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b工具下载 华为:富裕的良心——聆听慈善世界的财富福音(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01:58:07
富裕的良心——聆听慈善世界的财富福音(8) 2006-10-08 15:48:42

29“美国每年富人的捐助达到8000亿到1万亿美元,几乎相当于我国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国这么多企业家竟然只捐赠了这么点钱。我们真的需要反省,一个民族要是对形成了漠视将非常可怕。”

 

2002年,杨卓舒受邀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妇联举办的“百城捐助失学儿童表彰大会”,会上他得知一百个城市只捐赠了2300万元,而其中就有他的1000万元,他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他噙着泪如此说道,听了让人心酸。

 

30“时间、才能、精力是在服务中必须付出的。我们把这些转化为钱财后,再送给那些急需的人,这就是捐赠。”   

 

这是狄维士晚年在其著述《重新探索美国价值》中向世人努力传达的观点。身为安利公司共同拥有者、世界直销协会主席的狄维士和妻子贝特西一直把超过10%的收入投入其名下的慈善基金会,用于基督教福音传道事业和学生的奖学金等等。一年四次,他们两个都要坐下来,审查资助申请,研究该有哪些新项目需要资助。

之所以以收入的10%作为标准,仍是因为基督教教义的倡导。但西方社会的慈善风气并非完全脱胎于此。在狄克·狄维士的个人版本中,他不仅深受洛克菲勒的影响,其家人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那个创立安利公司的父亲一直告诉他,为了回报社会,必须牺牲一部分个人的利益。而他的岳父在经商初期,在与合伙人为关于公司捐助慈善机构的问题发生分歧时,甚至会买下合伙人手中的股份,从而维持将一部分利润捐赠给慈善事业的政策。

 

31我和两年前过世的妻子苏珊都觉得财富应该回归社会,但苦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基金会,现在,最合适的选择莫过于由一对年轻又聪明的夫妇运作的机构。”

 

股神沃伦·巴菲特的捐赠方式无疑带有典型的“巴菲特风格”——理智、独特、打破常规。他不仅拥有已故妻子命名的“苏珊·汤普森·巴菲特基金会”,其三个子女也各自掌管慈善基金会,为什么巴菲特仅仅选择给自己及其子女的基金会1/6的捐赠额度,而给盖茨基金会5/6呢?一方面,基于巴菲特自身的著名投资理念:发现那些有潜力但还未被承认的公司,发现那些最优异但还未被注意的经营者,然后买他们公司的股票,从他们的卓越表现中分得红利。纵观巴菲特的一生,他事业成功的奥秘,就在于把钱投在最有效率的公司和人的身上。挣钱是如此,捐钱也一样,都必须把钱交给最能创造效益的人。因此,巴菲特把钱交给盖茨的最直接理由就是“他花钱比我更有效率”。另一方面,巴菲特和盖茨秉承相同的理念,那就是,他们都承认卡内基的社会理想:一个真正伟大的社会,不是世袭财富的社会,而是大家站在同一个起点上竞争,让最有能力的人获胜,把财产传给后代是不道德的。鉴于盖茨夫妇强大的信念与资金支持,使他们的作为远远超越了慈善基金本身所代表的——他们开创了历史上“最创新也最有效的慈善基金”。一向言辞谨慎的巴菲特也向他们送出了最高的赞扬:“再没有另外两人因他们对人类幸福做出的贡献而让我更加敬佩。”

为了让自己的捐款能够真正使穷人受益,盖茨夫妇认真管理基金会的每一笔对外捐助。他们十分关注投资,理财能力很强。其运作模式也是巴菲特选择其作为捐赠的重要原因之一。盖茨基金会与单纯捐款者不同,而是卡内基现代慈善概念的贯彻。它以“投资”的眼光来看待慈善事业:合理投资——高额回报——部分收益用于慈善,剩余收益和本金继续投资。受捐助团体也必须达到预定目标,基金会进行定期考核,作为下次捐助与否的依据。其结果是,慈善基金会每年都致力于慈善事业,慷慨解囊,但其资产不但不见减少,反而逐年递增。

巴菲特选择盖茨基金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盖茨将迈向“风险”慈善领域,将风险资本引入慈善捐赠。“风险慈善”会在有效的领域接收资金,而不是被动地处理捐赠请求,将大“赌注”押在被认为有效的项目上;引入绩效衡量方法评估它们的成功度;与项目经理合作,帮助达到目标;当出现失败甚至长期成功时,就停止资助。

盖茨基金会在承担着慈善领域最大的挑战,他们的战略有可能会失败,但如果其中一两项取得成功,就将改变历史。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风险和回报是分不开的,巴菲特的参与更加大了“赌注”,尽管他强调自己的参与是有限的,但他仍会带来更多的外部监督。

慈善“回报”是长期性的,也更为复杂,商业方法在慈善方面有其局限性,在非盈利世界中,衡量“绩效”的难度要大得多。巴菲特将以其亲力亲为的方式证明给世人他在慈善领域中的又一次“股神”式的投资。

 

32“维护世界和平是我的人生目标,而实现它的最好办法就是利用联合国。”

 

              

有观察人士认为,如果离开联合国,单独去做慈善,特纳很有可能会最终一事无成。特纳自己对此也毫不避讳,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如是道。1997年底,泰德·特纳宣布把他在1996年12月到1997年8月间,从时代-华纳集团的赢利——约10亿美元——送给联合国。这笔相当于他当时总资产的1/3的巨资开创了一个新的慈善时代:从单个项目的小规模捐助,变成了全球性大规模的赠送。因为数目巨大,并相当于给了美国国会中那些敌视联合国的保守派极端分子一记响亮的耳光,从而成为一件国际性事件。此后,特纳又通过“特纳家族基金”趁热打铁为全球性的“消除核威胁计划”投资2.5亿美元,接着又给了联合国另一项环境保护计划2.7亿美元,成功地塑造了“维护世界和平以及持续发展”的“斗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