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达铺纪念馆内部:论道教的和谐思想及普世价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6 16:51:11

 

论道教的和谐思想及普世价值

[ 来源:江苏民族宗教事务局 | 发布日期:2012-01-21 ]

 

  道教作为中国的传统宗教,它在继承与发展了中华民族先民的生存经验与智慧的基础上,以“得道成仙”为基本信仰,形成了独具的文化特色,后与儒、佛鼎足而立,在中国社会中传播了近二千年,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在21世纪的今天,古老的道教思想文化是否还具有现代意义?它对现实的社会和人生发展又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对待道教思想文化这样源远流长的传统,既不能简单地否定,也不能抽象地肯定,只有经过价值重估和理论重构,才能使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保持活力。这种价值重估和理论重构,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在现代文化视野中来探寻道教思想中的普世价值,而且也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以“道”的智慧来面对现实社会与人生。
  道教从老庄道家思想出发,将“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最高抽象,强调人应当顺阴阳之道而行。道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以道为本,由气的激荡化合、阴阳的清浊变化而成的,故道无所不在,甚至如庄子所说:“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既然任何事物都由禀道受气而来,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那么,从根本上说,它们之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从这种“物无贵贱”的思想出发,道教将宇宙万物视为同源于道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人作为万物之灵是其中的能动因素。人只有发扬“齐同慈爱”的精神,顺道而行,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才能为自己创造出最佳的生存环境,否则就会遭遇灾异连绵。正所谓“得天心意,故长吉也。逆之则水旱气乖忤,流灾积成,变怪不可止,名为灾异。”(《太平经合校》卷五十)这种宇宙观不仅促使道教积极地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而且也为今天人类建构和谐社会的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中所表现的以生命关怀为中心的普世价值尤其值得珍视。
  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认识到,和谐是发展的基础,发展中的和谐又是实现持续发展的新平台。然而,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近代以来,人类以科技为手段,向大自然无休止地索取资源,过度人化自然的结果是导致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了日益严重的破坏。据统计,在二十世纪中,全世界出现了近四十种新传染病,它们正在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地袭击着人类,其中有三十多种病源就来自于动物,如在非洲流行的埃博拉出血热、军团菌病,曾在欧洲与东亚流行的疯牛病,2003年流行于东南亚与中国大陆地区的“非典”、2004年出现的“禽流感”和现在的H1N1甲型流感等,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特别有效的良方来对治这些新传染病。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不可能去征服一切,即使是从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安全的生活环境出发,也应当学会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暴殄天物,滥杀动物,破坏植物,必然会给人类自己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最后的结局只能是人与自然两败俱伤。而道教倡导的“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文昌帝君阴骘文》),循阴阳之道来行事,努力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通过维护生态平衡来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思想,可以为现代人提供一种珍惜自然生态环境的文化理想。
  在道教看来,人类生活的富裕与否,不是以拥有财富的多少来衡量,而是以自然界的生命是否兴旺、物种是否丰富为评判标准。人与自然界所有的动植物,乃至山川河流、矿物土地在这一共同体中组成了一个动态的生物链,相互关联,缺一不可。既然人不可能脱离周围的环境而单独存在,那么,就不应该用高低贵贱的标准对人与自然万物作价值判断,更不应该将人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而对大自然进行无情地掠夺。因此,道教希望,人与自然打交道时不仅要对自然万物抱有一种虔敬的态度,而且还应当抱有一种道德的态度,必须恪守自然之道的伦理规范,站在自然的立场上来珍惜各种自然资源,爱护万物的生命。这样,人是自然的主人的观念,就应当让位于道教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道教思想以“尊道贵德”为核心,其中包含的普世价值可以给现代人一定的启迪。今天,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物质文明不断提高,但物质的富足并没有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许多现代都市人在享受高度现代化生活的同时,又在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中,在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没完没了的世间繁琐事务中,精神倍感无聊、空虚和萎糜。物欲的急剧膨胀和精神家园的失却已成为现代都市人的精神通病,那么,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道教通过“尊道贵德”而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提升到一个超越于日常世俗事务的高度,从而给人一种安身立命的智慧,启发人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通过返朴归真、修性返德而回归于自然之道,以一种清静无为、恬淡安宜、合理节欲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从而将有限的生命提升到充满艺术精神的诗化境界。
  为此,道教倡导“修道即为修心”,就是要在心性上下功夫。就身心关系而言,一方面身对心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身体健康,那么心理也会随之而感到愉快安宜;如果身体衰损,那么心理上就会感到疼痛难受、疲惫不堪。另一方面,心又会反作用于身。如果人心逐境而感情妄动,就会陷入喜怒哀乐之中,从而欲望丛生,忧情并起。如果心理上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过于持久激烈,超出正常限度,五脏六腑皆会受损,是为致病的重要原因。道教所谓的养生,就是顺应“道”的原则来生活,是为善;违背“道”的原则,是为恶。道教不仅将“为善去恶”的道德修养与生命的寿夭相联系,而且还将道德上的善恶与人的性情相联系,道教所谓的“修心”就是教人顺应自然、清心寡欲、戒除烦恼,慈善待人,用现代的话语来说,就是通过心理调节,培养一种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健康的心态来面对纷繁的世界与人生。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积极的心理调节是帮助人达到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道教的文化特质是一种生命关怀。而这种生命关怀既是哲学式的,也是医学式,修道始于净化身心,再通过对体内阴阳之气的修炼,使身心达到自然和谐健康的状态,这种修道观对于现代人的修身养性以提高生命的质量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道教通过对现实伦理的批判和解构,提出一个神圣的宗教伦理理想——“为道至善”,由此而揭示了人对无限的终极目标的追求。虽然道教伦理是以宗教神秘主义为外在形式的信仰文化,它在道教信仰的前提下,通过神学的规范来强化伦理道德的社会控制力,但其中所宣扬的“为善去恶”的道德精神对我国当前的新文化建设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中国目前正面临着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变革,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和外来文化大量涌入的双重冲击下,人们原来所信仰、所遵守的道德规范出现了失范,但新的社会伦理道德评价体系尚未形成。今天,社会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盛行,在某些人的心目中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是非颠倒的价值判断标准,以善良为无能,以诚实为傻冒,以朴素为寒酸,以奢侈为荣耀,这些缺乏善恶感和羞耻感的道德心态,一旦成为社会的上流行的看法,就会对人与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从道德层面上看,一个社会如果缺乏有力的精神信仰,公民和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感,久而久之,就会使整个社会陷入混乱无序之中。目前,我国正在倡导建构的和谐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通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以使整个社会走上和平有序、经济繁荣、生产兴旺的发展道路。如果再放眼世界,就可见当今世界的发展已进入到一个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这种竞争既包括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竞争,也包括全民道德素质和人才培养的竞争。为了建设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伦理道德,我们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伦理思想,而道教伦理无疑是传统伦理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如何积极地发掘和利用道教“为善去恶”的伦理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将之作为建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伦理道德观念的理论资源,就成为一个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道教不仅关注个体生命的长存,也关注人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因此,道教从“身国同构”出发,将社会也作为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来对待。道教认为,一个身正德纯之人,其家庭必然和睦。如果每一个家庭都能够“尊其长老,敬其幼小,教诲愚鄙,开导昏蒙,少长得宜,尊卑有序”,就会促进一个乡村风气之改善。如果每一个乡村都“风教肃肃,礼乐诜诜”,就可以促进一个国家“礼行化美,君信臣忠,境内无虞”。如果天子能体道恤民,敬天顺地,那么就能使“万国来朝,四夷皆附”,实现“王道无不被”(《道德真经广圣义》卷四十九)的天下太平了。道教所说的修身而至理国的过程,是将“道”从个体推及家、乡、国乃至天下的过程,也是不断地提高全民道德素质的过程,其中虽然包含着一些理想化的成分,但希望通过“济人度世”而建立一个和谐太平的社会,以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美满,就表现出一种以生命关怀为中心的普世价值。这种重生恶死、热爱和平、度人济世的思想,对于今天反对局部地区的战争、全球军备竞赛和世界性的恐怖主义,以建构和谐社会、维护世界和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编辑: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