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是谎言2 电影天堂:救救孩子:苦逼儿童的20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10/02 18:00:53

救救孩子:苦逼儿童的这一年

  岁末年初,到了盘点写总结的时候。在翻看这一年的新闻事件时,猛然发现,孩子在其中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从小伊伊到小悦悦,从虎妈到狼爸,从绿领巾到校车事故,孩子惊恐的眼神,贯穿这一年。这眼神也催使我为他们做了这一期回顾专题。   由于国情使然,现在每家每户基本都是一个孩子,毫无疑问的宝贝疙瘩、掌上明珠。也正因此,当一个个事关孩子的新闻、惨剧发生时,对社会的警醒和冲击就显得更大。而在过去的这一年中,孩子频频成为新闻的焦点,以至于成为年终盘点专题的主角。这也是我们的无奈。

交通安全:撩拨每个父母脆弱的神经

走路不安全:小悦悦走路被碾,十八路人过而不救
  佛山的小悦悦小朋友,一个人走在广佛五金城里,遭遇两辆车的先后碾压,其间路过的18个人都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她,贻误了最佳的救治时间。待捡垃圾的陈贤妹大娘把她救起送医时,为时已晚,小悦悦不治身亡。这个新闻过去的时间不长,大家印象还神。关于路人的冷漠,各媒体都已讨论过多次,不再赘述。而陈贤妹大娘,也在本月中举行的“平凡的良心”颁奖盛典中获“良心人物”奖。整个事件在讨论过了冷漠、良心等关注点之后,回归原点,其实是个安全问题:小悦悦和大货车走在同一条道上,是出事的根本原因。如何保障走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孩子的安全?听起来是个滑稽的问题,但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
坐汽车不安全:校车事故一起接一起
  如果说小悦悦事件是一个意外,那么今年频繁发生的校车安全事件则可以说是一种必然。11月16日甘肃正宁县幼儿园校车事故,造成21人死亡43人受伤,其中19名死者是幼儿。12月12日江苏省徐州市丰县首羡镇张后屯村校车侧翻事故,造成15人死亡。12月24日云南广南县发生车祸,5名学生遇难……仅仅一个多月,三起死伤重大的校车事故,而且还是社会舆论对此异常不满的情况下。“搭载学生,司机不赚钱——学校经费紧缺——超载——出事故”,这是校车事故的四部发展路径,说到底是一个钱的事。在“孩子死掉家长愤怒舆论谴责+可以不花钱”和“孩子活着家长满意舆论好评+花点钱”这两个选项中,各级政府该怎么做,应该十分清晰了,谁也不傻。
坐火车不安全:孤儿小伊伊的后半生
  在日前揭晓的“互动百科2011年互联网十大热词”中(点击查看十大热词榜单),高铁、校车这两个交通工具榜上有名。两种交通工具成为年度热词的1/5,而他们上榜的原因众所周知,乃是人们对交通安全的恐慌。
  7.23动车事故过去五个月了,闪现在我们眼前最多的就是她:项炜伊。被全国人民关注的小伊伊同学,日前结束住院治疗,将回家过年。这个消息对于至今尚未给出最后结论的7.23事故死难者家属来说,是一个聊胜于无的宽慰。小伊伊的存活,曾被官方发言人称为“奇迹”。事实上,她也确实是个奇迹:一个人走路的小悦悦,死了;一起坐校车的那些小朋友们,也死了;而她还活着。7.23事故中那些比他身强力壮得多的叔叔阿姨们死了,她的父母也死了,她还活着;专家认定已经没有生还希望,准备放弃救援的时候,她却鬼使神差地活了下来。只能用奇迹来形容她的经历,仿佛是上天故意留下来,让我们感慨,让有关部门汗颜的天使。小伊伊的后半生都将在父母双亡的孤单下成长,幸好,她并不孤独。

教育观念:土法教育回魂,棍棒出学子?

绿领巾红校服:刺激疗法,在中国校园一直有市场
  给学习差的孩子带上绿领巾,给学习好的孩子穿上红校服,这些都是一种人为打破人人平等的基础,造出一种“人分用三六九”的现象。这种形式其实在我国的校园中比比皆是。在中学阶段,不仅有按照高考专业划分的文科班和理科班,更有按照学习成绩高低割裂开的“快班”和“慢班”。又比如,成绩优秀学生会获得“三好学生”、“尖子”、“学习标兵”、“五道杠”等各种荣誉,而成绩一般的就会成为老师嘴里的“笨蛋”、“蠢货”。老师们的本意是想刺激后进生,让他们知耻而后勇。这种刺激疗法遍布中国各级学校。我们姑且不论“知耻而后勇”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即便人真的可以知耻而后勇,教师也没有权力给学生制造“耻”,强加“耻”在他们身上。中国土法教育的一个核心是摧毁人的自尊心、自信心,让他们变成学习的机器。遗憾的是,这种土法教育不仅没有退场,反而在以下这二位的推波助澜之下越发激进。
虎妈狼爸:逼到哈佛,打到北大,他们的“成功”可以复制吗?
  “不允许在任何除了体育和戏剧之外的任何科目上不是第一名”、“绝不允许孩子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 “不允许自己选择课外活动”、“不允许和同学出去玩” 。以上的不允许,是耶鲁大学教授、“虎妈”蔡美儿的教育之道。“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是被称为“狼爸”的萧百佑的育子心得。他们的这种教育方法,与人们印象中的中式“棍棒底下出孝子”逻辑一脉相承。近年来,国内掀起了一股对美式自由的,崇尚天性的教育的追捧,然而在现实之下,很多人觉得中式教育有其合理性及可取之处。恰在此时,虎妈狼爸的出现给了中式棍棒教育支持者们打了一剂强心针。
  这里边涉及到两个问题:1. 他们的成功可以复制吗?2.即使可以复制,我们真的要追求他们那种所谓的“成功”吗?是只要上了哈佛、北大就是成功,而不管孩子的身心会有怎样的伤害吗?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意见很简单:虎妈狼爸把自己的孩子送上了名校,那只是他们的个案,很多让孩子自由发展的家长也看到了孩子考取名校。与此同时,考取名校并不是成功的必要途径,更不是唯一途径。每个人都有权对自己的孩子施以不同的教育,每个孩子也都有依凭天性自由发展的权利。虎妈狼爸值得尊敬,却不宜效仿。

出身差异:寒门vs贵子,一个硬币的两面

李双江,代替李刚的又一个公众垃圾桶
  今年9月,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15岁的李天一被曝无照驾车、打伤路人。加之今年早些时候新闻中出现的郭美美、“卢美美”事件,媒体把李双江、郭美美“干爹”王军、“卢美美”之父卢俊卿,与去年名声大噪的李刚并称为“四大名爹”。这当然是一个调侃,给他们命名的人都知道,跟真正的“名爹”相比,这四位都是些小喽啰。称为官二代靠山代名词的李刚,其行政级别也只是副科级而已。可以说,四大名爹只是“不幸”在恰当的时间地点出现,成为了媒体的指责对象,公众的舆论垃圾桶。老百姓骂他们,不过是一种情绪的转移。真正引起全社会关注的,是各个名爹背后的贫富差异,社会不公问题。
寒门难出贵子:最大的恐惧是看不到希望
  今年8月,《南方周末》一篇《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的报道,引发了全社会对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贫富差异导致社会分层,底层学生难以在社会出人头地的现象的热烈讨论。据《南方周末》报道,1978-1998年,北大学生中来自农村的比例约占30%;而从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骤降到了10%左右。把视野放到更大的范围内,2002-2007年间,全国重点高校里,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这个现象总结一下就是一句话: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
  当时在这股讨论当中,腾讯文化观察以《琥珀社会:人生而不平等 平民永世难翻身?》为题做了专题评论。很不幸的是,时隔四个多月,我们在年底回顾专题的最后依然在讨论这个问题。如果说小悦悦事件是偶然的,校车事故是可以通过政府出资缓解的,绿领巾、虎妈等问题的讨论是人们在酒足饭饱之后的谈资,那么,“寒门难出贵子”的话题,则实实在在打到了当今老百姓的心坎里。这个话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到底就两个字:希望。用更直白的话说,就是盼头、念想儿、指望。只要有贵子的希望,人们不会害怕暂时的寒门处境。但如果告诉你,你的寒门处境将祖祖辈辈世袭下去,你的孩子无论多么聪颖过人,他成为贵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你害怕吗?“寒门”与“贵子”,本来是一条路上的两个节点,可以距离很远,毕竟可以遥遥相望。而如果这两个节点成为了一枚硬币的两面,只可相互对抗背离,而看不到转换的希望,那对于寒门学子来讲,才是真正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