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罗巴十佳球:《卡廷惨案》:找不到凶手的控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06:25:56
《卡廷惨案》:找不到凶手的控诉   文 / 红警苏红不懂爱   说到波兰人,中国人习惯上都是很轻蔑的。当然在正规常合下,中国人是不表现出来的,但潜意识里那种轻视的情结是一触即发的。
  比如,当年还不满二十岁的韩寒在他的《三重门》里,第一节就很缺德地挖苦了一下波兰,把人家的亡国的痛苦作为他开涮的笑料:“……语文课立马像闪电战时的波兰城市,守也守不住……”
  波兰电影《卡廷惨案》今年出现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名单里,是很被预测者看好的。因为根据惯例来看,前东欧国家揭露黑幕的电影,容易得到奥斯卡评委的好评。
  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授予了《伪钞制造者》,很多人表示不满,因为对法西斯纳粹进行控诉的集中营题材很有一点“审恶疲劳”了,提不起兴趣,而相比之下,对东欧集团的内在创伤进行揭示的影片却方兴未艾,很有咀嚼味道。但今年奥斯卡奖颁的却很是奇怪。应该说,《卡廷惨案》在艺术水准上并不很差,它在结构上还很有一些特点,采取散点结构,使电影繁略得当,疏密有致。奥斯卡没有青睐它,反映了什么?
  如果历史上卡廷事件在二战上并没有得到同盟国的力推(当时为了哄住斯大林向德国开战,英法等国并不支持波兰流亡政府对卡廷事件追索的态度),那么,今天艺术上的卡廷事件也没有在奥斯卡有所斩获,可能其中的原因很耐人寻味。近年来好莱坞电影里有一个悄悄的变化,就是对俄罗斯不再采取一种恶劣的嘲弄的态度了,比如,今年奥斯卡提名影片里有一部《巨塔杀机》中,就出现了对前苏克格勃比较正面的表现,反映了前克格勃已经化身为正面的形象了,在影片中,前克格勃的卧底,参与了对黑势力的剿杀,想想007系列在前苏联瓦解后里对前苏共和国一盘散沙的嘲讽,就可以看出,好莱坞看到了俄国的进步,所以它才在电影里开始美化起克格勃了。今年的奥斯卡几部涉及国际时事的电影中,都带有左倾化的现象,像《我在伊朗长大》中,女主人公的叔叔是一名共产党,一直为她所怀念,形象也非常正面;《查理的战争》揭开了美国人支持阿富汗抗击苏联人的美元支持内幕,但它更像是对美国人当今在阿富汗泥沼的折射,冷战思维显然相当的缺乏,影片中前苏联的那些杀人勾当,很容易比照今天美军的杀戮而得到淡化。就是在《伪钞制造者》中,那名代表正义的青年人,也有着同情共产党的倾向,他的所作所为很接近于苏联二战时的英雄表现。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竟然出现了两部俄罗斯的影片:《十二怒汉俄国版》、《蒙古王》(虽挂名为哈萨克斯坦电影,但导演是俄国人,而电影里的主题,也宣扬了乱世中的秩序的重要性,很符合当前前苏各加盟国的那种人心思定的现实心态),都可以让我们看出奥斯卡对俄罗斯因素的关注,甚至可以说是偏袒与偏爱。
  在这样的大气候下,波兰人控诉前苏联暴行的电影,好像就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撑。这可能是这部艺术上并不逊色的作品没有获奖的大气候因素吧。
  在网上找了一下,竟然发现波兰政府一段对前苏二战中成绩的肯定:“新华网华沙(2005年)5月4日电——在二战胜利60周年庆典之际,波兰议会4日通过决议,向百万苏联红军、特别是向在柏林胜利进军过程中牺牲在波兰领土上的红军战士表示敬意。
  决议说,没有红军的战斗和牺牲,就没有希特勒第三帝国的灭亡。值此二战胜利60周年之际,波兰议会对1945年5月希特勒法西斯失败前所有献出生命、流血和遭受战争苦难的人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也许是官样文章,但对应《卡廷惨案》中对苏联人的表现,觉得电影的控诉意味,是收敛的,含蓄的,委婉的,甚至是无力的。我想,这个原因,是因为前苏联已经终结,本身该国的合法继承者俄罗斯也正在对其进行着反思,所以,死猪不怕开水烫,《卡廷惨案》的控诉找不到目标物,反而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电影还通过一个苏联人帮助安娜的情节,来展现并不是所有的苏联人都是残酷无情的,挽回着苏联人也有良知的理念。
  而电影的叙事策略上,也回避了对历史事件的全程展现,它虽然标明的是《卡廷惨案》,但并没有对“卡廷惨案”的历史成因与决策机制进行全程的揭示,而只是通过几个普通民众的视角,点到为止地反应这一事件在人们情感上的波澜,电影偶而涉及到意识形态方式的内容,但很知道遮掩,始终把这一切压制在情感的范畴之内,使人感到,电影的控诉是无力的,似乎在躲避着什么样的软肋。这可能的原因,就是电影没有表现出苏波在历史上的恩怨,就事论事地交待出“卡廷惨案”这一事件,在波兰内心中的情感反应。它回避历史的逻辑性的叙事,而只作出情感的反应,这是它控诉乏力的主要原因。
  影片只撷取了几个时间段来表现“卡廷惨案”的进程,其中有大段的空白。而在这种时间跳跃的过程中,也同时更换了人物的视角。影片中大致有四个家庭,来折射卡廷惨案对于各个家庭的反响。每一个时间跳空,基本就在这四个家庭之间跳跃。
  影片在艺术上的创新是显而易见的,它把“卡廷惨案”中杀死波兰军官的部分放在了影片的最后,而在前面的正常叙事里,作出了一次跳跃,直接从屠杀前的1940年跳到了1943年,没有交待苏联人如何杀死波兰军官的,而是表现了受害者家属收听德军公布的卡廷事件中的遇害者名单。紧接着,下面又跳到了1945年,波兰解放。在这些跳跃中,苏联对波兰的解放这一事件,被忽略不计了。所以整个电影里看不到上面引述的波兰政府公告中对苏联军队的感谢之情,反而在电影有意安排下,把苏军与德军进行了对比性的表现。影片一开始,安娜带着女儿逃亡的时候,就遭遇到后有德军、前有苏军的两难现状;后来苏德两军在一个城市里相安无事,一起办公,用以说明苏德两军都不近人情,以占领军的姿态气指颐使;后边,安娜的公公在大学里被抓走关入集中营,与波兰军官关入苏联集中营对比性地进行呈现,也在说明着苏德两军是一丘之貉的。波兰解放后,我们看到,自由的波兰仍然受到苏联的制约,安娜的侄儿因为撕毁苏联的宣传画,而暴尸街头。但电影并没有把苏军等同于纳粹德军,安娜的侄儿死于车祸意外,而不是死于苏军的枪下。
  影片的后半部分,大多数内容是波兰的民众坚持对卡廷事件的看法,但也没有看到,政府及苏军采取更严厉的制裁措施。所以,到这里,影片对前苏联的控诉同样是很软弱的,它所坚持的一个理由,就是“自由”,似乎是苏联剥夺了波兰人的自由,这是波兰人的最大的可哀。但苏联与德军的占领的时候相比,电影人还是显现出不同。因为这时候的苏军,你可以表现它个体的凶残,但它毕竟在总体上是代表正义的,你无法改变二战的历史结论,你如果用冷战的思维,去嘲弄二战时代的苏军,也不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同。这似乎就是这个电影在揭露惨案过程中,半遮半掩、欲说还羞的原因。它想说苏联残忍,但是在前因后果掐头去尾的情况下,凸出的是苏联军队制造卡廷事件的怪异,而没有说出动机来,没有说出决策过程来,它把视线,放在了民众的个体的视角,看出一个国家行为(集体屠杀)对于个体来说的伤害,但它没有在影片里加入对这一国家行为在履行过程中,是否有本国的国家行为这个前因诱引的。这个是电影里不敢加以述说的,因为那会牵涉到对自己国家历史旧有行为的评判与审视,所以电影只能从个体的角度,来讥讽与斥责外来的苏联政府的惨忍。
  在影片中,我们更感到的一个意思是说,波兰人民对苏联人给予了相当的厚爱,比如,在1943年这段戏中,将军夫人拒不接受谴责苏联政府的声明,就反映了波兰人民的正义选择,也说明了波兰人民是清醒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将军夫人在这时站到了苏联人这一边,而没有为德国纳粹当传声筒。
  影片有一种哀而不怨的整体基调,事件是悲惨的,但是想倾诉这一种哀,却找不到立足的机会,反映了电影在立意上的尴尬。这种哀,体现了一个弱小民族处于大国之间,被大国利益牵着鼻子走的本质上的荒凉,真相对于这样的小国,可能真的不是目的所在,所以影片中那个知道真相的从卡廷事件中侥幸生还的捷西,在最后还是自杀了。因为他觉得任何控诉是无力的,个人在政府与国家行为之间,是软弱无力的,只能成为国家利益与国家争斗的牺牲品,无所谓正义与真相而言。所以,电影既然选择了个体化的基调,它就只能表现个体生命的无奈,而无法把这种罪行落实到某个集团、某个政府、某种思想。这就是电影给人一种没有凶手的控诉的虚妄的感觉。而这种感觉,相信是很多电影观众都有的感觉。看这个电影之后,会觉得一种奇怪,一种不解,为什么电影说了许多不平的话,却又没有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必须借助于历史资料才能知道影片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正是我们在上文中提到的电影的软肋处。
  按照这个电影的思维方式,那为何又出现后来波兰政府对苏联军队在二战上的业绩的肯定?所以这里面的种种龃龉之处,实在不是一部电影所能承受的。即使它现在可以控诉了,可以揭露了,但依然无法找到控诉的目标。这才是这个电影的悲哀之处。也是弱小国家忘图通过电影寻求正义而最终无能为力的痛苦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