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e200l视频:转变生产方式 探索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途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19:31:40

转变生产方式 探索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途径

发布时间:2010-3-23  责任编辑:赵东亮 
 大用镇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经过七年来的艰苦创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有固定资产2800万元,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4600万元,拥有大中型农业机械94台套,拥有社员2237户,耕地已达到40266亩。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成立了三个经济实体和六个企业。合作社现已发展成为集农机合作经营、绿色食品生产、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于一体的大型经济实体。先后被省政府和市政府授予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并被确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一、创建合作社,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与探索,合作社规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社会反应良好,要求入社的农户越来越多,起到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典型示范作用。创办合作社初期,针对当地户均土地不足17亩,农户亩纯收入不足300元,大型农机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先进的农业技术难以有效推广,农业产品物资交易成本高,难以打开市场等诸多实际问题,合作社开始把解决土地规模化经营做为突破口,通过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载体功能,引导当地农户通过采取土地股份合作即“土地保底租金+按股分红”和订单产销合作形式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土地流转,劳均面积由原来的17亩提高到现在的100亩,人均收入由原来的3700元提高到现在的6200元。亩均收入由原来的300元,提高到450元,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使农民从承包地上得到了更多的实惠。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外出务工或在当地从事畜牧养殖等二、三产业,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二、创建合作社,促进了农民就地转移
  我们在规模种植的基础上,还以壮大经济实力,提高当地农民生活水平为目的,合作社先后创办三个经济实体和六个企业,由于产业化发展,使当地劳动力做到了离土不离家,上岗人员逐年增加。农业发展公司、贸易公司、科技肥料发展有限公司三个经济实体常年安置劳动力300余人,季节性用工400余人,每人年均收入达9000元,最高收入达2.2万元,收入比以前增加4倍多。合作社创办的粮食深加工厂和粮食烘干厂解决农民就业150余人,产值1.68亿元、利润2000万元。木材加工和筑路工程企业,带动了200多个农民就业增收。土地集约化经营后,每年合作社需要务工人员达到300多人,给合作社打工的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000多元,是其他农户的二倍。目前,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土地跟着项目走、项目围绕产业转、产业带动农户的致富路子”。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通过多元化投资,新建农产品加工企业、科技肥料公司、深加工企业、烘干企业等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流转、增值。合作社创办的企业直接辐射带动3镇8村的农户,解决周边农户就业700人。拓展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渠道,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三、创建合作社,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合作社成立以来,从建设绿色粮食生产基地出发,通过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供种供肥、统一机械作业、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经营、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等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形成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合作社生产的“禾下土”牌玉米馇、玉米面、小米、高粱米等绿色杂粮销往北京、上海、大连等国内大中城市和省内各市县,农户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拓宽了市场占有份额。订单收购的玉米市场价格每斤0.63元,折算原粮增值到每市斤1.00元,每市斤增值0.35元,不仅使社员在直接收购原粮时增收,而且为合作社创造了利润,为社员在合作社的第二次分配积累了资金。合作社筹建利用粮食加工的副产品糠麸生产绿色保健型酒厂和生物有机复混肥厂已投厂使用,年创收200万元。合作社对社员实行耕地机械化作业服务,引导农民认识规模种植的经济效益,使大型农机具得到很好地应用,提升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2008年实现粮食总产量1.3万吨。入社农户每亩耕地可增收节支达370元,有效激发了农民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合作社每年实现销售收入460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虽然合作社取得了一点成效,但也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愿望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将积极借鉴其他合作社的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推广科技,做靓品牌,不断扩大发展规模,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整体推进水平,朝着完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乘胜前进,做出新的贡献。(来源:呼兰区劳转办)

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新途径

          ---我区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调研

 

自2007 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进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进行部署,各地各部门狠抓落实,设施农业得到迅猛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已发展到84.5万亩,农民户均0.87亩。今年蔬菜价格持续高位运行,设施农产品产销两旺,设施农业总产值预计可达70亿元以上,设施农业收入约占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实践证明,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发展设施农业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设施农业已成为我区农业最具潜力的增长点和现代农业的先导产业。

一、设施农业发展的突出特点

我区发展设施农业按照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做优市场的发展思路和要求,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新路子。

一是形成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格局。全区设施农业基本实现了集中连片、规模发展,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县(区)有1个,5万亩以上的县(区)有4个;共建设基地396个,其中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7个,1000亩以上的120个,500亩以上的269个。设施类型由以日光温室为主,向日光温室、大中拱棚、喷灌、滴灌、集雨补灌、覆膜保墒并重转变,设施的保温性能、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逐年增强,建设标准不断提高,实现了蔬菜瓜果的周年生产和市场均衡供应。全区建成蔬菜、瓜果专业批发市场38个,培育蔬菜流通企业和合作组织300个,发展蔬菜经纪人队伍4000人,形成了冬菜北上、夏菜南下的流通格局,70%的设施农产品销往周边及南方省区。

二是开辟了农民增收新渠道。设施农业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据自治区农牧厅统计,今年全区日光温室平均亩产8072公斤,比去年增产1335公斤,平均亩产值1.78万元,亩平均纯收入达到1.28万元,比去年增加7000元。全区农民人均设施农业收入1000元以上,比去年翻了一番多。永宁县种植葡萄亩均收入1.5-2万元,最高达到3.5万元;油桃亩均收入2-3万元,最高达到5万元。贺兰县农民薛汉忠承包了两个温室大棚种植西红柿,从去年9月份定植,到今年7月份拉秧,净收入达到6万元。

三是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设施农业使农艺技术、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管理技术有机结合,做到科学排茬,错季上市,均衡供应,改变了农业生产的时空结构,形成了全新的生产方式,实现了农业增长方式由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成为效益最好、增收最快的特色产业,对全区现代农业发展发挥引领和主导作用。同时还改变了农民 “猫冬”的习惯,变冬闲为冬忙,农民的自身素质和生产技术都得到很大提高。

四是破解了中部干旱带现代农业发展难题。我区中部干旱带旱灾连年,十年九旱已成铁律。面对严酷的生产条件,如何寻找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做到既要抗旱又要确保农民增收,靠老天恩赐不行,靠传统产业不行,靠常规思维不行。必须创新思路,另找出路,变被动应对为主动调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开辟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途径。截止今年底,中部干旱带已发展设施农业近13 万亩,充分显现出了抗旱避灾、高效增收的特殊功效。盐池县克服水资源和种植技术的制约,在花马池镇深井村建设了20万只滩羊养殖园区, 900座养殖暖棚吸引180户农民进入,每只羊纯收入100元,每座暖棚纯收入达到8000元,调动了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同心县王团乡北村农民杨占林,今年在本乡设施农业园区承包了三栋温室,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种植辣椒、西红柿、西芹,全家人均纯收入7500元,按他的话说,一栋温室顶过十亩小麦,在家门口也能实现小康。 

五是影响了农业生产关系的变化。设施农业直接与市场对接,使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市场紧密联系,导致农业生产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设施农业引进一些企业,加快了土地流转,使全区约三分之二的设施农业用地通过多种流转形式,改变了传统土地经营方式;使一部分农民从传统耕作中转移出来,保证了这部分农民耕地转租和其他方式就业的“双重收入”。有的农民成了农业产业工人;有的进城务工,加入城市建设大军行列,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

二、推进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各地高度重视发展设施农业,强化组织领导,采取“三定”方式(定任务、定指标、定奖罚),实行领导包乡镇、部门包片区、干部定点抓的目标责任制,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田块,以务实的工作作风狠抓设施农业建设,确保了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地结合实际,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听取专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依据水源定区域,依据水量定规模,依据特色定生产,科学制定设施农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建设目标、任务和措施。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集中连片、合理布局”的原则,合理调整品种布局,着力打造示范园区,促进了设施农业扩规模,上水平,增效益。

三是强化服务,科技引领。自治区成立了设施农业专家服务团,解决设施农业发展中的一些普遍性重大技术问题,各级政府加强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努力提高设施农业技术到位率和入户率。组织各级干部、技术人员和示范户外出观摩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管理方法和经营模式。各主产区农业主管部门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并聘请专家现场指导,手把手地传授生产技术。还制作“明白卡”、“口袋书”等通俗易懂的技术宣传资料,敦促和指导种植户边学边干,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治区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设施农业科技指导山川结对帮扶活动,解决中部和南部山区设施农业技术薄弱问题。各地都建立了高标准示范园区和示范点,树立样板,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从建棚到投产,对每一道工序及关键技术环节进行现场培训,使建棚农户能够熟练掌握日光温室生产管理的技术要领。使技术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四是加大投入,力促发展。为了推进设施农业发展,自治区每年拿出1.5亿元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设施农业发展。各市县也都加大了对设施农业的投入。同时不断完善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机制,协调金融信贷机构提供小额贷款,着力解决公司、合作组织和农户发展设施农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初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和农户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设施农业发展投入机制。2007—2009年,自治区投入补助资金 8亿元,撬动市(县、区)配套、项目捆绑、协调金融信贷及企业、农户自筹资金达63   亿元,新增设施农业58万多亩。

五是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各地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合本地实际的优新品种和栽培模式,按照产品调新、茬口调顺、结构调优的发展思路,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既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又丰富了设施农业的内容,一些重大技术创新都是伴随着结构调整实现的,如中卫沙漠温棚、银北低洼盐碱地改造种植果菜、青铜峡试种灵芝等,都取得了很好效果。

六是打造品牌,开拓市场。销售畅不畅,关键在市场,市场大不大,重在品牌化。设施农业顺利发展,品牌作用日益凸现。全区培育了一批设施农产品品牌,如永宁的董洋      果业、兴庆区的天地缘花卉、彭阳的辣椒等都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中卫市还注册了“沙坡头”牌无公害蔬菜商标,以品牌整合蔬菜流通企业,组成流通联合体,实行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识,合力打造面向全国的营销网络。同时积极培育中介组织,扶持瓜菜贩运大户,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利用其在市场信息、对外联络、销售流通等方面的优势,扩大设施农产品市场流通和销售。目前,全区初步形成了设施农产品市场网络,为设施农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市场条件。

三、发展设施农业的基本经验

全区设施农业总面积由2006年的26万亩,增加到目前的84.5万亩,连续三年每年平均增加近20万亩,发展速度之快,户均占比之高,均居全国前列。

1、强化政府引导,是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在于立足实际资源,整合生产要素,从农业外延和农业内涵上挖潜力,从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上找出路,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和产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市场边缘化的西部地区,要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靠一般经济规则办事远远不够,必须利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强力推动。基于以上认识,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加大工作力度,制定了我区《百万亩设施农业发展建设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从设施农业发展的布局、资金、技术、流通等关键环节作了重点部署。各级党委、政府真抓实干,农业、林业、发改、财政、扶贫、科技、水利、金融、电力、交通等部门分工协作,形成了以市县建设为主体、多部门协作、齐抓共促的发展氛围。

2、强化政策扶持,是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按照产业扶持政策,自治区对集中连片发展设施农业500亩以上的公司、大户和农户,每栋标准棚给予5000元的补贴;对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凡温棚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且温棚利用率达到100%,给予以奖代补资金3万元;对集中连片发展食用菌50栋(80米标准棚)以上的园区,每栋标准棚给予菌种补助500元。对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日光温室、大中拱棚、小拱棚建设分别按照每亩3000元、1000元和2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支持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各市县也积极筹措资金,制定配套补贴办法,落实到企到户。贺兰县对100亩以上园区,每亩补助1800元,300亩以上园区每亩补助2000元,500亩以上园区每亩补助2600元;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的园区,在上述补助基础上每亩以奖代补500元。2008年自治区还出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实施方案》,对设施农业在内的农业产业实行保险,降低了设施农业发展的风险,保护了农民利益,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强化科技创新,是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设施农业是集约型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设施农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针对我区设施农业发展技术含量低、科技支撑能力弱的问题,今年在全区创建设施农业技术示范点28个,展示优新品种、高效种植模式、成熟技术,重点示范日光温室“十项技术”和拱棚“六项技术”,全力推进产业技术研发、示范、推广有机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技术集成配套,发挥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设施农业新品种应用率达到84%;设施标准化建造、工厂化育苗、节水灌溉、嫁接换根、二氧化碳施肥、测土配方施肥、阴阳棚、热风炉等新技术推广应用率达到70%;无公害、绿色、有机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得到普及;由首席专家负责的设施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已经建立,科技示范点示范带动作用显著,自治区、市、县、乡四级设施农业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已经形成,对农民的知识、技能培训逐步强化,设施农业生产和效益水平大幅提高,产业发展的动力大大增强。

4、强化龙头带动,是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让龙头企业(包括合作社、专业协会)唱主角,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组织生产、技术示范、供应种苗、开拓市场,有力带动了设施农业的发展。银川市兴庆区周景世荣公司投资400余万元在官湖园区建设切花月季种苗繁育基地80亩,并建成培训中心、保鲜冷库等配套设施,引进切花月季新品种30多个,开展种苗繁育及生产技术示范,在解决了银川地区切花月季种苗不能自给问题的同时,带动农户发展设施切花月季生产320亩。天地缘公司在塔桥园区建设花卉生产基地300亩,开展唐菖蒲、康乃馨、非洲菊、天堂鸟等鲜切花生产示范,带动了当地花卉产业的发展。吴忠市引进山东寿光阳光种苗公司、卫喜流通合作社、香港兴记果菜有限公司进入园区,投资新建设施温棚,再采用反租倒包的形式提供给农户种植。红寺堡开发区采取“合作社牵头,大户带动、群众参与”的运作方式,通过招商甘肃靖远农民成立合作社,由68个懂技术会经营的大户牵头,带动了本地192户农民参与设施农业建设。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养殖大户马万武牵头成立“石羊村富源肉牛养殖合作社”,为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吸引了180户社员入社,每个养殖户平均收入1万元以上,大户带动了全村设施养殖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5、强化市场建设,是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个产业一个研发推广机构,一个产业一个物流营销平台”的要求,大部分新建设施农业园区、基地都把市场体系和冷藏设施建设作为园区、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规划建设,积极建设完善市场销售体系。中卫市在外地举办了多场设施产品推介会,政府牵头抓销售、抓品牌、抓市场开拓,组织人员出去找市场。4月份,我区成功举办了蔬菜产销对接洽谈会,国内外100多家企业、400多名客商与我区签订蔬菜购销协议金额18.8亿元。自治区还筹措资金建设了西北最大的园艺产业园,为设施农产品走出区门搭建了市场平台。10月份,又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宁夏)园艺博览会,落实招商项目747个,资金总额288.6亿元。目前全区约70%的设施农产品销往周边及南方省区,有些产品不仅进入北京、香港等高端市场,还成功进入俄罗斯、蒙古、中亚等国家的市场。设施农业逐步向外向型发展,为我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开辟了新的途径。

6、强化参与意识,是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持续活力。发展设施农业的根本目的是让农民受益,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才能保持持久的发展活力。为了提高群众参与设施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各县(市、区)和乡镇除了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外,还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发展设施农业各项优惠政策,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工作,采取讲典型、比效益、教技术等方式,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参与设施农业建设,使群众对设施农业的认知程度进一步提高,增强了发展设施农业的信心,使农民群众自觉自愿地投身于设施农业建设,真正成为设施农业建设的主力军和推动者。

四、设施农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技术支撑不够有力。技术支撑是设施农业发展的基础动力。各地组织相关技术力量,有效地解决了设施农业发展重点区域的一些技术需求问题。但更多是解决点上的问题,而很多面上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有的市县农技部门只有2-3名学蔬菜的专业技术人员,最多的也不超过20人,全区设施农业主产区技术人员满足率平均只有30%左右,许多高产、优质、绿色新技术难以推广,产业提质增效受到阻碍,产前、产中、产后紧密连接的服务体系没有建立,制约了产业健康发展。

二是资金支持不够有劲。资金支持是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产业发展的血脉。自治区和各市县采取多种形式筹集了大量资金支持设施农业基础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一些市县由于财力薄弱,尤其是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流动资金严重缺乏,全区设施农业资金满足率平均也只有50%左右,导致不能按时种植和错峰排茬,甚至出现空棚。新技术推广资金和人员经费严重短缺,成为制约设施农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市场体系不够完善。我区设施农产品市场硬件不硬、软件太软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主产区没有建立大型的专业批发市场,已经建立的专业批发市场多数管理机制不太健全,信息收集、整理发布系统不尽完善,市场的导向功能难以发挥。更为突出的是大多数主产区冷链设施不够,甚至缺失,销售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合作组织建设水平有待提升,以上问题都成为市场拓展和销售提效的硬伤。

四是水源和设施不够健全。水是产业发展的根本性要素,没了水农业产业发展就没有起点。干旱带设施农业缺水问题依然严峻,一些地方尤其是库井灌区、扬黄灌区边缘,季节性、操作性缺水依然存在,制约产业发展,一些远离供水主源的地方,为了发展产业,建立输水通道及一级蓄水池,二级小扬水,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产业效益大为抵消,一些地方统一规划落实不够,水电路配套设施不全,供水困难,严重影响产业发展,解决缺水问题已成当务之急。

五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在设施农业产业发展中,合理的地域结构、设施结构、产品结构对产业持续发展十分重要。但在一些地方出现布局不够合理,特别是在缺水的地方搭建温棚;生产结构上强调日光温室的多,忽视大中小拱棚的作用;产品生产重视种植的多,轻视设施养殖发展;重视大众产品生产,轻视高端精品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业效益的提高。

六是标准化生产不够统一。标准化、现代化生产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区设施农业在发展中,着力抓标准化、现代化生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各地发展很不平衡,一些地方棚舍建设质量不高,标准不一,新技术应用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规模效益的发挥,产量效益总体上和全国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此外,品牌意识比较淡薄,全区只有中卫市蔬菜、彭阳县辣椒统一品牌销售,其他市县还没有真正形成统一品牌,影响了生产效益的提高。

五、强化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到2010年,全区发展设施农业100万亩、户均一亩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关键要强化措施,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

一是突出重点,分区指导,优化结构。今后设施农业发展,在区域布局上,灌区重点在非粮食主产区,南部山区重点是靠近水源的适宜荒地、沙漠地区。在设施结构上,灌区鼓励发展日光温室,提高比较效益;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靠近水源的地区重点发展中小拱棚,适地适度发展日光温室。在产品结构上,重点支持发展以无公害、绿色为主的高附加值精品和高端产品,稳步推进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突出实用,加强培训,提升技术。深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改革,活化机制,壮大自治区级专家服务团队,提高市县专家队伍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技术服务基金和补贴制度,充分利用各地区育苗中心、企业、以及社会技术力量,提高先进实用技术到位率。切实利用各地设施农业龙头企业、高校、职业学校培训资源培养农民土专家。不断完善“三支一扶”政策,引导现有农学尤其是蔬菜园艺专业大中专学生到生产一线从事生产或技术服务。大力支持高校、职业学校优化专业,提高办学水平,培养设施农业后备技术人才,为设施农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三是突出信贷,调配财力,充实资金。依据金融支持为主,财政支持为辅的原则,解决设施农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除执行现有支持设施农业的金融政策之外,灌区应大力推广永宁设施园艺融资模式,即建立设施农业投资公司,为农民提供担保贷款或再贷款;山区应着力推广同心利用部分土地使用权抵押联保贷款模式,扩大推广农民互助金贷款模式,解决设施农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着力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诚信教育,优化信贷环境。合理调配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建设和技术服务、新技术推广,确保政府公共服务政策到位,通过政府引导,社会服务,效益提高,激励农民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形成多元投入方式,为设施农业持续发展提供充实的资金支持。

四是突出建设,面向外埠,开拓市场。按照现代产业发展规律的要求,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尤其是要加强主产区中心市场建设,重点完善市场管理机制,健全市场信息收集发布系统,发挥市场供需集散定价功能。要搞好冷链体系建设,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效益。要加强销售体系建设,重视规范合作组织,完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其在产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按照发展内陆开放型农业的要求,依托各地清真食品产业园区、现代设施农业物流园区和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面向穆斯林世界的市场体系,加强产品认证和准入管理,提高农畜产品的比较效益。通过建立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市场体系,完善产业发展系统,为设施农业发展建立可靠的平台。

五是突出质量,打造精品,提高效益。我区的土地、光照、环境质量有十分明显的比较优势,产业发展应走内涵型增长道路,依照质量保胜利,精品占高地的原则,全面加强设施农业质量建设。加强劣质日光温室的加固改造,完善水、电、路、耕、暖等基础设施。推广新技术、使用新品种,大幅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推广中卫市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的营销模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按照发展内陆开放型农业的要求,加强产品标准化生产,走精品路、打绿色牌,进一步开辟国外市场和高端市场,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通过质量建设,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是拓展领域,保护耕地,持续发展。对设施农业要做合理界定,从种植业向养殖业拓展,丰富发展内容,开阔发展前景。设施农业对耕地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要采取一定措施,保护耕地,做到持续发展。

 

探索传统农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途径 发展现代农业,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发展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黑龙江省依安县立足县情,积极探索传统农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效。

    明确思路。依安县是传统农业县,农业 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一直比较慢。究其原因,主要是经营理念和方式落后、缺乏先进技术支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造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弱、抗灾保产增收能力不强、农产品加工企业难以做大做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依安县确定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以工农一体、城乡联动为发展方向,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尊重农业生产规律,坚持适地适种原则,打破农业“小而全”和种“花花田”的生产格局,根据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和龙头企业原料需求,重点发展甜菜、马铃薯、大豆、玉米等作物,实行规模经营、四区轮作,配套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土地经营规模化、农业生产标准化、生产全程机械化、抗灾保产水利化、农村经济产业化。

    突破重点。根据产业化龙头企业原料需求,以发展规模经营、推进四区轮作为突破口,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一是转变经营方式,大力发展规模经营。引导科技示范户、种田能手以及各类能人连片承租农户、村集体或农林牧场的土地,发展规模经营,并带动农民群众从事规模生产;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各类协会,整合农民土地资源,实行规模经营;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和不会种地、不愿种地的农户把土地流转出去,由村集体、种田大户或种田能手租赁经营;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承租农户土地,建立自营基地,发展规模经营。二是转变生产方式,推进四区轮作。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甜菜、马铃薯等企业原料型作物,进行归方连片规模种植,在同一地块上四年轮作一次,在全县各区域进行科学轮作,以避免药害和重迎茬导致的减产和品质下降问题。三是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重点是打好机电井,发展喷灌、微灌、滴灌;加强农机装备建设,引导种田大户、合作组织、村屯干部、龙头企业等购置大型机械,提高农机保有量和作业率;加强科技推广应用,建设科技园区、高产攻关示范田,引领和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四是扶强龙头企业,增强企业反哺能力。促进龙头企业实现规模扩张、层次提升、集群发展,增强其对农业的牵动和反哺能力。     提供保障。建立横向覆盖产业各环节、纵向延伸产业全链条的工作机制,构建县、部门、乡、村“四位一体”的现代农业推进机制,做到包产业、包乡、包村、包户、包地块,一包到底。强化政策支持,将产粮大县转移支付资金全部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流转土地的农户,优先进行技能培训、优先提供就业岗位、优先协调创业资金;对规模经营的种植大户,将上级农业发展专项资金予以重点倾斜,优先发包机动地,协调贷款和建设基础设施,并由县财政出资打井、上灌溉设备和办理农业保险;对乡镇,实行产业化龙头企业上缴税金地方留成部分与乡镇分成,鼓励各乡镇发展现代农业。同时,坚持以市场化手段协调农企关系,引导企业扶持农民发展生产,为农户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实现互促共赢。
湖北省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思考摘要:简要分析湖北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现状,提出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的原则,在实践过程中应做到活水、依靠科技、发展规模经济和循序渐进。

  我国农业发展从整体进入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近年来,中央在宏观调控中对农业投入不断加大,农业发展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我省紧紧抓住机遇,正视问题,改革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新的进步,农民得到实惠,农产品生产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前年的秋粮大幅减产、今年春播作物大面积受灾,再次暴露出我省农业的不稳定性和生产经营方式的落后性。新时期,如何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持我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是一件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对近些年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反思

  (一)靠天吃饭的格局必须得到根本改变。湖北省地处南北过渡地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适宜作物多样化,应该说生产潜力比较大。但是由于水利设施老化,抗灾避灾农业发展不够,农业保收能力比较弱,规避灾害能力比较差。自2000年以来,我省作物受灾面积一般在5000万亩左右,旱与涝的灾害占70%以上。2003年中稻高温热害,粮食减产20亿斤。2004年是好年成,受灾也有2300万亩。2005年一开春低温冻害,受灾达1400万亩。目前,我省除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的部分地区外,其他大部分地区生产受制于天命,还是望天收。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农田生产基本条件,因地制宜发展避灾农业,科学安排作物茬口,提高农业保收能力,真正做到藏粮于地、藏富于民。

  (二)农业比较优势的原则必须牢牢坚持。市场经济大潮中,发展农业人人亦云,跟着别人屁股追,效益难提高,农民难致富。前些年吃了不少的亏,如稻谷每斤不到0.4元,西瓜每斤才5分,谷贱伤农、瓜贱伤农。近些年,我省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主动适应市场,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调整生产结构,发展优势和特色农业,种植业抓布局优化,发展板块;畜牧业改变一家一户的传统方式,发展小区;水产业依托水资源,精细喂养,建设片带。把优势做优,把特色做特,把产业做活,成为上下共识。农民从调整中尝到甜头,在夹缝中得到好处,如仙桃市依托地缘优势,发展水产业,占武汉市鲜鱼供货量的75%。云梦县蔬菜越做越大,特色菜藜蒿占领了武汉市场。因此,抓住了优势,就抓住了市场主动权,就抓住了增收增产的牛鼻子。

  (三)农产品加工增值必须紧紧抓住。湖北省作为传统农业区,在生产发展上比较强,在加工增值上相对弱;在生产上办法多些,在增值上措施显得不足,农业发展出现明显的短腿现象。近些年,我省在搞活产品流通、发展加工业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发展了一批具有一定带动能力的合作经济组织或龙头企业,但是企业普遍不强,一般产值不过3、5亿元,没有在全国叫得响、打得出的品牌。象河南的双汇去年产值260亿元,基地遍布大江南北;湖南的旺旺产值过100亿元。这方面我省差距还不小。只要把农产品流通加工增值问题解决好,把农民生产出来产品的后路解决好,我省农业将会有一个质的上升。

  二、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应把握的原则

  一是实行高产优质高效与多种多收相结合。在人地矛盾尖锐的境况和市场优先的原则下,生产出更多的优质安全产品和提高土地产出率同等重要。选择的品种要优质化,生产过程要标准化,提高产品的档次。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安排茬口和利用生物互生关系,选用适宜的种、养模式,一种多收,多种多养,立体种养,提高资源利用率,既增加产量和效益,又保护地力。

  二是实行产业化经营与结构调整相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关键抓手。结构调整的成果,通过发展产业化经营、进行加工增值来巩固与提升;产业化的壮大,通过结构调整来提供丰富的初级产品。各地的优势农产品基地,要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与市场对接,与农户对接,让农民分享部分农产品的社会平均利润。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内引外联,招商引资,加强与龙头企业嫁接,提升产业化水平,改变我省农产品加工滞后、带动力不强的问题。结构调整也要避免跟风,产业化经营要防止雷同,做到各打各的特色牌,各唱各的品牌戏。

  三是实行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生产的目的是让人民生活更富足、更和谐。现在我省耕地亩平使用肥料59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一倍,农业污染由点到面拓展。因此,农业生产应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妥善处理好农业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不能吃子孙饭、断子孙路;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加强对植被的保护,实施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改变传统的牺牲环境还粮食的格局。宜耕农田防虫治病采取生物措施与化学措施相结合,动物养殖严格控制饲料残留,提高无公害、有机和绿色产品的比率。

  三、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农业的出路,关键在于增长方式的转换,最终取决于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当前,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抛弃传统思维,用市场化、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尊重群众创新精神,把农民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农民主动调整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创造财富的能力。

  (一)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应做好水这篇文章。我省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江河湖汊多,走好水这着棋,全盘皆活。水既是我省的优势,也是我省的包袱,一般年份有半年时间防洪抢险,包袱变成财富,意义深远。目前,大江大河治理比较好,重点是改造农田灌溉体系,抓住国家增加中小水利投入的机遇,鼓励农民投工投劳,修建末端渠系,提高水的利用率,做到涝能排、旱能灌。制定激励和鼓励措施,充分利用好水面,开展特色养殖,唱响洪湖鱼、清江鱼、梁子湖鱼等品牌。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农业,增加第三产业收入。

  (二)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应依靠科技应用。农业的发展和增长,必须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这些年,我省农业发展很快,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明显,但与发达地区差距比较大,科技对农业贡献率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科技应用普及率不高。今年,我省确定为农业实用技术落实年,目的是要引导农民,利用科技,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部门就是组织和发挥好农技推广多元化的渠道,调动多方面积极性,把农民需要的技术送到家中,送到田头,不出现科技断头、科技滞留现象。各地应结合实际选择实用、成熟的农业技术,确定主推技术,避免遍地开花、到处不结果。针对农村劳力不足的实际,大力推广实用农机,抢住季节,抓住农时,减轻劳力负担。建立责任制度和奖励机制,落实责任人,确定技术落地目标,加强督查,确保见到实效。

  (三)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应科学理解规模经济。大农业的实质,不仅仅是大块土地集中的规模经营,还包括在社会分工体系下的小块分算的规模经营。不同作物,规模经营意义不一。大宗农产品生产如粮食、油料等作物,采取规模生产的经济效益确实明显。但对于花卉和特色水果蔬菜等劳动密集型经济作物,生产则主要不是规模产量问题,而是时令需求、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和保鲜问题。当前,在人地矛盾不好解决和土地流转不畅的情况下,发展规模经济必须有新思路、有新招法。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和龙头企业的作用,在社会化的分工体系下,分散的个体农户只要在相同的生产标准下进行农业生产或进行有组织的销售,即使土地经营权没有发生变化,也能够在生产和销售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地方实现规模生产效益,这为解决好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开辟一条新途径。

  (四)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应做到循序渐进。生产经营方式,都要遵循客观规律,从本地实际出发,看准优势,突出特色,循序渐进,不要犯急性子病,避免盲目性、趋同性和功利性;从农民利益出发,尊重群众意愿,多做群众工作,多做引导示范,让农民从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让群众从茫然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切不可采取行政命令、用大糊弄的办法,侵害农民的经营自主权。近年来,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到农村、到田间地头,办大增产、大增收样板,边总结边推广,由点到面,效果很好,受到农民普遍欢迎。如去年的稻鸭共育模式,利用农业生态原则,办点示范,生产无公害产品,亩平增收120元,辐射面不断扩大。农业部门的重要任务就是组织农民逐步更化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农民收入。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废除人民公社,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些根本性改革,大大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带来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历史性巨变。贵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实现了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丰年有余,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突出地表现出来:一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二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三是农业的经济效益低与社会效益高的矛盾;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与经济发展速度要求的矛盾;五是生产单一与农村富余劳动力多的矛盾。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推动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一定要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特征

所谓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科技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机制。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在组织形式、经营机制和运行方式等方面,有它特定的内涵。在生产组织方面,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新的组织群体,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生产组织制度创新。在生产经营方面,以市场为导向,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实现经营方式变革,主要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实现农业产品的广度深度开发和多次转化增值,进而克服传统农业的弱质产业特征,有效地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在运行方式上,通过龙头企业,连接农户与市场,使农产品生产与市场有机衔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业自我发展能力。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一是市场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农业经济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等都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同时,农产品生产也以市场为导向,其结构、品种、数量等无不由市场决定。二是集约化。就是必须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优质化为方向,准确把握农业生产的外部环境诸种因素,侧重解决质量问题,在农业产业化链条的每一个生产环节上,技术都要达到标准化。三是社会化。就是把分散的、互不联系的个别生产过程转变为相互联系的社会生产过程,主要表现在逐步扩大农业的生产规模,实行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加强农业生产、加工和流通等再生产环节的有机内在联系。

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大意义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广大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农业经营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伟大创新,是农村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重大变革,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现实选择。

首先,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基本经营体制的完善和发展。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制度基础,必须长期坚持不变。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解决小规模分散经营与统一市场和规模化经营的矛盾,只能而且必须着眼于完善双层经营体制,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完善双层经营体制愈来愈要求突破农村社区的狭窄范围和单一生产环节的局限,把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服务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生和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找到了现实的办法和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与农户的连接,既发挥了农业家庭经营成本低、生产管理精心等优越性,又弥补了小规模分户经营难以调整结构、把握市场、获得产后利润等缺陷,为家庭经营注入新的活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展了统一经营,使其突破原有的局限,由产中服务向产前和产后的经营服务延伸,丰富了为农户服务的内容,拓展了服务的领域,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是对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的重大完善和发展。

其次,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贵州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线。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有效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带动经营规模小、积累和投入能力弱的农户调整结构,是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成功的关键。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各个层面的结构调整都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组织销售的功能,通过签订购销合同,发展“订单农业”,有利于带动农户按照市场需要组织生产,促进各地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形成合理的农业区域分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可以使农业向食品工业、饲料工业、农产品保鲜储运和营销业等上下游产业延伸,拉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提高农业整体效益。龙头企业作为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有效的组织载体,可以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引进和推广,有利于农业增长方式真正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通过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的项目投资、基地建设,不仅可以引导工商企业把优良资产和社会资金注入农业,直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而且可以推进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产业分工,促进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拓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空间。从根本上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解决新阶段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等深层次问题,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途径。

第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全面提高农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进入新阶段的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竞争。当今农业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农业生产者和单一农业生产层次的竞争,而是包括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整个农业产业综合生产力水平的竞争。有效地提高农户家庭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各行业的产业化水平是当务之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尤其是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的农业行业和特色农产品领域,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创出一批有规模的品牌农产品,对于提高贵州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可以使千家万户的家庭面向市场,实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既可以充分发挥我省农户家庭经营劳动力成本低和特色产品丰富的优势,又能够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质量档次,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山多地少,农户经营规模小,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劳动者素质不高,是我们的基本省情。实现农业现代化,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设施和管理方式等改造传统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必须立足省情,依靠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整体规模效益的提高和农业产业升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由龙头企业组织带动,可以在不改变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情况下,采用合同契约的形式,使分散经营的农户组合成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开辟了在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上提高农业整体规模效益的新途径。通过龙头企业运作,使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可以有效地扩大农户经营的外部规模,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科技创新的有效组织载体,有效地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集约化经营,是一条既适合省情又符合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一种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形式,是在长期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推进农业产业化要抓好几个重要环节

第一,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近年来,我省各地立足本区域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导向,不分所有制形式、不限地域积极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已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9家;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700多个,形成固定资产总额40多亿元,带动农户200多万户。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迅速发展,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在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这些龙头企业无论在数量、规模和效益等方面,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以及加入世贸组织所面临的激烈竞争都不相适应,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必须加快发展。

第二,培育优势产业和加强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突出特色,逐步形成专业化、优质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的产业带和产业开发体系,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发展优势产业,要充分注意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特点,适应农业新阶段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要认真抓好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兴办农产品原料基地。鼓励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以农产品原料基地为主要内容的各种类型的农业开发公司,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紧密型的农业产业化原料生产基地。基地建设的投资要逐步建立以企业和农民为主体,国家、企业、个人、外商一起上的多元化投资体系,要逐步实行项目法人制。信贷资金要为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提供长期的、低息的政策性贷款,可采取龙头企业或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农业开发公司承贷承还的方式,也可以发展联户担保,推广小额信贷,重点支持专业户。农业产业化的生产基地建设可以通过向农民有偿转包土地使用权,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但必须坚持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随意调整、变动和侵害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基地建设要统一规划和区域布局,防止重复建设。要围绕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农业机械、道路交通、流通运输、通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引导国家投资兴建的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科技示范园区等,尽可能走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的路子。

第三,构建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相对稳定的合理利益联结机制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这不仅是农户的需要,也是企业的需要。农户需要稳定的销售渠道,龙头企业需要稳定的农产品供给,双方是互惠互利、唇齿相依的关系。形成这样一种稳定的利益关系,符合双方的利益。只有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在产业化经营的分工与协作中都得到实惠,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在实践中,由于各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不平衡,从事的产业不同,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关系的具体形式也不尽相同,应当允许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与经营机制并存。实行产销合同制,通过签订产销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规范各自的行为,从而稳定购销关系,这是适合当前发展阶段的基本形式。在此基础上,鼓励和提倡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确定保底收购价、按农户出售产品的数量返还利润等方式,与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和提倡农民利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资金等要素入股,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多种组织形式,与龙头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鼓励和提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中介组织的发展,作为连接工商企业与农户的桥梁,也可以发展壮大为龙头企业。无论是怎样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都应建立在龙头企业和农户自愿选择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不能搞强迫命令。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需要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但这是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方向,坚持这个方向,龙头企业才能真正发展壮大,发挥应有的作用,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健康发展。

第四,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强大动力。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各个环节普遍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整个农业产业链的科技含量和最终产品质量档次,形成强有力的科技增效机制,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应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各地要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从多方面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大力引进、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深化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体制改革。农业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都要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推进体制改革,调整科研方向、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科技知识和人才支撑。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科研机构要逐步转制为科技企业。鼓励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科技人员走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合作的路子,推动龙头企业开展双边或多边技术联合与合作,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兴办科研生产联合体和科技型龙头企业。同时,要支持按市场机制运作的农业民营科研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和成长,充分发挥它们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适用技术开发应用上的作用,并引导它们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科技进步的新生力量。

江泽民同志指出,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战略措施,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农业农村工作中带方向性、全局性的大事。去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农业产业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们要进一步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化在我省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真正落实到企业,落实到基层和农户。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生态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等结合起来,推动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迈上新台阶。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不同产业及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各地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一定要从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实际出发,实行分类指导,切忌脱离实际,一哄而起。必须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功能,要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做农户、企业、市场干不了或干不好的事。一是搞好规划,加强引导。各地要抓紧制定本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规划,并与实施“十五”计划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有机衔接,把农业产业化经营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统筹安排。二是搞好调查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生事物,发展变化比较快,各地情况差别较大,提高产业化经营的水平,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善于总结推广各地的成功经验,通过典型示范,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三是搞好服务,主要是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服务,规范市场秩序,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以“五个好”为目标的村党支部建设和以“六个好”为目标的乡镇党委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组织、协调、服务作用。

杭州市“十二五”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研究

何 关 新

随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逐年加大,我市农业已经取得较快发展。2005—2009年,市级财政预算内支农资金从1.7亿元增加到3.6亿元,翻了一番多;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19.5亿元增加到289.7亿元,增长32%;农民人均纯收入从7655元增加到11822元,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是,由于农业发展基础薄弱,现代化水平不高,转型升级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本课题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从构建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求出发,就如何加快“十二五”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义

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关系密切,一个地区当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农业就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农业转变。我市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2009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人均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城市化率达到69.5%,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抓住机遇,转变方式,大力发展具有杭州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我市已经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档次的现代农业企业,但是,由于农业资源不足,自身发展体系不全,技术装备落后,科技含量不高,农业产业“小而散、低效益”状况尚未根本改变,难以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带来的严峻挑战,极易危及我市“米袋子、菜篮子”安全。因此,必须以现代工业武装农业,以现代科技提高品质,以信息手段连接市场的方式,挖掘内涵、拓展空间、延长产业链,才能推动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振兴杭州农业经济。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举措。从目前情况分析,影响我市农民增收的最大障碍是农民太多、资源贫乏且后备不足,必须通过转移农民的方式,加快土地流转,鼓励农户把承包地依法、有偿流转到农业企业或大户手中发展规模经营,依靠经营方式的转变与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让流出承包地的农户能够坐收土地租金、坐享集体分红,安心到现代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销售领域上班或去城镇就业创业。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已成为我市促进农村人口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建设新型城市的必然选择。我市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农业在全市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但是,它的基础地位却因此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农产品有效供给与农村发展、农民生计问题,极易影响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所以,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延伸农业产业链,巩固和发展农业与工业化、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关系。同时,通过构建村、镇、城各圈层之间的绿色产业带,加快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田园城市”格局,打造宜人宜居宜业、城乡关系和谐的新型城市,让农民分享更多的发展成果。

(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客观要求。农业具有净化空气、改善环境、平衡生态的功能,在打造“田园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化肥农药使用过量,农田灌溉方式每年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和能源,不仅加重农业面源污染、威胁饮用水安全,而且浪费资源、增加成本,农业生态功能多半已在无影中被抵消。因此,必须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趋利避害,更好地发挥农业生态、生活功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础

杭州现有321万亩耕地、193万亩经济林、237万亩竹林、100万亩左右的水产养殖面积。近年来,我市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已经出现了现代农业的雏形,为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一)产业格局基本形成。近年来,我市坚持发展都市农业发展战略,“三大”农业圈层已基本成型。由城市建成区组成的城市农业圈,大力培育花卉苗木与园艺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流通服务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发展迅速。由萧山、余杭两区除城市农业圈以外的部分和富阳、临安两市的平原部分组成的平原农业圈,加快发展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畜禽、水产等优质高效农业基地,外汇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初具规模,观光休闲农业健康发展。由富阳、临安两市的山区部分和桐庐、建德、淳安3县(市)全部组成的山区农业圈,积极培植茶、桑、果、林、中药材、畜禽、蔬菜等名特优新产品基地,生态农业与观光休闲农业优势已经显现。

(二)产业体系逐步完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全市累计建成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30家,年销售收入526.1亿元,出口创汇67.1亿元,实现利润18.8亿元,带动农户46万户,连接市内外基地536万亩。建成各类农业园区365个,面积66万亩,连接基地150万亩,涌现了一批以传化、森禾为代表的产研结合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189家,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与市场风险能力明显增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基本形成。同时,在全国率先启动高产稳产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工程,现已建成各级粮食生产功能区139个,面积12.5万亩。实施叶菜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建成市级叶菜生产功能区5000亩,应急供应能力明显增强。

(三)主导产业优势凸显。根据都市农业发展要求,围绕主导产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助、技术支持,全面推进50条农业产业带建设。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蔬菜、茶叶、花卉苗木、竹业、节粮型畜禽、水产品等“六大优势产业”和水果、干果、蚕茧、药材、蜂业等“五大特色产业”品质效益大幅提升,其中杭产蔬菜、花卉苗木、畜牧、蚕茧、茶叶、淡水产品、竹业产量产值均在全省名列前茅。2009年,我市优势特色农业实现产值198.8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8.6%,已在全市农业产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四)市场体系日趋完善。整合优势,搭建农产品物流平台,发展农业会展业,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为提升杭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夯实了基础。2009年末,全市已拥有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625家,面积120.9万亩,认证“三品”农产品921只,数量和规模均居全省第一。拥有农产品注册商标19585件,其中驰名商标1101件、商标国际注册265件、地理标志证明(集体)商标10件。杭州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浙江新农都物流中心两大农产品交易平台全面运行,在满足日益增加的城乡居民农产品需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每年举办迎新春农展会,定期组织参加京、沪、粤、港、台等地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唱响了杭产农产品品牌。

(五)科技服务能力增强。坚持科技兴农方针,投入逐年加大,农业科技水平明显提升。组织实施农业技术攻关、农业成果转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计划项目,培育农业科技企业,创建农业研发中心,建设示范性基层农技推广站,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村镇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全市已培育农技推广专家69名、农技指导员638名、责任农技员615名,建成“三位一体”的基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站)151个。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杭州龙网”网络信息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服务功能明显提升。累计建成“农民信箱万村联网”网站2103个,“村村有网站”目标基本实现,有效解决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问题。开通“华数”63气象频道,建立6900人气象协管(信息)员队伍,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能力显著增强。

(六)农业功能不断拓展。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不断壮大,我市农业产业正在向二三产业快速延伸,一条跨界发展的农业产业链逐渐形成,农业经济质量已有明显提高。目前,杭州农业不仅衍生产品日渐增多,而且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功能也已日益显现,各地充分利用农业的生活和文化功能,积极举办开茶节、桃花节、草莓节等农事节庆活动,大力发展农村休闲观光旅游业,为提升农业经济、形成“三二一”产业结构奠定了基础。截至2009年末,全市拥有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和农家乐旅游村(点)450个,从业人员1.5万人,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12.1亿元,已经成为我市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新途径。

(七)发展基础更加牢固。我市自1996年以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年加大,农业生产条件已经得到进一步改善。截至2009年末,全市已累计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15期,改造面积40万亩,农业设施、耕地等级明显改善,种养结合、立体种植、农牧循环的产业发展模式得到推广应用,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全市已经新增农机具7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322.3万千瓦,工厂化育秧、节水灌溉和大棚机械作业技术手段得到推广应用,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小流域综合治理、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取得阶段性成果,抗旱抗涝能力增强。累计创建村庄整治示范村254个、重点整治村2619个,完成整乡(镇)推进项目22个,100%实现等级公路通村、硬化目标,97.8%的行政村开通了班车。

(八)农村改革成效显著。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免除了千年“皇粮国税”,每年为全市农民免除农业税7000多万元。构筑抵御自然风险屏障,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村住房保险制度,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参保率已经分别达到96.7%和97%,实际发生农业担保金总额超过9.6亿元。推进农村股份制改革,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全市已有623个行政村完成股份制改革,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开展林权使用制度改革,启动林权抵押贷款,全市实际发生抵押贷款额已达1.38亿元。推进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我市已累计流转耕地77万亩、林地174万亩,并在新城区和5县(市)依法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调解仲裁机构,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九)农民素质明显提高。创建农村富裕劳动力“1+1”转移培训模式,全市累计已建立53家农民素质培训示范基地,培训农民141.6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30.6万人。我市已在全省率先出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政策,通过创建实训基地、组织实施“125”培训工程,选拔认定实用人才9.3万名,其中拥有执业资格登记的农村经纪人5000多名,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延伸农业产业、获取市场信息奠定了人才基础。为解决农村“零就业家庭”问题,我市已按市委、市政府要求制订政策,按照“2011年末,萧山、余杭和五县(市)85%的行政村实现劳动力总体就业率96%、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率85%以上”目标,全面启动“创建充分就业村”活动,促进农民转移、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快我市城镇化进程。

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瓶颈

改革开放以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对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政策功能弱化、制度设计缺位问题明显暴露,资源与环境、教育与素质、体制与组织、结构与规模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再加上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空间的挤压,已成为制约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农业基础地位急需巩固。近年来,我市二三产业发展迅速,三次产业比重正在加速向“三二一”结构调整。2009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达到190.51亿元,在全市生产总值中仅占3.8%。这虽是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但是,由于一些地方受习惯思维定势、农业在当地GDP所占比重不大等因素的影响,仍在沿用城市就抓工业、农村就抓农业的传统方式指导工作,重工轻农、急功近利倾向比较明显,农村资源要素被挤占,已对农业基础地位构成一定威胁。

(二)公共财政支农力度不大。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不高,农业依旧是弱质产业,自身难以完成转型升级任务,必须依靠强有力的财政支持。近年来,我市尽管市、县两级支农力度逐年加大,但终因基数太小,实际“支农资金”总量十分有限。2006—2009年,市级财政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24.87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5%,但是,其中的“支农资金”就连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资金在内总共也只有10.75亿元,年均增幅只有20%,僧多粥少,顾此失彼,农业转型升级资金短缺问题依然突出。

(三)农业发展政策存在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土地流转须遵循自愿原则,对于比较效益较低的农业,土地流入方很难满足流出方的要求,一些项目往往因此搁浅,推进规模经营步履艰难。二是设施农业取代传统生产方式后,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村休闲观光业用地矛盾日益显现,不仅门槛高、手续繁,而且需要实行占补平衡政策,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三是大部分农业企业因资产权证不全无法融资难度增加,阻碍了中小农业企业的成长与龙头企业的升级改造。

(四)资源禀赋差利用率不高。我市农业资源本来就十分有限,全市人均耕地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1/3,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全国人均水平的2/3强,人均拥有的森林面积与全国人均水平基本持平,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4%。但是,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经营粗放、科技水平不高,即便农业资源已经十分有限,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资源闲置、浪费现象,最突出的问题是多熟制种植面积少、复种指数低、丰富的丘陵山区立体农业气候资源尚未充分开发利用,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基础设施薄弱欠账较多。长期以来,我市由于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集中在江河湖泊治理与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对面广量大的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只是杯水车薪,许多农田水利设施已经年久失修,有些设施连维持正常生产都有困难。尤其是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建成的大项目、线形工程,不仅对原有农田水利设施造成了加大破坏,而且在市内占补平衡的耕地质量较差,使脆弱的排灌系统变得更加不堪重负、弱质的农业更难抵御自然与市场风险的冲击,已直接影响我市能否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六)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到位。我市虽已建立“三大”都市农业圈层,但由于县(市)都是相对独立的行政单元与经济单元,市域内实现“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变的难度依然较大,在利益驱动下容易产生内耗,对杭州农业的整体提升、知名杭产农产品品牌的培育保护都非常不利。同时,由于要素配置不合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构雷同、功能雷同、资源分散矛盾尚未妥善解决,难以应对市场、气候、大小年变化因素,会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

(七)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全。我市农业科技服务总体还处于较低水平,一些地方和部门科技人员年龄、知识老化,青黄不接问题突出,甚至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局面,提升农业缺乏必要的科技支撑。一是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依赖各地农资经营公司,一些科技成果多年未能推广应用。二是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研发、繁育缺乏必要保障,种子种苗对外依存度较高。三是农业标准化水平低,不仅农产品加工转化不足、附加值不高,而且农产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对策

农业是稳民心安天下的产业,农业丰则基础强。杭州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大都市,可以没有农村、没有农民,却不能没有农业。因此,我市必须在“十二五”甚至更长时期内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认真贯彻执行市委〔2010〕17号文件精神,围绕“富民、惠民、安民”目标,加快构建产业链接、资源共享、永续利用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齐头并进的新型城乡产业关系,推动农业发展方式从数量增长向质量安全与总量平衡、资源消耗向环境友好、靠天吃饭向科技引领、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的“五大转变”,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特提如下建议:

(一)确立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十二五”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作风,从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战略高度规划好、引导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按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产业融合、功能多元和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特色”的新要求,理清思路,明确重点,正确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加快建立市域一体、产业兼容、优势互补、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新型农业产业体系。

1、改进领导方式。各级领导应深入农村基层了解农业发展状况,从拓展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确保农产品保障供给、农业环境安全出发,加快要素配置方式、农业产业形态、农业经营方式、农村发展方式、农民就业方式等“五大”转变,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现代农业产业、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社会管理等“四大”体系建设。

2、衔接三大规划。按照建设“一主三副六组团—5个县城—20个中心镇”为主线的统筹城乡路径,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构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区域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三合一”规划体系,建立“融合式发展,包容性增长”的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关系,加快农业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步伐,促进杭州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选准发展道路。“十二五”我市选择什么样的农业发展道路,必须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越来越强、农产品刚性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对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的实际出发,坚持走现代工业武装、现代科技保障、现代信息引领、现代理念经营、现代农民管理,集生产、生活、生态、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发展道路,大力发展与大都市地位相匹配的高新设施农业、大型物流农业和总部农业经济。

4、发展全价农业。我市由于农业资源短缺,生产封闭、功能单一、污染浪费严重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按照“全价利用,跨界发展”思路,发展跨产业、多功能、可循环利用的全价农业。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大力培育现代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服务农业,通过引进新技术,培育药用、保健、养颜、文化创意等多功能农产品,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5、挖掘内部潜力。“十二五”我市应以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为重点,推进平面农业向立体农业转变,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各地应加快复合生态型农业生产系统建设,优先发展节地、节水、节种、节肥农业,构建不同产品交换利用和农业内部、企业内部、家庭内部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积极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

6、打造农业旗舰。依托省会城市和地处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精品农业、总部农业、设施农业,健全“一体两翼”现代都市农业块状结构,建立现代农业综合体,打造以萧山传化农业科技示范区、中国花木城、新农都物流、农业总部大厦和余杭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高新农业示范园区、森禾种业、新迪国际、三农大厦为代表的“农业杭州大厦”,带动西部五县(市)产业发展。

7、坚持以人为本。“十二五”我市必须加快推进县城、中心镇建设,增强城镇集聚功能和辐射能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引导农民向城镇、工业向园区集中。通过减少农民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推动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培育拥有土地流转金、薪金、房租金、养老金、集体股金和转移性收入的“六金”农民,按照“同一城镇同一待遇”的方向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多层次、复合型的产业体系,涉及食物保障、原料供给、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市场服务等多个产业。我市必须按照“确保全市粮食、蔬菜应急自给能力,彰显杭州农业比较优势”要求,编制农业产业布局规划,推进农业功能区和优特农业产业带建设,构建“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文化创意农业,拉长农业产业链,开发农产品功能,增强农业竞争能力,整体提升农业比较效益。

1、编制农业产业规划。以保证“米袋子”、“菜篮子”安全为重点,编制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划定230万亩粮田保护范围,建设83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10万亩市级蔬菜(叶菜)基地,分类制订建设标准,明确各功能区四至。以规划形式确定各类应保护、发展的农业生产功能区,避免农业生产设施因城市和工业的无序扩张而屡拆屡建,稳定现有农产品应急自给能力。以工业的理念和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加快推进农业功能区建设,按照每个县(市)、乡镇不少于一个的要求,分别建立现代农业综合园区、现代农业特色园区。同时,应在确保现有粮食、蔬菜生产能力前提下,鼓励多种经营,发展高效农业,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带品位,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按照城市、平原、山区“三个”都市农业圈层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农业专业化、产业化、标准化、科技化、组织化程度。分层建立农业功能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立体农业、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加强农产品标准建设,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创建具有国际国内知名度的杭产农产品品牌。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对接,利用农业的多功能性延长产业链,做精做细优势特色产业。

3、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市、县、乡、村四级农业技术推广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实施新型农民培训计划,继续选派优秀科技人员到农村开展对口科技服务,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推行农民技能培训“双证制”、大中型农业企业“农民上岗证”制度,壮大乡村农民生产大师、经营大师和农技人员队伍。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进研发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良种繁育、病虫防治、配方施肥、土壤改良、生态养殖、节水灌溉等技术,加快现代农业技术向基层扩散。

4、健全农业安全体系。以动植物疫病防治、山塘水库除险加固为重点,加强农业安全体系建设。构建市、县两级重大动植物疫病预警控制体系,建成90个标准化诊疗服务站(所)、50个规范化动物检疫申报点,实现规模养殖场免疫率100%目标。强化省际产销联防,全面建设动物防疫冷链,大力推广100万亩水稻病虫害防治、30万亩经济作物绿色防控技术,积极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完成899座山塘水库除险加固,治理50条小流域、加固300公里主要堤防,提高防洪避灾能力。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50平方公里,畅通农田排灌系统。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提高现代农业防灾标准。

(三)合理配置城乡资源要素。由于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公共资源、公共产品配置制度,大量农村资源流向城市,大宗农产品价格常受政策干预,导致农业基础差、积累能力弱。杭州尽管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农业发展基础依然薄弱,仍难依靠自身力量完成产业转型升级。因此,“十二五”我市必须在市、县两级政府主导下,加快调整农业生产关系,进一步深化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按照“造血为主,输血兼顾”办法,合理配置城乡资源,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

1、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市、县两级政府都必须以建设现代都市农业为目标,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将隐含在“支农资金”中的其它公益设施项目剔除出去,增加“支农资金”含金量,全面落实中央支农政策要求,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重点解决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农机(技)推广、种子种苗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等重要环节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四两拨千斤”作用。

2、建立耕地补偿制度。为切实保护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蔬菜应急自给能力,合理划定需要基本农田永久保护区,应在市财政一次性投入后再从上年土地出让金中切出1%的收益扩充基金,建立耕地补偿机制,鼓励农民和工商资本从事和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每年根据各地农户实际拥有的耕地面积、农业企业实际经营的耕种面积,由市、县两级政府按“一比一配套”办法分别实行政府直补政策,进一步激发农业生产经营者保护耕地、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

3、推进农村“三资”改革。我市应在全市范围内推进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全额折股量化的综合性股份制改革,转变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方式。以村级集体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三合一”模式,组建以资产为纽带的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允许农村“三资”股权以继承、赠予或转让等方式依法流转。同时,按照“依据法律、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公平公正”原则,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界定行为,切实维护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形成“以制度管权、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的现代集体“三制”管理新格局。

4、建立城乡互补关系。实施“以城带乡、以东带西”战略,建立新老城区与五县(市)资源要素互通有无、经济发展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开辟能跨越城乡地域空间、不同产业的生产要素流通渠道。从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资源利用价值、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出发,加快实施“退二进三”战略,鼓励金融机构开辟农村市场、创新服务产品,扭转生产要素由乡向城流动为主的被动局面,让更多的资金、更好的技术流向农村,缓解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投融资瓶颈问题。以“推动生态建设、加快产业发展、改善农村民生”为重点,创新新一轮“联乡结村”帮扶机制,振兴县域经济,推动农业发展。

(四)更新传统农业产业形态。根据我市农业资源禀赋特点,按照“变使用农业为全价农业”的总体要求转变农业产业形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成果应用,走以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文化创意农业为主要形态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之路,推进农业功能区建设,拉长农业产业链,推动传统农业向高层次的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升级。

1、发展现代设施农业。鼓励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根据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要求,运用现代科技、现代新设备和现代管理方法,发展机械化、自动化以及资金、技术相对密集的现代设施农业,按照工业园区建设的标准加快农业功能区建设。全市应在2015年建成500个设施农业配套项目,建成50个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认真贯彻国土资源部与农业部联合下发的国土自发〔2010〕155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完善现代设施农用地政策,优化作物种植结构和地区耕作结构,为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设施用地,支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经营管理,提升产业档次,提高产能质量,尽快将我市农业从靠天吃饭的困境中解放出来。

2、培育现代立体农业。立体农业是同一空间将种植业、畜牧业与加工业有机组合在一起的综合生产经营模式,是实现低碳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能、提升品质、改良土壤、降低污染,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市应从发展生态养殖入手,倡导农业多元共生模式,建设高科技、多层次农业车间,发展水田、旱地、林地、水面、庭院等多形式立体农业,推广多物种共栖、多层配置、多级质能循环利用的立体种养模式和配套技术,促进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不同生产环节的合理组合,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市农业资源的利用率。

3、做强名优特色农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六大”优势产业、“五大”特色产业。以萧山、余杭为两翼,稳定蔬菜、水产基地种养面积,借助特有的资源禀赋、经济实力与人才优势,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功能区建设。以五县(市)为一体,利用立体气候资源发展山区生态特色农业,培育高山蔬菜、高山瓜果产业,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利用杭州种质资源优势,挖掘“绿色财富”,大力发展珍贵苗木产业,引导发展珍贵树种基地5万亩,积极打造“绿色银行”,为在“十二五”实现优势特色产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65%的目标打下扎实基础。

4、构建全价农业体系。“十二五”我市应制订积极的激励政策,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科研机构发展全价农业,建立产业跨界发展、资源永续利用、区域互相联动、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全价农业体系。一要建设规模型农业功能区,培育具有共生关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群,形成“产、加、销”一体产业链,充分挖掘农产品食物营养、工业原料、就业增收、生态保障功能。二要拓展农业产业外延,根据村镇规划和产业布局,利用传统农耕文化和浓郁乡村风情建设“风情小镇”,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服务经济。三要以组织实施以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废弃物再生工程,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变废为宝,净化生态环境。

(五)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由于以农户为单元的经营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化、机械化、科技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分散经营的农户不仅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相互之间难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而且直接影响政策支农效益与企业带动作用发挥。因此,未来的杭州农业应从实际出发,构建与我市大都市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1、培育新型农业主体。以农民素质教育为基础、农民合作组织建设为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为方向,通过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与管理者水平、鼓励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等举措,发展新型生产经营主体。落实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政策,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组建同类产业联合发展体、跨区域行业协会,实现种子种苗、培肥防治、生产加工、产品标准、对外营销“五统一”,在产业提升中壮大农业主体。2015年末,全市将累计建立600家农业龙头企业、200个市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农户引领到农业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轨道上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与农产品竞争实力。

2、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支持建立多元化、社会化农业服务组织,大力发展农业科研、技术推广、生产服务产业。依托在杭农业科研院所,鼓励农业科技机构进驻农业科技园区,帮助企业提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着力打造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变模仿型产品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型产品,进一步提升杭产农产品的产品价值与市场竞争优势。改革县乡农技推广服务管理体制,支持发展自负盈亏的区域性农技推广服务组织,提升杭产农产品科技含量。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民间力量组建“代耕、代种、代管、代收”模式的农业生产全程服务组织,帮助离土不离乡的农民解决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3、发展农业总部经济。我市农业发展虽然人才、技术、信息、资金优势相对明显,但是,由于受发展空间制约与劳动力价格因素影响,农业企业在当地获取资源的成本相对较高,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必须走“内部挖潜、外部拓展”道路。“十二五”期间,市、县两级政府应在加快发展本土农业的同时,以创新农业技术、创建杭产农产品品牌为抓手,制订积极的“农业基地外移”扶持政策,为他们到市外、省外乃至国外建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基地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农业企业在本市设立“农业总部”,借用外地资源发展总部经济,提升杭州农业,抢占现代农业发展的制高点。

4、打造农业物流之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流通信息化标准建设,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以萧山、余杭为“两翼”,利用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再建2个在华东乃至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多功能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充分发挥城区农业在全市的领头雁作用。以五县(市)为“一体”,利用优特农产品相对集中优势,再建立一批规模中等、服务当地、连接城区、带动周边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按照满足农产品应急自给要求,联合国内粮油主产区和杭州周边县(市)就近建设大宗农产品仓储基地,积极应对气象灾害给我市农产品供应可能带来的冲击。

(六)选择城乡互动发展模式。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农村发展一般采用非城又非乡模式,具有现代农业生产功能与居住、娱乐、工业、自然保护等功能兼而有之的特征,但在确定具体模式时又往往因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多方面的差异而不尽相同。“十二五”我市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推进,差异发展”原则,组织编制互为一体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规划,确定未来需要撤并、保留、扩容的乡(镇)村,合理选择适应自身发展的模式,推动农业资源向企业集中、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1、大项目带动模式。近年来,我市地处城郊结合部与县城周边的农村,已经成为推进城镇化的前沿阵地,不仅开展了大规模的撤村建居工作,而且也引进了一批较大的建设项目,但是,毕竟数量有限、变化不快。为让城郊农村能够率先融入城镇,各级政府必须因地制宜指导选择发展模式,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帮助城郊农村引进城市建设项目,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土地补偿费、10%留用地政策,加快城郊、县城周边农村新社区建设,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服务业和农业总部经济、社区物业经济发展。对一时无法引进大项目的已经撤村建居单位,也应积极引导他们向高层次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为城镇化推进后及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奠定扎实基础。

2、中心镇扩容模式。中心镇建设对农民转移、农村发展意义重大,符合中国国情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十二五”我市应按照2015年末在五县(市)建设20个人口规模2万以上小城市的要求合理编制规划,确定村镇布局、产业发展导向与小城市人口来源。通过承包地换城镇社保、宅基地换城镇住房、集体资产换股权的“三置换”方式,整合农业资源,促进城乡互动。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依托优势特色农业和当地主打农产品发展农产品集散中心,充分发挥小城市对周边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3、中心村建设模式。以培育153个县域中心村为重点,按照“人口居住与公共服务向中心村集聚,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分离”原则,重新调整村镇建设规划,制订积极的扶持政策,加快中心村建设进程。各地应积极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计划,认真开展村庄整治与土地复垦工作,允许“零存整取”鼓励积极性。新增非农建设用地指标优先满足土地复垦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支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市、县、镇三级政府调剂使用其余新增非农建设用地指标,应按市场价值制订用地指标收购价格,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4、特色村改造模式。按照“规划先行、产业支撑”要求,抓紧编制特色村空间布局与产业发展规划,打造具有当地农居文化、产业特色的新农村。平原区农村除古村落保护外,必须坚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原则,通过集中兴建住宅小区方式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建设现代粮食、蔬菜功能区腾出更多的空间,进一步提高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山区农村应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因地制宜推进村庄整治,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自然资源和农耕文化,大力发展高山瓜果蔬菜、珍贵林木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村。

(七)拓宽农民转移就业渠道。农民转移就业对于解决一揽子农民增收、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作用十分明显,是构建我市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牛鼻子”工程。各级政府应围绕“十二五”期间转移农村劳动力20万人、实现农民人均年收入2万元的发展目标,通过加快城镇化建设,构筑农村就业平台,分层次、多渠道促进农民转移就业,进一步加快我市农民市民化进程。

1、依托城镇转移农村人口。充分利用县城、中心镇与农村地相邻、习相近、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优势,鼓励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向周边城镇转移。一要打破城乡壁垒,加快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弱化直至消除城市居民所享有的种种特权,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二要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推行土地股份制改革,鼓励农户放弃承包地、宅基地,让更多的农民彻底转移到城镇安家落户、就业创业,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三要做大做强县城、中心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农业联系紧密的农产品加工业和三产服务业,适度发展中心镇房地产业。四要按照中等城市与小城市的标准完善县城、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尽量满足农民转移、城镇扩容需要,充分发挥城镇应有的集聚效应。

2、扩大农业内部就业容量。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产条件,加快转变我市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一要充分调整支农政策,大幅度增加对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优特农业,加大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力度,提高农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实力,促进杭州农业的健康发展。三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把市场和农户连接起来,推动农业产业向多领域、高层次发展,形成农业产业“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新格局,扩大农业内部劳动力市场需求。

3、建立充分就业推进机制。以五县(市)为重点,大力推进“充分就业村”创建活动,健全农民素质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机制,缓解我市农村剩余劳力就业压力。全面实行农民再就业免费业培训制度,采取综合性素质教育与订单式技能培训相结合办法,培育新型农民,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制订激励政策,鼓励各类企业优先招收农村“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通过创建再就业基地、兴办服务实体等方式开发就业岗位,搭建农民就业创业创造平台,着力解决农村“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问题。通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社区开发适应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公益性和勤杂工岗位,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以农民转移就业为抓手,综合解决农民增收、农民社保问题,促进城乡和谐进步。

4、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市、县、中心镇、村(社)一体化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城乡社会保障机制。“十二五”我市应在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失地农民保障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按照“公共资源共享”原则,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新制度,构建四级农村劳动就业服务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帮助农民穿针引线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劳动用工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守法诚信的劳动关系,加强进城务工人员劳动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切实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带动农村人口转移,通过减少农民开创我市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局面

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科技入户+新合作结构

——关注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农民转型

  1月2日,全市召开“三新”突破年动员大会,出台了《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三新”突破年工作的意见》及相关保证措施。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文件提出,以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基地、产业带和建立现代农业发展机制为重点,以城乡统筹、促进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为着力点,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努力实现现代农业新突破。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市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为我市农民向城镇转移创造了条件。在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和“三大工程”,努力实现“三新”新突破的新进程中,大部分的农民将被转移到二三产业,还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如何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求,不断提升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技术能力,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本期半月谈就此话题到有关区(市)县进行了实地了解。

  访谈篇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采访人物:市农委(农工办)副主任鞠石

  成都日报:2006年,我市在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提高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能力?

  鞠石: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市一直重视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2006年,市委、市政府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纳入为民办实事的目标之一。效果是很明显的,比如在彭州市濛阳镇进行的优质稻技术推广,水稻亩产从510公斤提高到788公斤,农民每亩可增收200多元以上。

  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我市与龙头企业联手进行了养猪等针对性培训;重点开展了专业户的培训,“科技入户”工作在全市铺开,培训的主体是30岁—50岁的农民。农民从“要我培训”转变为“我要培训”。结合全市的农业产业布局调整,对农民进行农业产业化项目所需的技术培训。为提高农技人员服务农业的水平,我市对乡镇农经站的农技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

  成都日报:2007年,我市农业培训有哪些新举措?

  鞠石:随着“三个集中”和“三大工程”的统筹推进,我市在农业科技创新上也在不断突破。今年,我市将整合市农科一所、二所的功能,加大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的力度。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市将继续加大对农技人员知识更新的力度。2007年,我市将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深入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和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拟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0万人次以上,培育新增农民科技示范户2000户。

  数据

  2006年,我市培育农业科技入户示范户7257户,带动农户14.2万户。建设的邛崃“绿色食品加工园区”、金堂“泰国农产品加工园区”、郫县“川菜产业基地”、蒲江“农产品加工园区”、新津“台湾农民创业园区”等农业产业化经营园区,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创造了条件。

  案例篇

  亮点1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新合作结构

  崇州:经济人牵手农户

  新闻背景

  2006年,全省同行业中的“单打冠军”丰丰鸭业在崇州工业集中发展区落户,而基地留在了原来的王场镇。为促进合作社之间的强强联合,崇州市有关部门牵线,丰丰鸭业与四川省示范专合组织崇州市绿之源禽业合作社开展了新合作。两个大的“经济人”依托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新合作结构,带领更多的种植户闯市常

  牵头人王文松:“上下游”一起运作

  王文松是崇州市有名的养鸭专业户。2003年,他牵头组织在白头镇三洞村成立绿之源禽业合作社,与村里农户签订了种鸭饲养合同,农户生产的种蛋由他全部收购。为扩大销售面,王文松自己出钱,把村里的养鸭情况、鸭苗情况制作成网页,实现了足不出户在网上销售鸭苗。

  2006年,绿之源禽业合作社增加到了1000多户。合作社在不断壮大,下游产品需要大量外销,如何开拓新的市场,吸引有市场渠道的股东加入,带领更多的村民闯市场?和合作社成员经过多次商量,王文松决定成立天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生态、绿色的禽类产品。四个大股东,其余的都是小股东,生产的是白条鹅。入股后,原来合作社里的养殖户可以按股分红。如果公司年利润超过20%,将提取1%,返给合作社的养殖户。

  绿之源禽业合作社不断做大,去年底,丰丰伸出了“橄榄枝”。丰丰在申请成都市农业产业化的有关项目时,将绿之源视为了自己的养殖示范基地,并将合作事项写进了项目书。

  受益者刘广恒 :从亏损到两头获利

  王场镇农民刘广恒以前养猪,由于市场行情不稳定,有一年损失了20多万元。2004年后,他加入了丰丰公司养鸭合作社,每年交风险基金500元,而得到的回报是市场行情低时,丰丰公司按保护价收购,公司还负责他的技术支持,一个月出栏五六万只鸭子,年利润10多万元。刘广恒向丰丰购买种苗时,也购买绿之源禽业的种蛋。“如果丰丰与绿之源加强合作,我两头都可以得利。”

  亮点2

  农户需求型农技推广机制

  彭州:农技员按需下田

  新闻背景

  2005年,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在彭州市启动了农户需求型农技推广机制研究示范工作,目的是通过探索全新的技术推广服务机制,得出未来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机制改革的成本,以及政府、私人与农村专合组织在未来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的角色。服务方式从原来的单纯自上而下的推广方式变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农户参与,农技人员面对农户的需求,有问必答,有求必应。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农户需求型农技推广机制研究示范工作成果已经在彭州市10个片区站的42位片区站人员中全面推行。

  军乐镇朝阳村是彭州市有名的无公害韭黄、大葱生产基地。从2005年开始,项目机构将该村确定为联系村,不仅专家、农技员下乡来服务了,还培养出来村里的一批土专家。新的推广方式中,技术推广员由指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和协调者。

  农技员代秀蓉:工作地点搬到蔬菜基地

  “我能解决的,就自己动手;解决不了的,就请省农科院的专家来指导。”代秀蓉是邛崃市农发局农技员,专门负责军乐镇的农技推广与服务。

  过去,代秀蓉除了农技推广,还要协助军乐镇镇干部负责日常事务,农技推广的时间仅占她工作时间的20%。这样“一心二用”后,下田的机会少得很,要推广某项技术,只能通知村社干部和极少部分示范户开会,进行“填鸭式”培训。她还记得,以前自己也给农民培训,由于只求完成培训任务,内容不合农民的胃口,一些农民培训时摆龙门阵、打瞌睡,培训下来一问三不知。“原因就在于实用性差。”

  现在,代秀蓉的办公室“搬”到了田间地头.针对农户需求的多样性,她的工作从主要负责大田作物的技术服务扩展到农业生产的多个环节。服务的态度好不好,也要受农民监督。去年,几个半信半疑的村民就按照便民卡上的联系方式给她打电话,看她好久下来服务。令村民吃惊的是,半个小时她就赶到了现常

  受益者肖长顺:从传统农民到科技示范户

  “农技员代秀蓉把技术送上门,我再把培训送给农户。”2006年3月,彭州市军乐镇朝阳村的农民肖长顺有了一个新身份:科技示范户。他要配合代秀蓉指导村里20多户农户进行科技栽培。去年6月,村里的韭菜出现了灰霉病,他打电话找到代秀蓉。代秀蓉当天及时赶到,分析病因后决定向蔬菜专家求助。懂得了“窍门”,肖长顺去给村民示范。结果村里每亩韭菜挽回了五六千元的损失。

  亮点3

  “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规模经营模式

  邛崃:农民走进生产车间

  新闻背景

  2006年,邛崃市固驿镇仁寿村,村集体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合办公司,发展优质粮食集体化、集约化经营。2006年,邛崃市通过土地集中规模经营,推进了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民在获得土地流转收益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分红、务工或经商等拓宽收入渠道,而农民“离土”转移就业又为稳步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创造了条件。这一年,邛崃有5万人变为了农业产业工人。

  受益者刘树清:从农民到农业工人

  50多岁的刘树清是邛崃市固驿镇仁寿村8组村民。仁寿村是个平原村,过去村民为避免土地抛荒,不少村民倒贴钱到处求人请人代种田地。2006年,仁寿村以规模化经营为核心,采劝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规模经营的模式,村民把田交给公司,每年收取不少的租金,此外还能种自己的田,挣公司的钱。

  刘树清就是洗脚上田当农业工人中的一个。去年4月,他参加了邛崃市农发局组织的实用菌培训,5月,他开始进了国田公司。一个月工资七八百元,老伴也在国田公司当农业工人。刘树清以前当过生产队队长,公司请他帮助管理十几个种植食用菌的工人。

  “过去,每年我要愁11亩田种什么;现在,土地流转出去了,一家六口人都离开了土地当上了工人,全家一年的收入6万元,比去年多增收了2万多元。”

  本报记者 陈伟 徐莉丽

  (成都日报)

论我国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实现途径

发表日期:2007年9月29日  出处:中国农经信息网  作者:段进朋 李 冬  本页面已被访问 446 次
  [内容提要]实现农业企业化经营,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我国现有条件下,由于农业融资不畅、小农生产方式阻碍分工、剩余劳动力难寻出路、路径依赖作用和小农意识刚性等方面的原因,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实现途径不可能是自发的。因此,实现农业企业化经营,只能走政府扶持企业、企业扶持农户的路子。只有政府扶持企业,才能引导资金流向农业生产,才能突破路径依赖的瓶颈,才能使企业有效地扶持农户,才能打破劳动力转移在宏观上的胶着状态,从而尽快实现农业的企业化经营。
  [关键词]农业企业化经营,政府扶持企业,企业扶持农户
  一、实现我国农业企业化经营的意义
  实现农业企业化经营是解决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矛盾的重要途径。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是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与现代化的大农业相比,小农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在工业极端落后、市场经济还处于萌芽的时期,采用以“户”为基本单位的分散式生产经营组织制度无疑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力状况,有利于恢复农业生产力,解决庞大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但是,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这种小农生产方式就会与大市场发生矛盾,细碎分割的耕地和极度分散的组织制度就难以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农业企业化能够直接打破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它遵循商品经济规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直接的经营目标,通过各种手段,尽量降低农业生产中的成本和费用,使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农业企业化经营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资本化运作挖掘和充分利用农业潜在生产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多次谈到,自然生产力、科技生产力以及由分工协作所产生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但只有这些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生产力。也就是说,按照市场经济方式来运用这些生产力,它们才能形成一种巨大的力量。马克思说:“……由协作和分工产生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这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用于生产过程的自然力,如蒸汽、水等,也不费分文。”“因为劳动的社会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另一方面又因为工人在他的劳动本身属于资本以前,不能发挥这种生产力,所以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好像是资本天然具有的生产力,是资本内在的生产力。”农业企业化经营遵循市场化原则,通过资本化运作,让科技生产力、自然生产力和分工协作生产力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被重复利用和不断聚积起来,并在市场机制运行过程中形成良性互动,促进我国农业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为我国实现城市化和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第二,降低成本、节约费用。首先,农业企业可以通过经营的多样化,尽可能地减少劳动力、劳动辅助手段的开支,在不同的季节内尽可能地保持相同规模的生产。可以将那些在时间上能相互补充的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结合在一起,即一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劳动低峰期能被另一种利用方式的劳动高峰期所填补,这样就可以以最少的劳动耗费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其次,农业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能最大限度地分摊固定设备和采用科学技术的成本费用,直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最后,农业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市场组织的替代,减少了农业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要素)所有者之间讨价还价的交易费用。农业企业通过分工与协作,可大大减少小农户在购买生产资料和销售产品时,单个农户与市场进行交易时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节约交易费用。
  第三,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首先,农业企业化经营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点,它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打破农村经济封闭、半封闭状态,促使农业生产逐步走向社会化,生产要素得以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和重新配置,有效地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其次,通过将土地流转集中实现规模经济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土壤及气候的考察,进行最适宜的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充分发挥稀缺土地资源的效用。再次,农业企业化经营,由于企业内部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生产,形成了大量的对各种特定用途劳动力的规模需求,可以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系统培训和有效利用。而且,随着农业企业化经营的逐步推进,农业高科技产业和农业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可大大增强农业的就业吸纳能力,避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被锁定在土地上而造成的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最后,农业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水平。农业企业在逐步壮大经济实力的同时,又为高新技术的开发、引进和应用创造了条件。这样,通过技术创新,促进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资料等生产要素充分而高效地投入农业企业,并形成最佳要素组合,提高农业经济的整体效应。
  第四,有利于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和我国城市化水平。当今,农业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一批有远见的农业企业家开始实行对农业的全方位服务,即以生产资料供应为主的产前服务、以技术指导及水电供应为主的产中服务、以农产品运销、储藏、加工为主的产后服务;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要素的重组,落后的小生产管理模式被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取代,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劳动管理日趋规范,加速了农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由于农业企业化经营大大促进了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农业所需劳动力必将呈下降态势,剩余的劳动力必将转移到大中城市或农村集镇,独立、稳定地从事非农产业,这就必然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二、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实现途径不可能是自发的
  (一)银行商业化改革与农户资金需求高度分散之间的矛盾阻碍着农村的融资
    在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进程中,银行的商业化体制改革要求银行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实施经营行为,从金融部门看这当然无可厚非,但从我国农村发展的需求看则另当别论。农户的资金需求一般具有分散化、小额化、周期长、风险高和不易监督的特点,银行如对农户贷款,利润就比较低,这就导致了资金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不对称。此外,农户缺少资产抵押条件,即使可以用土地抵押,银行也难以收回这种隐含农民社会保障的抵押品。因此,商业化的正规金融机构是不可能适应农户由于高度分散并且兼业经营而提出的资金信用需求的,市场化取向的银行商业化改革必然要求其退出农业。从近几年对农户的整体调查情况来看,农户的存款增长幅度大于其贷款的增长幅度,因此有大量资金从农村流出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另外,农村金融组织及其服务与农业企业化经营的需求相距甚远。农村资金的短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小农生产方式的根深蒂固严重制约着农业分工的深化和发展
  小农生产方式是一种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家庭劳动为依托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式,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作为旧社会经济的遗迹,小农生产方式具有长久性和延续性。现在由于小农生产体系和小手工生产者分散于全国各地,特别是在民族聚居的边远地区和整个西部地区仍旧顽强地存在着,或者只处于缓慢的解体之中。所以,小农生产方式的运作和经营方式对当代的我国农业仍具有深远的影响。有着几千年传统的小农经济历史,目前仍未完全摆脱传统小农经济基础“纠缠”的中国农业,正处于一种低层次均衡的锁定状态。
  (三)农业剩余劳动力难以寻求出路
  由于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多与土地资源过少的矛盾极其明显,农业企业化过程的进展情况受非农产业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速度的严重制约。1980~2004年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已把约2.5亿传统农民转变成了职业工人,但据统计,我国目前至少有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亟需转移,而且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估计,今后平均每年还将新增600万。而另一方面,在目前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数量有限,始终在1亿左右徘徊。究其原因,首先,随着国企改革不断释放大量冗员以及资本和技术加速替代劳动的趋势,城市劳动力从总量上讲严重地供过于求,就业压力很大。其次,农村劳动力素质比较低,就业面十分狭窄。再次,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低,基础设施大大落后于生产和生活的发展,矛盾十分尖锐,因而二、三产业难以分享聚集效应,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最后,传统的户籍制度、现行的土地流转制度和落后的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性制约,提高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严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转移。
  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已进入了胶着状态,安置大量劳动力的新途径只能依靠政府探索和开辟,靠离开土地的农民自己寻求出路将会是一个异常缓慢和混乱的过程。
  (四)路径依赖作用明显
  与其他任何制度创新一样,推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路径依赖”问题。制度变迁可能进入一种具有适应性的有效制度演进轨迹,从而引致长期的经济增长,形成良性循环(诺思路径依赖1),也可能被无效的现有制度的自我强化机制锁定,阻碍生产的发展,并产生一些与现有制度共存共荣,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加强这种无效制度的组织和利益集团,因而陷入恶性循环(诺思路径依赖Ⅱ)。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制度变迁使初步摆脱计划经济束缚和人身依附的农民具有了一定的生产经营权,因制度变迁爆发出了极大的生产热情和积极性。农业有不少新制度供给,但是这些新制度供给受初始制度的影响,带有明显的旧制度痕迹,而且,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政策和制度的沉淀,已经产生了具有相当规模和牢固的社会地位的既得利益集团。正如前文所述,农业企业化经营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增长的有效制度。如果能成功地推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就能把我国农业制度变迁引入诺思路径依赖I的轨迹中去。但是这种农业生产组织制度变革难免触犯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他们会动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凭借其优势地位,设法阻挠新制度的推行,这势必对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实施形成巨大阻力。
  (五)农业企业化经营不可能完全由农户自觉来实现
  尽管小农意识中具有勤奋、善良、忠厚以及精耕细作等积极的一面,但是传统小农意识也有消极的一面,如“知足常乐”、趋同守旧、互不合作和怕担风险等,这与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开放、进取、竞争等意识是格格不入的。而这些消极思想总要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致使农业生产按照小农的惯性思维继续着落后保守的自然经济。要在短时期内改变我国农民祖祖辈辈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难度极大。没有外界压力或动力,农户不可能自己萌发出突破现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想法。作为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改革主体,基层农户变迁力量弱,且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与制度意识刚性又决定了制度改革难以攻破现有制度的核心,具有不彻底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方式。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农业改革过程中,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不断交替更迭,但是强制性制度供给的力度和范围都不够,当前必须促进农业从诱致性制度变迁向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转变,才能尽快推行农业企业化经营。一是因为当前的农业制度创新已从外围进入了核心,农业企业化是对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单靠农民的自发摸索难以突破制度瓶颈。二是改革已到了整体调整的阶段,农业企业化的实现涉及不同区域和诸多行业,政府必须对改革做出整体规划,统一布置才可能实现农业企业化经营,将农业制度变迁引向诺思路径依赖,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三、我国农业企业化的实现途径只能走政府扶持企业、企业扶持农户的路子
  在农业企业化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存在上述的种种障碍,尤其是存在制度瓶颈问题,我们不能依赖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来扫清障碍,也不能靠农民自己实现经济组织的制度创新,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是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自觉运用。我国政府应当把农业制度建设提高到作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的一个基础手段的高度来认识,及时有效地运用既有的强大的政治资源和各种社会管理资源,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重塑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推进强制性制度变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农村经济活动中的企业化经营和资本化运作的进程。因此,实现我国农业企业化经营,就要走政府扶持企业、企业扶持农户的路子。所谓政府扶持企业是指政府要对投资于农业部门的企业给予优惠的政策,如一定时期内税收的减免、低息甚至贴息的长期贷款、特定项目的补贴等。所谓企业扶持农户是指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将一定规模的投资专用于扶持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
  (一)只有政府扶持企业,才能使资金愿意流向农业
  为尽快扭转农村资金外流的局面,政府要进一步改革农村金融组织,以改变目前远不适应农业企业化发展需求的局面。农村金融组织在贷款方面同等对待农业企业与工业企业或乡镇企业,甚至提供条件更加优惠的贷款,如低息、无息甚至贴息的长期贷款。农业银行、农业开发银行、农村信用社应开列农业企业贷款专项资金项目,再加上扶贫基金贷款、农业开发项目贷款等,积极支持农业企业发展。支持有市场前景的科技型、外向型农业企业的东西部合作,支持粮食生产,支持商品粮基地和农产品基地建设,支持生态工程建设,支持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以及农村人才工程建设。积极发展农村各类基于市场机制的、受法律制约的、规范的金融组织,加强竞争和专业化分工,以满足不同需求,包括从全面服务的银行到为农村工业、农业企业服务的专业银行,再到小额信贷机构。这样,投资农业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又有政府提供保障,且资金来源便利,自然会吸引大量资金流向农业企业。
  (二)只有政府扶持企业,才能突破路径依赖的瓶颈,打破锁定状态
  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我国当前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根据路径依赖的原理,我国的农业生产很可能被无效的现有制度的自我强化机制锁定。既得利益集团掌握着强大的权势,为了自己的利益会想方设法强化这种无效制度,阻挠有损其利益的制度创新。单凭基层农户和农业企业的微薄力量,是无法与其抗衡并冲破这种阻力的。只有依靠政府的力量,运用既有的强大的政治资源推行强制性制度变迁,使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才可能克服既得利益集团设置的障碍,突破路径依赖,从而使农业企业化经营这种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农业生产组织制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通过资本化运作,将农业生产中的潜在的自然生产力、科技生产力和分工协作产生的生产力逐步挖掘并释放出来。
  (三)只有政府扶持企业,才能使企业有效地扶持农户
  为引导企业积极投资于农业并有效扶持农户,首先,政府必须对投资于农业部门的企业给予优惠的政策,给企业一个更广阔的扶持农户的空间。具体措施如一定时期内税收和有关费用的减免、低息甚至贴息的长期贷款、特定项目的补贴等。还可采取一些更直接的促进企业扶持农户的方法,如与实际带动农户数挂钩的有条件贷款;或根据扶持农户的数量和产值的多少,按照一定的标准从政府那里获取相应的赞助或补贴等。其次,政府为企业有效扶持农户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增加对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最后,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优化农村人力资源储备,为企业有效扶持农户提供便利。这样才能使政府扶持企业与企业扶持农户相得益彰,才能使农户以最恰当的定位、最快的速度进入市场。
  (四)只有政府扶持企业,才能有效打破劳动力转移在宏观上的胶着状态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出现了滞缓的现象,城市及农业内部都出现了吸纳瓶颈。政府所探索和开辟安置大量劳动力的新途径,就是较快地实现农业企业化经营,进而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从多方面大大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民收入增长了,会产生对服务消费的强大市场需求,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这又能够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此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
  此外,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合理引导下,农业生产由产中分别向产前、产后部门延伸,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从而增强其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这种农业产业内分工,可促进对农业的全方位服务,即以生产资料供应为主的产前服务、以技术指导及水电供应为主的产中服务、以农产品运销、储藏、加工为主的产后服务,从而大大增强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力。有资料显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可容纳的就业人数比例大致为4:2:4。

农区养殖业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

 事件:在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推动下,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巴盟农业持续稳定发展,1985年,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近103.9%,顺利实现了五年翻一番。在第一个翻番实现以后,如何继续稳步前进,提前实现翻两番的奋斗目标?经过各级干部的广泛调研,同时经过专家、科技人员的多方面论证分析,大家得出结论:要继续调整产业结构,把发展养畜业,主要是农区养畜业作为主要战略措施来抓。一场轰轰烈烈的农区“养殖热”迅速在河套大地兴起。

    亲历者:苏福太苏福太是临河市份子地乡新胜五村的农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在市畜牧局的扶持下,迅速养起七十只羊。经过精心放养,1986年,他家已有绵羊163只。苏福太居住的地方自然草片小,他常年累月在渠畔、河沟放牧,回来补饲一部分秸秆、葵花盘、甜菜叶子。他放着的羊又肥又大,谁见谁夸。苏福太的一群羊成了他家八口人的“摇钱树”,他家羊毛、羊皮、羊肉收入一年就有4000余元,苏福太对人说:“现在我认准了一条路,就是要想富,多养羊。”

    记者感言:80年代初期,思想解放的潮流在巴彦淖尔大地涌动,农区养殖就是在那个时代打破旧的传统思维应运而生。在当时人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无论从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建立农业良性循环生态体系来看,还是从加工业、乡镇企业发展夯实基础来看,从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来看,都应该把畜牧业作为再翻番的主攻方向。

    我们从亲历者的话语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当时河套大地养殖业的“举步维艰”:传统的经营方式仍然占据主导,数量畜牧业仍然亟待向商品畜牧业转变,农民缺乏对良种羊的认识。但是,作为里程碑式的河套农业的变革,也使农区养殖业给当时的农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并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农业转型”拉开新篇章

    事件:长期以来,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使巴彦淖尔成为农业大盟,种植业科技水平很高,科技贡献率超过40%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还高10多个百分点,种植业增收潜力很小,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一般占到纯收入的75%以上。

    这种单一的收入结构制约着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长,如何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2002年盟委、行署实施了以种植业为主导型向以养殖业为主导型的转变,具体实行了稳定发展牧区畜牧业,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农区粮、饲草资源优势,切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农区畜牧业的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的目的。据抽样调查显示,当年农民从畜牧业中得到的收入人均比上年同期增长145.17元。

    亲历者:刘二开刘二开是中旗乌加河镇联丰奋斗村的农民。2002年以来坚持走科学养畜、圈舍改造、走商品畜牧业的路子,存栏羊达100多只,改良程度达90%以上,收入达两万余元。在发展畜牧业生产中,他采用了套种、复种牧草的新技术,走上了一条粮多、畜多、肥多的生态农业之路。

    记者感言:一个地区的发展思路决定着这个地区的发展走势。当初盟委、行署第一次实施了以种植业为主导型向以养殖业为主导型的农业转变,可谓是一个明智之举。

    现在,河套农民已经走出传统的经营模式,运用科学的理念指导养殖业,把羊群从圈外“请”到了圈内,并懂得如何科学饲养和提高肉羊的商品率………河套农民已不仅是种地的“好把式”,也在养殖业方面成为佼佼者。

    产业化促进农区养殖业大发展

    事件:2006年巴彦淖尔市出栏肉羊730万只,一跃成为全区最大的肉羊生产、繁育基地。2007年末,全市羊饲养量达到1750万只,出栏羊900万只,临河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肉羊集散地。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累计建设养羊专业户12.4万个,专业村101个,养殖小区77个。农区肉羊养殖、规模育肥、产业化带动以成主导,巴彦淖尔市的肉羊产业发展良好,而且带动了周边地区的育肥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巴彦淖尔为中心的肉羊经济圈。

    亲历者:薛军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近年来,全镇通过发展肉羊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养殖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薛军是当地的一个农民,他告诉记者:“去年,我养了180多只肉羊,通过产业化经营收益达到8万余元,比种地强多了,这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

    记者感言:仅仅几年,巴彦淖尔市的肉羊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已成为巴彦淖尔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民脱贫致富、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新途径。这一切得益于巴彦淖尔市肉羊产业化项目的成功推进。目前,巴彦淖尔市巴美肉羊的培育成功、肉羊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显著提高,“公司+基地+农户”的肉羊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这一切都预示着巴彦淖尔市农区养殖业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转变传统农业发展观,大力推进双循环式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的建议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推进湖南富民强省的建设中,转变传统农业发展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充分合理而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道路,是我省农业实行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用占不到世界5%的耕地,养活了约占全世界22%的人口。但是,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农业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农业生产环境污染及其对人类食物安全所造成的危机。因此,转变传统农业发展观,重视农业健康生产和人类安全就显得十分重要,应该作为我省科学发展的重大对策之一。
  
  转变农业发展观,就是要转变农业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旧观念,树立“资源有限,资源有价”的新观念;转变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片面发展观,树立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全面发展观;转变只追求物质享受的毫无节制的消费观,树立物质享受与精神文明需求相统一的消费新观念。就此,我们建议在我省大力推进双循环式的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并陈述如下:
  
  一、新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任务
  
  二十世纪后期,国际上就针对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等问题,提出了用持续农业去替代传统农业的新农业发展战略。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提出《2000年粮食:转向持续农业全球政策》的报告;198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UNFAO)制定了《持续农业:对农业研究的要求》的文件;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与荷兰政府联合召开的《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提出了《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战略》;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持续农业为各国政府所接受。在国内,国家在“八五”和“九五”农业科技攻关中都把全国六大典型农业区域列为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开展专题研究。1994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21世纪中国环境与发展研讨会》上,把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为21世纪整个国家的战略任务,当然也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
  
  二、我国农业生产将发生的十大转变
  
  人类进入21世纪将面临的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两个支柱产业。21世纪农业科技将在探索农、林、牧、渔和微生物生命活动中取得重大突破,从而使农业在持续、高效、高产、优质等方面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新世纪农业将发生10大转变。这就是:(1)农业将由传统的粗放经营方式向现代集约经营方式转变,从而实现自然经济型农业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型现代农业的转变。(2)农业将由农工分离,城乡脱节的二元经济结构向工农协调、城乡结合的一元化经济转变,从而做到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的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向专业化、一体化的混合经济方向发展。(3)农业将由传统的种养业向农、工、商综合经营转变,实现市场连企业,企业带基地和农户的有效结合,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密切联系起来。(4)农业将由传统粮食观念向现代食物观念转变,强调优化食物结构和广辟食物资源的新观念,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渔业。(5)农业将由传统的种植业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改变传统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建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三元结构,促进草食动物食物、奶制品和豆制品的消费。(6)农业将由传统的仅仅依靠耕地向整个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转变,在充分利用耕地资源的基础上,要特别面向丘陵山地、草地、水面、滩涂和近海资源,开发各种食物资源。(7)农业将由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向现代食品制造业转变,通过对农产品进行系列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8)农业将由传统的分散经营向现代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转变,促进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农业和商业的有机结合,形成多产业环环相扣、互相依存的一体化产业链。(9)农业将由只注重物质投入的资源型产业向既注重物质投入又重视智力投入的知识型产业转变,促进传统农业向持续、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10)农业将由部门分割、行业垄断的封闭低效产业向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市场配置资源的现代化高效产业转变,把现代农业经济运行纳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世界农业科技将取得十大突破性进展
  
  综观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将在下列10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就是:(1)农业生物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例如,培养动、植物新品种,开发生物疫苗和生物肥料以及生长调节剂等生物技术产品,将有重大突破,并将进行产业化生产和应用。(2)农业信息化、农业技术高新化将成为新时期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例如,宇宙农业技术、农业核技术和遥感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研究和应用将取得重大突破。(3)先进的、适用的农业技术集成、组装并大面积推广,将大大促进农业生产领域技术水平的提高。(4)农业科技产业化将形成一大批农业现代企业和企业集团。(5)农业科技将向整个国土资源开发治理和保护开展工作。(6)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电气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7)工厂化农业将成为高效农业的主体。(8)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的节水农业技术将出现革命性变化。(9)发展持续农业技术,逐步改变农业增长方式,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10)主要农业生物基因图谱、基因标定、克隆技术、生物光合作用、生物杂种优势、生物固氮等方面的研究将取得重大突破。
  
  四、生态农业示范园的兴起及其意义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由科技农业园发展而来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院内10多个涉农研究所的100多位专家,讨论在黄淮海地区建立不同类型的科技农业园的构想,随后在山东的禹城和聊城以及河南封丘建立了三个科技农业园,并在实践中对科技农业园的模式、园区结构、内容和管理体制等进行了研究。这一新生事物很快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国家分别在陕西杨陵和湖南马坡岭分别建立北方和南方两个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以后许多省分别建设了一批不同模式和规模的农业科技园。为此,国家科技部曾于2001年9月3日下文,正式批准和承认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分别建立21个农业科技园区(我省望城农业科技示范园即为其中之一)。由于几乎在所有的农业科技园内,都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与系统科学原理为主导的理论基础作指导,把农业科技园的农、林、牧、副、渔连为一体,故不少地方又把这种农业园区称之为生态农业科技园。进入新世纪后,生态旅游业迅速发展,从而对农业科技园的研究和实践又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因此,许多学者认为,新世纪的农业科技园应包括生态农业园、绿色生物园和农业观光园。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不少地方开始建设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和休闲园区。建设得较早的生态观光园有山东的禹西农业观光园,建设得较好的有福建永定“刘老根”生态休闲农庄。但时至今日,真正把生态农业与农业观光融为一体的真正的、有一定规模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尚不多见。
  
  建设双循环式生态农业示范观光园,是要求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获取最佳经济效益为主线,正确运用食物链法则,采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建设一个农、林、牧、渔相结合,融生态农业生产与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形成一个多目标、多功能、多成分、多层次的组合合理、结构有序、开放循环、内外交流、关系协调、能协同发展、具有动态平衡的新型农业生态体系,以期获取最佳经济效益、较大社会影响和相对优化生态平衡的综合效益,从而把园区建成一个种、养、加和产、供、销以及公司联基地、基地联农户和农户联效益,从而达到公司盈利、职工(农民)增收和消费者满意并具有良好声誉的新型农业产业化企业。
  
  因此,建设生态农业园是发展我国持续高效农业的需要。持续高效农业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必由之路,而农业要持续高效发展就要依靠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建立生态农业园有利于在一个特定区域内集中而系统地配合运用现代农业技术,从而更快更好地获取经济效益。为此,国家早在“九五”期间就设立了《持续高效农业技术革新研究与示范》的科技攻关项目,在全国六大生态经济类型区建立持续高效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区,并取得了重大成果。本项目顺应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试图在一个特定的小区域内,通过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探索企业盈利和服务社会的持续高效农业新途径。
  
  建设生态农业园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需要。在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是农产品的质量问题,这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面临更大的困难,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并生产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只有生产出与市场接轨而安全的绿色食品才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生态农业园区内,可以统一规划,调整种养业结构,使用综合治理配套技术,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开展健康食品生产。
  
  建设生态农业园是与国际农业接轨的需要。加入世贸组织(WTO)后,一方面为我国农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但另一方面对我国农业发展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主体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农民,生产方式和手段比较落后,生产与市场经济脱节,农产品上市的标准和品质与国际市场差距较大。在生态农业园区内可以实行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易于实现对农产品的质量控制,有利于与国际市场接轨。
  
  建设生态农业园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需要。与发达国家比,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一直都比较低(平均约为30%左右),尽快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生态农业园,能针对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引进、组装、示范推广国内外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成果,把园区建成农业科技成果集成转化的载体,农业科技信息的辐射源,农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基地。例如,通过林果和农作物优良种苗繁育技术,家畜健康养殖技术和名优果、茶、蔬菜产业化技术以及农产品加工技术等的示范和辐射,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区域农业的新增长点,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建设生态农业园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质量差,农产品加工技术落后,是制约农业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障碍。建设生态农业园,可以用公司已有的微生态制剂和农畜产品加工业为龙头,推动优质水果和水产品等的综合加工利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增值,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建设生态农业园是加快农业生产标准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生态农业园内,对园区进行农业的专业化生产布局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施现代管理,集中投入和开发,形成知识密集、劳动密集的主导产业,加快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建设生态农业园是开发观光休闲农业的需要。近些年来,人们追求山乡野趣,感受幽静的田园风光,品味农家生活已逐渐成为城市居民向往的旅游新时尚,生态农业观光园正是顺应这种新潮流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农业模式,它具有常规农业的所有功能,并叠加了旅游功能,具有开放性,追求景观美化和环境舒适,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促进区域生态平衡和社会文明具有积极意义。
  
  五、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的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获取最佳经济效益为主线,正确运用食物链法则,采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力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建设成一个农、林、牧、渔相结合,融生态农业生产与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区,以期在尽可能短的周期内,尽可能合理地利用园区自然资源,生产出尽可能多而优的绿色农畜产品,并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达到人和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目标,建成一个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拥有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具有现代农业特征的新型农业精品工程。
  
  (二)主要内容
  
  根据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整个园区采用“二四一一”模式进行建设,即把园区分成“两园、四区、一工程、一中心”。两园是生态农业园和生态农业观光园。生态农业园又包括四个子区,即生态林果业区、生态种植业区、生态动物养殖区和生态渔业区;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又包括观光休闲业区和餐饮与住宿业区两个部分;一工程是生物技术工程;一中心是科技培训及管理服务中心。因此,可以把整个园区建设称为“二四一一”工程。
  
  (三)生产模式
  
  整个生态农业园区建设,要以“大农业”为指导思想,运用生态学协调、共生、再循环和能流、物流双流通的原理,采用生态农业平面和垂直设计的方法,把园区建设成一个开放式的双循环生产模式。一是在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以及加工业)生产中,建设一个由农、林、牧、渔组成的四元生态农业模式;二是在园区内建设一个由生态休闲农业及其观光旅游、餐饮服务和专业培训组成的第三产业经营模式。这两个体系,每一个都由多个项目所组成,项目之间均相互关联和循环转化,并相互依赖和促进,实现两个体系内部的双向循环。两个体系之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生态经济杠杆把两个行业之间联系起来,形成供与给,支撑与互动的发展关系,实行生态园的双向开放大循环(图略)。
  
  (四)经营模式
  
  园区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从产前的宏观导向、产中的技术指导到产后的加工增值、产品的统一销售等多个环节,实行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新型生产经营机制。
  
  六、建议单位基本情况及其联系方式
  
  (一)公司简介
  
  湖南中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属于长沙隆平高科技园内的一个从事农业高新科技开发、推广与应用的股份制企业。公司依托于湖南省农科院和中科院有关研究所等单位而专门从事研究与开发微生态制剂及其系列产品和生物肥料等产品,并在农(牧)业生产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公司现拥有固定资产1800万元,职工8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人,管理和市场开发人员20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30人,本科学历18人,研究员和教授12人。公司目前主要进行开发与推广的项目有:⒈畜禽健康养殖技术与微生态制剂系列产品;⒉微生态型饲料预混料;⒊植物健康种植技术与木酶发酵产物制备及其产业化应用;⒋农作物秸秆预处理和生物转化的应用技术;⒌生态健康养殖及其粪便无害化处理和环境净化;⒍新型生物肥料及其系列产品;7.生态农业园及其生态农业系统工程建设;8.绿色农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
  
  公司目前生产的微生态制剂(水剂、粉剂)可应用于畜(猪、牛、羊、特种动物等)、禽(鸡、鸭等)和水产(鱼、虾等)等养殖业;生产的生物有机肥(水剂、粉剂)可应用于水稻、茶叶、蔬菜和果木等种植业。同时,公司还生产与饲料行业配套的活菌制剂、蛋白粉、酶制剂和小肽等。此外,公司有研发、制作微生态制剂的各种生产设备及相关系列生产设施的生产厂一个和生态农业科研开发实验基地一个。公司目前生产的多元微生态制剂经湖南省科技厅(2005年11月)组织的鉴定认为,“多元微生态制剂及其预混料的研究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已完成中试,在湖南大部分省、市、县、乡镇和广西、贵州等省(区)推广应用。
  
  建议人:民革长沙市委经济促进会

华士飞: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天山网讯(记者冯骏报道)2月12日至13日,兵团召开农业工作会议,兵团司令员华士飞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华士飞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为支撑,加快兵团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在新的起点上,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使兵团农业迅速实现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华士飞指出,农业是兵团的基础产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兵团经济的重要支撑,是兵团发展的基础;团场是兵团履行屯垦戍边使命的主要载体,团场职工是兵团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抓好农业和农牧团场工作是兵团工作的大局,是发展兵团事业最重要的基础。

    兵团各级要进一步明确兵团农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要加快建设优质棉花、粮食和特色林果业、畜牧业基地,努力在“十二五”基本建成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要加快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及林果加工业发展,加快以农牧设备制造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发展,促进兵团的新型工业化;要推进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团场二、三产业,促进团场城镇化发展,通过“十二五”的努力,使兵团农业成为领先全国的现代化大农业。

    华士飞强调,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要重视总结、提升、发挥兵团农业组织化程度高、劳动者素质较高、是国有化大农业的突出体制优势,以及规模、科技、装备、管理、农业资源等基础优势。要坚持团场基本经营制度,并结合兵团实际创新发展,在充分尊重职工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团场内部具有经营职能的各类经营主体,通过订单生产、合同收购等形式,使职工生产的各类产品有序地进入加工和流通环节,最终进入市场。要加强团场农业承包管理,坚持以职工承包经营为基础,稳定现有的承包关系和政策,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规范定额承包面积并长期固定,规范签订承包合同并充分体现兵团党委一再强调的“先富职工、分配向职工倾斜、减轻职工负担”的原则。要加强团场土地管理,团场的所有耕地均不得自行改变用途和性质,定额承包地和经营地均不得自行流转,严格贯彻兵团“四条禁令”,严禁擅自开发土地经营或出让,对任何违纪违规,以权谋私、以地谋私的行为,必须追究,一经查实,一定严处。要加强团场产品管理,摒弃设卡堵截的办法,通过坚持市场运作、认真落实政策及加强教育引导来解决产品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处理好一次分配向职工倾斜和二次分配兼顾团场与职工利益的关系,建立健全以丰补歉机制。要切实加强团场职工的管理,明确规定职工的权利和义务,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并进行严格管理,要加快形成新形势下具有兵团特色的劳动管理办法,推动兵团高素质职工队伍建设目标的实现。

    华士飞指出,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兵团上下要围绕实现开门红的目标,在去年农业取得很大成绩的基础上,再动员,再鼓劲,切实抓好今年的农业生产,争取更大丰收。要按照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坚持“稳粮棉,增果畜”的方针,通过结构的战略调整,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要加强推进机采棉的发展,向前端和后端延伸棉花产业链,在此基础上推动产品的集团化经营,真正形成兵团特有的强大的棉花产业优势。

    兵团副司令员孔星隆主持会议并作工作报告。在充分肯定了“十一五”时期兵团农业工作取得的成绩后,孔星隆指出,当前,兵团农业和农牧团场经济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机遇和挑战,兵团各级要明确“十二五”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加快推进兵团农业现代化。要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化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健全公益性服务支撑体系,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改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条件;统筹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深化团场改革,完善基本经营制度。要立足抓早、抓好、抓实,做好今年的农业工作,确保农业在“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兵团各师、院校、部分团场主要领导,兵团机关各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各师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