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d msv:钟灵毓秀四明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5 16:14:37

《行走唐诗四明路》





这是一条钟灵毓秀的江南道路。青翠的山峦连着青翠的山峦,在山峦与山峦之间,溪水在欢快地流着,发出一些令神灵都为之心动的愉悦声音。微风吹过,溪边的小花摇曳出江南女子的婀娜,红红黄黄的色彩让绿树的叶子都为之亲昵地下垂。亚热带的阳光热烈地照耀着群山、清溪和一切色彩斑斓的植物,一些山歌和一些吴侬软语便在清溪不经意的转角处莺鹂般地响起……


三三两两的远方来客行进在这如画的景色里,或峨冠博带,或青衣布衫。他们或许无法听懂这里的方言,于是便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山水之间了,用眼观察,用心啼听。野花湿漉漉的芳香浸润着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几乎忘却了旅途的劳顿和许许多多的不如意。若有所动的他们,便在驿站或凉亭的桌子上,饱醮江南的灵秀,写下了一些至今仍让我们心仪的不朽诗句。
在唐代,在那些遥远的记忆里,这样的诗句在这样的路途中层层地叠加起来,于是,这条平平淡淡的路途因为秀美的山水和绚丽的诗章有一个不朽的名字:唐诗之路。
唐诗之路的确切地点,应在会稽山到天台山约近百公里的山川之间。余姚一带的四明山便在这条线的中段。唐代那些不朽的诗人在四明山这片土地上一路探幽,一路吟唱,留下了不少不朽的诗句;而那些被吟咏的神洞、山谷、奇湖、壮瀑,恰好就是四明山中绝美的风景。
李白在游历四明山后,写下了壮丽的《早望海霞边》:

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

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

一餐咽琼液,五内发金沙。

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车。


比起李白来,施肩吾的《四明山》则被写得飘渺神秘:

半夜寻幽上四明,

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

何处玉萧吹一声。


四明山中有不少独特的景点,比如四窗岩、潺暖洞、仰天湖等,唐代的诗人为之所动,扬扬洒洒写下了许多令人叫绝的佳句。


四窗岩是四明山的一处绝胜佳境,位于大俞山巅,是一座长方形的悬崖,崖上有四个洞穴,宛如四扇明亮的窗户,接纳着日月之光,融通着八面来风。


传说四窗岩是刘阮遇仙的地方。东汉时,剡县人刘晨、阮肇上天台山采药,到此迷了路。在一条溪水边,两人遇见了两位绝色佳人,他俩跟她们回到她们家中,吃着胡麻饭,山羊脯,很满足。他们与两女郎结为夫妻,住了半年。在一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他俩忽然思乡心切,要求归家看望,女郎作歌相送。当刘阮回到乡里时,熟悉的亲朋好友一个也不见了。找来找去地打听,才找到一个七世孙,七世孙说,他曾听人说过先祖上山迷路没有回来。刘阮唏嘘不已,又折回山上,不知影踪。唐代诗人曹唐根据这个故事,写了一个组诗:《刘晨阮肇游天台》、《刘阮洞中遇仙子》、《仙子洞中怀刘郎》……后来,有位诗人对此感慨道:自从刘阮游仙后,溪上桃花几度红。


皮日休的《石窗》也似乎把四窗岩与刘阮遇仙联系到了一起:

窗开自真宰,四绕见苍崖。

苔染浑成绮,云漫便当纱。

棂中空吐月,扉际不荷霞。

未今通何处,应连玉女家。


皮日休的这首诗是应和陆龟蒙的《石窗》诗的。在陆的眼里,四窗岩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看看:

石窗何处见,万仞倚晴虚。

积霭迷青琐,残霞动倚疏。

山应烈园峤,宫便接方诸。

只有三奔客,时来教隐书。


刘长卿的《游四窗》比皮陆两位写得更实在和大气些。他说:

四明山绝奇,自古说登陆。

苍崖倚天立,覆石如覆屋。

玲珑开户牖,落落四明目。

箕星分南野,有斗挂檐北。


日月居东西,朝昏互出没……

对此脱尘鞅,顿忘荣与辱。

能笑天地宽,仙风吹佩玉。


风光的描述和心境的升华恰到好处地融在一起,四窗岩因之有了超越自然的人格意义。


其实,在唐诗里,四明山似乎处处皆景,处处透发着令人向往的灵气。


孟郊在刘纲夫妇隐居升仙之地吟诵四明山的峰峦和飞瀑:千寻直裂峰,百尺倒泻泉。绛雪为我饭,白云为我田。


汪纶笔下的梨洲山是一个似人间又似仙境的地方:

莲花纷向日边开,云影长倚斗柄回。

北引群峰朝禹穴,南分诸岭上天台。

梨因孙绰来时见,桃是刘纲去后栽。

风景恍然人世外,但闻鸡犬石岩隈。


皮日休的《潺暖洞》里有接天的水喧声:

水流万丈源,尽日泻潺暖。

敲碎一轮月,熔消半段天。

响高吹谷动,势急喷云旋。

料得深秋夜,临流尽古仙。


陆龟蒙在《鹿亭》里体味着人生的滋味:

鹿亭岩下坐,时领白麂过。

草细眠应久,泉秀饮自多,

认声来月坞,寻迹到烟萝。

早晚吞金液,骑将上绛河。


即便所写的主体不是四明山,四明山的景色和对四明山景色的想象、回味仍然在唐代诗人的诗卷里浮现。张祜写龙泉观时的开头一句便是“四明山一面,台殿倚嵯峨。”孟浩然在写送给龙泉寺二位僧人的诗里,依旧有着云游四明的观感和景物描摹:寻林采芝去,谷转松萝密……石渠流雪水,金子曜霜橘。


据写过刘阮遇仙组诗的曹唐考据,四明山与天台山原同称天台,其后才分成两个称谓。那么,唐诗之路中的天台,实际上有好大一部分为而今的四明山。在读了许多先贤们的诗作之后,我想,沿着先贤们的足迹,吟诵着他们不朽的诗句,走走四明,实为一件快事。在日复一日喧闹的都市里呆久了,我们或许会失却对大自然美不胜收风景的鉴赏力,如果这样,还不如早些抛却一些琐屑,走进先贤的早已设计出的“唐诗之路”,体悟生命重归自然的喜悦。

山川奇绝境复清,秀色可揽难为名。

粲然一笑白云里,授我宝诀教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