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经:日日煲靓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3 09:06:21
◇广东人要识煲汤          广东人,甚至整个岭南人都是擅长煲汤补养的。这里有二个原因,一是那里天气闷热,出汗多,人身体要消耗很多能量,也丢失大量水份;二是因为阳泄于外,多有气虚的临床表现,或有表阳不固,或由于内寒阴盛,借助于温补之汤料加以纠正,是很有道理的。
     饮汤要吃“渣”           老火汤仅含有极少量的蛋白质溶出物、糖分和矿物质,只能说比白开水多一点点营养。所以,饮汤要吃渣。       骨头中的钙能溶解在汤里的量很低,10公斤排骨熬成猪骨汤中的钙量还不足150毫克。曾经有人检测过,一碗骨头汤大约含有2-3毫克钙。按成人每日需要800毫克钙计算,估计需要300~400碗骨头汤才可以满足人体钙的需要。              老火汤的鲜味,是因为经水煮后肉类中的一些含氮浸出物溶于汤内,但食物中的大部分蛋白质仍呈凝固状态留在肉里,而非溶于水中。有人做过试验,用鱼、鸡、 牛肉 等不同含高 蛋白质 原料的食品煮6小时后,看上去汤已很浓,但蛋白质的溶出率只有6%-15%,还有85%以上的蛋白质仍留在“渣”中。也就是说, 无论煲汤的时间有多长,肉类的营养也不能完成溶解在汤里。       其实,经过长时间烧煮,其“渣”中的蛋白质已被充分水解,结构变得疏松,口感虽然不太好,但其中的肽类、氨基酸更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         ◇汤不要煲太久         动物骨骼中所含钙质不易分解,长时间熬制不但无助骨骼内的钙质溶化,反而会破坏骨头中的蛋白质,营养反而降低,还会使菜肴失去应有的鲜味。煲的时间越长,蛋白质变性越厉害,维生素被破坏得越多。并使嘌呤含量增高,易引起高尿酸血症或痛风发作。长时间煲的汤,虽然看上去很浓,其实是汤中水分蒸发,带走了营养的精华。        ◇饮汤时机      餐前饮汤       就餐前喝汤虽有益健康,但也要掌握进汤时间。一般中晚餐前以半碗汤为宜,而早餐前可适当多些,因一夜睡眠后,人体水分损失较多。进汤时间以饭前20分钟左右为好。       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从口腔、咽喉、食道到胃,犹如一条通道,是食物必经之路,吃饭前,先喝几口汤(或进一点水),等于给这段消化道加点“润滑剂”,让消化腺分泌足量的消化液,使食物能顺利下咽,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粘膜,保护消化道。        餐前饮用少量汤有利于溶解食物,还能滋润胃肠,补充体内的水分,有利于溶解食物,促进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且有一定的食疗作用。但喝的量一定要控制好,一般餐前以半碗汤为宜。因为餐前喝过多的汤,会稀释消化液,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减少正餐的摄入量。        就餐中途饮汤      就餐时也可缓慢少量进汤。就餐中途不时进点汤水也有益的。因为这有助于食物的稀释和搅拌,从而有益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更有益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若饭前不喝汤,吃饭时也不进汤水,则饭后会因胃液的大量分泌使体液丧失过多而产生口渴,这时才喝水,反而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吸收和消化。       餐后饮汤       吃饱饭了,再喝汤容易导致营养过剩,造成肥胖;另外,最后喝下的汤会把原来已被消化液混合得很好的食糜稀释,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但若饭后一定要喝汤,最好选择在饭后两小时。        ◇汤泡饭伤肠胃      就餐时咀嚼食物,不但要将食物嚼碎后便于咽下,更重要的是要由唾液把食物湿润,而唾液是不断咀嚼食物产生的,唾液中有许多消化酶,能帮助消化和吸收,对健康十分有益。而汤泡饭由于将饭泡软了,就算不咀嚼也不会影响吞咽,所以吃进去的食物往往还没经过唾液的消化过程就进入胃了,这就给胃的消化增加了负担,久而久之会造成消化不良等肠胃病。        ◇饮汤不要太热     刚煲好的汤往往很烫,而很多人却偏偏喜欢喝这种很烫的汤,认为喝进去更暖胃暖身。其实,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只能忍受60度的温度,超过此温度则会造成黏膜 烫伤 甚至消化道黏膜恶变,因此50度以下的汤更适宜。     
          ◇煲汤小常识
  煲汤在烹制上并不很繁琐,但是需要的烹调时间很长,有些耗工夫。事实上煲汤很容易,只要原料调配合理,慢慢在火上煲着即可。水开后,改为小火慢煲,火候掌握在汤可以开着即可。原料要与冷水一起下锅,这样能把原料里的蛋白质、脂肪、鲜香味等物质,经加热后,充分浸出,溶于汤内,使汤味鲜醇味美。如果把原料放入沸水锅中煲汤,原料外层骤受高温,表面会凝固形成一道屏障,蛋白质、鲜香物质等成分大量溶出,汤汁达不到鲜醇的目的,从而降低汤的质量.。


  ◇器皿的选择
  煲汤以选择质地细腻的砂锅为佳,砂锅煲的汤味道较其他器皿煲好。
  
  ◇三煲四炖的含义

  三煲,即煲汤一般需要三小时;四炖,炖汤需要四到六小时。
  
  ◇炖的时间长是一个方面,还应该注意以下五忌:
  一忌中途添加冷水,因为正加热的肉类遇冷收缩,蛋白质不易溶解,汤便失去了原有的鲜香味。
  二忌早放盐,因为早放盐能使肉中的蛋白质凝固,不易溶解,从而使汤色发暗,浓度不够,外观不美。
  三忌过多地放入葱、姜、料酒等调料,以免影响汤汁本身的原汁原味。
  四忌过早过多地放入酱油,以免汤味变酸,颜色变暗发黑。
  五忌让汤汁大滚大沸,以免肉中的蛋白质分子运动激烈使汤浑浊。
  
  ◇汤料的选择
  如果你的身体火气旺盛,就要选择性甘凉的汤料,如绿豆、薏米、海带、冬瓜、莲子等、以及剑花、鸡骨草等清火、滋润类的中草药。如果你的身体寒气过剩,那么就应选择一些性热的汤料,如北芪、黑枣、党参、淮山等。在汤料的选择上,用来炖的一定不能用来煲,如:参、茸、燕窝等。喝汤讲究原汁原味,只要煲得时间够,汤的鲜美味道自然会飘溢出来。
     ◇  实用问答          ◇看菜谱上介绍煲汤的方法,总是说“将肉出水或飞水”,什么意思?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用鸡、鸭、排骨等肉类煲汤时,先将肉在开水中氽一下,这个过程就叫做“出水”或“飞水”,不仅可以除去血水,还去除一部分脂肪,避免过于肥腻。
     ◇我每次煲鱼汤,汤好了,鱼都没形了,快给我支一招。  煲鱼汤不能用出水的方法,而要先用油把鱼两面煎一下,鱼皮定结,就不易碎烂了,而且还不会有腥味。
  
  ◇煲汤时是冷水下料好还是热水下料好?
  冷水下料比较好,开水会使蛋白质迅速凝固,不易出鲜味。
  
  ◇煲汤用什么锅好?
  煲汤以选择质地细腻的砂锅为宜,但劣质砂锅的的瓷釉中含有少量铅,煮酸性食物时容易溶解出来,有害健康。内壁洁白的陶锅很好用。
  
  ◇为什么煲完汤的肉很柴?
  瘦肉煲汤后,肉质较粗糙。可以选半肥半瘦的肉,但猪前脚的瘦肉,煲炖多个小时后肉质仍嫩滑可食。
  
  ◇在饭店里喝的鱼汤,肉汤都像奶汁一样,感觉很滋补,可是我自己在家煲汤总是出不来这个效果。
  油与水充分混合才能出奶汁的效果。做肉汤时要先用大火煮开,然后用小火煮透,再改大火。做鱼汤时要先用油煎透,然后加入沸水,用大火。还要注意水要一次加足,中间再补水,汤就泄了。
  
  ◇煲汤要加哪些香料,味精要吗?什么时候放盐?   
  大多数北方人煲汤认为要加香料,诸如葱、姜、花椒、大料、味精、料酒之类,事实上,从广东人煲汤的经验来看,喝汤讲究原汁原味,这些香料大可不必。如果需要,一片姜足矣。盐应当最后加,因为盐能使蛋白质凝固,有碍鲜味成分的扩散。
  
  ◇煲汤是不是时间越久越好?
  错!汤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氨基酸类,加热时间过长,会产生新的物质,营养反而被破坏,一般鱼汤1小时左右,鸡汤,排骨汤3小时左右就足矣。而且长时间加热会破坏维生素。
  
  ◇汤虽滋补,有些肥腻,怎么办?
      可以把汤煲好后熄火,待冷却后,油浮在汤面,或凝固在汤面,用勺羹除去,再把汤煲滚。
  
  ◇喝汤应该是在饭前还是饭后?
  一般人饭前喝点汤,可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吸收,但有浅表性胃炎的人应饭后喝,以免加重症状。
  
  ◇煲过汤的肉料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一般人认为营养都集中在汤里,所以煲好的汤就只喝汤,对于里面的肉类就弃之不要了。其实,无论煲汤的时间有多长,肉类的营养也不能完全溶解在汤里,所以喝汤后还要吃适量的肉,把煲过汤的肉料取出撕开,以生抽、葱姜丝、辣椒丝调成蘸料配食,入口很美味。 
  
     ◇ 汤的功效   骨汤抗衰老:骨汤中的特殊养分以及胶原蛋促进微循环,50-59岁这十年是人体微循环由盛到衰的转折期,骨骼老化速度快,多喝骨头汤往往可收到药物难以达到的功效。
  
  鱼汤防哮喘:鱼汤中含有一种特殊的脂肪酸,它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治疗肺呼吸道炎症,预防哮喘发作,对儿童哮喘病最为有效。
  
  菜汤抗污染:各种新鲜蔬菜含有大量碱性成分,其溶于汤中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内可使体液环境呈正常的弱碱性状态,有利于人体内的污染物或毒性物质重新溶解,随尿排出体外。
  
  鸡汤抗感冒:鸡汤特别是母鸡汤中的特殊养分,可加快咽喉部及支气管膜的血液循环,增强粘液分泌,及时清除呼吸道病毒,缓解咳嗽、咽干、喉痛等症状。
  
  海带汤御寒:海带含有大量的碘元素,而碘元素有助于四状腺激素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