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越仪表台拆卸步骤:古武术之《鸡鸡终结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30 20:09:42
鸡鸡终结者,顾名思义,就是打击男性最脆弱的地方,这是一门高深的功夫!!适合女性U条防狼之用,不过对于男性U条被堵,作为最后逃命的本领也是不错的,但是,练此功者,心术要正,不得动歹念,故意断人子孙,危害男性群体健康,不得做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对不起祖国的事!违背此规则,将被XXX致死!
',1)">
关于此视频
这段视频来自于洋葱电影里的一个小片段,非常搞笑,里面有许多精彩的段子。洋葱电影的内容来自于洋葱新闻,而他们的特长就是制造假新闻,当然他们的水平是非常专业的,经常能骗到一部分不明真相的观众。
一段时间以来,洋葱新闻(The Onion News)一词成为美国网络上的新宠。一个同名网站以捏造假新闻作为噱头,在典型的后现代情境中以自制(DIY)的“反新闻”,颠覆了真实和虚构之间的界限,以搞笑、反讽的形式向我们证明:有时候,虚构比真实更真实。
2008年6月3号,“洋葱新闻”网拍摄了《洋葱电影》,秉承自己的虚构特色。用新闻的形式将虚构的“商业大片”、“下半身歌曲”、“恐怖主义”、“国家冲突”、“校园演讲”等诸多新闻碎片戏仿和拼贴在一起。电影以让人捧腹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后严肃、后文化和后政治时代的美国社会全景。边缘和中心、精英和亚文化、高雅和庸俗之间坚固的防线似乎烟消云散了。
这是中产阶级的孩子们的再次胜利。“洋葱新闻”的主播Norm象征了中产阶级之父,仍保留着精英主义和严肃性,但其主持的“洋葱新闻”本身就解构了这种严肃性。而“洋葱新闻”的两位年轻的中产阶级高层领导则秉承的是严格的商业规则,他们已经靠 “眼球经济”给电视台带来的琐碎无聊的劣质“新闻”和变相广告完全掌握了所谓的“文化领导权”。这种后严肃性和非政治的胜利符合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从作为广告的小企鹅在演播现场的搞笑出场,可以看出是中产阶级孩子们的“弑父”已然完成。
电影还拼贴出来了好莱坞式的经典大片《Cockpuncher》。其中的“鸡鸡终结者”这一形象是对好莱坞式的英雄和中国功夫、超人等僵化的文化符号的非常巧妙的戏仿。在电影结尾部分,这位“英雄”却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拯救了“洋葱新闻台”的命运。有意思的是,电影中还出现很多其他的电影片段:演唱“下半身歌曲”的Cherry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这些歌曲完全和性无关,是一种爱情浓烈的灵魂柏拉图式歌曲;戴丝袜的银行抢劫犯是采取这种极端的形式得到一份工作,并成为年度最佳员工;而美国商界巨子们暴露的私生活成为一种可以出售的影像;观看《Cockpuncher》和“下本身歌曲”的阿拉伯恐怖分子一面说“帅呆了”,一面看着本拉登的照片掴自己的脸说“堕落的、邪恶的、西方腐朽文化”;而极为残酷的自杀式炸弹则被游戏化,而此时影片切到一个男孩在玩这个游戏;而来会见他的白人朋友因为模仿黑人的动作和歌曲而被警察作为刚刚犯罪的黑人嫌疑人逮捕,而这个白人男孩的父母都是白人,而无论是受害者的指证、还是审判员的决定和新闻都说这个“黑鬼”有罪;杀人游戏的“强奸版”更是更新了变态的意义;不断更新的电脑处理器从Bates4000顷刻间飙升到 9000,电子产品一出现时就意味着已经进入了垃圾堆,不断更新的消费者忍无可忍最后杀死了Bates;而戒毒成功的好莱坞演员却神经质地迷恋上了另一种花的气味,无疑是对戒毒所的反讽;不断遭受挫折,整个身体遭遇毁灭性打击的运动员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让你知道没有谁比他更悲惨;大学中反对战争的演讲者被联合国请去调停两个国家之间的冲突,而这个大学生提供的方法就是给两个国家的领导人一个“大烟枪”,享受这个孩子所代表的颓废的生活,而两个小国的领导人因为小的冲突再次开始了刚刚结束的国家冲突。
这样的新闻故事碎片被不断地切换,涉及了美国文化方方面面的问题——一切都被色情化,这似乎呼应了巴塔耶色情耗费对于资本主义无限再生产的逻辑。影片的最后,所有的碎片性的片段性新闻故事都被以一个突发的恐怖事件瞬时拼贴在一起:新闻主播Norm为捍卫自己的新闻道德、强调自己的道德底线要在最后抗争中辞职,而这一计划突然被恐怖分子对电视台的袭击所打断。这使得他所面对的要么播放国际新闻要么辞职的二元冲突这一极具意识形态性的问题得以暂时搁置,并且最终在“鸡鸡终结者”等的拯救中迎来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有意味的是,这个影片使用了元电影的方式来进行自我反讽。几次把影评人和观众对《洋葱电影》的态度和评价也作为了电影的一部分。导演的形象真实地出现在电影中,他坦诚自己并没有完全把要把洋葱新闻娱乐化、商业化,他们有自己的底线,这个世界由更琐碎的细节构成,还有很多琐屑的新闻并没有被作为 “洋葱新闻”播出。比如最后那个烹煮猫的镜头,但是其实这些镜头还是被呈现在电影中,对自我重新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否定。“洋葱新闻”作为一种网络中的语言文化现象解构了现实中的新闻文化,而电影影像则再次解构了这种网络语言现象。并且在电影中再次解构了电影和新闻的底线的底线,这是一种不断降级的底线,从新闻主播的底线到新闻领导者的底线,这些底线因其呈现而被无限地解构。所有这些都极好地为“洋葱新闻”这一新生事物作为影像的注解。
洋葱是一片一片的被剥离的,而洋葱从来都是无中心的。因为球状的洋葱看似有个中心,而你一片片剥离洋葱皮的表象而企图抵达其假象的中心的时刻,恰恰是这个“中心”消失的时刻。洋葱化就是碎片化、无中心化、解本质化、平等化,每一片洋葱都是平等的,现象本身就是本质。洋葱在西方是日常最常见的食物,而作为一种命名,“洋葱”这一极具日常生活的反神圣、反崇高的“物”成为了意识形态的后现代表征之物。
其实电影中早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出现,“瑞典化”(sweded)这一现象早已大行其道。“洋葱化”也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动词,标示着网络读者 “DIY新闻”的“洋葱化”时代的到来,成为再度刷新真实和虚构、现象和本质、灵魂和身体、碎片和整体、严肃和后严肃的新的有趣的文化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