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三点:历史上因厚黑术而登上权力巅峰的8大太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2 02:04:54

历史上因厚黑术而登上权力巅峰的8大太监

纵观中国上下5000年,在历朝历代中都有成千上万的太监,暂且不去说他们的忠奸好坏,但他们都有一套超乎常人的厚黑心术,懂得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真是无所不能,有甚者更是权倾朝野,独揽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盘点一下历史上站在权力巅峰的八位太监吧!

赵高(秦)——太监宰相第一人

赵高原本是赵国贵族的后裔,后被掠到秦国,父子先后被阉。少年赵高饱尝人间辛酸,入宫后暗下决心必要复仇,在宫中忍辱负重悉心侍候少公子胡亥,并深得秦始皇的赏识。在公元210年,秦始皇病死于沙丘,此时赵高策划阴谋,巧言劝说李斯立胡亥为帝,瞒天过海,改诏书逼杀公子扶苏,迫使能跳大将军入狱,帮助胡亥篡位。事后他被升为郎中令,控制朝纲。接着赵高又开始施展他凶残的杀人手段,诛杀异已并下令腰斩了李斯。他指鹿为马,把秦二世掌握在股掌之上,最后又发动政变,逼杀秦二世。秦始皇在天之灵怎能知晓,称霸一时的大秦江山就这样毁在了一个太监的手里。

张让(东)汉——敛财弄权乱汉宫

张让,颖州(今河南禹州)人。他本是汉宫中一个杂役小太监,逐渐爬上了太监首领中常侍的位置,可谓是升迁有道。他怂恿昏君刘灵帝刘宏设立“四园卖官所”,公开卖官敛财。又在汉宫西苑设立专供皇帝享乐的“裸游馆”,把汉灵帝哄得是喜笑颜开。他还超越自己的本分,把自家的庄园建得比皇宫还高,怕被皇帝发现,又以“天子不可登高,登高必遭大祸”来蒙骗灵帝,然而昏君灵帝对他的话深信不疑,还处处尊称张让,真是一对昏君奸臣,一丘之貉。嚣张的张让带领着十常侍,在朝中排除异己,捏造各项罪名诛杀臣子,终于引起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的不满。但张让先下手,诱杀何进,导致京师卫军变乱,杀尽宫中几千太监,最终张让也走上了绝路——投身黄河。

李辅国(唐)——阉海权宦的厚黑高手

纵观中国历代朝野,太监的数量可谓是相当庞大的,然而能在史书上留下印迹的人并不多,像李辅国这样的太监宰相,想必只有赵高与李辅国二人了。李辅国自有一套超乎常人的厚黑心术,一切阿谀奉承的手段,他都一一掌握并运用自如。并在朝野中翻云覆雨,落井下石,谋害同类,残杀异已,对此他从不手软。从亲王、宰相到皇后、皇帝,都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中。李辅国一生忙碌,谋权固位,巧取豪夺,但最后还是落了个身首异处,抛尸荒野的下场。

高力士(唐)——大唐一代最有权谋的太监之一

高力士本是街上的一个流浪孤儿,后被阉割送入宫中服侍女皇武则天。在宫中,他目睹了宫中的险恶与残酷,逐渐掌握了一套处世之学。在“神龙革命”中他投靠李隆基,将主子武则天拉下马。后又出谋划策,帮助李隆基诛杀了韦后和太平公主,成为了唐明皇最忠实的心腹奴才。而且高力士还一手撮合了唐明皇和杨玉环的旷世姻缘,但他也在马嵬坡缢死了杨玉环。真可谓是“成也力士,败也力士”。

童贯(宋)——监军误国流毒四海

童贯,年少时就净身入宫,投身于大太监李宪门下。他为人乖巧,揣摩功夫十分了得,而且还精于媚术。在宋徽宗即位后,他如鱼得水,使出浑身解数,用尽心机赢得皇上的欢心,从此平步青云。后又与蔡京联手,在朝中排除异己,在朝内朝外,互相勾结,霸占着北宋的军政大权,也是一位权倾朝野的太监。童贯独领兵权二十余载,在北宋与辽、金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国力日虚的情况下,他还是兵权永固,足见他保权固位手段的高超。

王振(明)——自阉走向富贵路

王振本是一个失意的文人墨客,但他从历代的宦官发迹史中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与希望,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并获得了自我阉割力量的指使,于是他以自我阉割的代价,为自己铺就了一条可以飞黄腾达的捷径。成为宦官之后,他置传统观念于不顾,开始盗毁朱元璋严禁宦官干政的铁牌,使宦官公开地走上政治舞台;在独揽大权之后又疯狂敛财,在干预国家财政的同时又贪赃受贿;排除异己,手段阴险毒辣,肢解残杀刘球,是明朝英宗时期最骇人听闻的惨案。王振专权乱政,导致明英宗被俘,他自己也走上了绝路,被护卫将军樊忠一锤砸死,命丧黄泉。

安德海(清)——恃功骄横终伏诛

安德海,在10岁时就入宫当了太监。由于他办事灵巧,懂得察言观色,深得主子的欢心,称他为“小安子”。公元1861年,他充当了那拉氏和恭亲王的密使,奔走于热河和北京之间,辛酉政变能够一举成功,他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小安子”劳苦功高,被慈禧太后破格提拔为太监大总管。

小安子成为慈禧心腹后,自恃功高,开始干预朝政,打压恭亲王,并挑拨两宫皇太后之间的关系,而且开始疯狂敛财,骄横处世。最后终于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李莲英(清)——清代厚黑第一阉

李莲英是咸丰六年(1856)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出宫,在清宫长达五十二年之久。他是慈禧太后最为宠爱的贴身太监。他也是清代品位最高、权势最大、财富最多、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大太监。他对主子卑躬屈膝,但对外人却是凶狠残暴至极。他把各诸侯和军机大臣都视为等闲之辈,无论是朝中还是朝外的大臣都对他巴结奉承。而且朝中政事他也是无不干预。

这些位高权重的太监干预朝政,扰乱了纲常礼法,扰乱了国家的长治久安,终将成为千古罪人,让人们唾弃谩骂。

揭秘三国时代最成功的人生赢家:绝非曹操与刘备

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司马懿是个很有“能耐”的人,既有能力,能力很强,又有耐力,耐力更是不同寻常。他甚至在小字辈面前,在曹爽这种不堪一击的鼠辈面前,都能等待,也善于等待,做到忍辱负重,装疯卖傻,要我干什么都行,但是最后我要达到我的目的。还是那句话: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我不着急笑,但是我要最后笑,最后笑的肯定是我,这就是司马懿。

除掉了曹爽,司马懿就可以为所欲为了。魏主曹芳封司马懿为丞相,加九锡,相当于曹操在汉献帝时的地位,并令司马懿父子三人同领国事。

这时司马懿达到了事业的高峰。过了两年,他就老死了。小说中写司马懿之死,写得很简单。临死时他对两个儿子说:“人皆以吾有异志,吾何敢焉?吾死之后,汝二人善事主人,勿生他意,负我清名。但有违者,乃大不孝之人也!”(卷二十二《战徐塘吴魏交兵》)他嘱咐他的儿子:我死了以后,你们千万不要叛变,不要篡权,一定要守住自己的位置。

司马师、司马昭没有辜负他的嘱咐,遵守了诺言,到头也没有篡权。虽然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知归知,他到底没篡权。不过,到了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就顾不了这么多了,到底还是逼魏元帝曹奂禅位,自己登上皇帝的宝座,建立了晋王朝。

说白了,晋王朝之所以能够得天下,最后三分天下归一统,魏、蜀、吴三国争半天,让晋朝最后得了天下,这还不是全靠司马懿这老爷子的功劳?

总起来看,司马懿的确是一个心怀叵测而又善于掩饰的人。《晋书》卷一《宣帝纪》称赞他:“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在中国这种最具危险性的继承接班的政治游戏中,他一直能够游刃有余,在魏国历事四主三朝,虽然几次外放冷落,几次褫夺兵权,但总能在政治风波中化险为夷,“咸鱼翻身”,最终身居高位,居于权力的顶峰。应该说,司马懿不愧是三国末期最出色的政治家。

后人在评价司马懿的时候,经常拿他和曹操做对比,认为司马懿跟曹操很相似,或者说司马懿跟曹操是一类人。有人甚至认为曹操和司马懿这两个人都太无耻了,男子汉大丈夫,居然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力,欺负人家孤儿寡母。

司马懿在魏朝,跟曹操在汉朝,外表上看大抵相同,人臣之地位极矣,权术之运用极矣。但是两个人的性格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简单地说,曹操比较狠,司马懿比较阴。

在《三国志演义》小说中,曹操叱咤风云,敢作敢为,什么事情都拿得起放得下。他没有半点畏惧顾虑之心,不怕别人说他好,也不怕别人说他坏,反正我就是我,我就是这样,我爱做什么就做什么,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拦不住我,谁也挡不住我。他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想,恣意行事,挥洒自如。曹操有这种一往无前、勇往直前的气魄,无论是英雄的气魄也好,奸雄的气魄也好,反正他具有这种气魄,像火一样地能烧你。

而司马懿不一样,如果也用一个比喻,他就像水一样,即使淹了你也淹得一点感觉都没有。被火烧,能有感觉,被水淹却没感觉,因为水是阴柔的。看见火,谁也不敢往前扑;看见水,那就没准了,夏天一热,谁都想往水里潜去。所以虽然“水火无情”,但水比火更危险,或者说危险更隐蔽。

《老子》一书讲柔弱胜刚强,认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司马懿这样的人就像水一样,善于以柔克刚。这里隐含着中国哲学上很深奥的道理。

司马懿胸怀大志,但居心叵测,极善于掩饰自己,你根本猜不透他。他总是想要达到某种目的,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可以一忍再忍,一等再等,一点儿也不着急,等得你都没有耐性了,等得你都等不住了,他最后一刀子就能把你给杀了。这就是司马懿。所以,司马懿再怎么被贬,再怎么不受重视,再怎么被击败,他从不担心,从不害怕,从不畏惧。因为他知道自己能等,自己能忍,能等到最后,忍到最后——当然也笑到最后。

可以说,曹操基本上属于一种自我膨胀的人格,司马懿基本上属于一种自我内敛的人格。如果说曹操是那种很热情、很张扬的人,那么司马懿就是那种很冷静、很沉稳的人。曹操因为自我膨胀,性格中的优点和缺点都格外地突出,所以我们能感受到他是真实的、完整的人,我们能够理解他,能够看透他。而司马懿因为自我内敛,从内到外都似乎很一致,对我们来说,他就更像一种影子,一种概念,虽然能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是他难以被看透,也难以被理解。

曹操和司马懿两个人都在政治疆场上驰骋,但两个人驰骋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是用不断进取的方式来驰骋于政治疆场的,一个是用不断退隐的方式来驰骋于政治疆场的。但是最后成为三国历史上最大赢家的,恰恰就是司马懿。因为他善于等待,善于等到瓜熟蒂落的时候去摘胜利果实,对诸葛亮是这样,对魏朝政权更是这样,想得的反而都得到了。

即使不从别的来看,就从寿命来看,司马懿也是个赢家。我做过统计,曹操活了66岁,刘备活了63岁,孙权72岁,诸葛亮很短54岁,而司马懿是73岁,寿命比孙权还长。孙权也是一个很能忍的人,很温和的人。人的性格跟人的寿命,真可能有某种隐约的联系。

所以,在三国这场政治游戏中,最成功的玩家,还得数司马懿。在政治游戏中,他这种“笑到最后”的“等待策略”,的确不同凡响。在三国这段历史中,司马懿是一位最了不起的靠耐性、权谋、机智、残忍去夺得胜利的最大的赢家。

赢家虽然是赢家,司马懿在历史上终究落下了奸臣的话柄。司马懿在心态上的确是很好的,但是保持这种很好的心态,他的目的是要实现很不好的政治图谋,所以很难让人喜欢他,因为他太阴。到后代的戏台上,司马懿最终也没有逃脱一个大白脸奸臣的形象,历史对他的评价,百姓对他的评价,最终还是把他定在耻辱簿上了。

甚至后人编写晋朝史书,也说得很明白:“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晋书》卷一《宣帝纪·赞》)虽然司马懿当年一直隐瞒自己的过失,掩盖自己的野心,但是仍然无法逃脱历史的严厉评判。就好像自己捂着耳朵去偷钟,以为别人都听不见,自己蒙着眼睛去抢劫银行,以为别人都没看见,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司马懿一生的狼子野心,是蒙不过老百姓的,也是蒙不过历史老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