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法律: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珍罕藏品(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30 20:20:46
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珍罕藏品(唐)

标签:人文
越窑
青釉
青瓷博物馆
浙东
秘色瓷
文化

唐晚期黄秘执壶,精美罕见!

罕见唐代特大釉下彩执壶

越窑瓜棱执壶
侈口,长颈,瓜棱腹,矮圈足。管状弯曲细长流与扁带状复式把分置于肩与肩和肩颈间。整器施青釉,支烧处不施釉,釉色带黄,釉面匀净光洁,造型丰满浑润、庄重优雅,是秘色瓷的代表之一。

凤头壶
唐壶体型特小。捏塑的凤头冠、嘴、压印的毛、眼,形态逼真。细细的颈,浑圆的腹,外撇宝足,配以硕大的壶嘴和细圆把。造型小巧玲珑。釉青色。

越窑秘色葫芦执壶
壶体葫芦形。杯口,束颈,橄榄形深腹,平底微内凹。附盖,盖圆顶隆起,中间设一扁圆平钮,与壶口妥贴衔接,富有整体感。颈腹间一侧安有扁条形复式执柄,另一侧肩腹部安有一六棱状短直状流口。釉秘黄色,整器满釉,釉面肥厚莹润、均匀光洁。器型规矩,线条优美。

越窑夹耳茶壶
子母口,口内敛,短颈,溜肩,长圆腹中间外鼓,矮圈足。附盖,盖面扁平状,盖面两端带对称竖系。肩部两侧塑两对称带孔方耳,另两侧附对称方耳,耳方形略小。盖两侧所附竖系嵌入肩部双耳中间,三孔可相穿。如用绳将各系串连起来,既便于携带,盖又不会掉落,构思巧妙,制作水平高超。施青釉,釉青中闪灰泛黄,釉面润泽。形制规整,是五代直越窑中的上乘之作。

唐越窑龙罂瓶
瓶喇叭口,颈腹部饰四扁状形柄,器型规则,塑龙腾空,龙鳞刻划清晰,釉色均匀,造型罕见!

奇特上林湖飞鱼龙罂
古语听有鱼目混珠,当今且见飞鱼吞龙珠。
高大青釉厚润,微顶滑圆罂盖。
粗犷威猛盘龙,飞鱼含珠畅游。
四系双筋刻纹,越窑飞龙之罂。

唐早期 龙罂之王

越窑文字墓誌罐
未上釉。该罐由盖及罐和底座三部分组成,罐身与底座相连。罐尖唇,深腹,腹部有棱,腹底部微收与底座相连。底座为托盘,盘敞口,口沿微敛,斜壁,圈足外撇。盖帽形盖沿折边,如花瓣形,盖上部饰绳索纹一圈,盖顶中间饰圆锥形钮。盖与罐不相连,罐身满刻文字,内叙述了墓主生平,墓主为浙江余姚县人。整器朴实稳重,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

青釉文字多角罐
敛口,溜肩,深腹,平底。腹椭圆形,器外壁塑角四组,成纵向紧密分布,斜向而上,横向五行排列。附盖,盖帽形,顶部塑椭圆钮,盖面塑绳索纹两周。腹部一侧刻文字“千秋万岁大吉”六个文字,另一侧刻划一屋宇,屋宇两角上翘,从下至上划分四层,并分别刻有“一、二、三、四”。

唐代褐金釉碗
该碗釉水莹亮,胜镜,能把人面衬托在碗面,是从玩瓷器碰到色釉最直透的碗,工艺特别,有黄色叶纹饰,又有窑变,满底全釉,难得一见。

越窑捻茶叶碗
碗敞口,口稍内敛。弧腹,器腹斜坦,平底,碗内侧四周划刻斜格纹,为当时捻茶叶器具。器外壁施青釉,釉偏黄色,外壁不施釉。器形质朴稳重。

绿釉镇墓兽

唐德清窑 镇墓兽

唐晚期 褐釉镇墓兽

越窑镇墓兽
狮形,狮作仰首蹲立状,前两肢直立。狮仰首,张口吐舌,双目圆睁,目视远方,挺胸收腹。整器用刻划、堆塑等装饰手法。施青釉,部分泛黄。整个镇墓兽威武雄壮,气势撼人。刻划形象生动,饱满有力。是一件难能可贵的艺术珍品

唐越窑玉璧底碗

越窑玉璧底碗
圆唇,口微敛,玉璧式底。釉青绿色,釉肥厚滋润,色泽如玉。器形规整,釉层均匀光洁,胎质细腻致密,造型圆润饱满,是越窑器中的佳作。

唐双围龙烛台

唐晚期特大贯耳瓶
口微侈,筒形长颈,颈上部饰两贯耳。扁圆腹,矮圈足。施青釉,釉黄秘色。造型大器,显得稳重大方。
高:42cm 腹径:28cm 口径:10cm

越窑两系尊
敞口,平沿,束颈,而颈部较矮,肩部略凸出,器壁近直而略有弧度,腹底呈喇叭形圈足。颈肩间附有双耳。通体满釉,釉色青中泛黄,釉面光洁润泽。整体造型比较丰满,其线条显得相当柔和而优美,给人以稳重感。

越窑天球瓶
平口折沿,直颈,溜肩,椭圆形深腹,平底。施青釉,釉色肥厚滋润,胎质细腻,打磨精致。器型规整,线条圆浑。

越窑四系罐
小口外侈,筒颈,溜肩,圆形深腹,平底。肩部对称分布有四泥条状横系。整器施青釉,阴阳釉,釉色青绿处如润泽如碧玉,釉面肥厚光洁。器型规整,胎质细腻,线条优美,做工精致,堪称越窑器中的精品。

越窑四系尊
敞口,尖唇,直颈,肩部略突出,器壁近直而略有弧度,深腹,腹底呈喇叭形圈足。口沿饰弦纹一道。通体满釉,施青釉,釉色青中泛黄,大部分釉面有开片,釉面光洁润泽,打磨细致规整。整体造型比较丰满,其线条显得相柔和而优美,给人以稳重感,气势恢宏。
这一组网络图片似乎拍得不是很好,我买的图册拍得更精彩一点。还有很多更珍罕的图册中有,网上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