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利与琼:《中国京剧》艺术火花专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18:34:31
中国京剧●服饰篇

红团龙蟒
黄团龙蟒
绿团龙蟒
白团龙蟒

行龙女蟒
团凤女蟒
老旦蟒
旗 蟒
蟒,即蟒袍
程式性:是帝王将相等高贵身份的人物所通用的礼服。
款式:齐肩圆领,大襟,阔袖(带水袖),袍长及足,袖裉下有“摆衩子”。周身以金或银线及彩色绒线刺乡艺术纹样。女式蟒与男式蟒大致相同。
特点:蟒是装饰性较强的服装,它继承了中国历代服饰追求意境美,体现精神意蕴美的传统,即以服装来装饰人体。其长袍阔袖的服装造型,具有庄重感;华美的装饰图案,赋予象征意义。蟒的另一大特点是可舞性强,它摆脱了自然生活形态,不束腰,服装可任意摆动以表示人物情绪(玉带挂在衣上,权起装饰作用);它借用夸张后形成的水袖,丰富表演动作,传达人物感情。
质料:大缎。
纹样:主要是龙及“蟒水”海水江崖,陪衬纹样为日、山、流云、“八吉祥”等。在封建社会中,龙是尊贵的象征,它符合帝王将相的高贵身份。龙的具体形状,有团龙、行龙、大龙等三种,有的端庄严谨,有的昂扬矫健,有的气势宏大。不同的龙形,在服装上各具特定的象征意义,分别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蟒水”的具体形状,有弯立水、直立水、立卧三江水、立卧五江水、全卧水五种。蟒水的规范性也很强,使用何种蟒水,根据人物的类型而定。
色彩:主要使用十种纯色,分为“上五色”(正色)和“下五色”(副色)。上五色指红、绿、黄、白、黑,下五色指紫、粉(红)蓝、湖香。京剧服装继承了中国民族艺术的装饰色彩传统,大胆用色,色彩倾向鲜明,注重强烈对比。又因为它是一种“刺绣之服”,金银线(复合色)具有调和作用,所以,服装色彩既有强烈对比,又和谐统一,并且光彩灿烂,极为富丽。对于具体人物力求扩展服装基色(主色)的面积,造成“一人一色”效果。用色也具有特定的寓意,根据人物的类型而定。
刺绣:主要有三种。分为彩色绒线乡、平金平银绣、圈金绒绣。绒绣俊雅清丽,圈金绒绣富丽辉煌,平金平银绣光泽夺目、大方而有气派。对绣法的使用,也根据人物的类型而定。概括起来说,蟒的(类型化的)程式性、装饰性和可舞性,表现得很集中,很鲜明,可以说是典型地体现了京剧服装的艺术特点。各种类型的穿蟒人物,在服装上使用特定的色彩、纹样,并且在绣法上形成一套约定俗成的为观众所熟悉的艺术语汇,以表示其身份、品质、性格的综合特征。

女花褶子
女白褶子
女青褶子
老旦褶子

文小生褶子
文小生褶子
文丑褶子
武丑褶子
褶,即斜领长衫(也称褶子、道袍)。
程式性:是广泛使用的便服。一般通用于平民百姓,也用于文武官吏及其眷属。
款式:大襟,斜大领(右衽)。男褶身长及足。左右胯下有开衩。宽身,阔袖(带水袖)。女式褶为对襟,小立领,身长略短,仅过膝。褶类的品种较多,按纹样、形制区分,计有21个品种。
溯源:男式褶源于明代男子便服----斜领大袖衫,这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便服形制,远在唐宋时代,平民及士人皆用之。而女式褶则是在明代“小立领对襟窄袖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此种妇女用袄很短,系在裙内,外罩大袖或窄袖褙子,所露出的仅小立领而已。小立领这一领式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得较晚,及至明代才广为应用,当是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在妇女服饰上的体现(妇女脖颈要用立领加以遮掩)。至清代,在“男从女不从”的服制规定下,汉族妇女得以沿袭使用明式立领袄和褙子等所谓“汉装”。于是,创始于清代的京剧,对立领袄的宽袖褙子进行改造,融合了二者的特点,将内衣外衣“合二为一”,创造出了京剧舞台上的小立领对襟衫------女式褶。
特点:褶是造型简洁的多功能服装,男褶既是单独外用的便服,又可当作蟒、帔等服的衬袍。此外,它学可与箭衣构成“套服”,供武生、武丑、武花脸行当的人物敞穿或斜披,为人物造型的多样化提供了有利的服装因素。褶的结构简单,但它可用作实出装饰的面积很整很大,艺术纹样因此很醒目,同时亦可根据要求变化多种纹样布局,以利于多种类型人物服装的各自具有独特的纹样布局程式。
质料:有软、硬两种,软料为绉缎,硬料为大缎(大缎一般用于乡活较重的花脸行当角色)。表示其身份、品质、性格的综合特征。

黄团皇帔
女皇帔
老旦皇帔
老旦皇帔

女红帔
红帔
女花帔
女花帔
帔,即对襟长袍。
程式性:是帝王、中级官吏、豪宦乡绅及其眷属在家居场合所通用的常服。
款式:对襟,半长大领、阔袖(带水袖),左右胯下开衩,男帔长及足,女帔稍短(仅过膝),周身以平金或绒线刺乡图案纹样。
溯源:帔,源于明代贵族妇女的礼服-----大袖褙子。褙子原是窄袖,对襟大领很大,直贯底摆。至明末,其袖式逐渐演变为大袖,领式也由长大领缩为斗长大领。戏曲服装“帔”即是在明代“褙子”基础上,经过装饰和美化后形成的。
特点:帔的服装造型,虽然仍属于中国古代传统服饰的主流(宽袍大袖式),但它显然有别于“不壮不丽无以重威”的礼服----蟒袍。比起蟒来,它突破了“全封闭式”服装造型,以“对襟”造成自由开合的宽松感,以各下的两垂直线给人以流畅修长的美感(由绾结演变成的两根飘带,也飘垂于胸前,成了装饰)。它算得上是一种“宽松式”的服装,文雅清秀,既符合人物闲居场合需要,又不失其华贵,更有助于表演。帔的另一个特点是:男团花帔和女团共帔一般用于成对夫妇,色彩、纹样上完全一致,所以称作“对儿帔”,具有舞台画面的“整齐美”。男、女团花帔的这种规范性,鲜明地显示出了京剧服装所特有的艺术语汇。
质料:有大缎和绉缎两种(绉缎较轻柔)。
纹样:皇帝用团龙,皇后、贵妃用团凤。太后用团龙凤。除此之外,视人物年龄身份,或用团花、团寿字,或用枝子花。
色彩:皇室成员用黄色,状元登科、新婚典礼和喜庆团圆场合的夫妇用红色,老年人用秋香色,其余人物的用色没有严格界定。
刺绣:黄色帔用绒绣,其它色的帔或绒绣圈金,或平金绣。

红官衣
青官衣
平金龙箭衣
彩绣龙箭衣

男罪衣
女罪衣
麒麟开氅
狮开氅
红官衣丑生红官衣尺寸比官衣略短一些,专用于如七品知县身份的喜剧人物或反面人物。衣服略短,一则是为造成一种滑稽感觉,再则是为了适应较大的舞台表演动作的需要。(有时为了更加强喜剧色彩,此类人物干脆使用尺寸更短的女官衣)。
青素官衣俗称“青素”。黑色表示职位最低。“表官衣”虽具官衣形制,但无“补丁”。一般用于管理驿站的驿丞官或管理官僚门庭的门官,也用于降将。
箭衣属轻便的戎服。应用范围很广,上自帝王、武将,下至英雄豪杰,衙役狱卒等俱用。箭衣按花色、质料的不同,细分为彩绣龙箭衣、平金龙箭衣、团花箭衣、花箭衣、素箭衣、布箭衣等6个品种。某种类型人物使用某种箭衣,有着严格的规则。箭衣,源于清代的四开衩蟒袍,行褂。其形制是:圆领、大襟、窄袖(袖口为马蹄形),衣长及足,除左右跨下开衩而外,前后身亦有高开衩。此种服装形制具有便于骑射之特点。戏曲舞台上,最早采用四开衩蟒袍、行褂的是清、乾隆年间江南的昆曲班。
罪衣形制是大襟立领,立领,窄袖。布料制成。服色为红。红色一般象征吉庆欢乐。但是由于中国长期处在封建社会,人们对犯罪死亡形成了一种迷信观念-----忌讳这类凶险之事,为了冲淡不吉祥的气氛,有意使犯罪临刑前的死囚穿上红色服装。正由于这种社会心理的影响,久而久之,红色的色彩个性在中国具有了吉、凶双重象征意义。在特定情况下,红色象征凶险,使人联想到鲜血,因而专用于犯罪临刑的死囚。京剧服装袭用了这种用色传统,并扩展了它的使用范围:凡犯罪之人,一律穿红色衣裤。
开氅属于便服。用于高级武将权臣在非礼仪场合(军旅、家居)。因为这种服式气派颇林,所以为了强化表力,也用于戏剧主角的某类人物,如占山为王的寨主、武艺高超的大将及侠士等。其形制是:大襟、大领、氅长及足,带“摆”,有缘饰。主要纹样为狮、虎、豹、象等走兽(武将专用),尤以“双狮绣球”纹样最为典型。“狮开氅”多为绿色,大缎料,绒乡,衣边及袖口镶4寸左右宽边(波线式),满绣装饰纹样。

霸王靠
关羽靠
软靠
硬靠

花斗蓬
凤斗蓬
龙斗蓬
花斗蓬
靠特点:靠的服装造型颇为奇特别致:上衣下裳相连,似“深衣形制”,具有长宽袍的庄重大方,但它衣分两片,似衣非衣,似甲非甲。衣片虽有铠甲纹样,却不紧贴身体,因而完全摆脱了生活中的原始形态。极度的夸张与变形,使这种“分离式”的服装静则赋予人物以威武气概,动则便于夸张舞蹈动作。靠的造型鲜明地体现了京剧服装“可舞性”这一艺术特点。此外,在“靠”的使用上还具有一个特点:在背部扎系附加物----“背壶”,内插四面三角形“靠旗”,其颜色与靠色相同,造型呈向外放射状,这就形成服装的向外延伸、扩展的感觉,从而更进一步地衬托出武将形象的高大与英武。此种服装造型方法,在中外服饰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斗蓬本是生活中御寒的外用服装。被采用作戏曲服装后,斗蓬的使用范围得到扩展,已不于只局限于御寒,凡行路或其它特定场合均可穿用,一则可利用来塑造人物形象,二则可便于歌舞动作的完美发挥。斗蓬的一般形制为:衣长及足,下摆阔大,领口抽折,外型呈下大上小,似一口倒扣的大钟,故又名“一口钟”。龙斗蓬一般用于帝王或身份很高的将相。为红色缎料绣龙戏球纹样,很有气派。
中国京剧●脸谱篇

徐世英
窦尔墩
钟馗
龟神

炳灵公
孙悟空
周仓
典韦

张洪
高旺
关羽
关平

刘国珍
司马神
廉颇
周处

宇文成都    李仁

张颌    黄盖

姜维     包拯

陈友杰     夏侯墩
我国的戏曲脸谱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它的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根据文献的记载,古代吴越之民即“批发文身”、“黑齿雕题”。当时,人们出于对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在脸部和身上涂上多种自然颜色,披上各种兽皮鸟羽,甚至染黑牙齿。这种人类最早的脸部化妆和其后的傩舞面具、战争面具,汉代百戏所戴的各种动物头形以及六朝和隋唐时代歌舞的假面具等等,可说是戏曲脸谱的远祖。
随着戏曲演技的不断提高,唐代的“参军”戏在继续使用面具的同时,亦间以染面化妆来表现某些鬼神形象。在宋代,为了更生动地表现人物的面貌及其思想感情,涂面化妆便逐步形成洁面与花面两种基本类型。元代的杂剧,演员扮演剧中人物,已有了一定的分工,而涂粉墨的净、丑角色从简单色彩的涂抹,进而运用对比色彩,使观众易于识别剧中人物的类型。这类花面化妆为后来戏剧脸谱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明代的戏曲表演各类角色的分工已经更为细密。各大剧种逐步有了规范化脸谱。清初,剧中人物脸谱在构图及色彩上,还没有显著的变化,至清乾隆以后,随着各地民间戏曲的莛发展,尤其是京剧的兴起,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的基本勾法。清末,又发展了新的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已趋向定型化。脸谱的勾画不仅是一种简单化妆,而且能突了人物的性格和角色的身份,成为一种具有高度象征性和典型化的民族艺术。近代脸谱艺术,则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而且仍然保持着传统特点。
脸谱是表现人物特征的手段,一般来说,绿色表示顽强、暴躁;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水白色表现阴险、疑诈;油白色表现飞扬,肃煞;黄色表现枭勇、凶暴、沉着。
中国京剧●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