧得知此事,马上派遣亲信何立带兵前往金山提拿道悦禅师。但在何立到达江天寺的前一日,道悦禅师聚众说法,最后说了四句偈语:

  “何立自南来,我往西方走;

   不是法力大,几乎落他手。”

  语毕,即时坐化。当时大众不明究里,悲戚而又莫名其妙。等到次日何立率兵而来,大家这才恍然明白。

  道悦禅师知道岳飞的生死,当然也会知道自己的生死,但为什么不珍惜生死?逃避生死?盖因生死业力不可逃避。岳飞逃不过命中的定业,道悦禅师当然也逃不过生死的业力。悟道的禅师虽不免业报牵引,但禅者悟道后,已无惧于生死,生固很好,死亦很美也。

52.一休与五休

有人问一休禅师:“禅师!什么法号不好叫,为什么您要叫‘一休’呢?”

  一休:“一休万事休,有什么不好?”

  信徒听了认为不错,一休万事休,很好,很好。

  一休:“其实一休不好,二休才好。”

  信徒:“二休怎么好呢?”

  一休:“生要休,死也要休,生死一齐休才能了脱生死,所以是烦恼也要休,涅槃也要休,二者一齐休。”

  信徒:“不错,不错,二休才好。”

  一休:“二休以后,要三休才好!”

  信徒:“三休怎么好?”

  “你看,你老婆天天和你吵架,像只母老虎,最好是休妻;做官要奉迎,也很辛苦,最好是休官;做人处事有争执,所以要休争;能够休妻、休官、休争,这三休是最快乐,最好了!”

  信徒:“不错,不错,三休真好!”

  一休:“四休才是最好。”

  信徒:“四休怎么好呢?”

  “酒、色、财、气四种一齐休才好呢!”

  信徒认为四休也是很好。

  一休:“四休不够,五休才好,什么叫五休?人生最苦的,就是为了我们有五脏庙,这个肚子要吃饭,所以才有种种的辛苦,假如把这个五脏庙‘一休’,统统都没有事了。”

  千休与万休,总不如一休,一休万事休,更莫造怨仇,这就是一休的禅了。

53.逞神通喝茶

麻谷等五位大德悟道后,行脚参方,以资增益。

  时天热口渴,见路旁有一婆婆卖茶,乃唤婆云:“请来五杯茶。”婆乃对五位和尚问云:“大德何往?”曰:“参善知识。”婆送上茶后曰:“我这里茶要有神通才能喝,无神通不能喝!”

  五位大师虽已开悟,但神通未发,面面相觑,不敢举杯饮茶。

  婆见状哈哈大笑云:“五个呆鸟看老婆子逞神通喝茶!”举起杯来,一一饮尽。

  五人看罢恍然大悟,齐声道:“今日才是我等真正悟道时!我等时时在神通中,不知是神通,还向外驰求。今日不逢婆婆,又几错过一生!”

54.艳诗悟道

圆悟克勤,是宋代临济宗杨岐派著名禅僧。他开悟的机缘尤为奇特,是从一首艳诗悟道的。据一些记载显示,这位僧人自幼有神童之称,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一天,他偶然到妙寂寺游玩,看到案上的佛经,再三翻阅,爱不释手,遂出家为僧。他参访过许多著名禅师,后来投到湖北黄梅五祖山的法演禅师门下。数年之间,克勤精进不懈,时有所悟,并且将自己所写的诗偈呈给法演禅师印证,但师父却始终认为克勤还没有见到自性。后来,有一位在朝廷任职的陈姓提刑官,辞官返家途中,特来黄梅山向法演禅师问法: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法演回答:提刑大人,你少年时代可曾读过一首艳诗?

  提刑:什么艳诗?

  法演:一段风光画不成,洞房深处恼予情。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这四句中,后面两句就和祖师西来意颇为相近。

  古时候的男女,遵礼教要讲究授受不亲,一个女子是不能主动对男性表示愉悦之情的,纵然是洞房花烛之夜,新娘子也不能大声呼叫自己的夫婿,只能枯坐洞房等待,自不免愁恼之情。她只能频频呼唤身边丫环名字,借以引起丈夫的注意。

  历代的佛门祖师,就有点像这位用心良苦的新娘子,而众生就是那位感觉迟钝的檀郎。

  而这些祖师们的语录公案,佛言经卷,就都是那频呼小玉的弦外之声。

  法演引用这首艳诗,也是有其深意的,在于唤起这位提刑官的自性觉醒。陈提刑听了,口中频频称是,满意的下山去了。

  不想这段对话,也让随侍一边的克勤听到了,就疑惑地问:刚刚听到师父对提刑举一首艳诗,不知提刑会也不会?

  法演回答:他识得声音。

  克勤又问:他既然识得声音,却为什么不能见道呢?

  法演知他开悟的机缘已经成熟,遂迅雷不及掩耳地大喝一声: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呢!

  克勤豁然开解,跑出方丈室外,看见一只公鸡飞上栏杆,正鼓翅引颈高啼,克勤笑道:这不就是“只要檀郎认得声”的“声”啊!于是将自己开悟的心得写成一偈,呈给师父:金鸭香炉锦绣帷,笙歌丛里醉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诗中意思是说,男女之间的情事,只有情事中的男女自家才能知道。其他外面的人,无论怎么的去想象,也是不知其趣其味的。证悟佛理禅道,也是这个道理,是只能“独自知”的。

  五祖法演禅师见了这首偈,欣慰道:我侍者参得禅也!

55.清风随我去,掷柳道留下。

日本有位著名的和尚,名叫一休。有一次将军足利义满举行佛会,召集各方高僧讲法。还说,如果谁讲得好,奖励黄金一百两。佛会那天,上百僧人身着锦绣袈裟,镀金禅杖,一派富贵气象。唯有一休,身披破烂僧衣,手持一条柳枝,昂然赴会。并称自己是“破烂衫里盛清风,身贫道不贫。”讲法结束后,他遂将柳枝抛在地上,转身飘然离去。他何以如此潇洒,敢于在权高位重的将军和讲求富贵气派的高僧面前宣布自己身贫道不贫,犹如鹤立于鸡群,他所依仗的就是道即心藏无价珍这一修行人的无上自豪与自信。

56.茶饭禅

唐朝龙潭崇信禅师,跟随天皇道悟禅师出家,数年之中,打柴炊爨,挑水作羹,不曾得到道悟禅师一句半语的法要。一天乃向师父说:“师父!弟子自从跟您出家以来,已经多年了。可是一次也不曾得到您的开示,请师父慈悲,传授弟子修道的法要吧!”

  道悟禅师听后立刻回答道:“你刚才讲的话,好冤枉师父啊!你想想看,自从你跟随我出家以来,我未尝一日不传授你修道的心要。”

  “弟子愚笨,不知您传授给我什么?”崇信讶异的问。

  “你端茶给我,我为你喝;你捧饭给我,我为你吃;你向我合掌,我就向你点头。我何尝一日懈怠,不都在指示心要给你吗!”崇信禅师听了,当下顿然开悟。

  从这一则师徒问答之中。可以了解禅就是生活。日常生活的搬柴运水,喝茶吃饭,无不蕴藏无限的禅机。

57.马上剃度

亲鸾上人是日本著名的禅师。

  他在九岁时,就已立下出家的决心,就去请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就问他说:你还这么小,为什么要出家呢?

  亲鸾:我虽只有九岁,父母却已双亡。我因为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非要与父母分离?所以,为了探索这层道理,我一定要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嘉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再为你剃度吧!

   亲鸾听后,非常不以为然的道:师父!虽然你说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我终是年幼无知,不能保证自己出家的决心是否可以持续到明天?而且,师父!你年龄那么高了,你也不能保证是否明早起床时还能活着吧?

   慈镇禅师听了这话以后,拍手叫好。并满心欢喜的说:对的!你说的话完全没错。现在我就来为你剃度!

58.谁绑你了

三祖僧璨大师得法后,听从二祖的嘱咐,一直隐居于皖公山。又逢后周武帝灭佛毁法,僧璨只好出入于太湖县司空山,住在偏僻之所,十多年,竟不为时人所知。

  隋开皇十二年,有个才十四岁的小沙弥叫道信,来向他求解脱法门。他问道信:“谁绑你了?”

  道信随口就答:“无人绑。”

  僧璨提醒似地问:“既无人绑,那为什么还要求解脱呢?”

  道信一听此话,当下大悟。于是就跟随三祖,成了他的近侍。服了九年劳役后,才得衣法。僧璨的传法偈为:

  花种虽因地,从地种花生;

  若无人下种,花地尽无生。

  僧璨把衣法传给道信后,自己就到罗浮山隐居了。过了二年,又返回皖公山。一个月后,许多人纷纷前来求法问道,僧璨为四众广宣心法要诀,然后就在法会上,在一颗大树下双手合掌,安然而逝。

59.没有功德

问曰:朕一生所有造寺、度僧、写经、弘扬佛法、到底有没有功德。

祖曰:没有功德,只是人天之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看来虽有,实在没有。

帝曰:如何是真实功德呢?

祖曰:清净智慧是微妙圆融,本体空寂,无法可得,如是功德,绝对不是世间上有为之法所能求到的。

帝曰:如何是圣人所求的第一义谛呢?

祖曰:廓然浩荡,本无圣贤。

帝曰:对朕者谁?

祖曰:我不认识。

(注:帝者梁武帝,祖者达摩祖师。)

达摩与梁武帝二人,一问一答,可惜不能契合于梁武帝的小机。由于教大机小,所以梁武帝不领悟达摩大师的根本法要。达摩禅师认为既是机缘不合,就离开金陵到洛阳去。这真是情投意合千言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后来,梁武帝把上面问答情况,告知他的师父志公禅师,禅师听后就大吃一惊,即对陛下说:达摩大师这个开示实在太好了,他是观音大士,传佛心印的大权出现,乘愿再来。粱武帝听了志公禅师这么一说,心里感到懊悔,自愧有眼不识泰山,当面错过,立刻就下了一道命令,派遣许多兵马,急急追赶,一定要把达摩大师请回来,承事供养。志公说:陛下千军万马,唤不回头。达摩大师刚走到江边,回头一看,后面有许多兵马追赶而来,大师正在危急时刻,随手就折了一支芦苇,掷在江中,脚踏芦苇渡江,扬长而去。到了洛阳,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深入禅定。后来古人写了一付对联:“一苇渡江何处去,九年面壁待人来。”

60.野狐禅

野狐禅在禅宗中,流入邪僻、未悟而妄称开悟,禅家一概斥之为“野狐禅”。

取自一个著名的禅宗公案:

百丈禅师每日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并随众散去。有一日却站着不去。师乃问:“立者何人?”老人云:“我于五百年前曾住此山。有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我说不落因果。结果堕在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

师云:“汝但问。”

老人便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

师云:“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告辞师云:“我巳免脱野狐身。住在山后。乞师依亡僧礼烧送。”

次日百丈禅师令众僧到后山找亡僧,众人不解,师带众人在山后大盘石上找到一只已死的黑毛大狐狸。斋后按送亡僧礼火化。

原来,佛教的修因证果,正是因果律的体现。老人以为修行人可以“不落因果”,恰恰陷入了邪见,属于“大妄语”,结果受了“野狐身”之报。又有个瑞岩和尚,整日价自唤“主人公”,复自应诺。宋无门慧开禅师批评他误把“识神”认为“真心”,是“野狐见解”。(《无门关》)

引申义:后来以“野狐禅”泛指各种歪门邪道。如《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什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

61.死汉难悟道

从前,有位禅和子在禅堂住了三年,以为人多,打自己闲岔,又自觉工夫不能深入,就去住山。在山里住了三年山,种菜做饭,凡事亲为,又自觉工夫不能深入,山也不住了,就去托钵。托钵两、三年,还是不悟道。

  一天,他遇到一位有道行的老婆婆。老婆婆觉得这个和尚很有道德行持,有心成就他。就把他请到家中好斋招待,谈谈心。谈得很投机,老婆婆说:“师傅,我成就你闭关罢!”禅和子一听,很高兴。

  老婆婆就送他入关。老婆婆有一女儿,是个才十六岁的姑娘,也有道行。婆婆命她每天给禅和子送饭。一送送了三年。一天,婆婆对她说:“你今天送饭的时候,上去抱住他,教他道。”姑娘于是在禅和子吃完饭后,抱住他道:“道!”

  和尚说:“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

  姑娘松手回家。老婆婆听了姑娘的汇报后,大声说:“三年才供养了一个死汉子,快叫他走!”然后一把火把茅蓬烧了。禅和子十分惭愧,就走了。又托钵三年,然后再去找老婆婆谈心,还要求再次成就他闭关。老婆婆又成就他闭了三年关,中间还是命姑娘送饭。三年圆满后,姑娘依母亲的办法再演一遍:上前就抱住喊:“道!道!”禅和子立即开口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莫教你家婆婆知!”婆婆知道后,欢喜地对和尚说:“善哉!善哉!恭喜你开大悟了!”

62.我已放下

会元和尚师徒二人赶路,到一条河边看见一女子待渡,无船无桥,老和尚二话没说就背女子渡过河去。回到寺庙小和尚忍不住问老和尚:“出家人禁近女色,师傅为何要背那女子?”老和尚正色道:“我早就放下了那女子,你怎么还背着?”

63.谁来教化你

一个官吏问赵州道:“和尚会进地狱吗?”

  赵州答道:“老僧第一个进!”

  官人不解地问道:“你是得道高僧,修行这么好,怎么还会进地狱呢?”

  赵州答道:“我不下地狱,谁来教化你?”

64.茶饭之中

崇信禅师原是渚宫一个卖饼人家的儿子。

  早些年,道悟和尚住在天皇寺,当地无人知其大名,化缘无门,只有家住寺边的崇信日日给他送饼。崇信每天给道悟送十只饼。可道悟每天只吃九个,剩下一个,他再交给崇信带回,并对崇信说:“我恩惠给你,以降福于你家子孙。”

  崇信心想:所有的饼原都是我的,怎么反成了你恩惠给我呢?这话难道还有另外什么意思吗?

  于是,崇信登门向道悟请教。

  道悟答他说:“饼,确实是你拿来的,现在仍然给你拿回去,这其中难道有什么问题么?”

  崇信听后顿时领悟,当即发愿受戒出家。道悟给他起法名为崇信。

  崇信跟着道悟一段时间后,有一天,崇信对师父说:“自从我拜您为师后,你还没有给我讲过禅宗要义呢?”

  道悟回答说:“你来这里之后,我怎么没有为你讲解禅宗要义?你敬茶,我接受;你送饭,我享用;你合掌打坐,我低头默念。我哪儿还没有给你讲解呢?”

  崇信低头思考了很长时间。

  道悟见此,又接着说:“理解了,当时就应该领悟,思考过长反会出错。一个人应当让性情无拘无束,随机缘心胸旷达,然后就尽平常心去做。除此而外,别无更好的解释了。”崇信豁然开朗。

65.无财七施

一个人跑到释迦牟尼面前哭诉。

“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

“可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呀!”

“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第一,和颜施,就是用微笑与别人相处;第二,言施,就是要对别人多说鼓励的话、安慰的话、称赞的话、谦让的话、温柔的话;第三,心施,就是要敞开心扉,对别人诚恳;第四,眼施,就是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别人;第五,身施,就是以行动去帮助别人;第六,座施,就是乘船坐车时,将自己的座位让给老弱妇孺;第七,房施,就是将自己有空下来的房子提供出来,供别人来休息。如果你有了这七种习惯,好运会随之而来的。”

66.五味禅与一味禅

有一位僧人向归宗智常告辞。

  归宗问:“你到那里去?”

  僧人答:“到各处学五味禅去。”

  归宗说:“各处有五味禅,我这里只有一味禅。”

  僧人问:“什么是一味禅?”

  归宗举棒就打。

  僧人大叫:“懂了!懂了!”

  归宗说:“那你说!说!”

  僧人刚要开口,归宗抡起棒子又打。

  

67.芥子能纳须弥山

江州刺史李渤问归宗智常:

  “佛经上说:须弥山能纳芥子,这我没有疑问。

  但是又说芥子能纳须弥山。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归宗问:“别人都说刺史大人读书破万卷,是真的吗?”

  李渤说:“是真的。”

  归宗说:“你从头到脚也不过像个大椰子那么大,那万卷书装在哪儿呢?”

  李渤无言以对。

68.本性苍天

一日南泉至,问如何是庵中主? (识起迷情于何是庵中主,庵中主者即谓本来体性也。)

  杭州大慈山寰中禅师云:“苍天,苍天。”(庵中主者,犹如虚空,了无一物,故曰苍天。)

  南泉云:“苍天且置,如何是庵中主?”(未识禅机,师已明示,苍天、庵中主本是不二。)

  师云:“会即便会,莫忉忉。”(已开悟者,一触即融通;未开悟者,计度、推思,均无是处。)

  南泉拂袖而出。(莫说今日拂袖去,他日亦有回头时)

69.禅师不读经

后唐庄宗皇帝在皇宫内设斋供养众僧。

  看见僧人们全在看佛经,只有休静禅师无所事事。

  皇帝问:“禅师为什么不看经呢”

  休静禅师说:“道泰不传天子令,时清休唱太平歌(即我已悟佛法,不须再看经书了)。

  皇帝问:“禅师一人悟道了,为什么要徒众们也不看经典呢?”

  休静禅师说:“狮子窟中无异兽,象王行处绝狐踪(徒众与老师性无分别,体无有二)。”

  皇帝问:“事实上除你之外,其余的法师为什么都在看经呢?”

  休静禅师说:“谁母元无烟,求食须赖虾(那些法师法眼未明,只能依赖经典修习)。”

70.山中本无茶,寺外也有佛

寺院门外的山道旁,来了一位施茶的男子,还搭起一个非常别致的小凉棚。寺院的住持方丈有无法师抱着感激之情前来慰问,他问那个中年男子:“请问施主,您为何前来施茶?”

  “为了还愿,”中年男子谦和礼貌地说,“回顾前二十年, 投身商海,敛财聚金、贪财无厌,主要是从社会上摄取;展望后二十年,我打算走近佛门,路边施茶,回馈众生。”

  有无方丈非常感动,禀手念佛,连声夸道:“若能施茶二十年,德比山高、行比路长,施主方能成佛也。”

  转眼就是十年。这一天,施茶的男子步入佛门,拜见方丈。他带来一卷厚厚的题为《佛门逸事》的书籍(书中的章节,全是十年来施茶过程中,道听途说的有关佛教的抑恶扬善的小故事),欲请老方丈题字作序。老方丈翻阅之后,苍颜大悦,惊羡感叹道:“施茶十年,您已立地成佛了!”并提笔写道:“山中本无茶,寺外也有佛。”

71.出口示相

有僧人问灵观禅师:「什么才是佛?」

  灵观禅师听了,没说一句话,只是将舌头伸出来给僧人看。

  僧人见了似乎有所体悟,便向禅师礼拜致谢。

  灵观禅师连忙说:「等一下,等一下,你悟到什么吗?干嘛礼拜我呢?」

  僧人恭敬的说:「感谢师父慈悲,伸舌提示我,法身遍及四方,无所不在。」

  灵观却回答:「喔,你想太多了,我只是最近舌头上生了一个疮,给你看看!」

72.生活禅话:心的呈现

有个专门制造假面具的人。

有一天,有一位朋友拜访他,一见面就觉得他的脸好象变得较不和善,有一份说不出的冷漠感,于是就问他:

“你近来有什么不对的吗?你的脸色好象不大对,是不是工作太忙了,还是身体不舒服?”

“没有呀!”

  “真的吗?”他的朋友似乎不太相信,没有再说什么,就回家了。

过了半年,他的朋友再次来访,一见面就说:

“你的脸色真好,和以前都不一样,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啊?”

  “没有啊!”他还是这样回答,心里一面盘算着,为什么前后半年,他朋友的问话是这么奇怪呢?我还是我,一点也没变啊!忍不住,他就问朋友说:

“为什么你半年前和这次问我是不是有事,难道我变了吗?”

“我只是觉得奇怪,有一次来时看你的脸色,似乎阴沉不友善的样子,而这次又显出和乐而且愉快的模样,我想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所以我才这么问的啊!”朋友回答。

这时他才有所领悟的想起:原来他半年前受顾客的委托,定制一批妖怪的鬼面具,在制作时必须要想象成咬牙切齿、凶狠怒目的样子,这样才能把面具做得惟妙惟肖,如此,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那凶煞的摸样就呈现到脸上来了,看起来也就阴沉不友善了。而最近刚好受顾客委托,制作一些菩萨面具,心里所想的,都是一些慈眉善目和蔼亲切的面孔,因此脸上就呈现出亲切和善的可爱面相了。

其实一切景象都是由心所造,不仅面相如此,连一切一切的事物也是如此;一样的月亮,从古至今高高地悬挂在天上,却有着千百种心看着它,所以也呈现出千百种不同的感触。

心中充满慈祥善心,对万物秉持感恩的人,他的脸上始终是充满和善的,反之,就变成恶魔的脸,这就是由他的心所显现的。

73.万象森罗从起灭

明朝万历三年,憨山大师三十岁时在五台山坐禅。当时是三月份,憨山大师独自一人,单提一念,人来不说话,只是用眼睛看着,时间久了看人就像看木头一样,最后到达一字不识的境地。

起先,时常刮大风,万千空穴都在怒号,山涧里化了冰的水冲击奔腾,像雷声一样。静里听声音像千军万马在出兵一样,非常喧闹。

憨山大师就去请问妙峰禅师,禅师说:“境由心生,非从外来。听古人说:‘三十年听水声不转意根,当证观音圆通。’”

溪水上有一座独木桥,憨山大师天天在桥上端坐或站立。最初水流声很明显,久了动念才听到,不动念则听不到。

有一天,他坐在桥上,忽然忘掉身体,音声当时就静下来了,从此之后,各种声响都寂灭了,不再有干扰。

(这不是在外境上真有水声、风声,如果第六意识不把一个个时间点上的显现连接起来,根本听不到声音的流动,所以妙峰禅师说:“境自心生,非从外来。”憨山大师修定没有动念时,就听不到水声。再后来“众响皆寂”,我猜想至少也该是一切声音的动相寂灭的境界。)

又有一天,憨山大师吃完粥经行,忽然站着入定,不见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圆满湛寂,就像大圆镜那样,山河大地都影现其中,等到觉察,则明明朗朗,寻找自己的身心了不可得。当时说偈:“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

74.一个人最害怕什么

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一个人最害怕什么?”

“你以为呢?”老和尚含笑看着徒弟。

“是孤独吗?”

老和尚摇了摇头:“不对。”

“那是误解?”

“也不对。”

“绝望?”

“不对。”小和尚一口气答了十几个答案,老和尚都一直摇头。

“那师父您说是什么呢?”小和尚没辙了。

“就是你自己呀!”

“我自己?”小和尚抬起头,睁大了眼睛,好像明白了,又好像没明白,直直地盯着师父,渴求点化。

“是呀!”老和尚笑了笑,“其实你刚刚听说的孤独、误解、绝望等等,都是你自己内心世界的影子,都是你自己给自己的感觉罢了。你对自己说:‘这些真可怕,我承受不住了。’那你就真的会被打败。同样,假如你告诉自己:‘没什么好怕的,只要我积极面对,就能战胜一切。’那么就没什么能难得倒你。何必苦苦执著于那些虚幻?傻徒弟啊,一个人若连自己都不怕,他还会怕什么呢?所以,使你害怕的其实并不是那些想法,而是你自己啊!”

小和尚恍然大悟。

75.诚实无欺

道楷禅师,宋人,得道后,大阐禅门宗风。曾担任过净因寺、天宁寺等大寺的住持。一日,皇上派遣使者,颁赠紫衣袈裟,以褒扬他的圣德,并赐号定照禅师。

  禅师上表坚辞不受,皇上再令开封府的李孝寿亲王至禅师处,表达朝廷褒奖的美意,禅师仍不领受。因此触怒皇上,敕交州官收押。州官知道禅师仁厚忠诚,当到达寺中时,悄声问道:“禅师身体虚弱,容貌憔悴,是否已经生病?”

  禅师:“没有!”

  州官:“如果说是生病,则可免除违抗圣旨的惩罚。”

  禅师:“无病就无病,怎可为求免于惩罚而诈病呢?”

  州官无奈,遂将禅师贬送淄州,闻者皆泪流不已。

  我们经常看到禅者性格风趣活泼,但禅者的诚实固执,于道楷禅师行谊见之。如明代莲池大师赞之曰:“荣及而辞,人所难也;辞而致罚,受罚而不欺,不日难中之难乎?忠良传中,何得少此?录之以风世僧。”

76.坐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无心万虑忘。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商量。

  “南台静坐一炉香”,点起炉香,静坐南台。“终日无心万虑忘”,一天到晚都无所萦怀,一切事物都不住于心,不打妄想,著心著净等等统统忘记了。“不是息心除妄想”,我坐在这儿,并不是硬要把心息下去,故意不起妄想,而是因为有下面点眼的结句:“只缘无事可商量”,本来就没有事嘛,有什么好去算计的!见了性,就没有事了。所以昭觉和尚说:“我看这千万人都是迷糊的,都跑到这儿来找佛,找菩萨,没有看见过一个无心道人。”注意,这个“无心道人”并不是故意无心,是因为见了道以后,世间的那个心就死了,不起作用了,这才是坐禅。

77.禅的慈悲

有兄弟三人,虽然没有出家,但是喜好打坐参禅,因此跟随佛光禅师学禅,时日一久,为了求得更高的悟境,相约出外行脚参访。

有一天,他们在黄昏时来到一个村庄借宿,这户人家的妇人才刚死了丈夫,自己带着七个子女过生活。第二天天亮,正要上路的时候,最小的弟弟对两个哥哥说:“我看你们就继续去参学吧!我决定留下来不走了。”

两位哥哥对于老三的变节非常不满,认为他太没有志气,才见了一个寡妇就堕落了,气得拂袖而去。

一个妇人要单独抚育七个年幼的孩子其实不容易,幸好有老三帮助她,没多久寡妇爱上了老三,想嫁给他。老三说:“妳丈夫才过世不久,我们就结为夫妇实在不好,妳应该为丈夫守孝三年,我们才谈婚事。”

三年以后,女方提出结婚的要求,老三婉拒了,他说:“如果现在结婚,我觉得对不起妳丈夫,请让我也为他守孝三年吧!”

又过了三年,女方重提婚事,老三仍然拒绝:“为了无愧于心,以及彼此将来的幸福美满,我们共同为妳的丈夫守孝三年再结婚吧!”

就这样,三年、三年、再三年,总共经过了九年,这户人家的儿女都长大了,老三看到自己助人的心愿终于完成,就悄悄离去,步上求道之路。

78.慈悲的手段

一位禅者在河边打坐时,听到挣扎的声音。睁开眼睛一看,一只蝎子正在水里挣扎。

他伸手把它捞出来时,被毒蝎子蜇了一下。

过了一会儿,他又听到挣扎的声音,一看,蝎子又掉进水里了。他又把它救了上来,他的手又被蜇了一下。

旁边的渔夫说:“你真蠢,难道不知道蝎子会蜇人?”

“知道。被它蜇了两次了。”

“那你为什么还要救它?”

“蜇人是它的本性,慈悲是我的本性。我的本性不会因为它的本性而改变。”

蝎子又掉进了水里。禅者看看自己肿起来的手,再看看水里挣扎的蝎子,正犹豫间,渔夫把一个干树枝递到他手上。他用干树枝捞起蝎子,他的手才没有再被蜇。

渔夫笑着说:“慈悲是对的,但慈悲要有慈悲的手段。”

79.本来面目

香严智闲禅师是百丈禅师的弟子,饱学经论,后来参学师兄灵佑禅师,一天灵佑对他说:‘听说你一向博学多闻,现在我问你——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智闲禅师一时语塞,回到住处,翻遍了书本,也找不到答案,再回来对禅师说:‘和尚慈悲,请您开示我,什么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

  沩山灵佑禅师斩钉截铁的说:‘我不能告诉你,因为我告诉你答案的话,那仍然是我的东西,和你不相干,我告诉了你,你将来会后悔,甚至会埋怨我的。’

  智闲禅师一看师兄不指示他,伤心地把所有经典烧毁,从此就到南阳自崖山去看守慧忠国师的坟墓,昼夜六时如哑吧吞含火珠地思考这个疑团,有一天在田园除草,忽然锄头碰到石头,咯答一声,顿然身心脱落,而大彻大悟,于是沐浴焚香,对着沩山遥拜着说:‘和尚您实在大慈悲了,假如当初您告诉了我,我就没有今日的喜悦了!’

  禅的悟不是别人给我们的,是要我们去心领神会的。

80.古镜有瑕

一般说来,用禅的人、平时绝少说话、甚至默默无语,因为语言不达到实义,如口说“火”字,此“火”并非“真火”,因“火”有燃烧作用,若口中说“火”便是“火”,岂不要把嘴巴烧坏?所以,禅师们用语言来斗“机锋”(唇枪舌战),从中探索对方“禅境”达到了何等阶段。

  有一次,雪峰禅师和三圣禅师同去峨嵋山,看到树上一只猴子跳跃不停。雪峰便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面古镜,这只猴子心中也有一面古镜。(古镜意味着佛性而言)。”

  三圣回答说:“旷劫以来一切都是无名的,又哪里有古镜呢?”(“无名”者也,旨在破除事相,古镜从何而来?)

  雪峰回答:“因为产生了瑕疵的缘故啊!”(指有烦恼)。

  三圣便说:“你这老和尚,急个甚么?连‘话头’都不知道呢?”(谓“话头”,是参禅者寻找事物最初之一念是谁?)

  雪峰又回答:“这是因为我做了方丈的事太繁忙了啊!”

  从他两人的对话来看,显然地,雪峰也和三圣一样的知道“话头”重点,但他之所以说“古镜”,说“瑕疵”,乃是为了初学者。唯有这样表达才清楚:明知说“火”,非“真火”也!

81.不要哭死哭活

洞山禅师是曹洞宗的开山祖师。他对生死看得很开。当他知道自己远行的日子已到,便命人为他剃发披衣,撞击起寺院的大钟,安然坐化。僧众放声号哭,一直哭了好大时辰。

  洞山忽然睁开眼睛从座位上站起身来说:

  “出家的人,心里不要为虚幻的外物所牵制,这才是真正的修行。生时操劳,死为休息,为什么要悲伤哭泣?”

  于是洞山命主事僧办愚痴斋,以责罚大众的不能忘情。洞山和他们一起斋戒,七天之后,叮咛大众说:

  “这一次绝不要哭死哭活了。”

  次日沐浴后,洞山端端正正地坐着,再也没有起来。

82.洗足盆

佛陀的儿子罗睺罗,十几岁时随佛陀出家,很调皮,常喜欢说谎作弄别人,但因他的身份很特殊,因此僧团中无人敢加以纠正,以致日久渐生不良习气,佛知道后决心加以教训,有一天佛命罗睺罗端大盆水洗佛的双足,洗后就问他说:“这些水可以喝吗?”“不,不能喝。”佛说:“这盆水一旦变脏后就不再受人珍惜,而智被人丢弃。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如果常常说谎,以后也就不再被人信任。你知道吗?”罗睺罗听后立刻觉得惭愧。佛命他将水倒掉,再问他:“这个盆叫什么盆?”儿答:“这是洗足盆。”佛问他:“这个盆可以用来盛水洗米洗菜吗?”“没有人会用它洗米洗菜了。”佛说:“对。一个人如果心不清净,言而无信,则永远不会受人敬重。自甘作贱的人,只能被人踩在脚下成为低贱的用具,永远不能被人所重视。你如果不改错误的言行,就如同这盆。”佛陀说后又用脚将该盆踢到远处,问罗睺罗:“我现在踢掉这个盆,你觉得可惜不可惜?”“不大可惜,因为它只是一个粗盆。”佛陀说:“对。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如不学好,自居下流,令人失望,别人也就不会刻意去爱惜他。”佛指着被踢翻而覆盖着的盆子对罗睺罗说:“现在覆盖的盆子能装下水吗?”“不行。”佛陀说:“你现在正如这个盆,心口均不清净,屡说妄语,颠倒是非,指空为有,指有为空,一如此盆,不值人疼爱。”罗睺罗受到佛陀一连串的教训后,异常羞愧,随即向佛陀表示衷心的忏悔,今后决心痛改前非。后来佛陀赞叹罗睺罗乃“密行无碍第一”。

83.难与不难

韩国镜虚禅师,带着出家不久的弟子满空出外云水行脚,满空一路上嘀咕,嫌揹的行囊太重,不时地要求师父找个地方休息,镜虚禅师都不肯答应,永远都是那么精神饱满的向前走去。

  有一日,经过一座村庄,一个妇女从家中走出,在前面走的师父,忽然握住那位妇女的双手,那位妇女尖叫了起来。妇女的家人和邻居,闻声出来一看,以为一个和尚轻薄妇女,齐声喊打。身材高大的镜虚禅师掉头不顾一切地奔逃。徒弟满空,揹着行囊也跟在师父的后面飞跑。

  经过很久,跑过几条山路,村人无法追上这师徒二人。在一条静寂的山路边,师父停下来,回头,非常关心地问徒弟道:“还觉得重吗?”

  “师父!很奇怪,刚才奔跑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行囊很重!”

对前途目标,不够有坚毅不拔的信心,嫌远、嫌难、嫌重是必然的,如果对前程有信心、有眼光、有担当,就会感觉不远、不难了。

84.真假都要否定

道光禅师有一次问大珠慧海禅师道:“禅师!您平常用功,是用何心修道?”

  大珠:“老僧无心可用,无道可修。”

  道光:“既然无心可用,无道可修,为什么每天要聚众劝人参禅修道?”

  大珠:“老僧我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那有什么地方可以聚众?”

  道光:“事实上你每天聚众论道,难道这不是说法度众?”

  大珠:“请你不要冤枉我,我连话都不会说,如何论道?我连一个人也没有看到,你怎可说我度众呢?”

  道光:“禅师,您这可打妄语了。”

  大珠:“老僧连舌头都没,有如何妄语?”

  道光:“难道器世间,有情世间,你和我的存在,还有参禅说法的事实,都是假的吗?”

  大珠:“都是真的!”

  道光:“既是真的,你为什么都要否定呢?”

  大珠:“假的,要否定;真的也要否定!”

  道光终于言下大悟。

85.金碧峰禅师公案

金碧峰禅师修行有成,唯一贪爱、挂碍著皇帝所赐玉钵。一天牛头马面走向禅师面前,却只见躯壳,不见神识,土地公打小报告,若要抓金碧峰禅师,唯有拿玉钵往禅师耳边一敲,果然,钵一响,禅师神识即时现前,牛头马面说时迟,那时快,当场把禅师逮个正著,禅师曰:既然被抓,能否满我心愿,让我摸一下钵?牛头马面心想:人都抓到了,摸一下钵又有何妨,即呈钵于禅师面前,禅师不经思索,当下重重一拍,玉钵落地,被打个粉碎,心中再也无所牵挂,并说出四句偈语:

  若要抓我金碧峰,犹如铁炼锁虚空,虚空若能锁得住,再来抓我金碧峰。

86.一无所求

宋朝雪窦禅师在淮水旁遇到学士曾会先生。曾会问道:“禅师,您要到哪里去?”雪窦很有礼貌地回答道:“不一定,也许往钱塘,也许往天台方面去看看。”曾会就建议道:“灵隐寺的住持珊禅师跟我很好,我写封介绍信给您带去,他定会好好地待你。”可是雪窦禅师到了灵隐寺时,并没有把介绍信拿出来求见住持,一直在大众中过了三年。曾会于三年后奉令出使浙江时,便到灵隐寺去找雪窦禅师,但寺僧却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曾会不信,便自己去云水所住的僧房内,在一千多位僧众中找来找去,才找到雪窦,便问道:“为什么您不去见住持而隐藏在这里?是不是我为你写的介绍信丢了?”雪窦:“不敢,不敢,因我是一个雪水僧,一无所求,所以不做你的邮差呀!”即从袖里拿出原封不动的介绍信交还给曾会,双方哈哈大笑。曾会将雪窦引见给住持珊禅师,珊禅师甚惜其才,后苏州翠峰寺缺住持时,就推荐雪窦任其住持。

87.蛇害与女人之害

蛇有三事害人:有见而害人,有触而害人,有啮而害人。女人亦有三害:若见女人,心发欲相,灭人善法;若触女人,身犯中罪,灭人善法;若共交会,身犯重罪,灭人善法。复有七害:

一者、若为毒蛇所害,害此一身;若为女人所害,害无数身。

二者、若为毒蛇所害,害报得无记身;若为女人所害,害善法身。

三者、若为毒蛇所害,害五识身;若为女人所害,害六识身。

四者、若为毒蛇所害,得入清众;若为女人所害,不与僧同。

五者、若为毒蛇所害,得生天上人中,值遇贤圣;若为女人所害,入三恶道。

六者、若为毒蛇所害,故得四沙门果;若为女人所害,于八正道无所成益。

七者、若为毒蛇所害,人则慈念而救护之;若为女人所害,众共弃舍,无心喜乐。

以是因缘故,宁以身分内毒蛇口中,终不以此而触女人。

88.不落有无

有个外道自以为智慧无双,到处找人斗法。一天他找到了释迦牟尼。

  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

  佛沉默不语。

  外道便说:“世尊大慈大悲,拨开了眼前迷云,让我得以进入禅门了。”

  外道走后,阿难问佛:“外道悟了些什么呢?”

  佛说:“这就像世间的良马,瞥见鞭影便知赶路。”

  佛曾以马来比喻世人悟性的深浅。马有四种,第一种见鞭影即调伏,第二种受鞭打才调伏,第三种用利锥刺才调服,第四穿透肌肉痛彻骨髓才调伏。这个外道悟性极高,一拨便转,就像第一种良马一样。

89.悟与不悟

有一学僧,非常恭敬地请问慧林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对于悟道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慈受:“既是悟的道,说不出来。”

  学僧:“说不出来的时候,像什么呢?”

  慈受:“像哑巴吃蜜!”

  学僧:“当一个禅者没有悟道时,他善于言词,他说的能够算禅悟吗?”

  慈受:“既未悟道,说出的怎能算做禅悟呢?”

  学僧:“因为他讲得头头是道,如果不算作禅悟,那他像什么呢?”

  慈受:“他像鹦鹉学话!”

  学僧:“哑巴吃蜜与鹦鹉学话,有什么不同呢?”

  慈受:“哑巴吃蜜,是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鹦鹉学话,是不知,如小儿学话,不解其义。”

  学僧:“然则,未悟的禅者,如何说法度生呢?”

  慈受:“自己知道的给他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不要给他知道。”

  学僧:“老师现在是知抑是不知!”

  慈受:“我是如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也如鹦鹉学讲话,讲得非常像。你说我是知呢?还是不知呢?”

  学僧于言下有省。

禅悟的境界是怎么样?这实在是无法说明的,历代祖师用打用骂,硬是不肯说话,佛陀甚至讲,我所说法,皆非佛法,这不是笑话,因为不用言说的佛法,才是佛法。佛法、禅心,是自证的境界,是从无分别的平等性智而了知的,这不是黄莲,应该是甜蜜;这不是鹦鹉,应该是菩萨。

90.法法第一

有一天,法启禅师听到几个小沙弥在讨论佛教宗派的问题,有的说禅宗第一,有的说禅宗最好,议论间不乏对其他佛教门派有歪曲贬低之意。法启禅师听后立即把那几个小沙弥叫过来,让他们把寺院里的一棵生长得非常茂盛的小樟树给“修理”一番——只留一个树杈,而把其他七八个树杈全都砍了。

  一棵枝叶繁茂的小树,马上成了惨不忍睹的单枝独杆。十几天之后,这棵不幸的小树居然死掉了。

  这天夜里,幡然醒悟的小沙弥们一起来到法启禅师的禅房一同检讨。法启禅师一点也没责怪他们,只是语重心长地说:“佛教各流派之间一定要讲究团结,相互映照、共存共荣,就好像这满室的烛光,不只是由哪一只蜡烛照耀的,每只蜡烛的光融合起来,才能满室生辉……”佛教讲究虚空法界,一切法相,一切的人、事、物同来自一念自性,诸法平等、法法第一。

91.三岁孩童虽知道,八十老翁行不得。

唐代的通慧禅师,三十岁左右出家,出家后独自前往太白山修行。他什么粮食都没有带,饿了就吃树皮和野果,渴了就喝山里的清泉,困了就靠在树下睡觉,这样的日子过了五年。有一天他用木棒打土块,土块破了不成形,以此因缘而豁然开悟。(以前的禅师和大圆满瑜伽士,依靠一些很简单的因缘,马上就能开悟。)他开悟以后,继续在山里住了二十年,在此期间,他穿的只有一条裙子,盖的只是一床棉被,脚下只有一双草鞋,其余什么资具都没有,衣服缝缝补补的,冬天夏天都没两样。

白居易依止过道林禅师,有一天他去拜访禅师时,看见禅师坐在喜鹊窝旁边,就说:“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禅师回答:“官场浮沉,勾心斗角,你的处境更危险!”白居易似乎有些领悟,转个话题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禅师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了,感到很失望地说:“这是三岁孩童也知道的呀!”禅师道:“三岁孩童虽知道,八十老翁行不得。”

92.死亡那一刹那要念佛

在死亡那一刹那随念佛,这个功德非常大,佛陀在《宝灯经》中说:“临终随念佛,指向佛陀像,赞颂皈依偈,此人获佛光。”假如临终时想着佛陀,或者看着佛像皈依、赞颂,此人定能获得佛的加持,不会堕入三恶趣。尤其是戒律清净、修行精进的人,死时能忆念佛的话,一定会获得往生,如《别解脱经》中云:“恒持清净戒,精进修行者,临终无忧愁,如火中解脱。”《月灯经》中也说:“一旦受病危,或遭死亡苦,不失忆念佛,痛苦不被夺。”因此,临终时再怎么痛苦,只要一心向佛,所有的痛苦便会消失无余。

93.人死别哭

不管在家人、出家人,别人死时,自己最好不要哭。《法句喻经》有这样的故事:佛陀时代有一个虔诚居士,平时上供下施、行持善法、念经持戒,非常精进。后来他临死时,妻子在旁边大哭大叫,非常痛苦。听到妻子一声声呼唤他的名字,他顿时生起贪恋之心,魂神不去,在妻子鼻内化作一虫。

他妻子哭得涕泪交出,鼻内之虫也随鼻涕流出来,掉在地上。(有些湿生的众生,业力不可思议,马上转生为虫,身体也长得特别快,甚至大到能看得见。)妻子见后,觉得在别人面前很不好意思,就要抬脚踩死虫子。正在此时,旁边有个具神通的修行人,急忙告诉她:“不可不可!不能杀它,它是你丈夫!”妻子非常惊讶,说:“我丈夫生前奉经持戒,非常精进,怎么可能变成虫子?”那个人说:“因为你在他临终时哭泣,牵动他的恋慕,故而堕为虫身。”随后他为虫说法,虫闻后忏悔,命终生天。这也是一个真实的公案。

94.南泉斩猫

公案原文:

  师因东西两堂各争猫儿,师遇之,白众曰: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众无对,师便斩之。赵州自外归,师举前语示之,赵州乃脱履安头上而出。师曰:汝适来若在,即救得猫儿也。(《景德传灯录》)

  白话翻译:

  南泉禅师因为东堂和西堂互争一只猫儿,被他刚好遇见,就对两堂僧众说:你们若能说出个道理,即可救了这猫,如果说不出来,就杀了这猫。结果两堂僧众都没人有什么反应,南泉禅师便杀了此猫。赵州从外面回来,南泉禅师就把前面发生的事告诉赵州,赵州听说后,就脱下鞋子顶在头上走了出去。南泉禅师说:你刚才如果在场,即可救得猫儿了。

  ---------------------------------------------------

  圆智行者 解说:

  南泉斩猫这个公案,以杀生形式来演示禅宗修行的关键心要,这在戒杀的佛教里面应该算是一种异行。不过,也正是由于这种异行,才使得这段公案让许多人记忆尤深。

  南泉斩猫,从表面上看斩的是猫,但实际上斩却的却是东西两堂僧众对猫的挂碍贪着。其事相上虽然表现为杀生,但意义上却是挽救僧众的清净心行,其举措犹如壮士断腕一样悲壮。

  赵州禅师脱下鞋子顶在头上走出去,这个答案中,“鞋子顶在头上”,意为颠倒。鞋子本应放在哪里?应放在脚下——“放下”啊。那么“走出去”,意思就是说只有“离相”才能解脱。

  东西两堂僧众先是贪着于猫相,不知“放下”;即南泉捉猫相问,众人也不解离相离执,无人知说“放下”。为此,赵州为示众人之过,只好将本来放在脚下的物事顶在头上,直让众人皆知颠倒而忍不住地想说,“你将它顶在头上作什么?干吗不放下?放下……”那么什么才是放下呢?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贪嗔妄想、离开境界迷惑便是。

  所以,南泉捉猫所问以及赵州顶鞋走出所示,其答案皆不外乎禅宗教导弟子修行时常说的几个字——放下!离相!

  ——仁者看了上述解说,对于南泉斩猫这个公案所隐藏的“放下”“离相”之意,是否已然明显了悟、并且铭记于心呢?如果真的这样,那么,这种不立文字、深入人心的教学效果,也就正是这段禅宗公案的功用所在。

  如果有人担心杀生果报,这个也大可不必。须知南泉乃得道高僧,超度一只猫儿应属小事。所谓“刀可杀人,也可救人”。能令更多众生放下妄想、觉悟解脱,这才是最大功德。

95.佛本无缘,缘由心生。

一个和尚因为耐不住佛家的寂寞就下山还俗去了。

不到一个月,因为耐不得尘世的口舌,又上山了。

不到一个月,又因不耐寂寞还是去了。

如此三番,老僧就对他说,你干脆不必信佛,脱去袈裟;也不必认真去做俗人,就在庙宇和尘世之间的凉亭那里设一个去处,卖茶如何?不必拘束于佛门戒律。

这个还俗的人就讨了一个小媳妇,支起一个茶店。细心经营下去,也得了不少的茶资,竟也深得善男信女得推崇。

日子就这么简单的过着。

这位还俗的和尚整日里下看尘世,上听佛音,不半年之后突发念头,变卖了茶摊儿,于一日奔进庙里拜倒在老和尚面前,口称师傅,我佛已然度我。

老和尚拉他起身的时候默然发现他已经坐化了,终成正果。

老和尚双手含掌,念道∶佛本无缘,缘由心生。

96.无修行僧人可供否

有一次,唐太宗问玄奘大师:“我想供僧,但听说许多僧人无有修行,应当如何?”

大师开示说:“昆山有玉,但是混杂泥沙;丽水产金,岂能没有瓦砾?土木雕成的罗汉,敬奉就能培福;铜铁铸成的佛像,毁坏则会造罪;泥龙虽不能降雨,但祈雨必须祈祷泥龙;凡僧虽不能降福,但修福必须恭敬凡僧。”

唐太宗听后恍然大悟说:“我从今以后即使见到小沙弥,也应如同见佛一般。”

97.灭法也是无常

所以当年文化大革命拆庙子的时候,把出家人赶出庙门,很多居士在本光法师面前哭,也有些出家人去哭,“哎呀,怎么办啦?佛像也打了,庙也封了,不许住了,袈裟也不许穿了,怎么办啦?”在本光法师面前痛苦流涕。本光法师说:“你们犯傻呀,你们愚痴啊,这个就叫无常,这个就叫般若,这个就是佛法,有什么哭的?没有什么可哭的。你们要从这里边看到无常,从无常里面体会到般若,再继续提升到智慧,你们要有应酬这样的能力,有承担这样的力量,这样,你们的修持就算有火候了。”听到老法师这样开示,很多居士似懂非懂的,但是我在一旁听到就很受用。——冯学诚居士谈佛法正知正见文字摘录

98.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

顺宗有一次问佛光如满禅师道:“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如满禅师答道:“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虚空,常住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虑!”

  顺宗皇帝不以为然再问:“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山河与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谁言不生灭?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

  如满禅师进一步解释道:“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

  顺宗皇帝听后非常欣悦,对禅师益加尊重。

  有人常常问道:阿弥陀佛在西方净土,药师佛在东方世界,那么释迦牟尼佛现在又在哪里儿呢?其实释迦牟尼佛正在常寂光土,而常寂光土又在哪里呢?

  这种问题,经禅者答来,就非常活泼,因为有心,看到的是生灭的世界,那是佛的应身;无心,看到的是不生不灭的世界,那才是佛的法身。无心就是禅心,唯有用禅心,才知道佛陀真正在哪里。

  “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灭不是生灭的灭,灭是涅槃境界。在常寂光土则灭除一切烦恼、差别、对待,是绝对解脱快乐的寂灭世界。

99.将军的心头火

有一个久战沙场的将军,已厌倦战争,专诚到大慧宗臬禅师处要求出家,他向宗臬道:“禅师!我现在已看破红尘,请禅师慈悲收留我出家,让我做你的弟子吧!”

  宗臬:“你有家庭,有太重的社会习气,你还不能出家,慢慢再说吧!”

  将军:“禅师!我现在什么都放得下,妻子、儿女、家庭都不是问题,请您即刻为我剃度吧!”

  宗臬:“慢慢再说吧!”

  将军无法,有一天,起了一个大早,就到寺里礼佛,大慧宗臬禅师一见到他便说:

  “将军为什么那么早就来拜佛呢?”

   将军学习用禅语诗偈说道:

  “为除心头火,起早礼师尊。”

  禅师开玩笑的也用偈语回道:

  “起得那么早,不怕妻偷人?”

  将军一听,非常生气,骂道:

  “你这老怪物,讲话太伤人!”

  大慧宗臬禅师哈哈一笑道:

  “轻轻一拨扇,性火又燃烧,如此暴躁气,怎算放得下?”

放下!放下!不是口说放下就能放下,“说时似悟,对境生迷”习气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江山易改,习性难除”奉劝希望学道入僧者,莫因一时之冲动,遗笑他人也。

100.谁知道你

有一位比丘尼请教龙潭禅师:“要如何修持,下一辈子才能转为大丈夫相?”

龙潭:“你出家为尼已经多久了?”

比丘尼:“过去出家有多久,这与未来有什么关系?我问的只是想知道将来是否有转为男相的一天!”

龙潭:“那你现在是什么?”

比丘尼:“我是女众,难道禅师看不出来?”

龙潭:“你是女众,谁看得出你是女众?”

比丘尼于言下有省。

男女只是假相,在吾人平等的本性上,哪里有男女的假相呢?因为被男女相所迷,所以吾人不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不是看的,是从内心修证才能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