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鞋业有限公司:(三)汕头大学医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28 09:13:39

    2002年,汕头大学医学院围绕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实施了“以学生为中心,以系统整合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全方位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在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具体改革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以系统整合为基础,创新医学课程体系
    汕头大学医学院率先在国内创建“以器官系统整合为基础”的新型课程体系,将人体解剖学等15门医学基础课程与相应临床课程交叉整合,形成12个系统模块。同时构建以人文、社会、自然学科和技能整合的5个综合模块。彻底打破以学科为中心和“老三段”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基础与临床的交叉渗透与重组,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后期回归基础。

    二、通过“四个坚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1.坚持临床能力培养全程不断线:通过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早期预见习、实施床边教学等过程,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反复接触临床,实现了全程临床能力培养。
    2.坚持英语教学全程不断线:该院自2004年起,第1学期实施浸入式英语教学(EIP),完成大学英语教学;第2学期实施医学英语教学,转入专业英语学习;第3~8学期实施全英教学或双语教学;第9学期起在临床实习中采用英语教学查房、英语病历书写等,将英语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3.坚持医德人文教育全程不断线:通过开设融医德与专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搭建医疗扶贫体验等医疗服务的平台;开展校园健康使者计划等校园文化活动;注重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等,提升学生医德教育。
    4.坚持科研创新能力培养:1999年设立了杰出大学生科研基金、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等,通过开放科研实验室,让知名教授指导大学生科研和开设创新性实验等全面提升学生科研能力。

    三、营造国际化氛围,开拓学生国际化视野
   1.2007年开始设立全英班,采用滚动管理,实施全英语教学。引用国际原版英文教材,由外籍教师和学校选拔具有全英授课资格的教师上课。基础综合考和临床综合考分别采用模拟美国医生执照考试,用国际标准评价学生知识、能力。
   2.开展跨国教学交流,拓展学生国际视野。选送优秀学生赴国(境)外教学交流或攻读学位;招收发达国家本科起点的留学生与全英班学生一起学习,以提升英语学习的氛围;接受国内外师生来院交流。

    四、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2002年该院率先实施以问题导向学习(PBL)、临床病理讨论(CPC);在临床核心课程教学中采用床边讨论和临床病例讨论(CBL);在临床基本技能教学中,应用模拟教学、虚拟教学、标准化病人、网络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全面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五、引入国际先进的评价标准,全面评价学生知识、能力、态度
    2004年引入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内容涉及各种临床技能、沟通技能与人文关爱、临床思维能力、知识综合运用等。聘请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和山东大学等国内著名专家为考官。2007 年引入并逐步建立起美国医师执照考试(USMLE)模拟题库, 2008级全英班开始要求学生参加美国正式注册的USMLE考试。加强形成性评价,让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学习最有效的方式。

    六、率先建立教师成长中心,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2009年率先成立“汕头大学医学院教师成长中心”,聘任有国际教育背景的学科带头人担任中心主任。并先后与美国、加拿大、台湾、香港等国(境)外大学的教师成长中心合作,举办各种培训班与工作坊,帮助教师更好地转变教学观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为教师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通过一些列改革和探索,汕头大学医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国内外认可,效果明显,2009年接受了有国内外著名认证专家参加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新教学模式改革得到专家组的高度认可。2005年、2009年连续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改革成效已经在国内众多高校中得到推广运用,此外还建设了一大批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教师成长中心服务汕医,面向全国,2010年临床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已被教育部列入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学生基本理论、技能扎实,毕业生就业率高,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