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云南偷渡到缅甸::警惕中国产业空心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03:49:02
樊纲:警惕中国产业空心化
被媒体视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经济学家樊纲日前再出惊人之论。在国家统计局举办的“中国经济增长论坛”上,他警示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人在决策资本投向方面正沿着“离制造业”的方向越走越远,最终有可能陷入产业空心化的泥沼。     资本投入“离制造业”     对产业结构发展规律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搞明白什么叫“离制造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由第一产业依次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工业内部结构也将经历:先以重、化工业为主,然后向高度加工工业转移,并发展到技术密集化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新旧产业衔接得不好,经济很容易就会在“离制造业”的阶段感染,最终患上“产业空心化”之病,用一句俗语形容就是“青黄不接”:原有的产业衰退了,为了生存向后进国家转移;可新的产业还没有充分发展,补不上转移出去的缺口。于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收入和就业的比重就不断下降,形成“外实中虚”、日趋萎缩的局面。     产业空心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离制造业”就是产业空心化这个最坏的结果到来之前的先兆!     “离制造业”现象在抬头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离制造业”现象。     2002年9月,在“技能人才与中国制造”论坛上,众多大型企业的老总感叹高级技工找不到,就连来自老工业基地沈阳的沈飞集团每年也都受此困扰。     中国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的2/3配置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只占1/4,其中制造业仅为1/6。1995年以来,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开始下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迅速上升,并超过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专家认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迅速增长和制造业从业人员比重的减少,表明劳动力配置并不是按照工业化的发展轨迹运行的。放眼主要工业化国家,美、德、日、英等国劳动力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远远高于中国,其中德国高出中国一倍。     表明中国存在“离制造业”现象的,还有社会资本的流向。从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据看,第三产业投资在全社会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一直处于上升势头,而最近五年来,制造业无论在基本建设投资层面,还是在更新改造投资层面,所占全社会投资总额中的比重都是下降的。     对夕阳产业说不?     在全国各地的“高科技园热”中,地方官员无疑是这股潮流的始作俑者。在很多城市,地方官员在会议上反复宣称,工业发展要打破常规,合理跨越。少数地区甚至出现地方官命令民营企业家放弃传统产业的事情。在追求政绩的官员看来,只有高新技术才是朝阳工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说,“如果不能处理好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关系,所有的城市都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样的整齐划一是荒谬的。没有制造业的发展和提高,中国其他产业不可能获得良性的发展,就业问题将更为尖锐,人民生活也不可能得到普遍的提升,国家的稳定和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中国拒绝空心化     官员们忽视制造业的态度与两个目标相关:加快经济发展;树立施政业绩。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任由资本和劳动力“离制造业”现象的发展,忽视制造业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过早地进入后工业化或者服务化阶段,那么不仅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也会影响第三产业的发育和高级化,抑制投资和消费意愿。从长期看会削弱国家竞争力,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扬子晚报》2003年1月7日


樊纲谈经济形势 中国经济拐点凸现

樊纲:中国金融难题及其出路

樊纲:中国的通货紧缩不一定妨碍增长

樊纲:明年经济迅速增长 居民钱袋能鼓6%

樊纲:明年经济迅速增长 居民钱袋能鼓6%

樊纲:通货紧缩不一定妨碍增长

樊纲:8%的增长速度对我国正合适

樊纲:加入WTO让中国尝到甜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webmaster @ china.or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