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泊乐360全景多少钱:民企如何创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18:30:17
                  民企如何创新? 这是个大话题。对企业家而言,又具体得如一日三餐。因此,见仁见智。

  有人认为,这个问题很复杂,是系统工程,非朝夕之功。

  也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有足够的钱、人,任何一家公司,创造出一流产品都不难。

  唐一林说,根本在观念。人人都可创新,事事皆有改善余地。创新过程可能达数年,也可能在一两年内实现重大进展,关键是方向。然后,才能谈到技术改进、效率提升。

  他不是说说而已。

  作为圣泉集团董事长,他在11月17日19时32分,见证了公司持续创新带来的荣耀:举国瞩目的神州八号飞船成功返回,其中,返回舱防热材料中有一重要原材料——高效空心填料,就是由圣泉集团生产的。

  这不仅是我国空间站建设的关键一步,也是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一大步。

  迈出这一步,圣泉花了30年;它的前面,还有若干个30年。

  济南的初冬,并不都如老舍所言充满诗意。寒风,就像从地下窜出来,让人无处躲藏。

  在它东部50公里左右的章丘刁镇,无论是面对记者,还是开公司高层干部会,唐一林总会重复几遍他的危机论。“我们现在能领先三五年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不能持续创新,在速度上保证独家竞争力,随时都会被对手赶超。”

  他甚至会用“灭顶之灾”这样的词来形容自己的担忧。

  这不是无病呻吟。

  至今,刁镇有些个体旅馆老板还依稀记得10年前的幸福生活:每家都住满了到圣泉集团偷艺的同行,对员工的挖墙角行为更是从未间断。

  结果,十年过去了,圣泉集团员工达到3500多人,成功进入世界五大铸造辅助材料生产厂家行列,其呋喃树脂技术更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产销量居世界第一位。

  不仅于此。

  圣泉集团还初步打通了植物秸秆综合开发和改性酚醛树脂两条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两大平行技术体系的融合,形成了以研发为支撑、成本和应用双领先的格局。

  这条日益加宽的产业护城河,给了唐一林和圣泉集团充裕的时间,为实现“为农民再造一个地球、为国际能源困局解忧、为中国创造助力”三大愿景,从容布局。

  心路如水

  一根秸秆 榨出三大产业

  所有商业世界的传奇与先知,都是功成之后外界的赞誉或追认。伟大与平凡之间的距离,其实并不在于成功与失败之后的评判,而在于面对失败的恐惧时,是选择退缩,还是坚持方向。

  20年前,如果有人问唐一林,你能对中国的能源事业做点什么?

  他一定会把它当成笑话。因为当时圣泉生产的糠醛只是铸造业的辅助材料,与能源根本不靠边。况且,当时在全球和中国,能源危机这个话题都没有现在这么现实。

  今天,如果有人问同样的问题,他的答案一定会让一些人觉得是笑话。

  “明年5月份,我们有望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家能工业化生产纤维素酒精,同时还能取得经济效益的企业。”唐一林的话有些拗口,意思很清晰。

  他的前半句,大部分专家都会基本同意,因为国内已经有吉林乙醇、广西中粮、丰原生化、中粮肇东和河南天冠五家企业,取得了生产燃料乙醇许可证。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生产纤维素乙醇的技术已经被攻克。

  问题是后半句。现有纤维素乙醇的生产成本超过万元,出厂价最高七八千元,没出厂就亏损的现实,制约了这个产业的起步。

  效益,从哪来?

  但他不是在说笑话。他坚信,不被嘲笑的梦想,不能称之为梦想。作为一名已经功成名就的企业家,唐一林不仅用他特有的逻辑来证明这件事可行,更是拿出了真金白银。

  已申报上百项专利的50万吨秸秆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就是这个梦想的载体。现在,毗邻老厂区新规划的厂房内,第一条年产能10万吨的生产线,已经经过中试,开始建设,计划2012年3月份试运行,5月份正式生产。

  唐一林底气十足。

  第一个秘密在于成本。它的大部分原料来源于糠醛生产线的废料。也就是说,上一道工序的废料,成为下一道工序的预处理。

  它的第二个秘密是产出。废料中提取的不仅仅是纤维素,还有更有价值的成份——高活性木质素。据专家介绍,高活性木质素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中的一种,可以作为石油化工原料替代品制备改性高分子材料。

  这也正是这个项目中间“一体化”的含义。

  对于稍有化学常识的人来说,这个项目的理化反应并不复杂,主要工艺流程也只有四部分。

  第一步,利用秸秆中的半纤维素生产戊碳糖;第二步,提取物的剩余部分继续提取纤维素,用来生产酒精、丁醇或溶解浆;第三步,从前两步的废料中,榨出高活性、高纯度的木质素。最后一步,剩余的秸秆残渣,做有机肥料和沼气。

  这是一笔划算的经济账,唐一林算得很清楚。

  首先,公司获得了足够的竞争优势。每6.5吨植物秸秆可生产一吨酒精、一吨木质素、一吨木糖或糠醛。按原材料分摊,相当于每2.6吨植物秸秆就可出一吨酒精。结果,同样6.5吨秸秆,原来产值只有不到万元,现在则能超过3万元以上。

  其次,农民受益。现在,一吨玉米芯可卖到上千元,一吨秸秆就能卖到400元左右。随着产业链条的扩展和社会总投入的增加,秸秆价值必然水涨船高。

  第三,是社会受益。不仅能降低总能耗,还能提供多样性能源、新材料的解决方案。

  此时回望,其实,这个研发过程则充满曲折。

  正如青霉素等伟大的科学成就,往往来源于千万次失败后的“偶然”发现一样,圣泉攻关纤维素乙醇项目的经历,实质上就是类似“种豆得瓜”,而后水到渠成的过程。

  1979年,圣泉就开始从事用玉米芯加工糠醛。2006年,圣泉在科技部和财政部的调度与政策支持下,决定研发以糠醛渣为原料生产纤维素乙醇的技术。

  经过三十多年的技术积累,同时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校展开全面技术合作,当年,圣泉就成功研发出“两步法”糠醛新技术工艺,改变了传统的糠醛生产工艺,将糠醛生产原料从单一的玉米芯扩大到包括玉米芯、玉米秸、棉花秸、甘蔗渣、稻壳,甚至树皮、树枝等在内的众多原料。同时,该工艺生产的糠醛渣,将生物质含有的60%以上纤维素保存完好。

  然而,原料范围和提纯上都初试成功,生产成本也已大幅下降,但效益核算仍不过关。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德之功,在乎顺其自然。生长于百脉泉边的唐一林,苦思之后,提出了另外的思路,不直接提取,而是在残渣中再次提取有效成份,转化为产品,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下功夫。

  执意而为,未见其功;曲线行之,可观奇效。2008年,圣泉从玉米芯、玉米皮、果皮等植物半纤维素生产中L-阿拉伯糖等系列功能糖,使植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链得到进一步提升。

  这一次转折,不仅诞生了一个年产能达到2000吨的全球最大稀有功能糖生产基地,还有一个意外收获:经过前两次提取之后剩下的纤维素,不仅提取更为容易,纤维素的提取率也超过了80%。

  慧眼如炬

  铸鼎有器 还需大匠能工

  第六次科技革命的脉动,已引起我国科技领域的共鸣。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指出,世界已经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拂晓”,谁能提前判断科技革命发生的领域、进行前瞻和重点部署,谁就有可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抢得先机。

  技术革命史的经验表明,创新来自积累,来自坚持,以及关键节点的突破。

  事实上,我国一批优秀的企业家早就开始了探索和布局。唐一林就是先行者之一。

  1990年,唐一林就投资100多万元,聘请了专家、学者担任顾问,选调了一些技术人员,组成了专门研究呋喃树脂的厂办科研所。

  这在遍地是市场、处处是模仿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唐一林的行为充满风险,也足够有前瞻性。

  当然,创新无坦途。

  首要的,是改变观念。唐一林至今还记得英国工程师英·施伍德带给自己的影响。

  1997年,圣泉与英国HMC公司共同组建圣泉海沃斯化工有限公司。合作之初,公司技术总监英·施伍德就提出要花100万美元买试验仪器。这让公司上下一片哗然。因为,这个数字正好是当时公司的年利润。

  “试验仪器、装备就是一双双慧眼,它能发现细微的变化,并做出精确的反应和调整。传统的方法根本没办法达到这个精度。”英·施伍德最后说服了唐一林。

  这个决定,让圣泉直到今天仍有直接受益。

  在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圣泉技术中心大厦内,价值8000多万元的国际、国内一流专业试验仪器、设备,如色谱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分布仪、核磁共振、质谱仪、高温性能测定仪、高剪切乳化机、阿贝折射仪、碳硫红外线高速分析仪、万能抗拉强度试验机,一应俱全。

  这些装备,为技术中心的生物质研究所、铸造材料研究所、酚醛树脂研究所、陶瓷材料研究所、阿糖功能糖应用研究所、生物医药研究所等七个内部研究机构提供了有力的科研保证。

  其中,神八飞船返回舱高效空心填料工程化的攻关任务,就是在中科院化学所前期研制技术的支持下,由酚醛树脂研究所主要承担完成的。“如果没有精密仪器,我们的改性酚醛树脂防火材料的闭孔率就做不到这么高。”酚醛研究所所长李枝芳说。

  值得一提的是,圣泉集团把军用酚醛树脂改性后用于民用产品,创造了圣泉“安特福”防火保温板这个品牌。目前,作为全国最大的建筑用酚醛防火保温板生产基地,圣泉推出的“安特福”防火保温板经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验,燃烧性能达到国家A级标准,成为当前最理想的外墙保温防火材料之一。

  除了观念,唐一林从陶瓷过滤器的研发过程,还尝到了其它的滋味。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唐一林到全球最大的树脂生产企业英国福士科造型材料公司参观时,就对过滤钢水用的陶瓷过滤器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有一点很不服气:中国是陶瓷的发祥地,现在却成了英国人赚钱的宝物。于是,他带回样品,组织国内一流专家和科研院所,进行科技攻关。

  经过多年努力,效果却并不理想。

  从2001年起,他先后从台湾、韩国引进专家,并以百万年薪聘请了英国专家进行指导,才在2005年底,将该产品的各项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建成全球最大的泡沫陶瓷过滤器工厂。

  这个过程,让唐一林逐渐意识到,技术创新一定要走开放路径,不能一切都从头做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容易超越巨人”。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唐一林打开了圣泉的视野,也打开了一扇扇创新之门。

  聚四氢呋喃系列产品的研发,就是其中之一。

  从植物秸秆中提取糠醛,再加工成铸造用呋喃树脂。从创业之初开始,圣泉就遵循这条路线发展。

  实际上,糠醛还可以成为四氢呋喃、聚四氢呋喃的主要原材料。而聚四氢呋喃的市场更为宽广,它既可生产用于服装面料的纤维氨纶,也又可生产出军工用的特殊材料聚氨酯树脂。

  为了发展四氢呋喃这条产业链,唐一林吸取了研发泡沫陶瓷过滤器的教训。2002年,他从俄罗斯的公司买断了从玉米芯中加工生产聚四氢呋喃的技术。此后,圣泉专门建立了聚四氢呋喃研究实验室,还相继多批次派人去俄罗斯学习,同时与中科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合作,终于结束了该产品完全依靠进口的历史。

  不仅引进来,还要主动走出去。

  圣泉目前不仅在巴西、德国、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建立了销售公司,在波兰还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并高薪聘用有经验的当地人担任销售及科研主管。

  章丘的历史,因李清照、龙山文化等人文因素而扬名四海,现在,则因圣泉而蜚声国际工商界。

  虽然海沃斯化工有限公司现在已经变成圣泉独资,但英·施伍德仍然担任技术总监。同英·施伍德一样,在圣泉领外币的高管和科研人员,就有近30人。

  众智之力

  立体创新 激活链条每个细胞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公告的形式,公布了2011年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评价结果。

  在729家企业中,圣泉作为行业内唯一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以86.1分的成绩,排在第52位。在它之前,以国企居多。在民企中,它甚至排在华为(58位)、 新希望(62位)、美的(67位)等之前。

  这个中心,只是圣泉创新体系中的一个环节。

  创意、研发、实验、量产、销售,这条直线,是一个顺序联接的创新产品实现流程。在圣泉,这个流程则呈立体、多源、交叉、放射状,而且多了一个环节——潜在市场开发。

  这个结构,暗合了技术创新的一个普遍规律,即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构成的“双螺旋结构”演进。技术进步为应用创新创造了新的技术,而应用创新往往很快就会触到技术的极限,进而鞭策技术的进一步演进。技术创新正是这个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共同演进催生的产物。

  圣泉酚醛保温材料事业部总经理徐传伟说,研发的第一目标是潜在需求、志在引领市场。客户的现实需求是现在,潜在需求则是未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在拜访客户时,要求必须有研发人员在场。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市场导向,从市场中汲取创意,正是民企创新机制竞争优势的体现。在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系统中,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原因也在于此。

  在圣泉,这个制度设计正展现出诱人的魅力。比如,公司的主打产品之一,新一代环保低醛型呋喃树脂,正是受益于它。

  2004年,圣泉公司科研人员在拜访客户时,有客户反映呋喃树脂产品气味大,会影响健康。回来后,科研人员立即组织全面市场调研,潜心研究,反复实验,终于把产品中有刺激气味的甲醛含量降下来。

  这款世界领先水平的新一代环保低醛型呋喃树脂一经推出,立即在世界同行内引起轰动,不仅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占有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而且扫除了出口欧美的环保壁垒。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一般均衡理论创始人约翰·希克斯在系统研究科技创新史后,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对于绝大多数应用技术而言,细节上的效率改善才是技术进步的真实含义。

  圣泉创新体系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激活了创新链条每个节点上的分子、细胞,将创新文化溶入员工的血脉。

  只要你去过圣泉,这股浓郁的创新热潮,就会迎面扑来。从销售到研发、从车间到后勤,每位员工都在开动脑筋,考虑怎么样改进自己的工作、提高效率。

  现象背后,是一套机制在高效运转。

  唐一林告诉记者,从1995年开始,圣泉就开始加大在自主创新上的投入力度。经过多年的探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也奠定了在业内的领先地位。

  不过,唐一林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创新似乎只是少部分人的事,大部分员工,包括一些高层管理人员也存在惰性,不愿意再多往前走一步。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所有创新一定要与市场相结合,培养每个领导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犹为重要。

  2005年,唐一林每个月基本都要主持开一次关于市场前沿工作会及创新的会议,力求打破思想框架。这样,整整坚持了一年。经过思想解放的发动,学习、评优等制度的推行,创新文化氛围逐渐积聚。

  就如一次思想的核反应过程,最终的爆发需要一次契机去点燃。

  契机很快来了。2007年底,圣泉推出的关键人才利润分享机制和五年千万元创新大奖制度,彻底点燃了全体员工的创新热情。

  前者的核心在点。即每年固定拿出公司10%-15%利润作为绩效奖金,以激发关键岗位、关键人才的积极性。

  后者的着眼点则在面。这个制度的核心是,把所有员工都作为创新发展的主体,五年内安排千万元奖金,这是超出所有奖励之外的专项奖,奖励那些在科研、市场、生产与管理各方面工作创新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和管理者。

  其中,创新奖分创新贡献奖、创新成果奖、创新激励奖等三个级别,最高奖励标准为10万元,特别突出的另外还奖励全家欧美游;另外,每年还评选出500多项合理化建议,按3000元、2000元、1000元三个等级进行奖励。

  制度创新彻底改变了“少部分人创新、多数人踏步”的局面,变成人人求创新、个个求先进。现在的圣泉,创新源头不仅来自于那17名高级专家、博士,来自于长期合作的中科院、山东大学、天津大学、青岛化工学院等大专院校和七个研究所的250多名专业研究人员,还来自于3000名普遍的一线员工。

  唐一林说,五年千万元创新大奖制度实施以来,五年时间还没到,奖金基本就用完了。因为创新之处太多,“每年都超支”。比如,圣泉集团内部餐厅的大厨师因为利用原来不用的鱼头,开发了一道受欢迎的招牌菜,就得到了1万元的创新奖励。

  值得玩味的是,即使日常制度的设计和执行,圣泉也力求效率能有改进。

  比如,在评先进上,他们打破惯性思维,让占75%的员工绝大多数人成为不同等级的先进,并每年花费数百万元组织先进员工包机出去旅游;在学习上,走出去学习的员工,回来后必须在公司进行公开的不低于2小时的分享授课,这样既可使其他人员也能学到培训知识,也起到了加深和检验员工学习成效的作用。

  立体创新的效果,正逐步呈现。

  仅从数字看。2011年1-10月份,圣泉就实现销售收入56.5亿元,利税7.6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3%和73%,超额完成预定计划。

  更诱人的是前方美景。

  唐一林说,公司的研究人员通过试验、工业化中试,可以从秸秆中能提取出高活性、高纯度的木质素,用来取代三成左右的改性酚醛树酯主要成份之一的苯酚。

  这意味着,不仅能进一步降低改性酚醛树酯的生产成本,更为打通植物秸秆综合开发和改性酚醛树脂两条产业链,提供了现实技术路径。如果两条产业链条完全融合,那将又是一番新天地……

  评论

  民企创新的三才之道

  唐一林爱看书、爱学习。他总能从古今中外庞杂的书籍中,把隐藏在文字后面的各种抽象的、或者一般性的原理,转化为解决圣泉集团当前所面临的困难的个性办法。

  他说,学习要致用、活学要活用。

  唐一林也写书。他和所有的圣泉人一道,在岁月的底稿上,正在创作一本大书。它没有文字,却饱含激扬的力量。他说,圣泉无历史,我们仍年轻。

  从时光缝隙管窥,圣泉集团30多年划过的独特曲线,闪烁着传统智慧的光辉;从经济长空回望,在600万民企转型的坐标系中,其价值又具有了更为普遍的现实意义。

  这个价值之所依、所向,并不深奥。

  历史学家说,文化决定历史,历史成就未来。预判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此之谓洞察天时之机;从中国特有资源禀赋出发,解决急迫的社会经济需求,此之谓得地利之德;引四海精英、谋天下英才之所归,此之谓聚人和之气。

  传统文化蕴育出的三才之道,成就了圣泉,也为圣泉和民企的未来,指明了一个方向。

  天,以变为常。

  前人说,时也,势也。唐一林说,我们感恩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感恩于社会的进步和繁荣,感恩于历史变迁带来的机遇。同时,作为企业家,更要洞察经济形势变化的先机,切准社会的脉博。

  因此,他从创业之初到现在不断强调,要想国家之所想、急社会之所急。他提出,要始终领先市场三五年、不断加强技术和产品储备。顺理成章,也就有了可越九天的“安特福”等跨时代改性酚醛树酯系列产品……

  地,以利为德。

  地不分大小,域不论南北。唐一林说,章丘有文化,地杰人灵;章丘也很小,只是一个小县城,培育一家全球领先的技术公司,不易。这是客观条件。另一方面,他说,作为转型中的农业大国,三农的事业很大,地广才稀。这也是客观条件。

  从一个小地,迈向更辽阔的大地,他没有放纵自己的梦想,而是坚持精耕细作,把事业的根基深深地扎进大地之中。因此,也就有了一根小秸秆撬动新材料、新能源两大领域,为推动中国制造加速迈向中国创造提供全新技术路径的大义之举。也因此,有了可驰骋市场的纤维素乙醇技术解决方案、工艺流程的出现,一个利用生物质能解决能源危机的现实路径,也伴之渐渐浮出水面……

  人,以和为用。

  财聚人散,财散人聚!这是古圣先哲的人生智慧,也是今人实现产业梦想的良方。唐一林说,我们是用五湖四海的人,来干五湖四海的事。当然,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创新,不是闭门造车;创新,不能全靠一己之力。这不符合经济效益原则,也不符合技术创新的科学规律。

  唐一林说,我们要站在世界巨人的肩膀上。因此,在为农民再造一个地球的愿力下,在超前的薪酬体系和事业愿景两轮推动下,他不仅在公司内推动了全员创新体系的探索,更是推动了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体系的建立。因此,也就有了3500名员工24小时开动的头脑风暴,有了流淌在七个研究所的试验室中,那些数不清的设计方案、配方组合……

  难能,才可贵。了解了唐一林,了解了圣泉这一路艰辛的脉络之后,许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居安,要思危。唐一林对自己的要求则是,常思求变之策,才得久安之道。

  唐一林说,创新是一种生活状态,不是结果。即使到现在,公司开会时,大家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都还会有很大的争议。到底行不行,即使产品到了客户手中,都还不放心。另外,要领先市场三五年、要始终走在市场前面,这要对市场有预判、要引领市场,更需要狠下心投入,投入就会有很大的风险。创新就是去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