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家在途中》:春节养生,从“膳食革命”开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30 21:59:36
春节养生,从“膳食革命”开始来源:解放牛网 解放日报    核心提示: 春节临近,对一些市民而言,免不了应酬,有的“烟酒缠身”,甚或“暴饮暴食”,怪不得出现了一个新词——“年关综合症”。节日最易催生哪些疾病?春节如何解压、养生养心?       元月5日,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新闻晚报、上海市健康教育所、上视新闻综合频道承办的上海市健康大讲堂暨第六届解放健康讲坛 《名医话养生》,将讨论的主题聚焦于“健康,从‘膳食革命’开始。”所谈论的话题,正是百姓关注的“膳食规划”与“春节养生”。

    嘉宾名单:

    杨月欣 国家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营养所教授、主任,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粮农组织东北亚食物信息合作联盟负责人

    崔 松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科普专家、上海中医药学会心病和科普分会委员、上海心理卫生学会理事

    房静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卫生部内科消化重点实验室主任

【专家报告】春节聚餐,怎样“吃”才健康

    过节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聚会吃饭。实际上,健康就是从吃开始的。这些年,中国人的餐桌越来越丰盛,据专家调查,餐桌上谷类越来越少,肉和油却越来越多,这种膳食结构,在节日期间表现更加明显,十分不利于健康。那么,应该如何规划膳食呢?

    “首先要改变每餐食物的构成。”杨月欣说。对成年人来说,基本的膳食结构,一素一荤,两个馒头或者三两米饭,粮菜肉的比例应是3:2:1。

    其次要减盐,每天建议吃6克盐。但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天平均摄入12克盐,一些北方地区达到14克。人们不太注意的是,酱油、味精、调料都含有盐,100克面包里约含有400到650毫克的盐,“吃了两片面包,可能就占了一天所需要一半的盐。”杨月欣说。

    另一个改变是控油。据专家介绍,我们每天食用的油量,应控制在25克到30克之间,相当于普通汤勺的两勺半。市民也可选择带有刻度的量壶当油壶,防止用油过量。

    健康膳食之外,杨月欣还提了两点忠告:运动很重要;另外,很多食物是不含维生素D的,所以要经常晒太阳。最后,要提醒的是,巩固健康的生活习惯,当然不是光靠春节几天,关键是日常的坚持,健康就很容易。

预防肠胃病,小心饮食警惕压力

    不少医生注意到,每年的年三十、初一,消化科的门诊量明显增加,其中大多是暴饮暴食所致。在房静远看来,饮食导致的肠胃疾病,比较常见的是胃食管反流病,这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约为10%到20%,中国的发病率低一些,其主要的症状是烧心、反酸,另外还有胸痛、声音嘶哑、咳嗽,“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要警惕有没有其他问题出现,这个时候建议最好做一次胃镜,主要是检查一下有没有胃黏膜破损的情况。”房静远说。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吃快餐、碳酸饮料、咖啡、巧克力,在专家看来,这些食物多吃也并不健康,“多吃一些新鲜的食物和粗粮,谷物比较好,少用一些罐头食品、腌制食品。”房静远说,“但并不是说所有人吃粗粮都好,有一些人有腹胀等消化不良的情况,若吃豆制品太多的话,腹胀会更厉害,所以肠道类炎性疾病的患者,不必多吃粗粮。”

    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作息习惯以外,压力也是导致肠胃病的一个重要诱因,一些人甚至年纪轻轻就患上胃癌、大肠癌。前不久,有一位23岁的女白领,就是因为工作压力过大,不能按时用餐,导致胃溃疡出血离开人世……

    房静远还谈到了“肠道易激综合症”,这也和压力及焦虑直接相关,有什么症状呢?有的人是拉肚子,有的人是大便干,同时还有情绪不好,头痛、失眠,有的甚至引起长时间的忧虑症。但它的病因,到目前来说并不明确,工作压力、饮食等可能是诱因,“和精神压力很有关系”。

预防“年关综合症”,关键在“节制”

    年关将至,不仅要注意膳食规划和预防肠胃疾病,同时也要开始“春节养生”,预防“年关综合症”。

    春节,天气寒冷,人也比较忙碌,保养的关键何在?

    “首先我们有几对矛盾要处理:寒和热,饥和饱,劳和逸,喜和烦。”崔松说,“要从春节养生里面找关键词,这个字就是‘节’,不仅是‘节日’,也要‘节制’。”

    崔松用“节”来解释春节时要碰到的几个矛盾,比如“寒和热”,“中医认为,寒的时候血管会收缩,血流缓慢,所以容易血压高、血管堵,所以寒冷时要特别注意。注意保暖,也要防止空调太热,热了以后一身汗,出门容易哮喘,如果家里空调太热,出门之前,在阳台上待一会适应一下。”崔松说。

    怎么调理“喜和烦”呢?在崔松看来,这牵涉到我们的心理、情志,春节开心,但是容易过喜伤心,更不能暴怒伤肝,多思伤脾,惊恐伤肾,悲忧伤肺,情志有波动但是不要过喜过忧,春节可能应酬多、休息少,所以就要注意“淡定一些”,要情志有节,不要娱乐过度。

    崔松给出了一个“减压食品清单”,比如疏肝理气的玫瑰花、月季花、菊花,清心安神的百合、莲子、合欢花。古方中还有一个减压除烦方:甘麦大枣汤,药物是灵芝草、逍遥丸。

【现场问答】健康膳食,还有哪些讲究

    专家们演讲后,观众心中尚有不少关于“吃”的疑惑,现场和网络的互动环节中,观众纷纷提问。

    问:春节期间应酬比较多,网上流行可以解酒的,比如说酸奶、蜂蜜水、护肝宝,这些有用吗?

    房静远:酒精对肝脏、胰腺都有损害,如果本身胃和食管没有特别明显的毛病,喝酒以前多吃一点饭就行了,因为酒精对黏膜的损伤是直接损伤,吸收到血液里等于是第二轮的损伤,如果本身就有胃或者食管方面的毛病,用一点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是有用的。至于说肝脏不是很好又经常要喝酒应酬的人,平时可以用些保肝药,不过,最好的办法还是减少酒精的摄入,因为其他的药物都要在肝脏里代谢,这样对肝脏的损伤更重了。

    问:一种说法,称食物之间是相生相克的,比如鸡蛋和豆浆不能在两个小时之内混着吃,科学吗?

    杨月欣:“食物相克”传了很久,目前为止,这不是科学的营养学理论,我们组织过相关研究,但是并没有得到确切的结论。我认为,可能其中有人将过敏当作了相克,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对蛋白质过敏,比如对鸡蛋、大豆过敏,无论是单吃还是跟任何的食物一块吃都是不行的,这种情况要避免。

    问:现在烧菜都提倡用橄榄油,是不是意味着豆油和花生油就可以淘汰了?

    杨月欣:橄榄油确实不错,但是并不是说别的油就不好。脂肪酸要有一个均衡的比例,所以要吃各种各样的油。比如说山茶油跟橄榄油的比例差不多,也是单饱和脂肪酸,其他的比如说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这些都不错,我们需要合理的搭配才能保证体内脂肪酸的平衡,这对人体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问:有机食品是什么?对人体健康有好处吗?

    杨月欣:有机食品最重要的特点,是产地经过国家认证。并不是随便一块地,就能种出有机的庄稼来的,要经过两三年不用农药、保持一段时间的净化,才可以种有机食品,在种植的整个过程中,也不能再有任何的污染。真正的有机食品,当然是有利健康的。如何去识别有机食品?要看是不是有经过官方权威机构认证的标记。另外,反季的蔬菜瓜果,基本不是有机食品。

    问:新闻报道,某品牌牛奶被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可能会致癌。黄曲霉毒素是什么?

    杨月欣: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所属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致癌物质,当中分泌出的毒素有很多种,其实B1是最有毒的。它是怎么产生的?只要是发霉的东西——比如发霉的花生、大米就容易产生。在显微镜下看,黄曲霉毒素菌丝和孢子长得像豆芽一样,会分泌出可以诱发癌症的毒素。要避免这类物质,有一些窍门,相关食品中吃不准生产原料的、保存不是很好的、有发霉迹象的,最好都不要食用。不过,总体而言,黄曲霉毒素超标的牛奶只是个别现象,不必因此过于担心。

【网络调查】

近七成上海人今年将在家自制年夜饭六成人表示春节体重会增加

    日前,解放健康讲坛联合市民信箱开展的2012年上海人年夜饭网络调查显示,68.25%的上海人今年将在家自制年夜饭;八成受访市民表示年夜饭预算将控制在2000元以下。近六成人表示过年期间曾出现体重增加。

    47.75%受访市民表示过年期间 “比平时吃得多”,39.2%的人“用餐时间没有平时规律”,还有38.99%的人会吃大量的坚果零食等。33.23%的人会吃得比较油腻。这些饮食行为,令近六成人出现体重增加,受访者中有过半的人出现上火,还有近半的人表示自己或家人曾出现消化系统疾病 (如腹胀、腹泻、肠梗阻等)。此外,便秘、血压血糖升高等问题也各占到两成。

    从营养的角度来说,市民自己认为年夜饭可能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肉类太多,多是红肉(猪肉、牛肉、羊肉),占61.6%;其次是油炸菜比较多,占45.64%。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上海市民认识到蔬菜的重要性,四成受访市民表示自己的年夜饭菜单上,会出现三道蔬菜,还有25%市民表示会出现五道蔬菜。八成受访市民还会让水果出现在年夜饭上。过半的市民还是偏爱“吉祥菜品”,如年年有鱼、团团圆圆、笑口常开等。

    调查显示,仅有17.12%的受访者打算在酒店餐厅吃年夜饭。在外吃年夜饭首要考虑的前三项因素是食品安全、价格和菜品口味。很多家庭的年夜饭都会有剩饭,四成受访市民表示剩菜较多,需要连吃好几顿。

    此外,随着“网购”年夜饭悄然出现,约有46.17%的受访市民赞成网购年夜饭,认为其品种多样、价格便宜。