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关于敬畏:轧闹猛:节日尾声游南翔古猗园及老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2 20:17:50

   

 轧闹猛:节日尾声游南翔古猗园及老街

            作者:阿华头 

在长假的后面几天,待在家里时间长了,就有些蠢蠢欲动。但是,也不想到远处去。合计许久,决定举家出动,去南翔走走。吸引我们的,是南翔的古猗园、老街以及那里的小笼包子与草头糯米塌饼。古猗园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距离市中心约21公里。上午九时我们坐了地铁四号线再换乘地铁十一号线,一个小时左右就到南翔古猗园。

古猗园初建于明嘉靖万历年间(公元1522-1573年),迄今400多年的历史,园子的风格与苏州拙政园接近。取《诗经》“绿竹猗猗”之句,定名“猗园”。园中树石布局均出自江定竹刻名家朱玉松之手,以“十亩之园”的规模,遍植绿竹,内筑亭、台、楼、阁、榭、立柱、椽子、长廊上无不刻着千姿百态竹景,生动典雅。清乾隆11年(公元1746年),拓充重葺,此时更名为古猗园。

记得上一次来古猗园,还是阿华头当年在工厂当钟表工人的时候,好像是团支部组织的活动,十多个青年男女还是骑自行车从浦东杨思出发,穿越南市、卢湾、长宁、普陀四个区,经过绿杨桥直达南翔镇。三十多年时间过去了,古猗园的印象已经模糊了,只记得里面有个很大的荷花池与石舫。这次来一看,觉得古猗园的面积似乎大了许多。现在的古猗园占地130亩,有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等六个景区,各有不同风貌。园子以戏鹅池为中心,西面有明代的白鹤亭,北面是石舫,又称不系舟。东面有梅花厅,其建筑和厅外花街都采用梅花图案,四周种满了梅花。荷花池边有宋代的普同塔,雕刻精美。南厅和微音阁前,各有一座石经幢,已逾千年历史。石舫对岸浮筠阁后是竹枝山。我们这次正好赶上了公园正在举办上海竹荷文化艺术节,园子里的荷花遍地,竹林苍翠。院落重叠,空间环扣,高堂秀亭,石舫水榭,竹径通幽,楼阁长廊,古树名卉,石径曲水,整个园子显得十分古朴、清雅。我们带了两个相机,不时把这些美景摄入镜头。我对女儿说,我给你们拍摄的照片都非常传神,而你们给我拍摄的照片就不怎么样。女儿笑嘻嘻地对我说,侬真是拎不清,迭格是阿拉人比侬长得好看呀。嘿,不会拍照片还找到理由了。

从古猗园出来,我们便来到镇上的老街。踏上老街,首先涌入视线的是在沪上已不多见的石街路,也就是上海人旧称的“弹格路”。呵呵,还算有点老街的味道。但是,马上发现,这里已经是人山人海了。那个卖草头糯米塌饼的小店前,已经排起了长龙。这时候,我们已经是饥肠辘辘了,想找一个店家去品尝那闻名遐迩的小笼包子。老街上少说也有十多个卖小笼包子的店家,但进去一看,里面非但吃客盈门,而且被告之小笼包子已经卖完了。

无奈,只能饿着肚子再朝前走,不远就看到了颇具唐宋建筑风格的“双塔”,据史料记载:南翔双塔建于五代至北宋初年,为南翔镇最古老的地面文物。它既是上海古塔中的老寿星,也是我国砖塔中的珍品。离双塔不远处,即为新修建的云翔寺。经唐开成年间(公元836--840年)扩建,至宋绍定年间(公元1228--1233年)被御赐“南翔寺”匾额,遂改名为“南翔寺”。公元1700年,又因康熙皇帝题额更名为云翔寺而名闻遐迩。看完古迹,总得找些东西来充饥。于是,返回老街巷口,排了20分钟队,买到了当地的名小吃草头糯米塌饼。一尝觉得味道还不错,就是不是电视人气美食节目里介绍的那样,草头糯米塌饼里没有豆沙馅或者猪肉馅,草头也不多。当时肚子饿了,只是觉得很好吃。从老街出来,觉得到南翔来,没有吃到小笼包子总不是个事。那南翔小笼是用没有发酵的面粉做皮子,包上鲜肉馅子,然后放在蒸笼里蒸出来的小肉包子,其皮特别薄,汤汁特别多。于是,我们不嫌劳累,返回到古猗园附近,总算吃到了地道的小笼包子。返回家里,已经是下午三点了。这次节日里出去轧闹猛教训深刻,那就是:在节日里,无论如何是不能到旅游景点去的。

阿华头2010年10月10日晚于上海杨树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