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mmod:资本市场不成气候 人民币国际化尚需时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6 15:18:53
韩中建交20周年重新解读中国<3>人民币能否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去年11月初,中国央行人民银行的有关人士秘密访问了香港。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会见香港金融界高层人士,了解最近香港地区人民币存款增加率降低的原因。香港是中国金融当局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方基地,人民币存款此前一直稳步增长。但去年9月,香港人民币存款规模比前一个月增加2.2%,增幅仅为8月份(6.4%)的三分之一,10月份反而减少了0.6%。这是两年以来首次减少。
汇率方面也出现异常信号。过去4年多时间里一直保持升值态势的人民币同期内开始贬值。香港的人民币贬值幅度比大陆更大。据分析,这是因为投资者认为房地产泡沫崩溃和经济硬着陆等中国经济存在风险,从而抛售人民币。
这让中国金融当局高度紧张。因为外汇流出和由此引发的汇率剧变正是1998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时韩国、泰国等国出现过的现象。虽然规模上没有达到危险的地步,但出现这种现象本身就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亮起“红灯”。

◇人民币贸易结算规模首次缩小
中国2009年7月将上海、深圳、广州等5个城市指定为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城市,迈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三阶段战略是:第一,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使人民币成为结算的货币;第二,加速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使人民币成为一个投资的货币;第三,进行利率和汇率机制改革,使外国能够持有中国的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如果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中国企业就无需格外进行兑换,从而减少贸易往来过程中汇率浮动带来的风险。政府也可以减轻负担,不必在外汇储备中增持美元。
此举使人民币使用量迅速增加。2009年下半年仅为36亿元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在短短一年半后,增加到原来的100倍以上。人民币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被广泛使用,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的国家也不断出现。
然而,原本一帆风顺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遭遇障碍。去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规模为5834亿元人民币,比前一个季度减少2%。不仅出现量的减少,人民币结算的质的水平也有很多地方令人担忧。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的资料显示,2009年以后实现的人民币贸易结算规模共达2.05万亿元人民币,但不含香港的纯境外交易仅占8%。也就是说,人民币结算的大部分是中国本土母公司和香港子公司之间的交易。香港一家大型银行的有关负责人指出:“实际上没有跨国企业用人民币结算的事例。”中国国内一家韩国大企业的高层人士表示:“韩国总公司和中国公司之间进行的部分交易会使用人民币,但同第三国交易大都使用美元。”
◇人民币国际化里之路不平坦
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最大障碍是中国资本市场不开放。在境外可以用人民币来进行贸易结算,但无法用人民币自由买卖中国国内股票和债券。因为用途受限,所以流动性也大幅下降。中国当局担心发生外汇危机,所以紧紧关闭资本市场的大门,推迟开放日程。
尤其是1997年和2008年发生两次国际金融危机后,对于资本市场开放风险的担忧更加严重。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所长李向阳指出:“先改革中国国内落后的金融管理体系并培养金融产业的竞争力后,才能谈论国际储备货币问题。”
中国国内外的悲观主张不断扩散。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库帕指出:“人民币和其他发达国家货币相比信任度较低,而且持有人民币的风险相对较高,因此人民币并不适合作为资产持有。”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曙光也表示:“美国经济超越英国后过了50年,美元才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还需要30年时间才能成为国际储备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