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房产投诉电话:佛教与基督教如何成为世界性宗教初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6 18:42:53
道  成
2011年1月20日
(共计:30页;字数:约40,500字)
内容摘要:
本文围绕佛教与基督教,期望通过研究它们的产生背景及创始人、经典及教义、传播及影响等,以厘清它们的来龙去脉、探索它们如何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为什么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它们各自的特色、有何异同。本文按先佛教,后基督教的顺序讨论了以下主题:
一、产生背景及创始人:
三千年前,印度社会崇尚神权、天启和苦行,存在四种姓制,婆罗门支配一切,人的地位极不平等。同样,思想界也十分混乱,思潮纷涌。这时,佛陀的出世,就像一粒定水珠,把一塘混浊之水的印度思想界澄清,指示徘徊在岐途上的人们一条应行的大道。乔答摩·悉达多,出生于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他虽然贵为太子,却深刻感受到老病死乃人生的根本痛苦。为了解除痛苦,他决心出家修道。成道后创立了佛教。
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占领了巴勒斯坦,对犹太人采取高压政策,使犹太人非常痛苦和绝望,基督教因此应运而生。基督教由犹太人耶稣于公元1世纪在西亚创立。耶稣乃上帝的道成肉身,通过马利亚受圣灵降孕而生于人世。他在三十岁时,开始传播“福音”,三年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死后3天复活,将来还要重新降临,审判所有的活人和死人。
二、经典及教义
佛教的主要经典是《三藏》,包括《经藏》、《律藏》、《论藏》,是佛陀般涅槃之后,由弟子经几次结集,最终以文字形式记载而形成。佛陀的根本教义: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四法印、五蕴等,均为佛陀所亲证,都是为了解除一切烦恼和痛苦、脱离三界六道轮回,达到涅槃寂静的状态。
基督教主要经典《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基督教的主要教义:相信上帝创造人类并主宰世界。认为人类从始祖起就犯了罪,并在罪中受苦,只有信仰上帝及其独生子耶稣基督才能获救。基督教后来形成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
三、传播及影响
佛教经过二千五百多年的传播,已经形成了三大语系:1、巴利文系(南传):代表初期佛教,流行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受持的经典为五部、铜叶律藏、南传七论。2、汉文系(汉传):代表中期,流行于中国内地及朝鲜、日本。代表龙树、无著以后的印度大乘佛教思想。3、藏文系(藏传):代表后期,流行于中国康藏青蒙。容纳内外道典籍,吸收印度教等,修学神秘化。现在已经传播到全世界各大洲,信仰人数约3亿多人。
公元一世纪30年代,以耶路撒冷为中心,建立了基督教会,史称早期基督教,分为前后两期。基督教进入古代公教会发展阶段后,逐步建立了稳定的教会组织及领导体制。后来,基督教逐渐被罗马当局利用,并于392年定为国教。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派教会以罗马为中心,实行教皇制;东派教会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形成牧首制。1054年东西两派教会正式分裂,东派自称正教,即东正教;西派自称公教,即天主教。西罗马帝国476年被推翻,教会随之进入漫长的中世纪基督教发展阶段。14世纪欧洲兴起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运动,16世纪教会内部爆发宗教改革运动,基督教从此进入近代发展时期。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95条论纲》,开始宗教改革,并创立“新教”,中国称为基督教或耶稣教。至此,基督教三大派系基本定型,并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影响遍及全球。
关键词:佛教 基督教 三藏 圣经
序言
纵观历史,宗教对人类的发展影响巨大,不容忽视。据国外宗教机构统计[1],截至2000年,世界人口约为60.55亿,信仰各种不同宗教者约为51.37亿,约占总人口的84.8%。
《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以及《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等中规定:(1)宗教或信仰自由是一项基本人权,公民有宗教或信仰的选择自由,不得以宗教或信仰原因为由对任何人加以歧视;(2)有宗教礼拜和信仰集会及设立和保持一些场所之自由;(3)有编写、发行宗教或信仰刊物的自由;(4)有按宗教或信仰戒律过宗教节日及举行宗教仪式的自由;(5)促进和保护民族、种族、宗教和语言上属于少数的人的权利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九八二年)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宗教学已经诞生,其标志是:英籍德国学者麦克斯·缪勒的《宗教学导论》(1873)的发表。缪勒的名言是:“只懂一种宗教的人,其实什么宗教也不懂。”(《宗教学导论》第一讲。)经过“描述性”方法的一元论阶段、“规范性”方法的二元阶段,在20世纪后期,宗教学研究已经进入“对话性”(dialogical)方法的三元阶段,即对不同宗教进行思考和理解的研究,已经为宗教学建立了更为真实的基础,并开始为宗教之间的对话提供了良好的手段。
在基督教内部各大教派和宗派之间,在基督教与非基督教,甚至与其他意识形态之间,在世界各大宗教之间,已经和正在进行着许多对话。它们对世界伦理,甚至对全球政治等都将产生正面的影响。宗教对话是个新课题,许多人开始关注、实践和研究宗教对话,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因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宗教对话的重要性。
不同宗教各有自己的信仰、基本教义、教规和组织形式,国际间的交往也非常密切,宗教已经成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与基督教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们传播广、信徒人数多、社会影响大,并且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那么,佛教与基督教如何成为世界性宗教,并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它们的来龙去脉——产生、形成、发展及现状如何,各自的教义有何异同及特色?这引起了笔者的极大兴趣。但通过网络检索,发现许多关于“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的文章,往往偏执一端,甚至互相攻击。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其实他们大多对佛教与基督教的来龙去脉、经典及教义等并不十分了解,或没有正确理解,而只是根据自己的好恶加以评述和臆断。
有鉴于此,笔者试图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一、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创始人;二、经典及教义;三、传播及影响。目的是能够令读者消除成见,并能以更为包容、积极的态度,加强与不同宗教人士及非宗教界间的交流,减少冲突,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作为佛教徒,笔者认为,只有深入了解不同宗教,吸收它们的有益之处,如基督教的布教学等,才能更好地加深相互理解和沟通,具备更大的包容性:树立正见、开阔视野、扩大心量,减少冲突,对今后的学习、生活、修行、弘法、交流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有效地进行宗教对话,促进人类的和谐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一、产生背景及创始人
(一)佛教
一、产生背景
三千年前,印度社会崇尚神权、天启和苦行,存在四种姓制(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支配一切。婆罗门依靠《摩奴法典》,把自己列在第一种姓。其他种姓要无条件地信奉和接受。婆罗门用卑下的仪式、祭礼、梵咒,像枷锁似地束縳着印度人民。
第二种姓刹帝利,这是与婆罗门同样被尊敬着的王族。自古的国王,都是世袭家的天下,国家的土地、财宝,都属于王族的私有品,人民被奴役。第三种姓吠舍,农工商阶层,受婆罗门和刹帝利权势压迫,连受普通教育的资格都没有。第四种姓首陀罗,被征服者,婆罗门说他们是初到人间来受生,是最下贱的人。
《摩奴法典》第八章第二百七十节、及二百七十二节:初生的人就是首陀罗,假若他们以骂詈的语言侮辱再生的人,就要割断他们的舌头;假若他们举再生人的名或姓出来侮辱,就要用烧红的铁针插进他的口中;假若他不接受婆罗门的指示,王者就可以用热油灌入他的耳里或口中。由此可见,首陀罗地位的低落和生活的悲惨!
同样,三千年前的印度思想界也十分混乱。因为婆罗门教把文句定得十分详密,义理说得十分幽玄。他们处处称天意做事,任何事件都含着秘密。后来有自然派的哲学兴起,如地论、水论、火论等;另有一派,就宇宙抽象观念方面加以说明,如时论、方论、虚空论等。从此各种思潮纷涌,复杂到极点。
当时,有九十六种外道,有的用断食求取生天,有的以为裸形即可身心清净,有的学习牛狗的种种来消除罪业,有的以为哑羊不语就是高深的修行等。这些希冀以祈祷的仪式或禳灾的祭祀,求得究竟的安乐与生命的解脱,皆名之为「外道」。就像妄想以恒河的水洗涤罪业,及使用咒语祈求石头不沉、咸水变淡,这是断灭邪见,不但不符合人间的常理,也违背了因果法则。世学只是增加了知识学问;玄学则令我们迷惑外相;一切依附于他力的主宰,最终不能导向解脱和烦恼的止息,反而忘失人人本具的慈悲与智能。
佛陀的出世,像一粒定水珠,把一塘混浊之水的印度思想界澄清,指示徘徊在岐途上的人们应行的大道。佛经中记载:佛陀以「箭喻」告诉鬘童子,追求信仰者,注重的是智能的开发及苦恼的解脱,而非执著神秘的现象,凡是与解脱生死无关的事物,佛陀都名之为戏论。
二、创始人[2]
释迦牟尼佛(前623年—前543年):本姓乔答摩(瞿昙),名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佛。释迦是种族名,意云“能”;牟尼是尊称,本意“寂默”,后指“贤人”,全衔即“释迦族之贤人”、“释迦族之圣人”;佛,音译佛陀、浮屠、浮图、布达,简称为佛,意译为觉者、知者。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始人,出生于北印度的迦毗罗卫城(位于今尼泊尔南境),为该国国王净饭王的太子,其生卒年代大致与我国的孔子相当。
据佛经记载,释迦太子从其母右胁而生:他一出生,就稳稳地站在地上;之后,他朝北走了七步,在白色伞盖遮护下,接着观察每个方向,发出众生导师之声而说:『我是世界之首者,我是世界之胜者,我是世界之长者,这是最后之生,于未来世不再受生。』此时一万个世界动摇、震动、颤动,在那些世界里也出现了无量广大的光,其光明胜过诸天[3]。他更有“三十二种相、八十种好”。不过,释迦太子出生才七天,其母摩耶夫人就去世了,他由姨母摩诃波阇提夫人抚养成人。佛陀的一生可归纳为:出家、修道、降魔、觉悟成佛、说法度生,入涅槃。
释迦太子出生不久,有位阿私陀仙人来谒见净饭王,替太子看相。阿私陀仙人预言:太子今后若在家,定能成为转轮圣王,统领天下;如果出家,则定能成为法轮王,利益天人。这一预言使净饭王极为不安,担心太子日后出家,王位无人继承。因此,净饭王用尽一切办法,想使太子安于世俗生活。太子十七岁时,净饭王便为其纳婆罗门种姓的耶输陀罗为妃,并且生下一子,名罗睺罗。净饭王替太子建造春、夏、秋三时宫殿,广造园林池台,物色大批宫娥彩女,供太子游玩取乐。可是,太子生性爱好沉思默想,悲天悯人。
后来,太子出四门遇到四个不同的人:老人、病人、死人、出家修道的梵行沙门。接着他陷入沉思:虽然自己有这般势力与福报,但是仍然会像一个未受教的普通人,无法避免衰老、疾病和死亡。当他如此思惟时,就彻底地驱除了青春、健康、活着所带来的骄逸。
于是,太子想:“在家的生活杂乱、不洁;出家的生活宽广无羁。在家要修如光辉真珠般圆满清净的梵行,谈何容易?我何不剃除须发,着袈裟,出家而过无家的生活呢?”他请求父王允许自己出家修道,除非有人能够保证自己不老、不病、不死。净饭王自然不会答应,还不让太子离开王宫。但是,太子出家决心已定。在二月初八的深夜,释迦太子骑着马离家出走。来到城外,他打发随行的仆人车匿回城。然后,太子用剑削去头发,换上了修道者的衣服,从此过着隐居生活。他先后遇到两位仙人:阿罗逻迦罗摩和郁陀迦罗摩子,在他们的指导下修行,并很快证得与他们相同的禅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定。
但是,他很快意识到“这一教法无法把人导向离欲、离贪、灭尽、寂静、证智、觉悟与涅槃”[4],就放弃了这种禅定的修行。为了彻底脱离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而达解脱,他开始修种种苦行,最后变得瘦骨嶙峋、形容枯槁,却没有丝毫成道的迹象。这使释迦太子意识到无益的苦行不能导向解脱,于是他毅然放弃苦修,到尼连禅河中洗净了身躯,并接受了牧女的乳糜供养。这时,一直追随太子修习的五位侍者,误以为太子已经放弃了修道的初衷,感到很失望。于是他们离开太子,前往波罗奈城的鹿野苑去继续修习苦行。
释迦太子便到尼连禅河畔,经过数个七天,在菩提树等不同的树下铺草打坐,最后终于入四种禅,得三明而成正觉,如实了解十二缘起,灭尽贪爱、证得涅槃,并顺观缘起[5]、逆观缘起[6]。他独处静默,心中思惟:“我所证悟的法[7],甚深、难见、难解,它是最寂静、最高超的,不能只靠纯逻辑而证悟,它是微妙的,唯智者所能体验。但今世之人依赖爱执,喜好爱执,享受爱执,让世人见到真理是困难的,也就是说,见到十二缘起,见到诸行寂止,诸有净除,灭尽渴爱、离贪、灭、涅槃是不易的。所以,我若说法,他人不了解时,将使我感到疲乏与困扰。”
梵天娑婆主了知此事,就恭敬地向世尊请求:“愿世尊说法!众生中有少许尘垢者,若未听闻正法,将枉度此生,有些人在闻法后,便可证悟。”世尊听了梵天娑婆主的请求,出于对众生的慈悲,以佛眼观察世间。正如池塘里生有青、红、白莲花,有些长在水中,有些长在水面,还有些则突出水面,湛然独立却不为池水所湿。同样,在众生中,他看到有尘垢少者、尘垢多者、利根者、钝根者、资质好者、资质差者、易教导者、难教导者,还有知道其它世界与罪过之怖畏而住者。
于是释迦牟尼佛决定为众生说法,从此开始了长达45年的传教历程。最初,佛陀前往鹿野苑度化了因为太子放弃苦行而愤然离开的五位侍者。佛陀向他们宣讲了自己所证得的真理,这就是“初转法轮”。佛陀演说的主要内容是“四圣谛”及“八正道”,示离爱欲及苦行之二边而行中道。他们听闻佛陀的说教,也获得了证悟。这样,第一个佛教团体——僧伽[8]组织便形成了。这标志着佛、法、僧三宝具足,佛教正式诞生。
与此同时,佛陀又在波罗奈城度化了耶舍及其亲友出家。然后又度化了事火外道优娄频螺迦叶、那提迦叶、伽耶迦叶三兄弟及其弟子一千人。再入王舍城,为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说法,接受其皈依。当时,迦兰陀长者,以其拥有的竹园奉献佛陀,并在园中建精舍,礼请佛陀。这就是迦兰陀竹林精舍的来历。佛陀又教化了王舍城附近的删阇耶外道舍利弗、大目犍连及其徒众250人,至此,佛陀座下总有1255名弟子。
后来应净饭王的邀请,佛陀回到迦毗罗卫城省亲,并为父王及妃等说法。在净饭王宫,佛陀的异母弟难陀、罗睺罗、阿难陀、提婆达多及理发匠优波离等,先后跟随佛陀出家。佛陀又赴王舍城,为舍卫城长者须达多说法。长者接受了佛法,还国后购舍卫城太子祇陀的园林,建大精舍奉献佛陀,这就是“祇树给孤独园”的来历。佛陀随即应须达多之请,游化舍卫城,教化国主波斯匿王。又应毗舍离国王之请,游化彼国。佛陀为调停迦毗罗卫城与拘利城之间的水利之争,第二次回迦毗罗卫城,适逢父王崩逝,而参加了葬礼。他的姨母波阇波提及妃耶输陀罗等,都出家为佛弟子,从此有了比丘尼僧团。
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次说法,憍陈如等五人皈依佛教,成为比丘(比库),是佛教僧团建立之始,随后僧团在传教过程中逐渐扩大。开始只收男弟子,后来,在阿难的请求下,佛陀才允许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等女弟子皈依佛教,同时提出比丘尼必须受持八敬法[9]。
僧团在开始并无严格的戒律,凡是尽形寿能皈依三宝者,不分种姓贵贱,均可加入。因为大家都能遵守佛陀的言教,和合共住,所以僧团内部过着平等的生活。后来,为了防止僧团的混杂,避免与世俗社会的法律秩序和其它伦理道德相抵龉,使僧团更好地开展活动,佛陀开始制戒。规定奴隶、负债者、杀人犯、盗贼(悔过的除外)、残废、病人及未满20岁者不得加入僧团。起初,僧团以云游乞食为主,无固定的住处。后来为了适应雨季安居的需要,才开始在僧众的所在地建立僧院。在僧众集体生活的过程中,陆续制定了有关衣着、饮食、用具、礼仪、居所、医药等日常生活细则,作为僧团共同遵守的戒律等。佛陀在创立僧团的同时,还给在家的信徒以相应的地位。凡遵守不杀生等“五戒[10]”的在家者,均可成为佛弟子,因为在家修行同样可以证果。相传,耶舍的父母是最初的在家弟子——优婆塞和优婆夷[11]。此后,在家信徒人数不断增多,成为拥护佛教的社会力量。
释迦牟尼晚年居住在王舍城。相传,他曾多次召集住在那里的僧人,向他们讲有关保持僧团不衰的原则,要求他们“依法而行”,然后离开王舍城北行,开始了他最后的游化。他带领弟子,经过那兰陀、波咤厘弗多罗,渡恒河,到达吠舍离,受到当时富裕的妓女庵摩罗的供奉。以后便来到吠舍离附近的竹林村。时值雨季,佛陀患了重病,他决定在那里安居,留阿难陀随从,其余弟子均分散到各处居住。雨季过后,他继续起程,向西北地区巡游说法。到了南末罗国的婆瓦村,驻锡铁匠纯陀的芒果林中,并吃了他供献的食物。食后,佛陀中毒腹泻,病情转重。公元前543年5月月圆日,佛陀行至离拘尸那迦城附近的阿利罗跋提河边,在两棵娑罗树之间,右胁而卧,半夜入灭,终年80岁。临终前,他告诫弟子要依法精进修行:“诸行皆是坏灭之法,应自精进不放逸,勤求出道。”这是如来最后的遗教。
然后,世尊入初禅;由初禅出定,而入第二禅;直至入灭受想定。接着,世尊由灭受想定出定,而入非想非非想处定;直至由第三禅出定,而入第四禅;由第四禅出定后,世尊入般涅槃。世尊入般涅槃时。大地震动,其势恐怖,令人毛发直竖,天鼓回响不已。
释迦牟尼佛入涅槃后,遗体被火化。遗骨(舍利)为摩羯陀王阿阇世、吠舍离的离车族、迦毗罗卫的释迦族、阿罗迦波的跋离族、罗摩伽摩的拘利族、波婆的末罗族(南末罗国)、拘尸那迦的末罗族(北末罗国)和吠特岛的婆罗门所分得,各建舍利塔供养。这就是“八分舍利”的传说。佛陀涅槃之后,其弟子遵照佛教的教诲,继续光大僧团。
今日的佛教分为南传、汉传、藏传三大语系,遍及全球,如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西藏、中国、日本、蒙古、韩国、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以及俄罗斯、欧美等地,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二)基督教
一、产生背景[12]
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占领了巴勒斯坦,对当地的犹太人采取了高压政策,使得犹太人感到非常痛苦和绝望,基督教因此应运而生,后来在罗马帝国后期流传于帝国全境。
上帝是犹太人唯一信仰的神。早期基督教吸收了犹太教的许多教条,信仰上帝(天主)创造并主宰世界,信奉上帝耶和华。认为人类从始祖起就犯了罪,并在罪中受苦,只有信仰上帝及其独生子耶稣基督才能获救。基督(Christ)是希腊语中“受膏者”(被涂了圣油的人)。在亚兰语(或犹太语)中被译作弥赛亚(Messiah),有“完美的”或“被启蒙的人”的意思。在他死而复活之后,他的门徒用“救世主”来称呼他。
耶稣创立基督教以后,作为犹太民族的宗教,一直饱受当时的罗马帝国的迫害。后来由犹太人保罗吸收了希腊哲学,对基督教进行了彻底改造,才使基督教可以在罗马帝国中传播,并变成了世界性宗教,基督教于392年被罗马帝国立为国教。
二、创始人
据《圣经》记载,早在一千年之前,神与大卫立约,应允大卫建立永远长存的王国,而大卫的子孙也要永远成为统治者(诗八九4、36、37)。这约现在藉耶稣基督得以成就:他永远长存,他的国也永远长存。童女马利亚藉圣灵受孕,显出神迹。天使曾把这个神迹告诉马利亚:「圣灵要临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荫庇你……」(路一35)
于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拿撒勒人耶稣基督出生在伯利恒城的一个马槽里。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寻找犹太人之王,他们从东方看见星,知道犹太人之王要降生,便特来拜他。耶稣的出生,让统治者希律王极度惊恐,甚至为此下令屠杀伯利恒境内两岁以下的男孩(《马太福音》第二章),但耶稣却安然度过此劫。希律死后,被主指示,耶稣一家向北往加利利境内去,并居住在拿撒勒。
耶稣生长在一个木匠的家庭,并按当日的处境,习得木匠的手艺。然而,在他前往耶路撒冷过节时,却与圣殿中的学者并列而坐、讨论问题,当年他才十二岁。到了三十岁左右,耶稣开始公开传讲天国的道理和神国的救恩。
施洗约翰比他的表弟耶稣大六个月(参看路一26,36)。他作以色列王的先驱,传道的地方是犹大的旷野──由耶路撒冷伸展至约但河的贫脊地带。约翰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耶稣从加利利来到约但河下游受约翰的洗。他从水里上来,是预表他的复活。然后,耶稣被圣灵引去受试探,以显示他品格端正,有资格作神要他在世上作的工。耶稣抵抗撒但的试探后,魔鬼就离了耶稣。然后耶稣北上,要表明犹太人拒绝他的后果,就是福音带到外邦人中间。耶稣传道时,陆续收了十二个门徒,并论到爱心的善举、祷告和禁食。
虽然传道仅持续了三年,却从此改变了人类社会!耶稣行过许多神迹,包括医治生来就有缺陷的人、以少量食物喂饱几千人、在公开的婚宴中将水变为酒,且于众目睽睽下在水面上行走等。他甚至不止一次让死去的人复活。其中最为戏剧化的一幕,就是耶稣呼叫那位死去多日、尸体已经下葬的拉撒路,从坟墓中出来的那一刻。拉撒路的复活不仅让人归信耶稣,更堵住了敌对者的口,让他们无法否认,甚至不知所措(参约十一45-47)。
耶稣来到耶路撒冷,告诉十二个门徒他们到达圣城后要发生的事:自己要被交给祭司长和文,犹太人的领袖要定他死罪。由于没有权柄判他死刑,他们要把他交给外邦人(罗马人)。他要受戏弄、鞭打和钉在十字架上。耶稣在十字架上舍命,完成了上帝对人的救赎,他死后三天复活。在耶稣生平中,最能显出其神性的,莫过于死里复活的事。耶稣复活,其实早在他上十字架前,就已经有所预言,这应验了《旧约》对基督的预言。《新约》继承了《旧约》献祭赎罪的思想和传统,指出耶稣基督就是神所赐的替人赎罪的羔羊。人是神所造的,只有神降生为人(耶稣)才能够救赎人。基督教相信人只有靠耶稣才能获得拯救,与上帝和好并成为上帝的儿女。耶稣受难、复活是他的门徒亲眼所见的事实,容不得任何人否定。
(三)小结1
佛教
基督教




三千年前,印度社会崇尚神权、天启和苦行,存在四种姓制,婆罗门支配一切;思想界也十分混乱,各种思潮纷涌。佛陀的出世,像一粒定水珠,把一塘混浊之水的印度思想界澄清,指示徘徊在岐途上的人们应行的大道。
一世纪,罗马帝国占领巴勒斯坦,采取高压政策,使犹太人感到痛苦和绝望。他们有心推翻其统治。但应实行怎样的统治,意见不一。耶稣提出既不合作,也不独立,彻底把重心从俗世和政治的国度转到上帝的国度。



乔答摩·悉达多(前623年—前543年),成道后称为释迦牟尼佛:出生地:迦毗罗卫国的兰毗尼园;父亲:净饭王;母亲:摩诃摩耶;妻子:耶输陀罗;弟弟:难陀;堂兄弟:摩诃男、阿那律、阿难;儿子:罗睺罗。
犹太人耶稣基督。基督(Christ):希腊语为受膏者,即被涂了圣油的人;犹太语为弥赛亚(Messiah),即完美的、被启蒙的人。耶稣死而复活后,门徒用“救世主”来称呼他。





出生于迦毗罗卫国,为国王净饭王的太子,他深刻感受到老病死乃人生的根本痛苦。为了解除痛苦,他决心出家修道。经六年苦行,体悟到苦行不能解脱,就放弃苦行,在菩提树下打坐,经四十九日,终于目睹明星而觉悟成佛。佛陀是人,不是神。他的一生可归纳为:出生、出家、修道、降魔、觉悟成佛、说法、入涅槃。佛陀通过修行,发现了远离苦乐两边的中道,而得解脱。他所感悟的真理,即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等。然后,他向众生说法达45年,直到涅槃。他教导我们如法修行,就能达到“解脱一切烦恼”的涅槃境地,这充分表达了佛陀“以人为本”的根本思想和无限的慈悲与智慧。
由于人的原罪,上帝派耶稣基督救世。耶稣乃上帝的道成肉身,通过马利亚受圣灵降孕而生于人世,故为神子和救主。他在三十岁时,继承犹太教的《旧约》,在人间行了许多神迹,也宣讲了许多“教训”,传播了许多“福音”。耶稣在宣道过程中招收12个使徒,并在犹太民族的下层传播他的思想。三年后被人告发,以传播邪教的罪名被罗马总督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死后3天复活,复活后第40天升天,第50天差遣圣灵降临。将来还要重新降临,审判所有的活人和死人。




1、浴佛节:四月初八;2、腊八节:十二月初八。3、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日。
4、观音菩萨圣诞2月19日、成道6月19日、出家9月19日。
1、圣诞节,12月25日,耶稣诞辰日;
2、复活节,11月第四个星期四;
3、圣灵降临节





太子为寻求真理,舍弃世间荣华富贵;出家先修种种苦行,又放弃苦行,最终探索出远离苦乐的中道。佛陀成道后对人生的说法,不偏于顺世享乐,也不偏于遁世苦行,而是发自一种缘起中道的思想。这种思想演为教说,救了当时的印度,也救了千万年后的我们。佛陀以圆满的慈悲与智慧,照亮整个世界,消除了人类的愚痴和黑暗,指出一条应行的大道,指引人们从老病死及痛苦中解脱——断除一切烦恼。
耶稣以在十字架上的牺牲,为世人赎罪,标志着上帝与人类重立新约,带来上帝救世的福音,宣告《旧约》时代的结束。
基督教创立后,犹太民族一直饱受罗马帝国的迫害,后来保罗进行了彻底改造,并于392年基督教被罗马帝国立为国教。
二、经典及教义
(一)佛教
一、经典:《三藏》
佛陀般涅槃之后,由大迦叶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组织了佛陀经教的第一次结集。大约百年之后,以离婆多为首的上座比丘们在吠舍离推动了第二次结集。从此上座部和大众部开始分化。佛陀般涅槃236年之后,在阿育王(268-232B.C)的赞助下,目犍连子帝须在摩揭陀国当时的首都华氏城组织了第三次结集。此时上座部系的三藏经律论都已经具足,并以文字形式保留、形成了三藏经典。卷佚浩繁的《三藏》经典包涵了佛教精髓,它大概是圣经的11倍。《三藏》,巴利语Tikitaka,包括《经藏》(Sutta--pitaka),《律藏》(Vinaya--pitaka),《阿毗达磨藏》,即最高对法藏(Abidhamma--pitaka),或称《论藏》。
《律藏》被认为是僧伽的最终依怙,主要讲述了比丘和比丘尼僧团的清规戒律。《律藏》中全面讲述了制定戒律的原因、意义,以及僧团内部的特别戒律仪规。记载了从佛教创建之初逐渐发展的历史,佛陀的一生及简单的教化情况,以及三次结集的详情细节。它间接地提供了古代历史、印度风俗习惯、古老艺术和科学等资料。《律藏》体现了僧伽的民主体制,大众议事程序,比丘们崇高的道德标准,以及佛陀无与伦比的领导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一)《律藏》:包含五部经典:1、《波国夷》-Parajika pali;2、《波逸提》-Pacittiya pali;
3、《大品》-Mahavagga pali;4、《小品》-Cullavagga pali;5、《附篇》-ParivaraPali。
(二)《经藏》:包括以下五部:
1.《长部》--DighaNikaya.2.《中部》--Majjhima Nikaya.3.《相应部》--Samyutta Nikaya.
4.《增支部》--AnguttaNikaya 5.《小部》--Khuddaka Nikaya。
《小部》又由十五部书组成:
1)《小诵》--KhuddakaPatha.2)《法句》--Dhammapada.3)《自说》--Udana.
4)《如是语》--Itlvuttaka.  5)《经集》--Sutta Nipata.  6)《天宫事》--VimanaVatthu.
7)《饿鬼事》--PetaVatthu. 8)《长老偈》--Theragatha. 9)《长老尼偈》--Therigatha.
10)《本生》--Jataka,   11)《义释》--Niddesa.   12)《无碍解道》--Patisambhida.
13)《譬喻》--Apadana.  14)《佛种姓》--Buddhavamsa.15)《行藏》--CariyaPitaka.
(三)《阿毗达磨藏》(《论藏》):由如下七本书组成:
1.《法聚论》--Dhammasangani;2.《分别论》--Vibhanga.3.《论事》--Dhatukatha.
4.《人施论》--Puggala Pannatti. 5.《界论》--Kathavatthu.6.《双论》--Yamaka.
7.《发趣论》--Patthana.
二、佛教的根本教义
一般史书,将佛陀开始弘法直到其涅槃之后约百年间的佛教,称为原始佛教。此一时期,佛教主要传播于印度恒河中游一带。在当时婆罗门教、耆那教等各宗教之间,佛教具有独特的教义及组织。教团由在家信徒与出家教团所构成。在家信徒遵守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在家众受出家教团的指导,并对出家众作衣、食、住方面的供给(布施)。出家僧团是佛教的核心,以乞食为生,不从事生产,唯以修行及弘法为务。
根据原始圣典《阿含经》,佛陀的根本教义,有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四法印、五蕴等,均为佛陀所亲证,都是为了解除一切烦恼。后来结集的三藏,也都由此而展开。
(一)四圣谛:
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指苦、集、灭、道为四种真实不虚的真理,故称四谛。这四者唯有圣者才能知见,依四谛修行能成就圣果,又称为四圣谛,为原始佛教之大纲。
据说佛陀曾三转四谛:
1.示转:说明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
2.劝转:说明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
3.证转:说明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断、灭者我已证、道者我已修。
这是佛陀初转法轮的一个纲要,也是“十二缘起”的归纳,四圣谛的内容如下:
1.苦谛:苦即逼迫义,逼恼身心为苦。有三苦八苦。有情生命中有种种痛苦和烦恼,这是真实的。确认生命中种种痛苦的真实性与普遍性,称为苦谛。具体来说,佛陀将生命的痛苦总结为八苦:生、老、病、死(身苦)、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心苦)、略说一切五取蕴苦(总结)。
2.集谛:集,招集义。谓声闻之人,谛审烦恼惑业,实能招集生死之苦。若爱、后有爱、贪喜俱行爱、彼彼喜乐爱等,为集谛;爱:对当下自身的贪爱。比如爱自己当下的年轻、漂亮。后有爱:对将来的身体的贪著,如希望自己将来永远年轻、漂亮。喜贪俱行爱:对于当下的或过去的种种境界的贪著。彼彼喜乐爱:对将来的种种境界的贪爱。
3.灭谛:灭,寂灭。既厌生死苦,谛审涅槃实为寂灭之乐,爱等无余断灭,为灭谛;
4.道谛:道,能通义。为修戒定慧以达涅槃之道,成就解脱的正因,总有七科,合为三十七道品(菩提分):四念处(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四正断或四正勤(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四神足或四如意足(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五根(信根、念根、精进根、定根、慧根);五力(信力、念力、精进力、定力、慧力);七觉支或七菩提分(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觉支);八圣道或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四谛包括世间、出世间两重因果,集是苦因,苦是苦果,这是迷界的因果;道是乐因,灭是乐果,这是悟界的因果。具体见下表:
┌苦 谛(迷的果,即苦果)┐
四 │集 谛(迷的因,即苦因)┘─────世间的因果
圣─┤
谛 │灭 谛(悟的果,即乐果)┐
└道 谛(悟的因,即乐因)┘─────出世间的因果
四谛所包含的义理与十二缘起相同。四谛所说的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相当于十二缘起的流转门与还灭门(轮回之因与解脱之道)。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都离不开四圣谛。有的是让人认识世间的苦恼,是为苦谛。有的是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苦恼,是为集谛。有的是解释什么是解脱的境界,是为灭谛。有的是解释如何修行证得解脱,是为道谛。
否认苦谛,好比病人否认自己生病,而不看病吃药。否认苦谛就会否定集灭道三谛,进而否定四谛、十二缘起、解脱道的教法。否认集谛,正如病人虽然承认自己病了,但否认生病的真正原因,那么灭谛、道谛也就没有意义了。否认灭谛,就是不承认涅槃境界的存在,好比病人不相信自己的病能治好。否认道谛,会认为八正道不能导向解脱,不究竟。无论否认哪一谛,四谛就会变得毫无意义,这必然导致痛苦烦恼,及无尽的生死轮回。
(二)八正道
十二因缘的说明,目的是在使人明了四圣谛中的苦集二谛的内容,人生是苦海,此苦由无明乃至老死的三世因果而来。既已知苦,及苦的由来,就当设法断绝苦的根由,方法便是修行八正道。因八正道是远离常见与断见、有见与无见等偏颇,远离享乐与苦行的实践,由此得以漏尽证入涅槃,故称八正道为中道。前者则为思想上之中道(中道见),后者乃属实践上之中道(中道行)。八正道是四圣谛中的道谛,是八种求趣涅槃之正道,又称八圣道。佛所说的种种修行解脱法门,可总结为八正道。它是戒定慧三学的次第增进,也是闻思修三慧的始终过程,是圣者解脱的正轨,因为佛法修行以正觉解脱为目标。八正道内容如下:
1.正见:佛法的正确知见,如:无常、无我、空、12缘起、4谛、因果、业力等。
2.正思维:正确恰当的念头和想法,远离贪嗔痴。
3.正语:正确恰当的语言。远离妄語、两舌、恶口、绮语。
4.正业:远离不正确、不恰当的行为,远离杀盗淫等身口意三业,依佛法行。
5.正命:通过正确恰当的方法和途径取得生活所需。从事正当的职业、行业。
6.正精进:努力地充满热情地做事,断恶行善。
7.正念:时刻对当下的身心及所处环境保持足够的注意力,避免不善的身口意。
8.正定:定指善心一境性,又称为寂止、三昧。基于前面7条而成就的定,称为正定。
八正道中,正见、正志为慧学;正语、正业、正命为戒学;正方便、正念、正定为定学。四谛与八正道是根本的解脱道教法,它是以正见为首、以智导行,强调自力而非他力。确立世间的正见,要相信善恶果报,相信有阿罗汉等;确立出世间的正见,要对四谛有全面深刻的认知。离开四谛、八正道而修行,那是做无米之炊,无异于谈空说妙。
(三)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佛陀发现的“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各神教均认为宇宙人生是由神创造的,而佛陀则以十二因缘说明有情的轮回之因和解脱之道。十二因缘的内容如下:
1.无明:对佛法的基本义理,不知不解、不了不达。
2.行:身口意种种的造作,使有情在三界中继续投生轮回。
3.识:结生识。引生轮回的业引导有情的神识进入轮回而结生相续。
4.名色:就是投生后最初的身心。名:受想行识;色:四大(地水火风)及四大所造色。
5.六入:即六根逐渐完备,又称六处、六入处。
6.触:根尘识三者和合而产生的精神作用,即六触,是心所法。
7.受:种种触产生种种受。受分为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8.爱:对三受中的乐受产生贪著,即对可意境产生染污希求。想得到,得到后又想持久。爱有三种:欲爱、色爱、无色爱。即对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种种境界产生的贪爱。
9.取:基于对内外境染污的欲望,用各种方便和善巧去执取、抓取。包括:欲取、见取、戒取、我取。欲取:对欲界中的五欲(色声香味触)妙境的执取。见取:对持有的不正见坚持不舍,如身见(认为有我或我所)、边见(常见、断见)。戒取:执取那些不能导向解脱的戒(如外道持牛戒、狗戒、鸡戒)。我取:基于我见、我慢,对自我的执取。
10.有:存在义,即有漏的业果。由于不断执取、抓取,而造作有漏的业而导致来世继续轮回。有分为三种:欲有、色有、无色有,也即是三界。
11.生:从无到有为生。有了今生造作,则感受来生五蕴之身。有了三界,有情就在三界中不断投生。
12.老死:衰老、死亡。衰老:皮肤变皱,头发变白,牙齿会落,行走艰难,四体无力。死亡:没有寿暖识,身体冰冷,没有呼吸,神识已经离开原来的身体。现代医学上具有法律效力的是指脑死亡,没有任何脑电波了。来生有了五蕴之身的出生,必将衰老而至死亡。
缘起法基于有情的身心及其活动,解释有情如何不断轮回,以此培养正见,指导修行与解脱。一切有为法(特指有情的身心及其活动),都是因缘和合的,都是缘起的。
(1)三世两重因果:
十二因缘,说明了人生的由来和生命的流转,自前生今生而到后生之间的因果关系,可概括为三世两重因果,列表如下:
┌无明─惑(缘)─┐
├行──业(因)─┴过去世二因─┐
├识─┐                        ├一重因果─┐
├名色│                        │          │
├六处├苦(果)──现在世五果─┘          │
十二缘起┼触  │                                    ├三世两重因果
├受─┘                                    │
├爱─┐                                    │
├取─┴惑(缘)─┬现在世三因─┐          │
├有──业(因)─┘            ├一重因果─┘
├生─┬苦(果)──未来世二果─┘
└老死┘
十二因缘又可用惑、业、苦三者加以说明: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之惑,造作了前生的善恶诸业;由前生善恶诸业的引导,感得今生的苦受之果;又由今生之惑而造作诸业,所以要感受来生的生死之果。这就是十二因缘生死流转的根本法则:
惑:过去世的无明,现在世的爱及取。业:过去世的行,现在世的有。
苦:现在世的识、名色、六入、触、受,未来世的生及老死。
(2)二门四观
缘起说明了有情如何轮回、如何解脱的道理。所以缘起法包含了流转门与还灭门。在《杂阿含》中,把流转门说为增法,把还灭门说为减法。
流转门:无明缘行、行缘识直到老死,说明有情如何轮回。所以流转门是染污有漏的。
还灭门:通过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直到老死灭,说明有情如何跳出三界轮回、达到解脱的。所以还灭门是清净无漏的。
四观:杂染逆观、杂染顺观、清净逆观、清净顺观。杂染:依流转门作观;清静:依还灭门作观。逆观:从老死到生到有最后到无明;顺观:从无明到行到识最后到老死。
为什么佛陀说“缘起甚深”?佛陀当初依二门而起四观,确信有情是由于十二缘起而轮回,而过去有人成佛,也是因为觉悟十二缘起而解脱,他确信自己找到了证悟、解脱之道。阿含经中多处讲到缘起法。如佛说缘起法“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又说“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无论佛出世与否,缘起法都是潜在的普遍的规则。又说“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诸佛如来都是觉悟了十二缘起而成等正觉,此为诸佛常法。又说“见缘起便见法,见法便见缘起”,如果通达十二缘起之理,即能见法。
我们现在明白了十二缘起及其关系,是不是就能见法呢?没有这么简单。佛陀说:“缘起甚深”,不是仅了解字面意思就能见法。侍奉佛陀二十多年的阿难,听佛陀讲了缘起法后,觉得道理好像很简单,一听就懂。佛陀批评他不要这么说,其实十二缘起包含的道理非常深,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演说的。
如果有情没有基本的正知正见,就根本不了解自己的身心,何况是身心产生的活动呢?更无从了解基于身心活动导致的三世轮回。最可怕的敌人是自己,因不了解自己,就难以掌控自己。对他人、整个人类,乃至其他动物、饿鬼、地狱众生更无从了解。对自己这一生都不了解,过去世、将来世更不了解,何况对过去的过去、将来的将来如何了解?所以说缘起甚深,绝不能轻视缘起法。
(四)四法印
法,佛法;印,印记,确实、确认义。法印乃佛教判别佛法真伪之标准。《阿含经》称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为四法印,或四法本;另后世根据《杂阿含》,将“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称为三法印。
1、一切行无常(诸行无常):一切行,即五取蕴,也就是有漏的五蕴身心及其活动;无常,会产生变化。《瑜伽师地论》云:无常有三:坏灭无常,转变无常,别离无常。五蕴身心中,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故说一切行无常。
2、一切行苦(诸受是苦):基于我执、我贪,希望贪爱的人、物、感情能保持长久,但因一切行无常,而带来种种痛苦烦恼,故说“一切行苦”。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故又说“诸受是苦”。苦有三:苦苦、坏苦、行苦。
3、一切法无我(诸法无我):我,呼吸义,引申为自性、生命、自我、本质。《成唯识论》:“我谓主宰”,指有自由意志、永恒不变、独立自存的主宰体,如上帝、大梵天、不变的灵魂等。无我否认这种主宰体的存在。无我见是佛法与外道的不共见。
怎样理解无我?无我,并非说五蕴身心不存在,而指在五蕴身心内外并无一个主宰体。五蕴身心是无常而相续的。我见来自于自我意识。日常生活中,自我意识告诉我们有个我存在。如我现在想端起茶杯,就能端起茶杯,想做什么事就能做,这是因具备相应的条件因缘。否则,比如身处荒无人烟的沙漠,恐怕就连喝杯水这样的小事也办不成。所以现实中很多时候并不能随自己的意愿,想怎样就怎样。因为自我意识只是一种假相,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独立自存、自由自在的主宰体存在,故说“无我”。
《阿含经》云:“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是说因为苦而说无我,无我又有不自在义。又如《瑜伽师地论》云:“言无我者,远离我故,众缘生故,不自在故。”“远离我”,无我远离我见,进而远离我执、我贪。“众缘生”,五蕴身心是因缘所生。“不自在”,不能随意主宰自己的身心,苦常逼恼身心,不得自在,故说无我。
4、灭尽为涅槃(涅槃寂静):涅槃原指灯火熄灭的状态,佛法以此来比喻烦恼灭尽、不再受生的解脱境界。1)外道涅槃五见:远离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享乐就是涅槃;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境界是涅槃。2)灭尽为涅槃:为区别外道的这五见,佛说灭尽为涅槃。《杂阿含》:“涅槃者,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
(五)五蕴
五蕴,即“积聚有为,盖覆真性”。蕴,积聚义;旧译为阴,盖覆义。
为便于对四法印的解释,而将生死门中的有漏法,分别用五蕴之名加以说明。凡夫均以为世间是永恒常住的,身心是我及我所保有的,在既见为常又执为我的情形下,就要为“我”而追求快乐、逃避苦难;追求名利、逃避毁损。实际上,世间之物,无一刹那不在变化,人的身心也无一刹那不在变易,所以是无常的;无论再多的欢乐和名利,都是稍纵即逝的。所谓无不散的筵席、无不凋的花朵、无不死的人!所以,好戏收场,终必是苦;既是无常又是苦,又到何处去找真实永恒的我及我所拥有的一切呢?佛教用五蕴来分析有情的身心:
1、色蕴:质碍,有形质、能障碍之法名色,即一切存在,包括人类及物质世界。色有十四种,所谓四大、五根、五尘(色声香味触,是五根所缘的对象);
2、受蕴:领纳所缘名受。受有六种,谓六触因缘生六受;
3、想蕴:取像,能取所缘之相名想。不是心中的种种想法,是指六根对六尘,在心里产生的种种印象,如“照相的相”,有六种想;
4、行蕴:迁流造作名行。六想之后,产生的造作(特指心理活动),即思业,有六思;
5、识蕴:了别所缘之境名识。有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色蕴是物理和生理的分析,五蕴中的“色”是广义的,意为色法。五尘中的“色”是狭义的,包括显色和形色。显色是指颜色;形色是指长、短、高、矮、胖、瘦……
五蕴中的受想行识四蕴是心理的分析,属于有情的精神活动,故五蕴侧重于精神,以物理、生理、心理的分析,说明人生及宇宙的一切现象,无一不是无常、无我、苦。其实,佛法正是侧重于认识精神上的痛苦,并最后消除痛苦。学习五蕴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析世界,而是为了分析身心。
不落断见、常见,无独存体,无我、无我所。有情为假名的存在,不离不即蕴处界,没有绝对的永恒性、独存性,只有相对的安定性、个体性(世俗假我),此为佛观蕴处界的精义。无常而不断,无我而轮回,这是佛教的中道正见。
众生的生死流转,基于十二因缘而促成;众生的身心世界,基于五蕴的因缘假合。离开十二因缘,则无生死流转;离开五蕴假名,则无身心世界。生死也好,五蕴身心也好,无非因缘所生,无非是暂时幻现的虚妄之法。如何勘破生死,勘破五蕴身心?须用四法印;如何脱离生死轮回?须修八正道。
(二)基督教[13]
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共六十六卷,包括《旧约》和《新约》,都是神向人说的话。圣经的来源:圣经是神所默示的(提后三16)。默示的方法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彼后一21) 。圣经上的话是神用灵藉从前的先知所说的话(撒七12) 。旧约是神在古时藉众先知多方多次所晓谕的,新约是神借着祂儿子晓谕我们(来一 2)。后来听见的人又给我们证实了(来二3) 。所以,旧约是神感动先知所说的;新约是神道成肉身,自己来说。耶稣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
《旧约全书》内容如下:
创世纪 Genesis;传道书 Ecclesiastes;出埃及记 Exodus;雅歌 Song of Songs;
利未记 Leviticus;以赛亚书 Isaiah;民数记 Numbers;耶利米书 Jeremiah;
申命记Deuteronomy;耶利米哀歌Lamentations;约书亚记 Joshua;以西结书 Ezekiel;
士师记 Judges;但以理书 Daniel;路得记 Ruth;何西阿书 Hosea;撒母耳记 上 1 Samuel;  约珥书 Joel;撒母耳记 下 2 Samuel;阿摩司书 Amos;列王记 上 1 Kings;俄巴底亚书 Obadiah;列王记 下 2 Kings;约拿书 Jonah;历代志 上 1 Chronicles;弥迦书 Micah;
历代志 下 2 Chronicles;那鸿书 Nahum;以斯拉记 Ezra;哈巴谷书 Habakkuk;
尼希米记 Nehemiah;西番 书 Zephaniah;以斯帖记 Esther;哈该书 Haggai;约伯记 Job;撒迦利亚Zechariah;诗篇 Psalms;玛拉基书 Malachi;箴言 Proverbs。
《新约全书》内容如下:
马太福音Matthew;提摩太前书1 Timothy;马可福音Mark;提摩太后书2 Timothy;
路加福音Luke;提多书Titus;约翰福音John;腓利门书Philemon ;使徒行传Acts;
希伯来书Hebrews;罗马书Romans;雅各书James;歌林多前书1 Corinthians;
彼得前书1 Peter;歌林多后书2;Corinthians;彼得后书2 Peter;加拉太书Galatians;
约翰一书1 John;以弗所书Ephesians;约翰二书2 John;腓利比书Philippians;
约翰三书3 John;歌罗西书Colossians;犹大书Jude;帖撒罗尼迦前书1 Thessalonians;
启示录Revelation;帖撒罗尼迦后书2 Thessalonians。
保罗主持编写了《新约》之后,《旧约》和《新约》被合并成《圣经》,包含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圣事有洗礼、坚振、告解、圣体(东正教称圣体血)、终傅、神品和婚配七件,但经过礼仪改革后的新教,一般只承认洗礼和圣餐为圣事。基督教多以星期日为“主日”,因而有各种主日崇拜及礼仪活动,如唱诗、祈祷、诵经、讲道、领圣体等。其主要节日有圣诞节、复活节、圣灵降临节等。
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95条论纲》,开始宗教改革,并创立“新教”, 又称“更正教”、“抗罗宗”,在中国称为基督教或耶稣教。新教认为,《圣经》是教徒的唯一最高权威经典。主张“因信称义”,信徒与上帝直接交通,无须神父作中介。
《新约》中,马太、马可、路加、约翰福音书报导神藉着耶稣的言行、受死、复活为我们预备救恩,与我们立约。《使徒行传》报导使徒在圣灵带领之下,将福音从耶路撒冷传到犹太全地、撒马利亚,直到当时世界的中心――罗马。
《罗马书》至《腓利比书》是保罗所写的书信。《罗马书》将保罗所传的福音做最有系统的表达。因着耶稣的赎罪,我们因信罪得赦免,与神建立好关系,与主耶稣联合。这使我们现今过圣洁的生活,将来和主同得荣耀。神的救恩要拯救外邦人,也要拯救以色列人。《哥林多前、后书》处理哥林多教会的问题:不合一、淫乱、诉讼、婚姻、祭过偶像的食物、崇拜聚会的秩序、属灵的恩赐、复活、与使徒的关系等。有些人,尤其是犹太人告诉加拉太人,他们必须受割礼,遵守摩西律法才能得救。但保罗却指出只要信就可以得救。
《加拉太书》处理信与摩西律法的问题。《以弗所书》论及神为教会所预备的救恩,基督徒应如何在教会中,社会上生活,与蒙召的恩相称。保罗写《腓立比书》感谢他们的礼物并劝他们在主里时常喜乐,效法基督的谦卑,彼此相处。有人在歌罗西传异端,误导他们注重饮食、节期、似是而非的哲学。《歌罗西书》强调基督是神,高过一切,他的救赎是完整的。我们要思念天上的事。帖撒罗尼迦人对基督再临有一些误会。《帖撒罗尼迦前、后书》改正他们的错误,并鼓励他们警醒等候主再来。保罗在《提摩太前、后书》、《提多书》指导他的年轻门徒、同工在教会中教导、领导、作好榜样、按立长老、执事。保罗在《腓利门书》中要求腓利门收纳逃离,后来悔改的奴隶阿尼西母为弟兄。
《希伯来书》勉力希伯来的基督徒不要离开基督再回到犹太教。作者强调基督的救恩高过犹太教,基督的地位高过天使、摩西。他的祭司职位高过亚伦的祭司职。基督是更美的约的中保。耶稣的弟弟雅各,耶路撒冷的领袖,在他书信中教导基督徒如何生活:信心要有行为的表现,持守信仰,控制舌头,要有忍耐,顺服神的旨意。《彼得前书》鼓励因信仰受苦的基督徒。他提到基督受苦的榜样,他们在基督的基业,基督再临的盼望。《彼得后书》提出确实的真理来对抗异端。他强调主的再临和将来的审判。《约翰壹书》强调耶稣道成肉身,他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我们必须接受福音的核心真理,彼此相爱,过圣洁的生活。这样我们就有确据我们是属于神的。《约翰二书》提醒基督徒妇人和她的家人,要他们防备异端,不要接待传异端的人到家中。《约翰三书》称赞该犹接待弟兄到他家,责备丢特腓不接待主的工人。在《犹大书》里耶稣的弟弟劝勉我们必须维护纯正的信仰,防备假先知,在至圣的信仰上建立自己。
《启示录》,使徒约翰被放逐在拔摩海岛时,写信给在罗马帝国的「亚细亚省的七个教会」(启一4)。第四章以后用很多异象、记号描写神的审判。世上有无数争斗、苦难、背叛,但最后耶稣要得胜,征服一切仇敌,成为万王之王(主)。在新天新地里神要永远作王。
基督教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为救赎人类而“道成肉身”、被钉在十字架上、受难、复活、升天、并将再次降临人间,施行最后审判。但最后审判迟迟没来。于是对救世主的信仰必将根据现实情况重新解释,这一任务最终由“保罗书信”完成。它把《福音书》中记载的训诲、寓言、神迹、预言等加以总结,以大量篇幅阐述了信仰、神学、信理等问题,成为较为系统的教义和教规。
教会因与罗马帝国政权相结合,而开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神学亦成为一切意识形态的核心和各门学科及其众多理论的基准。在继承、扬弃犹太宗教传统和结合、改造古希腊罗马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形成较为完备的教义神学体系,其内容包括上帝论、三一论、基督论、救赎论、圣灵论、创世论、人性论(原罪论)、末世论、教会论、圣事论、恩宠论、圣母论等,并将“信、望、爱”列为三种神学美德和耶稣的三大纲领。其中,“信”关涉人与神的关系,指世人接受上帝的感召、对上帝启示和耶稣教诲表示信奉和遵从;“望”表现为对基督复临和最后审判所迎来的新天新地和信者永生之希望,其基础是对上帝普世救赎之意志的确信;“爱”则指上帝对人之爱和人在信仰中所表现的对上帝及世人之爱,以爱上帝和爱邻人为其最根本准则,称爱之律法为最大律法。
(三)小结2
佛教
基督教


三藏:《经藏》、《律藏》、《论藏》。
1、《律藏》包含五部:《波国夷》、《波逸提》、《大品》、《小品》、《附篇》。
2、《经藏》包括五部:《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
3、《论藏》)包括七部:《法聚论》、《分别论、《论事》、《人施论》、《界论》、《双论》、《发趣论》。
《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圣经》的精髓:这是一部犹太民族智慧的大全,保存了大量人类历史发展的资料;记载了对人生的思索与理解,并提出独特的解决办法,即精神领域里的终极关怀,故最终被许多人接受。基督教教义存在于《圣经》 和《信经》 之中。尽管基督教各派强调的重点不同,但其基本教义为各派所共同承认和遵守。


1、四圣谛:苦、集、灭、道;
2、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3、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未,生、老死。4、四法印: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
5、五蕴:色受想行识。
除此,还有三十七道品:
1四念处:观身是身,观受是受,观心是心,观法是法;
2四正勤: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3四神足(如意足):欲神足(对善法生起欲乐)、勤神足(精进不懈地努力)、心神足(修止达心一境性)、观神足(如实观照所缘境)。
4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对去烦恼、入圣道具增上作用。
5五力:由五根增长产生的五种维持修行、达到解脱之力。
6七觉支(分):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
7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三十七道品可归纳为三学(戒、定、慧)。 此外还有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七清静等,都是为了达到解脱的修行方法,均为佛陀所亲证。
三学:1、戒学:防非止恶之警戒性,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
2、定学:心一境性,指令心专注于一个对象,而不散乱。有近行定、安止定、四禅八定、九次第定。
3、慧学: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有闻慧、思慧、修慧:不闻他教而获得,为思所成慧;闻他教而获得,为闻所成慧;入定者的一切慧都是修所成慧。
(1)三位一体说:上帝有超自然力,独一无二、无所不能、创造万物的神,具有圣父、圣子、圣三个位格。因圣父在天,称为天父,他至高无上、主宰一切。圣子为耶稣基督,受圣父派遣降临人间,以牺牲自已来拯救世人的苦难。圣灵是上帝与人的中介,启迪人的智慧和信仰,使人弃恶从善。此三者组成上帝的统一体。
(2)上帝创世说:上帝创造了宇宙万物和人类,所以成为至高无上、全能全知、无所不在的唯一真神,宇宙的最高主宰。这是基督教的核心。《旧约·创世记》:上帝用5天创造出自然界万物,第6天造人,第7天歇息。
(3)原罪说:上帝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让他们在伊甸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后来夏娃在魔鬼的引诱下,与亚当偷吃了能知善恶的智慧果,因而触怒了上帝,被驱逐出乐园,到地上劳作。他们的罪传到所有的后代,成为人类苦难的根源,构成整个人类的原罪。
(4)救赎说:人类既然有原罪,又无法自救,于是上帝派其独生子耶稣降世,流血受死,以赎人类的原罪。只有相信和依靠救世主耶稣,死后才能得救并永生。
(5)天堂地狱说:人间充满罪恶,将来基督从天降临、审判地上的活人和死人,信基督者将进入天国获永生,不信者将入地狱受永罪。基督教会把天堂描绘成“黄金铺地、宝石盖屋,眼看美景、耳听音乐,口尝美味,所有感官都能有相应的福乐”。地狱到处是不灭之火,蛇蝎遍地,极其可怕。天主教和东正教还有炼狱说,有罪但不必下地狱者,就暂时在炼狱里受苦,等所有罪过炼净,补赎完了,方可进入天堂。
(6)忍耐顺从说:《马太福音》:要爱你们的仇敌,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拿你的内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罗马人书》:要人们顺从掌权者,因为权是神给的。抗拒掌权就是抗拒神的命令,抗拒的必自取刑罚。《新约·彼得前书》:作仆人的,凡事要忍耐,顺从主人,不但要顺从那善良温和的,就是那厉害的也要顺从。
三、传播及影响
(一)佛教
一、南传佛教[14]
(一)从印度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
按照南传佛教的历法,佛陀于623 B.C诞生,543 B.C般涅槃。佛陀般涅槃之后,至阿育王(268-232 B.C)时期,共组织了三次结集。此时上座部系的三藏经律论都已经具足,并以文字形式将其保留下来。
1、斯里兰卡
在阿育王派遣僧团诸位长老分赴各地传道时,王子摩哂陀和公主僧伽密多先后来到斯里兰卡。246 B.C的七月十五日,一行7人在首都阿努拉特补罗附近的山中与天爱帝须王(247-207 B.C)会晤,王请他们驻锡大云林园,不久即在林园中建造大寺,从此斯里兰卡成为南传上座部的发源地。232 B.C,摩哂陀长老以在印度第三次结集的三藏为基础,在阿努拉特补罗领导了一次三藏的结集,成为斯里兰卡的第一次结集,但未计入南传佛教三藏的六次结集中。以后兰卡僧人经常用僧诃罗语撰写义疏。43 B.C,南方斯奸、野心家婆罗门帝须勾结南印度陀密罗(即泰米尔)族入侵斯里兰卡,导致了大饥荒。为了佛法的延续,由佛授和帝须两位上座在摩多利组织了三藏在斯里兰卡的第二次结集,被称为整个南传三藏的第四次结集。将巴利文三藏和僧诃罗文的注释都用贝叶经记载下来。
从此南传三藏(包括义疏和注疏)就已经定型,不再接受新的内容。按照北传佛教的说法,斯里兰卡的佛教被称为分别说系的铜牒部,也称红衣部(现各国南传上座部僧侣的袈裟也多为土红、紫红或土黄、橘黄等暖色,其中鲜艳的橘黄色的意义是“梵行”)。
摩多利结集之后,斯里兰卡佛教很快就分裂成大寺和无畏山两派,300多年后又出现了从无畏山系分出的南山(祇多林)派,随着大乘思想的逐步渗透,斯里兰卡各派由于基本观念上的差异而出现了激烈的论争。大寺派始终以保守的面目出现,竭力维护传统教法,而另外两系则在教义上有了相当大的变化。
公元五世纪初,伟大的佛教学者觉音论师(也称佛音)和佛授、护法等论师于斯里兰卡的大名王(409-431 A.C)在位期间先后到达斯里兰卡。觉音论师不仅在412 B.C领导了对巴利文三藏的一次新的、全面地校订,将绝大多数僧诃罗文的注疏都翻译成了巴利文,史称斯里兰卡的第三次结集,而且为后人留下了《清净道论》这部南传上座部佛教不朽的巨著;而佛授、护法等人也根据僧诃罗文的注疏和觉音的前期工作整理、撰写了大量新的巴利语藏外典籍。这些大师们的工作,完成了巴利语系佛教这座宏伟的大厦的建筑。后世有许多论师继承这几位大师的遗志,继续为整理和完善巴利语系佛教的相关资料而奋斗。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大概要算是公元十一世纪的阿耨楼陀论师在波罗奈罗瓦撰写的《摄阿毗达摩义论》。
自觉音时代之后,随着国事的多艰,斯里兰卡佛教依然处在艰难曲折的历程之中,屡遭兴废,一直到十八世纪中叶荷兰统治时期室利毗舍耶王狮子(1739-1747 A.C)在位时,竟然已经找不到任何一位比丘!幸有大师萨罗难迦罗大沙弥挺身护教,督促前后几位国王派使节东渡泰国邀请比丘到斯里兰卡传授比丘戒。经过了四次艰苦卓绝的努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其悲壮程度绝不亚于鉴真东渡及玄奘西行!(经过30年,)终于在吉祥称王狮子(1739-1782 A.C)在位的1753 A.C迎来了由泰国大城王朝波隆科斯王派遣的以优波离上座为首的僧团,重新为斯里兰卡僧人受比丘戒,挽救了佛教。
2、缅甸
南传上座部佛教在缅甸的传播大概是从缅甸南方萨尔温江和锡当河之间的孟族聚居的地区直通-庇古地区(当时称为罗摩那提沙)开始的。这个民族属于孟-高棉语系的民族。由于缅甸与印度直接接壤,居住的民族十分复杂,又正处于北方民族南下迁徙通道的两侧,因此在各地都曾先后传入过分属于各系的佛教。传说阿育王在摩哂陀入斯里兰卡的同时也派遣须那和郁多罗两位比丘到“金地”传教,不过这个“金地”到底在下缅甸还是泰国中部还无法确定,而且这两位比丘弘传的到底是上座部佛教还是大众部佛教也很难确定。比较确定的事实是:自公元六世纪到十一世纪,孟族在下缅甸及泰国中南部地区建立了一个堕罗钵底国,这个国家的佛教属于上座部佛教,但是是否是斯里兰卡大寺派的却很难说。
1044 A.C,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缅族领袖,蒲甘王朝阿奴律陀王(1044-1077 A.C)在伊洛瓦底江中游平原的蒲甘即位。此王受国师孟族高僧阿罗汉(arhan)的影响,定南传上座部佛教为国教,取缔违背佛陀遗教、妖言惑众、声名狼藉的附佛法外道教团阿利僧僧团(此类附佛法外道在云南南诏地区亦很盛行,称为“阿吒力”密教(穿黑袈裟),虽然在明朝初年遭到了朱元璋的彻底取缔,强制阿吒力僧改信大乘佛教或还俗,但流毒至今依然未尽。今天的大理,还可看到有的主持:有佛事则搭红衣,无佛事则回家过在家生活)。此王一心复兴南传上座部佛教,于1057 A.C出兵侵略直通,将巴利三藏、注疏、五百孟族高僧连同从各地搜刮来的佛教文物、财宝及被俘的孟王摩奴诃一起带回蒲甘。并派僧团到斯里兰卡迎请一套巴利三藏,与从孟族人手中夺得的三藏互相比较,结果发现两者完全一致!
蒲甘王朝以武力四处征伐,从各地掠夺了大量财富。这些财富又有相当多的一部份被用来修筑佛塔,一时蒲甘竟有“千塔之国”之称。可惜修福不修德,国势日衰。到那罗梯诃波帝在位时(1254-1287 A.C)的十三世纪后期,由于内忧外患、外交失策,招致蒙元入侵,于1287A.C惨遭陆沉!蒲甘城随即被废荒芜。蒲甘覆灭后,掸族(即泰国的泰族和我国的傣族。建立北方的阿瓦王朝和南方的庇古王朝)、缅族(东固王朝、贡榜王朝)、孟族(于1752 A.C灭亡东固王朝,随为贡榜王朝击灭)相继而起,穷兵黩武,人民的苦难难以名状。
贡榜王朝后期,英国殖民者于1824 A.C和1852 A.C先后对缅甸发动了两次侵略战争,将敏东王(1853-1878 A.C)治下的贡榜王朝逼到上缅甸。1857 A.C,敏东王迁都曼德勒,为祈求国运昌盛,于1871年在曼德勒组织了巴利三藏的第五次结集,将结集所得的三藏刻在729块大理石上保存下来(从1846 A.C开始,许多巴利文原典被陆续地翻为缅文,但是否全部翻译完毕不得而知)。但是英国殖民者依然于1885年发动了灭亡贡榜王朝的第三次侵略战争,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在太平洋战争中又惨遭日寇入侵,直到1948 A.C才脱离英国获得独立。
1956年,正值佛陀般涅槃2500年,缅甸政府早在1954 A.C就邀请了南传各国2500位比丘在首都仰光根据敏东王第五次结集的三藏参照其他巴利三藏的藏本开展南传三藏的第六次结集,由两位众望所归的高僧(被认为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马哈希长老(1904-1982 A.C)和明昆三藏(1911-1993 A.C)分别扮演王舍城第一次结集中大迦叶尊者和阿难、优波离、阿那律的角色一问一答,诵出巴利三藏的所有内容!经历两年后于1956 A.C佛陀般涅槃的纪念日圆满,并将此次结集所得的南传三藏大量印刷流通。(今天,缅甸政府还隔几年就在全国统考《摄阿毗达磨义论》)。
自蒲甘王朝以降1000余年,尽管缅甸国内四处扰攘,并不太平,但是由于交战各方基本上都是虔诚于佛教的,其佛教传统并未像其他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那样曾经遭受过严重的破坏,所以南传上座部佛教在缅甸一直保留住了“教证并重”的优良传统。特别是由《摄阿毗达磨义论》所统摄的教法系统在1000年来一直深入人心,目前仍保持了僧俗信众共学《摄阿毗达磨义论》的优良传统,为来自东亚佛教文化圈乃至世界各地的参访者在学习方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3、泰国
泰国的主体民族为汉藏语系壮傣语支的泰族,由中国迁徙南下,在缅甸东部(掸族)和中国-泰国北部(傣族)都留下一些分支(如泰北的清迈、中国境内的傣那、傣泐等),于1257 A.C在中部的素可泰城建立了素可泰王朝(1257-1436 A.C)。而在素可泰王朝建都之前,泰国中南部地区主要的居民是属于孟-高棉语系的孟族和高棉(今柬埔寨的主体民族)族,与当时缅甸境内的孟族地区连成一片,可能都属于古代“金地”的范畴,原来已有各派佛教先后传入(如柬埔寨吴哥王朝时期的大乘佛教等)。而在缅甸蒲甘王朝和东固王朝时期,缅甸多次发动对泰国的侵略战争,泰国北部的清迈等地数次沦陷,中南部也屡遭战火,而缅甸的佛教却也藉此机缘向泰国传播,直到硕果累累。
在素可泰王朝时期,泰国各地原有的佛教部派基本上都已经被南传上座部佛教取代了。北方主要是由缅甸蒲甘传入的法嗣,于1477 A.C还举行了一次三藏结集;而南方则盛行着直接由斯里兰卡传入的各分支。
当素可泰国势衰微的十四世纪中叶,泰国南部的大城出现了拉玛铁波底(1350-1369A.C)的大城王朝(1350-1766 A.C)、该王朝四处侵略扩张,于1393 A.C和1431 A.C两次洗劫柬埔寨的吴哥,又于1436 A.C灭亡素可泰,与北方的清迈长期对抗。但是由于修福不修德,从十五世纪中叶起与缅甸、柬埔寨连年征战,几乎亡国,后在民族英雄纳里逊王子(1590-1605 A.C在位)的领导下才中兴了大城王朝。但是穷兵黩武的毛病仍未收敛,国势日衰,终于于1766 A.C亡于缅甸。华裔郑信起兵靖难,以吞武里(tonburi)为首都,打垮了缅甸侵略军,又攻破清迈和老挝的万象、琅勃拉邦,消灭了清迈王朝,逼迫老挝、柬埔寨成为泰国的属国,但于15年后被大将查克里推翻。查克里自称拉玛一世,在曼谷建立了曼谷王朝(1782- A.C),苦难深重的泰国人民终于迎来长达200多年的和平时期!
由于泰国自曼谷王朝建立以来政局一直比较稳定,在英法殖民者瓜分印度支那半岛时,泰国侥幸地成为两大帝国主义列强势力范围之间的“缓冲区”,在太平洋战争时由于亲日也未遭日本入侵,王统中又有孟固王(1851-1868 A.C)、朱拉隆功大帝(1868-1910 A.C)和现国王普密蓬大帝(1946- A.C)相继治世,因此人民安居乐业,佛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1888A.C和1932 A.C两次整理出版巴利三藏的基础上,1940 A.C,在僧王帝须提婆的领导下,开始将全部巴利三藏翻成泰文,至1952 A.C方才全部完成。
(二)云南边疆的南传佛教
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点缀在云南边疆的德宏、西双版纳、临沧、思茅四个地区的热区郁郁葱葱的崇山峻岭之中的美丽富饶的坝子(山间盆地)中居住的民族多为属于汉藏语系壮傣语支的傣族。傣族与泰国的泰族、老挝的老族及缅甸的掸族实属同一民族的不同分支,在文化上也极为相近,其聚居区也与泰国、老挝以及缅甸的掸族聚居区掸邦相连,形成了一个将近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大聚居区。
据当地文献记载,阿育王曾经派出9个传教使团到各地传教,斯里兰卡和金地(前文所提及的缅、泰两国南方的孟族聚居区)都属于这9个使团传教的地区。而根据记载,其中一个由摩诃拉弃多长老为首的使团被派遣到了“润那”,而泰国考古学者认为,古代以清迈为中心存在一个“润那国”,我国的傣族地区也在其版图内。
西双版纳地区的信史开始于1180 A.C。当时傣泐族首领叭真(pia zhen)以景洪为首都建立了一个傣泐族的政权。当时泰北的清迈和缅甸的景栋等地都属于这一政权统治的地区。由此清迈等地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开始向西双版纳地区传播;而德宏地区则由于离蒲甘、曼德勒较近,缅甸方面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也开始逐步地渗透进来了。到了十七世纪,南传上座部佛教已经成了傣族聚居区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部分阿昌族和部分佤族(指受傣族文明影响较深的“熟佤”,而非“生佤”)共同信仰的宗教。由于在这些民族中。傣族文明的发展最早、文明程度最高,因此其他与之共住的各民族都或多或少地“傣族化”了——如在语言、文字及文化方面。而傣族本身的传统文化则受到了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深刻影响。南传佛教在傣族文明中已深深渗透到民众的思维之中。
二、汉传佛教[15]
佛教发源于印度,但却在中国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中国的佛教思想家不仅以自己的宗教修持,身体力行体证佛法,而且以其卓越的理论思辨为中国思想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不仅如此,佛教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影响并且传播到周边的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实际上形成了以中国佛教为核心的东亚佛教文化圈。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佛教思想家对于世界文化的特殊贡献。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思想,贡献于中国思想的还有理论思维的具体成果以及崭新的哲学方法。
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佛教,经过近千年的发展,至隋唐佛教宗派的出现,终于由外来文化转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能不说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奇迹。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之中,东晋时期可以说是一个分界。在此之前,由于异域文化固有的陌生感及其佛教特有的思辨性、抽象性,活跃于中土的佛教思想家基本上是西域、天竺的僧人。东晋时期,道安、庐山慧远的出现,特别是鸠摩罗什的高足僧肇、道生等人以其相当成熟的佛教思想,成为中土佛教思想本土化的杰出代表。更为重要的是,南北朝时期以研习某些经典为内容的佛教学派的出现,为隋唐佛教宗派的形成准备了条件。而以《大般涅槃经》、《大乘起信论》等为代表的如来藏系经典在中土的流行,更预示了中国佛教不同于印度佛教的发展路向。
隋唐佛教宗派的形成,一方面是中国佛教近千年发展逐渐累积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这一时期不断出现的佛教思想大师的杰出创造有很大的关系。三论宗的创立者吉藏,天台宗的创立者智顗,华严宗的实际创立者法藏、守成者澄观,留学印度、归国后不懈地翻译、传播唯识学典籍的玄奘以及慈恩宗的实际创立者窥基,北宗禅的大师神秀及其南宗禅的大师慧能,净土宗大师昙鸾、善导,如此等等,正是由于这些佛教思想家的出色努力和不朽贡献,才使唐代的佛学占据了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主流。
宋代以后,中国佛教出现了新的特点。这就是中国佛教越来越显现出受道家、儒家思想影响的痕迹,“三教合一”的主张充斥了儒道佛三界的思想家的著述中,并且反映在民众的信仰行态之中。至二十世纪,“人间佛教”的思想占据中国佛教的主流。
确切地说,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从佛教传入中土的时刻就已经开始了。由于中国固有文化思想传统的成熟与强大,也由于佛教理论思辨性和宗教特性与中国文化的隔膜,佛教的传播一开始便走了一条向中国本土文化妥协而隐匿自己个性的发展之路。这一特殊的传教策略,不但使得佛教未曾在其力量薄弱时与本土文化发生激烈冲突,反而引起了中土上层人士和政府的好感。
从两汉直到魏晋时期,中土人士一直借助于中土固有的文化思想形式来理解佛学,特别是黄老之学以及魏晋玄学对于佛学在中土的普及起了很明显的促进作用。以罗什至长安译经以及其弟子僧肇、道生等人佛学思想的成熟为标志,中土人士终于登堂入室,深刻理解了印度佛学的精义,开始了师心独造的新阶段。南北朝时期佛教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使得佛教中国化走向了综合创新的成熟期。
从隋代的天台、三论宗甚及三阶教的产生,到唐代南宗禅的形成,佛教义理的本土化达到了其颠峰状态。隋唐佛教势力的强大以及佛学家思想创造力的旺盛、理论成果的成熟与精深,使得佛学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隋唐以后,尽管仍然有一些人士顽固地将佛教看作外来文化,但那只是一种话语而已,这种言论已经不再有市场。宋代以后三教合一思潮的流行,更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隋唐佛教中国化所达到的深度与广度。
所谓“宗派佛教”是相对于南北朝时期的“学派佛教”而言的。近代以来,学者自教义、教史的角度,各自研究中国佛教宗派的数目,公认的有八宗之说。汤用彤先生在其诸种隋唐佛教讲义中,讲到“九宗”,即天台、三阶教、三论宗、律宗、唯识宗、净土宗、华严宗、禅宗、密宗。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就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这种中国化从学理的层面说,主要表现为佛教的儒学化。作为结果,是中国佛教逐步走上了世俗化、伦理化的道路,这种世俗化、伦理化,到了唐、五代之后,终于演化出注重世间、强调人生的“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当然也不排斥思想源头远承佛陀本怀。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出发点就在人生。人间佛教注重人生,与佛教关注世间,强调利他济世的思想遥相符契,尽管人间佛教与印度原始佛教在表现形式上,也许会有差异,但其本质都属佛法。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
三、藏传佛教[16]
佛教自印度和汉地传入藏区之后,便在青藏高原这样一个特定的区域的地理气候环境、政治条件和思想文化氛围之中孕育滋长和兴盛起来了。这就决定了藏传佛教从内容到形式都以其浓郁的雪域气息和独特的藏族风格迥异于印度佛教。作为中国佛教的重要支系之一的藏传佛教的这一变化,自然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传入藏区的时间晚于汉地、西域以及克什米尔、尼泊尔等相邻国家和地区,因此,藏传佛教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同时受到了包括印度在内的以上国家和地区佛教的巨大影响。根据藏文资料《青史》,吐蕃第二十七代赞普拉托托日年赞在位时(约公元五世纪),有印度僧人将佛经和佛塔等佛教用品带到了吐蕃。后来许多藏文史书以此为佛教传入藏区的标志,但考虑到当时尚未出现书写、翻译、念诵、讲经等佛事活动,因此,学界惯于以松赞干布在位时期(公元七世纪)作为佛教正式传入的开端。
松赞干布在位期间,曾经迎请过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汉地的佛教大师来吐蕃传播佛教。但是由于松赞干布并未将佛教当作唯一的宗教信仰加以支持,所以,从松赞干布到赤德祖赞(703—754年在位)期间,佛教在吐蕃虽然时断时续地传播着,但佛教却没有能够真正地立足。据《巴协》等藏文资料记载,在赤松德赞(775—797年在位)才开始亲自参与佛教活动,佛教由此在藏区有了重大发展。赤祖德赞(815—841年在位)时期是吐蕃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赞普敕令核定旧译佛经和编纂佛经目录,为藏文大藏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拉萨河中游南岸建立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九层金顶的乌香多宫殿(兼作寺院);赞普还亲自拟订了僧侣在乌香多等寺院时常念诵经的制度。从此,吐蕃佛教在赤祖德赞时期出现了空前盛况,标志着“藏传佛教”已经形成。
然而不幸的是,朗达玛赞普(841—846年在位)发动了有史以来藏区最大的法难,对吐蕃佛教,尤其是教团组织是一次毁灭性打击,僧众不仅失去了昔日朝廷的保护,而且还被剥夺了所有财产和享有的所有一切政治权利,使佛教在吐蕃的整个组织都被彻底粉碎,僧众不得不从寺院逃往民间,又重新加入世俗生活。后来史家以此为界将藏传佛教史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
佛教在藏区的再次传播,由于得不到一个强有力的势力的资助与扶植,因而走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道路。根据藏文资料,公元十世纪末,在藏族地区又出现了大批出家僧侣和重建寺院的热潮。由此可以将公元十世纪末视为“后弘期”的开端。“后弘期”在传教范围之广、群众兴佛之热情等方面,皆远远超过“前弘期”,因此,“后弘期”成为藏传佛教的发展时期。“后弘期”的突出特征就是宗派的出现,而藏传佛教的绝大多数宗派都是从公元十一世纪中叶到十二世纪初之间产生、形成的。值得一提的是,格鲁派在藏传佛教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藏族社会上势力最强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支教派。而宗喀巴就是一位创立格鲁派的佛学大师和宗教改革家。
宗喀巴活动和创立宗派时期为西藏帕竹地方政权时期。元朝末年,帕木竹巴万户长绛曲坚赞吞并了后藏大部分地区,掌握了前后藏绝大部分地区的统治权,并且得到了元朝政府的认可,成为卫藏之主。
在帕竹政权统治下的十三世纪至十六世纪中叶,“藏族社会的封建制度步入了一个上升、发展的旺盛时期,然在西藏佛教界却弊端丛生,谬种流传,出现了所谓判经离道的现象。”(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思想史纲》第285页)这些现象可以概括为三种:其一是理论上的混乱;其二,理论方面的混乱导致了宗教修行实践上的许多弊端,直接导致了戒律松散、教风败坏;其三,修学次第混乱。
宗喀巴目击佛教界的这些弊端,于1389年上书帕竹第五代第悉扎巴坚赞,进言以佛教治世,得到统治者的赞同。1409年,经过宗喀巴策划和充分准备的拉萨祈愿法会,为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宗喀巴在法会上讲了《佛本生经》。法会持续十六天,参加者达万人。
“这次法会以及随后甘丹寺的建立,标志着西藏佛教史上一个注重戒律约束、修习次第的崭新的教派集团的诞生,表明西藏佛教已最后成熟,并通过此后每年一度的法会,将宗教活动化为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一新教派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不断膨胀,最后成为在西藏一统天下的主流。”(《宗喀巴评传》第33页)
之后,宗喀巴得到帕竹地方政权下属的贵族仁青贝和青隆布父子的大力赞助,在拉萨以东偏北约三十公里的卓日窝切山腰创建了甘丹寺。从此,以甘丹寺为主道场的格鲁派正式形成。1416年,宗喀巴大师命其弟子降央曲杰,在拉萨西郊修建哲蚌寺;1419年,宗喀巴的另一名弟子强钦曲杰,在拉萨北郊修建了色拉寺。拉萨三大寺的建立,奠定了格鲁派蓬勃发展的坚实基础。
宗喀巴大师对于藏传佛教的贡献,还在于对藏区佛教的整顿与改革:其一,宗喀巴从宗教实践上提倡严持戒律。其二,宗喀巴明确规定了学习、修习的次第,提出了先显后密,戒、定、慧三学并重的修习方法。“在西藏佛教史上,宗喀巴大师声誉之隆,千古一人,为后世佛教徒奉为圭臬。”(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思想史纲》,324页)从此,西藏佛教走向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二)基督教[17]
公元一世纪30一40年代由其使徒以领受圣灵为“灵召”,以耶路撒冷为中心开始传教,建立初期基督教教会,史称早期基督教,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处于原始状态中,刚从其犹太教母体分裂出来,在思想上和组织上体态尚不完备,其宗教信仰上的“自我意识”亦不明显。最初其信奉者多为犹太人,曾被视为犹太教的异端派别,因而具有浓厚的犹太色彩。教会成员则以下层民众为主,体现为被压迫者的群众运动。40年代后期,随着保罗等人向非犹太人的传教,教会突破犹太民族之限而走向世界化,相继在叙利亚的安提阿、埃及的亚历山大、罗马、君士坦丁堡等地建立教会,形成各自的文化背景,在受罗马帝国统治的古代各民族中广泛传播,由此开始,在思想信仰上逐渐建立起独立的理论体系,在组织结构上形成日趋完备的教会制度。
基督教或基督徒之词始见于2世纪初早期教父依纳爵(安提阿的)所写《致马格尼西亚教会书》和罗马史学家塔西陀的《编年史》等文献中,表明此乃以追随基督为特征的新宗教,从而与犹太教明确区别开来。早朝基督徒大都是贫民和奴隶,曾受到罗马帝国的10次大迫害。后因教会提倡的忍辱负重、寄希望于基督再临人世伸张正义、实行审判等主张得到注重和理解,而使罗马执政当局开始对其改变态度,并最终取消反教政策。
随着社会知识阶层和较富裕者不断入教,教会的社会成分及其经济状况发生了变化,对罗马帝国统治上层的影响亦不断扩大。从此,基督教进入古代公教会发展阶段,逐步建立稳定的教会组织及领导体制,开始向主教集权制过渡。古代公教会后期,基督教逐渐被罗马帝国当局利用,并于392年被定为帝国国教。
教会因与罗马帝国政权相结合,而开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神学亦成为一切意识形态的核心和各门学科及其众多理论的基准。在继承、扬弃犹太宗教传统和结合、改造古希腊罗马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形成较为完备的教义神学体系,其内容包括上帝论、三一论、基督论、救赎论、圣灵论、创世论、人性论(原罪论)、末世论、教会论、圣事论、恩宠论、圣母论等,并将“信、望、爱”列为其三种神学美德和耶稣的三大纲领。
在与国家政权结合形成正统教会及其正统教义过程中,内部出现神学争论、兴起各种异端教派运动。其神学上的异端、人学上的异端和基督论上的异端等,受到正统教会的谴责。
其教会体制的一大特点,是在原始基督教社团隐修生活的基础上,于3世纪逐渐发展出隐修制度,建立起各种修院。基督教创立的初期,即在罗马帝国境内形成东部希腊语地区的东派,和西部拉丁语地区的西派。325年尼西亚公会议后两派分歧加剧。
330年,君士坦丁一世迁都君士坦丁堡后,两派又公开争夺全教会的首脑地位。罗马帝国395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后,古代公教会时代也随之结束。西派教会以罗马为中心,形成天主教传统。根据罗马主教乃耶稣第一个门徒彼得的继位人、具有教会首席地位,发展出其教皇制。东派教会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形成正教传统,根据古代教会在罗马、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五大教区设立的牧首,构成其牧首制。
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牧首,曾为各正教会的最高首领,享有“普世牧首”的尊号。1054年东西两派教会正式分裂,东派 自称正教(即东正教),西派 自称公教(即天主教)。
在天主教与东正教各成体系、分别发展的过程中,西罗马帝国于476年被推翻,教会随之进入漫长的中世纪基督教发展阶段。
其间东正教会因东罗马帝国的衰落及其最后灭亡,逐渐分化为15个相互独立的正教会,即自主教会,形成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多元局面,并相继建立各成一体的牧首制。其中君士坦丁堡牧首在各正教会中,保留荣誉上的首席地位。
西方天主教会在中世纪发展中,经历教权与王权之争,于13世纪达到教会权力的鼎盛,形成以罗马为中心、跨越国界的西欧天主教世界。其修会体制亦不断变革,曾兴起各种军事修会和托钵修会。
天主教会为遏制伊斯兰教的影响,在夺回圣地的口号下,从1096至1291年近二百年时间里,先后组织向东地中海沿岸各国的8次十字军东侵,并为镇压异端建立宗教裁判所,残酷镇压异端,和具有进步思想的人士,及自然科学家。在重建西欧基督教文化体系的进程中,曾促成加洛林王朝文化复兴,和12世纪文化复兴,推动中世纪欧洲学校、图书馆的建立和大学的兴起,形成基督教文化教育,及文学艺术发展的基本特色。在神学理论上通过唯名、唯实论之争,以及改造利用亚里士多德哲学,建立起体态完备的经院哲学,并确立以托马斯·阿奎那思想理论为主体的天主教正统神学哲学体系。
随着14世纪以来,兴起的突出人文主义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及16世纪教会内部爆发的宗教改革运动,天主教又一分为二,陆续分化出脱离天主教会、被统称为新教的一些新宗派,形成旧教、新教的对立。
从此开始近代基督教的发展,其三大派系:天主教、正教、新教基本定型,并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造成全球性影响。宗教改革运动促成天主教会内部实行一些革新措施,并产生出新型修会耶稣会。其会士不穿僧衣,不住修道院,深入到世界各地开展广泛的传教活动,兴起天主教会海外传教高潮。为巩固其信仰地位,天主教在19世纪下半叶提出“教皇首席地位”和“教皇永无谬误”的信条,并宣布阿奎那的神学体系为天主教唯一真正的哲学,由此促成新经院哲学的诞生。
20世纪的现代基督教以教会革新与对话运动、其本色化和多元化趋势,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时代发展的适应为特色。罗马教廷在中世纪曾形成位于意大利中部、以罗马为首都的教皇国,19世纪后期,其大部分领土并入意大利王国。
1929年《拉特兰条约》签订后,改称梵蒂冈城国。1984年又与意大利政府签署协定,不再把天主教作为意大利的国教,但罗马教廷仍为世界天主教会的中心和最高权力机构。
基督教自325年以来,曾多次召开世界性主教会议。天主教承认历史上共召开过21次公会议,但正教只承认325—787年之间召开的前7次公会议,新教则不承认宗教改革后天主教所召开的公会议。1962一1965年召开的第21次公会议,即第二届梵蒂冈公会议,标志着天主教会进入适应社会发展、推行全面改革的现代发展阶段。会议的倡导者和最初主持者,教皇约翰23世提出:“跟上时代”的口号,迈出天主教革新和现代化的重要一步。
1966年教廷宣布取消《禁书目录》。1978年波兰红衣主教卡罗尔·约瑟夫·沃伊蒂瓦当选为教皇即约翰·保罗二世,从而结束自1522年以来教皇一直由意大利人担任的局面。
罗马教廷于1979年宣布撤销1633年对做伽利略的谴责,约翰·保罗二世又于1992年正式为伽利略平反。为调整其对科学的态度,梵蒂冈于1936年成立罗马教廷科学院,1994年成立教廷社会科学研究院。
天主教的现代发展,受到来自保守和激进两个方面的挑战。教廷于1979年传讯激进神学家施莱毕克斯,停止孔汉斯在杜宾根大学天主教神学系讲授神学的职务,于1988年对擅自祝圣主教的保守派领袖勒费弗尔大主教处以绝罚 。
新教诞生后,在其不断分化中又形成繁多的派系,并衍生出偏离其正统教义的各种新兴宗教。新教的发展曾影响到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奠立。随着近现代以来启蒙运动、大觉醒运动、唯理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思潮的不断涌现,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震荡,新教神学理论亦呈多元和分化局面。
一些被压迫民族利用宗教为其生存而斗争,则使基督教有了新的政治色彩。1910年以来,教会内部开始形成基督教“普世合一”运动。新教各派曾于1921年成立国际宣教协会,此后新教和东正教各派又于1948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正式成立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即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
东正教在近现代继续形成新的自主和自治教会。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正教会于1992年,脱离俄罗斯正教会而新建其自主正教会,宣布成立基辅牧首区。为了商讨东欧分化后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各东正教会首脑于1992年,出席在普世牧首府邸——法纳尔举行的高峰会议。
二十世纪初叶,因为两次大战及种种原因,各地宣教士将更多责任交付本土传道人,同时本土的独立教会运动也在不同地区伴随奋兴运动而兴起。到了二十世纪中叶,欧美的基督教会明显衰退,而在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教会却大幅增长,福音派及灵恩派在差传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二十世纪下半期是苏联及以美国首的西方国家冷战时期,再加上中国及第三世界国家普遍抗拒宣教士入境的政策,宣教士可以自由传道的地区大幅萎缩。但新的宣教理论及模式如创启宣教、10/40之窗、整全事工策略、“未得之民”、伊斯兰群体中的差传及植堂策略、传回耶路撒冷运动等次第兴起,为二十一世纪的普世差传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
随着亚、非、拉三洲教会的兴起,宣教再不是单向的由西方教会传到各地,而是由不同地区民族的教会传给所有地方的人,基督教也不再是西方的信仰,而是一个普世性的信仰,这也是“近代宣教运动”的成就与贡献。基督教信仰生于犹太世界,长于希腊、罗马文化社会,后转移到欧洲,以至美洲等地,现在基督教会也正经历第三次的整体性文化改变。
据1996年的统计,基督教各派已分布在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徒人数达19.55亿之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7%。但其发展也受到政教分离、社会世俗化和现代化的影响与冲击,经历内部的革新与重建,原教会人数减少,教派分化加剧,并出现各种自立教会运动。
基督教聂斯脱利派,曾于唐贞观九年(635)传人中国,称“景教”,会昌五年(845)因朝廷下诏禁绝佛教而被波及,在中原地区中断传播。元代时又曾传入天主教和聂斯脱利派,通称“也里可温教”或“十字教”,但流传不广,至元亡又告中断。
明万历十年(1582),天主教由耶稣会传教士再度传入,18世纪因“中国礼仪之争”而被清廷禁止。17世纪末叶,俄罗斯正教传教士开始在黑龙江流域建堂立院,随之亦在北京设立教堂。1715年,沙俄派出第一届驻北京传教士团。清雍正五年(1727)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后,其传教士团成为驻华常设机构。从1715至1956年,共有20届俄罗斯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来华活动。1807年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到广州传教,此乃新教传入中国之始。鸦片战争后,基督教各派再次大量传入中国,因其传教受到不平等条约的保护而触发多起教案,和1922年的非基督教运动。
中国教徒自20世纪初,要求实行中国教会自立。1919年五四运动后,天主教推行“中国化”措施,大量起用中国籍神职人员。新教各派亦于1922年在上海召开全国基督教大会,提出“本色教会”的主张和“自养、自治、自传”的“三自”原则,并成立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1949年后,中国教会逐渐割断与外国传教修会及差会的联系,进入自立发展时期。
(四)小结3
1、佛教与基督教的比较
佛教
基督教


佛教三大语系:
1、巴利文系(南传):代表初期佛教,流行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受持的经典为五部、铜叶律藏、南传七论。
2、汉文系(汉传):代表中期,流行于中国内地及朝鲜、日本。代表龙树、无著以后的印度大乘佛教思想。
3、藏文系(藏传):代表后期,流行于中国康藏青蒙。容纳内外道典籍,吸收印度教等,修学神秘化。
一、南传佛教:
1、斯里兰卡:阿育王(268-232 B.C)时期,王子摩哂陀和公主僧伽密多先后来到斯里兰卡传道。246 B.C他们驻锡大云林园,建造大寺,成为南传上座部发源地。后形成大寺派、无畏山派、祇多林派。大寺派始终竭力维护传统教法,并保留至今。
2、缅甸:传说阿育王在摩哂陀入斯里兰卡的同时也派遣须那和郁多罗两位比丘到“金地”(包括缅甸)传教。公元6-11世纪,堕罗钵底国(包括缅甸)佛教为上座部佛教。
3、泰国:因缅甸入侵,泰国屡遭战火,缅甸的佛教藉此向泰国传播。素可泰王朝(1257-1436)时期,泰国大多为南传上座部佛教。
4、中国云南边疆:据文献记载,阿育王曾派出9个传教使团到各地传教,其中一个由摩诃拉弃多长老为首的使团被派遣到润那国(以清迈为中心,我国的傣族地区也在其版图内)。1180年,傣泐族首领叭真以景洪为首都建立了政权(包括泰北的清迈和缅甸的景栋等地),由此清迈等地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开始向西双版纳地区传播;而德宏地区则由较近的缅甸传来佛教。傣族的传统文化也受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深刻影响。
二、汉传佛教
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佛教,经过近千年的发展,至隋唐佛教宗派的出现,终于由外来文化转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晋时期,道安、庐山慧远的出现,特别是鸠摩罗什的高足僧肇、道生等人以其相当成熟的佛教思想,成为中土佛教思想本土化的杰出代表。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研习某些经典的佛教学派,为隋唐佛教宗派的形成准备了条件。以《大般涅槃经》、《大乘起信论》等为代表的如来藏系经典,预示了中国佛教不同于印度佛教的发展方向。
隋唐佛教宗派的形成,是中国佛教近千年累积的结果,也与许多佛教思想大师的杰出创造密不可分。三论宗的创立者吉藏,天台宗的创立者智顗,华严宗的实际创立者法藏、守成者澄观,留学印度、归国后不懈地翻译、传播唯识学典籍的玄奘以及慈恩宗的实际创立者窥基,北宗禅的大师神秀及其南宗禅的大师慧能,净土宗大师昙鸾、善导等,正是由于他们不懈努力和卓越贡献,才使唐代的佛学占据了中国思想界的主流。
宋代以后,中国佛教受到了道家、儒家思想的影响,出现“三教合一”的主张。至二十世纪,人间佛教的思想占据中国佛教的主流。
三、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在形成发展中受到印度、汉地、西域、克什米尔、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佛教的巨大影响。据藏文《青史》记载,约公元五世纪,有印度僧人将佛经和佛塔等佛教用品带到了吐蕃,但尚未有书写、翻译、念诵、讲经等佛事活动,因此以松赞干布在位的公元七世纪,作为佛教正式传入的开端。
松赞干布时期,曾迎请过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汉地的佛教大师来吐蕃传播佛教。据《巴协》等藏文资料记载,赤松德赞(775—797年在位)开始亲自参与佛教活动,佛教有了重大发展。赤祖德赞(815—841年在位)时期,是吐蕃佛教发展的鼎盛期。赞普敕令核定旧译佛经和编纂佛经目录,为藏文大藏经的编纂奠定了基础;在拉萨河中游南岸建立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九层金顶的乌香多宫殿(兼作寺院);赞普还亲自拟订了僧侣在乌香多等寺院时常念诵经的制度。
公元一世纪30一40年代由其使徒以领受圣灵为“灵召”,以耶路撒冷为中心开始传教,建立初期基督教会,史称早期基督教,分为前后两期。
早朝基督徒大都是贫民和奴隶,曾受到罗马帝国的10次大迫害。后因教会提倡的忍辱负重、寄希望于基督再临人世伸张正义、实行审判等主张得到注重和理解,而使罗马当局改变态度,并最终取消反教政策。
基督教进入古代公教会发展阶段后,逐步建立了稳定的教会组织及领导体制。后来,基督教逐渐被罗马当局利用,并于392年定为国教。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派教会以罗马为中心,,实行教皇制;东派教会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形成牧首制。
1054年东西两派教会正式分裂,东派自称正教,即东正教;西派自称公教,即天主教。
西罗马帝国476年被推翻,教会随之进入漫长的中世纪基督教发展阶段。
14世纪兴起了人文主义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6世纪教会内部爆发宗教改革运动。从此进入近代基督教的发展时期。
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95条论纲》,开始宗教改革,并创立“新教”, 又称“更正教”、“抗罗宗”,在中国称为基督教或耶稣教。
新教认为,《圣经》是教徒的唯一最高权威经典。主张“因信称义”,信徒与上帝直接交通,无须神父作中介。
至此,基督教三大派系:天主教、正教、新教基本定型,并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造成全球性影响。


佛教产生于印度,弘扬于中国,传遍全世界。在三大宗教中,可谓历史最久、经卷最多、教义最深奥。现有三亿多信徒。
佛教发源于印度,但却在中国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中国的佛教思想家不仅以自己的宗教修持,身体力行体证佛法,而且以其卓越的理论思辨为中国思想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不仅如此,佛教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影响并且传播到周边的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形成了以中国佛教为核心的东亚佛教文化圈。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佛教思想家对于世界文化的特殊贡献。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思想,贡献于中国思想的还有理论思维的具体成果以及崭新的哲学方法。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产生地点亚洲西部,基本经典为圣经。到了20世纪初,基督教成了真正的世界宗教,而且是三大宗教中信徒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宗教,现有10多亿教徒,大本营在欧美,中心在欧洲,因而被称为西方的宗教。
2、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的比较[18]
天主教
东正教
新教
历史
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发布《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为合法宗教。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异教为非法,定基督教为国教。
1054年,东西两派基督教会分裂。东派教会自称正教(东正教),西派教会自称公教(天主教)。
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95条论纲》,开始宗教改革,产生了“新教”, 新教又称“更正教”、“抗罗宗”,中国称为“耶稣教”。
人数
11亿 (2004年统计)
2.1亿 (2004年统计)
8.9亿(2004年统计)
分布
中南欧、拉丁美洲
东欧、近东、俄罗斯
西北欧、北美、大洋州
经典
主要是《圣经》和教理,《圣经》只有经过罗马教廷的解释才能成为教徒的最高权威经典。
除《圣经新约旧约》,还有《圣传》,即前七次基督教大公会议决议等。
新教认为,《圣经》是教徒的唯一最高权威经典。


主张圣灵既来自圣父,又来自圣子的说法。
主张圣灵只来自圣父。
不承认天主教传统教义——马利亚、炼狱说。
声称有中间阶段的“炼狱”(人死后暂时受罚的地方,再升入天堂)。
没有关于在“天堂”和“地狱”之间存在“炼狱 ”的说法。
主张“因信称义”,信徒与上帝直接交通,无须神父作中介。
马利亚为天主之母。信徒要与上帝交通,必须通过神父中介。
否认童贞女马利亚贞洁受孕及其肉体升天的教理。
基督徒一律平等,平信徒皆为祭司。
教皇自称是全世界教会的领袖,以维护其绝对传统权威和领导地位。
不承认罗马教皇为普世教会的首脑,只承认主教和“西部教会牧首”职位。
主张圣经是信仰的最高准则,要破除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和永无谬误。


在衣着上,天主教主教头戴桃形尖顶帽,身着特制的黄色神袍,胸挂十字架,手戴权戒。
东正教主教头戴圆顶帽,身穿银白色或黑色神袍,胸挂圣像,手持权杖。
在衣着比较自由,有的教派穿圣袍、戴圣带等,有的教派只穿普通服装。
天主教唱诗班则有风琴伴奏。
唱诗班没有乐器伴奏。
唱诗班有风琴伴奏。
祈祷时,天主教徒用整个手掌在胸前自上向下,自左向右划十字。
东正教徒用拇指、食指、中指在胸前自上向下、自右向左划十字。
天主教坚持七圣事(圣洗、圣体、悔罪、坚振、婚配、神品、终傅)。洗礼时,采用注水式。
东正教也坚持七圣事。洗礼时,采用浸水式。
主张简化仪式,只承认两件圣事:洗礼和圣餐礼。洗礼采用点水或浸水式。
礼拜时,天主教堂里放有成排的长板凳,供祈祷者跪坐。
东正教堂里不放板凳或坐椅,参加者只能站立。
告解(忏悔)时,教徒在神父面前只能跪着。要求一切神职人员不得结婚,强调独身主义和禁欲主义。
在神父面前可站可跪。准许除主教以外的一切神职人员结婚、离婚、再婚,在婚姻问题上比较自由、宽松。
新教主张,牧师可以结婚,反对独身主义。


天主教实行教阶制,主要分3个等级,即教皇、主教和神父。主教品位又分为教皇、枢机主教(红衣主教)、宗主教、大主教和一般主教。
教会实行牧首制,牧首制确立后,神品分为黑白两种:黑神品有修士、主教、牧首等;白神品有诵经士、辅祭、司祭、司祭长等。当今世界有15个东正教的自治教会。
在教阶制方面,基督教新教一般无教阶制,但个别教派如圣公会则保留有某些简化的教阶制。
结论
一、佛教与基督教的异同
佛教
基督教
追求真理
只有依“法”:修行,才能解脱。
人有原罪,唯信上帝才能获救。
创始人
乔答摩·悉达多(前623—前543年),北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人。
耶稣(公元一世纪),巴勒斯坦犹太拿撒勒人。
出生奇异
在迦毗罗卫国的兰毗尼园,从其母右胁而生,有不可思议的境界:1、十月生产;2、天人护持;3、天女沐浴;4、生能行走;5、做狮子吼:我是世界之长者,此为最后之生。6、出胎光明、大地震动。还有三十二种相、八十种好。
在伯利恒,通过马利亚受圣灵降孕而生。
经典
经律论三藏
《圣经》
奉献精神
传播教义45年
传播教义3年
非凡品质
具有无限的慈悲与智慧
牺牲自己,救赎人类。
信仰人数
3亿多
10多亿
教义完备
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四法印、五蕴等,均为佛陀所亲证,都是为了出离六道轮回,断除一切烦恼痛苦,证入涅槃。
上帝论、三一论、基督论、救赎论、圣灵论、创世论、原罪论、末世论 、教会论、圣事论、恩宠论、圣母论等。
传承派别
南传、汉传、北传
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
广泛传播
遍及全球,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遍及全球,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善恶有报
应弃恶扬善:恶有苦报,善有乐报
死后要接受上帝的审判
强调“信”
因造业而导致道轮回,故应深信业果。
要想得救,需“信”上帝。
强调戒
戒、定、慧三学
诫、信、爱
二、佛教与基督教如何成为世界性宗教
1、佛教:
乔答摩·悉达多(前623年—前543年),成道后称为释迦牟尼佛。佛陀是人,不是神。佛陀的一生可归纳为:出生、出家、修道、降魔、觉悟成佛、说法度生、入涅槃。佛陀通过修行,发现了远离苦乐两边的中道之行,并依此而解脱。他所感悟的真理,即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等。然后,他向众生传播这些教义达45年,直到涅槃。他教导我们如法修行,最终也能达到“解脱一切烦恼”的涅槃境地,这充分表达了佛陀“以人为本”的根本思想和无限的慈悲与智慧。对佛陀来说,宗教不是交易,而是走向觉悟的道路。
佛陀,生于二千五百多年前,他不但受到佛教徒的敬重,也受到所有人的称颂。他的道德是世间最完美的,他是人类心灵的伟大导师。他的魅力、道德、威望、自信及所证悟的真理,使他众望所归。佛陀证悟后,在四十五年多姿多彩的弘法生涯中,他帮助、引导过许多不同阶层的人,但从未显现过脆弱和不纯的情感,他们因得到佛陀的教诲而觉悟。
佛陀具有众生平等的思想。无论国王、贵族、军人、商人、富翁、乞丐、娼妓、宗教人士、迷惑者等,佛陀对他们都一视同仁。佛陀说法时,能够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只讲对他们有实际利益的话,他将所发现的真理无私地奉献给所有的人,并且毫无保留。
佛陀并没有对不信佛教的人加以惩罚,也从来不会对人不友善。对佛陀有成见,企图杀害他的人,佛陀并不把他们当作敌人。佛陀告诫人们不要伤害任何生命,不要以牲畜祭祀鬼神。他只是指引人类应该走的正确道路。佛陀教导人们如何根除贪嗔痴,他告诫人们,要认识到人生的根本是痛苦,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从现在开始就应迈向解脱,追求解脱要“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他不要信徒迷信,他要信徒能自己思考和体证,不被僵化的仪式、呆板的教条、盲目的信仰和种姓制度所束缚。
无论从那个角度来验证佛陀所言、所行,佛陀的教义不以时空的转移而改变,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他发现的真理的确是真实不虚的,他的慈悲与智慧,仍然指引修行者迈向解脱和涅槃寂静。他的教义至今仍然影响着人类的命运。尤其在今天,世界和平受到严重威胁,环境恶化,各种问题频出,人类更需要佛教。
2、基督教:
基督教认为,人类是神最终的创造,亚当从“地上的尘土”被造,死时也要归于尘土(参创二7,三19)。神将万物都预备好了才创造人类,因为人需要依靠万物来维生,人像其他活物一样,需要食物来维生。人和各活物都需要生存的空间,神同样要他(它)们生养众多,遍满地面(参创一22~28)。神在创造的次序中,首先造天地,最后造人类,但在救赎历史中,首先有在基督里新造的人,最后才有新天新地(参约三5;林后五17)。受造之物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等候在主里身体复活,得享神儿女自由的荣耀(参罗八19~21;林前十5、22~24)。作为神的形象,人是神在万物中的代表;作为世界的形象,人在神面前代表万物。因此人的坠落导致人三方面的隔离:(一)与造物主,(二)与别人,(三)与其他受造物。使人逐一失去精神上、社交上和身体生态上的健康。在医治的过程中,人需要靠着主耶稣基督得以与神、与人、与物和好,否则人是无法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得到完全的医治(参腓二15,三12~15)。人最终的归宿,是身、心、灵的整体救赎。
神学家布鲁斯·克尔说:“圣经是一本从开始至末了都讲差传的书,整本圣经记载神逐步启示和成就他的普世大计。”《创世纪》第一、二章描述乐园的景象,《启示录》第二十一、二十二章描写新天新地的美境,在这两者之间,我们看见了人类的败落及神拯救的过程。旧约是神呼召亚伯拉罕出来完成这拯救计划的记载,神对亚伯拉罕呼召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12:1~3)亚伯拉罕的使命是施福万族的使命,而使命的前奏是神先大大地赐福给他,所以肯参与差传的人是蒙福又施福的人。
五旬节圣灵降临以后,《使徒行传》记载了基督徒在众使徒带领下把福音从耶路撒冷直传至罗马帝国的首府罗马城。但差传的大使命仍未完成,在主后的两千年中,救赎的主继续在万民中施行拯救,神国度将扩展到各国各族;在每一世代当中,也有基督徒愿意付出血汗,甚至生命来遵行基督交托的使命。
圣经的感化力是圣经可信的凭据[19]。据说达尔文在太平洋一个小岛上发现了一批未开化的土人,蛮野得如同猿人。五年后他带一批学者,发现这岛上的土人己完全变成彬彬有礼的文明人了。后来才知他离开该岛后,即有五位传教士来到岛上因医好土王的病,把福音传给了该族,又以圣经的道理教化土人,才有这种功效。
二十世纪是一个历史大转变的世纪:苏联解体、中国的崛起及经济开放政策、美国“九·一一”事件及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与伊斯兰世界的对立。整个世界已经成为经贸全球化、道德多元化、贫富悬殊、充满苦难及危机的世界。为拯救万民,无数基督宣教士及信徒已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未来的世纪中,基督信仰的广传及教会的建立,仍然需要无数这样的宣教士及门徒。
主要参考文献:
一、佛教
《亲近释迦牟尼佛》,斯里兰卡髻智比库 著,释见谛、牟志京 汉译。戒幢佛学研究所印制。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达摩难陀长老 编著。
《中国佛学》,杨维中教授 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南传佛教讲座》,云海(宁铂),戒幢佛学研究所研究员。
二、基督教
《圣经》,中英对照(简化字和合本新修订标准版),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2000年10月。
《21世纪基督徒装备100课》,黄子嘉、王守仁等。
《新约圣经注释》,马唐纳著,角石国际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12月第二版 。
《圣经要道略解》,刘东昆牧师。
三、其他
《比较宗教学·宗教学教案》,姚兴富教授 编著。
后记
首先,感谢研究所为我们开设了《比较宗教学》这门课!也非常感谢苏州大学的姚兴富教授耐心细致热诚地讲解,实在是受益非浅!
在此期间,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外,我们在姚老师的鼓励下,展开了积极地交流与讨论,扩大了视野,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尤其是借此因缘,我开始正式了解基督教,阅读《圣经》,并比较认真地思考:佛教与基督教如何成为世界性宗教、它们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它们各自的特色及有何异同等。
正如宗教学的创立者,英籍德国学者麦克斯·缪勒在《宗教学导论》(1873)中的名言:“只懂一种宗教的人,其实什么宗教也不懂。”如今,宗教对话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实践和研究。基督教各宗派之间、基督教与非基督教之间,已经和正在进行着许多对话。佛教也在走向对话,如西园寺多次组织的佛教与心理学的对话等。
所以,作为佛教徒,我们不能仅限于了解佛教,还应多了解世界其它宗教,并积极展开对话,才能认识到世界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才能不断加深与他人的沟通与理解,避免冲突。内修外弘是我们出家人的职责,但佛教的弘法力度远远不如基督教的布教,这值得我们深思、学习和借鉴。
本论文的撰写虽然仅用了两个多星期,但搜集和阅读相关资料、确定选题,就化了近一个学期。每天大约化8个小时,共计化了约100多个小时,终于在2011年1月10日初步完成;随后,又进行了反复修改。在此期间,承蒙三宝加持,以及各位法师、老师的支持,总体还算比较顺利。
再次衷心地感谢研究所!感谢姚兴富教授!感谢各位法师和同修!
对于论文中的错漏、不足之处,请老师和读者不吝指教,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完)
研究生班:道 成
2011年1月20日
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1] 以下参考姚兴富教授《比较宗教学》的《宗教学教案》。
[2] 以下参考《中国佛学》,第1章;《亲近释迦牟尼佛》,第1章至第16章。
[3] 《亲近释迦牟尼佛》,第1章,第14页。
[4]《亲近释迦牟尼佛》,第24页。
[5]顺观缘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换言之:以无明为缘而有行;以行为缘而有识;以识为缘而有名色;以名色为缘而有六入;以六入为缘而有触;以触为缘而有受;以受为缘而有爱;以爱为缘而有取;以取为缘而有有;以有为缘而有生;以生为缘而有老死、愁、悲、苦、忧、恼。这是全苦蕴之集起。”
[6]逆观缘起“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换言之: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这是全苦蕴之灭尽。”
[7]法:《成唯识论》云:法谓轨持。轨是轨生物解,持是任持自性。泛指一切存在。佛法:1、佛的法:佛所得之法,佛所知之法,佛所说之法;2、成佛之法。狭义:佛所说之法。广义:泛指经律论三藏。
[8]僧伽:略称僧,音译僧伽,乃和合之意,故又称和合众、和合僧、海众。又取梵语与汉语合称为僧侣。《杂阿含五九二经》:善男子等剃除须发,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彼佛出家而随出家,是名为僧。(阿含部T2,p.157.3)
[9]八敬法:以下摘自《亲近释迦牟尼佛》,第七章。佛陀对阿难说:“比库尼虽受戒百年后,仍要礼拜、迎送、合掌与恭敬今日才受戒的比库。比库尼不得在无比库指导处结夏安居。每半个月比库尼应从比库僧中请二法:一是订好每半月伍波萨他日之事,二是比库前来教诫。夏安居结束时,比库尼必须请大众僧就是否有任何见、闻、疑三方面的不当行为,提出指正。若比库尼有严重的违犯时,必须在比库与比库尼两部僧之前出罪。学法女在接受六法训练的两年之后,应于比库与比库尼二部僧中求受比库尼戒。比库尼不得以任何事由,指责或骂詈比库。从即日起,比库尼不得训诫比库,但比库可训诫比库尼。此八敬法必须予以恭敬、尊重、奉行、赞叹,尽形寿不违犯,若能受此八敬法,即以此为其受具足戒。此外,若女人未于如来所说的法与律之下出家而过无家的生活,梵行将能久住,会延续千年之久。但因女人出家的缘故,梵行已不可能久住,如今只得再延续五百年。正如一个女多男少的家庭,很容易遭盗匪侵害。同样地,女人若于法与律中得以出家,梵行便不得久住。正如即将成熟的稻田,一旦白霉疫病侵入,稻田便不得久住;又如即将成熟的蔗田,一旦红霉疫病侵入,蔗田便不得久住。同样地,女人若于法与律中得以出家,梵行便不得久住。正如预先修筑堤防可防止大坝之水不泛滥,我亦在此预制八敬法,使比库尼尽形寿不违犯。”
[10]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11] 优婆塞:男居士,在家男众;优婆夷:女居士,在家女众。
[12] 以下参考《21世纪基督徒装备100课》,黄子嘉、王守仁等。
[13] 以下参考《21世纪基督徒装备100课》,黄子嘉、王守仁;《圣经》,中英对照(和合本新修订标准版)。
[14] 《南传佛教讲座》,云海(宁铂)。
[15] 以下参考《中国佛学》,第1章至第8章。
[16] 以下参考《中国佛学》,第6章。
[17] 以下参考《21世纪基督徒装备100课》,黄子嘉、王守仁;《圣经》,中英对照(和合本新修订标准版)。
[18] 以下参考《比较宗教学·宗教学教案》。
[19] 参考《圣经要道略解》,刘东昆牧师。
基督教为什么会成为世界性的信仰? 我想问一下在宗教中佛教与基督教那个层次要高一些? 请问宗教信徒的人生态度是什么?大家是如何看待佛教,道教和基督教?谢谢! 请问基督教的世界观(宇宙观)怎样?与佛教相比如何? 基督教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第一大宗教 佛教与基督教的异同 请教其它宗教如东正教等,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异同,比如还有其它宗教如喇嘛教与佛教异同是什么,非常谢谢 宗教、佛教与玄奘的关系 佛教,基督教是否与科学有冲突? 佛教与基督教的落后在哪里? 基督教与佛教有何不同? 佛教与基督教,是否可以相通? 基督教为什么能成为被广泛信仰的宗教 基督教为什么能成为被广泛信仰的宗教 为什么佛教会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基督教如何看待废除死刑 我国主要宗教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和道教,请问它们的起源分别是什么 舍利子现象只有佛教中人才有可能吗?其他的道教,基督教等宗教有没有? 《跪求》:世界四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的区别是? 世界宗教三大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又分别被分成哪些小的派别? 基督教为什么会发生宗教战争,佛教和伊斯兰教则没有呢? 基督教背景与早期基督教艺术 古埃及宗教观念与金字塔建筑的关系 西藏密宗与普遍认识的佛教的关系、渊源如何?密宗又是什么宗教或教义? 佛教与基督教的地狱有何区别 佛教、基督教、道教、伊斯兰教的建筑特点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