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蝴蝶剑联机补丁:望色与切脉 -> 诊宗三昧 -> 色脉 张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18:53:13

望色与切脉[[    &...]]

从属主题: 望色  切脉 
-望色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切脉是中医必备的临床技能,经云:能合色脉,可以万全,说明了望色和切脉在诊断中的相互关系和地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不同的人的皮肤色泽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由于每个人都具有五行的属性所决定的。每一个人都有其固有的阴阳属性,男的具有阳的属性,女的具有阴的属性,无论是男是女又分别被赋予五行的属性特征,五行(金木水火土)和五脏(肺肝肾心脾)分别相对应对,这样人体的五脏就分别具有了五行的属性特点,一个人的皮肤色泽就是五脏之气通过五行的属性特点在皮肤上的反映。肺属金,金性体质人的皮肤就白;肝属木,木性体质人的皮肤就青;肾属水,水性体质人的皮肤就黑;心属火,火性体质人的皮肤就赤;脾属土,土性体质人的皮肤就黄。《医宗金鉴  四诊心法要诀》云:“肝之精华,化为色青;心之精华,化为色赤;脾之精华,化为色黄;肺之精华,化为色白;肾之精华,化为色黑也”。无论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皮肤颜色都应当是润泽的,皮肤润泽说明“胃气”充足,是健康的体现,反之,无论一个人的皮肤表现为什么样颜色,如果皮肤枯槁缺乏弹性,就表明是胃气(或者说是神气)不足,是不健康的表现。五脏分属于五行,五脏之气的盛衰也会在脉象上表现出来,所以人体的脉象也就有了五行的属性,这也是我们在前面分别论述五脏脉的原因。通常情况下,一个人无论健康与否其脉象的表现应对于皮肤的色泽来说是互相对应的,即脉浮(浮而短涩)的人面白,脉沉(沉而濡滑)的人面黑,脉弦的人面青,脉洪(浮而大散)的人面赤,脉缓的人面黄。《难经》云:“假令色青,其脉当弦而急;色赤,其脉浮大而散;色黄,其脉中缓而大;色白,其脉浮涩而短;色黑,其脉沉濡而滑。此所谓五色之与脉当参相应也”。如果我们把看到的皮肤色泽和脉象一一对应起来,就会对身体的状况作出一个基本的判定。《素问  移精变气论》指出:“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则其要也。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所以远死而近生”。由此可见,古人对于色脉的对比观察在诊断中具有怎样的位置。五色与五脏脉相对应并充满精气神是一个健康人的特征表现,如果一个人的皮肤色泽和脉象出现了不相互对应的情况,就能说明很多问题。(一):表明是新病或是久病。《素问  诊要经终论 》指出:“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就色脉的变化来说,脉象反映的是五脏气血和正邪对立的变化情况,皮肤色泽反映的是五脏气血盛衰的情况,如果我们诊到了病脉,而患者的皮肤色泽没有变化,说明病的时间较短,疾病对人体的伤害没有达到足够的改变五脏气血基本状况的层面,所以“征其脉小色不夺”说明是“新病”;如果脉象相对于正常的脉象发生了变化而胃气尚存,而患者皮肤的色泽始终表现为病态(色夭而皮肤枯槁),这表明是“久病”,这是由于“久病”的原因,五脏气血显著地发生变化并反映到皮肤的色泽上,同时在脉象上也表现为病态;如果脉象的跳动呈现的是病脉且失去和缓的特征(胃气不足),在皮肤色泽上表现为色夭枯槁,这表明是“久病”;如果脉搏的跳动具有和缓的特点,皮肤的色泽也没有显著的变化说明是“新病”。(二):表明疾病的轻重和转归。《难经  十三难》指出∶“经言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者即死;得相生之脉者,病即自已。色之与脉当参相应,为之奈何?然∶五脏有五色,皆见于面,亦当与寸口尺内相应。假令色青,其脉当弦而急;色赤,其脉浮大而散;色黄,其脉中缓而大;色白,其脉浮涩而短;色黑,其脉沉濡而滑。此所谓五色之与脉,当参相应也”。五色与五脏脉都有五行的属性,而五行之间存在生克的关系,所以如果皮肤的色泽和五脏脉之间如果存在相生的关系表明疾病较轻,预后良好,如果皮肤的色泽和五脏脉存在相克的关系表明疾病较重,预后不良。同理,人体的脉象自身也存在生克的关系,这种生克关系也能够预测疾病的轻重和转归。如《寿世保元》云::“心脉在左手寸口是也,寸口脉来累累如连者,曰平。心以胃气为本,夏心火旺,其脉浮,洪大而散名曰平脉也,反得沉濡而滑者,肾乘心,水之克火,大逆不治,反得弦而长是肝乘心,母之克子,虽病当愈。反得缓而大,是脾乘心,子之乘母,虽病当愈。反得微涩而短,是肺之乘心,金之凌火,为微邪,虽病不死”。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回复 1# liujianli0371


    不懂啊,这色咋观察啊!可能是没遇到这样的情况##split## 能合色脉,可以万全。##split## 回复  liujianli0371


    不懂啊,这色咋观察啊!可能是没遇到这样的情况
李建龙 发表于 2010-11-21 07:51

老百姓有句俗话叫做“察言观色”,有的人善于察言观色,有的人不善于察言观色。为什么有的人能成为一个好中医,有的人很努力却与好中医没有缘分,这也是一个人的天赋,地球上有不同的人种吧,奥运会领奖台一看,那个非洲兄弟夺金牌了,另外一个欧洲小火拿银牌了,我们要鼓掌的是,中国的刘翔腿受伤了,仍然拿了铜牌,我们可以看看这三个人的皮肤颜色一样吗?可能是我们见得多了就熟视无睹。同样的道理,中国人是黄皮肤,即便是黄皮肤也有很大差别。我们在大街上经常留意美貌的女孩,这个女孩太漂亮了,白里透红,瞧,你在看看这个女孩,黑不溜秋。黑白是分明的,还有很多人不是黑白分明的,,,,嗨,这个时候就是察言观色了,有中医基础的人都会明白阴阳中再分阴阳,阴阳中又有五行,我以前发过一个帖子,题目好像是《帖子写在自己的脸上》,当然,这是细致入微的工作,需要洞察力,对于诊脉更是如此,没有相当的洞察力很难捉摸。

望色与切脉

        望色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切脉是中医必备的临床技能,经云:能合色脉,可以万全,说明了望色和切脉在诊断中的相互关系和地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不同的人的皮肤色泽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由于每个人都具有五行的属性所决定的。每一个人都有其固有的阴阳属性,男的具有阳的属性,女的具有阴的属性,无论是男是女又分别被赋予五行的属性特征,五行(金木
>>更多内容 

望色与切脉 [[望色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切脉...]]

从属主题: 望色  切脉 
-望色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切脉是中医必备的临床技能,经云:能合色脉,可以万全,说明了望色和切脉在诊断中的相互关系和地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不同的人的皮肤色泽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由于每个人都具有五行的属性所决定的。每一个人都有其固有的阴阳属性,男的具有阳的属性,女的具有阴的属性,无论是男是女又分别被赋予五行的属性特征,五行(金木水火土)和五脏(肺肝肾心脾)分别相对应对,这样人体的五脏就分别具有了五行的属性特点,一个人的皮肤色泽就是五脏之气通过五行的属性特点在皮肤上的反映。肺属金,金性体质人的皮肤就白;肝属木,木性体质人的皮肤就青;肾属水,水性体质人的皮肤就黑;心属火,火性体质人的皮肤就赤;脾属土,土性体质人的皮肤就黄。《医宗金鉴  四诊心法要诀》云:“肝之精华,化为色青;心之精华,化为色赤;脾之精华,化为色黄;肺之精华,化为色白;肾之精华,化为色黑也”。无论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皮肤颜色都应当是润泽的,皮肤润泽说明“胃气”充足,是健康的体现,反之,无论一个人的皮肤表现为什么样颜色,如果皮肤枯槁缺乏弹性,就表明是胃气(或者说是神气)不足,是不健康的表现。五脏分属于五行,五脏之气的盛衰也会在脉象上表现出来,所以人体的脉象也就有了五行的属性,这也是我们在前面分别论述五脏脉的原因。通常情况下,一个人无论健康与否其脉象的表现应对于皮肤的色泽来说是互相对应的,即脉浮(浮而短涩)的人面白,脉沉(沉而濡滑)的人面黑,脉弦的人面青,脉洪(浮而大散)的人面赤,脉缓的人面黄。《难经》云:“假令色青,其脉当弦而急;色赤,其脉浮大而散;色黄,其脉中缓而大;色白,其脉浮涩而短;色黑,其脉沉濡而滑。此所谓五色之与脉当参相应也”。如果我们把看到的皮肤色泽和脉象一一对应起来,就会对身体的状况作出一个基本的判定。《素问  移精变气论》指出:“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则其要也。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所以远死而近生”。由此可见,古人对于色脉的对比观察在诊断中具有怎样的位置。五色与五脏脉相对应并充满精气神是一个健康人的特征表现,如果一个人的皮肤色泽和脉象出现了不相互对应的情况,就能说明很多问题。(一):表明是新病或是久病。《素问  诊要经终论 》指出:“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就色脉的变化来说,脉象反映的是五脏气血和正邪对立的变化情况,皮肤色泽反映的是五脏气血盛衰的情况,如果我们诊到了病脉,而患者的皮肤色泽没有变化,说明病的时间较短,疾病对人体的伤害没有达到足够的改变五脏气血基本状况的层面,所以“征其脉小色不夺”说明是“新病”;如果脉象相对于正常的脉象发生了变化而胃气尚存,而患者皮肤的色泽始终表现为病态(色夭而皮肤枯槁),这表明是“久病”,这是由于“久病”的原因,五脏气血显著地发生变化并反映到皮肤的色泽上,同时在脉象上也表现为病态;如果脉象的跳动呈现的是病脉且失去和缓的特征(胃气不足),在皮肤色泽上表现为色夭枯槁,这表明是“久病”;如果脉搏的跳动具有和缓的特点,皮肤的色泽也没有显著的变化说明是“新病”。(二):表明疾病的轻重和转归。《难经  十三难》指出∶“经言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者即死;得相生之脉者,病即自已。色之与脉当参相应,为之奈何?然∶五脏有五色,皆见于面,亦当与寸口尺内相应。假令色青,其脉当弦而急;色赤,其脉浮大而散;色黄,其脉中缓而大;色白,其脉浮涩而短;色黑,其脉沉濡而滑。此所谓五色之与脉,当参相应也”。五色与五脏脉都有五行的属性,而五行之间存在生克的关系,所以如果皮肤的色泽和五脏脉之间如果存在相生的关系表明疾病较轻,预后良好,如果皮肤的色泽和五脏脉存在相克的关系表明疾病较重,预后不良。同理,人体的脉象自身也存在生克的关系,这种生克关系也能够预测疾病的轻重和转归。如《寿世保元》云::“心脉在左手寸口是也,寸口脉来累累如连者,曰平。心以胃气为本,夏心火旺,其脉浮,洪大而散名曰平脉也,反得沉濡而滑者,肾乘心,水之克火,大逆不治,反得弦而长是肝乘心,母之克子,虽病当愈。反得缓而大,是脾乘心,子之乘母,虽病当愈。反得微涩而短,是肺之乘心,金之凌火,为微邪,虽病不死”。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回复 1# liujianli0371


    不懂啊,这色咋观察啊!可能是没遇到这样的情况##split## 能合色脉,可以万全。##split## 回复  liujianli0371


    不懂啊,这色咋观察啊!可能是没遇到这样的情况
李建龙 发表于 2010-11-21 07:51

老百姓有句俗话叫做“察言观色”,有的人善于察言观色,有的人不善于察言观色。为什么有的人能成为一个好中医,有的人很努力却与好中医没有缘分,这也是一个人的天赋,地球上有不同的人种吧,奥运会领奖台一看,那个非洲兄弟夺金牌了,另外一个欧洲小火拿银牌了,我们要鼓掌的是,中国的刘翔腿受伤了,仍然拿了铜牌,我们可以看看这三个人的皮肤颜色一样吗?可能是我们见得多了就熟视无睹。同样的道理,中国人是黄皮肤,即便是黄皮肤也有很大差别。我们在大街上经常留意美貌的女孩,这个女孩太漂亮了,白里透红,瞧,你在看看这个女孩,黑不溜秋。黑白是分明的,还有很多人不是黑白分明的,,,,嗨,这个时候就是察言观色了,有中医基础的人都会明白阴阳中再分阴阳,阴阳中又有五行,我以前发过一个帖子,题目好像是《帖子写在自己的脸上》,当然,这是细致入微的工作,需要洞察力,对于诊脉更是如此,没有相当的洞察力很难捉摸。

望色与切脉 [[望色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切脉...]]

从属主题: 望色  切脉 
-望色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切脉是中医必备的临床技能,经云:能合色脉,可以万全,说明了望色和切脉在诊断中的相互关系和地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不同的人的皮肤色泽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由于每个人都具有五行的属性所决定的。每一个人都有其固有的阴阳属性,男的具有阳的属性,女的具有阴的属性,无论是男是女又分别被赋予五行的属性特征,五行(金木水火土)和五脏(肺肝肾心脾)分别相对应对,这样人体的五脏就分别具有了五行的属性特点,一个人的皮肤色泽就是五脏之气通过五行的属性特点在皮肤上的反映。肺属金,金性体质人的皮肤就白;肝属木,木性体质人的皮肤就青;肾属水,水性体质人的皮肤就黑;心属火,火性体质人的皮肤就赤;脾属土,土性体质人的皮肤就黄。《医宗金鉴  四诊心法要诀》云:“肝之精华,化为色青;心之精华,化为色赤;脾之精华,化为色黄;肺之精华,化为色白;肾之精华,化为色黑也”。无论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皮肤颜色都应当是润泽的,皮肤润泽说明“胃气”充足,是健康的体现,反之,无论一个人的皮肤表现为什么样颜色,如果皮肤枯槁缺乏弹性,就表明是胃气(或者说是神气)不足,是不健康的表现。五脏分属于五行,五脏之气的盛衰也会在脉象上表现出来,所以人体的脉象也就有了五行的属性,这也是我们在前面分别论述五脏脉的原因。通常情况下,一个人无论健康与否其脉象的表现应对于皮肤的色泽来说是互相对应的,即脉浮(浮而短涩)的人面白,脉沉(沉而濡滑)的人面黑,脉弦的人面青,脉洪(浮而大散)的人面赤,脉缓的人面黄。《难经》云:“假令色青,其脉当弦而急;色赤,其脉浮大而散;色黄,其脉中缓而大;色白,其脉浮涩而短;色黑,其脉沉濡而滑。此所谓五色之与脉当参相应也”。如果我们把看到的皮肤色泽和脉象一一对应起来,就会对身体的状况作出一个基本的判定。《素问  移精变气论》指出:“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则其要也。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所以远死而近生”。由此可见,古人对于色脉的对比观察在诊断中具有怎样的位置。五色与五脏脉相对应并充满精气神是一个健康人的特征表现,如果一个人的皮肤色泽和脉象出现了不相互对应的情况,就能说明很多问题。(一):表明是新病或是久病。《素问  诊要经终论 》指出:“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就色脉的变化来说,脉象反映的是五脏气血和正邪对立的变化情况,皮肤色泽反映的是五脏气血盛衰的情况,如果我们诊到了病脉,而患者的皮肤色泽没有变化,说明病的时间较短,疾病对人体的伤害没有达到足够的改变五脏气血基本状况的层面,所以“征其脉小色不夺”说明是“新病”;如果脉象相对于正常的脉象发生了变化而胃气尚存,而患者皮肤的色泽始终表现为病态(色夭而皮肤枯槁),这表明是“久病”,这是由于“久病”的原因,五脏气血显著地发生变化并反映到皮肤的色泽上,同时在脉象上也表现为病态;如果脉象的跳动呈现的是病脉且失去和缓的特征(胃气不足),在皮肤色泽上表现为色夭枯槁,这表明是“久病”;如果脉搏的跳动具有和缓的特点,皮肤的色泽也没有显著的变化说明是“新病”。(二):表明疾病的轻重和转归。《难经  十三难》指出∶“经言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者即死;得相生之脉者,病即自已。色之与脉当参相应,为之奈何?然∶五脏有五色,皆见于面,亦当与寸口尺内相应。假令色青,其脉当弦而急;色赤,其脉浮大而散;色黄,其脉中缓而大;色白,其脉浮涩而短;色黑,其脉沉濡而滑。此所谓五色之与脉,当参相应也”。五色与五脏脉都有五行的属性,而五行之间存在生克的关系,所以如果皮肤的色泽和五脏脉之间如果存在相生的关系表明疾病较轻,预后良好,如果皮肤的色泽和五脏脉存在相克的关系表明疾病较重,预后不良。同理,人体的脉象自身也存在生克的关系,这种生克关系也能够预测疾病的轻重和转归。如《寿世保元》云::“心脉在左手寸口是也,寸口脉来累累如连者,曰平。心以胃气为本,夏心火旺,其脉浮,洪大而散名曰平脉也,反得沉濡而滑者,肾乘心,水之克火,大逆不治,反得弦而长是肝乘心,母之克子,虽病当愈。反得缓而大,是脾乘心,子之乘母,虽病当愈。反得微涩而短,是肺之乘心,金之凌火,为微邪,虽病不死”。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回复 1# liujianli0371


    不懂啊,这色咋观察啊!可能是没遇到这样的情况##split## 能合色脉,可以万全。##split## 回复  liujianli0371


    不懂啊,这色咋观察啊!可能是没遇到这样的情况
李建龙 发表于 2010-11-21 07:51

老百姓有句俗话叫做“察言观色”,有的人善于察言观色,有的人不善于察言观色。为什么有的人能成为一个好中医,有的人很努力却与好中医没有缘分,这也是一个人的天赋,地球上有不同的人种吧,奥运会领奖台一看,那个非洲兄弟夺金牌了,另外一个欧洲小火拿银牌了,我们要鼓掌的是,中国的刘翔腿受伤了,仍然拿了铜牌,我们可以看看这三个人的皮肤颜色一样吗?可能是我们见得多了就熟视无睹。同样的道理,中国人是黄皮肤,即便是黄皮肤也有很大差别。我们在大街上经常留意美貌的女孩,这个女孩太漂亮了,白里透红,瞧,你在看看这个女孩,黑不溜秋。黑白是分明的,还有很多人不是黑白分明的,,,,嗨,这个时候就是察言观色了,有中医基础的人都会明白阴阳中再分阴阳,阴阳中又有五行,我以前发过一个帖子,题目好像是《帖子写在自己的脸上》,当然,这是细致入微的工作,需要洞察力,对于诊脉更是如此,没有相当的洞察力很难捉摸。

望色与切脉

        望色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切脉是中医必备的临床技能,经云:能合色脉,可以万全,说明了望色和切脉在诊断中的相互关系和地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不同的人的皮肤色泽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由于每个人都具有五行的属性所决定的。每一个人都有其固有的阴阳属性,男的具有阳的属性,女的具有阴的属性,无论是男是女又分别被赋予五行的属性特征,五行(金木

望色

望色望色无他术,专在神气求。实症多红艳,虚症白青浮。部位须分定,(额心、颏肾、鼻脾、左腮肝、右腮肺)生克仔细筹。吉凶都可料,阳浮记心头(久病之人,未受外感,忽面现红光,若无病者,乃元阳外越,旦夕死亡之征)。
>>更多内容

切脉

切脉脉分上、中、下,浮、沉、迟、数衡,有力与无力,虚、实自然明,大、小兼长、短,阴阳盛衰情,二十八脉象,堪为学者绳(脉之一途,千变万化,总在这阴阳两字上求之,其要不出浮、沉、迟、数,有力与无力耳。李士材之二十八脉,虽说繁冗,然逐步以言病,亦大费苦心,初学原不可少,此特明其要)。脉学自《内经》、《难经》以后,历代医家多有论述,明李士材二十八脉最为流行,至清周学海著脉学四书,精详条畅,可谓集脉学之大
>>更多内容

脉诊的重要性是真处于望闻问切四诊之末吗?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顺序 ,这只是一个医生给病人的诊断过程的顺序,决不是四诊望闻问切对于疾病诊断重要性的顺序 ! 如果认为中医切诊因排在最后而就认为切诊是最不重要的,或地位最末或作为前三诊的补充或为了验证前三诊皆是大错特错,那简直是糊涂透顶了!!这是中医上关于四诊的谬论,也是因为其不懂脉诊才会形成的谬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样的人根本不会脉,临床上他的脉诊只会是聋子耳朵!!临床上懂脉的人是
>>更多内容

切脉针灸

假令切的心虚、肺实脉,其他脏腑脉象平和,假令有心、肺证、症,该如何针灸?(其他不论,仅以切脉得出的结果,诸位如何针灸?)##split## 内关一针足矣,补心火泻肺金。##split## 所谓虚者补母,实者泻其子,补少冲,泻神门,补少冲不好补只能滋水涵木代用少海##split## 谢谢各位,请继续讨论,奇正穴道均可探讨##split## 我不懂针灸,不知是否可以补血海、三阴交,泻太渊、鱼际。##
>>更多内容

切脉撷要

关于切脉(1)引自,王惟恒主编《中医基础知要》©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zr9   第四节 切而知之谓之工7     一、趣说中医“三指禅”    中医看病,免不了要先摸摸患者手腕部的脉搏,俗称切脉,亦称脉诊,切诊。切脉,是医生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更是中医辨证的“拿手好戏”。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夫,巧妙地
>>更多内容

切脉问题

不知大家有没研究过文魁脉学,里面有说到诊脉须确定内侧与外侧,原文“古代文献,有内一候脏,外一候腑之论。所谓内侧,是指脉搏近尺骨的部分,反之为外侧。如内侧是弦细,为血虚甘郁,而外侧又见濡滑,则为痰湿中阻,内外合参则可断为血虚肝郁是本,且有痰湿中阻之标,二者互为影响。”    请问各位,这段如何理解,所谓的内侧与外侧是指哪里?谢谢##split## 相对而言,内侧就是靠近厥阴经的
>>更多内容

切脉捷诀

(人之鼻气一出一入为息,切脉时数之,即能辨脉)中医网,中医论坛,养生论坛,保健论坛9 ^4 c3 b2 h; }. |7 n" g+ qbbs.hx317.com. _9 \& _  x) a, `- f( l# w   脉浮轻按可得,浮而旺大为洪,洪而有力为实,浮大迟软为虚,虚大散漫为散,浮大而软为芤。直硬为弦,浮而弦芤为革。小软如丝为细,浮细为软,细软
>>更多内容

分娩次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路透社医学新闻)发表在10月号中风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老年女性,其分娩次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成正比。而且,在停止生育多年之后,多产次与较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以及较高水平的血糖/胰岛素比也呈正比。   荷兰鹿特丹市伊拉斯塔斯医疗中心的jacqueline c. m. witteman博士及其同事通过超声检查了产次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选取4
>>更多内容

四诊:望、闻、问、切

四诊  指的是望、闻、问、切。古称“诊法”。  四诊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的特点,在感官所及的范围内,直接地获取信息,医生即刻进行分析综合,及时作出判断。四诊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和恒动观念的基础上的,是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的具体运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普遍联系,就是四诊原理的理论基础。  四诊是搜集临床资料的主要方法,而搜集临床资料则要求客观、准确、系统、全面、突出重点,这就必
>>更多内容

四诊:望、闻、问、切

四诊  指的是望、闻、问、切。古称“诊法”。  四诊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的特点,在感官所及的范围内,直接地获取信息,医生即刻进行分析综合,及时作出判断。四诊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和恒动观念的基础上的,是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的具体运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普遍联系,就是四诊原理的理论基础。  四诊是搜集临床资料的主要方法,而搜集临床资料则要求客观、准确、系统、全面、突出重点,这就必
>>更多内容

我的望闻问切

望眼亮神清无大病,身瘦多是阳虚或寒症.多数在消化系统上,男多便稀女多便秘.肥胖多气血虚,如眼泛浮光多思伤神.心慌气短,多疑多梦.心慌如做贼.闻身瘦有内脏味,多肠道不好.身瘦口有味,多胃不好.问切脉后一定寻问诊断的对不对,对者可以治疗,不对不可下药.用活血药时,是否有出血手术,女问是否有孕.切我家脉法就五大类 寒 热 虚 实 涩(有点象乱发状)
>>更多内容

切脉新技巧

人体受六淫、七情、外邪、内患影响,身体状态失去平衡,都会从舌质、舌苔、神色、脉象上表现出来。        1、切头部脉新位置;一般切脉按寸、关、尺定位,本人临床诊脉发现,除此位置外,发现头部病诊脉位置,在寸脉前,大拇指掌骨下小头高起处(大多角骨上)。此处脉专诊查头疼、头晕、头胀、咽部肿痛等证候。此处脉出现,主要表现浮、滑、弦、紧、数等
>>更多内容

切脉源流论

      经曰∶营行脉中。又曰∶脉者,血之府也。又曰∶十二经皆有动脉。(按∶十二经动脉,上部动脉在头,中部动脉在手,下部动脉在足,是为三部。一部三候,是为九候。上部天,两额之动脉,足少阳之颔厌也;上部地,两颊之动脉,足阳明之地仓、大迎也;上部人,耳前之动脉,手少阳之和也。中部天,手太阴之太渊、经渠也;中部地,手阳明之合谷也;中部人,手少阴之神门也。下部天,足厥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