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美国画大幅山水欣赏:毛泽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27 03:26:30
毛泽东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本条目或章节存有多项争议或问题。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 参考文献需要进行清理,以符合正确的引用、脚注或外部链接格式。自2010年8月起标示本模板。
  • 需要补充更多来源。自2009年10月起标示本模板。
  • 中立性有争议。内容、语调可能带有明显的个人观点或地方色彩。自2010年7月起标示本模板。
  • 准确性有争议。自2010年7月起标示本模板。
建议合并毛主席到本条目或章节。(讨论

跳过字词转换说明

汉漢▼▲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转换。转换内容:
  1. 简体:朝鲜战争;新加坡:韩战;繁體:韓戰;香港:南北韓戰爭;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朝鲜战争
显示↓关闭↑字词转换说明

字词转换是中文维基的一项自动转换,目的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消除繁简、地区词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异,以达到阅读方便。字词转换包括全局转换和手动转换,本说明所使用的标题转换和全文转换技术,都属于手动转换。

如果您想对我们的字词转换系统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或者提交应用面更广的转换(中文维基百科全站乃至MediaWiki软件),或者报告转换系统的错误,请前往Wikipedia:字词转换请求或候选发表您的意见。

毛泽东
第七至第十届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1945年6月19日 - 1976年9月9日
首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1949年 - 1954年
首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1954年9月8日 - 1976年9月9日
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954年9月27日 - 1959年4月27日
性别 男 政党  中国共产党 籍贯 湖南省湘潭县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 1893年12月26日(1893-12-26)
大清帝国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 逝世 1976年9月9日 (82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 配偶 1.罗一秀 (1907年 - 1910年)
2.杨开慧 (1920年 - 1930年)
3.贺子珍 (1928年 - 1976年)
4.江 青 (1938年 - 1976年) 经历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949年10月1日–1954年9月27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954年9月27日–1959年4月27日)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生于清朝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逝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中国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的1976年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1],《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2]

目录

[隐藏]
  • 1 生平
    • 1.1 早年
    • 1.2 出席中共一大
    • 1.3 秋收起义到遵义会议
    • 1.4 遵义会议到七大
    • 1.5 七大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
    • 1.7 反右运动至文革前夕
    • 1.8 文化大革命时期
    • 1.9 去世与逝世之后
  • 2 政治生涯
    • 2.1 毛泽东与国民党
    • 2.2 毛泽东与知识分子
    • 2.3 毛泽东与世界
    • 2.4 毛泽东与政治伙伴
    • 2.5 个人崇拜
    • 2.6 毛泽东主导的政治运动
  • 3 军事生涯
  • 4 家庭
  • 5 个人生活
  • 6 著作
    • 6.1 理论著作
    • 6.2 毛泽东诗词
    • 6.3 毛泽东书法
    • 6.4 毛主席语录
    • 6.5 稿费
  • 7 历史影响
    • 7.1 对世界的影响
  • 8 评价
    • 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评价
    • 8.2 正面评价
    • 8.3 负面评价
  • 9 毛泽东思想
  • 10 以毛泽东为题材的纪念
  • 11 参考资料
  • 12 延伸阅读
  • 13 外部链接
  • 14 参见

[编辑] 生平

主条目:毛泽东生平

[编辑] 早年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今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的一个殷实农民家庭,是毛贻昌(毛顺生)和文素勤[3](“文七妹”)的第三个儿子。毛泽东8岁至16岁时在家乡读私塾。1907年,毛贻昌把罗一秀配与他成婚,但毛泽东后来不承认与罗氏这桩婚事。1910年秋,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考入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1911年春,18岁的毛泽东到湖南长沙湘乡驻省中学求学。1912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学校(今长沙市第一中学),次年春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学校后来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

1918年4月,毛泽东与蔡和森等人创建新民学会。1918年夏,卒业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之后前往北京,投奔在北京大学执教的杨昌济,经杨介绍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打工。1919年春,他南下上海为出国勤工俭学同学送行。在上海得到章士钊两万元赞助。然后回湖南长沙开办“文化书店”。7月,他主编的《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随后由于杂志社破产而失业。1919年12月,参加湖南驱张请愿团,再去北京。1920年5月从北京去上海,结识陈独秀,陈给毛提供了一个工作的机会,即在长沙贩卖由陈主编的《新青年》。受此影响,毛开始注意共产主义。

[编辑] 出席中共一大

毛泽东,1927年

1921年7月,与何叔衡一起代表湖南共产主义学习小组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毛和刘仁静是会议书记员。1921年8月,毛泽东参加中共“一大”后返湘,择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湖南三师)为湖南建党据点之一,10月10日,建立中共湖南支部,任书记。 1920年冬,与杨昌济之女杨开慧结婚。1922年5月,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成立,任书记。1922年7月,赴上海参加党的二大,因没有找到会议地址,未能出席会议。1923年6月,在广州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央局五名委员之一,并任秘书。1924年1月,在广州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2月,到上海,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委员、组织部秘书等职。9月江浙战争爆发,上海局势动荡。12月,回湖南养病。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毛落选中央局委员。1925年9月,到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工作。1925年10月,毛泽东代理中国国民党宣传部部长。12月,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1926年1月,在国民党二大再次当选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1927年3月,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任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在武昌同邓演达等创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编辑] 秋收起义到遵义会议

1931年毛泽东在中央苏区

1927年8月7日,毛泽东出席了中共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八七会议),他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观点。会议决定派遣毛泽东到群众基础较好的湖南组织秋收起义。9月,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被派到湖南,和中共湖南省委一起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9月29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提出“支部建在连上”、“党指挥枪”的原则,称“三湾改编”。三湾改编确定了“党指挥枪”的原则。10月,毛泽东率部抵达井冈山。

1928年4月,与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受挫余部在宁冈砻市会师,成立红四军。5月,毛泽东与永新县革命委员会主席贺敏学的妹妹贺子珍结婚(与杨开慧并未离婚,杨开慧于1930年底被国民党将领何键杀死)。

1929年11月下旬,毛泽东把部队集中到红色江西的中心。这时中共中央进行肃反运动[4],宣布彭德怀军里发现了AB团组织,就此开始逮捕和处决[5]。其中有人暗中使离间计试图分裂毛泽东和彭德怀,被彭识破[4]。12月,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再次当选前委书记,古田会议明确了红军建设的根本原则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6]。1930年1月5日,毛泽东针对林彪“红旗还可以打多久”的疑问给他写了复信(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题目为《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主张[7]
6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四军、红十二军和红六军(7月改称红三军)在福建汀州(即长汀)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委。

1930年10月到1931年9月,与朱德等领导红军反击国民政府三次大规模军事“围剿”,并取得胜利。1931年11月1日到5日,江西瑞金叶坪,召开了中央苏区党组织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赣南会议),项英主持会议并批判毛泽东,并通过的《政治决议案》,毛泽东被免去了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职位[8]。11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8]

1934年10月10日晚,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从瑞金出发,率领红军主力及后方机关八万六千余人向湘西进军,开始战略转移,毛泽东率中央政府随军行动。(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线领导集团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将毛泽东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他们执行不同的战略和政策,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大多史料都显示:毛泽东在长征前早已失去领导权)在到达甘肃南部哈达铺时,毛泽东在中共的活动分子会议上首次把这次战略转移命名为“长征”。

[编辑] 遵义会议到七大

毛泽东在延安写作《论持久战》,1938年

在1934年12月11日的通道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放弃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主张向敌军力量比较薄弱的贵州方向前进。1月初,中央红军强渡乌江,7日占领了遵义。1935年1月15日—1月17日,在遵义会议增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军事三人团成员(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最后负总责的仍是周恩来),进入中共最高层,重新取得军事前敌指挥权。1935年11月,毛泽东亲自指挥直罗镇战役,为中共中央把革命大本营设在陕北举行了奠基礼。

1939年,毛泽东

1936年12月7日,统一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保安县组成,毛泽东任主席。1937年7、8月,毛泽东在延安抗大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撰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1937年9月针对八路军内部主张八路军要集中兵力打大仗、硬仗、打运动战的想法,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发出了《关于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原则》的指示,要求八路军进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2],指示林彪的115师向晋察冀山区,贺龙的120师向晋西北山区,刘伯承的129师向鲁冀平原,进入这些敌后地区发展根据地。1940年指示新四军“西起南京,东至海边,南至杭州,北至徐州,尽可能迅速地并有步骤有计划地将一切可能控制的区域控制在我们手中,独立自主地扩大军队,建立政权”[9],鼓励新四军与国民党抗日部队争夺地盘,在此前后两军发生一系列军事冲突及后来的皖南事变。

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开始了延安整风运动。1942年5月2日,在延安杨家岭召开的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该讲话成为共产党指导文艺创作的指导纲领。5月下旬,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中央总学习委员会,领导整风运动。6月8日,中宣部又发出《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示》。通过延安整风运动,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政治思想

[编辑] 七大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5年6月19日,中共中央举行七届一中全会,毛泽东被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书记处主席。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美国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从延安抵重庆,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双十协定》。

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党中央领导机关在陕北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经晋绥解放区前往晋察冀解放区。以后于4、5月相继到达西柏坡。1948年底至1949年初,在毛泽东领导下,解放军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史称三大战役)中战胜国民党军队,取得内战决定性胜利。1949年2月24日,毛泽东、周恩来在西柏坡与受李宗仁派遣、以私人资格来访的颜惠庆、邵力子、章士钊等,达成关于国共和平谈判的非正式协定八点,主要内容为“谈判以中共1月14日声明及所提八点为基础”。

1949年4月20日,渡江战役发起时发生紫石英号事件,4月22日毛泽东亲自起草了新华社社论《抗议英舰暴行》。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主持制定具有宪法意义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并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在1949年开国大典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由毛泽东主持举行第一次会议。同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以彭德怀为志愿军总司令派遣解放军第十三兵团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名义参加朝鲜战争。1950年11月25日,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阵亡。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并主持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6年4月,发表《论十大关系》。

[编辑] 反右运动至文革前夕

此条目或章节可能包含原创研究或未查证内容。
请协助添加参考资料以改善这篇条目。详细情况请参见讨论页。

1956年,出于种种原因,毛提出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对中共提出意见。1957年,毛泽东出尔反尔,发动“反右运动”,把包括在双百中提意见者在内的五十五万知识分子(包括党员和非党员)打成“右派”,遭到批判和劳动改造。对于“引蛇出洞”是阴谋的问题,毛泽东称这些不是“阴谋”,而是“阳谋”,但有人认为是毛泽东提出大鸣大放时估计错了,大受打击之故。

大跃进宣传画

1958年5月,在毛泽东主导下,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标志着“大跃进”的正式开始。此后在1958年,1959年,1960年三年时间内,工业产值暴增,钢铁、煤炭等工业产品产量激增,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增长,并伴随着大规模的群体扫盲。但是由于片面追求工业增产,使得浮夸风、高指标、乱指挥蛮干盛行,为大跃进最终失败埋下伏笔。之后,大跃进、总路线和人民公社被合称为“三面红旗”。毛泽东非常急迫的期待全国粮食增产并采取了一定的政治手段,造成了粮食生产的波动。有资料认为,当时其主要粮食产地在丰收时出现全村、全镇死绝的现象造成三年大饥荒时期的几千万人口死亡,是自一战后世界最大的一次非战争原因人口损失。[10]。但是也有反对者认为,这些推算全部建立在唯一一次的年度统计资料(1983《统计年鉴》),而根据此后多次的人口普查,在世的时出生的人口数量都远高于当时的出生率,这属于孤证,这种人口损失的推算无法获得验证。由于大跃进后期国家工农业生产失衡,许多人发现问题,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到1959年7月庐山会议期间,彭德怀向毛泽东上万言书。原本主张“纠左”的毛泽东转而发动批判“彭德怀反党集团”。会议后,“反右倾运动”再次展开,毛泽东安排林彪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1958年,因毛泽东和赫鲁晓夫在很多重大问题上产生分歧,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停止援助中共。毛泽东认为苏联试图通过和中国合作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来全面控制中国,苏联已经由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帝国主义国家。8月20日,毛亲自下令实施金门炮战,炮轰福建省金门县。

1962年发动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到1964年发展成为“四清运动”,并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前奏。1963年3月,首都各大报纸发表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雷锋好榜样”成为当时中国大陆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编辑]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72年毛泽东与到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会晤
主条目:文化大革命

1966年8月5日毛泽东用铅笔在一张报纸的边角上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8月7日,毛泽东在誊清稿上修订后加标题,由当日会议印发,由此拉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一般认为,毛泽东出于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出了极端的估计发动的这场运动中,出现了尖锐对立的造反派与保守派两大派别,其中造反派主要批斗当权的中共干部、而保守派则批斗知识分子、“地富反坏右”。1966年由保守派主导下,展开大规模毁坏文物和书籍的“破四旧”运动直至1967年初结束。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在造反派的炮轰和批斗下失去所有党政职务,在开封监管期间逝世,邓小平等许多在职高官也遭免职。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林彪在天安门广场接见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此后毛泽东于8月31日、9月15日、10月1日、10月18日、11月3日、11月11日和11月25、26日,共八次九天接见了超过1200万人次的红卫兵。1968年12月22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的号召后,“上山下乡”运动开始高潮。1969年中国共产党“九大”,确定了林彪作为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并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

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与林彪集团成员发生矛盾,随后毛林关系出现了裂痕并逐渐恶化。林彪集团成员制定了发动政变的五七一工程纪要。9月12日毛泽东南巡突然返回北京,林彪主要成员恐慌之下乘飞机出走,最终九人等坠机身亡,即九·一三事件又称林彪事件。

1972年2月21日下午,毛泽东与到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会晤。

周恩来逝世后,1976年4月,北京群众自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对姚文元攻击周恩来的事件表示抗议,人民英雄纪念碑附近出现大量纪念周恩来的花圈、诗抄。病榻中的毛泽东认为是邓小平发动,将其定性为四五反革命事件,并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从而事实上确立了华国锋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

[编辑] 去世与逝世之后

毛主席纪念堂

1976年9月9日0时10分,毛泽东在北京去世,享年83岁。1976年9月18日,追悼毛泽东纪念大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十多万群众参加了大会,全国各地进行了哀悼。逝世之后,政治局违背毛泽东本人意愿(毛本人生前作为国家领导人带头在火化同意书上签字)决定保留遗体,毛泽东的遗体进行防腐处理暂存人民大会堂供悼念参观;经过一年的防腐处理之后,毛泽东的遗体被移入了刚刚修好的毛主席纪念堂,永久性保留。[11]

[编辑] 政治生涯

[编辑] 毛泽东与国民党

毛泽东、赫尔利与蒋介石,1946年重庆谈判

北伐战争前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国共产党决定党员以个人身份参加中国国民党开展国民革命,毛泽东此时任国民党一大中央候补执委、代宣传部长,负责宣传工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部下于1930年10月将毛泽东妻子杨开慧逮捕,后将其处决。中日战争爆发后,由于西安事变,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并于1945年10月10日达成《双十协定》。但次年(1946年)6月协议即被蒋介石撕毁,国民政府军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毛泽东领导人民解放军在国共内战中击败中华民国国军,夺取中国大陆的控制权,但中华民国仍然据守台湾岛、澎湖、马祖、金门地区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及朝鲜战争随即爆发后,海峡两岸维持对峙局面。(参见台湾问题)

[编辑] 毛泽东与知识分子

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态度在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中共执政前,毛泽东一直把知识分子当作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执政后有较大转变,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多次出现反复。

1939年,毛泽东发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1930年代和1940年代,大量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从国统区和日占区奔赴延安。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此为标志,到毛泽东去世,这一时期的文艺创作以其鲜明的特点,在中国艺术史上形成一个独立而完整的阶段。《讲话》强调文艺“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要起到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胡风称此讲话为“悬在知识分子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1956年以前,毛泽东对知识分子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基本政策。建政后,大批留学海外人员回国,其中包括钱学森、邓稼先等著名科学家。1956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学部。

1957年,毛泽东的知识分子观呈现向下的趋势,其间虽多次自我纠正,总的趋势是向“左”发展。1957年的反右斗争,文革的1966年至1968年阶段,是知识分子受迫害最为严重的时期。文艺界有许多知名人士自杀,著名例子有剧作家田汉、翻译家傅雷、作家老舍、历史学家翦伯赞等等。受到打击大多属于人文类知识分子,而且大多死于政治运动之中。主导对其打击斗争的是刘少奇为主的党内“当权派”,毛泽东曾经为此写下著名的《炮打司令部,我的第一张大字报》斥责为“白色恐怖”,把“走资产阶级道路的当权派”矛头直接指向刘少奇等人,并使得当时受工作组迫害的学生和知识分子受到鼓舞组成最早的“造反派”组织,反击当权派,并对官僚实行冲击党政机关,拉干部游街示众、开批斗会等过激行为。另一方面毛泽东相当尊重理工科类知识分子,曾经在文革时期宣称“大学还是要办,但是要办理工科类的大学”。

[编辑] 毛泽东与世界

在毛泽东的主导下,领导了中国大陆的共产主义运动,并对其它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东南亚输出革命。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的划分,把中国和其它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划入第三世界。中国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的思想输出、物质援助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民族民主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毛泽东主持,从建政初到其去世,中国的物质援助大约有200亿美元(邓小平语)。

[编辑] 毛泽东与政治伙伴

毛泽东与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周恩来在1927年至1928年进入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层,是毛泽东的上级。按照1935年1月遵义会议决定:军事问题周恩来有最后决定权,毛泽东协助周恩来。1935年3月12日,在毛泽东提议下,新三人团建立,成员包括:周恩来、毛泽东和王稼祥。但此后,周把最高军事权让给毛泽东,从此当毛泽东的副手。

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之火可能不会燃烧起来;如果没有周恩来,中国的革命可能被烧毁,只剩下一堆灰烬。”

毛泽东需要周恩来的帮助,“文化大革命”时,一些红卫兵要求批斗周恩来,“那好吧,”毛说,“让我也和他一起挨斗吧!”[12]

从井冈山会师开始,朱德与毛泽东就开始了长达四十几年的合作。建国后朱德在政治上的表现不突出,但有一句话常挂在毛泽东嘴边:“猪(朱)毛猪(朱)毛,没有猪(朱),哪来猪(朱)身上的毛。”

国民党亦有句话叫:猪死毛脱、杀猪拔毛。

毛泽东同林彪还保持了亲密战友的关系,毛泽东在党的九大上还提议让林彪担任主席团主席[13],毛林的亲密关系后来因故解除。

毛泽东与康生也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康生不仅介绍江青给毛泽东认识,而且还是毛岸英的老师。康生最后得以善终,全国降半旗致哀。

毛泽东和陈毅也有不错的关系,陈毅是中共党内唯一一个与毛泽东有私人交谊而非单纯工作关系的干部,两人经常切磋诗歌,毛多次为陈修改诗歌。

文革后期,毛泽东重用张春桥,江青,王洪文等人,让他们担负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和政治局常委等职务。

[编辑] 个人崇拜

毛泽东早年发表各种言论反对个人崇拜,但在他的晚年他的言行却被树为一切真理的来源。这种大众的个人崇拜的行为,在其人生的最后十年走向极点。毛泽东在1958年的成都会议上将个人崇拜分为“正确的”和“不正确的”两类,助长了对他自己的个人崇拜。

[编辑] 毛泽东主导的政治运动

  • 1927年3月,湖南农民运动
  • 1927年到1937年,土地革命
  • 1941年5月到1945年4月,延安整风运动
  • 1950年初到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
  • 镇压反革命运动
  • 三反五反运动
  • 批判胡适运动
  • 镇压胡风反革命集团案运动
  • 反右斗争
  • 大跃进
  • 四清运动
  • 1963年3月13日始,学雷锋运动
  • 1966年5月28日到1976年10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 上山下乡运动
  • 农业学大寨运动
  • 工业学大庆运动
  • 批林批孔运动
  • 一打三反运动
  •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编辑] 军事生涯

中共官方评价毛泽东是伟大的军事家,中共历史上的许多战役的胜利,也被归功于毛泽东的领导。以他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领导人所总结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1927年8月7日,在八七会议上发表“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名言。
  • 1927年9月发动了秋收起义,组织起一支工农革命武装,并带领部队上井冈山。红军在作战中不断发展。
  •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进行了“三湾改编”,确立了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权,为中国共产党建军的开始。
  • 1930年10月到1931年9月,与朱德一起成功指挥了三次反围剿,并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主张。
  • 1935年1月,自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长征,成功保住共产党军队的主力。
  • 八年抗战期间,坚持人民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并创立了《论持久战的胜利》一书,书中除要阐述了以游击战为主,大量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这一理论为解放军抗战时期的主要指导理论。
  •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指挥,将国民党主力部队在长江以北消灭。同期的军事作品《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以自卫的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等,进一步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内涵。
  • 1950年,朝鲜战争的策划与后方指挥。
  • 1958年,金门炮战的策划与直接指挥。
  • 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的策划与后方指挥。

[编辑] 家庭

幼年毛泽东受其母亲文素勤(文七妹)影响很大。毛泽东虽为家中老大,但是其母之前有两次的胎儿夭折经历,故毛泽东幼年时,其母带毛泽东在后山拜滴水洞山石为干亲,并按当地习俗取小名为“石三伢子”。14岁与罗一秀结婚,由父母包办。

毛泽东先后有四位妻子,依次是:

  • 罗一秀:1907年由父母包办结婚,1910年春因痢疾而病逝。
  • 杨开慧:1920年结婚,1930年底被当时南京国民政府湖南省主席何键的部下枪杀。
  • 贺子珍:1938年前往苏联治病。1984年病逝于北京。
  • 江青:贺子珍去苏联治病期间,毛泽东和江青在延安开始同居,但没有和贺子珍办理离婚手续。为在文革时期中央文革小组及四人帮的首领。在1976年10月被华国锋和叶剑英等人逮捕,并在1980年底作出公审。1991年5月13日保外就医期间上吊自杀。
子女 生母 备注 长子 毛岸英 杨开慧 谱名“远仁”,1922年生于湖南长沙。1950年参加朝鲜战争,遇美军飞机轰炸而阵亡。 次子 毛岸青 杨开慧 谱名“远义”,1923年生于湖南长沙。2007年逝世。 三子 毛岸龙 杨开慧 谱名“远智”,1927年生于湖北武汉。1931年,在上海因患腹泻性紧口痢疾,送广慈医院救治无效死亡。 长女 杨月花 贺子珍 乳名“金花”,1929年生于福建龙岩,没过半个月被送给当地乡人抚养。1973年被找到并确定身份。在世。 四子 毛岸红 贺子珍 乳名“毛毛”,1932年生于福建。长征开始后,交给毛泽覃,后下落不明。 五子 贺子珍 未有名字。1933年生于江西,先天不足夭折。 次女 贺子珍 1935年生于贵州。后被送给当地的乡人抚养,下落不明。 三女 李敏 贺子珍 乳名“姣姣”,1936年生于陕北。在世。 六子 贺子珍 有俄文名而无中文名。1938年生于苏联。十个月时,患肺炎夭折。 四女 李讷 江青 一开始人称“毛兰”[14]。1940年出生。在世。

毛泽东有一个孙子毛新宇,为毛岸青与其妻子邵华所生;曾孙毛东东,生于2003年12月26日,为毛新宇与刘滨所生。

毛泽东有2个弟弟:毛泽民(1895-1943)和毛泽覃(1905-1935),(包括毛泽民之子毛远新在内)均为共产党人。

毛泽东的亲属中,因为革命、战争而牺牲或意外逝世的有13名。其中直系亲属6位:大弟毛泽民,小弟毛泽覃,堂妹毛泽建,前妻杨开慧,长子毛岸英,侄儿毛楚雄;其他亲属7位:毛泽覃之妻赵先桂,毛泽覃继娶贺怡,毛泽建的丈夫陈芬,表侄(王季范之子)王德恒,内侄女(杨开智之女)杨展,内兄(杨开慧堂兄)杨开明,内弟(杨开慧表弟)向钧。

[编辑] 个人生活

毛泽东喜欢跳舞,和他跳过舞的舞伴都成为家喻户晓的政治人物[15],甚至引起江青的关注[16],他还喜欢游泳[17]

[编辑] 著作

[编辑] 理论著作

《毛泽东选集》文革前的版本

毛泽东一生著述颇丰。目前中国大陆有《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第二版(1991年)发行,收录了毛泽东在建国前的主要著作。其中的《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莫问资本》、《奋斗者》、《社会共产论》、《共长青年》、《新民主主义论》等等都是重要篇章。《毛泽东选集》在“文革”后不久出版第五卷,其中收录了毛泽东在1949至1957年间的主要著作,但很快不再继续发售。

1990年后,中国大陆又陆续出版发行了《毛泽东文集》(一至八卷),整理收录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以外的大量毛泽东著作。其中第六、七、八卷收录了毛泽东在1949年后的一些著作和讲话,包括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对研究1949年后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有很大价值。

1993年12月,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共同编辑的《毛泽东军事文集》,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和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是迄今编辑出版的毛泽东军事著作文集中最系统、最全面的一部。文集按照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分期编为6卷。第一卷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第二卷为抗日战争时期的著作,第三、四、五卷为国共内战时期的著作,第六卷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著作。全书共编入毛泽东1927年8月至1972年12月关于军事方面的著述、电报、命令、批示、报告、信函、谈话等1612篇,包括注释在内260余万字,其中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中国官方还陆续出版了《建国后毛泽东文稿》(一至十三卷),内部发行,系统地整理毛泽东1949年后的著作、讲话和批示。是专门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之学者的重要参考。《毛泽东早期文稿》,收录了1912至1921年间毛泽东青年时的一些文章。

[编辑] 毛泽东诗词

主条目:毛泽东诗词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创作了许多著名的诗词。 毛泽东诗词流传有多个不同版本。其中《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蝶恋花·答李淑一》等都是著名作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毛泽东的多首诗词被谱成乐曲广为传唱。郭沫若是毛泽东诗词的主要唱和者,柳亚子也有过和毛诗词唱和的故事。也有人认为毛的诗词宏大而不精致[18]

《沁园春·雪》是政治影响最大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1936年,毛泽东在1945年访问重庆前夕特意发表。据说当时国民党当局到处找人填词以对,无人能出其右者,该词也成为大陆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上选取的毛泽东诗词一,后世有批评者认为:《沁园春·雪》恰恰是批判帝王将相封建统治的毛泽东心态的真实体现。

中国大陆出版有各种版本的毛泽东诗词选集和注释赏析,其中以中央文献出版社的《毛泽东诗词集》最为著名。

[编辑] 毛泽东书法

主条目:毛泽东书法
毛泽东手书杜牧诗

毛泽东酷爱书法。他晚年的书法已自成一体,被称为“毛体”。他在少年时代进入私塾学习颜体;后来进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改习魏碑;1920年前后,开始追摩二王。很多报刊杂志、单位、建筑物上都留下了他的字迹,如人民日报、人民邮电、新华书店、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等。全国著名的报纸和大部分省报,都是毛泽东题写的报头。一些高校校名都使用毛体字,但其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为毛泽东亲笔题名,其它大部分为集字所成。在各种建筑中广泛使用毛体字有“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人民服务”,“新文化”,“实事求是”等。改革开放后由于大规模个人崇拜活动的停止,使用毛体字的部门和单位日渐减少。

毛泽东亲笔题名的大学: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语言学院、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安徽大学、华南农学院、贵州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农学院(现湖南农业大学)。

人们对毛泽东书法的喜好并不一致。喜爱毛泽东书法的人认为,他晚年草书臻于炉火纯青,直笔劲书,汪洋恣肆,任意挥洒,线条奔放呈左斜势,动感强烈;也有不少人不喜欢他的书法风格,有批评认为:毛泽东的书法是名人书法,不是名家书法,并没有多少艺术性;对他书法的推崇是由于当时毛的地位等其它因素造成。

[编辑] 毛主席语录

主条目:毛主席语录

《毛主席语录》是毛泽东著作中一些句子的选编本。因为最流行的版本用红色封面包装,又是共产党领袖的经典言论,所以文化大革命中被普遍称为“红宝书”。而在文革时期,由于红卫兵随时截查路人,检查他们是否忠于毛主席,于是所有人都“宝书不离手,语录不离口”,表示跟上形势。“文革”期间,《毛主席语录》被大量发行,更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有估计在全球发行8亿册左右。1969年,还出版了一本《毛泽东思想万岁》。

[编辑] 稿费

稿费是毛泽东除工资外的收入,由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负责保管。根据“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所编的《毛泽东遗物事典》(红旗出版社1996年11月版),截至1960年底,毛泽东的稿酬共结余487090.13元。而《毛泽东亿万稿酬的争议》(见2003年10月30日《精品书摘》,此文先后被《党史文苑》、《党史博采》转载)一文中宣称,到2001年5月底,稿酬总额共计1.3121亿元[19]。而根据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负责毛泽东稿费的郑长秋说法,到1983年底,算上利息。毛的全部稿费为157万多元。同时,汪东兴披露在文革时期,所有毛著的出版发行,毛泽东也没有抽取一分钱,并把海外寄来的稿费全额退还[20]

[编辑] 历史影响

北京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

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对中国近代历史起到了巨大的影响,毛泽东的一生也充满争议。他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初期发展(1921年-1927年)有关键性的作用;遵义会议以后他是对共产党及其军队的发展直至最后在大陆夺取政权(1927年-1949年)这段时期的共产党最重要的领导人。他带领的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在取得了在中国大陆的政权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意图把中国改变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后,他发动一系列政治运动,为了击败党内外的政治对手和反对者,他是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关键指挥者,反对者认为而这一系列运动造成中国大量人口的死亡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破坏,但支持者完全否定这种说法,认为是毛泽东带领中国从思想到社会建设成一个现代化国家。以他命名的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被写入1954年后历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毛泽东本人的军事思想也被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指导思想。

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21]《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与希特勒、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等人并列。[22]

[编辑] 对世界的影响

  • 毛泽东思想亦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纲领。由于文革期间大量印制毛主席语录作思想指导,这些毛主席语录亦被翻译成英语及西班牙语,并流通到中国以外。这些在中国以外流通的毛主席语录,成为了部分中国以外发展中国家的斗争路线参考。
  • 1960年代中国红卫兵崛起,学生们以“革命无罪,造反有理”为口号,引爆了整个西方60年代的学生运动和反战运动,其中也引起日本(赤军连)、美国、法国(三二二运动)、意大利(赤军旅)、西德(红军派)激进大学生的响应,希望借由革命来打倒帝国主义、资产阶级、资本主义,这股红色风暴虽轰动一时,在日本和欧美主要国家进行了暗杀,爆破等暴力革命,被各国政府视为恐怖活动。。[23]
  • 部分反政府组织,如日本赤军,秘鲁的反政府组织“光辉道路”、柬埔寨波尔布特(被海牙国际法庭判有“灭绝人类”罪)的红色高棉、尼泊尔的“毛派”共产党武装,都被很多人认为是毛泽东思想的支持者。多数人认为这些激进组织希望学毛泽东在当地建立以工(人)、农(民)、(士)兵为主体,政府无腐败的国家。
  • 世界各地的毛派革命家认为,毛泽东的一生中,根据自己的政治理念追求将中国建立成强大、繁荣、社会平等的共产主义国家,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境界。
  • 在西方社会也有人对毛泽东表示崇拜。拳王泰森在胳膊上纹着毛泽东的头像;其经纪人唐·金也自称崇拜毛泽东。

世界体系理论的创立者沃勒斯坦再被问及与毛泽东思想的渊源时,公开承认,世界体系理论来源于毛泽东的三个世界

[编辑] 评价

此条目或章节可能包含原创研究或未查证内容。
请协助添加参考资料以改善这篇条目。详细情况请参见讨论页。

直至今日,毛泽东仍是一个评价不一的人物。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评价

您可以在维基文库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原始文献:
  • 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1976年
  • 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同志在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建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的决定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文革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将毛泽东称为:“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四个伟大),“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人民群众心中的红太阳”等一系列极致称谓,以符合其个人崇拜。[来源请求]1976年毛泽东逝世时,中共中央发布的悼文称毛泽东为“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敬爱的伟大领袖、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伟大导师”。

1981年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建国后的历史,进行全面否定文革,并对毛泽东进行了官方评价:“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虽然晚年犯了严重错误(主要指文革),但是就一生来看“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97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对毛泽东的称谓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来源请求],党和国家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共产党官方认为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起到重要作用。二战的远东大陆战场上毛泽东指挥的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对日军有一定的牵制作用。[来源请求]

  • 邓小平评价毛泽东是“三分过,七分功”,“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来说,我们永远把他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应该说,在六十年代以前或五十年代后期以前,他的许多思想给我们带来了胜利,他提出的一些根本的原理是非常正确的。他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 、军事、文艺和其他领域,都有创造性的见解”,“他在生前没有把过去良好的作风,比如说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很好地贯彻下去,没有制定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不仅今天,而且今后,我们都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24]
  • 胡锦涛评价毛泽东时代与后来改革开放时代的关系时说:“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25]

[编辑] 正面评价

  • 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领导了敌后人民战争,与正面战场上的国民革命军一起取得抗日的胜利。
  • 他领导共产党推翻了腐败的国民政府,统一了中国大陆,将之前国民政府未能有效统治的部分地区(如新疆、西藏)归于中国中央政府的统治之下,建立了一个相对廉洁、“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毛泽东领导的人民革命废除了国民党时期针对占全国96%人口的农民实行的保甲制法西斯统治,毛泽东创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给予农民与工人在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政治权力,并支持妇权运动。
  • 毛泽东领导的土地改革使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获得了自己的土地。
  • 在国际政治方面,毛泽东坚持主张的朝鲜战争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阻挡在朝鲜半岛南部,捍卫了社会主义阵营的重大利益,间接为中国东北的工业区保留了缓冲地。在朝鲜的军事胜利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越南战争阻止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入侵,除了对越南统一有决定性之外,也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免于腹背受敌。毛氏在晚年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把中国划分在第三世界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与包括美国、德国、日本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国际发展环境。
  •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是中国有史以来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同时毛泽东也于50年代提出人口计划的概念,并且中国最早的计划生育部门是在60年代成立的国务院计划生育办公室,只是毛泽东时代的计划生育不是80年代实行的强制性一胎化政策,而是以宣传方式在自觉自愿的前提下推广优育节育。毛泽东掌握政权期间中国人的人均寿命从1949年前战争时期的30岁不到,提高到和平建设时期的1973-75年间的约65岁(男63.6,女66.3)[26]
  • 毛泽东极其厌恶特权阶层与官员贪腐,大力压制官僚与特权阶层的利益,同时也压制与官僚特权阶层有着利益同盟的一些“知识分子”。毛泽东倾向于依靠群众制约官僚特权,不愿忍受任何程度的官僚贪污腐化和特权以及不尊重群众的行为。许多人相信,毛泽东晚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正是向整个官僚集团与正在形成的特权阶层宣战,并在大力主张“造走资产阶级当权派的反”,甚至号召群众可以“踢开党委闹革命”去漠视党政机关与干部的权威性,并且将文革时期的党章加入“党员要具有反潮流精神”,针对刘少奇的党政教育是“驯服工具”的说法。并且将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与罢工自由写入宪法作为,鼓励普通群众干预监督和压制官僚腐败与特权行为,并提出“要自下而上的揭露我们的黑暗面”,使得在党政干部的贪腐与特权乃至迫害群众的行为在文革时期通过大字报得到大规模揭露并被打到下放。
  • 一些农民和农业学者认为毛泽东主政时期推行合作化,通过发动集体劳动大力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水利和农业机械化推广。根据学者孟凡贵(苏拉密)的不完全统计,到1979年,全国拥有有效灌溉面积7.3亿亩,占世界灌溉面积的1/4,居世界第一;灌溉密度(灌溉面积占实际耕作面积的比例)提高到了46%,同时还完成2.6亿亩的除涝和6200万亩的盐碱地治理。其间,共建成大、中、小(10万m3以上)型水库8.6万座,这还不包括数百万座被民间称作“水库”的塘坝(10万m3以下)。水库的总库容4千多亿m3。人工河渠总延长300多万公里,已配套机井220万眼,各类堤防总长16.5万公里。但由于限制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工程技术条件,小水库小电站小塘坝在建成之后存在大量的工程隐患。
  • 毛泽东大力支持知青下乡建立了覆盖全国范围内的农村民办教师和赤脚医生制度的建立,通过民办教师和各种运动(大跃进、文革都有大规模的群体扫盲动员)完成了全国范围的内的国民扫盲运动,小学入学率1976年提升至96%,中国人的识字率从1949年的不超过15%提高到了80%以上。建立人民公社基础上农民合作医疗制度,给予了中国人从未有过的覆盖全民范围的最基本的医疗福利。
  • 毛泽东时期的对外亚非拉各国的无偿援助,虽然在某些方面被认为是“输出革命”而弊大于利。但在另一方面却为中国的工业产品打开了国际出口市场,也为中国能独立于美苏之外获取自己的工业原料供应地。如中国现在为世界五大武器出口国之一,就是得益于毛泽东时代长期对外进行军事援助,并同时坚持采用中国制式武器,使得中国在美苏夹缝之中占领了发展中国家的武器出口市场并培育了本国军事产业。又如中国大力投入的坦赞铁路,不仅大力发展了两国经济,改善当地的面貌,也使得在美苏经济封锁之下,赞比亚出产的全世界品位最优良的铜矿石总是优先出口给中国。给其他亚非拉诸国的援助也都是如此,既为中国谋得了国际声誉,也为中国的工业发展获取了出口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 很多中国人相信毛泽东的政策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基础,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转变成为区域性强国。在毛泽东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相对完整且不完全相同于苏联模式的国民经济体系,许多人把1949年作为中国独立自主和全方位发展工业的开端。耶鲁大学教授莫里斯·迈斯纳认为:“毛泽东的那个时代远非是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毛泽东时代在促进中国现代工业改造——而且是在极为不利的国际国内条件下做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7]
  • 法国著名哲学大师德里达认为,毛泽东提出了富有远见的发展理论,能够避免当前世界上主导性的发展模式的很多弊病。这种理论关注自力更生、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平等和公正的社会关系的建立。没有这种革命传统及其实践,随后的发展是不可能的。[28]
  • 胡绳认为毛泽东“曾染上过民粹主义色彩”[29]。他也认为,“至少在毛泽东一生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即大体在民主革命时期的1939年到1949年,毛泽东不但没有丝毫染上民粹主义的思想,而且是坚决地反对民粹主义的。……甚至可以说,虽然过去我们党内有些同志表示反对民粹主义,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坚定地、透彻地反对民粹主义,毛泽东是我们党内的第一人。……毛主席的伟大就在这里,不仅提出了新民主主义论,而且领导全党和全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紧要关头大胆地跃进,取得了胜利。”谈到人民公社,他“认为从人民公社就能够进入共产主义”的思想“属于民粹主义的范畴”。[30]
  • 日本第94任内阁总理大臣菅直人2010年6月12日在东京新宿站前发表街头演说,其中一段提到“曾经有毛泽东这样的政治家,他在中国获得了压倒性的支持,在外交领域,他使中国在世界上的存在感变得非常卓著。曾经有一段时期,毛泽东毫不畏惧与美国对峙并一路走来。可见,执政党在自己的国内获得毫不含糊的支持,国民以天下为己任,在某些场合为了保家卫国、为了国家的未来,不惜付出些许代价,一个国家有了这样的力量,外交才会有根本的力量。国之力在民,民之力是外交之力、是外交最基本的原理。”[31]

[编辑] 负面评价

  • 他主导的多次政治运动,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和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导致社会倒退,这一副作用深刻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各项素质。毛泽东从1949年到1976年的政策与政治净化,被广泛的认为造成50 ~ 70万人死亡。毛主政时期长期执行的“左”倾政策尤其是文革给中国各个方面带来巨大的灾难,让中国文化和教育等事业遭到破坏(参见文化大革命等章目):大跃进和反右等政治运动中打压了知识界的学术言论,大量知识分子身心乃至生命受到践踏,这也导致日后中国的知识界产生一片人才断层;文化大革命中,很多国家领导人、干部、知识分子等以及平民遭到了各种程度的迫害,大量的文物、古迹遭到毁坏。一代中国人无法正常接受高等教育,造成了知识断层,影响了中国后来的发展。毛泽东也造成文革期间一千万无辜民众惨死,被株连者一亿人。[32]
  • 他作为三年大饥荒主要责任人,造成中国数千万人口的非正常死亡。由毛泽东直接主导的“大跃进”更导致了中国数千万人民的死亡(参见三年大饥荒等章目)。 在大跃进时期兴建了许多无用的水利建设,[33]粮食、棉花、油料的产量更是年年倒退。[34]
  • 取得政权后的土改、镇反政策造成了巨大规模的杀戮;他曾主持镇压反革命运动,官方公布运动结束时共杀害了71.2万人。[35]
  • 1957年毛泽东发动的反右倾斗争,受害者超过五十五万人。[36]针对毛泽东给郭沫若的诗“劝君莫骂秦始皇,焚书之事待商量。祖龙虽死魂犹在,孔丘名高实秕糠”,胡星斗(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经济学教研室主任)说:“他 (毛泽东)认为‘治理中国需要马克思加秦始皇’,并且自称‘坑儒比秦始皇还多’。”[37]
  • 毛泽东在1929年的中苏冲突中(国民政府时期),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出于意识形态的一致站在苏联人一边(中东路事件)。在1949年之后因中国需要苏联援助,为维护跟苏联的关系,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继国民党正式承认蒙古独立之后,共产党继续在法理上承认外蒙古的事实独立,承认苏联占领中国领土唐努乌梁海。[38][39]
  • 抗战期间规避与侵华日军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意图保留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力量以为日后的国共内战作准备。在抗日战争中是假装与国民革命军合作抗日,实质发展势力。[来源请求]在1959年,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说:“彭德怀主动出击日军是帮了蒋介石。当时是共产党、国民党和日本人三国鼎立,我们就是要让国民党和日本人斗个你死我活,而我们从中发展壮大。一些同志认为日本占地越少越好,后来才统一认识:让日本多占地,才爱国。否则变成爱蒋介石的国了。百团过早暴露了我们的力量,引起了日本军对我们力量的注意;同时,使得蒋介石增加了对我们的警惕。”[40]曾担任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的彼得·弗拉基米洛夫在《延安日记》(在中苏论战时期由弗拉基米洛夫的儿子出版而非其本人)中称“毛泽东在侵略者面前向后退却,却在乘中央政府和日军冲突之机为自己渔利。在民族遭受灾难,人民备尝艰辛并作出不可估量的牺牲的时刻,在国家受制于法西斯分子的时刻,采取这种策略,岂只是背信弃义而已。毛泽东利用表面上正确的分析和共产国际的建议,以掩饰其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活动。他口头上说团结,行动上却拒绝团结,对日本人的军事行动减少了,反对国民党的口号提出来了。”
  • 毛泽东坚持主张参与朝鲜战争,造成中国无端的人命(包括其子毛岸英)与财产的大量损失,却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包括解决台湾问题)。毛泽东的“独立自主政策”一方面拒绝了美苏两大国可能的支持,奉行一意孤行的外交策略,造成了其当政时期大陆长期的国际孤立;另一方面却在“左”倾的外交思想指导下不顾中国实际国力而大量援助众多第三世界国家,给中国造成无以承受的经济负担。[来源请求]
  • 他统治中国期间的经济发展,始终处于混乱、停滞之中;在毛泽东主政时期,中国的各项经济数据指数不仅倒退,而且国民生产毛额远远落后欧美各国。毛泽东的政治挂帅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作法和不顾实际盲目赶超,被认为背叛了经济的发展规律,扰乱了中国的经济发展[41],破坏了1950年代初期的良好发展势头。在他主政时期,中国的经济政策极不稳定,经济发展常常被政治运动干扰,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匮乏。毛泽东时代严重忽视农业与民生轻工业的发展,一昧复制苏联军事重工业。[42]
  • [来源请求]毛泽东虽然主持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他也提倡“破四旧”,实际上他的帝王思想和封建型模却高过一切[43]
  • 四人帮在其晚年拼命贪污,与他在中国被官方高度评价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人民的救星,近乎神明的评价是很不相同的。[44][45][46]
  • 北京原305医院院长李志绥记载毛泽东私生活不够检点,除了曾长期跟蓝苹(江青)等未婚同居外,李志绥记载毛跟多名年轻女性有性关系,并染上男性滴虫病且传染多人。[47]。不过根据同样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林克、徐涛、吴旭君等人的看法,李志绥和毛泽东的接触很有限,根本不会知道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他会说出这样的话,完全是出于他的个人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故他的说法很不可信。[48]
  • 毛泽东前秘书(非专职)李锐说:“关于毛一生功罪,我说过三句话:革命有功,执政有错,文革有罪。这当然是很笼统的说法。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毛一生做了两件大事,夺取政权和执掌政权。据老中宣部长陆定一的说法,毛做前一件大事,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后面一件事,三分成绩,七分错误。”[49]

[编辑] 毛泽东思想

主条目: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简单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革命建设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198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概括总结了毛泽东思想,指出贯串于毛泽东思想体系各个具体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主要方面:

  • 实事求是:即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用客观实践检验真理;
  • 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即要把方针要放在本国实际和本国人民力量的基点上,找出适合本国情况的前进道路。今天中国共产党的对毛泽东思想的定义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理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文革后,中国共产党官方把“毛泽东思想”改称为是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成果,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大成者和代言人,但不能将毛泽东个人的思想与“毛泽东思想”完全等同起来。[来源请求]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曾经说:“马克思主义千条万条,归纳起来就是一条——‘革命无罪’;毛泽东思想千句万句,总结起来就是一句——‘造反有理’。”需要指出的是,许多左翼人士尤其毛派长期坚持“毛泽东主义”的提法。他们认为,毛泽东主义绝不仅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而是更加独立、更具创新性和突破性的理论主张,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而毛泽东思想的提法远不足以涵盖这一特点。[来源请求]

[编辑] 以毛泽东为题材的纪念

以毛泽东为题材的纪念包括毛主席塑像、毛主席像章、影视作品、图片书籍、纪念馆故居、“邮 币 卡”等等,可以分为他在世时和逝世后两部分。对他的纪念的目的不一,有的表示对他的崇拜,有的因为政治原因,有的是不带政治色彩的研究探讨,也有的是为了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毛主席像章

毛主席像章是以毛泽东为主要图案的像章,最早的毛主席像章制作于1937年,是由东北抗日联军颁发银质像章。1942年延安制作出第一枚毛主席像章。此后像章一直在不停制作中,到文化大革命时形成最高潮。大串联时很多人都佩带毛主席像章。毛主席像章的种类极多,从最简单的头像到有毛参与的历史事件甚至是他的诗词书法,粗略估算文革期间所制作的像章在80亿枚左右,数量无疑是世界徽章之最。

1990年代像章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开始进入收藏品市场。王安建是毛泽东像章收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共收藏有5万多枚。

影视作品

电影:《大决战》(八一电影制片厂,1991年)、《毛泽东》(1983年)、《开国大典》(长春电影制片厂,1989年)、《毛泽东和他的儿子》(1991年)、《中国出了个毛泽东》(1993年)、《毛泽东在1925》(潇湘电影制片厂,2001年)、《毛泽东去安源》(潇湘电影制片厂,2003年)、《走近毛泽东》(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2003年)、《秋收起义》(潇湘电影制片厂,1993年)、《四渡赤水》(八一电影制片厂,1983年)、《建国大业》(中国电影集团公司,2009年)

电视剧:《开国领袖毛泽东》(1999年)、《青年毛泽东》(2003年)、《长征》(2001年)、《遵义会议》(1996年)、《恰同学少年》、《井冈山》(2007年)、《东方》(2011年)

图书

《毛泽东》、《统帅毛泽东》、《毛泽东画传》、《毛泽东家风》、《诗人毛泽东》……

老歌

除了《浏阳河》和《东方红》出现频率很高外,大部分老歌现在已经不再在公众场合出现。经历过毛泽东时代一些人因为怀旧等原因还会或唱或听这类老歌。

  1. 浏阳河
  2. 《东方红》
  3.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4.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5. 毛主席的话儿记在我们心坎里
  6. 《北京的金山上》
  7. 青稞美酒献给毛主席
  8.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9. 毛主席永远和我一起
  10. 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
  11. 北京有个金太阳
  12. 读毛主席的书
  13. 翻身农奴把歌唱
  14. 想念毛主席
  15. 毛主席派人来
  16. 日夜想念毛主席
  17. 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毛主席塑像

毛泽东塑像遍布全国,大部分为文革时所建造。1967年5月,清华大学树起第一座毛主席塑像,此后塑像风刮遍全国[50]。除清华大学外,很多大学校园的主入口都有毛的全身像,如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海大学等。城市中立有他塑像的广场多被命名为东方红广场。其诗词也经常在广场立碑。毛泽东后来表示反对立碑立像,并笑称立像是让他“风吹雨打”。

清华大学于1987年拆除毛泽东塑像,复原清华二校门。改在主楼大厅北墙上建立毛泽东青铜浮雕头像。该青铜浮雕头像在2001年也被拆除。

纪念地
  • 北京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
  • 湖南韶山毛泽东故居、滴水洞、毛泽东诗词碑林
  • 湖南长沙橘子洲头、爱晚亭、清水塘、湖南第一师范
  • 江西井冈山八角楼
  • 贵州遵义遵义会议旧址
  • 陕西延安毛泽东故居
  • 湖北武汉东湖宾馆
  • 河南临颍县南街村
油画

《开国大典》(董希文,1953年)、《毛主席去安源》(刘春华,1967年)、《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陈衍宁,文革时期。2005年拍卖价格高达1012万元)、《毛泽东在十二月会议上》和《长征》(靳尚谊,1976年

邮票

中国和世界上10多个国家发行过毛泽东的纪念邮票。

钱币

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与2005年版)每种面值上均印有毛泽东的正面肖像与防伪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