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元旦策划方案:龙的真实性:五、中国史书典籍中龙的记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19:16:33
字号:大 中 小

隋朝以前的典籍记载:
  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以特殊的涵义占据了各个领域,并成为中华文化 的精神象徵。龙是否存 在是精神还是物质现象 ? 至今还是一个谜。我们翻开历史,惊讶于多次的目击纪录,不得不让我们对于龙的存在给予重新评估。

   在甲骨文里,龙字有几十种写法。最早记录龙的书是《易经》,有“飞龙在天”“龙跃于渊”的记载。
  《淮南子·泰族训》:“夫蛟龙伏寝于渊,而卵剖于陵。”
  《易·繫辞》下:“龙蛇之蛰”。
  《孔子家语》:龙“夏食而冬蛰”。
  《后汉书·张衡传》:“夫玄龙迎夏则陵云而奋鳞,乐时也;涉冬则屈泥而潜蟠,避害也。”
  《左传》载:“秋,龙见于绛郊。”
  《孟子·滕文公》说:“当尧之时,水逆行,汜滥于中国,蛇龙居之。”
  《荀子·劝学篇》说:“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管子·水地篇》说:“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为蚕蠋,欲大则藏于天下,欲尚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
  许慎《说文解字》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抱朴子》:“有自然之龙,有虵蠋化成之龙。”
  任昉《述异记》:“虺五百年代为蛟,蛟千年化为龙。”
  王安石《龙赋》说:“龙之为物,能合能散,能潜能见,能弱能强,能微能章;惟不可见,所以莫知其向;惟不可畜,所以异于牛羊;变而不可测,幻而不可驯。……”
  《楚辞·惜誓》:“神龙失水而陆居兮,为蝼蚁之所裁。”
  《周易》曰:云行雨施.品物流形.时乘六龙以御天.初九.潜龙勿用。 晋傅玄龙铭曰:丽哉神龙。诞应阳精。潜景九渊。飞曜天庭。屈伸从时。变化无形。偃伏污泥。上凌太清。

    《韩非子·难势》云:飞龙乘云,蛇腾游雾。龙是神物,没有那么容易亲身与人近距离接触,很多时候是机缘巧合被人远处目击。蛟则不然,接近于神物与动物之间,根据营口与大庆掉龙目击者所描述的真实现场感,更接近于蛟类,当时作鉴定的营口水产教师也是这么认为的。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孔子 )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后因以“龙化虎变”比喻变化莫测

《汉书·五行志下之上》:“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正月癸酉旦,有两龙见于兰陵廷东里温陵井中,至乙亥夜去。”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沫水》:“县有铜山,又有利慈渚。晋太始九年(273年),黄龙二见于利慈池。县令董玄之率吏民观之,以白刺史王睿,睿表上之,晋朝改护龙县也。”
    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幕容皝十二年(354年)夏四月,黑龙一,白龙一见于龙山,皝亲率裙僚观之,去龙二百余步,祭之以太牢。二龙交首嬉翔,解角而去。皝大悦,赦其境内,号新宫曰和龙,立龙翔佛寺于山上。”
  《十六国春秋·后凉录》:“营外夜有一黑物,大如段提,摇动有头角,目光如电,及明而云雾四周,遂不复见。旦视其处,南北五里,东西三十余步,鳞甲隐地之所,昭然犹在。光笑曰:“黑龙也。””
 

《左传》上有这样一段关于龙的特殊对话:昭公二十九年秋,龙出现在绛地的郊外。魏献子问蔡墨:“我听说,动物之中没有比龙更聪明的了。因为人不能获得它,所以就说它聪明是吗?”蔡墨说:“其实是人不聪明,古代的人是养龙的,所以有豢龙氏、御龙氏。”献子说:“这两家我是听说过的,但不知他们的来历。”蔡墨说:“过去,有飏的叔安有一个后代叫懂父,很喜欢龙,能够了解龙的嗜好,因此靠养龙为生。他家里有很多龙,于是就加以驯化,让他们伺候帝舜。舜于是赐他姓董氏豢龙,还封了他地,于是他的后代都以养龙为业。到了夏时的孔甲,因为十分的奉敬天帝,所以天帝赐给他一付由龙来牵引的车,同时赐给他黄河与汉水各两条雌雄有别的龙。孔甲将龙交给了一个叫刘累的人豢养,刘累把龙养得很好,于是孔甲赐他为御龙氏。后来,有一条龙死了,刘累偷偷的把死龙做成了菜肴献给了孔甲。孔甲不知是龙,觉得好吃,要求他再如法炮制。刘累害怕了,躲到了鲁县,现在姓范的人就是他的后代。”献子问:“现在为什么看不到龙了?”蔡墨回答道:“以前的龙,都有专门管理它的官吏,过去有专门执掌五行的官吏,叫做五官,一代代的继承姓氏被封为上公,祭祀贵神……水官叫玄冥,龙是属水的生物,现在朝堂上没了水官这个职位,所以龙就没了。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不会有《周易》的‘在乾之姤曰:潜龙勿用、其同人曰:见龙在田、其大有曰:飞龙在天、其夬曰:亢龙有悔、其坤曰:见群龙无首吉、坤之剥曰:龙战于野’如果不是早晚都能看见龙,那么谁又能描写它们呢。”

 

 唐

      1、《旧唐书·宪宗本纪下》:“元和七年六月丁亥朔,舒州桐城梅天坡内,有黄白二龙,自坡中乘风雷跃起, 高二百尺,行六里,入浮塘陂。”
      2、唐人李肇《国史补》 :“开元末,西国献狮子,至安西道中,系于驿树。近井,狮子吼,若不自安。俄顷,风雷大至,有龙出井而去。”
  译文:“开元年末,西域有个国家向朝廷进献一头狮子,一天在去国都的道上,把狮子拴到驿站的一棵树上。这棵树离井很近。狮子发出吼声,好像恐惧不安。不一会儿,风雷大作,一条龙从井里钻出来向空中飞去。”
      3、《唐年补录》记载,唐咸通末年某日,有青龙坠在桐城县境内, 因喉部有伤,当场死去。龙全长十多丈,身子和尾巴各占一半。 尾呈扁平状。它的鳞片跟鱼差不多,头上有双角,口须长达两丈 ,腹下有足,足上有红膜。

      4、唐代《博异志》有记载:“贞元十二年,赵齐嵩选授成都县尉,收拾行李兼及仆从,负札以行,欲以赴任。然栈道甚险而狭,常以马鞭拂小树枝,遂被鞭梢缴树,猝不可脱,马又不住,遂坠马。枝柔叶软,不能碍挽,直至谷底,而无所损。视上直千余仞,旁无他路,分死而已。所从仆辈无计,遂闻于官而归。赵子进退无路,坠之翌日,忽闻雷声殷殷,乃知天欲雨。须臾,石窟中云气相旋而出。俄而随云有巨赤斑蛇,粗合拱,鳞甲焕然。摆头而双角出,蜿身而四足生。奋迅鬐鬣,摇动首尾。乃知龙也。赵生自念曰:“我住亦死,乘龙出亦死,宁出而死。”攀龙尾而附其身,龙乘云直上,不知几千仞,赵尽死而攀之。既而至中天,施体而行。赵生方得跨之,必死于泉矣。南视见云水一色,南海也。生又叹曰:“今日不葬于山,卒于泉矣。”而龙将到海,飞行渐低。去海一二百步,舍龙而投诸地。海岸素有芦苇,虽堕而靡有所损。半日,乃行路逢人,问之。曰:“清远县也。”然至于县,且无伴从凭据,人不之信,不得缱绻。迤逦以至长安,月余日,达舍。家内始作三七斋,僧徒大集。忽见赵生至,皆惊恐奔曰:“魂来归。”赵生当门而坐,妻孥辈亦恐其有复生。云:“请于日行,看有影否。”赵生怒其家人之诈恐,不肯于日行。疏亲曰:“若不肯日中行,必是鬼也。”见赵生言,犹云:“乃鬼语耳。”良久,自叙其事,方大喜。行于危险,乘骑者可以为戒也。
  贞元十二年,赵齐嵩被选授为成都县尉,收拾行李,率领仆从,带着公文上路,前去赴任。然而栈道非常高险而且狭窄,常常用马鞭子拂到小树枝,于是鞭梢绞到树上,一时解不下来。而马又不能停下,就掉到马下。树的枝叶柔软轻细,不能把他拦住,他便一直滚到谷底。但是他并没有受伤。往上一看,石壁直上一千多仞,旁边也没有路,按理是非死不可了。跟来的仆从们无计可施,就把这事报了官,然后就回去了。赵齐嵩进退无路。第二天,他忽然听到雷声大作,才知道天要下雨。不一会儿,一个石洞中云气翻腾涌出,有一条赤斑巨蛇随着云气显露出来。这蛇有合抱粗。鳞甲焕然有光。它摆头露出双角,屈身露出四脚,鬐鬣振奋,头尾齐摇,这才知道这是龙。赵齐嵩心中想道:“我在这等着也是死,我乘龙出去也是死,我宁肯出去死!”于是他趴到龙身上去。龙乘云直上,不知已飞上几千仞高。赵齐嵩拼死地抓住不放。然后到了高空,龙蜿蜒而行,赵齐嵩这才能跨上去。一定要死到泉水中去了。向南看水天一色,那是南海。赵齐嵩叹道:“今天不死在山上,死到泉里了!”然而龙将到海的时候,飞行渐渐降低。离海还有一二百步,他就撒开手从龙身上跳下来。海边一向有芦苇,他虽然跳下来却没有摔伤。半天才路遇一人,一打听,这地方是清远县。但是到了县衙之后,他身边没有伴从凭据,人家不相信他,不能向人陈述自己的际遇。走许多日子到了长安,一个多月到了家。家里正给他“烧三七”,僧徒大集。人们忽然发现赵齐嵩来了,都吓得撒腿就跑,说是他的魂回来了。赵齐嵩迎门坐下,妻儿老小也怕他是死而复生,说:“请你到阳光下走一走,看你有没有影子。”赵齐嵩很生气,不肯到阳光里去走。疏远的亲属便说:“如果他不肯到阳光下走走,那就一定是鬼!”见到他说话,还说这是鬼在讲话。许久,赵齐嵩自己详尽地述说了死里逃生的过程,人们这才大喜。骑马走在险路上的人引以为戒呀!

      5、唐代皇甫氏的《原化记》:“京兆韦氏,名家女也,适武昌孟氏。唐大历末,孟与妻弟韦生同选,韦生授扬子县尉,孟授阆州录事参军,分路之官。韦氏从夫入蜀,路不通车舆,韦氏乘马,从夫至骆谷口中,忽然马惊,坠于岸下数百丈。视之杳黑,人无入路。孟生悲号,一家恸哭,无如之何。遂设祭服丧舍去。韦氏至下,坠约数丈枯叶之上,体无所损,初似闷绝,少顷而苏。经一日,饥甚,遂取木叶裹雪而食。傍视有一岩罅,不知深浅。仰视坠(“坠”字原阙,据明抄本补)处,如大井焉。分当死矣。忽于岩谷中,见光一点如灯,后更渐大,乃有二焉。渐近,是龙目也。韦惧甚,负石壁而立。此龙渐出,可长五六丈。至穴边,腾孔而出。顷又见双眼,复是一龙欲出。韦氏自度必死,宁为龙所害。候龙将出,遂抱龙跨之。龙亦不顾,直跃穴外,遂腾于空。韦氏不敢下顾,任龙所之。如半日许,意疑已过万里。试开眼下视,此龙渐低。又见江海及草木。其去(“去”字原阙,据明抄本补)地度四五丈,恐负入江,遂放身自坠,落于深草之上。良久乃苏。韦氏不食,已经三四日矣,气力渐惫。徐徐而行,遇一渔翁,惊非其人。韦氏问此何所,渔翁曰:“此扬子县。”韦氏私喜,曰:“去县几里?”翁曰:“二十里。”韦氏具述其由,兼饥渴。渔翁伤异之,舟中有茶粥,饮食之。韦氏问曰:“此县韦少府上未到(明抄本无“到”字)?”翁曰:“不知到未。”韦氏曰:“某即韦少府之妹也。倘为载去,至县当厚相报。”渔翁与载至县门。韦少府已上数日矣。韦氏至门,遣报孟家十三姊。韦生不信,曰:“十三姊随孟郎入蜀,那忽来此?”韦氏令具说此由,韦生虽惊,亦未深信。出见之,其姊号哭,话其迍厄,颜色痿瘁,殆不可言。乃舍之将息,寻亦平复。韦生终有所疑。后数日,蜀中凶问果至,韦生意乃豁然,方更悲喜。追酬渔父二十千,遣人送姊入蜀。孟氏悲喜无极。后数十年,韦氏表弟裴纲,贞元中,犹为洪州高安尉,自说其事。”
  译文:京兆人韦氏,是一名家的女儿,嫁给武昌的孟氏。唐大历年末,孟氏与内弟韦生同时入选,韦生被授扬子县尉,孟氏被授阆州录事参军,分别上路赴官。韦氏从夫到蜀地去,蜀道上不通车子,韦氏只好骑马。跟着丈夫走到骆谷口中,忽然马被惊,她掉到岸下几百丈深的地方。往下一望,黑幽幽的,没有人可以下去的道路。孟氏悲号,全家恸哭,也不能怎么样,就设供品祭奠,穿丧服戴孝,舍她而去。再说韦氏,她掉到大约几丈厚的枯烂树叶上,身上没有受伤。起初好像闷死过去,不一会儿就醒了。经过一天,她非常饥饿,就拿树叶裹上雪吃。往旁边一看,有一条岩缝,不知有多深。仰视掉下来的地方,像一口大井,按理说早该死了。她忽然从岩谷中,看见有一点光亮像灯,后来还渐渐变大。竟然是两点光亮。渐渐近了,这才看清,原来是龙眼睛。韦氏非常害怕,背着石壁而立。此龙渐渐出来,有五六丈长,到了洞穴边,腾起身来从孔中飞出去。顷刻间又看见一双眼睛,又有一条龙想要出去。韦氏自己估计必死无疑,宁肯被龙伤害,等着龙将出去的时候,一下子就把龙抱住,跨到龙身上去。龙也没理会她。直接跃到洞穴之外。于是就腾飞于空中。韦氏不敢往下看,任龙愿意到哪就到哪。好像是半天左右,她心里怀疑已经飞过万里,就睁眼往下看。这条龙渐渐飞得低了,又看到了江海和草木。她离地大约四五丈高,怕自己被龙背到江里去,就纵身自己掉下来,正好落到深草之上,好久之后才醒。韦氏已经三四天没吃东西了,气力渐渐疲乏,走路的速度极慢。遇上一位老渔翁,老渔翁惊讶她不是人。韦氏问这是什么地方。渔翁说这是扬子县。韦氏暗自惊喜,说:“这儿离县邑多远?”渔翁说二十里。韦氏详细地讲述了她的来由,又加上饥渴,老渔翁感到同情而又惊异。老渔翁的船上有茶粥,就给她吃。韦氏问道:“这个县的韦少府到任没有?”渔翁说不知道到没到。韦氏说:“我就是韦少府的姐姐,如果你能把我载去,到了县府一定好好报答。”老渔翁把她载到县府门外。韦少府已经上任多日了。韦氏到门前,让进去报告说孟家十三姐来了。韦生不信,说:“十三姐跟着孟郎入蜀地去了,哪能忽然上这儿来!”韦氏让传话人详细地述说因由。韦生虽然吃惊,也没有深信。出来一看,他姐姐号哭起来,述说她的苦难遭遇,颜色萎靡憔悴,简直不可言状。于是让她进屋休息。不久也就平复了。韦生始终有所怀疑。后几日,蜀中的凶信果然到了,韦生心里这才开朗起来,才更加悲喜交加。他酬谢老渔翁二十千钱,派人把姐姐送往蜀地。孟氏悲喜无比。韦氏的表弟裴纲,几十年后,还做洪州的高安尉,他亲口讲述了这件事。

       6、《大业拾遗记》(成书年代有唐、宋不同说):“弘农郡太守蔡玉以国忌日于崇敬寺设斋。忽有黑云甚密,从东北而上,正临佛殿。云中隐隐雷鸣。官属犹未行香,并在殿前,聚立仰看。见两童子赤衣,两童子青衣,俱从云中下来。赤衣二童子先至殿西南角柱下,抽出一白蛇身长丈余,仰掷云中。雷声渐渐大而下来。少选之间,向白蛇从云中直下,还入所出柱下。于是云气转低着地。青衣童子乃下就住,一人捧殿柱,离地数寸。一童子从下又拔出一白蛇长二丈许,仰掷云中。于是四童子亦一时腾上,入云而去。云气稍高,布散遍天。至夜。雷雨大霪,至晚方霁。后看殿柱根,乃蹉半寸许,不当本处。寺僧谓此柱腹空。乃凿柱至心,其内果空,为龙藏隐。” 
  译文:“弘农郡的太守--蔡玉,在国忌这一天到崇敬寺设斋,忽然有浓密的黑云从东北而上,正临近佛堂。云中有隐隐的雷鸣。官属们还没有行香,一齐站在殿前,仰着头往云上看。他们看见两个红衣童子和两个青衣童子,都从云中下来。两个红衣童子先来到殿西南角的柱子下,抽出一条一丈多长的白蛇。他们把蛇仰掷到云中,雷声渐渐变大而滚动下来。不多一会儿,刚才扔上去的那条白蛇从云中直贯下来,回到所出的柱子下。于是云气变低,着地。青衣童子就下来走近柱子,一个人把柱子捧起来,让柱子离地几寸。另一个人就从柱子下又拔出一条两丈左右长的白蛇,也仰掷到云中。四个童子也同时腾身而起,隐入云中。云气渐渐升高,布散满天。到了夜晚,雷雨大作,一直下到第二天晚上才晴天。后来人们去看那殿柱的根部,竟偏离半寸左右,没有回到原来的位置。庙里的和尚说,这柱子是空的。于是大家就凿柱子,果然是空的,应是龙的隐藏之所。”
  

       7、唐代韦绚的《戎幕闲谈》:“唐贞元丁丑岁,陇西李公佐泛潇湘、苍梧,偶遇征南从事弘农杨衡泊舟古岸,淹留佛寺,江空月浮,征异话奇。杨告公佐云:“永泰中,李汤任楚州刺史时,有渔人,夜钓于龟山之下。其钓因物所制,不复出。渔者健水,疾沉于下五十丈。见大铁锁,盘绕山足,寻不知极。遂告汤,汤命渔人及能水者数十,获其锁,力莫能制。加以牛五十余头,锁乃振动,稍稍就岸。时无风涛,惊浪翻湧,观者大骇。锁之末,见一兽,状有如猿,白首长鬐,雪牙金爪,闯然上岸,高五丈许。蹲踞之状若猿猴,但两目不能开,兀若昏昧。目鼻水流如泉,涎沫腥秽,人不可近。久乃引颈伸欠,双目忽开,光彩若电。顾视人焉,欲发狂怒。观者奔走。兽亦徐徐引锁拽牛,入水去,竟不复出。时楚多知名士,与汤相顾愕悚,不知其由。尔时,乃渔者知锁所,其兽竟不复见。”
   公佐至元和八年冬,自常州饯送给事中孟蕳至朱方,廉使薛公苹馆待礼备。时扶风马植、范阳卢简能、河东裴蘧皆同馆之,环炉会语终夕焉。公佐复说前事,如杨所言。至九年春,公佐访古东吴,从太守元公锡泛洞庭,登包山,宿道者周焦君庐。入灵洞,探仙书,石穴间得古《岳渎经》第八卷,文字古奇,编次蠹毁,不能解。公佐与焦君共详读之:“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五伯拥川,天老肃兵,不能兴。禹怒,召集百灵,搜命夔、龙。桐柏千君长稽首请命,禹因囚鸿蒙氏、章商氏、兜卢氏、犁娄氏。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窬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禹授之章律,不能制;授之鸟木由,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鸱脾桓木魅水灵山妖石怪,奔号聚绕以数十载,庚辰以战逐去。颈锁大索,鼻穿金铃,徙淮阴之龟山之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庚辰之后,皆图此形者,免淮涛风雨之难。”即李汤之见,与杨衡之说,与《岳渎经》符矣。”
  
  *译文:“唐代贞元年间的丁丑年,陇西人李公佐游览湘江和苍梧山,偶然遇见征南从事弘农人杨衡在一个古老的河岸边停船休息。他们就结伴在佛寺里尽情地游览。到了晚上,江面宽广空旷,水面飘浮着明月。他们在船上互相讲述奇闻异事。
   杨衡告诉李公佐说:“永泰年间,李汤担任楚州刺史。有个渔夫夜间在龟山下钓鱼,他的钩被什么东西挂住了,拽不出水面。渔夫善于游泳,迅速潜到水下五十丈深的地方,看见一条大铁链,盘绕在山根下,寻找不到铁链的端点,于是报告给李汤。
   李汤派那个渔夫及几十个善于游泳的人,去打捞那根铁链。这些人提不动,又加上五十头牛,锁链才有点晃动,当时并没有大风和波浪,但是快要将锁链提到岸上时,却突然翻滚起高大的波浪,观看的人们非常害怕。
  只见锁链的末尾有一个动物,样子像猿猴一样。雪白的头发,长长的脊毛,身高五丈多,蹲坐的样子也和猿猴一样。但是它的两只眼睛不开,似乎没有知觉地呆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眼睛鼻子里像泉眼一样向外流水,口里的涎水腥臭难闻,人们不敢靠近。过了很久它才伸伸脖子挺直身子,两眼忽然睁开,目光象闪电一样四处张望围观的人,好象要暴发出疯狂和愤怒,人们吓得四散奔逃。
  那怪兽竟慢慢地拖着锁链,拽着牛回到水里,再也不出来了。当时楚地有才智的名人与李汤互相惊异地看着,不知道这个怪物的来历。当时只有渔夫知道锁链的位置,那个怪兽再也没有出现。
  李公佐在元和八年,在常州为去朱方的给事中孟蕳饯行,廉访使薛公苹在客店里准备礼品。扶风人马植,范阳人卢简能,河东人裴蘧,全都在同一个客店里。大家在炉旁围成一圈,交谈整宿。李公佐又说起前面那件事,同杨衡说的一样。到了贞元九年的春天,李公佐游览古时的东吴一带,跟着太守元公锡游览洞庭湖,登上包山,住在一个道士周焦君修炼的地方。他们进入山洞,翻阅古籍,在一个山洞内找到一本《古岳渎经》第八卷。书上的文字古老奇特,有的地方被蠹蛀了,不容易理解。李公佐和焦君一起详细地阅读研究这本书。
  书上说,大禹治水时,三次到桐柏山。桐柏山刮大风,响惊雷,石头呼号,树也鸣叫,神怪五伯兴波作浪,天志起兵作乱,大禹调动不了他们很生气。大禹召集百种神灵,找来夔和龙,桐柏山神千君长也来请求任务。于是大禹囚禁了鸿章氏、章商氏、兜卢氏、犁娄氏。又捉住了淮河、涡水中的名字叫“无支祁”的水神。无支祁善于回答别人的问话,能分辩长江淮水的深浅和平原沼泽地带的远近,样子象猿猴,小鼻子,高额头,青色的身躯,白色的头发,眼露金光,牙齿雪白,脖子伸出来有一百尺长,力气超过九只大象,攻击、搏斗、腾跃,奔跑迅速敏捷,身体轻灵飘忽,只是不能长久地听声音、看东西。大禹奏乐曲给它听,降服不了它;把它交给鸟木由,也制服不了它;把它交给庚辰,才打败了它。上千个鸱鸟、脾恒、树精、水神、山妖、石怪,奔跑号叫聚集环绕着无支祁,庚辰用武力把它们打跑了。他给无支祁的脖子上锁上大铁链,鼻子上穿上金铃,送到淮阳县龟山脚下,是想让淮河水永远平安地流到海里。从庚辰以后,人们都画着无支祁的图形,就是想免除淮河上风雨波涛的灾难。李汤所看见的,和杨衡所说的,与《古岳渎经》上的记载,是相符合的。”

      8、 唐代孙光宪的《北梦琐言》“烧龙“:“太江之南,芦荻之间,往往烧起龙。唐天复中,澧州叶源村民邓氏子烧畬,柴草积于天井(山中穴也),火势既盛,龙突出,腾在半空,萦带为火所燎,风力益壮,狂焰弥炽,摆之不落,竟以仆地而毙。长亘数百步。村民徙居而避之。朱梁末,辰州民向氏因烧起一龙,四面风雷急雨,不能扑灭。寻为煨烬,而角不化,莹白如玉。向氏宝而藏之,湖南行军高郁酬其价而强取。于时术士曰:“高司马其祸乎?安用不祥之物以速之?”俄而被诛。”

译文:“长江以南的芦荻间,往往能烧起龙来。唐天复年中,澧州叶源村一个姓邓的村民耕种前烧荒,把柴草堆在山中的洞穴中,火势着旺以后,有一条龙突然钻出来,腾在半空里。它身上带着一些火焰,因为空中风更大,火焰更旺,又不能赶快熄灭,到底把它烧死了,掉到了地上,有好几百步长。这个姓邓的村民为了避祸,把家搬到别处去了。
  朱梁王朝的末年,辰州一个姓向的居民烧起一条龙,四面风雷急雨都不能扑灭,很快便烧成灰烬,但是龙角没有烧化。龙角莹如白玉,姓向的把它当成宝贝珍藏着。湖南行军高郁,给姓向的一点钱就硬把龙角拿走了。当时有个术士就说:“高将军将有大祸临头,怎么还用这种不祥之物来召致祸患的来临呢?”不久,高郁果然被杀。”

        9、《广异记》:“唐开元中,河南采访使汴州刺,使齐浣以徐城险急,奏开十八里河,达于青水,平长淮之险。其河随州县分掘。亳州真源县丞崔延祎纠其县徒,开数千步,中得龙堂。初开谓是古墓,然状如新筑净洁。周视,北壁下有五色蛰龙长丈余,头边鲤鱼五六枚,各长尺余。又有灵龟两头,长一尺二寸,眸长九分,如常龟。
  祎以白开河御史邬元昌,状上齐浣。浣命移龙入淮,取龟入汴。祎移龙及鱼二百余里,至淮岸,白鱼数百万跳跃赴龙,水为之沸。龙入淮喷水,云雾杳冥,遂不复见。初将移之也,御史员锡拔其一须。元昌差网送龟至宋,遇水泊,大龟屡引颈向水。网户怜之,暂放水中。水阔数尺,深不过五寸,遂失大龟所在。涸水求之,亦不获。空致龟焉。”
  
        10、唐代杜光庭《录异记》 :“荆州当阳县倚山为廨宇。内有井极深。井中有龙窠。旁入不知几许。欲晴霁及将雨,往往有云气自井而出。唐光化中,有道士称自商山来,入井中,取龙窠及草药而去。其后有令黄驯者,到任之后,常系马于井旁,滓秽流渍,尽入于井中。或有讥之者,饰词以对。岁余,驯及马皆瞽。
  荆州当阳县靠山建成官署。院中有一口很深的井。井中有一个龙的巢穴。没人知道有多深。天要变晴以及将要下雨的时候,往往有云气从井底冒出来。唐朝光化年中,有一个道士自称从商山来,他下到井里,到龙的巢穴取草药之后离去。这以后有一个叫黄驯的县令,到任之后,常常把马拴在井边,各种污秽之物全都进入井中。有的人指责他,他总是回答些粉饰的话。一年多一点之后,他和他的马全都瞎了眼。 ”

        11、唐李亢《独异志》):“陇州吴山县,有一人乘白马夜行,凡县人皆梦之。语曰:“我欲移居,暂假尔牛。”言讫即过。其夕,数百家牛,及明,皆被体汗流如水。于县南山曲出一湫,方圆百余步。里人以此湫因牛而迁,谓之“特牛湫”也。”
  译文:“陇州吴山县,有一个人骑着一匹白马夜间走路,全县的人都梦到了他。他说:“我想要搬家,暂时借你们的牛用一下。”说完他就走了。那天夜里,好几百家的牛,到天明一看,全都一身大汗。在县南山弯处出现了一个方圆一百多步的大水池。乡里人因为这个水池是用牛迁来的,就叫它“特牛池”。 ”


      12、唐代张读的《宣室志》
  汾水贯太原而南注。水有二桥。其南桥下尝有龙见,由是架龙庙于桥下。故相国令狐楚居守北都时,有一龙自庙中出,倾都士女皆纵观。近食顷,方拿奋而去。旋有震雷暴雨焉。又明年秋,汾水延溢,有一白蛇自庙中出,既出而庙屋摧圮,其桥亦坏。时唐太和初也。
  译文:“汾水横贯太原而向南流。水上有两座桥。那南边的桥下曾经有龙出现,因此在桥下盖了龙庙。相国令狐楚居守北都的时候,有一条龙从庙中出来,全城的男男女女都尽情观看,将近一顿饭的工夫,它才腾跃振奋地离去。立刻就有震雷暴雨发生。另外,第二年秋,汾水水涨,有一条白蛇从庙里出来,一出来庙就倒塌了。那桥也坏了。那时是唐朝太和年初。”

 

      13、任昉《述异记》卷上:“汉元和元年(84年),大雨,有一青龙堕入宫中。帝命烹之,赐群臣龙羹一杯。 故李尤《七命》曰:“味兼龙羹。”


 

1、《宋史》:
  “干德五年夏,京师雨,有黑龙见尾于云际,自西北趋东南。占主大水。明年,州府二十四水坏田庐。
  开宝六年四月,单父县民王美家龙起井中,暴雨飘庐舍,失族属,及坏旧镇廨舍三百五十余区,大木皆折。
  七年六月,棣州有火自空堕于城北门楼,有物抱东柱,龙形金色,足三尺许,其气甚腥。旦视之,壁上有烟痕,爪迹三十六。
  宣和元年夏,雨,昼夜凡数日。及霁,开封县前茶肆中有异物如犬大,蹲踞卧榻下。细视之,身仅六七尺,色苍黑,其首类驴,两颊作鱼颔而色正绿,顶有角,生极长,于其际始分两歧,声如牛鸣,与世所绘龙无异。茶肆近军器作坊,兵卒来观,共杀食之。已而京城大水,讹言龙复仇云。
  绍兴初,朱胜非出守江州,过梁山,龙入其舟,才长数寸,赤背绿腹,白尾黑爪甲,目有光,近龙孽也。行都柴垛桥旌忠庙三蛇出没庭庑,大者盈尺,方鳞金色,首脊有金钱,遇 霁,或变化数百于蕉卉间。庙徙而蛇孽亦绝。十一年四月,衡山县净居岩有蛇长二丈,身围 数尺,黑色而方文 ,震死,山水大至。先是,山气遇夜辄昏昧,蛇毙 始明。二十五年六月,湖口县赤龙横水中如山,寒风怒涛,覆舟数十艘,士卒溺者数十人。三十年春,宜黄县大蛇见于丞治,长二丈。捕之纵数里外,俄复至者数四。
  干道五年七月乙亥,武宁县龙斗于复塘村,大雷雨,二龙奔逃,珠坠,大如车轮,牧童得之。自是连岁有水灾。 ”

 

2、《太平广记》:玄照和尚在嵩山白鹊谷修道,操行精严,在出家人中推为首位。他发愿讲授一千遍《法华经》,以利众生。在山中开讲之后,虽然寒暑无常,山路险恶,但是来听讲的总是坐无虚席。
   当时有三个老头,眉毛胡须全白,相貌与众不同,在那虔诚地听讲。如此听了多日,玄照感到奇怪。忽然有一天,三个老头一大早就来拜谒玄照。他们说:“我们三个弟子,其实是龙,有各自的职务,也很劳苦,已经好几千年了。能听到您的精妙说法,没有什么报答的,也许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去做,我们愿意效微薄之力。”
  玄照:“现在阴阳失调,干旱少雨,国内闹饥荒,你们可以下些雨来拯救天下百姓。这就是贫道的愿望。”
  三个老头说:“聚云下雨,本来是一桩小事。只是关于下雨的禁令绝对严重,不奉上天之命擅自行雨之罪不小,有性命之忧呢!我们试说一个办法,差不多可以成功,不知长老能不能去做?”
  玄照说:“那就说给我听听吧!”
  三个老头道:“少室山的孙思邈处士道高德重,一定能使弟子的灾祸解脱。那就可以马上下雨了。”
  玄照:“贫道知道孙处士在山中,但是不知道他的道行,又怎么能如此呢?”
  三老头:“孙公的仁义,不可估量。仁义之心附着于济世的药方,造福于万代。他的名望已经在天宫里登记入册,实在是个世外高人。如果他能说话相救,保证没有问题。只要长老先与他约好,如果他答应了,立即就依你的话去做。”
  于是他们就把救护的办法告诉了玄照。玄照到孙思邈的住处去,诚恳地拜谒,人情礼数特别谨慎,坐定许久才说:“孙处士以贤德明哲的气度,把济助于苍生为己任,现在极旱,寸苗不长,百姓叫苦不迭,焦渴干枯如此,施用仁哲的时候到了。希望你开恩,救一救天下百姓。”
  孙思邈答:“我没能耐才遁入山野,凭什么功力有助于人呢?如果有什么可以施与百姓,保证不会吝惜。”
  玄照:“贫道昨天遇到三条龙,让他们下点雨,他们都说,不奉天帝的命令擅自行雨,杀头之罪不轻,只有孙处士德高功大,能把他们救下来。我特意来表示心愿,请处士斟酌。”
  孙思邈:“只要可以办到,我没什么顾惜的。”
  玄照:“下雨之后,三条龙逃避罪责,投到处士居所后边的池子里隐蔽。当有异人来捕捉他们的时候,处士向来人说明白,把他打发走,三条龙就会免罪。”
  孙思邈答应下来。玄照回山,在路上遇到三个老头,玄照就把孙思邈的意思告诉了他们。他们约好一天一夜,如期下雨,淋淋洒洒,滋润千里。第二天玄照来谒见孙思邈,说话之间,有一个样子奇特的人,直接来到后边的池畔,嘟嘟囔囔地念起咒语,一会儿,池水结冰,立刻有二苍一白三只水獭从池中出来。那人就用赤色绳索把三只水獭捆绑起来,要带走。孙思邈上前招呼道:“这三个东西的罪,就是处死也是应该的。但是他们昨天擅自下雨,是我让他们干的,希望饶过他们,并请代我向天帝求请,不要责罚他们了。”
   那人听了这些话,便解开绳索把他们放了,自己提着绳索离去。过了一会儿,三个老头向孙思邈致谢,不知如何酬谢他。孙思邈说:“我住在山谷之中,用不着什么东西,不需要报答。”
   三个老头回身又拜见玄照,要为他效力。玄照答:“住在山中,一个是吃,一个是穿,此外什么也不需要,不用什么报酬。”经不住三个老头再三要求,玄照便说:“前山挡路,来往很不方便,你们可以把它搬走吗?”三个老头说:“这是一件小事,只要别怪怨风雷太大就行,马上就可以办。这天晚上,雷霆大作,狂风四起,到了早晨才风停雨住。寺前的小土山没了,豁然开朗,数里平坦。三个老头又来,叩谢而去。


3、《 太平广记》
  北庭西北沙州有黑河。深可驾舟,其水往往泛滥,荡室庐,潴原野。由是西北之禾稼尽去,地荒而不可治,居人亦远徙,用逃垫溺之患。其吏于北庭沙洲者,皆先备牲酎,望祀于河浒,然后敢视政。否即淫雨连月,或大水激射,圮城邑,则里中民尽鱼其族也。唐开元中,南阳张嵩奉诏都护于北庭,挈符印至境上,且召郊迎吏讯其事。或曰:“黑河中有巨龙,嗜羔特犬彘,故往往漂浪腾水,以凯郡人望祀河浒。我知之久矣。”即命致牢醴,布筵席,密召左右,执弓矢以俟于侧。嵩率僚吏,班于河上,峨冠敛板,罄折肃躬。俄顷,有龙长百尺自波中跃而出。俄然升岸,目有火光射人。离人约有数十步,嵩即命彀矢引满以伺焉。既而果及于几筵,身渐短而长数尺。方将食,未及,而嵩发矢。一时众矢共发,而龙势不能施而摧。龙既死,里中俱来观之,哗然若市。嵩喜已除民害,遂以献上。上壮其果断,诏断其舌,函以赐嵩。且子孙承袭在沙州为刺史,至今号为龙舌张氏。
  北庭西北的沙州,有一条河叫黑河。这河深可以摆船,河水常泛滥,冲毁房舍,淹没原野。因此西北的庄稼全都没了,田地荒废,不能耕种。当地的居民也都远走他乡,以逃避被淹的祸患。那些在北庭沙州做官的,都要先准备供品,到河边认真祭祀祷告一番,然后才能审理政事。不然就会淫雨连连,一下就是几个月,或者大水猛涨,冲淹城邑,那么广大百姓就要喂鱼了。唐开元年中,南阳张嵩奉诏到北庭做都护。他拿着符印来到北庭境内,并且召集到郊外迎接他的官吏们询问此事。有的说:“黑河里有一条大龙,专爱吃羊、牛、狗、猪什么的,所以它往往兴风作浪漂在水上,眼睁睁地看着人们是怎样在河边祭祀。我知道已经很久了。”张嵩于是就命令准备祭祀用的牛羊猪狗及饮料,在河边布置宴席,秘密召集左右人等,手执弓箭埋伏在两侧。张嵩率领着僚属们排列在河岸上,恭恭敬敬,严肃认真地等着。不多时,有一条一百尺左右的龙从水中跃出水面,又迅速地来到河岸上。它的目光像火,射向岸上的人们。离人还有大约几十步远的时候,张嵩就命令弓箭手们把弓拉满等候在那里。然后,那龙果然来到宴席前,它的身体渐渐变短,身长只有几尺。它正要吃还未来得及吃的时候,张嵩命令开弓放箭。一时间万箭齐发,而龙无法抵御,中箭而死。龙死后,众人都来观看,哗然若市。张嵩为自己为民除害而高兴,就把死龙献给了皇上。皇上表扬他做事果断,让人把龙的舌头割下来,装进小匣子里,赐给他。而且,他的子孙世袭为沙州的刺史,至今被称为“龙舌张氏”。
  

      4、金元好问《续夷坚志》:“大明蚕神三姑庙旁近龙见,横卧三草舍上,观者数百人。见龙鳞甲中出黄毛,其形如驼峰,头与大树齐,腥臭不可近。既堕,夭矫不得上,良久云雾复合,乃去。”



 元

       1、《元史.五行志》云:“至元二十七年七月,益都临胸县有龙见于龙山,巨石重千斤,浮空而起。 至元二十七年。临胸县在今山东省。龙山出现了龙,可惜不知它的模样如何。它的到来,竟能使千斤巨石浮空而起。 ”

    2、《元史·顺帝记》中记载的龙:“又长庆寺有龙绕槐树飞去,树皮皆剥”。


 

1、明代郎瑛《七修类稿》记载:明代成化末年,广东新会县海滩上 坠落一条龙,被渔民活活打死。此龙约一人高,身长数十丈,酷似画中龙,只有腹部呈红色。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西元1162年),太白湖边发现一条龙,巨鳞长须,腹白背青,背上有鳍,头上耸起高高的双角,在几里之外都能闻到腥味。当地群众用席子遮盖它的身体,官府还派人亲自祭祀。一夜雷雨过后,龙消失了。它卧过的地方留下一道深沟。

2、明代陆容的《菽园杂记》 :“江西山水之区多产蛟,蛟出,山必裂,水必暴涌。蛟乘水而下,必有浮菹拥之,蛟昂首其上。近水居民闻蛟出,多往观之,或投香纸,或投红绡,若为之庆贺者然云。蛟状大率似龙,但蛟能害及人畜,龙则不然;龙能飞,且变化不测,蛟则不能也。”

3、明 谢肇浙《五杂俎》:“闽中不时暴雨,山水骤发,漂没室庐,土人谓之出蛟,理或有之。大凡蛟蜃藏山穴中,岁久变化,必挟风雨以出,或成龙,或入海。闽乌石山下瞰学道公署,数年前,邻近居民常见巨蟒,长数百尺,或蹲山麓,或蟠官署觚棱之上,双目如炬。至己酉秋八月,一夜,大风雨,乌石山崩,自后蟒不复见云,先是阮中丞一鹗以退倭,全城庙食山巅,舆论未尽释,是日山崩,政当其处,祠宇尽为洪水漂流,片瓦只椽杳不可见,时以为异云。“又《五杂俎·物部一》:“万历戊戌(1598年)之夏,句容有二龙交,其一困而堕地,夭矫田间。人走数百里 ,竞往观之。越三日,风雷挟之而升。”


1、摘自《清史稿》:
  “顺治六年十一月,仪征有四龙见于西南。
  十一年,涞水县兴云寺梁上有蛇,身具五彩,十日后变为白色;六月十五日,狂风骤雨,霹雳不绝,殿中若有龙,及霁,蛇乃不见。

  康熙元年七月二十九日,嘉兴二龙起海中,赤龙在前,青龙在后,鳞甲发火,过紫家埭,倒屋百余间,伤一人;九月初九夜半,火龙见。
  二年四月十六日,崇明龙见;三台东南出一蛇,长数丈,腰围约三尺,身有鳞甲,赤光。
  三年五月二十一日,京山龙见,鳞甲俱现。七月朔,镇洋大风海溢,有龙下麋场,伤数人。八月初四日,天晴无云,黄龙见于东南。
  七年七月,咸宁有龙游于县署前,雨霁,不能升跃,市人系其颈以游于市。十二年六月,深泽马铺民家龙起,大风雨,破壁而去。十二月十八日,丹阳见两龙悬空,移时始去。十三年夏,永嘉龙见;万载大水,龙出。
  十七年六月,咸宁大墓山有龙突现头角,三日,鳞甲晃如赤金,白昼飞腾,穿山为河,伤民畜。
  十八年十月十五日,镇洋龙见于东南。二十一年十月,青浦、兴化龙见。
  二十六年六月,黄县龙昼见于朱家村,烟雾迷蒙,火光飞起。
  三十六年三月,毕节龙见赤水河。
  四十年八月,独山州南羊角村有龙见。
  四十一年六月初九日,鳌泉有白龙跃于平地,飞去。
  四十五年五月初六日,金山之岩有龙出,金光闪烁。
  四十七年,灵州井中有龙,时见其首尾,数日,忽大雨霹雳,腾空而去。
  六十年六月,金坛学宫前悬一龙,腥气逆鼻,焚香祷之,腾空而去。
  七月十三日,南笼大雷雨,龙见于城西。
  
  雍正二年七月,北流飞龙见。十二月,木门海子起烟雾,有蛟龙飞出之状。五月,横州有龙起。
  七年春,安定文苇塔见一龙腾空而去。
  九年四月,安南有龙见于东北。六月,青浦龙见于沙滩。
  
  乾隆二年二月,潮阳白龙见。
  三年正月,枝江龙见于城西。九月,青浦龙于泖,自西南至东北入海。
  五年五月,高邮大风,有白龙舞空中,鳞甲俱现。
  六年六月十三日,昆山东乡设网村有白龙手卷去民房十七家。二十五日,席家潭有白龙手卷去周家庄大舟二人,坠巴城镇三里岸渚,复手卷去镇民盛某,掷地,身无恙。
  九年六月十二日,浮山有龙飞入民间楼舍,须臾烟起,楼尽焚。七月壬辰,建□天顿黑,有白龙尾垂二丈余。
  十二年八月,高州龙见于小华山。
  十四年七月初五日,高淳龙起于永丰圩下,首尾鳞甲俱现。
  十五年七月,正宁秦家店有龙破屋而升,俄大雷雨。
  十九年秋,济南巨治河有龙。
  二十年五月二十日,澄海狂风骤雨,有双龙自东而来,由蓬州所东门经过,倒城垣五十七丈,民房三百余间,有压毙者。
  二十一年六月,招收、龙井地方有龙自空冉冉而下。
  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葭州赤龙见于张体两川围中。
  六月初七日,高平火龙见于石末村。七月十四日,泰安蛟起夏辉村西河,高二丈,彩色灼烂,横飞东南,风云随之。
  二十九年四月十三日,天门乌龙见,头角爪甲俱现。
  四十三年三月,安丘龙见。四十六年八月十二日,莒州龙见于吴山东北。
  五十五年五月,定海舟山龙起,漂没田庐,淹毙人口;越三日,龙斩三段,尾不见,其鳞巨如葵扇。
  五十六年六月,莒州赤龙见于龙王峪,先大后小,长数丈,所过草木如焚。


  嘉庆六年,东湖修孔子庙,见白龙乘风飞去。
  九年,曲阳济渎河水暴发,见龙车数乘涉水而没,水退。
  十四年五月,有龙戏于瑞州城隍庙江均河,水立丈余。
  二十年六月,黄冈柳子巷蛟起,伤一百四十余人,冲没田宅无算。二十一年六月,蛟见于婴武水。


  道光四年七月,麻城龙见于月望岩。
  五年七月甲辰,武进龙见于芙蓉湖。
  六年六月初五日,宜都蛟起,坏民居,溺人无算。
  七年五月初十日,房县汪家河水溢,蛟起,坏民田无算。
  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滕县见青龙,长约数十丈,鳞甲俱现。
  十年六月,松滋城原寺出龙,过洋州上升。
  七月十二日,永嘉起蛟,裂山而出,漂没田庐,淹毙人畜无算。
  十六年七月甲申,武进有龙陷地成潭。
  二十八年五月,监利龙见于洪湖。七月二十三日,太平五龙同见空中,是夜飓风大作。


  咸丰二年五月十七日,枝江天无片云,有白龙降于瓦湖,蜿蜒行数里,忽腾去。
  三年七月初七日,西乡白龙见,长数十丈。
  七月十五日,黄陂龙见于聂口,鳞甲宛然,拥船只什物于空中。十一月,西宁西纳川降龙,臭闻数里。
  五年七月二十三日,石首风雷大作,顷之二龙接尾而上。
  六年五月,鄱阳县两头蛇见。七年五月初八日,来凤县曾氏塘风雨骤至,有物长丈余,乘风入塘,形似牛,身备五色,目灼灼有光,水喷起。
  八年六月十七日,云梦有龙入城,坏庐舍无数,绕城东北去。
  十年三月,麻城龙见。五月,松滋天鹅塘出龙,行陆地,所过禾稼尽偃。
  十一年冬,平湖有二龙于海。


  同治三年,苏州有龙。四年正月,宜城龙见于芳草洲。
  六年五月初五日,高淳见三龙。
  十年三月二十二日,湖州有龙,狂风骤雨,拔木覆舟。
  五月十二日,高淳龙见。七月底,城有蛟起于井中。
  光绪十九年正月,灵台龙见于井中。二十一年十月,大通龙见于惠广寺。”
  
      
2、据《临安府志》记载,崇祯四年(西元1631年)云南石屏县东南的异龙湖中发 现巨龙,「须爪鳞甲毕露,大数围,长数十丈」龙山和异龙湖中 出现龙,可能不止一次。不然它不会有「龙山」和「异龙湖」之 称 !

3、《永平府志》记载,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夏天,有龙降落在滦河下游的乐亭县境内,蝇蚋遍体。当地群众为它搭棚以遮蔽阳光,并不断用水泼洒它的身体。三天后,在-场大雷雨中,龙离开了原地。
   西元1944年8月,松花江南沿的扶余县陈家围子村后,数百人围观一条趴在沙滩上的黑龙。据仍然健在的目击者任殿元说,该龙长约20多公尺。这个动物外形像四脚蛇,脸形和画上的龙差不多,长着七八根又粗又硬的长须,身子的前半部份直径约一公尺多。四个爪子深深扎进沙滩里。它全身都是鳞片,形状像鳄鱼鳞。任殿元至今仍满腹疑团,那条巨型动物为什么长得那么像画上的龙?

 

4、五龙与绿衣神人。清代《叶县志.杂记》说到,在公元一五○三年的河南叶县,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明弘治十六年,五龙挂于城北十里,久之坠地,蜿蜓不能起。有绿衣神人自空降龙皆绕之,须臾云寡晦冥,逐失所在城北方向的空中出现了五条龙,后来五龙一起坠落到地上,似乎无力飞走。这时又从空中降下来一个绿衣神人,五龙围绕在神人身旁,忽然天昏地暗,云起雾涌,五龙与神人就没了综影。”
  
5、白龙与紫衣之神。这个故事与叶县的相类似,发生在公元一五八八年九月的浙江平湖,见于清代《嘉兴府志,祥异志》:“平湖县有白化腾海上,红光半天。修撰沈懋孝,兄龙首半垂,两角闻有金冠紫衣之神,仗剑而立,长尺余。龙吐颔下珠光,团罔大如斗。”
  此事的目击者,是在朝中任编修官(史官)的沈懋孝。他看到海空出现白龙,放射出的光芒映红了半边天。龙首两角之间,还站看一个戴金冠的紫衣神人,身高不过三十多原米,手中握看剑一样的物体。龙首下显出一团明亮的珠光,圆圆的,形状像斗一样大小。

  
6、黄浦江畔见白龙。在上海松江县的黄浦江畔公元一六零八年七月,也出现过平湖那样的龙,龙首上也有神人。只是晚出二十年。见于清代《松江府从.祥异志》 :“万历三十六年六月,白龙凡于黄浦龙华港,龙首有神立其上。”
  
7、龙降温明殿。《后汉书.五行志》有。此句在清代〔洛阳县志,仟异志〕中引作黑如车盖隆起,奋迅五色,敕〔后汉书〕更明确。“灵帝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有黑气堕北宫温明殿东庭中,黑如车盖,起奋迅,身五色,有头,体长十余丈,形貌似龙。”
  灵帝即东汉皇帝刘宏,光和是他在位时所用的年号之一,光和元年六月丁丑,即公元一七八年七月一日。东汉都城在今河南洛阳市近郊,温明殿或许就是皇帝陛下的寝宫吧。在温明殿的东院,从空中坠下一个巨大的黑色物体,像圆形的车伞一样,身子在快速的旋转中显露出五色光芒,虽有头,但无足,不见尾,似龙非龙,长达二十余米。

8、《临安府志》记载,崇祯四年(西元1631年)云南石屏县东南的异龙湖中发 现巨龙,“须爪鳞甲毕露,大数围,长数十丈”龙山和异龙湖中 出现龙,可能不止一次。不然它不会有“龙山”和“异龙湖”之 称 !

9、清代魏廷珍《伐蛟说》:“余弟诚伯知兴国州年余,告我曰:“凡有泉水之地,其下皆有伏龙。兴州民皆于山间或平地,搜得一泉,可以致富。其水或溉数百亩,或溉千余亩,凡泉水经行之地,其两旁田皆可沽善价。夏秋苗长之时,则有泉者,尤得居奇。州民或妒其邻之得佳泉也’适逢岁早以求雨为名,杀黑犬滴其血入泉中。龙大怒,挟风雷而出,骤降大雨,四乡沾足,视其泉则已为平地矣。其邻甚恚,将讼之官,父老劝慰之,且按田家之得雨者,敛财以偿之,乃已。”诚伯又逢黔人谈及蛟水,则之色变。盖黔居万山之中,常受蛟害也。据述出蚊之地,有去巨川稍远者。水既去,而蛟犹涸在山间,其首似牛,其身在龙蛇之间,乡民畏其为患,皆焚香跪祷其旁。久之,知其蠢蠢然无知觉,祷之无灵,乃纵枪炮击之。蛟或大吼奔入巨水,或激其暴怒,尚能于平地出水,则田庐民人必有伤损。
  余曰:“然则龙与蛟之为利害,相去悬殊矣。蛟有害无利者也;龙降泽于民,为利甚溥,有时激之亦能为害,然非其本意也。””

“尝考月令载伐蛟之文,古人多斩蛟之事,盖蛟之为害于民实甚。多方翦除,凡以为民也。江南地方,如徽宁六霍等处,蛟水为患,人畜田舍,随波荡尽,殊可悯恻,访之故老,考之传闻,识产蛟之处,得伐蛟之法:蛟以卵生,数十年而起,生蛟之地,冬雪不存,夏苗不长,鸟雀不集,其土色赤,其气朝黄而暮黑,星夜上冲于霄。其卵入地,自能动转,渐吮地泉,其形即成,闻雷声,渐起而上,其地之色与气,亦渐明而显。蛟未起二三月前,远闻似秋蝉闷在人手中而鸣,又如醉人声,此时能动不能飞,可以掘而得;及渐起,离地面三尺余,声响渐大,不过数日,候雷雨而出,多在夏末秋初之间,穿山破岸,水激潮涌,为害不可胜言矣!善识者,于春夏间,观地之色与气,及未起二三月前,掘土三五尺余,其卵即得,其大如甕,其围至三尺余,先以不洁之物镇之,多备利刃剖之,其害遂绝;或于雪后,见其地围圆不存雪,不生草木,再视其土之色与气,掘得其卵,煮而食,味甚美。此土人经验之言也。又有说:用铁与犬血,及妇人不洁之衣,埋其地以镇之。盖蛟非龙引不起,非雷震不行,铁与秽物,所以制之也。又有说:蛟畏金鼓,夜畏火光,夏月田间作金鼓声以督农,则蛟不起,即或起而作波,但见火光,闻金鼓声,其水势必敛退。又云:蛟畏荆树,盖荆汁能治蛟毒也。又闻深山老人云:“夏秋连日夜雨则竖高竿挂一灯笼,可避蛟也。”诸说颇近理,故以录示人,庶几弭患于未然。
  论为政之大体,自当以修德行仁,为挽气化弭灾眚之本,此外何足道哉!然而为民父母之心,无所不周,不得不多方以冀救济,踵古人而行之,或有裨于万一,夫受人牛羊,立视而不救,非牧也,况受一方之百姓,而职任抚循,明明有弭灾之说,顾嫌其迂而靳传,清夜扪心,何以自处?各府州县,其共体此意,善为措置,纵不能全弭其患,亦当竭尽乃心,况人事既尽,安知天意不可挽回乎?如有地方棍徒,挟仇欺诈,借伐蛟之名,而挖人之基宅,挖人之坟墓,以破人之风水来龙,则又当从重治罪,断断不可轻宥。各府州县,宜择地方之善识者,详加审视,如与前说脗(吻之异体)合,即躬亲诣验料理,又当刊刻其法,广布四方,使家喻户晓之也。
  此魏公廷珍于雍正十二年署两江总督时刊刻通颁也,法良意美,久而失传,乾隆五十一年冬,上允廷臣之请,勅下直省,酌量办理,爰取原本,重付剞劂,通发各属,流传奉行,其有照刊广布者听。——丁未正月初吉,抚江使者山阴何裕诚识”
 
  
10、清代薛福成的《庸庵笔记》:“无锡西定桥,跨梁溪上,当溪水入五里湖之口,有桥洞五,俗称五环洞桥。由城望之,如亘虹天半。吾邑邹敬甫先生(安鬯)尝言,某年月日,与友人坐桥上纳凉,忽见湖水骤涨,若将漫桥者。谛视之,一大蛇乘水而来,长数十丈,不见其尾。大骇,急与友人趋避,未及下桥,蛇昂首一跃,越桥而过,盖桥洞不足以容其身也。方其跃时,空中似大雨下注,衣为之湿。其行甚驶,向苏州河而去,倏忽不见。此蛇盖居五里湖及太湖中,近桥居民常常见之,然犹其次也,谓之二将军。又有称为大将军者。乾隆年间,有一煤客泊船北门外之缸尖嘴,夜望见旷野中挂两红灯,问舟人曰:“彼处有店户乎?”舟人曰。“无有。”煤客夙工弹丸,姑以弹击之。甫一发,两灯忽不见。舟人曰:“吾瞩之久矣,凡灯在风中,其光辄晃漾不定,惟此灯光极定,且一击而两灯俱灭,此必怪也!”
  越半月,居民多觉腥臭不可耐,相与搜寻至深山丛莽之中,一大蛇长近百丈,死焉。盖此蛇方挂林间小憩,其两眼如红灯,及中煤客之弹,负痛疾走入山,然后死,今仅存其次者,然亦未尝为人害云。”
  
11、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徽州张宇南言∶其地多山,每春夏之交久雨,有起蛟之患。村人习见勿异也。蛟初起一 二日间,地中先有声,隐隐如雷鸣,或如牛吼,至期,土中辄陷出一小穴如豆大,水从穴出,直上一二尺如箭,已而渐升渐长,长至檐隙与溜合,则水势乃大,下穴亦渐大如碗孔,蛟入鳅鳝形,从穴出,乘水而上,过檐则形变大,乃飞越奔腾而去,屋宇亦无害。惟相隔一二里许田禾间有伤损者,为山水冲刷而然,此水初起一二尺时,山人以瓶盎之属接取食之,力大无穷。盖出蛟口中含吮,精力贯注,直逼而上,其全身之力,尽在此水,故人亦不能多食,壮健者三盏,即腹胀不能再饮。土人以酿酒,更壮精力,可已虚劳。单杜可云∶蛟初起时,水如箭,清如泉脉,渐涌而高,必合天雨水,则势大而能飞腾。蛟出,穴口始泛出水,名曰发洪。若初起时,用河水一勺灌入其穴,则蛟水自回,便不能出穴。”
  
 
12、《徐州志》卷三六:“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丰黄河在县南邵家口,有一物逆水而上。昂首数尺,约长六七丈。面黑须白,额止一角,鼻嘴类牛而大。有时吐舌,舌纯红,长尺余。双目炯炯射人,身尾或隐或浮。舟皆避匿,两岸观者如堵。自华山至许家楼而没。”

 

13.乾隆《金坛县志》卷二十:“康熙六十年(1721年)六月,有龙悬学宫旁,腥气逆鼻,焚香祷之,腾空而去。”

14、嘉庆《萧县志》卷十八:“嘉庆十五年(1810年)六月二十五日,二龙见于云中,一龙坠地,由李腰庄至赵家塘,拖行数里。”


15

、道光《永州府志》卷十七引曾钰《宁远志》:“成化(1465-1487年)中,丹桂乡民田苗甚蔚。一夕雷雨大作,有巨物压苗,横数亩,乃坠龙也。越旬日,鳞肉腐尽,民拾齿骨归。”

 

 

 


16、同治《合江县志》卷五二:“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年)八月初二日,庙高张英家井中见龙,其女汲水遇之,归告其祖。往视,犹存头角,分明满身金鳞,大若小桶,逾时不见。连见三日,后其水若米汁焉。观者如堵。”

17、光绪《临榆县志》卷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夏,霖雨,县城北街董姓民家,有龙降于煤堆,数日翔去。”


18、光绪《江西通志》卷九十八:“冬十二月,龙见丰城田中,身长四十余丈,头似鳞,七日后飞翔挟风雨而去”。

 

19、清代学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平望镇之西,有地名韭溪,里人潘氏之墓在焉。某年夏,忽于赤日杲杲中霹雳一声,白云四起,有一物从空中堕其墓上。其物长四五尺,牛首鼍身,有角有鳞而无尾。四足皆五爪,而后足若痿痹不能起者,但以前两足蹒跚而行。所过之处,翁仲俱仆,大木尽拔。村人大骇,聚而观之,且奔告于潘。次日,潘至,是物已力倦,颓卧封草中,腥气不可向迩,蝇蚁集于其身,遍体蠕蠕然,而是物若不知者。或以竹芊刺之,亦不动,间或昂首一虚气,触之者无不立倒。潘知其异,禁人勿犯之。无何,风雷交作,大雨如注,物奋身一跃,腾空而去。至天半,犹垂首俯视,久之始杳,竟不知是何物也。”
  

《孙思邈奇人奇事》
  估计大家从历史课本上都知道孙思邈是个名医,但其他的不甚了了, 下面来介绍仙医孙思邈的生平和与龙有关的一些记载。
  孙思邈是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公元541年-682年。他七岁开始读书,每天能记诵一千多字。在二十岁左右时,就很善论庄子、老子和诸子各家学说,同时也喜欢佛道经典。当时的洛阳总管见了孙思邈后感叹地说:“这真是圣童啊。但可惜他的才器过于宏大,在他自己生活圈子中的低小位置上是很难发挥作用的”。
  在周宣帝时(公元579年),正是王室内部的多事之秋,孙思邈到太白山隐居。在隋文帝辅政之时,征聘他去作当时最高学府的教授官“国子博士”,他却称病而不任该职。他对自己周围比较亲近的人说:“五十年后,就有圣人出现,我才会出来帮助他作一些济世救人的事情。”
   果然, 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时(公元627年),便把他召到京都长安去。他的容貌看上去如此年轻,唐太宗禁不住大为赞叹的说:“我本来就知道,有道之人是值得尊重的。至于羡门和广成子这些仙人的事迹,绝不是人们虚妄之言啊!”
   唐太宗又要授予他爵位,他坚决推辞了。(公元659年)唐高宗召见他,授他“谏议大夫”的官,他又推辞而没有接受。
  因他自己小时候得过“风冷”病,经常看医生,以至于耗尽家资。所以在十八岁时就立志学医,孙思邈在太白山隐居修道时,“炼气养神,求度世之术”。他对医药有长时期的精心研究,且常怀仁慈之心,亲自采制药物,为人治病,以医药助人。作为修道人,他奉行“凡所举动,务行阴德,济物为功”的原则。
  当时的知名人士多曾拜他为师,甘当他的学生。“初唐四杰”之一的著名诗人卢照邻在他的《病梨树赋序》中称孙思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推步甲乙,度量乾坤”。他又向孙思邈请教名医治病的道理。孙思邈回答,“善谈天地之变化者,必须参证于人之道;善言人身之病变者,也必须以天地的变化为根据。”又说,“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但必须“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他还进一步谈到做人的道理,认为要“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并且具体的解释说:“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就是说胆大;“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说小心;“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是智之圆;“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是说行之方。
  在卢照邻写《病梨树赋序》时,孙思邈已经九十多岁了。但他的眼耳一点也没有衰退的迹象;形体壮盛,神色清朗。当初魏征受皇上诏书编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的时候,担心会有遗漏,便多次访问孙思邈。孙思邈以口传授,就像眼前亲自看到一样的清楚。
  当时的东台侍郎名叫孙处约,把他的五个儿子带来拜见孙思邈。孙思邈对他们的未来祸福一一预言,后来这些预言都兑现了。甚至还没出生的人,孙思邈也预先知道他的一生中必经的大事。孙思邈这一类奇异事迹非常多。
  永淳元年(公元 682)二月十五日,孙思邈早晨起来沐浴身体,衣冠整齐的端正拱手而坐。他对子孙说:“我为世人所逼,隐于洞府修炼,将升无何之乡,臣于金阙,不能应召往来。”一会儿便辞世而去。他在遗嘱中指示“薄葬”,不用任何殉葬器物,不用猪牛羊牲。孙思邈去世后一个多月,容貌没有改变。把他的尸体放入木棺中去时,轻得就像只有衣服一样,当时的人们都感到奇怪,修道之人则称其“已’尸解’矣”。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孙思邈被追封为“妙应真人”,因此后世又称他是“孙真人”。
   有一次,孙思邈在行路时看见一个牧童在杀一条小蛇,那蛇已经受伤出血了。孙思邈恳求牧童不要杀它,并脱下自己的衣服来送给牧童,赎救了小蛇。然后又用药物把蛇封裹起来,把它放回到草丛中去。
  一个多月后,孙思邈又外出行走,看见一个白衣少年,仆人和马匹都很壮实,少年下马来拜见他,并感谢他说:小弟承蒙道者救了一命。孙思邈听后没有介意。少年又再次拜他,并请他骑上另一匹马。两马驰行如飞,到了一处城郭的地方。那里花木繁盛,春景和媚,门庭灿然显赫,人物繁杂,简直就像是君王的住处。原来孙思邈救的小蛇是龙王的儿子,那里就是龙宫的所在“泾阳水府”。
  龙王为报孙思邈救子之恩,临行时要送他许多金珠宝物,但都被孙思邈坚决的推辞了。龙王见他不爱富贵,便叫儿子取出龙宫药方三十首来赠送给他,并告诉他说:“这是真方,可以济世救人”。孙思邈回家后把每一个药方都试用了,发现都有神效。后来孙思邈在撰写自己的方书《千金方》三十卷时,便把龙宫药方分散放在里面。
  迄今为止的后世方剂学家们,在研究《千金方》时都注意到一个事实:《千金方》中的有些方剂,无法用中医已有的理论通过辩证论治的精神去衡量和理解。这一类“奇崛”的方剂中,有些是配伍方法奇怪,与方剂配伍的通常理论不吻合(比如“神丹”);有些则不仅配伍方法超常,而且用药多而繁杂,一方之中寒热温凉气血攻补兼备,简直无法用医理作方剂分析。其实,这些“奇崛”的方剂可能正是龙宫药方,以及孙思邈根据自己对龙宫药方的体悟而仿制的一些方剂。它们与“正常”方剂完全不同,正好鲜明的体现了“儒医”与“道医”在方剂学上的不同源流和认识上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