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与蛐蛐 音乐教案:迎接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时代的到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2 04:12:16

------淄博市电化教育馆李光良馆长专访作者:张雪  发布时间:2011-08-05  
        2011年6月底,"英特尔2011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淄博召开。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人员参观淄博一对一数字化实践,对此大表赞赏。为此,本报记者对淄博电教馆李光良馆长就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以及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进行采访,在此刊发,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相关话题可以藉此组织深入讨论。
         "十五"末,淄博市结合自身的教育信息化实践,提出了"创新应用项目引领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践策略,我们是想,教育信息化应该着眼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通过技术的有效应用来突破制约教学改革的诸多瓶颈,不是泛泛地配设备、学技术、用技术,而是想搭建"理想信息化环境",创造性的做一些技术应用的实践探索。 

        淄博市从2005年起在部分中小学陆续启动了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创新、小学语文提前读写教学、基于网络的自适应学习评测、即时反馈系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教师自生长学习社区---稷下学社、Moodle网络课程平台应用等一系列信息技术创新应用项目,大多是走进学科、走进课堂,有效支持教学方式,特别是学习方式变革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

         截止目前,已有总计21所学校,80多个教学班,每个学生拥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任何时间都可以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另外有40多所学校也在利用学校的公共计算机网络教室开展"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淄博市已基本达到教师人手一机的配备,在技术支持校本研修、区域学科教研、教师终身学习方式变革等层面,我们在"教育博客"基础上,和老师一起创建了学科教师自生长学习社区---稷下学社,做了一些实践证明非常有益的实践尝试。 

        《淄博市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已经将"数字化校园建设"和"淄博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两个项目作为重点工程,这是两个不同责任主体的建设项目,相辅相成。淄博电教馆作为淄博教育业务职能部门,"十二五"期间,我们可能有两个方面工作要做:其一是更好的去把握教育需求,继续在教学层面支持教师教学中的技术应用创新,并做好优质技术项目项目推广工作,其二是做好区域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和机制创建工作,试着在"引领"的同时,做一些"推动"工作。

 

        尝到了信息化的甜头

        作为全国首批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淄博经过多年实践,教育信息化取得一些成绩、有一些收获。比如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大为提升,发展氛围越来越好;信息化装备条件日益改善;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普遍提升;技术服务保障水平不断增强;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创新有些初步成果,积蓄了区域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惯性能量等。这主要是源于以下三点: 

        第一、开放整合。教育信息化需要政府、专家、学校、家庭、教师、厂商等共同努力、协同实践。教育信息化必须打破封闭,走出"关起门来办学"的传统和惯性思维,承借多方力量,充分依靠广大教师的创新实践,才会有所作为。         第二、应用创新。技术配备非常重要,但创新应用项目更为重要。技术应用要"以终为始",着眼解决问题、突破发展瓶颈。通过基于项目的技术应用创新,实现教与学的突破,彰显技术教育教学价值的同时也唤起教育教学的技术应用需求、激发学校信息化发展的主动性。 

        第三、培育典型。2005年提出实施"创新应用项目引领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因为"引领"比"推动"更容易做。2008年启动面向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研修班,目标之一就是培育学校层面的示范。2009年提出创建"数字化校园",首批十所"数字化校园"挂牌,还有一批学校虽然未挂牌 "信息化校园",也有许多项目成果。这一方面积累了经验,另一方面在全市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场教育变革悄然兴起

        那么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对学生、教师、学校有哪些影响?最大价值在哪里呢?我们通过基于项目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感到这确实为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学校转变教学质量增长方式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与传统条件下的教学相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能够在个性化学习、团队学习两个重要维度上实现学习的巨大突破,从而变革我们传统条件下的学校教育。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个体学习的适应性,拓展学习空间,发展学生的学习力,目前,上海、广东、浙江、河南、西安等地已经启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正在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个性化教育探讨,重点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学生的高学习动机,减轻学习负担,创建高效的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在真正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上着力,这其中有巨大的探索实践空间。未来,将会有更多地区和学校对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发展学生团队学习能力感兴趣,因为未来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有学习能力的个体,团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更能体现国家竞争力。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教育信息化的理想,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信息技术都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在实践层面应有的追求。台湾中央大学陈德怀教授列一个等式: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基础环境=性能强大的手持计算设备+网络+移动+低价,这就是说,当家长随时都可以为学生买一个移动计算终端的时候,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就具备了普及的前提。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应该尽早唤起这一需求,加速这一进程。但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前提是,我们的学校是不是已经做好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教学准备了呢? 

        技术为标,教育做本

        传统教育是由传统的办学条件、办学方式、办学目标所决定的。

        首先,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技术与教育高度融合的全新环境下的学习,融入了信息技术的环境条件,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学校教育的局限,拓展了教与学发展的空间。         其次,技术在改变人类基本认知方式。在信息时代,我们的认知方式,正从个体认知转变为人脑和电脑的协同的分布式认知。我们看重技术,是其对变革传统学习方式、思维习惯的支持,所以教育必须用技术,来实现必须做出的改变。         再者,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新要求,教育应该有前瞻性的意识和行动,社会要求决定了教育必须要做出这样的发展路径选择。         尽管技术在优化和变革传统教育上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也有其局限,就像一个"物件"在那里,我们不能"见物不见人",过分强调技术,会导致教育发展的非人性化偏差,所以我们不能说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我们应该真正关注的还是教育本身,而不是方法工具手段,比如如何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实现学生与外部世界实现更有效、更广泛的对话,如何强化教师在学生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发挥等。 

        教育信息化的真正魅力何在?

        当今社会,信息化已融入我们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同时也为人才培养目标有了一个全新的演绎。要实践出新技术、新理念下的新教育,必须要克服原来的一些弊端。
        比如,我赞同"在一个封闭的课堂里,一个无论如何优秀的教师也是无法把学生带向未来的"这句话,教师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同质性群体,基本上是"一起行动,独立做事",我们是不是缺乏教师真正协同工作、终身学习、不断创新的发展环境和激励机制;我们的学生接受的多是整齐划一的学习内容和进度,想冲出去却难以描摹是个什么情景;对学生的评价多来自"他评",而过程中的"自评、自律与养成"严重缺失;学生对话的对象多限于"课本、教师、学生"且对话极其不充分;学生普遍缺乏自主、探究、合作的体验和空间,因而个人爱好缺失,自然导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欠缺等等。

        我们需要充分借助技术优势作用的发挥,支持类似上述诸多问题的解决,从而变革传统教育。         这里最重要的是看待问题的视角。主动采纳新技术,辅助、优化传统教学是第一层面,支持内容、方式、方法流程的变革是第二层面,把技术作为一个师生发展成长必须的环境,以人为本,为师生提供更多的尝试、体验的机会,提高学习效益质量的同时,提升师生生活品质是第三个层面。这意味着,我们不能仅仅从教育内部视角来看待技术,更多的不是让技术强化我们原有的一些东西,而应该是如何创建一个新的流程、新的文化的实践任务。         教育承借信息化搭建起跨越发展的桥梁,是完全可能的。高度信息化的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梦想,一定是充满了魅力,让我们携起手来,以适切的方式创造性的做一点事情,路虽然很长,不过有众多同行者,探索的路上不会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